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

一、位置与方向1.认识东、南、西、北1、辨别东、南、西、北的方法: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别其余三个方向。
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余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描述平面图上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观测点,再看所要描述的物体在观测点的哪面,最后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即上为北,下为南,左为西,右为东。
2.认识东北、南北、西北、西南1、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2、确定物体方位的方法:先找准观测点,再以观测点为中心观察,东和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方向,东和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方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方向,西和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方向,最后描述出物体所在的位置。
3、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先确定出发点.再确定要到达的地方所处的方向,然后寻找行走路线,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二、除数是一位的除法1、口算除法1、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首位能被整除)的口算方法:①利用数的组成口算。
先把被除数转化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再除以除数。
②用表内除法口算。
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出商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
③想乘法算除法。
看除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被除数的前两位能被一位数整除)的口算方法: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再看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后面添上几个0。
3、一位数除几十几(每一位都能除尽)的口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除得的商加起来。
2.1.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笔算方法: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
2、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将十位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再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上。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及复习要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2、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知识点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估算要用“≈”。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如:0÷()=0括号里只有(0)不能填。
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基本规律:①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上商。
)③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④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加法与减法1. 加法•加法的定义:把两个或更多的数相加得到一个和。
•加法的性质:–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零元素:a + 0 = a•加法的计算方法:–逐位相加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满十进一。
–分组相加法:将数按照位数分组相加,最后将各组的和相加即可。
2. 减法•减法的定义: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
•减法的性质:–减法的性质与加法相似,但没有交换律。
–减去零不变:a - 0 = a–减法变加法:a - b = a + (-b)•减法的计算方法:–相等差法:差的绝对值与被减数相等。
–逐位相减法:对应位数相减,不够减的向高位借,借一当十。
二、乘法与除法1. 乘法•乘法的定义:将两个或更多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乘法逆元:a * (1/a) = 1•乘法的计算方法:–逐位相乘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乘,满十进一。
–分组相乘法:将数按照位数分组相乘,最后将各组的积相加。
2. 除法•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份相等。
•除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与乘法相似,但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除以自身为1:a / a = 1–除以1为自身:a / 1 = a•除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除法:将被除数按照除数的位数分组,从左到右依次相除。
–余数法:除数与商的乘积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三、长度与重量1. 长度•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等。
•长度间的换算:– 1 m = 10 dm = 100 cm = 1000 mm– 1 dm = 0.1 m– 1 cm = 0.01 m– 1 mm = 0.001 m•长度的比较:可以使用尺、直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 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计数和表示数量的。
2. 数的读法:掌握从零到一百的数字读法。
3. 数的表达方式: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和手指表示数字。
4. 数的顺序关系: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如比较大小、前后关
系等。
二、数的运算
1. 加法:了解加法的概念和符号,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减法:了解减法的概念和符号,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3. 数的组合:掌握数字的组合方式,如十位数、个位数的组合。
4. 数量的增减:理解数量的增减变化,如加一、减一等。
三、数的应用
1. 计数: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计数物体的个数。
2. 数的使用:应用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交换物品等。
3. 数的表示:学会用数表示物体的数量,如几个、多少等。
四、数的认知和计算策略
1. 工作记忆:训练记忆和思维,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2. 综合分析: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解决数学问题。
3. 归纳总结:总结规律,应用到类似的数学问题中。
4. 灵活思维:培养灵活的解题思路,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数学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孩子牢记学习成绩不用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清单(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总结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认识东、南、西、北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面南背北、左东右西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平面图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描述四个方向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以自己为中心,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行走的路线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东与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东与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西与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西与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描述八个方向的路线图以出发点为中心,先确定目的地所在的方向,看哪条路能到达目的地,然后按照先后顺序,用八个方位词来描述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口算除法口算40÷4=10400÷4=1004000÷4=1000240÷4=602400÷4=6001.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在商的末尾补上被除数末尾的0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估算估算323÷4≈80,可以把323看作320,用320除以4估算时,除数不变,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出结果笔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落下来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个位上,即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从百位除起,如果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就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被除数首位能整除一位数,被除数的中间是0或比除数小,商的中间是2.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能整除一位数,末尾是0或比一位数小,商的末尾是0除法的验算466÷5=93 (1)除法的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三年级一班同学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表成绩(分)人数性别0~6061~7071~8081~9091~100男生018132女生232162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1)找出原始数据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即确定原始数据的范围(2)根据原始数据的具体情况确定每组数据的大小,分成几组,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3)统计原始数据的个数,填入表中第四单元总结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口算乘法4×2=8,所以40×20=80023×4=92,所以23×40=920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2个0整十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与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2≈2028≈3020×30=60022×28≈60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可以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2 8× 3 92 5 28 41 0 9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与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是相同的,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根据表中信息,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组成:小数由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组成。
【3】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相同,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是零直接写成0,接着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无论有几个0都要写出来。
【5】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一)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如:130.1;0.3;101019170.01;0.09;0.17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如:10010010013313710.001;0.003;0.031;0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如:1000100010001000(二)小数的数位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米,也是0.1米。
3份就是3分米、米、0.3米。
101017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米,也是0.01米。
7份就是7厘米、米、0.07米。
1001004注: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写成小数就是0.4。
10【6】【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1.东西南北、东南西北是相对的方向。
2.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来绘制。
3.指南针指示方向,其中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北斗星的位置、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早晚太阳的位置以及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等来确定方位。
知识点二:一位数除法1.平均分可以使用除法进行计算。
2.注意: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口诀估算,例如将71看作72,或将378看作更接近准确数的40.3.被除数末尾的数字并不一定对应商的末尾数字,需要进行笔算除法来确定。
4.除法验算可以使用乘法进行验证,如果有余数,则需要将余数加上除数再进行验证。
5.除数不能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在进行验算时,需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来进行验证。
3.可以使用口算来计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或整百的数的积。
4.在进行估算时,可以将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来进行计算。
1.可以将一个因数看作近似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同时看作近似数。
2.凡是带有“大约”字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进行估算。
3.对于涉及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问题,需要进行三个步骤:计算、比较、回答问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4.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6.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
可以通过周长和宽、面积和宽、周长和长、面积和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为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
可以通过周长和边长、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可以使用这些进率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年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 早晨;我面向太阳;我的前面是()方;后面是()方;左手指向()方;右手指向()方。
2. 东方与()相对;()与北方相对。
3.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4.我国的“五岳”分别是指(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东)岳泰山;位于山东;(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
5.()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6. 东南风是指从()方向刮向()方向的风。
7.磁铁若制成针状并悬挂起来;会自然指向地球的()方和( )方。
8. 填一填(5分)
(北)
( ) ( )
( ) ( )
()()()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0分)
年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笔算除法时要注意;每一步的余数都要比除数()。
2.可以用()验算除法:先用()和()相乘;如果有余数再加上余数;结果与()相等;证明计算正确。
3.在除法里;0不能做();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4.口算:
42÷2= 600÷3= 240÷3= 2700÷9=
309÷3= 420÷3= 402÷2= 609÷3 =
5.估算:
124÷3≈ 260÷4≈ 360÷5≈ 410÷7≈
6.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12分)
52÷2= 980÷7= 238÷6=
★100÷7= 832÷4= 562÷4=
【三单元统计】(10分)
年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
2. ()÷()= 平均数
3.下面是三年一班第一小组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相应的条形统计图。
(5分)
(2)求第一小组学生的平均身高。
【四单元年、月、日】(50分)
年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时、分、秒以外;还有( )、( )、( )。
2.一年有()个月;其中()月、()月、()月、()月、()月、()月、()月各有31天;是大月;()月、()月、()月、()月各有30天;是小月;平年二月是()天;闰年二月是()天。
3.平年有()天;是()个星期零()天;闰年有()天。
4.公历年份是()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如:()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的倍数才是闰年;如()年。
一般每隔()年便有一个闰年。
今年是()年。
5.一年有()个季度;平年第一季度( )天;闰年第一季度( )天。
6.小强满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他是()月()日出生的。
7.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8. 1世纪=()年;现在是()世纪。
9. 一昼夜;钟表上时针正好走()圈;共()小时。
10.夜里12时;既可记作()时;也可记作()时。
11.地球自转一圈所需时间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所需时间约是()。
12.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上午7时下午5时晚上8时深夜11:30 凌晨4:20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3.一列火车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出发;17时45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经过了()的时间。
14.洋洋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小时。
15.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25分)
年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1分)
2.口算。
60×30= 300×50= 20×50= 12×200= 3.估算。
22×18≈ 23×22≈ 31×29≈ 35×19≈4.竖式计算。
(16分)
24×12= 19×19= 17×28= 54×13=
39×27= 23×34= 45×12= 52×68=
【六单元面积】(50分)
年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4.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5.判断:1分米比1平方分米小。
()
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
6.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黑板长4();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小华腰围6();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小明身高128()
7.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长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
8.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
9.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米=()平方分米
11.填一填。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2.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和()。
13.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合()公顷。
14.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15. 1公顷=()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顷
5平方千米=()公顷
16.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面积约是40();上海市的面积约是6340()。
我国的领
土面积是960万()。
17. 学校的占地面积是9000()果园的面积是3()
18.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
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4分)
19.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6分)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30分)
年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像5.98、0.85、
2.60……这样的数叫做()。
2. 5.05读作( ); 2.78读作( )。
六点七七二 写作( );四十二点一九五 写作( )。
3. 101写成小数是( );10
3写成小数是( ); 1001写成小数是( );10013写成小数是( );100
30写成小数是( )。
4. 1分米=( )米 3分米=( )米
3厘米=( )米 18厘米=( )米
5. 7角=( )元 7分=( )
6. 把 0.9、 1.2、 1.15、 0.88 这四个小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
7.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把( )对齐;也就是把( )数位对齐。
8.竖式计算。
(8分)
1.2—0.6= 0.8+0.6= 1.42+0.8= 10—8.4=
【八单元 解决问题】(25分)
年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 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这样的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2.跑道每圈400米;丽丽每天晨练跑两圈。
她一个星期跑多少米?
3.有6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分成两大圈;每大圈又包括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4.960个杯子;6个装一盒;8盒装一箱;能装多少箱?
5.一座楼有21层;5个单元;每个单元每层住3户;这座楼里一共有多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