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题目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下面关于中医护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医护理学主要研究中医药在护理中的应用B. 中医护理学主要研究中医学基本理论C. 中医护理学主要研究西医护理学理论D. 中医护理学主要研究中医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 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中医药的理论基础B. 中医药的诊断与治疗C. 中医药的护理方法D. 中医药的发展历史3.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中医药的经络理论B. 中医药的脏腑理论C. 中医药的阴阳理论D. 中医药的药物治疗4. 中医护理学讲究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医护理学的个体化护理内容:A. 针对不同体质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B. 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C. 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D. 根据患者的性别决定治疗的方法5. 中医护理学的目标是:A. 提供基础护理知识B. 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理论C. 培养具备中医护理技能的护士D. 推广中医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医护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目标。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中医药在护理中的应用。
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医药的理论基础、诊断与治疗、护理方法等方面。
中医护理学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医护理技能的护士,推广中医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2. 个体化护理在中医护理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个体化护理是中医护理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通过针对不同体质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3.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方面?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药的经络理论、脏腑理论和阴阳理论。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学科。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药物治疗为主D. 情志调养答案:C2. 下列关于中医护理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中医护理学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
C. 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化护理。
D. 中医护理学只适用于慢性病的护理。
答案:D3. 在中医护理中,五行学说用于指导护理实践,其中“木”对应人体的哪个脏器?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D. 脉诊答案:D5.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在护理实践中,如何理解这一观点?A. 重视脾胃疾病的治疗B. 注重饮食调养C. 强调情志护理D. 重视药物治疗答案:B二、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进行干预和护理。
(正确)2. 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过程中,不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
(错误)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护理学的辨证施护原则。
(正确)4. 中医护理学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认为所有食物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错误)5. 在中医护理中,情志调养是指通过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来促进健康。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
答: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和自然疗法。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辨证施护要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护理方案;个体化护理注重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自然疗法倡导运用自然和非药物疗法促进健康。
2. 描述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及其意义。
答: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外在表现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闻患者的气味、声音等;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切诊主要是通过脉诊来感知患者的脉象。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四诊的内容?A. 望B. 闻C. 问D. 切E. 触答案:E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技术?A. 拔罐B. 艾灸C. 刮痧D. 输液E. 按摩答案:D3. 中医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饮食不节D. 过度劳累E. 遗传因素答案:E4.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A. 太极拳B. 五禽戏C. 八段锦D. 瑜伽E. 气功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药物外治法?A. 贴敷B. 熏洗C. 熨烫D. 注射E. 药浴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饮食调养方法?A. 药膳B. 食疗C. 节食D. 暴饮暴食E. 定时定量答案:D7.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情志调养方法?A. 音乐疗法B. 书法C. 绘画D. 剧烈运动E. 静坐冥想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A. 针灸B. 推拿C. 康复训练D. 药物治疗E. 心理疏导答案:D9.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预防保健措施?A. 定期体检B. 合理饮食C. 适量运动D. 过度疲劳E. 充足睡眠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评估方法?A. 观察B. 询问C. 检查D. 猜测E. 记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护理评估方法?A. 观察B. 询问C. 检查D. 记录E. 猜测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A. 太极拳B. 五禽戏C. 八段锦D. 瑜伽E. 气功答案:ABCE3.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药物外治法?A. 贴敷B. 熏洗C. 熨烫D. 注射E. 药浴答案:ABCE4. 以下哪些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饮食调养方法?A. 药膳B. 食疗C. 节食D. 暴饮暴食E. 定时定量答案:ABCE5.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情志调养方法?A. 音乐疗法B. 书法C. 绘画D. 剧烈运动E. 静坐冥想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
基础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

基础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主藏血B. 主藏精C. 主藏气D. 主藏神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3.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主运化B. 主疏泄C. 主藏血D. 主藏精答案:A4. 五行学说中,木对应的季节是?A. 春C. 秋D. 冬答案:A5. 以下哪项是中医治疗原则中的“治未病”?A. 未病先防B. 已病防变C. 病后防复D. 以上都是答案:D6.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针刺手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补法B. 泻法C. 飞针D. 灸法答案:D7. 中医理论中,与“肺”相对应的五味是?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六淫”?B. 寒C. 暑D. 湿答案:D9. 中医理论中,与“肾”相对应的五色是?A. 红B. 青C. 黄D. 黑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七情”?A. 喜B. 怒C. 忧D. 思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气、血、津液、神2. 五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肝、脾、肺、肾3. 六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4. 五行学说中,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木生____、火生____、土生____、金生____、水生____。
答案:火、土、金、水、木5. 五行学说中,五行相克的关系是:木克____、火克____、土克____、金克____、水克____。
答案:土、金、水、木、火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原则。
答案:中医的“治未病”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三个方面。
全国自考《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医护理学的指导思想是()A. 阴阳五行学说B. 精气血津液学说C. 脏腑经络学说D. 防治并重原则答案:D2.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是()A. 整体观念B. 防重于治C. 辨证施护D. 以人为本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防治并重D. 西医护理方法答案:D4. 中医护理学认为,护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A. 因时制宜B. 因地制宜C. 因人而异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饮食护理()A. 调整饮食结构B. 观察患者进食情况C. 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D. 以上都是答案:D6.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药物护理()A. 观察药物疗效B.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C. 指导患者正确服药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情志护理()A. 调整患者心理状态B.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C. 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适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生活护理()A. 睡眠护理B. 排泄护理C. 日常生活护理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康复护理()A. 功能锻炼B. 康复评估C. 康复指导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预防护理()A. 健康教育B. 疾病预防C. 疾病康复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整体观念、辨证施护、防治并重12.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整体护理、辨证施护、防治并重13. 中医护理中的饮食护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调整饮食结构、观察患者进食情况、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14. 中医护理中的药物护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资料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资料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结合了中医理论与护理实践的学科,其核心是:A. 药物治疗B. 饮食调理C. 情志护理D. 经络按摩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单一治疗答案:D3. 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听、嗅、触、视C. 望、闻、触、视D. 问、切、听、嗅答案:A4.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五行”所对应的脏腑?A. 木—肝B. 火—心C. 土—脾D. 金—肺E. 水—肾答案:E(水对应的是肾,但题目要求选择不是的选项)5.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外治法不包括:A. 拔罐B. 刮痧C. 艾灸D. 静脉注射答案:D二、填空题6. 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原则是指根据病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护理。
答案:体质、病情、环境7. 中医护理中的“八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其中“消”指的是________。
答案:消导8. 在中医护理中,情志护理是指通过调节病人的情绪,以达到________和________的目的。
答案:调和气血、促进康复三、简答题9.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治未病”的概念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预防措施来避免疾病的发生。
在护理实践中,这包括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整情志等,以及在病人出现轻微不适时及时进行干预,防止病情发展。
10. 阐述中医护理中的“辨证施护”原则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医护理中的“辨证施护”是指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确保护理措施更加精准有效,避免一刀切的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结束语:本资料提供的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种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A. 疾病的病因学说B. 针灸理论C. 草药配伍理论D. 脉诊学说2. 中医护理学强调的是:A. 药物治疗B. 医疗器械的使用C. 综合治疗D. 手术治疗3. 中医护理学强调的是:A. 预防为主B. 治疗为主C. 康复为主D. 平衡为主4.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是:A. 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B. 分辨病机,贯彻辨证论治C. 一切治疗方法以医生的主观意愿为准D. 临床症状明确则疗效立竿见影5. 中医护理学的核心是:A. 中医诊疗技巧B. 综合医学知识C. 药物疗法D. 针灸推拿技术第二部分:问答题1. 请简述中医护理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养生学等内容。
其中,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
中医诊断学重点在于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病情判断,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学包括了药物疗法、针灸推拿、中药汤药等治疗方法。
中医养生学则强调通过调整饮食、锻炼、保持心态平和等方式,预防和调理身体健康。
2. 中医护理学相对于西医护理学有何特点?中医护理学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的认识,更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与西医护理学相比,中医护理学更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平衡调理,强调预防为主、治未病。
同时,中医护理学在诊断和治疗上更加细致和个体化,注重辨证施治。
中医护理学中的治疗方法也较多样化,包括药物疗法、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方式。
3. 请简述中医护理学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学在现代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中医护理学强调预防为主,通过中医养生学的指导,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中医护理学在治疗疾病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学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巧,能够对一些西医难以解决的疾病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气血津液D. 所有以上选项2.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主要依赖于:A. 气血B. 阴阳C. 脏腑D. 经络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的“四诊”?A. 望B. 闻C. 问D. 切4.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五味”之一?A. 酸B. 苦C. 甘E. 辣5.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外治法包括以下哪一项?A. 针灸B. 按摩C. 拔罐D. 所有以上选项6. 中医护理学中,“整体观念”是指:A. 只关注局部病变B. 只关注全身状况C. 局部病变与全身状况相结合D. 只关注心理状态7. 五行中的“木”对应人体的哪个脏腑?A. 心B. 肝C. 脾D. 肺8.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四气”是指: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风、寒、湿、燥D. 阴、阳、虚、实9.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六淫”之一?A. 风B. 寒C. 暑D. 火10.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八法”是指:A.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B. 望、闻、问、切、按、诊、治、养C. 酸、苦、甘、辛、咸、淡、寒、热D.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答案:1-5 DABCD 6-10 CBAD A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_________。
答案:气血运行12. 五行学说中,“火”对应的季节是_________。
答案:夏季13. 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原则是指根据_________、地理环境和个人体质来制定护理方案。
答案:季节气候14.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精”主要藏于_________。
答案:肾15.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八法”中的“补”法,主要用于治疗_________。
答案:虚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中医护理中的“四诊”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中医护理中的“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中医09护理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题目(精品课程)第一章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一、单项选择题1.《周礼·天官》所记载医事制度中,除医师外还兼有护理职能的专职人员是()A.士B.府 C.史 D.徒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是()A.《皇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A.《皇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4.创造“五禽戏”的医家是()A.张仲景B.华佗 C.孙思邈 D.葛洪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B.《刘涓子鬼遗方》 C.《千金方》 D.《外台秘要》6.关于古代医家说法错误的是()A.“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文章的作者是孙思邈。
B.扁鹊首创了用细葱管进行导尿,这一方法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
C.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的巨著,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传染病的论述。
D.李杲的《脾胃论》,提出了“安养心神,调治脾胃”的学术见解。
7.《瘟病条辨》的作者是()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陈耕道8.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委员会成立于()A.1979年 B.1984年 C.1993年 D.1995年9.首次举行全国范围内的护士职业考试是在()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10.“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出自()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养生延命录》 D.《饮膳正要》11.情绪刺激或情致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过喜”会出现()A.气上B.气缓 C.气消 D.气乱12.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的医家是()A.张仲景B.华佗 C.孙思邈 D.葛洪13.阐述病源学的专著是()A.《皇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D.《伤寒杂病论》14.《皇帝内经》成书于()A.夏至春秋时期 B.战国至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五代时期15.《诸病源候论》成书于()A.夏至春秋时期 B.战国至东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五代时期16.关于《脾胃论》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当保持清静,精神愉快 B.宜常服淡渗利尿之方药C.不宜吃酸、咸、苦、辛等食物D.切忌大喜大悲等情志剧烈变化17.《瘟疫论》的作者是()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陈耕道18.《温热论》的作者是()A.吴又可 B.吴鞠通C.叶天士 D.陈耕道19.吴尚先于1870年刊行的外治法专书是()A.《外科精义》 B.《外科正宗》C.《理瀹骈文》 D.《医药卫生录》20.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是在()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D.1997年二、多项选择题1.情绪刺激或情致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说法正确的有()A.怒则气上 B.喜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思则气结2.“五禽戏”所模仿的五种动物是()A.虎 B.鹿 C.猴D.猿 E.鸟3.出自宋金元时期的著作有()A.《太平圣惠方》 B.《睥胃论》 C.《饮膳正要》 D.《瘟疫论》 E.《温热论》4.钱襄著有我国最早的中医护理专著《侍疾要语》,其被收入()A.《外科正宗》 B.《证治准绳》 C.《养生三要》D.《棣香斋丛书》 E.《娄东杂著木集》三、简答题1.简述护理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中医护理管理史上较为重要的事件。
第二章中医护理学的基本任务与范畴一、单项选择题1.“在患者面对死亡时给予安慰和支持,使其坦然地走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最符合护理服务的()A.健康维护阶段 B.危险渐增阶段 C.早期检测阶段 D.临床治疗阶段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其次治,其次治,其次治,其次治。
”A.肌肤,皮毛,筋脉,五脏,六腑 B.肌肤,皮毛,筋脉,六腑,五脏C.皮毛,肌肤,筋脉,五脏,六腑D.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脏3.中医护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各种疾病 B.医院的病人C.社会化的人 D.生物人4.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范畴不包括()A.中医社区护理 B.中医护理管理C.中医护理教育D.中医护理心理5.著名的胸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大夫,来自()A.印度 B.德国C.加拿大 D.俄罗斯6.中医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不包括()A.谨慎认真 B.忠于事业C.慎独精神 D.作风正派二、多项选择题1.中医护理学的任务包括()A.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B.疾病防变、控制疾病C.病后调护、促进健康 D.积极养护、以防复法E.适度锻炼、养生防病2.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范畴包括()A.中医临床护理B.中医社区护理C.中医护理管理 D.中医护理教育E.中医护理科研3.中医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包括()A.热爱祖国,热爱人民B.仁爱救人,普同一等C.廉洁正直,忠于事业 D.虚心学习,尊重同道E.仪表端庄,作风正派4.属于护士综合素质的的内容的是()A.思想道德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C.业务素质 D.心理素质 E.体态素质5.有关孙思邈的说法正确的是()A.孙思邈是三国时东汉人。
B.孙思邈被后世称为“药王”。
C.孙思邈是“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的作者。
D.孙思邈有“外科鼻祖”之称E.孙思邈认为“认命至重,有贵千金”,并将自己的两部著作冠以《千金》之名。
三、名词解释1.中医护理学2.护理道德四、简答题1.中医护理学的任务2.中医护理学的理论范畴3.中医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第三章中医护理的特点和原则一、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结果来推论其对人体的影响,最符合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 )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探讨 E.以表知里2.患者耳聋耳鸣,应用补药后,该症状得愈或减轻,表明耳聋耳鸣是肾虚所致,此法运用了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A.由果析因 B.以表知里C.演绎 D.类比E.探讨3.在临床实践中,如果难以辨别病症的虚实,可先投小剂量补剂或是泻下剂,根据患者的服药反应来辨明虚实,为正确的应用治疗提供依据,中医学思维称之为()A.演绎B.探讨C.比较D.由果析因E.以表知里4.“有诸内,必行诸外”高度概括了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A.探讨B.类比C.以表知里D.由果析因E.演绎5.“对于一个疮疡的患者,不仅要看到邪毒局部侵入的情况,还要观察患者的舌脉和形体,考虑是否存在消渴的全身病变”,此法最符合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的()A.天人合一B.人体是有机的整体C.人和自然相互关联D.辨证施护6.为全面展开对病人的护理,中医护理的核心是()A.对症护理B.辨病护理C.辨证施护D.异病同护7.最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症的中医护理原则是()A.扶正B.驱邪C.同病异护D.急则治标8.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用“热者寒之”的方法,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应用“寒者热之”的方法,此法最符合中医护理原则中的()A.调整阴阳B.补其偏衰C.损其偏盛D.平补阴阳9.患者出现戴阳证,运用温热护理法,称之为()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10.患者出现热厥证,运用寒凉护理法,称之为()A.寒因寒用B.热因热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11.中气不足,脾虚不运,所致的腹胀便秘,运用补中益气、温运脾阳的治法和护理,称之为()A.通因通用B.热因热用C.塞因塞用D.热因热用12.对于食滞所致的腹泻,不仅不能用止泻药,反而需要消导泻下以去其积滞,称之为()A.塞因塞用B.通因通用C.热因热用D.热因热用13.夏天人体肌肤疏泄,汗出较多,受风寒而外感时,用药上宜用辛凉、不能过用辛温,以防开泄太过,损伤津气,此种用药护理法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因病制宜14.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这种说法高度概括了“三因”制宜中的()A.因地制宜B.因人制宜C.因病制宜D.因地制宜15.在用药护理上,成人用量大于儿童,同一个年龄,强壮的人比虚弱的人用量又稍大,此法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A.因病制宜B.因地制宜C.因地制宜D.因人制宜16.某些慢性疾病,常常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时发作或是加重,如哮喘、痹病等,护理时则应该在气候或是季节交换的时候采取预防措施,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因病制宜17.抽搐患者,在缓解期间应设法消除出现抽搐的原因,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彻底地痊愈,此种护理法,最符合“标本”治疗和护理中的()A.急则护标B.缓则护本C.标本同护D.护病求本18.《素问.气交变大论》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高度概括了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的()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C.辨证的原则D.整体治疗和护理19.用热性药治疗及取其温热护理法护理寒性病,中医称之为()A.寒者热之B.热因热用C.寒因寒用D.从治从护20.“从治从护法”不包括()A.寒者热之B.通因通用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二、多选题(以下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A.整体观念B.天人合一C.由果析因D.辨证施护E.异病同护2.中医学思维的特点有()A.比较B.演绎C.类比D.探讨E.以表知里3.中医护理原则包括()A.扶正祛邪B.护病求本C.调整阴阳D.同病异护 E.标本缓急4.三因制宜的内容包括()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C.因地制宜D.因病制宜E.因症制宜5.调整阴阳是临床辨证治疗和护理的根本法则之一,其包括()A.损其偏盛B.平补阴阳C.补其偏衰D.护病求本E.同病异护6.反治和反护法,常用的方法有()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塞因塞用D .通因通用 E.阴中求阳7.属于“正治与正护法”的是()A.寒因寒用B.热者寒之 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E.寒者热之8.属于逆者正治的是()A.热者寒之B.寒者热之 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E.塞因塞用9.能够体现“整体观念”的中医护理原则有()A.扶正祛邪B.异病同护C.人是有机的整体D.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E.整体护理10.符合护病求本的护法是()A.逆治逆护B.从治从护C.标本同护D.急则治标E.缓则治本三、名词解释1.演绎2.类比3.探讨4.辨证施护5.热因热用6.寒因寒用7.塞因塞用8.通因通用9.同病异护10.异病同护11.因人制宜12.从治从护13.三因制宜四、简答题1.简述中医学的思维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