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2018

合集下载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概要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概要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Automatic Control of Railway Wayside Signaling)一、课程目标1.任务和地位、知识要求: 本课程是为铁道信号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之一, 该专业培养铁道信号专业领域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铁道信号控制系统, 而区间信号自动控制系统对于保证行车安全, 提高区间通过能力、改善劳动条件等起着显著的作用, 它作为铁路信号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备, 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区间闭塞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通过继电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典型制式的举例, 使学生加深对区间闭塞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对机车信号也进行相应的介绍。

本课程的主要预备课程有电路分析、电子线路和铁道信号基础设备及原理。

二、 2、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对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道, 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理解;“掌握”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 并把握。

“重点掌握”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 同时能够灵活地进行分析和运用到实际中。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2.具体要求第一章区间闭塞系统研究和设计基础[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重点掌握区间闭塞的基本概念, 掌握区间闭塞的技术条件及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区间闭塞的基本概念、区间闭塞的技术条件及基本方法[重点难点] 区间闭塞的技术条件及基本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作业][课时] 6第二章半自动闭塞[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重点掌握单线继电半自动闭塞电路原理, 掌握其电路构成, 了解半自动闭塞的技术改造。

[教学内容] 半自动闭塞原理及设备、单线继电半自动闭塞电路的构成、半自动闭塞的技术改造[重点难点] 单线继电半自动闭塞结合电路原理[教学方法] 讲授[作业] 分析单线继电半自动闭塞电路原理[课时] 6第三章典型移频自动闭塞[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重点掌握移频自动闭塞的基本原理, 掌握控制电路, 了解新型自动闭塞。

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教学设计

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教学设计

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介绍区间信号以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使学习者能够了解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信号传输方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和设计原理。

学习者将能够熟练掌握列车运行中的信号和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实现过程,以及了解列车运行过程中各种信号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2.1 区间信号区间信号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作用是为列车运行提供必要的信号与控制信息。

区间信号分为区间进站信号和区间出站信号两种,分别用于指示列车是否可以进出站。

区间信号的等级较低,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被视为“必过信号”,即列车不允许无视区间信号;否则,后果将会很严重。

2.2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以对列车的运行进行全面地控制和管理,从而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个部分的系统,其中包括:列车行车命令自动控制模块、列车信号处理模块以及列车监控模块。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需要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同时需要能适应不同的列车运行环境和条件。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方式本教学设计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辅以具体的案例来进行教学,同时也需要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如自我学习、探究式学习、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3.2 教学过程第一节: 区间信号•讲授区间信号的含义和作用•介绍区间进站信号和区间出站信号的区别•分析区间信号的传输方式和原理第二节: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讲授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和设计原理•介绍列车行车命令自动控制模块、列车信号处理模块以及列车监控模块的作用•分析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应用场景和限制四、教学评估为了全面评估教学效果,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教学实验、论文写作、课堂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可以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学习情况,为课程的后续教学提供指导。

五、总结通过对区间信号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教学设计,学习者将能够掌握列车运行过程中信号和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实现过程和应用场景,以及了解列车运行过程中各种信号的作用和意义。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实验教学大纲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实验教学大纲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RTSI2003课程名称: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英文名称:Automatic Control on Railway Signal实验室名称:课程学时:54实验学时:6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课程是为铁路信号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之一,该专业培养铁路信号专业领域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铁路信号控制系统,而区间信号自动控制系统对于保证行车安全,提高区间通过能力、改善劳动条件等起着显著的作用,它作为铁路信号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备,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区间闭塞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继电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典型制式的举例,使学生加深对区间闭塞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对站内电码化、机车信号和自动停车装置也进行相应的介绍。

实验教学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其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中重点掌握目前使用ZPW2000A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包括其系统特点、系统组成(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工作原理、系统参数测试等二、主要仪器设备及所需台套数ZPW2000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包括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及辅助测试工具四、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应撰写实验报告2、考核方式:实验课的考核方式:评定分数以预习准备程度及态度10%、实验过程60%、实验完成情况及成果30%核定成绩。

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20%。

五、实验教材、参考书1、教材: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苏州大学.2011.2、参考书:(1)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董昱.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2)新型移频自动闭塞. 林瑜筠.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3)区间信号图册.徐彩霞.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PPT课件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PPT课件

37
2.5 查询—应答器
典型应用
查询-应答器列车定位在欧洲应用比较广泛,欧洲查询-应答 器——EUROBALISE的信号特征参数为:
车载查询器中产生能量信号频率的信号频率为:。
地面应答器的编码器将存储器中的信息进行编码后,以的中心频率及 ±282KHz的上下边频对进行移频键控调制后发送。
欧洲铁联对EUROBALISE的编码要求中规定了长码和短码两种,长码 为1024个bit位,短码为341个bit位。
优点:运行效率高于半自动闭塞。
甲站
乙站
14
1.3 自动闭塞
自动闭塞:
定义:根据列车运行和线路状态自动变换信号显示,而使列 车凭信号显示行车的闭塞方法。 分类:
站间自动闭塞
自动闭塞
固定自动闭塞 准移动自动闭塞 移动自动闭塞
15
1.3 自动闭塞
固定自动闭塞:
定义:将一个区间划分为若干个闭塞分区,根据列车运行和 闭塞分区状态,自动变换通过信号机的显示,司机凭信号显 示行车的闭塞方法。
即: 铁路按一定规律组织列车在区间运行方法。
或者:用信号或凭证保证列车按空间间隔运行的技术方法。
6
闭塞的分类
1.1 概述
时间间隔法:
列车按事先规定好的时间发车,使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保持一定时间 间隔的行车方法。 缺点:不能确切得到前行列车运行情况,不能保证列车在区间安全运 行。
空间间隔法:
使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在各自不同的区间或闭塞分区运行的行车方法 。
甲站
乙站
闭塞 闭塞 闭塞 闭塞 分区 分区 分区 分区
站内
站间区间
站内
16
1.3 自动闭塞
特点:
追踪目标点固定 制动点固定 空间最小间隔长度固定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仿真实验指导书(改)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仿真实验指导书(改)

实验一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1)使学生深刻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A TC)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2)了解A TC系统的主要子系统的构成和主要功能;(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

2、实验要求(1)明确A TS子系统中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和联锁集中站控制的主要功能、操作方式、内容;(2)明确车站出现“红光带”、道岔没有表示等故障的处理方法等。

二、实验仪器及实验设备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仿真系统。

三、实验原理控制中心ATS仿真教学培训系统以上海地铁三号线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为原型,采用现代仿真理论和数据库技术,对物理站场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站场型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通过软件实现对列车自动监视系统的模拟,充分采用Windows应用程序的通用图形化操作界面,产生逼真的工作环境,将过程仿真与系统培训紧密结合在一起。

具体来说,系统主要控制功能有信号控制、列车描述、列车调整、时刻表控制和列车运行图五个部分。

1.信号控制功能信号控制,指对全线所有车站(车辆段除外)信号设备的控制,其主要内容如下:(1)设置控制模式即设置站控/遥控模式。

控制模式是指遥控,还是站控,它的设定是系统控制的关键。

遥控(也称中控)是指由控制中心对全线各车站进行控制,站控是由控制中心授权,相应的车站才具有控制权。

控制模式的转换,由控制中心和车站双方配合完成,紧急情况下,可由车站直接执行紧急站控,然后回到站控模式,经控制中心同意后,才可返回遥控模式。

(2)设置终端模式即在有终端折返的车站选择列车折返进路。

当设定了终端模式和相应的自动信号后,车站信号设备将根据列车的目的地号,自动为列车排列进路。

根据车站信号设备的特性,系统配置了三种终端模式:模式1为使用折返线1进行列车折返。

模式2为使用折返线2进行列车折返。

模式3为使用空闲的折返线(折返线1优先)进行列车折返,该模式是最常用的。

《铁路信号及通信》课程实验指导书

《铁路信号及通信》课程实验指导书

《铁路信号及通信》课程实验指导张云丽编著姚加林主审中南大学铁道校区二00三年五月前言微机联锁正逐步取代原有的电器集中设备,正成为铁路现场信号控制的主要手段。

原先的《电器集中实验指导》教材已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

根据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铁路信号及通信》实验教学大纲,我们编写了本课程实验任务书。

实验内容以铁路信号实验中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基础,共计两个实验。

这些实验内容今后可随着实验学时和实际情况的改变而进行修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铁路信号及通信》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室规则一、实验课的目的铁路信号及通信是一门与现场实际紧密相连的学科,它从一开始就是一门控制科学。

铁路信号及通信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铁路信号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铁路信号的基本原理和获得铁路信号学的科学方法,验证某些讲授过的铁路信号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部分理论内容。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掌握对科学实验的。

二、实验报告的写作与要求(一)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也是铁路信号及通信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之一。

不论示教实验获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均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写作应注意文字简练、通顺,书写清楚、整洁。

(二)实验报告格式1.学号、姓名、班级、组别、日期2.实验序号及实验题目3.实验目的4.实验方法:参考指导书作扼要描述,方法若有变动,另作简要说明。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报告的关键。

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可用文字说明、列表、绘图等方式进行,记录要真实、正确、详细。

6.讨论和结论:讨论和结论是实验报告的核心。

讨论是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要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为预期的,如果出现非预期的结果,应该考虑和分析其可能的原因,还要指出实验结果的现实意义。

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 ppt课件

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 ppt课件

轨道交通发展需要:
➢先进的运行控制系统保障行车安全
我国不能提供满足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需要的列车运行控制 系统,车辆和运行控制设备为国产化的重点
引进先进的设备装备:
➢干线铁路引进200公里车载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装备
国家要求:
➢运行控制系统的国产化率达到70%
1.2 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发展历程
ETCS的特点: 开放性:ERTMS/ETCS技术规范标准化、公开化。 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不同厂家的设备可以任意组合、 互换使用; 兼容性:设备分级可以在不同等级的线路互通运营。 模块化:方便升级、原有的列控车载设备在高等级的系 统中继续使用。
7、 中国高速铁路列控系统—CTCS系统
GSM-R 无线网络
一、课程内容简介
轨道交通的运行特点: 速度快、质量重、制动距离长、不能自行导向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作用:指挥列车安全、高效的运行
安全 资源的分配:同时间、同资源、一列车 高效 分配的时机:尽可能晚地给列车分配资源、
尽可能快释放资源
行车指挥及控制系统——铁道信号
1、铁道信号及列车运行控制的目的
铁道信号系统是铁路上用于控制和防护列车运行的一类特殊设 备(EN50129中定义) 为司机提供准确、充足的行车命令和信息——提供信号; 确保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到目的地——防护控制; 自动驾驶(ATO)、列车自动监控(ATS、CTC)。
6、国外高速铁路列控系统—(2)法国TVM430系统
通信网络
SEI设备 车站
调度中心
SICAM
维护中心
SEI设备
车载设备控车曲线
区间
➢ 使用无绝缘数字轨道电路向列车发送行车许可; ➢ 列车制动采用司机控制优先方式。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实验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一、实验目的1.了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掌握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排障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列车信号控制系统是用于向列车司机发送运行指令和监控列车运行情况的系统。

其主要由列车信号机、列车接收机和列车控制终端三部分组成。

列车信号机是设在轨道上的信号装置,用于向司机发送运行指令。

列车接收机是安装在列车上的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信号机发出的运行指令。

列车控制终端是列车司机的操作装置,用于接收和解析列车接收机接收到的运行指令。

三、实验内容1.搭建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包括列车信号机、列车接收机和列车控制终端;2.进行列车信号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包括发送运行指令、接收运行指令和运行数据监控等;3.记录列车信号控制系统的参数和运行情况;4.分析列车信号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问题原因。

四、实验步骤1.搭建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实验平台,按照实验指导书提供的原理图和零件进行连接;2.将列车信号机安装在轨道上,保证其与列车接收机的通信距离符合要求;3.将列车接收机安装在列车上,保证其与列车信号机的通信距离符合要求;4.将列车控制终端安装在司机室,保证其与列车接收机的通信距离符合要求;5.按照实验指导书提供的指令,进行列车信号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测试;6.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参数和运行情况,包括发送的运行指令、接收到的运行指令和监控到的运行数据;7.分析列车信号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问题原因,总结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调试和测试,我们成功地搭建了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并进行了运行指令发送、接收和运行数据监控等操作。

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发送的运行指令、接收到的运行指令和监控到的运行数据。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系统运行正常,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搭建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对列车信号控制系统进行了调试和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自动化系目录实验一系统认知实验 (3)实验二列车控制实验 (5)实验三沙盘系统总体运行实验 (12)实验四计算机联锁和计轴系统实验 (14)实验五应答器系统实验 (22)《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27)实验一 系统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让学生对ATS系统(沙盘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有整体了解,理解ATS 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了解实验设备操作规则,注意保护实验设备。

二、实验设备沙盘列车自动监控系统,计算机联锁及信号控制系统三、实验原理沙盘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ATS系统根据系统结构和所处地点,主要分为控制中心级和车站级设备两个部分,能够自动实现连续式、点式及联锁控制方式下的行车指挥控制、列车运行监视和管理。

控制中心级设备主要指调度员工作站,车站级设备主要指车站现地工作站LOW(Local Operator Workstation)。

调度中心和车站现地工作站的控制权限能够通过操作互相切换。

中心控制级时,线路各联锁区采用ATS中心控制。

ATS根据列车运行图自动对全线列车进行集中监控,授权的行调人员可在控制中心通过ATS调度工作站下发人工控制命令,对运营实施控制。

车站控制时,车站值班员通过设备集中站的现地控制工作站下发人工控制命令,对运营实施控制。

紧急情况下,车站值班员可强行获取联锁区控制权。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沙盘列车自动控制系统(1)熟悉站场操作按钮的功能和作用(2)熟悉站场图的主要操作进路操作:进路办理操作,进路取消操作(总取消 + 始端按钮),引导进路办理(始端按钮 + 终端按钮 + 引导进路)道岔操作:道岔单操包含道岔总定位、总反位、单锁、解锁等操作,其操作规则为 道岔操作按钮 + 道岔名称。

车次输入、修改、删除:左键点击股道名称,弹出车次编辑对话框。

信号机操作:信号机点灯与灭灯、信号自排全开与全关、信号追踪全开与全关、单个信号点灯与灭灯、单个信号自排单开与单关、单个信号追踪单开与单关站台停站时间操作:站台设置站台停站时分、站台提前发车。

(3)列车运行图的操作计划添加,计划发送,到开变通过,通过变到开,列车时刻表。

五、实验注意事项1、遵守实验室守则。

2、认真做实验,并做好记录。

六、实验报告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分析或实验操作体会、结论。

实验二 列车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和学习沙盘数据中继站及列车控制子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和学习LCP操作盘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二、实验设备沙盘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三、实验原理1、列控系统原理数据中继站是ATS系统、列控系统、沙盘硬件设备之间的纽带,其主要功能是完成ATS系统下达的各种控制指令,并通过数据转换,将ATS指令转换成沙盘硬件MCU能够识别的指令,由MCU驱动沙盘上的信号机、道岔等设备;同时,沙盘硬件MCU把采集到的信号机、道岔等设备状态进行编码,传送至数据中继站,通过数据中继站解码后再编码,将沙盘信息传送至各车站级ATS系统。

列控系统是数据中继包含的重要功能,列控子系统接受由无线数据中心接受到的列车位置信息,并综合沙盘信号机,道岔的当前状态等信息,控制各车次运行,同时将机车位置信息传送至个车站ATS系统。

下图为数据中继与个系统的接口图2、LCP功能原理LCP功能原理是属于ATO功能的一种体现方式,因为LCP主要是对列车进行紧急控制,在站台内实现对列车的临时紧急控制的方式。

LCP操作盘是车站行车值班员控制室的操作控制盘,是行车组织控制的一种按键式运行控制辅助设备,它可以通过人工按压按钮实现快速直接的操作控制,具有对运行双方向实现扣车、紧急停车等功能;当车站发生有人掉轨或轨道上有危及行车安全的异物时,在列车进站以前或列车需暂停运行时,可在LCP盘进行紧急停车或扣车操作。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数据中继站(1)在沙盘电源打开的情况下,点击“启动沙盘”;(2)点击“沙盘信号复位”,沙盘所有信号初始化完成;2、列控子系统列车控制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模拟机车的控制,通过应答器采集到的机车位置信息,并通过信号采集系统的信号信息做出综合决策,从而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下图为列控系统的界面(1)机车速度显示区,显示当前机车的设定速度,推荐速度;(2)列车到站距离,当列车到达距离目标站是提示到站距离;(3)机车设定显示区,显示当前机车的设定参数;(4)机车控制区,控制机车的运行ATO:自动运行模式URM:手动运行模式上行:机车上行运行下线:机车下行运行自动折返:列车执行自动折返功能停车:紧急情况下,单击此按钮,列车紧急制动(5)机车手动操作杆,在“URM”模式下控制机车的运行3、列车控制子系统操作方法(1)选择机车的运行模式(ATO 或 URM)(2)选择机车运行方向(上行或下行)(3)当运行到需要进行折返作业的车站时,点击“自动折返作业”下图为设定状态下的列车控制系统界面4、列车遥控器的使用(1)按钮功能说明:“代码”按钮:用于车次号选择(递减)“查询”按钮:用于车次号选择(递增)“6”按钮:机车前进“5”按钮:机车停止“4”按钮:机车后退“8”按钮:机车减速“2”按钮:机车加速其他按钮为遥控器初始配置按钮,平常按其他按钮无效(2)操作步骤:打开遥控器电源(侧面黑色拨动开挂),此时遥控器LED灯亮红灯,数码管显示“00”(此为车次号)按“代码”或“查询”按钮选择车次,此时遥控器上路灯变化按下“6”或“4”可实现机车运行方向控制按下“8”或“2”可实现机车运行速度控制按下“5”停止机车5、紧急停车作业(1)当列车运行在(G193、G197、13-15DG、1G)的任意位置时,按下对应车站的LCP盘的下行紧急停车按钮(直至列车停止),下行蜂鸣器报警,列车停止运行,紧急停车控制完成;(2)按下切除报警(直至警报切除),蜂鸣器停止蜂鸣;(3)按下解除紧停按钮(直至列车停止),解除对机车的紧急停车控制,列车正常运行;2、扣车作业(1) 当列车运行在G197时,按下南夏墅站的LCP盘的下行扣车按钮(直至列车停止),下行蜂鸣器报警,列车停靠站台,扣车控制完成;(2) 按下切除报警(直至警报切除),蜂鸣器停止蜂鸣;(3) 按下终止紧停按钮(直至列车再次运行),解除对机车的扣车控制,列车正常运行;(4) 在操作任何一个按钮时,按钮上方的指示灯会自动亮起,表示操作到位,提醒工作人员此时按钮状态。

五、实验注意事项1、遵守实验室守则。

2、认真做实验,并做好记录六、实验报告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分析或实验操作体会、结论。

实验三 沙盘系统总体运行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对列车运行的过程进行全面模拟,达到巩固知识及联合演练的效果。

二、实验设备沙盘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三、实验原理原理参考以上实验知识点。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打开中央控制台的“OCC软件”;(2)打开车辆段和各车站“ATS软件”和“通信服务”程序;(3)将车辆段和各车站“ATS软件”改为”中心控制模式”;(4)编制运行计划, 将计划下达到各个车站;(5)在“OCC软件”的站场图中取消各车站的停站时分,并打开各车站的自排全开功能;(6)打开“数据中继站”,点击“启动沙盘”,“沙盘信号复位”;(7)点击“数据中继站”菜单栏上的“工具”打开”机车控制系统”;(8)在“机车控制系统”面板上将“002”号列车设置为“ATO”、“上行”;(9)将“002”号列车放置到“车辆段”的1G区段的轨道上,打开列车电源;(10)在车辆段,排列“002”号列车前方进路,将列车引导到“车站1”的站台;(11)在“OCC软件”的“车站1”站场图上的红光区段上,输入计划中对应的车次号和上行;(12)ATS仿真系统根据沙盘系统、联锁系统提供的信息,监控和调整列车的运行。

列车在各车站的停站时间由列车运行计划控制,也可以在站台提前发车;(13)等待列车运行到“车站6”站台,至此一个上行计划完成;(14)将列车设置为“自动折返”,列车在车站6实现自动折返;(15)在“OCC软件”的“车站6”站场图上的红光区段上,输入计划中对应的车次号和下行;(16)等待列车运行到车辆段前时取消车次号,并通过建立进路将列车引导到车辆段,至此一个上下行计划全部完成;(17)列车的整体运行情况可通过监控中心显示器进行监控。

(18)也可采用站控模式完成列车的系统运行。

五、实验注意事项1、遵守实验室守则。

2、认真做实验,并做好记录六、实验报告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分析或实验操作体会、结论。

实验四 计算机联锁和计轴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计算机联锁的基本原理及其设备。

掌握计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计轴仿真教学系统。

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联锁及信号控制系统;(2)计轴磁头3对(3)计轴主机 1台;(4)计轴计算机 1台(5)计轴仿真教学软件 1套三、实验原理1、计算机联锁原理计算机联锁是利用计算机实现车站的联锁关系,用继电器电路作为计算机主机与室外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的接口设备,操纵人员通过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和监督。

计算机联锁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点,操作表示功能完善,方便设计、施工、维修和使用,便于实现信号设备的远程监督、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计算机联锁系统由联锁仿真软件、联锁执表机、联锁继电器柜、信号机、道岔构成。

系统各部分如下所示:联锁仿真软件联锁执表机联锁继电器柜信号机道岔2、计轴系统原理在所监测的区段端口各设一个计轴点,利用计轴点来记录驶入和驶出所监测区段的列车轴数。

为了准确地判断所监测区段内的车轴数,在每一个计轴点安装两对车轴传感器,不仅能计算经过计轴点的车轴数,而且能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

列车经过所检测区段的计轴点,每当有一个车轮经过时,车轴传感器就产生一个相应的轴信号,信息处理单元对传感器所产生的轴信号进行处理,然后传入到室内的CPU 。

CPU 通过处理信息处理单元传来的信息,结合运行方向记录轴数(增轴或减轴),不断地对区段的各个计轴点的轴数进行统计和比较,然后给出相应区段的占用或空闲状态。

对于区间,则两站之间的CPU 通过MODEM 通讯,不断地对区间的两端计轴点的轴数进行统计和比较,然后给出区间的占用或空闲状态。

计轴系统由三组计轴磁头、计轴处理单元、计轴工控机构成,如下图所示:计轴工控机计轴处理单元计轴磁头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联锁系统操作步骤:(1)打开联锁工控机电源(2)打开联锁执表机电源(3)打开联锁机柜电源(4)打开联锁仿真软件2、联锁系统功能实验(1)建立进路建立X001到X003之间的进路;(2)取消进路取消X001到X003之间的进路(3)单操道岔单操DC1,使其处于反位(4)单锁道岔3、故障操作按下联锁继电器柜上的故障模拟按钮,故障出现,再次按下按钮,故障解除(1)定操:设置道岔定位操作故障(2)反操:设置道岔反位操作故障(3)定表:设置道岔定位采集故障(4)反表:设置道岔反位采集故障(5)X001断丝:设置信号机X001灯丝断丝(6)X003断丝:设置信号机X003灯丝断丝(7)J1断丝:设置信号机J1灯丝断丝4、计轴系统实验步骤(1)打开联锁柜计轴主机;(2)打开联锁柜计轴工控机;(3)打开计轴仿真软件;(4)推动转向架,当转向架轮对越过计轴磁头时观察计轴主机上的计轴显示和计轴仿真软件中相关参数的变化,同时观察计轴系统与ATS系统接口的变化;(5)使用计轴复位按钮,观察系统发生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