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考试和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和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和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A. 《狂人日记》B. 《边城》C. 《家》D. 《子夜》答案:A2. “床前明月光”出自哪位诗人的诗作?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着哪八个字?A.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B. 金玉良缘,永结同心C.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D. 情天恨海,梦断红楼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是老舍的代表作?A. 《茶馆》B. 《雷雨》C. 《骆驼祥子》D. 《家》答案:C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诗作?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李白D. 杜甫答案:B6. 《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人物是谁?A. 宋江B. 吴用C. 林冲D. 武松答案:B7. 下列哪部作品是巴金的代表作?A. 《家》B. 《春》C. 《秋》D. 《寒夜》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哪位诗人的诗作?A. 陶渊明B. 王维C. 李白D. 杜甫答案:A9.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谁?A. 观音菩萨B. 唐僧C. 菩提祖师D. 太上老君答案:C10. 下列哪部作品是曹禺的代表作?A. 《雷雨》B. 《茶馆》C. 《家》D. 《边城》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A、B、C12. 下列哪些诗人属于唐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辛弃疾答案:A、B、C13. 下列哪些作品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答案:A、B、C、D14. 下列哪些作品是老舍的?A. 《茶馆》B. 《骆驼祥子》C. 《四世同堂》D. 《家》答案:A、B、C15. 下列哪些作品是曹禺的?A. 《雷雨》B. 《日出》C. 《北京人》D. 《茶馆》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6.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诗歌______篇。

120125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开卷)题目

120125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开卷)题目

《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开卷)试题注意事项:1、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一、翻译题(共15分)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答: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

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

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

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

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灵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苍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

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贫女》中的贫女有何指代意义?答:以贫女虽有才貌却无人问津而老大闺中写出贫寒之士虽有才学却无人赏识,沉沦下僚。

2、《高祖还乡》在视角上有何独特之处?答:从无知乡民的主观视角看高祖还乡,化神圣庄严为荒唐滑稽,从而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孙悟空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什么?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3.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悲愤B. 豪放C. 哀怨D. 忧愁答案:B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汉语散文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朱自清答案:D5.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杜甫D. 李白答案:B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哪部作品?A. 《归园田居》B. 《饮酒》C. 《桃花源记》D. 《五柳先生传》答案:A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答案:A10.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金玉良缘D. 木石前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呐喊》?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答案:A、B、C2. 《诗经》中的“风”包括哪些部分?A. 周南B. 郑风C. 卫风D. 秦风答案:A、B、C、D3. 下列哪些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琵琶行》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A. 《青玉案·元夕》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D. 《汉宫秋》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的“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大学语文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大学语文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

1.我国先秦时期着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孟子》B.《论语》C.《庄子》D.《韩非子》2.《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层递C.对偶D.排比3.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所言“王道”的意思是()A.称王天下的方法B.用仁政治理天下C.夺取王位的方法D.用武力统一天下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着名历史着作是()A.《战国策》 B.《左传》 C.《国语》 D.《史记》5.《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所偏爱的人是()A.共叔段B.郑庄公C.颍考叔D.公子吕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短歌行》B.《春江花月夜》C.《春望》D.《山居秋暝》7.下列句子“于”表被动的是()A.顺流而东,至于东海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天下之水,莫大于海D.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8. 下列作品是钱钟书写的是()A.《林家铺子》B.《药》C.《围城》D.《边城》9.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A.郭沫若《炉中煤》B.徐志摩《再别康桥》C.闻一多《发现》D.屠格涅夫《门槛》10.《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A.追溯法B.两条平行的清节线索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1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12.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着名的是()A.《蚀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D.《抗战三部曲》13.在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里,引发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思考的是()A.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B.爱尔克的灯光C.故居大门内昏暗的灯光D.故居园中的花树14. 小说《复活》的作者是()A.雨果B.托尔斯泰C.巴尔扎克D.普希金15.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点睛之笔是()A.古道西风瘦马B.小桥流水人家C.断肠人在天涯D.枯藤老树昏鸦16. 下列作品中,抒发了作者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是()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B.杜牧《泊秦淮》C.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D .陆游《关山月》17. 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A.边塞诗B.爱情诗C.山水诗D.田园诗18. 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杜牧19.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一部什么体裁的作品()A. 小说集B.诗歌集C. 散文集D.寓言集20.短语“收拾东西”所属的类型是()A. 动宾短语B. 偏正短语C. 数量短语D. 的字短语21.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B.《庄子》C.《孟子》D.《左传》2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出自()A.《西厢记》B.《长恨歌》C.《夜行船·秋思》D.《春江花月夜》23.盛唐诗人中,被誉为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是()A.杜甫B.王维C.李白D.孟浩然2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突出的语言特点是()A.夸张B.拟人C.比喻D.叠字25.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反驳论点的方法进行的论证的是()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谏逐客书》D.《答司马谏议书》26.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A.由个别到一般B.由一般到个别C.由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D.由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27. 《左传》是一部()A.编年体的历史着作B.国别体的历史着作C.纪传体的历史着作D.纪传体的断代史着作2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夸张B.比喻、拟人C.借代、比喻D.借代、夸张29.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法B.归纳法C.类比法D.演绎法30. 郁达夫所创作的散文名篇有()A.《白杨礼赞》B.《荷塘夜色》C.《故都的秋》D.《箱子岩》31. 《死魂灵》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代表作品()A.狄更斯B.高尔基C.歌德 D .果戈里32. 下列作品中属于词的是()A.《长恨歌》B.《春江花月夜》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春望》33. 钱钟书在《论快乐》一文中认为决定快乐的主要因素是()A.性格B.物质C.处境D.精神34. 下列各句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A.皆以力战为名B.斧斤以时入山林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20125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开卷)题目

120125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开卷)题目

《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开卷)试题注意事项:1、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一、翻译题(共15分)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

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

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

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

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灵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苍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

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贫女》中的贫女有何指代意义?以贫女虽有才貌却无人问津而老大闺中写出贫寒之士虽有才学却无人赏识,沉沦下僚。

2、《高祖还乡》在视角上有何独特之处?从无知乡民的主观视角看高祖还乡,化神圣庄严为荒唐滑稽,从而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作者是曹雪芹,续作由高鹗完成。

C.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D. 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迁。

答案:B(《红楼梦》的续作并非由高鹗完成,而是有多个版本,高鹗的版本是流传最广的。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这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

)3.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边城》是沈从文的作品。

)二、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

3.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其代表作之一《春望》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的深深忧虑。

答案:国家兴亡。

三、简答题1. 简述《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梗概。

答案:《水浒传》中,武松在回家探亲途中,醉酒后在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

武松凭借勇气和智慧,最终赤手空拳打死了猛虎,因此声名大振,成为梁山好汉之一。

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是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

曹操试图统一中国,但在赤壁遭遇了联军的顽强抵抗。

联军利用火攻战术大败曹军,这场战役阻止了曹操的南下扩张,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以其机智、勇敢、变化无穷著称。

他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代表了民间对正义和反抗压迫的渴望。

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客观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客观题)及答案

单选题 (共25道题)展开收起1.(2.0分)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白、杜甫• B、韩愈、孟郊• C、王维、孟浩然• D、杜牧、李商隐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2.(2.0分)唐代以意境朦胧含蓄多情的“无题”诗著称的诗人是()。

• A、王维• B、王昌龄• C、杜牧• D、李商隐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3.(2.0分)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 A、沉郁顿挫• B、飘逸奔放• C、清新淡雅• D、通俗易懂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4.(2.0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最能表现苏轼()。

• A、所受的儒家思想影响• B、遭遇的仕途坎坷• C、坎坷后的妥协和消极人生态度• D、潇洒旷达的精神气度和不随物悲喜的人生态度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5.(2.0分)《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表现手法是()。

• A、类比显现• B、对比反衬• C、象征暗示• D、侧面烘托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6.(2.0分)《张中丞传后叙》的写作特点是()。

• A、以议论为主,叙议结合• B、以记叙为主• C、以记叙和抒情为主• D、以议论和抒情结合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7.(2.0分)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杂记,发展中形成了( )两个系统。

• A、章回小说和白话小说• B、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C、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 D、神魔小说和讽刺小说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8.(2.0分)“五四”运动以来,针对当时的自由体诗缺少节制,过于散漫而提出格律化要求的是()。

• A、七月派诗人• B、九叶派诗人• C、新月派诗人• D、现代派诗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9.(2.0分) 40年代在雅俗共享方面,作品既为现代的、先锋的、新潮知识分子接纳,又能够吸引传统的、通俗的、新市民读者群的作家是()。

《大学语文》课程考试试卷

《大学语文》课程考试试卷

《大学语文》课程考试试卷(A卷) 教学部门:成教五部专业班级: 09级学生姓名:学号:考试方式:闭卷(开卷、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阐述的治国思想是()A.以兵为本B.以君为本C.扩充军力D.以民为本2.《秋水》这篇文章所虚构出的寓言故事是()A.河伯与海若的决斗B.比干与海若的对话C.河伯与海若的对话D.庄周与蝴蝶的对话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主要论据是()A.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B.南唐后主李煜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C.后唐庄宗李存勖消灭“三仇”的历史事实D.后唐庄宗李存勖最终失败的历史事实4.“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排比B.层递C.比拟D.借代5.在写作议论文时,经常用到“三段论”,它属于论证中的()A.演绎法B.概括法C.归纳法D.比较法6.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抽矢射佛寺浮图”的原因是()A.贺兰进明不肯出师相救B.南霁云想显示箭法高超C.上面藏有敌军将领D.当时正在比试射箭7.宋朝时期遭到弹劾被捕入狱,卷入到“乌台诗案”的文人是()A.曾巩B.王安石C.苏轼D.欧阳修8.在《先妣事略》中,母亲之所以喝民间偏方的原因是()A.觉得多子苦B.得了难治的疾病C.年岁大了D.婆婆的要求9.如果把《蒹葭》看成是招贤诗,那么诗中的“伊人”最有可能是()A.贤才的女儿B.出仕的贤者C.织绣的才女D.隐居的贤者10.下面属于融情入景的句子是()A.思公子兮未敢言B.登白薠兮骋望C.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D.麋何食兮庭中11.散文《秋夜》中,与枣树在精神上暗相呼应的是()A.小粉红花B.玻璃C.小青虫D.天空12.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所选择的道路是()A.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B.冲破旧家庭、旧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的道路C.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的道路D.“爱尔克的灯光”所象征的道路13.散文《纪念傅雷》中,作者写到了傅雷的怒,他的“怒”一共有()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14.散文《都江堰》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A.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B.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C.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D.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15.在《蚂蚁大战》中,作者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节而通览全局,这种手法叫做()A.以线带面B.以点带面C.以点带线D.以面反点16.诗歌《饮酒》(其五)的诗眼是()A.有真意B.结庐C.见南山D.心远17.诗歌《长恨歌》中“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属于()A.借比喻抒情B.借景抒情C.借象征抒情D.借事抒情1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借比喻抒情的诗句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B.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9.诗歌《一句话》中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其中“霹雳”象征()A.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B.火种C.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D.民众革命20.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这句话属于()C.肖像描写D.对话描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正考学员及重修学员均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翻译题(15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的将军,曾经追获燕太子丹。

他们家乡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

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的敌人很多而做了汉朝的中郎。

李广的堂弟李蔡,
也作了郎官,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石。

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也是可以的!”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

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

他那忠实的品格的确得到士大夫们的信赖么?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是树下自然会被人踩成一条小路。

”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呀。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饮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的《饮酒》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
它的侧重点是隐居生活的惬意,对世俗的排斥.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的生活,远离世俗的喧嚣.这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是一种启示。

2、《前赤壁赋》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通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其次,辞赋行文多用排比、对偶,即所谓韵文,此亦是赋的主要特点.但《前赤壁赋》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

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

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

但是,既然是赋,则应该用骈句或近乎骈句为主。

《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

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

最后,辞赋讲究声韵美.《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而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

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第四段的“鹿”“属”、“粟”“穷”“终”“风”,以及末段的“主”“取”与“色”“竭”“适”等。

总之,《前赤壁赋》以文为赋,藏韵于不觉;借客设问,叹人生之如寄。

用辞赋之语言形式,却又弃寻常之套路,以至象“若夫”“尔乃”“是以”等等也抛而不用.这是大家的苏轼兼取散文和辞赋的优点、手法作赋,是苏轼此赋出新处,亦是绝妙处。

3、《声声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状态?
《声声慢》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

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

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
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

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至于“时候”二字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

“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

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

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

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

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

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

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

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

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

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

“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

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

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

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

妙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

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三、诗句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四、作文(50分)
以“命运”为题写一篇论说文作文,600字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