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60分钟)一、单选题1、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2、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3、图3所示的实验现象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所对应的应用技术不正确的是()4、如图4所示,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吸管有孔 B.大气压偏小C.吸管太细 D.吸管插得太深图45、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石头,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A. 脚越来越不疼,是因为人越来越轻B. 脚越来越疼,是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C. 脚越来越不疼,是因为人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D. 脚越来越疼,是因为人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7、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A B C D8、图7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F甲>F乙D. F甲<F乙9、如图8所示,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和F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G>F B.G=F C.G<F D.无法比较图810、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块,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A. 物体的体积是500cm³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 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11、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9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A.下沉,变小 B.下沉,变大 C.上浮,变小 D.悬浮,不变图9 图10 图1112、如图10所示,海监部门在某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水文变化,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变小。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20分钟)一、书写与卷面1.书写2.卷面二、积累与运用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订.正()瞥.见()佃.户()鬈.发()强聒.不舍()旁wù()诬miè()污gòu()甲zhòu()冥思xiá想()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B.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
不管是临还是摹,都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似”。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早晨的雾特别大,能见度只有四、五米。
B.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C.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D.“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6.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B.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C.“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D.这个制假窝点被勒令停业后一直蠢蠢欲动,打算风声一过就东山再起....。
7.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的人物传记包含本纪、世家、列传三种,其中“世家”本来是专门写帝王的传记,但是司马迁很看重陈涉,认为他的功劳很大,所以给了他很高的地位与评价,让他也归入“世家”。
B.王昭君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而弹《出塞曲》。
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幽怨和感伤而纷纷掉落。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各式:,,,(a>0),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将-a中的a移到根号内,结果是()A. B. C. D.3.小明在学习了正方形之后,给同桌小文出了道题,从下列四个条件:①AB=BC,②∠ABC=90°,③AC=BD,④AC⊥BD中选两个作为补充条件,使▱ABCD为正方形(如图),现有下列四种选法,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5m+4=0有一个根为0,则m的值等于()A. 1B. 4C. 1或4D. 05.若方程ax2+bx+c=0(a≠0)中,a,b,c满足a+b+c=0和a-b+c=0,则方程的根是()A. 1,0B. ,0C. 1,D. 无法确定6.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A.B.C. 5D. 47.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 ,或B. ,或C. ,或D. ,8.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的长为方程y2-7y+10=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 8B. 20C. 8或20D. 109.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的结果是()A. B. C. D. b10.如图,将矩形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EH=12厘米,EF=16厘米,则边AD的长是()A. 12厘米B. 16厘米C. 20厘米D. 28厘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1.计算()=______.12.以正方形ABCD的边BC为边做等边△BCE,则∠AED的度数为______.13.若|b-1|+=0,且一元二次方程kx2+ax+b=0有两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4.化简的结果为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OA=3,OC=6,将△ABC沿对角线AC翻折,使点B落在点B′处,AB′与y轴交于点D,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16.观察下列各式:,,…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达出来______.17.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6,点P是AB上的任意一点,作PD⊥AC于点D,PE⊥CB于点E,连结DE,则DE的最小值为______.18.如果二次三项式x2-2(m+1)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是______.19.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cm,∠ADC=120°,点E、F同时由A、C两点出发,分别沿AB、CB方向向点B匀速移动(到点B为止),点E的速度为1cm/s,点F的速度为2cm/s,经过t秒△DEF为等边三角形,则t的值为______.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E为对角线AC的中点,连接BE,ED,BD.若∠BAD=58°,则∠EBD的度数为______度.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21.计算(1)(-)2+2•3;(2)(5-6+4)÷.22.解方程(1)2x2-4x-5=0.(公式法)(2)x2-4x+1=0.(配方法)(3)(y-1)2+2y(1-y)=0.(因式分解法)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23.如下表,方程1、方程2、方程3…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方程,解方程3,并将它的解填在表中的空白处.()请写出这列方程中第个方程,并写出它的解.(2)用你探究的规律解方程x2-8x-20=0.24.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EF≌△DEB;(2)证明四边形ADCF是菱形;(3)若AC=4,AB=5,求菱形ADCF的面积.25.在进行二次根式化简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一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1)请用不同的方法化简;(2)化简:.2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点E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DE,过点E作EF⊥DE.交射线BC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CG.①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②探究:CE+CG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是三次根式;,符合二次根式的定义,所以它们是二次根式;∵a>0,-6a<0,(a>0)不是二次根式.综上所述,二次根式的个数是2个.故选:B.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注意,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2.【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得a<0,原式==故选:B.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3.【答案】B【解析】解: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AB=BC时,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当 ∠ABC=90°时,菱形ABCD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 ∠ABC=90°时,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当AC=BD时,这是矩形的性质,无法得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AB=BC时,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当AC=BD时,菱形ABCD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 ∠ABC=90°时,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当AC⊥BD时,矩形ABCD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与区别,结合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得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菱形的判定方法,正确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4.【答案】B【解析】解:把x=0代入方程得m2-5m+4=0,解得m1=4,m2=1,而a-1≠0,所以m=4.故选:B.先把x=0代入方程求出m的值,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满足条件的m的值.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5.【答案】C【解析】解:在这个式子中,如果把x=1代入方程,左边就变成a+b+c,又由已知a+b+c=0可知:当x=1时,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即方程必有一根是1,同理可以判断方程必有一根是-1.则方程的根是1,-1.故选:C.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本题就是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的方法,就是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菱形性质求出AO=4,OB=3,∠AOB=9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菱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根据菱形=是解此题的关键.的性质得出S菱形ABCD【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O=OC,BO=OD,AC⊥BD,∵AC=8,DB=6,AO=4,OB=3,∠AOB=90°,由勾股定理得:AB==5,∵S=,菱形ABCD,DH=,故选:A.7.【答案】A【解析】解:用因式分解法时,方程的右边为0,才可以达到化为两个一次方程的目的.因此第二、第三个不对,第四个漏了一个一次方程,应该是x=0,x+2=0.所以第一个正确.故选:A.用因式分解法时,方程的右边为0,才可以达到化为两个一次方程的目的.因此第二、第三个不对,第四个漏了一个一次方程,应该是x=0,x+2=0.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因式分解方法应用的条件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8.【答案】B【解析】解:∵解方程y2-7y+10=0得:y=2或5∵对角线长为6,2+2<6,不能构成三角形;菱形的边长为5.菱形ABCD的周长为4×5=20.故选:B.边AB的长是方程y2-7y+10=0的一个根,解方程求得y的值,根据菱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出菱形的边长,即可求得菱形ABCD的周长.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由于菱形的对角线和两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判断出菱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根据题目中的要求进行解答即可.9.【答案】A【解析】解:由图可知:a<0,a-b<0,则|a|+=-a-(a-b)=-2a+b.故选:A.直接利用数轴上a,b的位置,进而得出a<0,a-b<0,再利用绝对值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实数与数轴,正确得出各项符号是解题关键.10.【答案】C【解析】解:设斜线上两个点分别为P、Q,∵P点是B点对折过去的,∠EPH为直角,△AEH≌△PEH,∠HEA=∠PEH,同理∠PEF=∠BEF,∠PEH+∠PEF=90°,四边形EFGH是矩形,△DHG≌△BFE,HEF是直角三角形,BF=DH=PF,∵AH=HP,AD=HF,∵EH=12cm,EF=16cm,FH===20cm,FH=AD=20cm.故选:C.先求出△EFH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FH=20,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及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再根据直角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11.【答案】【解析】解:原式=÷(+)=÷=×=,故答案为: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计算除法即可得.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12.【答案】150°或30°【解析】解:如图(1)∠ABE=90°+60°=150°,AB=BE, ∠AEB=15°=∠DEC, ∠AED=30°如图(2)BE=BA,∠ABE=30°, ∠BEA=75°=∠CED∠AED=360°-75°-75°-60°=150°.故答案为30或150.等边△BCE可能在正方形,外如图(1),也可在正方形内如图(2),应分情况讨论.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3.【答案】k≤4且k≠0【解析】解:∵|b-1|+=0,b-1=0,=0,解得,b=1,a=4;又∵一元二次方程kx2+ax+b=0有两个实数根,△=a2-4kb≥0且k≠0,即16-4k≥0,且k≠0,解得,k≤4且k≠0;故答案为:k≤4且k≠0.首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b的值,再由二次函数的根的判别式来求k的取值范围.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根的判别式.在解答此题时,注意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零.14.【答案】2-【解析】解:原式=[(-2)(+2)]2015•(-2)=(3-4)2015•(-2)=-(-2)=2-.故答案为2-.先利用积的乘方得到原式=[(-2)(+2)]2015•(-2),然后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15.【答案】(0,-)【解析】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AC=∠BAC,∵四边形OABC为矩形,OC∥AB,∠BAC=∠DCA,∠B′AC=∠DCA,AD=CD,设OD=x,则DC=6-x,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OA2+OD2=AD2,即9+x2=(6-x)2,解得:x=,点D的坐标为:(0,),故答案为:(0,-).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AC=∠BAC,∠BAC=∠DCA,易得DC=DA,设OD=x,则DC=6-x,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OD,得OD的坐标.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问题,灵活运用有关定理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n≥1)【解析】解:∵=(1+1);=(2+1);=(n+1)(n≥1).故答案为:=(n+1)(n≥1).观察分析可得:=(1+1);=(2+1);…则将此题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本题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的能力,要求学生首先分析题意,找到规律,并进行推导得出答案.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据的规律得到=(n+1)(n≥1).17.【答案】4.8【解析】解:∵Rt△ABC中,∠C=90°,AC=8,BC=6,AB=10,连接CP,∵PD⊥AC于点D,PE⊥CB于点E,四边形DPEC是矩形,DE=CP,当DE最小时,则CP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P⊥AB时,则CP最小,DE=CP==4.8,故答案为:4.8.连接CP,根据矩形的性质可知:DE=CP,当DE最小时,则CP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P⊥AB时,则CP最小,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即可求出CP的长.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不同求法,题目难度不大,设计很新颖,解题的关键是求DE的最小值转化为其相等线段CP的最小值.18.【答案】3或-5【解析】解: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4积的2倍,故-2(m+1)=±8,解得m=3或-5,故答案为:3或-5.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4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4积的2倍,故-2(m+1)=±8,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19.【答案】【解析】解:延长AB至M,使BM=AE,连接FM,∵四边形ABCD是菱形,∠ADC=120°AB=AD,∠A=60°,∵BM=AE,AD=ME,∵△DEF为等边三角形,∠DAE=∠DFE=60°,DE=EF=FD,∠MEF+∠DEA═120°,∠ADE+∠DEA=180°-∠A=120°,∠MEF=∠ADE,在△DAE和△EMF中,△DAE≌EMF(SAS),AE=MF,∠M=∠A=60°,又∵BM=AE,△BMF是等边三角形,BF=AE,∵AE=t,CF=2t,BC=CF+BF=2t+t=3t,∵BC=4,3t=4,t=故答案为:.或连接BD.根据SAS证明△ADE≌△BDF,得到AE=BF,列出方程即可.延长AB至M,使BM=AE,连接FM,证出△DAE≌EMF,得到△BMF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菱形的边长为4求出时间t的值.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运用三角形全等得出△BMF是等边三角形.20.【答案】32【解析】解:∵∠ABC=∠ADC=90°,点A,B,C,D在以E为圆心,AC为直径的同一个圆上,∵∠BAD=58°,∠DEB=116°,∵DE=BE=AC,∠EBD=∠EDB=32°,故答案为:32.根据已知条件得到点A,B,C,D在以E为圆心,AC为直径的同一个圆上,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DEB=116°,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BE=A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推出A,B,C,D 四点共圆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解:(1)原式=2-2+3+×3=5-2+2=5;(2)原式=(20-18+4)÷=(2+4)÷=2+4.【解析】(1)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运算,然后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即可;(2)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2.【答案】解:(1)2x2-4x-5=0,a=2,b=-4,c=-5,△=b2-4ac=(-4)2-4×2×(-5)=16+40=56,x===,x1=,x2=,(2)x2-4x+1=0,x2-4x+4=3,(x-2)2=3,x=2,x1=2+,x2=2-,(3)(y-1)2+2y(1-y)=0,y2-1=0,(y+1)(y-1)=0,y1=1,y2=-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先确定a、b、c的值,根据公式法解方程;(2)根据配方法解方程;(3)先化为一般式,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后解方程.23.【答案】3;-9【解析】解:x2+6x-27=0,(x-3)(x+9)=0,所以,x1=3,x2=-9.故答案为:3,-9;(1)第m个方程为:x2+2mx-3•m2=0,方程的解是x1=m,x2=-3m;(2)∵x2-8x-20=0可化为(x-10)(x+2)=0,方程的解是x1=10,x2=-2.利用因式分解法将方程3变形为(x-3)(x+9)=0,进而求解即可;(1)观察图表,一次项系数为从2开始的连续偶数,常数项是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平方的3倍的相反数,然后写方程,再根据方程的第一个解是连续自然数,第二个解是3的倍数的相反数写出即可;(2)利用因式分解法将方程3变形为(x-10)(x+2)=0,进而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读懂图表信息,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与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1)证明:∵AF∥BC,∠AFE=∠DBE,∵E是AD的中点,AE=DE,在△AFE和△DBE中,∠ ∠∠ ∠△AFE≌△DBE(AAS);(2)证明:由(1)知,△AFE≌△DBE,则AF=DB.∵AD为BC边上的中线DB=DC,AF=CD.∵AF∥B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AD=DC=BC,四边形ADCF是菱形;(3)连接DF,∵AF∥BD,AF=BD,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DF=AB=5,∵四边形ADCF是菱形,S菱形ADCF=AC▪DF=×4×5=10.【解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中点的定义,可利用AAS证得结论;(2)由(1)可得AF=BD,结合条件可求得AF=DC,则可证明四边形ADCF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D=CD,可证得四边形ADCF为菱形;(3)连接DF,可证得四边形ABDF为平行四边形,则可求得DF的长,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得AF=CD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菱形面积公式的应用.25.【答案】解:(1).(2)原式==.【解析】(1)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即可求出答案;把2看出5-3,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进约分即可.(2)先每一个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最后合并即可.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平方差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和化简能力.26.【答案】①证明:过E作EM⊥BC于M点,过E作EN⊥CD于N点,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BCD=90°,∠ECN=45°∠EMC=∠ENC=∠BCD=90°且NE=NC,四边形EMCN为正方形∵四边形DEFG是矩形,EM=EN,∠DEN+∠NEF=∠MEF+∠NEF=90°∠DEN=∠MEF,又∠DNE=∠FME=90°,∠ ∠,在△DEN和△FEM中,∠ ∠△DEN≌△FEM(ASA),ED=EF,矩形DEFG为正方形,②解:CE+CG的值为定值,理由如下:∵矩形DEFG为正方形,DE=DG,∠EDC+∠CDG=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DC,∠ADE+∠EDC=90°∠ADE=∠CDG,在△ADE和△CDG中,∠ ∠ ,△ADE≌△CDG(SAS),AE=CGAC=AE+CE=AB=×2=4,CE+CG=4 是定值.【解析】(1)作出辅助线,得到EN=EM,然后判断∠DEN=∠FEM,得到△DEN≌△FEM,则有DE=EF即可;(2)同(1)的方法证出△ADE≌△CDG得到CG=AE,得出CE+CG=CE+AE=AC=4即可.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解本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判断三角形全等.。
山东省龙口市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doc

山东省龙口市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4题)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水果榨汁C.分离液态空气D.葡萄酿酒【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 过滤C.检查气密性D.氧气验满【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制取氧气3.“人造空气”帮助人们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0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B.“人造空气”若只有0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C.“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D.“人造空气”是纯净物【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4.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评卷人得分【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5.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氮【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2.8g某物质,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C.该物质的化学式量为46。
D.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且质量比为6:1【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镁、水都属于氧化物。
【配套K12】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60分钟)一、单选题1、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2、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3、图3所示的实验现象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所对应的应用技术不正确的是()4、如图4所示,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吸管有孔B.大气压偏小C.吸管太细 D.吸管插得太深图45、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石头,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A. 脚越来越不疼,是因为人越来越轻B. 脚越来越疼,是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C. 脚越来越不疼,是因为人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D. 脚越来越疼,是因为人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7、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A B C D8、图7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F甲>F乙D. F甲<F乙9、如图8所示,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和F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G>F B.G=F C.G<F D.无法比较图810、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块,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A. 物体的体积是500cm³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 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11、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9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A.下沉,变小 B.下沉,变大 C.上浮,变小 D.悬浮,不变图9 图10 图1112、如图10所示,海监部门在某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水文变化,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变小。
山东省烟台市2017-2018年初二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17-2018年初二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已知一次函数过(-1,5)和(3,1)这两点,则其解析式为()A. y=-x+1B. y=x+5C. y=-x+4D. y=x-42、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购买一张彩票,中奖B. 通常温度降到0℃以下,纯净的水会结冰C. 明天一定是晴天D. 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3、“yi dai yi lu(一带一路)”这句话中,字母“i”出现的频率是()A. 2B. 29C.13D.14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若a b=,则a=b B.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 对顶角相等D. 若x=2,y=3,则2x-3y=-55、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4:5,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 钝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以上都不对6、已知方程组5354x yax y+=⎧⎨+=⎩与5125x byx y+=⎧⎨-=⎩有相同的解,则a,b的值为()A.12ab=⎧⎨=⎩B.46ab=-⎧⎨=-⎩C.62ab=-⎧⎨=⎩D.142ab=⎧⎨=⎩7、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的2倍大1,若将这个两位数减去36恰好等于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A. 52B. 68C. 94D. 738、如图所示是由截面为同一种矩形的墙砖粘贴的部分墙面,其中三块横放的墙砖比一块竖放的墙砖高10cm,两块横放的墙砖比两块竖放的墙砖低40cm,则每块墙砖的截面面积是()A. 425cm2B. 525cm2C. 600cm2D. 800cm29、如图,已知a∥b,小华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A. 100°B. 110°C. 120°D. 130°10、若关于x、y的方程组3x pyx y+=⎧⎨+=⎩的解是1xy=⎧⎨=∆⎩,其中y的值被覆盖住了,不过仍能求出P,则P的值是()A.12- B.12C.14- D. 1411、《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下面这道题是《九章算术》中第七章的一道题:“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几个人一起去购买某物品,如果每人出8钱,则多了3钱;如果每人出7钱,则少了4钱.问有多少人,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设有x人,物品价格为y钱,可列方程组为()A.8374x yx y+=⎧⎨-=⎩B.8374x yx y-=⎧⎨+=⎩C.8374y xy x-=⎧⎨-=⎩D.8374x yx y-=⎧⎨-=⎩12、已知一次函数y=x+1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1,则关于x、y的方程组13x yax y-=-⎧⎨-=-⎩的解是()A.12xy=⎧⎨=-⎩B.21xy=⎧⎨=⎩C.12xy=⎧⎨=⎩D.21xy=-⎧⎨=⎩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3、“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结论是 .14、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均相同的5个红球和n 个黄球,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58,则n = .15、如图,∠BDE=∠EBD ,要使AB ∥DE ,则针对线段BD 应添加的条件是 .(填一个即可)16、若方程组43235x y kx y -=⎧⎨+=⎩中,x 和y 的值相等,则k = .17、如图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 ∥CD ,∠1=130°,∠3=40°,那么∠2的度数为 .18、在矩形ABCD 中放入六个长、宽都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三、解答题19、(8分)某地要考察一种树苗的成活率,对该地区这种树苗移植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这种树苗成活的频率稳定在 ,成活的概率估计值为_____; (2)该地区已经移植这种树苗5万棵, ①估计这种树苗成活棵数;②如果该地区计划成活18万棵这种树苗,那么还需移植这种树苗约多少棵? 20、(8分)某快递公司有甲、乙两个仓库,各存有快件若干件,甲仓库发走80件后余下的快件数比乙仓库原有快件数的2倍少700件;乙仓库发走560件后剩余的快件数是甲仓库余下的快件数的15还多210件,求甲、乙两个仓库原有快件各多少件?21、(8分)如图,在3×3的方阵图中,填写了一些数和代数式(其中每个代数式都表示一个数),使得每行的3个数、每列的3个数、斜对角的3个数之和均相等.(1)求x,y的值;(2)在备用图中完成此方阵图.22、(8分)根据下列语句,设适当的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1)某学校招收七年级学生292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35人;(2)某时装的价格是某皮衣价格的1.4倍,5件皮衣要比3件时装贵2800元. 23、(8分)如果将二元一次方程组233x yx y+=⎧⎨+=⎩中第一个方程y的系数遮住,第二个方程中x的系数遮住,并且21xy=⎧⎨=⎩是这个方程组的解,你能求出原来的方程组吗?24、(8分)如图,已知∠1=∠BDC,∠2+∠3=180°.请你判断AD与E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A平分∠BDC,CE⊥AE于E,∠1=70°,试求∠FAB的度数.25、(9分)学生在素质教育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农民伯伯采摘了黄瓜和茄子共80千克,了解到这些蔬菜的种植成本共180元,还了解到如下信息:求采摘的黄瓜和茄子各多少千克?(2)这些采摘的黄瓜和茄子可赚多少元?26、(9分)某商场欲购进一种商品,当购进这种商品至少为10kg,但不超过30kg时,成本y(元/kg)与进货量x(kg)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该商场购进这种商品的成本为9.6元/kg,则购进此商品多少千克?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二数学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都给出标号为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CBCAB DDBDA BC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两角相等,两角的补角相等 14. 3 15. BD为ABC∠的平分线16. 1 17. o90 18. 3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解:(1)9.09.0┄┄┄┄┄┄┄┄┄ 4分(2)① 4.5万棵┄┄┄┄┄┄┄┄┄ 6分②设为x万棵,则9.0)5(18⨯+=x解得15=x,答:还需要种植15万棵┄┄┄┄┄┄┄┄┄ 8分20.解:设甲仓库存有快件x件,乙仓库存有快件y件由题意知⎪⎩⎪⎨⎧+-=--=-210)80(51560700280xyyx┄┄┄┄┄┄┄┄┄ 3分解之得⎩⎨⎧==10501480yx┄┄┄┄┄┄┄┄┄ 6分答:甲仓库存有快件1480件,乙仓库存有快件1050件. ┄┄┄ 8分21.解:(1)由题意得⎩⎨⎧-++=++-+-=++xyyxxxyx24322343解之得⎩⎨⎧=-=21yx,代入原方阵图得⎩⎨⎧==16ba┄┄┄┄┄┄┄┄┄ 4分(2)┄┄┄┄┄┄┄┄┄ 8分22. 解:(1)设男生人数为x,女生人数为y则⎩⎨⎧+==+35292yxyx┄┄┄┄┄┄┄┄┄ 4分24题图(2) 设时装的价格为x 元,某皮衣价格为y 元则⎩⎨⎧+==2800354.1x y yx ┄┄┄┄┄┄┄┄┄ 8分23.解:设第一个方程中y 的系数为a ,第二个方程中x 的系数为b将代入得⎩⎨⎧=+=+31234b a 解之得┄┄┄┄┄┄┄┄┄ 3分⎩⎨⎧=-=11b a ┄┄┄┄┄┄┄┄┄ 6分 原方程组为⎩⎨⎧=+=-332y x y x ┄┄┄┄┄┄┄┄┄ 8分 24.解:(1)AD 与EC 平行因为∠1=∠BDC ,CD AB // 2∠=∠ADC∠2+∠3=180o1803=∠+∠ADC 所以EC AD //┄┄┄┄┄┄┄┄┄ 4分 (2) DA 平分BDC ∠, 2∠=∠=∠CDA BDA221∠=∠, o352=∠ AE CE ⊥于E ,o90=∠FAD oo o 553590=-=∠FAB ┄┄┄┄┄┄┄┄┄ 8分 25.解:(1)设采摘的黄瓜x 千克,茄子y 千克由题意知80302 2.418050x y x x y y +==⎧⎧⎨⎨+==⎩⎩┄┄┄┄┄┄┄┄┄ 3分 采摘的黄瓜30千克,茄子50千克┄┄┄┄┄┄┄┄┄ 5分(2)(3-2)×30+(4-2.4)×50=30+80=110(元), 答:采摘的黄瓜和茄子可赚110元.┄┄┄┄┄┄┄ 9分26.解:(1)设b ax y +=由题意可知⎩⎨⎧+=+=b a b a 3081010解之得⎩⎨⎧=-=111.0b a ┄┄┄┄┄┄┄┄┄ 3分 111.0+-=x y )3010(≤≤x ┄┄┄┄┄┄┄┄┄ 5分 (2) 6.9=y 代入111.0+-=x y 111.06.9+-=x解之得14=x (千克)若该商场购进这种商品的成本为9.6元 /kg,则购进此商品14千克┄┄┄┄┄ 9分。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先择题:(共20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1、2017年6月19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每秒9.3亿亿次的持续计算能力实现“三连冠”。
这说明()A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B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C发展超级计算机技术没有意义D发展超级计算机技术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2、绵竹孝德引进了日本的超级番茄“甜耳朵”后,以“甜耳朵”为代表的孝德当地的高科技农产品最终直接进入国内外的高端市场,从而拓宽了未来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市场通道。
这表明()要致富,只有靠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我国已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提高经济效益A B C④ D④3、国家每年都要召开科技奖励大会,表彰和奖励那些在科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并设立最高科技奖。
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理论依据是()A鼓励科技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技落后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发展科学技术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4、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网络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人们利用网络了解时事、查找资料、学习文化知识。
网络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更新了人们的观念。
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技术()A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D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5、“科技成就未来”是一句大众流行的广告语。
它告诉我们()A有了科学技术就一定会进步 B发展科技是未来成功的唯一途径C科技发展依靠高素质的人才 D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6、17岁的陈华因好奇和同学去了网吧,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沉迷于电子游戏。
【配套K12】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C-12,0-16,N-14,H-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A. 氮气、氧化镁、氢气B. 镁、氧化铜、海水C. 银、二氧化碳、冰水共存物D. 水、红磷、食盐水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通常会发生改变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4、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中的氧气也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的液态和固态都是淡蓝色的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D.在高山上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高山上没有氧气5、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6、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 乙是反应物C.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已知2A+3B=C+6D,用足量的A和147g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200gC和54g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14B. 112C.107D.71.38、“酒驾”已经写入刑法.交警经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6O+4X+6H2SO4=2Cr2(SO4)3+2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r2S3 B. CrSO4 C. CrO3 D.Cr2O3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他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他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5)熄灭酒精灯;(6)将导气管从水槽中撤离,(7)按顺序固定好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2)(3)(7)(1)(4)(6)(5)B. (3)(2)(1)(4)(6)(5)(7)C. (2)(3)(7)(1)(4)(5)(6)D. (3)(4)(1)(2)(7)(5)(6)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2.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 A.氮气、氧化镁、氢气B.镁、氧化铜、海水C.银、二氧化碳、冰水共存物D.水、红磷、食盐水3.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D.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4. 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中的氧气也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的液态和固态都是淡蓝色的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D.在高山上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高山上没有氧气5.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6.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 已知2A+3B=C+6D,用足量的A和147g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200gC和54g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14 B.112 C.107 D.71.38. “酒驾”已经写入刑法.交警经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6O+4X+6H2SO4=2Cr2(SO4)3+2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r2S3B.CrSO4C.CrO3D.Cr2O39.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他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
反应结束后,他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10.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5)熄灭酒精灯;(6)将导气管从水槽中撤离,(7)按顺序固定好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2)(3)(7)(1)(4)(6)(5) B.(3)(2)(1)(4)(6)(5)(7)C.(2)(3)(7)(1)(4)(5)(6) D.(3)(4)(1)(2)(7)(5)(6)二、多选题11.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0 10 20 30反应后的质量/g x y 40 40A.b一定是生成物B.x+y=40C.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60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 12. 如图,以下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B.装置b烧杯中加水后,干燥管内外液面不一致,则气密性良好C.装置c可用作高锰酸钾制备氧气D.装置d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三、单选题13. 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40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3:2,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1/2,则反应中消耗Y 的质量为( )A.16g B.36g C.44g D.32g四、多选题14. 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丙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2.2 6.4 0 0 0反应后质量/g0 0 3.6 2.2 aA.表中a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不可能含有氢元素D.X只含碳元素五、简答题15. 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配平(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和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三氧化钨(WO3)得到钨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通电电解氧化铝冶炼金属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炔(C2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5)在溶液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_________(6)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8)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16.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
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写化学式,下同)是__________ ,生成物是_______。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5)该反应______(填“是”或“不是”)分解反应。
六、实验题17. 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如图所示,取3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Ⅰ、Ⅱ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Ⅲ中铁丝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_;(3)分析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更剧烈的原因_____;七、简答题18.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2)该实验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实验题19.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因为氧气_______,所以可以利用装置F收集,待_______开始收集,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时证明收集满了。
氧气还可以用________装置收集,因为氧气________,用此法收集怎样检验是否收集满了氧气________。
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_放在桌面上。
(4)怎样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5)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6)若用如下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m”或“n”)端导入。
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m”或“n”)端导入。
九、综合应用题20. 甲醇(CH3OH)有毒,误饮可使眼睛失明,甚至死亡.最新研究证明用氨气(NH3)处理含有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转变成无毒的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B+5CO2+19H2O(1)上述反应中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_______,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
(2)若处理含有0.32%甲醇的工业废水500吨,理论上需要氨气________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