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导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一)契丹族
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 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 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 筑房屋、城邑。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044年,元昊被迫与宋议和,元昊取消帝 号,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宋则每年要给 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
1045年1月,宋朝在沿边设置榷场西 夏市易,恢复民间商贩的往来
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一)契丹族: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国),上京临潢府 (二)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兴庆府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一)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 (二)宋太祖晚期:保持友好关系 (三)宋太宗时:从进攻到防御 (四)宋真宗时: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一)西夏攻宋 (二)宋夏和约
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铁鹞子,西夏景宗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后来发展成为西夏的主 力军,作为冲锋陷阵、突击敌阵的“前军”。铁鹞子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 虽死马上不坠,乘善马、重甲。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二)宋夏和约: 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 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
872年-926年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一)契丹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优质教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天龙八部》剧照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之后乔峰、段誉的兄弟虚竹娶了哪里的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阅读教材P29《北宋形势图(1111年)》,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在地图上找出各政权名称,并说出各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等。
提示: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2.引导深入思考:(1)契丹族和党项族的生活方式如何?(2)隋唐时期,他们与汉族的关系怎样?(3)与汉族的交往,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变化?3.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
提示:(1)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阅读教材“辽与北宋的和战”一目,概括辽宋关系的变化。
归纳:战→和→战→和。
2.史料解读材料一: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材料二:3.提出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
提示:(1)背景:辽军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2)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4.分组讨论: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正确地评价澶渊之盟?提示: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34张PPT)

①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澶渊之盟
②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1005年
寇准
③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
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统一了 中国,与其并存的有契丹在北部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在西北部建立的西 夏政权。历史上这些民族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耶律阿保机和元昊 分别是他们的民族的杰出领袖,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导入新知
萧峰是契丹的血统,那么契丹是 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与北宋有怎样 的关系呢?同时期和契丹并立的民 族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 学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这 一课。
契丹族与 党项族
找到下图中并立的政权
知识延展
契丹族的起源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 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 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 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 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 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2时30分13秒上午2时30分02:30:1321.9.6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知 识 延 展 — —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
北宋与辽、西夏并存中有战也有和,但和平相处是辽宋、夏宋关系的主 流。其中辽对北宋的大举进攻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 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后来,北宋与辽、西夏等,通过和议维持了较 长时期的和平关系,各民族进行着经济、文化的交流。
初中历史七下第七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下第七课教案教材版本: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大航海家的探险事迹。
3. 思考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2. 大航海家的探险事迹。
教学难点:1. 思考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2. 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大航海时代?为什么大航海时代会发生?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有何影响?二、讲授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10分钟)详细介绍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包括欧洲人对新大陆的探索和殖民、航海技术的发展、新航线的开辟等内容。
三、介绍大航海家的探险事迹(15分钟)分别介绍哥伦布、麦哲伦和麦哲伦等大航海家的探险事迹,讲述他们的背景、目的和成就,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航海家在大航海时代的重要地位。
四、思考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并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展示和分享。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大航海时代的重要意义,并布置阅读相关资料、撰写小结或制作PPT等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介绍大航海家的探险事迹,并引发学生思考大航海时代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历史的作用和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七下第七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下第七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掌握巴黎人民起义的时间、过程和意义。
2. 掌握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后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热月党人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过程。
3. 理解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巴黎人民起义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讨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措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关注,认识其在法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引导学生认识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巴黎人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 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后采取的主要措施。
3. 热月党人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过程。
【教学难点】1. 巴黎人民起义的背景和意义。
2. 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措施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法国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2. 提问:法国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引发了什么重大事件?二、新课内容展示1. 巴黎人民起义a. 介绍巴黎人民起义的背景:封建等级制度、三级会议的召开。
b. 讲述巴黎人民起义的过程:起义的爆发、攻占巴士底狱。
c. 分析巴黎人民起义的意义: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
2. 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措施a. 介绍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后采取的措施:废除封建制度、推行革命政策。
b. 分析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但过于激进,导致国内动荡。
3.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a. 介绍热月党人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过程: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
b. 分析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意义:确立了共和制,为法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巴黎人民起义、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措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2. 强调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第7课教学设计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他们穿的是什么样的服装吗?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把世界各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唐装。
【生2】唐人。
【生3】唐人街。
【生4】因为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人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设置悬念,以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讲述:唐朝时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共同努力创立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今天我们就将学习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讲授新课】总体构思: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高超的建筑水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首先让我们一同学习高超的建筑水平。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有何特点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隋唐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在哪方面有突出成就?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1.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指出图中桥的名称、设计者,什么时候建造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赵州桥是隋朝时期一个叫李春的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原名叫安济桥,现在叫“赵州桥”。
【提出问题】请欣赏赵州桥,指出桥的外观造型有何特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出特点:1.科学性:桥跨度大,弧形平。
上平过车马,下阔可通船。
四小拱瘦身省材,水大泄洪。
两端的小拱加大泄洪面积,减小对桥身的冲击。
2.艺术性:大小拱相配,轻盈匀称。
多媒体展示:教师小结:赵州桥在建造上有其独到的特点:桥身跨度大,而弧形平缓,既节约石料,又便于行人和四辆行走;平拱大跨度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排水面积,减少了水流阻力,而且又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加了桥的稳定性;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每道拱券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节约木材,又便于单独修补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八课导学案(附答案)

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科学技术1、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
2、印刷: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写成《千金方》。
二、文学:诗歌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2、代表诗人:①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②杜甫(盛-衰)──“诗圣”、“诗史”(“三吏”“三别”)三、书法:“颜筋柳骨”1、颜真卿:创雄浑敦厚的“颜体”,是王羲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2、柳公权:创方折峻丽、骨力劲键的“柳体”。
四、绘画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五、艺术宝库:甘肃敦煌莫高窟1、时间:大部分隋唐开凿2、保存有大量的彩色壁画、塑像、佛经、文书。
本两课考点精练第七课辉煌是隋唐文化(一)一、选择题:1、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唐本草》B、《金刚经》C、《齐民要术》D、《伤寒杂病论》2、本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信念,写成《千金方》一书的杰出医学家是()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3、我国诗歌黄金时代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清朝4、隋朝工匠李春的历史贡献是主持建造()A、都江堰B、万里长城C、赵州桥D、唐招提寺5、他的诗,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语言轻快( )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苏轼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谁的诗句( )A、李白B、白居易C、苏轼D、杜甫7、提倡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A、孙思邈B、韩愈C、白居易D、李白8、下列关于隋唐文化的表述有误的是()A、赵州桥是由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B、世界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C、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D、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二:填表三: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请回答:①这是哪位诗人的名句?②这位诗人生活在什么时代?③他的代表作是什么?④后人把他称作什么?四:看图释图题、看图回答问题:①此桥名称是什么?②它的外观造型有什么特点?③它是哪一个朝代修建的?④它在世界上有何地位?⑤它的科学设计对后世有什么启示?一、1、B 2、C 3、B 4、C 5、C 6、D 7、C 8、B二填表:三材料分析题:、①杜甫②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③三吏,三别④诗圣四读图释图题:、①赵州桥②设计科学,跨度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保留至今的西夏文印刷品,是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 刷品。
契丹文字
它们的字形结构与汉字是否相似?想想这说明什么?
交往密切,主要是和汉族交往频繁。
契丹小字
契丹大字
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汉族
政权
辽
西夏
北宋
时间 10世纪初 11世纪前期 960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元昊, 兴庆府)
辽(契丹)
(10世纪初,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
府)
和
战和--澶渊之--------澶渊之-----&封)
板书设计
民族政权并立
宋战夏战争
西夏 辽
澶州战之战
宋夏和和约
北宋
澶渊和之盟
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西夏 金 南宋
宋灭北汉之战 高梁河之战 满城之战 雁门之战 瓦桥关之战
宋真宗
寇准
内容: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后世仍以齿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 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 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1.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 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2.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 3.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 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 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辽(契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赵州桥、雕版印刷术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其代表作等知识
2.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使学生学会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教学难点】唐朝科技文学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
&
多媒体展示民歌—赵州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关于赵州桥的这段民歌,人人皆知。
赵州桥像民歌所说的是鲁班修建的吗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真的曾经骑驴在桥上走过吗史书上对此无记载,这已成为历史之谜。
今天我们一起对这一千年之谜做一点解读。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33页-34页,第一标题“高超的建筑水平”回
答问题
1、赵州桥建造时间:____朝。
2、设计建造者:_________
3、历史价值:是____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_________桥。
4、长安城建筑特点: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___的城市。
5、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城北的_________。
(二)阅读教材34页-35页,第二标题“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回答问题
\
1、______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唐朝印制的《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_________的、标
有____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朝杰出医学家_______,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写成《_________》,这部书在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后世尊称_________为“_________”。
他故乡的一座山也被称为“_________”。
(三)阅读教材35页-36页,第三标题“光耀千古的诗坛”回答问题:
1、_________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1、有人说印章是雕版印刷的先驱,也有人说石头书是雕版印刷的先驱,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
2、你能否本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各自的诗歌特色
【达标检测】
1.以下关于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
B.这座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C.由隋朝的李春设计
D.七百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2.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A.罗马
B.洛阳
C.长安
D.耶路撒冷
3.你认为诗句“十二街如种菜畦,百千家似围旗局”是描写()
A.唐都长安
B.隋朝赵州桥
C.扬州城
D.大明宫含元殿
4.唐朝时,长安城内最宏伟富丽的建筑是()
A.大雁塔
B.含元殿
C.玄武门
D.大明宫
5.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唐朝
B.元朝
C.隋朝
D.北宋
6.本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信念,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一书的杰出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
7.古人云“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8.与唐朝诗人杜甫情况不符合的是()
A.他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B.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史诗”
C.“三吏”“三别”是诗史名篇
D.他的诗气魄雄浑。
人们称他为“诗仙”。
9.下列诗句有杜甫创作的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人胸怀间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
凌一日还
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唐朝诗人的诗句。
这位诗人是()
*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1.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称为“诗仙”的()
A.白居易
B.柳宗元
C.韩愈
D.李白
1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1)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的诗有什么特点人们如何称呼他他有什么代表作
2)材料一中的“开元”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
(
3)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
4)从两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板书设计】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李春---赵州桥(最古老的石拱桥)
2、唐都长安—大明宫含元殿
二、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李白—诗仙
2、杜甫—诗圣
3、白居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