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简介
生物化工产品简介

抗肿瘤药
• 天门冬酰胺酶 • 博来霉素 • 多柔比星 • 防线菌素D • 长春新碱 • 三尖杉酯碱 • 紫杉醇
其他药物
• 谷氨酸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 • 肝素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 重组人干扰素 • 胆红素 • 血红素 • 人尿促性腺激素
第二部分 食品添加剂
• 抗生素药物 • 维生素药物 • 中枢神经及循环系统药物 • 呼吸系统药物 • 消化系统药物 • 抗肿瘤药物 • 其他药物
抗生素药物
各种微生物生产的主要抗生素 • (1)霉菌生产的抗小素:主要有青霉素、灰黄霉
素、甾酸霉素 • (2)放线菌生产的抗生素:链霉素、氯霉素、氯
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红霉素、螺旋霉亲、利 福霉素、卡那霉亲、交沙霉素。 • (3)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短杆菌肽、短杆菌肽S、 杆菌肽、多粘菌素B等。
生物化工产品简介
• 生物化工产品主要是以动物、植物、微 生物为原料,采用生物化学工程、物理、
化学的方法加工而成的产品。它广泛应
用在医药、食品、饲料、基本有机化工 原料、有机酸、生物农药等领域。
Pilot Biostat UD50
• 医药及医药中间体 • 食品添加剂 • 饲料添加剂 • 有机化工原料与产品 • 农业林业产物的深加工产品
第四部分 生物农药
• 苏云金杆菌 • 春雷霉素 • 赤霉素 •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冲剂 • EB-82 灭蚜素 • 喷可杀复方植物杀虫剂
第五部分 有机化工原料与产品
• 乙醇 • 衣康酸 • 甘油 • 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
第六部分 农业林业产物的深加工产品
• 糠醛 • 糠醇 • 硬脂酸 • 鞣酸 • 蓖麻油酸
天然食品香料
生物化工资料

生物化工生物化工是一门结合生物学和化学工程的学科,利用生物体制造有机化合物、生物制品以及能源的生产过程。
生物化工技术在今天的工业生产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生物化工的定义、历史、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生物化工的定义生物化工是一门利用生物技术制造化学产品的工艺学科,通常包括微生物发酵、细胞培养、酶反应等技术。
这些技术被应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医药品、食品、饲料、酶、有机酸和生物聚合物等产品。
生物化工的历史生物化工产生于20世纪初期,最初是为了生产酒精和醋而发展起来的。
在1940年代后,随着抗生素等生物制剂的出现,生物化工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拓展。
1960年代至今,随着生物技术和化工工艺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工实现了从简单的酒精生产到复杂的生物技术领域的飞跃。
生物化工的应用领域生物化工在当今社会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医药领域生物化工技术被应用于生产抗生素、激素、酶、疫苗等医药品,大大提升了医疗行业的水平和效率。
能源领域生物化工技术被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食品领域生物化工技术被应用于食品添加剂、调味品、酶制剂等食品领域,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生物化工的未来发展未来,生物化工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不断创新,生物化工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未来,生物化工将向着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化工作为生物技术和化工工艺的结合,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生物化工有望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惊喜和益处。
生物化工

近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情况2009年,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研究核糖体的构型和核糖体功能的机理。
2008年,发现并推广使用绿色荧光蛋白。
2007年,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
2006年,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
2005年,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
2004年,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2003年,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
2002年,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生物化工是生物学技术和化学工程技术相互融合的新型学科,它以生物来源的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活性物质为催化剂使其转化,或用其他生物技术参照化工技术进行制备、纯化,从而得到我们预期的产品。
生物化工的特点1)以生物为对象,常以有生命的活细胞或酶为催化剂,不依靠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着眼于再生资源的利用。
(2)常温常压下连续化生产,工艺简单,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定向地按人们的需要创造新物种、新产品和有经济价值的生命类物质,开辟了生产高纯度、优质、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品的新途径。
(4)生物化工为生物技术提供了高效率的反应器、新型分离介质、工艺控制技术和后处理技术,扩大了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的概念是19世纪末正式提出的。
现代生物化学的开始:18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研究燃烧现象,进而研究呼吸作用达尔文孟德尔巴斯德《物种起源》《遗传定律》《发酵理论》发展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静态的描述性阶段,对生物体各种组成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合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测定了很多糖和氨基酸的结构,确定了糖的构型,并指出蛋白质是肽键连接的。
确立了酶是蛋白质这一概念。
通过食物的分析和营养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维生素,并阐明了它们的结构。
与此同时,人们又认识到另一类数量少而作用重大的物质——激素。
第二阶段约在20世纪30~50年代,主要特点是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的变化,即代谢途径,所以称动态生化阶段。
生物质化学工程

生物质化学工程
生物质化学工程是指从现代生物技术角度,利用不同的微生物及其酶系统,结吟生物
质高价值化合物的工程技术。
它通过利用复杂的生物反应及分子活动特性,将生物质的有
机结构分解为各种有用的产物和相关的结合物,从而获得各种实用或有价值的物质或化合物。
生物质化学工程有两个主要方面。
首先是对原料进行化学转化。
这样一来,原料中的
有效成分得到加工,细胞结构被破坏,可以释放出更多有价值的生物物质。
这一步的具体
方法包括采用添加物,超声破碎,磨碎,烘焙,离心等技术来制备原料。
其次,在原料加
工完毕之后,生物反应器要发挥真正的作用,也就是利用加工后的原料经过酶水合反应,
进而减少物质分子结构,进一步提炼出高价值化合物。
生物质化学工程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来处理各种生物垃圾,例如废油、农作物残渣、煤灰及其他有机废料,以及植物、芽孢等生物质原料,同时可以制备燃料、发酵原料,包
装材料,染料,医药中间体,食品添加剂颜料,以及助剂等。
通过生物质化学工程,可
以从原生物质中大幅度提炼出各种有用的物质,比如活性氧、可持续燃料,精油,有机酸,碳氮原料等。
生物质化学工程的发展为节能环保技术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利用大量环境
污染资源,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带给人们愉悦快乐。
生物化工 学科类别

生物化工学科类别
【原创版】
目录
1.生物化工的定义和学科类别
2.生物化工的研究领域
3.生物化工的应用
4.我国生物化工的发展现状
正文
生物化工是一门研究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利用生物体的代谢能力和生物催化作用,通过化学和生物反应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新型生物化工产品和工业过程。
在学科类别上,生物化工属于化工类专业,涵盖了从生物原料到生物产品之间的各个环节。
生物化工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生物催化、生物转化、生物降解、生物分离和生物检测等。
其中,生物催化是生物化工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利用生物体内的酶作为催化剂,将原料转化为目标产物。
生物转化则是指通过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生物降解则是指通过生物体的分解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
生物分离是指通过生物反应工程技术,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分离出来。
生物检测则是指利用生物体的特异性反应,对目标物质进行检测和定量。
生物化工的应用广泛,涉及到食品、医药、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生物化工可以用于生产酸奶、啤酒等发酵产品;在医药工业中,生物化工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疫苗等生物制品;在能源工业中,生物化工可以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在环保工业中,生物化工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和废弃物处理。
我国生物化工的发展现状良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研发实力。
目前,我国生物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这些地区的生物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化工生物技术专业简介

化工生物技术专业简介化工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学科,它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综合利用,旨在研究优良的生物材料,生产更加可持续、纯净和环保的化学品和能源产品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环保政策的推行,化工生物技术专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毕业生就业前景也很广泛。
一、专业背景和发展历程化工生物技术专业是由化工技术与生物技术交叉引出的新兴学科。
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已经多年,主要面向的是无机盐及有机化学合成,生物技术则专注于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2010年起,国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使得化工生物技术专业不断得到发展。
二、专业课程和培养目标化工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热力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等方面,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化学原理及生物技术实践技巧,并掌握气-液-固三相体系的控制原理。
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当前化工工业及生物技术的研究前沿、是生物技术能够有意义地应用于化工工业,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快速适应和团队精神等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化工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泛,可在食品、建材、制药、石油化工、环保、农业等行业当中选择,将会面对大量的行业中人才缺口。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古老的化工工业正亟需更新发展,而生物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对于化工工业的升级换代有所帮助。
特别是在资源和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化工生物技术能够构建循环经济链条,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化工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选择研究或进修生学术研究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在该领域的深造。
四、总体评价化工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结合紧密的新型研究领域,涉及许多重要生产领域,如化学品、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
它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化学基础,较深入的生物学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
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不断探索和突破的阶段,因此,对于热爱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一个很有发展空间的学科。
二级学科____生物化工_

二级学科:____生物化工____________英文名称: Biochemical Engineering代码:___ 081703________________一、学科简介包括本专业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内容范围、现有条件(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条件等)、重大成果、学术地位等。
(约200-300字)生物化工是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研究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的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是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化工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食品、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学科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并重。
我校生物化工专业是化工重点学科下属的硕士点,以生物质化学品与生物材料的开发利用为研究目标,也包括发酵工艺的生物化工工艺研究为重点,以期获得在环境生物技术及新型生物资源方面的较大突破。
二、培养目标2. 硕士生(约200-300字)培养硕士研究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学风严谨、作风正派、适应能力强和具有创造性的专门科技人才。
硕士学位应具有系统的生物化工的理论基础、实验知识。
了解本学科及化学、生物学和化学工程等相关学科某些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生物化工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能承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它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三、学科研究方向及其导师四、修读年限根据《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2005年9月修订),我校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修读年限一般为2至3年,博士生修读年限一般为3至6年,硕-博连读、提前攻博修读年限一般为4至8年。
五、培养体系(一)核心模块硕士学位专业课核心模块学分要求(可制定适合各专业要求的学分标准,但不得低于《中国海洋大学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2007年7月)要求的最低标准。
生物化工 学科类别

生物化工学科类别摘要:一、生物化工学科简介1.定义与背景2.研究领域与目标二、生物化工学科发展历程1.国外发展概况2.我国发展概况三、生物化工的应用领域1.医药产业2.食品产业3.环保产业4.其他领域四、生物化工学科的发展前景与挑战1.发展前景2.面临的挑战正文:生物化工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过程的学科,涉及生物、化学、工程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生物化工学科简介生物化工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生物转化过程以及生物体系的物理化学特性。
该学科旨在通过对生物体系的研究,揭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规律,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二、生物化工学科发展历程生物化工学科起源于20 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物科学和化学科学的进步,生物化工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国外生物化工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许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生物化工学科起步于20 世纪50 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发酵工程、生物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生物化工的应用领域生物化工学科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医药产业、食品产业、环保产业等。
在医药产业中,生物化工可以用于研究药物的生物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等;在食品产业中,可以研究食品的发酵、酶工程等;在环保产业中,可以研究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等技术。
此外,生物化工还在农业、能源、材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生物化工学科的发展前景与挑战随着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化工学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未来,生物化工将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然而,生物化工学科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研究手段和技术相对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guohuashi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生物化工简介 1. 定义 1.1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
通 过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代谢、营养、酶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生物膜、细胞 结构及分子病等阐明生命现象。
1.2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应用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以人们意志设计,对 生物或生物的成分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分子生物学、生物 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免疫学、化学、物理学、信息学、计算机 等多学科技术,可用于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等。
1.3 生物化工(Biochemical Engineering)是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组成 的交叉学科,研究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的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 术。
它是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点发展的二级学科, 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生物化工学科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以抗生素的深层发酵和大规模生 产技术的研究为标志。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中期,精基因技术、生物催 化与转比技术、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新型生物反应器和新型生物分离技术等开 发和研究的成功,使本学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学科体系逐步完善。
20 世纪 后期,随着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崛起,为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开 辟了新领域。
2 生物化工的特点 生物化工是生物学技术和化学工程技术相互融合的新型学科,它以生物来源 的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活性物质为催化剂使其转化,或用其他生物技术进行制 备、纯化,从而得到我们预期的产品。
目前世界面临着粮食、环境和能源三大危机,这也是制约各国发展的瓶颈。
生物化工的任务不仅是要把生命科学上游技术的发展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以满足 社会需要,而且在创造新物质、新材料、设计新过程、生产新产品、创建新产业 中也将起到关键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将做出巨大贡献。
与传统生物化学工业相比 较,生物化学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以生物为对象,常以有生命的活细胞或酶为催化剂,创造必要的生化 反应条件,不依靠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着眼于再生资源的利用。
(2)由于细菌不耐高温,需在常温常压下连续化生产,工艺简单,并可节 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定向地按人们的需要创造新物种、新产品和有经济价值的生命类物质, 开辟了生产高纯度、优质、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品的新途径。
(4)生物化工为生物技术提供了高效率的反应器、新型分离介质、工艺控 制技术和后处理技术,扩大了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
由于生物化工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效率高、选择性强、投资少、 三废少以及可用再生资源作原料等优点,已成为化工领域战略转移的目标。
2.1 主要应用菌株 2.1.1 细菌 ①醋杆菌属的醋化醋杆菌、弱氧化醋杆菌等不生孢子的需氧菌。
②乳杆菌属的德氏乳杆菌;链球菌属;片球菌属、串珠菌属等。
③芽孢杆菌属的枯草杆菌是本属最主要的菌种。
④梭菌属的丙酮丁醇梭菌,可生产丙酮和丁醇,是工业发酵的重要菌种。
⑤大肠杆菌和产气气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孢子的杆菌,在动物肠中形成细 菌群。
2.1.2 放线菌 链霉菌属包括金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这些链霉菌可以生 产葡萄糖异构酶,是很好的葡萄糖异构酶产生菌。
2.1.3 霉菌 工业上最常用的霉菌以曲霉菌和青霉菌为主,根霉属和红曲霉属也较常用。
2.1.4 酵母 酵母有酵母属、裂殖酵母属、假丝酵母属、毕赤酵母属和汉逊酵母属。
2.2 生物化工的关键 2.2.1 生物催化剂 生物催化剂是指由常规选育或经现代生物工程方法获得的菌株、细胞系或从 中提取的酶。
它的作用相当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是生化反应中不可缺少的。
从自然界得到的菌种要进行筛选、分离、遗传育种,有的还要经过菌种变异才能 使用。
2.2.2 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是整个生物反应过程的关键设备,为特定的细胞或酶提供适宜的 增殖环境,也可在反应器中进行特定的生化反应。
它的结构、操作方式和操作条 件与产品的质量、转化率和能耗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可分 为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间歇操作。
根据生物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的分布方式进 行分类,可分为生物团块(包括细胞、絮凝物、菌丝体)反应器和生物膜反应器 两大类。
生物反应器的分类如下: 3 生物化工的主流方向 3.1 现代生物制药 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的过程称之为生物制药。
生物药品是以微生 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为原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和分离、纯化技术, 并以生物学的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化制剂,包括菌 苗、疫苗、毒素、类毒素、血清、血液制品、免疫制剂、细胞因子、抗原、单克 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品等。
3.1.1 生物有机酸的应用 采用发酵法生产的有机酸已在食品、医药、塑料、香料等行业得到应用。
柠 檬酸用途很广,其中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的为 50%,医药行业为 20%,化学工 业为 20%,化妆品为 2%,其他 8%。
柠檬酸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发酵产品。
L-苹 果酸主要用于食品业、保健品、化妆品及饮料的酸味剂和防腐剂。
3.1.2 酶制剂的应用 酶是细胞原生质合成的一种高活性的生物催化剂,由许多氨基酸组成,其催 化性能具有高效和专一性。
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通过采取适当 的理化方法,将酶从生物组织或细胞以及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加工成具有一定纯 度标准的生化制品,成为酶制剂。
酶制剂主要有 α-(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 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等。
3.1.3 石油微生物炼制 (1)石油脱蜡:利用解脂假丝酵母、拟圆酵母、粉孢霉菌、诺卡氏菌等进 行发酵法脱蜡可出去石油及其馏分产物的蜡质,获得高质量、低凝固点的航空汽 油、高级柴油、变压器油和多种机油。
(2)石油脱硫:许多地区的原油中含硫量高,这些硫化物腐蚀设备,影响 产品质量, 而且石油产品燃烧时, 还生成 SO2 污染环境, 因此石油脱硫十分重要。
(3)石油脱氮:利用土壤中培养出的微生物,通过环羟基化和断裂机理, 使吡啶降解成 NH3、CO2 和 H2O。
这些微生物能对含氮杂环化合物分子的氧化有 专一性,并能把油中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氧化。
4 生物化工的主要工艺 4.1 分离与提纯 从生物反应器中排出的反应产物是一种混合物,里面除含有目的产品外,还 含有未转化的基质、不能转化的物质、大量的水、微生物体及各种微量杂质。
为 了获得合格的生化产品,并且不浪费其他有用的物质,必须对需要的生化产品进 行分离或提纯。
这一过程称之为“下游加工”,这样可以使其他物质循环使用或再 进行综合利用,既降低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
4.1.1 固体物质的去除 分离生化反应液的细胞或其他固体物质,是提取生化产品的重要一步。
分离 过程是基于它们的粒度、密度、溶解度和扩散度等的不同实现的,分离的粒度范 围为 0.3 ̄10μm。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要进行预处理,以促进细胞的絮凝。
常用的 去除固体的分离方法是过滤、离心分离、沉降及倾析等。
4.1.2 初步分离 当从反应器出来的反应液除去了不需要的固体颗粒后,一般要进一步把溶液 浓缩,以提高目的产品在溶液中的浓度。
为了实现这一过程,可以使用蒸发、萃 取、沉淀和膜分离等单元操作。
如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近年来发 展很快。
它是用一种半透明的薄膜,使溶液中的某些组分通过,其他组分被阻止 或截留,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它包括反渗透法和超滤法。
膜分离法不同于萃取 和沉淀法那样,需要加入溶剂或盐类等其他物质,也不同于蒸发操作,需要加入 热量,膜分离法只是根据物质粒度的大小这一几何特性的差异,来分离物质,因 此产品的损失很少,产率和质量较高。
4.1.3 产品提纯 产品提纯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溶液中的各种微量杂质,进一步提高产物的纯 度。
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层析法和吸附法。
但是生物产品的提纯,更多用的是 层析法。
层析法有吸附层析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 分子筛层析法和亲和层析法等, 根据不同被分离物的特性,选择不同的层析分离方法。
4.1.4 产品的最终分离 最后一步必须使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以适合销售市场的要求。
主要的 单元操作是先离心分离,然后进行干燥或冷冻干燥等。
干燥操作往往是生物产品 的最后工序,其目的是除去物料中的水分,便于产品的保藏和运输。
由于很多的 生物产品,如味精、柠檬酸、酶制剂、抗生素及单细胞蛋白等均是固体产品,因 此干燥操作在生物产品的最终分离方面十分重要。
5 典型生物化工品的生产工艺举例 5.1 有机化工品—丙烯酰胺(AM) 丙烯酰胺无色、无味,分子式是 C3H5ON ,固体是粉剂的结晶产品,含量 大于 97%,熔点为 84.5℃。
水剂产品含丙烯酰胺分别是 25%、30%、40%、50% 等。
25%或 40%的水剂产品,直接用于聚合。
结构式: 反应方程式如下: 工艺流程: 5.2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柠檬酸(citric acid),别名枸橼酸,化学名称为 2-羟基丙三羧酸,分子式是 C6H8O7(无水物) 。
柠檬酸有无水物和一水合物两种,无臭,有强酸味,易溶于 水、乙醇和乙醚。
无水柠檬酸为白色晶体颗粒或粉末,相对密度 1.67,熔点是 153℃,在潮湿空气中吸潮,能形成一水合物,一水合物是无色半透明结晶,相 对密度 1.542,熔点是 100 ̄133℃。
结构简式: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有三种,一是由水果提取;二是用化学方法合成,即用草 酰乙酸与乙烯酮缩合制得;三是用发酵法制取。
发酵法生产柠檬酸是用黑曲霉菌做发酵剂,主要原料是碳水化合物,如从蔗 糖或甜菜中提取的糖蜜、甘薯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加工废渣和废液、木薯粉 等。
生产工艺过程: 6 生物化工的现状与前景 生物化工的发展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最早主要是生产抗生素;随后,是为 氨基酸发酵、甾体激素的生物转化、维生素的生物法生产、单细胞蛋白生产及淀 粉糖生产等工业化服务。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生物 化工又利用重组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等手段生产药用多肽、蛋白、疫 苗、干扰素等。
现在,生物化工的应用已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农业 生产、化轻原料生产、医药卫生、食品、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的开发等各领域。
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凯锡(McKinsey & Co)预测:生物化工产业 2007 年 占化学工业总营业收入的 6%,即 1000 亿欧元,到 2012 年将增长至 1530 亿欧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