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2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近况及如何面对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近况及如何面对

浅谈中国周边环境近况及如何面对摘要:近年来中国迅速崛起,周边战略环境的能力增强,与此同时,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向好的因素在增长,但是,也要清醒看到,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稳定的局面,目前正在经受强烈冲击,同时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针对未来周边安全环境的新特点,我们无疑应当改变“最好时期”的固有观念,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夸大困难,实事求是地从容应对,采取有力的对策。

关键字:中国迅速崛起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情况认识和处理对策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apid ris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the ability enhancement, meanwhil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factors in the growth to good, but also to awake, China's overall stability of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currently has strong impact, also faces increasingly severe challenges. Forewarned is forearmed unprepared ness spells failure. According to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we should change the "best" intrinsic idea, set up the strong sense of anxiety, neither optimistic blindly, also do not magnify difficulties, realistically, adopt powerful calmly.Keywords: China's rapid rise China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conditions Understanding and processing countermeasures一、中国迅速崛起,周边战略环境的能力增强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人民币,合约1.65万亿美元。

我国国家周边安全状况

我国国家周边安全状况

7、试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状况:(1)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处于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但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的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领土、领海争端、宗教民族纠纷等,有可能对我国周边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国际形势告诉我们,缓和并非天下太平,世界依然动荡多变。

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

和平既是国家的安全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即是国家的经济建设,是巩固国家安全的根本措施。

发展需要和平,和平又有赖于发展。

国家的经济搞上去了,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综合国力增强了,更有利于促进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而和平愈是持久,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就愈快。

(2)周边关系是国家安全的保障,经济发展的市场,政治稳定的依托。

我国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历史上曾经重陆轻海,屡遭帝国主义列强入侵,进入新时期,我国抓住了冷战结束的历史机遇,积极努力,有所作为,明显改变了周边的战略态势,进入了缓和的主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经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变的区域合作机制4.解决了历史遗留边界问题(3)我国现在周边环境工作方向是营造一个和平、和谐、合作的周边环境,但是我国周边仍面临许多威胁,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中存在不安定因素。

例如:美国对中国安全环境有综合影响,周边热点地区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边界和海洋争端的解决绝非易事,台湾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反分裂国家法1、台湾当局的军事战略方针:有效吓阻,防卫固守(作战思想——决战境外)2、台湾当局的国家目标:实现台独,宣布台湾独立,建立台湾共和国3、制定反分法的意义1)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法律2)是一国两制战略方针的法制化3)是维护台海局势稳定的法律4)是以“主权法”与“干涉法”作斗争的法律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1、新时期(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在新形势下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及面临的主要威胁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及面临的主要威胁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及面临的主要威胁一1 、对我国安全环境复杂性的基本判断:总体稳定,局部严峻,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2,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因素。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陆上有15个邻国相接壤,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就了周边环境的复杂性。

我国地缘环境可谓先天不足,有后天难补的一面,但也有后天可塑的一面,我国拥有世界第二长边界线,陆地边界长达2.2万公里,海疆线长达1.8万公里,邻国众多,强邻不少,领土领海问题自然存在不好分歧。

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三大方向和两个重点地区”。

三大方向:东北亚、中亚和海洋,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交叉。

东北亚方向:影响我安全环境的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朝鲜半岛问题,二是日本问题。

如果说朝鲜半岛在我周边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台湾海峡的话,那么日本对我国家安全的威胁就仅次于美国。

中国上海社科院亚太所副所长刘鸣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即便不明确表述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范围”,那也只是一种文字游戏,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并没有变。

就在中国人还在琢磨美国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立场时,日本媒体又披露了美日将于12月举行联合军演的消息。

虽然美日每年都会举行例行演习,但今次演习的区域竟包含钓鱼岛周边水域,针对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

《读卖新闻》报道称,过去日本防卫省出于对周边国家的政治考虑等原因,一直回避以夺岛为假想的大规模演习。

不过,近年中国海军和空军的活动日趋频繁,已对日本构成了相当的威胁,报道援引日本防卫省官员的话说,这次训练就是要“表明日本有决心和能力守卫西南岛屿。

这对中国将起到遏制作用”。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要求美方重申安保条约包括钓鱼岛也好,与美国在钓鱼岛附近水域举行联合军演也好,都是企图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借美国之力来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

日本媒体普遍认为,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和势力范围的扩大,日本自卫队和美军之间建立牢不可破的防卫合作态势,才是最重要的遏制力量。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首先,东海和南海的争端一直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焦点之一。

中国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这些海域存在领土争端,导致海上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此外,美国
等外部大国也将这些争端作为干涉中国周边事务的借口,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其次,朝鲜半岛的局势时刻牵动着中国的周边安全。

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试验不断引发国
际社会的担忧,朝鲜半岛的不稳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国周边的安全。

中国需要
与朝鲜半岛周边国家和美国等国家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半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也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尤其是印
度的对华态度不断强硬,加强与美国等国家的军事合作,可能导致印度在中国周边的活动
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面对这些复杂的安全挑战,中国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地区国家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同时,中国还应加强与主要大国的沟通和协调,共
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更多
的稳定和发展的机遇。

很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要求。

军事理论,关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军事理论,关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统一的大国。

一、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V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等。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当代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在总体缓和与局部动荡并行,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困难与希望相辅相成的国际安全环境下,我国的周边安全也处在比较复杂、不断变化的时期,总的来说与缓和的国际大趋势相一致,但也面临着一些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情况和问题,不排除发生较大动荡和曲折的可能性。

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安全威胁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天下仍不太平。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有利机遇。

1)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冷战结束后一段时期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局面有所改变,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牵制霸权的因素不断增长。

2)从国内形势看,政治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影响因素多元(一)一是美国因素。

A.美国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潜在威胁最大的国家。

B.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长期的。

C.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战略,与我国存在着根本利益冲突。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4: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趋缓和,我 国周边环境安全 在总体上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 及综合国力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5: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周边环 境面临一系列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对中国施压,采取了“制裁”和“遏制”政 策。 • 6: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得
此外:
1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正处于历史 上的最好时期。 2我国与南亚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 加强。 3我国与中亚各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双方的安全和经济合作不断得到深化。
二:我国周边环境发展趋势 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挑战 和潜伏的危机
• 1、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使我国面临的战略压力增 大 • 2、美日军事战略的调整,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直 接影响 • 3、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增加了我国周边局势的动 荡因素 • 4、民族分裂主义等问题引起的西部边疆安全问题 • 5、(南海、东海)领海主权和战略资源争夺日趋 激烈,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战略 利益的形势趋于复杂
• 正确理解军民兼容的国防发展战略思想应 注意三点: • 首先,军民兼容集中反映了国防建设与 经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 其次,无论是军兼民,还是民兼军,都 要有主有次。 • 再次,无论是军兼民还是民兼军,都要 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综合国力上。
By:
NJAU 生命科学学院
Thanks!!!!
★日美印俄等:公海(商船自由航行,军舰任意出入)
南海居太平洋与印度洋咽喉地带,是沟通亚、 非、欧海运交通的要冲。南海地处中国的 海防前哨,控制该处海域和岛屿,可确保 华南地区的安全和航道畅通,提高中国在 东南亚乃至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地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确保在南海的战 略利益和主导地位,美国调整了南海政策, 加强对中国战略遏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2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2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我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它们是我国的海上邻国。

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如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因此,我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

我国不仅邻国的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整个世界上较为少见。

我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的性质,决定了在我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在我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我国海问题。

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我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

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我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我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我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这一冲击既有物质的层面,也有心理的层面。

从物质层面上说,我国崛起,首先意味着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实力对比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国家之间相对地位的变化。

以中日关系为例,在过去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我国是东亚地区的政治大国,日本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大国,双方对这种地位结构已比较适应,也都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双方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基本相安无事。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我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我国影响力的上升。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它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是制定国防战略和国防政策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周边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邻国众多,我国仍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和挑战。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近期,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朝鲜半岛风云突变,这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

朝鲜进行新的核试验诱发了极其紧张的局势,“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即便重启“六方会谈”,要解决的难题将会更多。

中国面对这种极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深,也不能抽身而退,处于左右为难境地。

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面临是否参战问题,此举势必牵动全局。

如果回到谈判桌前,中国的外交斡旋难度极大,前景也难以预料。

第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

事实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第三,中印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

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近年来在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

印度现在不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而且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其实施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奉行”以台制华”政策,采取两手策 略。
中日关系与中美关 系同等重要,友好互利 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 但是,无论是从历史的 角度,还是从现实和发 展的角度,日本对我国 安全环境的威胁是一个 无争的事实。
矛盾体现: 1.历 史 问 题 2.军事发展问题 3.国土争端问题
4.台湾问题
1.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
1953年,印占领
林芝
墨脱

泽当
线 惯
察隅
马 克
达东 瓦弄 线
克节朗 达旺

统 传

北拉吉普尔
不 丹
提斯浦尔




双方部队 沿实际控 制线后撤 20KM
不管地图不 地图,麦克 马洪线是我 们的确定边 界!把中国 军队从领土 上清除掉!
尼赫鲁
我国南海海域 200 万k㎡,包括东、西、中、 南沙四大群岛,共有岛、 礁、沙滩 200 余个。是 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 重要通道,油气资源丰 富,储量超过200亿吨。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领土观念 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三、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 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 五、关于台湾问题
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 综合性威胁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潜在 和现实的威胁 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 侵犯和威胁 四、南海海域与诸岛之争
两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 大陆架划界协定》及《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 协定》,这天,我国第一条海上边界线正式 产生:中越在北部湾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 大陆架的分界线共由21个坐标点相续连接而 成,北自中越界河北仑河的入海口,南至北 部湾的南口,全长约500公里。双方所得海域 的面积大体相当。实现了双方均满意的公平 划界结果。
4.中越北部湾划界
5.中巴边界问题
我和巴基斯坦关系友好,基本边 界划分已定。因印巴共管的“克什米 尔”地区未定,部分边界暂留悬案。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领土观念 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三、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 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 五、关于台湾问题
4.中越北部湾划界
越南观点:1974年越在 谈判中提出以东经 108°03′13″划界, 此线距越海岸140海里, 距我海南岛30海里,即 2/3海域要划给越方。 中国观点:从地理结构 上来看,越南和我们是 一个大陆架,按国际公 约,共用一个大陆架应 按照中央来划界,也只 能按中央来划界。
解决结果:2004年6月30日,双方签署《中越
美国新闻署声称:“美国应向中 国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灌输美国的 价值观念,这比向他们传授科学知 识更重要。要以美式文明影响中国, 培养一批 “美国通”,它的威力将 远远胜过派几十万军队去。”
通过世贸组织,“美国最大的 出口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是 工厂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美国 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 书籍和电脑软件。”让人们在吃喝 玩乐中享受西方文明,在不知不觉 中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三、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
1.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安全环境 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 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 2.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 周边安全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 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 西动”。
1、陆地边界领土争端不断得到解决,海洋权益争端进 一步突出。 (1)陆上——90年代以来,已先后与俄、哈、吉、塔、 越 等国解决了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目前只剩中印 边界问题尚未解决。 (2)海上——日本:钓鱼岛、经济专属区和东海大陆 架;六国七方:南中国海;与朝、韩部分海域有争议。 2、海洋方向面临的安全隐患和安全威胁重于陆地方向。 (1)陆上——印巴冲突及中亚地区“三股势力” (2)海上——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南沙问题
防务厅
防务省 歼敌于领土 之外
专守防卫
守足本土
扩大到周边 地区
3.国土争端问题
东海大陆架 钓鱼岛
4、台湾问题中的日本因素
难舍“台湾情结” 支持台独势力 将台湾列入其周边地区
中印两国围绕边界问 题也纠葛多年。中印边界
问题既是英帝国主义的侵
略政策酿造而成,又是印 度扩张主义膨胀的结果。 它是我国边界问题中最复 杂、最难解决的问题。
陆稳海动、陆缓海紧
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北稳:北线面临的安全环境比较稳定,而且由 于中俄、中蒙睦邻关系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 会发生动摇,因而这一有利环境将具有一定 的持续性。 南和:南线安全环境处于总体稳定态势。 东紧:东线的安全环境并不乐观,而且短期内 难以有根本性缓解。 西动:西线的安全环境正处于新的变动之中, 其总体形势好于东部方向。
目标暴露,最易受到海上各商业强国的注
意,要想在中国近海试行建立一个海岛殖
民地,尤以台湾岛最有利,最为可取。而 且岛上气候极其良好,胜于同一纬度其他 海岛;台湾全岛的位置恰对着中国海岸的 中部,是成为促进欧美对华商务的一个最
佳基地”。
1950年五星上将麦克 阿瑟:“控制了台湾, 我们就可以用盟友所占 有的从阿留申群岛到马 利亚纳群岛形成一个弧 形的岛链,把太平洋直 到亚洲海岸加以控制。”
由于美国的大国地 位和全球战略,决定了 它是一个远在天边近在 眼前的国家。中美关系 非常重要。中美建交以 来,两国关系处在曲折 波动的发展中。
美对我总 体是“接触+ 防范”的政策。
胡锦涛:保持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奥巴马:美中关系是本世纪全球最为重要的 双边关系。
我军驻守
领土属我 无人居住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越、菲、马、印、文、中,
六国七方,争议严重
岛屿被侵占 长期化 合法化
海域被分割 国际化 联合化
资源被掠夺
2009年2月2日,菲律宾通过法案将南沙 群岛和黄岩岛划为菲属,挑起了新一轮 南沙群岛领海争端。 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3月5日登陆具有争 议南沙群岛弹丸礁(马来西亚称拉央拉 央岛),首次以总理的身份宣示马来西 亚“拥有”此片领土。 中方则派出最大渔政船赴南海宣示主权。
目前,我国与美国关系稳定。
2007年,中美贸易额达3000亿美元;
2008年, 中美贸易额达2523亿美元;
中美现在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对我们 的威胁具有根本性军事上对我全面遏制和防范 3.插手干涉台湾问题
1、加紧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制造“中国 威胁论”,与我 战略利益矛盾日 趋突出,将我列 为主要潜在对手。
2、军事发展问题
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保持防务(国防)费用总 额世界第二、人均防务(国防)费用世界首位的 状态。 拥有巨大核潜力,已掌握核技术,具备成为军事 大国的物质基础。 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的水平和更新换 代的周期已超过美国。
在阿 富汗 和中 亚驻 军
发展同蒙古的军事 合作关系
2.军事上对我全面 遏制和防范
与印度发展 战略伙伴关系
海洋方 向是美 国影响 中国周 边安全 的主要 地缘方 向。
3、台湾问题中的 美国因素
美国早就瞄上了台湾的商业价值
1836年,美国人戴维斯《中国总志》:
“台湾和海南岛的位置都在中国本部之外,
德国: 如果对过去闭目不看,将不能 看到现在。(魏茨泽克) 日本: 总被要求道歉、道歉,什么时 候才算完!(中曾根) 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874年侵略台湾,逼 我赔银50万两。
1895年,发动甲午战争, 割占台湾,逼我赔银2.3 亿两(相当其四年国库 收入)。 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 联军侵华,逼我赔银 3479万两。 侵华战争造成我伤亡 3500万人,经济损失 6000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