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光与建筑空间

合集下载

光与建筑空间初探

光与建筑空间初探

光与建筑空间初探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自然光对建筑空间的影响,分析了光对建筑空间形象和建筑空间性格的影响,并结合部分实例对自然光在现代建筑空间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光与空间形象;光与空间性格1 前言对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能是建筑成为建筑艺术的光。

——路易斯·康建筑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而自然光是界定空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建筑中引入自然光可以满足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通过自然采光设计把自然光引入到建筑空间,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建筑空间和造型效果。

阳光是建筑空间营造和建筑形式创作的重要启发性因素。

与构筑相比,空间与光有更多的近似性,它们都是一种更为精神化的虚无缥缈的存在。

空间就是建筑的精神世界,它需要一种自由、丰富、灵动的物质来塑造和展现它。

光线有一种令人感动的魅力,可以界定空间、表现材质、渲染特定的空间氛围,塑造出不同的空间性格,是空间这一物质的存在上升到精神的高度。

路易斯·康这样来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

人类由于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建筑的地域性首先表现为地区环境的特殊性,历史上许多重要建筑形式的产生都是人类注重自然因素的结果。

(亚)热带地区建筑的重要功能目标为隔热遮阳与通风,因而形成了深檐、敞廊、骑楼、架空等空间造型语汇,出于保温纳阳的目的,多采用封闭的空间模式,屋顶出挑较短,墙体采用蓄热性好的材料,形成厚重的建筑形象。

通过对特定地域的自然要素如自然光的研究,有助于发掘建筑的地域传统文化和文化内涵,创造出既是地方的又是现代的建筑作品。

没有光线的照射,空间将湮没在一片寂静的黑暗之中。

光的到达将空间展示在我们面前,同时还对空间进行了二次创造和再组织。

正如霍尔所说:“光的不同入射方式,光产生的阴和影,光的透射、折射和反射以及光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状态结合在一起,对空间进行了定义和再定义。

光使空间产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浅析建筑、空间与光

浅析建筑、空间与光

建筑物理-光建筑、空间与光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专业智能建筑姓名徐贺学号 2015205249建筑、空间与光摘要:建筑与光是共生的,建筑的历史发展进程与光的发展运用的足迹是同步的,光的运用体现了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而建筑则通过光来塑造形态和构筑空间,使其充满生命力。

本文通过对光和建筑空间的解析,光的重要性,以及光在建筑空间中所发挥的作用,来阐述光与建筑的关系。

关键字:建筑;空间;光;勒·柯布西耶;安藤忠雄引言: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所服务,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光可以满足空间的功能需求和艺术要求,将光引入到空间只中,可以在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的同时,还使人们通过光塑造的建筑空间去思索世界。

一、建筑、空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

”建筑空间是人们人为的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建筑主要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

建筑是实体与空间的综合体。

人们视看建筑的实体,使用着建筑的空间,体会着建筑的艺术魅力。

我们通常认为的建筑空间是指建筑的内部,其实准确地讲,建筑空间应该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从性质上讲,建筑内部空间是人类有认识的、有目的所营造的空间,我们可称之为积极空间。

建筑外部的空间是发散式的,可称之为消极空间,但并不是说无意义的,通过规划、组织,建筑单体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同样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二、光阳光、月光、星光是最早的光,因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才让我们体会到了光。

电灯的发明造就了人工照明,使得光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物理性上,光是一种人类眼睛可见的光谱,在科学上,光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

在精神性上,光让我们感受空间,体会时空。

它赋予了我们视觉的能力,让我们感知世界,影响我们的心理和情感。

光是世间万物之源,通过光这种媒介,万物得以表现它们的存在以及各自的特性。

三、建筑与光建筑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

“建筑是对阳光下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卓越的处理”,20 世纪 30 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就曾经这样评价光对于建筑的影响,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营造了极具魅力的光的空间。

“光”在建筑空间中运用之美的解读

“光”在建筑空间中运用之美的解读

引言
度 的交叉, 形成 了一个有形与无形 的模 糊空间 , 慢慢游走于 这个空 间, 靠光媒 介的带动 , 不 同颜 色的光空 间给人带 来的刺激不 同, 在 这个空间 中穿行, 人的体验既奇妙又无比真实。 通 过对光的巧妙利 用, 展现了其 对感官起到的媒介作用 。 其四 , 光是可 塑 的艺 术形 式 。 艺术 不再 限于纸 上绘 画和 雕 塑 等形式 , 光作为艺术展现的方式 之一 , 越来越 多地被人用于艺术 创 作, 成为艺术家手中可塑的新型三维艺术形式。 如图4 , 艺术家用各 种各样 的发光设备 , 采用摄影的方式 , 创作 出让 人惊异的 图像 , 此 时, 光源与创作者都成为了一种奇妙的 “ 形式 ” 。 相 栅决门的速 度和 光圈 的调 试, 形成不同的虚实结果 , 并在黑暗中展现出其的所有意 义。 光与时间的完美组合, 为艺术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五 , 光是生动 的传递语言。 光的可塑性和 变化性 决定了其在 某种 程度 上可作为一种语言 向人们 传递和诠 释某种思想 及精 神方 面 的内容 。 如 图5 , 是著 名的 “ 光 之教堂 ” , 该教 堂 的空间及材 料体 现了安藤 忠雄 建筑 的最经典风 格。 用简单 、 朴素 的材 料, 巧妙地操 控 自然光 线, 用绝对的黑空间 , 凸显出从墙体上开 口渗 透进来的光 束, 形成抽 象和 洗练的 “ 光 的十字 架” , 我们 不能改变自然 , 却可以 利用建筑和空 间对光进行重塑 , 抽象的表达 出精神上的意义 。 室内
i t di s c u s s e s f i v e k i n d s o f be a u t y o f l i g h t L i g h t i s a n i mp o r t an t e l e me n t i n t h e

简析光在建筑空间的运用

简析光在建筑空间的运用

简析光在建筑空间的运用摘要光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无论自然光还是人造光都对建筑和室内空间起巨大的作用。

如构筑空间,塑造形体,表现材质,装饰环境等。

光与空间相辅相成,光是非物质的但在设计师看来却具有物质性,它可以帮助营造空间氛围。

我们可利用光的功能性与艺术性营造出既符合功能要求,又有艺术水准的空间。

关键词:光建筑室内空间的作用利用光绪论:我学的是建筑装饰专业,大专毕业后又读了艺术设计本科。

我对专业课研究发现光对空间构成作用巨大,就建筑空间来说与光戚戚相关。

我结合工作实践发现人的情绪也和光有关。

人会受户内光线亮度,如穿过窗帘的光影,卧室床头台灯灯光,阳光穿过百叶的光线等影响。

自然光随时间变化,如东京教会光墙每个时辰都显现不同表情。

人生来对自然光的渴求是感受自然第一步,设计师都偏爱用自然光表现空间,自然光使建筑成为艺术的光。

随时代发展人工光运用广泛,人工光的灵活性产生更多变的效果。

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造光都对建筑空间起着巨大作用。

1光线构筑建筑空间光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由于文化差异对光的理解东西方不同。

西方建筑注重独立的“形“塑造,建筑犹如实体雕塑光影效果浓烈夸张。

如帕提农神庙光与影在浑圆柱体和地面间穿梭。

当一束光从罗马万神庙穹顶圆洞中射入幽暗空间时人如置身旋转宇宙中领悟永恒含义。

伊斯兰建筑和夕阳是绝妙组合,夕阳的阴影下圆屋顶显出宁静的完美。

哥特式教堂逆光下剪影直冲苍穹,彩色玻璃的滤光一年四季在大厅环顾,与摇曳烛光组成光的剧场。

现代西方建筑的多手法使无形光成为构筑空间的特殊材料。

路易斯卡恩设计的理查得学院研究生楼因体块凹凸富有雕塑感光影成为范例。

路易.康更把光作砖瓦使用,他说设计空间是设计光亮。

弗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金属表面在夕阳下跳跃耀眼光辉,光与实体间形成双向动态关系被赋予新的意义。

而东方文化理解的“形”从“无”开始虚实生有虚实相生。

中国建筑在光运用上含蓄通透,中国建筑的精华大挑檐下的斗拱和额枋都深藏阴影部位,阴影中冷色调彩绘图案更散发独特魅力,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榭因光影作用明暗疏密相间,传统的漏花窗、雕栏、花格、挂落都在地上墙上留下生动影子。

建筑设计中的光线与空间创新

建筑设计中的光线与空间创新

建筑设计中的光线与空间创新光线与空间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们不仅能够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与内部氛围,还能够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创造独特的光线效果和空间布局,以实现创新与美学的统一。

一、光线的运用光线是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在建筑外观设计中,光线的运用可以通过窗户、天窗、透光幕墙等手段来实现。

充分利用自然光可以使建筑物看起来更加通透和宜人,同时也节省了能源。

为了实现更好的光线控制,设计师还可以运用遮阳设施、百叶窗和窗帘等装饰物。

在室内设计中,光线的运用同样至关重要。

利用天花板的不同高度和颜色可以使光线在室内得到更好的反射和折射,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灯光效果。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各种照明设备和灯光控制系统来实现光线的变化,创造出不同的室内氛围和视觉效果。

二、空间的创新布局空间布局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居住和工作体验。

在创新空间布局中,设计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功能分区:合理的空间分区是创新布局的基础。

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将不同的空间划分出来,并通过门、墙、屏风等隔断装置进行界定,使得不同的功能区域具有明确的界限。

2. 开放式设计:开放式设计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之一。

通过拆除或减轻内部墙体,使得多个功能区域相互连通,增加了空间的开放感,同时也提升了互动与交流的可能性。

3. 空间层次:通过运用不同高度、形状、颜色的装饰元素来营造空间层次感。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天花板的高低差别、楼梯的设置等方式来打破单一平面,赋予空间更多的变化与趣味。

4. 视觉延伸:利用光线、镜面等元素,使得空间在视觉上达到延伸的效果。

例如,通过墙面上的大型镜子来扩大空间感,或利用弧形的天花板与地板来引导人们的视线流动。

三、光线与空间的融合创新在创新的建筑设计中,光线与空间的融合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运用适当的光线效果,可以使空间的布局更加丰富多样,同时提升了人们的舒适感和居住体验。

光与建筑

光与建筑

路易斯康称“光使建筑的存在成为一种可能”。
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地面施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幻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而正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光重新塑造我们的世界,光并没有被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被孤立出来或被吸引,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界上,个体变得清晰并获得了形式。
安藤忠雄认为,西方用玻璃做围和的开放空间,太过于通透,真正的光应该和黑暗一起使用,在黑暗中的光更加有力,感动人的内心世界

光是万物之源,光的存在是世间万物表现自身和反映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
建筑是靠光才展示出空间,光又依托空间才得以发展。
光是有感情的,如同精灵。建筑的精髓是空间,而空间的精髓是光。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将建筑改为捕捉光的墙体,他曾说:“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
在日本的传统茶室建筑中,光线是以撑张在精致框中的纸来进行分隔的。当光穿过这样的分隔时,在室内静静地散开,便与黑暗混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单色退晕的空间。传统的日本建筑就是凭借这种感性的方式,将精细微妙的变化赋予建筑室内空间。因为日本建筑师认为,光在建筑中是最有生命力的。单纯而简洁的光,以及冷灰色的色调能够营造出一种沉静安宁和寂静的心境,而这种情绪的纯粹和净化则让人们更能感悟到外界的细微变化和内在的生活品位
我认为光是一切存在事物的给予者,而材料则用尽了光,光塑造的东西投下阴影。如果世界上不存在光,我们将不可能感受大建筑物的形体,不可能感受空间的划分,不可能区分建筑的色彩,更不可能分辨建筑的功能区域。
英国著名建筑师罗杰斯在一次“光与建筑”的展览会上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使其展示的建筑。”安藤同样认为,建筑设计就是要“截取无所不在的光”,并在一特点的场合去表现光的存在,“建筑将光凝缩成其最简约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化和浓缩。”

二建建筑空间与光线的艺术

二建建筑空间与光线的艺术

二建建筑空间与光线的艺术建筑是一门艺术,通过空间的布局、结构的设计和光线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建筑环境。

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建筑空间与光线的艺术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空间布局、光线设计和艺术表达三个方面论述这一主题,展示二建建筑空间与光线的奇妙之处。

一、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物内外的区域划分以及布置的合理性。

在建筑空间的布局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舒适感。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提升建筑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首先,建筑空间的布局应符合功能需求。

不同类型的建筑有各自的功能需求,如住宅建筑需要满足居住、休闲和储物等功能,办公建筑需要满足工作、会议和接待等功能。

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布局,可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其次,建筑空间的布局应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感。

人在建筑物中的活动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度,因此在空间布局时,需要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充足的自然光照。

二、光线设计光线是建筑中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精心设计光线,可以让建筑物更加生动、美轮美奂。

在建筑光线设计中,需要考虑光线的来源和使用。

首先,光线的来源可以是自然光和人工光。

自然光是最理想的光源,它能够照亮建筑物内外的空间,同时还能带来舒适的自然氛围。

人工光则是通过灯具等人工设备来实现的,它可以在特定的场景中产生独特的光影效果。

其次,光线的使用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功能来决定。

不同的场景和空间需要不同的光线设计,如会议室需要提供充分的照明以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而休闲区则可以采用柔和的光线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三、艺术表达建筑空间与光线的艺术表达是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之一,它通过创造独特的空间和灯光效果来体现建筑的美感和情感。

在空间的艺术表达中,可以运用比例和比例关系,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和动感效果。

光与建筑空间

光与建筑空间

光与建筑空间自然光是界定空间的要素,不但展现了空间的形象,更塑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性格,使空间这一物质的存在得以上升到精神的高度。

“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空间与光有着更多的近似性,它们都是一种更为精神化的虚无飘渺的存在。

空间就像是建筑的精神世界,它需要一种自由、丰富、灵动的物质来塑造和展现它。

自然光的高贵和它那种飘渺无形的类似于精神的特点使它成为表现建筑灵魂的最佳选择。

光与空间的内在关系一.空间的本质。

1.空间概念。

从早期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应用到20世纪相对论的出现,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从单纯的三维空间,到融入时间元素,通过视点的运动来欣赏、体验和评价建筑空间。

2.自然光与建筑空间。

在学者探讨空间是什么的问题的同时,空间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新的概念认为实体的围合只是一种媒介,空间感还是要通过人的世界心理感知的,也就是说空间是由物质和精神共同作用而产生,物质包括墙、地、天花,也可以是光。

光是界定和表现空间的要素之一,但光空间与实体空间融合在一起,并不易为人所注意。

实体围合的空间因为墙体在环境内部截取一部分,使内与外产生对比和差异,光束穿透黑暗形成明与暗的对比和差异就是光的“场”。

光空间与实体空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产生微妙的改变,耐人寻味。

让·努维尔阿联酋古典艺术博物馆让·努维尔纽约的100 11 th大厦西扎西扎西扎古根海姆美术馆安藤忠雄神户兵库县立美术馆路易斯康埃西里科住宅二.光与空间本质的关系。

1.光表现空间深度。

“就像绝对的黑暗一样,意味着空间的死亡”西扎2.光形成空间密度。

空间密度由界面之间的距离与光线的强弱决定。

空间的性质是由界面和光的强弱共同决定的。

光的强弱对实体本身并无影响,只是直接对人的视觉心理起了作用。

不同空间密度形成了人们不同的空间感知,使人们感受到两种不同密度空间之间的流动关系,产生心理感受的影响。

妹岛和世21世纪金泽美术馆石上纯也藤本壮介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朗香教堂勒·柯布西耶光创造空间形象“光的不同入射方式,光产生的阴与影,光的透射、折射和反射以及光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状态结合在一起,对空间进行了定义和再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光与建筑空间
【摘要】光与建筑空间是建筑设计永恒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建筑空间的形式及建筑师对光与空间的理解,将建筑空间中的光分为两种:“照射在建筑上的光”和“充满空间的光”。

这样的分析使得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思考,从而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光建筑空间
现代建筑中的空间问题已经被明确提出并成为建筑设计的核心与本质,这一点应经是毋庸置疑的。

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建筑赋予空间以秩序,人类通过空间形成秩序”,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可,但该观点更多的是去强调建筑对空间的形成作用,而没能把光创造空间和赋予空间秩序的作用提到更重要的高度上。

本文通过剖析光与建筑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他们共同的作用,来证明光与建筑共同创造空间并赋予空间以秩序。

一.关于光
光对人类来说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更加重要。

人类对光的渴望促使人类利用火把进行照明,到了近代更是又发明了电灯,让人类远离了黑暗拥有了更多的光。

正是因为对光的渴望,人类才脱离了洞穴创造了建筑。

光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光对于建筑的重要意义。

光对于建筑形式的构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光更是被建筑师所重视,甚至成为建筑的生命。

著名的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对光和建筑的关系是这样描述
的:“……自然光给予空间特性,自然光给予建筑生命,因为建筑是由光的环境照射而产生生命。

基于此,除非给予他(建筑)生命(光),否则没有一个空间是真实的……”。

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关于光与建筑的关系,他曾有过这样的论述:“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的建筑设计当中大量地使用光。

对于我来说,光是建筑最为重要的基础。

我通过光进行建筑设计”。

另外,他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为“建筑”作出过一个著名的界定:“建筑是一些搭配起来的体块在光线下辉煌、正确和聪明的表演。

我们的眼睛是用来观看光线下的各种形式的,光明和黑暗显示形式,使立方体、圆锥体、球体、圆柱体和方锥体等这些伟大的原始形态轮廓分明地浮现出来。

”不仅仅是路易斯·康和柯布西耶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如此重视光的作用,可以说要想设计出成功的建筑就必须把光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不考虑光因素的建筑作品都是不成功的。

二.关于空间
关于空间的哲学思考很早就已经存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有这样的阐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空间”一词成为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始于现代建筑的兴起,这使建筑设计达到了更高的理论层次,达到哲学的高度。

现代建筑思想当中对空间概念的解释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森佩尔的“围合体”理论。

该理论认为空间是一种围合体,是用墙体与天花等围合形成的空间,整个围合体和被围合的空间共同组成建筑
体。

第二种是“连续体”理论,以风格派和包豪斯的李西斯基及莫霍利-纳吉为代表。

他们认为空间是一种“连续体”,强调内外空间的连续性和延伸性。

第三种是施马索夫的“身体的延伸”理论。

该理论认为空间是“身体的延伸”,由身体在某种体量中想象性的延伸而感知其空间。

这种观点是建筑界对“空间”的一种特殊理解。

以上对空间概念的理解,无论是如何理解空间、创造空间,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形成建筑体而为人服务。

人离不开光,那么建筑业同样也离不开光,无论哪一种空间理论都必须创造出有光存在的空间,才能称之为建筑空间,也才能满足人的使用需求。

三.照射在建筑上的光
对于光与建筑的关系在我们看来有这样两种形式,一种是照射在建筑上的光,也可以称之为照射在物体上的光;另一种是充满建筑的光,也可以理解为充满空间的光。

首先我们来探讨什么是照射在建筑上的光。

照射在建筑上的光,就是光、建筑、阴影所共同组成空间的一种形式,这种观点来源于柯布西耶对光与建筑的理解。

柯布西耶认为,光投射在物体上,就会产生出明亮面和黑暗面,这是造型的原点。

这与希腊——罗马的古典造型理论是一致的,与巴黎学院派的理念也是共通的。

柯布西耶在他的建筑作品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对光的处理就采用了强烈的光影对比手法,尤其小祭坛的光塔更是采用了绝妙的光影处理手法。

人们看不见光源,只能看见光像微小的颗粒一样降落下来。

为了能使肉眼清晰的看见撒落下来的光,柯布西耶特
意将墙壁的表面进行了拉毛水泥处理。

从上部投射下来的光所形成的光塔,是柯布西耶在青年时代就梦想实现的设计理念。

这样的光与建筑的表现手法在古代希腊神殿中表现得更为深刻,比如雅典卫城上的帕蒂农神庙,或者意大利南部遗留下来的帕埃斯图姆。

虽然它们只留下一部分柱子和墙壁,连屋顶都没有,其内部空间如何,曾经有怎样的光线照射,这些都很难再现。

不过只要围着神殿四周的柱廊环绕一周,就参与到这个空间当中了。

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的是建筑四周列柱所形成的具有强烈光影对比的条纹
图案洒落在我们身体上,并从我们的身体交互穿过的情形。

在古代罗马的万神庙中我们更可以看见黑暗中一道光线从空中射入,空间因此而诞生的充满戏剧性的形态——一个球形空间被从正上方开
设的天窗射进来的一道光束所照亮,圆形光束洒落在神殿内部的墙壁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移动,为这个球形的几何学空间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变化。

四.充满空间的光
柯布西耶对于光的观点可以总结为“投射在建筑上的光”,然而建筑师赖特却和他的观点截然相反。

赖特认为“影视陈腐建筑师笔下的游戏。

现代的建筑师,现在要利用光来造型。

扩散光、反射光、折射光……,光是为光本身而存在的,影是多余的。

”密斯也发表过与赖特类似的观点:“在实际使用玻璃做模型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件事情,即在建筑的处理的事情上,最重要的通常是反射光的处理,而不是光和影的效果。

赖特和密斯对光的认识观点可以总结为
“充满空间的光”。

古希腊罗马的建筑可以称之为“照射在建筑上的光”,那么哥特式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充满光”的空间。

这类空间共同的特点是由半透明的、连续的墙体围合而成。

哥特式建筑就属于这种围合,彩色玻璃镶嵌在整个墙面上。

因为建筑是石头建造的,所以肯定有很多石头柱子,但是由于飞扶壁的特殊结构形式,很多柱子都与墙面脱开,布置在墙面的外侧,而留在墙面上的柱子也被分成若干纤细的柱子,完全没有了重量感。

从内部空间来看,这些纤细的柱子的束隐蔽在彩色玻璃的黑框中,一般情况下肉眼很难看到,在视觉上完全消失了。

建筑外部的光透过这样厚重的彩色玻璃墙壁就变成了柔和的散光,充满整个空间。

如果假设内部空间是光的集合的话,那么一定希望内部空间对于外部来说是一个发光体,我们从外部观看哥特式教堂的时候,它的确是这样的。

无数的尖塔和小尖塔向外部扩散呈放射状,而且其外部轮廓也附带有很多突出的锯齿状的元素。

我们认为这样的表现形式所表达的正是光的放射形态,这样的空间形式也就成为了“充满空间的光”。

这样的光与空间的形式也被后来的许多建筑师运用并加以极大的发展。

例如19世纪建造的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赖特设计的犹太教堂、密斯设计的大量玻璃幕墙建筑、意大利建筑师安德烈亚·玛费伊和矶崎新最新合作设计的意大利maranello的一座社区图书馆都是“充满光的空间”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 [日]香山寿夫著.宁晶译建筑意匠十二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
[2] [法]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 走向新建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3] 朱雷著. 空间操作.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