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武至广东连州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连州交通2024工作计划

连州交通2024工作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连州市2024年的交通工作计划。
连州市位于广东省北部,是一个交通枢纽城市。
根据连州市的发展需求和交通状况,我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以改善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利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 交通背景连州市的交通状况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问题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3. 交通改善计划3.1 公路建设•在2024年,我们计划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连接连州市和周边城市,提高交通通达性。
•对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和扩建,以减缓交通拥堵问题。
•加强公路管理和维护,提高交通安全和顺畅度。
3.2 公共交通•完善公交线路和班次,提高公交系统的覆盖范围和运营效率。
•推广电动公交车和地铁系统,降低碳排放并改善出行环境。
•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改善乘客体验。
3.3 自行车道建设•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出行,减少机动车数量,降低交通压力。
•连接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站点,提供多种出行选择。
4. 交通安全管理4.1 交通信号灯系统•对现有交通信号灯系统进行检修和升级,确保其正常运行。
•安装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高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4.2 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维护和更新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确保其清晰可见。
•宣传交通规则,提高驾驶员、行人和骑车人的交通意识。
4.3 交通事故处理•加强交通事故监测和处理能力,提高交通事故的处理效率。
•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交通法律的实施力度。
5. 交通信息化建设5.1 交通数据收集•建立交通数据收集系统,收集交通流量、拥堵情况等数据。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为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2 交通信息发布•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交通状况、路况等信息。
•利用多种渠道,如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向市民提供交通信息服务。
6. 交通环保计划6.1 绿色交通倡议•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篇一: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目录目录1 概述·1-11.1项目背景·1-11.2研究依据·1-31.3研究进程及内容·1-41.4建设的必要性·1-81.5建设机会·1-111.6研究的主要结论·1-111.7问题与建议·1-18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计划·2-12.1研究区域概况·2-12.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2-12.3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13 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3.1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3.2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3-153.3预测思路与方式·3-153.4交通量预测·3-17 4 现有公路评价·4-14.1评价依据·4-14.2现有公路概况及建设历程·4-14.3现有公路交通现状评价·4-24.4现有公路技术标准·4-3 中交第二公路勘探设计研究院I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目录4.5现有公路路基、路面状况·4-44.6现有公路桥涵构造物状况·4-84.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现状······················4-13 5 技术标准·5-15.1技术标准选择的依据·5-15.2技术标准论证·5-35.3服务水平分析与评价·5-85.4技术标准结论·5-105.5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5-14 6 建设方案·6-16.1建设条件·6-16.2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6-106.3备选方案拟定·6-126.4方案比选·6-186.5推荐方案概况·····················6-22 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17.1投资估算·7-17.2资金筹措·7-5 8 经济评价·8-18.1评价依据与方式·8-18.2评价方案设计·8-18.3经济费用效益分析··8-18.4评价结论·8-11 9 实施方案·9-1中交第二公路勘探设计研究院II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目录9.1实施条件及工程特点·9-19.2施工方案·9-29.3实施计划·9-39.4保通办法·9-49.5招标方案·9-4 10 土地利用评价·10-1 10.1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均占有量·10-1 10.2推荐方案占用土地、主要拆迁建筑物的种类和数量·10-2 10.3对本地土地利用计划影响·10-3 10.4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符合性·10-3 10.5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办法·10-5 11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1-1 11.1沿线环境特征··11-1 11.2推荐方案对环境的影响·11-3 11.3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11-6 12 节能评价·····12-1 12.1建设期耗能分析·12-1 12.2运营期节能·12-1 12.3对本地能源供给的影响········12-8 12.4主要节能办法··········12-8 12.5节能评价··············12-10 13 社会评价···············13-1 13.1社会评价概述·13-1 13.2社会调查·13-3 中交第二公路勘探设计研究院III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目录13.3项目社会影响分析·13-4 13.4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13-6 13.5社会风险分析·13-8 13.6社会评价主要结论···········13-9 14 风险分析·············14-1 14.1风险分析概述·····14-1 14.2风险因素识别·····14-3 14.3风险程度分析·14-5 14.4风险防范和控制办法·14-6 15 问题与建议·15-1附件1:“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委托书附件2:中共昌都地域委员会专题会议记要([XX]第9号)附件3:西藏昌都地域行政公署专题会议记要([XX]第30号)附件4: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及相关单位意见附件5:昌都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计划(XX-2030)中交第二公路勘探设计研究院IV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1 概述1 概述1.1项目背景昌都地域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脉“三江”流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中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藏东地域门户重镇,由西南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又是川藏、滇藏、那昌公路的枢纽,是地域行署和县政府所在地,与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公路距离均在1000~1200千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来都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
连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

连州年产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连州年产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连州市,广东省清远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西北部,小北江的上游,东南毗邻阳山县,西南连接连南县,西北与湖南省蓝山、江华两县相连,北与湖南省临武县交界,东北靠湖南省宜章县境,全市总面积2663.33平方公里。
连州市地处南岭之中的萌渚岭南麓,西、北、东三面山地,中部稍低,均为丘陵地带。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受季风影响,境内河流属北江(珠江支流)支流连江水系。
截至2014年,连州市辖10个镇、2个民族乡。
2016年,连州市常住人口38.22万人,境内有民族29个,汉族为主要民族,少数民族以瑶族为主。
2016年,连州市生产总值(GD)137.2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5951元。
纺织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其中,化学纤维是指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和物理加工制得的纤维。
根据原料的不同,化学纤维又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2405.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905.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4%;流动资金2500.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6%。
达产年营业收入17361.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852.72万元,税金及附加216.65万元,利润总额3508.28万元,利税总额4208.83万元,税后净利润2631.2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77.6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28%,投资利税率33.93%,投资回报率21.21%,全部投资回收期6.21年,提供就业职位296个。
报告根据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并结合项目承办单位资金、技术和经济实力确定项目的生产纲领和建设规模;分析选择项目的技术工艺并配置生产设备,同时,分析原辅材料消耗及供应情况是否合理。
......连州年产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二、项目概况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二、产业政策分析三、行业准入分析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一、资源开发方案。
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速公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高速公路可行性的研究,以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背景高速公路是连接不同城市和地区的主要通道,具有缩短时间、增加运输效率的优势。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交通网络中,高速公路的规模仍然相对较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因此,开展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对于进一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系统至关重要。
三、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评估高速公路建设的可行性,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可行性:考虑建设与维护高速公路所需的投资,并评估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社会可行性:分析高速公路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包括改善出行条件、促进经济交流等方面。
3. 环境可行性:研究建设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四、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以下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高速公路建设的相关数据,包括投资成本、收费标准、预计通行量等。
2. 模型构建:建立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评估模型,用于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地区间的贸易往来,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 高速公路对人们的出行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3. 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土壤和水源污染,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六、结论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步。
然而,在建设之前,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负面影响。
同时,还需要充分评估投资回报率和社会效益,确保建设的可行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5篇)

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包括多个行业,网站评价分析报告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改善网站的问题、为制定网站推广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专业人士的分析建议用于指导网络营销工作的开展,检验网站前期策划及网站建设专业水平等等。
获得专业网络营销顾问的分析建议,让网站真正体现其网络营销价值。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公路建设由于投资大、风险小、效益高、拉动能力强,是国家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的重点之一,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根据《xx市交通“十五”计划及xx年远景规划纲要》,“十五”期间,全市公路建设将投资56.64亿元,到xx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614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2.5公里,一级公路341.7公里,二级公路1484.7公里,公路密度为57.47公里/百平方公里。
公路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必将推动公路养护工作实现一次大的发展、质的飞跃,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前景非常广阔。
(一)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公路养护工作是公路部门长期的、首要的.职能,是公路部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工作中存在的重建设轻养护以及经常性、预防性养护跟不上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影响了公路部门的整体形象。
市局领导本着“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把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当务之急,要求各单位将养护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全面提高养护质量,提高通行能力。
xxxx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是提高我市公路养护质量,加快公路金融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是xxxx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xxxx作为公路产业开发企业,以公路为依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主导产业,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临武县如何编写项目可行性报告

临武县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临武县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说明临武县,隶属湖南省郴州市,地处湖南省最南部,南岭山脉东段北麓,东部和东南部与宜章县为邻,南部与广东省连州市接壤,西南部与蓝山县相靠,西北部与嘉禾县毗连,北部与桂阳县交界,东北部与北湖区相接。
临武是湘南置县历史最悠久县之一,战国时期设临武邑,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
县域面积1383.06平方公里,总人口39.46万。
临武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的矿物有9类32种,其中锡储量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第一位,有“小有色之乡”、“煤炭之乡”的美称。
主要景点有临武三十六湾、秀岩风月园、金仙寨旅游区、石门龙洞、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等。
临武地方特产有临武蜜柚、大冲辣椒、香芋、红心桃、乌梅等。
2019年1月25日,临武县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6343.5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64.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3%;流动资金1279.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7%。
达产年营业收入9251.00万元,总成本费用7297.43万元,税金及附加110.69万元,利润总额1953.57万元,利税总额2333.72万元,税后净利润1465.1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68.5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80%,投资利税率36.79%,投资回报率23.10%,全部投资回收期5.83年,提供就业职位192个。
报告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本报告通过对项目进行技术化和经济化比较和分析,阐述投资项目的市场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总论、项目背景研究分析、项目市场调研、项目建设内容分析、项目选址规划、土建工程设计、工艺技术、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说明、安全生产经营、风险性分析、节能可行性分析、计划安排、项目投资方案、经营效益分析、综合评价等。
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评估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工程的可行性。
通过调查和分析交通需求、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 高速公路工程对交通需求的满足度高,将大大缓解道路拥堵问题。
2. 高速公路工程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3. 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可以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减轻和补偿。
基于以上结论,本报告建议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但需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交通、经济和环境等因素的平衡。
二、详细讨论:1. 交通需求评估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确定了该地区的交通需求。
目前,该地区的道路网络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车流量,拥堵问题严重,导致交通效率低下。
建设高速公路能够大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交通效率。
2. 经济效益评估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首先,它将缩短地区内外的时间和距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其次,高速公路将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对物流业发展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此外,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3. 环境影响评估虽然高速公路建设会对环境产生某种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轻和补偿这种影响。
例如,在选择线路时可以避免敏感生态区域,对公路设计采取环境友好型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计划,确保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三、高速公路工程的合同要素:1. 项目描述:包括高速公路的起点、终点、总里程等基本信息。
2. 条款和条件:确认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建设主体和监管机构的职责、工期、工程质量等。
3. 工程费用和付款方式:明确工程造价和付款方式,如一次性付款或分期支付。
4. 环境影响评估和控制措施:列出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和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工程在环保方面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广连高速省界(粤湘界)接线方案研究

作者简介:侯浩(1988—),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工程勘察设计。
广连高速省界(粤湘界)接线方案研究侯 浩,易 辉(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摘 要:广州从化至清远连州高速公路,是广东省路网规划中放射线高速S1,是广州连接粤北地区的高速公路通道,同时也是进一步完善粤湘省际通道布局、构建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的复线通道的重要路线。
粤湘省界处接线方案的确定对该项目至关重要。
文章从路网布局、建设条件、工程规模和造价等角度对广州从化至清远连州高速公路高速粤湘省界处接线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最终推选了合理的路线方案。
关键词:广连高速;规划;接线方案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05-0012-02广州从化至清远连州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广连高速”)起点与湖南省衡临高速公路相接,在连州市大路边镇北侧进入广东境内,向南延伸经清远连州、阳山、英德、佛冈、清城、广州从化,终点在从化区鳌头镇接佛清从高速公路,路线全长213.136km 。
远期与机场二通道及其北延线一起,形成京港澳高速复线和广州往北的快速通道。
根据相关要求以及工可评审意见,广州至连州高速公路全线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起点湘粤省界至大湾互通设计速度为100km/h ,路基宽度33.5m ;大湾互通至终点佛清从高速设计速度为120km/h ,路基宽度34.5m 。
1 广连高速粤湘界高速公路网现状及规划1.1 湖南境高速公路网现状及规划根据《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6~2030年)》,湖南省规划了“七纵九横”的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其中衡阳至临武高速公路是“纵三”线岳阳至临武高速公路中的一段。
宜章至凤头岭高速公路连接京港澳高速公路与岳阳至临武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均已经通车。
1.2 广东境高速公路网现状及规划广东境内现有的高速公路有清连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由原来的清连一级公路改建而成,是广东省与湖南等内陆省市间沟通的主要通道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1.1项目背景拟建项目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边境,是湖南省南大门、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
改革开放30年来,郴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突飞猛进,在我国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两型社会的新时期,作为未来的大城市,郴州的城市总体规划贯彻“大郴州”的理念。
根据《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纲要》,建立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从宏观层面规划大郴州的公路和城市道路系统,提高路网等级,加大路网密度,完善路网结构,衔接好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由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部分三级公路构成的“八纵八横八联”为主骨架,连接相关县乡公路,共同组成的一个快速安全、内外畅通的公路运输网络。
1.2编制依据1、《湖南省公路网规划(1991年-2020年)》(湖南省交通运输厅);2、《国家“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总体部署》;3、部颁《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4、部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5、《郴州市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6、《临武县“十二•五”路网布局规划》;7、《郴州市统计年鉴》、《临武县统计年鉴》;8、《郴州市市志》、《临武县县志》;9、《临武县城市总体规划》、《湖南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2~2020)年》、《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10、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11、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2002~2020)》;12、《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10.04);1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4、国家有关政策和交通部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15、临武县交通局《S354临武县城至叉江口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函》;16、蓝山县交通局与临武县交通局关于S354线对接的相关函件。
第二章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2.1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状况2.1.1郴州市总体社会经济现状据统计,近三年新引进郴州的转移企业达近千家,新建标准厂房620万平方米,出租率95%以上;3年实际利用外资16.22亿美元,到位内资563.99亿元,分别是前3年的1.64倍和1.53倍;外贸进出口总额30.7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7.8亿美元,分别是前3年的2.3倍和5.2倍;外派劳务5380人,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0.71亿美元,分别是前3年的1.8倍和4.4倍。
“十一五”时期,郴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期末基础上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1.3倍;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增长1.5倍,郴州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011年11月,由郴州牵头申报的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标志着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后的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我省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第2个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
2012年郴州生产总值1517.3亿元,增长12.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79.3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481.3亿元,增长12.3%。
全市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0.3:58.0:31.7。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28.9亿元,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4亿元(不含跨区项目),增长35.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4.6亿元,增长15.1%。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16元,增长13.7%。
郴州市历年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见表2-1。
郴州市历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表2-1注:①本表统计数据来源于对应年度《郴州市统计年鉴》;②经济指标均按当年价计。
2.1.2 临武县社会经济现状2012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398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其中市级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28096万元,比上年增长23.6%(折算系数后增幅为16.4%)。
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5551万元,同比增长21.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12545万元,同比增长23.7%;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00618万元,增长29.0%;大中型企业增加值83413万元,增长20.2%;园区工业完成增加值93399万元,增长19.9%,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40.9%;电子信息设备等高技术行业类增加值完成3639万元,增长123.2%,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高耗能工业增加值20563万元,下降10.7%,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9.0%。
全县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3户。
在规模企业中,采矿业完成增加值186753万元,同比增长28.2%,其中煤炭采掘业完成增加值63125万元,增长19.8%,有色金属采掘业完成增加值120440万元,增长32.0%;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9122万元,增长4.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业完成增加值13273万元,下降25.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业完成2222万元,同比增长35.2%。
原煤120.6万吨,增长20.1%;锡精矿折含量18759吨,增长21.6%;钨精矿折含量2074吨,下降2.6%;铅精矿折含量18249吨,增长16.5%;锌精矿折含量17582吨,增长12.4%;锡锭3103吨,下降6.6%;发电量7045万千瓦小时,增长28.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2373万元,增长30.4%。
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7%,对GDP的贡献率为54.3%,拉动GDP 增长6.95个百分点。
2012年,全县GDP为81910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8%。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6971元,比上年增长12.7%,比去年增长3039元。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043万元,同比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424871万元,同比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293193万元,增长16.9%。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56653万元,增长14.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68.0%。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2%、57.1%和38.7%,分别拉动GDP增长0.5、7.3和5.0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13.4:51.8:34.8变为12.3:51.9:35.8。
临武县历年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见表2-2。
临武县历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表2-22.3 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运输量发展水平及特点1)公路网密度相对较低。
目前,仍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
与邻近县市区相比,临武县公路网密度偏低,网络化程度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比较明显。
2)公路网络化程度较低。
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低,造成县市之间的交通直达性较差,可靠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如果某骨干通道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发生堵塞或丧失通行能力,节点之间的运输联系将陷于瘫痪状态。
3)高等级公路比例偏低。
在网络覆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临武县高等级公路比例也处于偏低水平,公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十二五”期间区域内岳临高速公路等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区域国省干线公路的提质改造和县乡公路的升级完善,以上问题将得到较大程度的缓和。
3、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公路运输分为直达运输、干线运输和短距离集散运输三种形式。
因此,公路运输有“通过运输”和“送达”或“集散”的功能,尤其是“送达”或“集散”功能作为其它几种运输方式的终端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速公路向网络规模的发展,利用高速公路的干线运输功能,公路运输作为一种具有功能齐全(“通过”和“送达”或“集散”齐备)的运输体系发挥越来越重要。
与其它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的特点是灵活性,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又实现着快速性"门到门"运输和被称为零库存(just in time)的运输特点,促使着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
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和快速性主要表现在批量、运输条件、时间和服务上的灵活性以及时间上的快速性。
由于公路运输的批量小和要求的运输条件相对宽松,所以在运输时间和服务水平上容易得到保障。
也正因为如此,公路运输具有生产点多、面广的特点。
由于公路运输的上述特点,基于网络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称为公路运输组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射频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支持和推动着公路运输组织的发展。
2.3.2相关公路技术状况及存在问题1、相关公路简介目前,在区域内,有起点相接的省道S353临武绕城线、拟建的临连高速等道路。
S61岳临高速桂武段:北起桂阳,南到临武,湖南高速路网编号S61,全线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全长107.807km,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3.5m。
2012年12月建成通车。
拟建的临连高速:湖南临武至广东连州高速公路,是湘粤两省京港澳高速公路复线项目,属于湘粤界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全长45公里,其中湘境段长25公里,双向六车道。
现已开展前期工作。
S353临武绕城段:即S353桂武高速武水互通至临武县城连接线公路工程,路线起于临武县桂武高速武水互通连接线与S353线平交处(原S324桩号K209+750),终于临武县城西北部S353线K215+200处,路线全长12.97km。
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采用24.5 m。
G234(原S214)桂阳至临武段:全长30.68km,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采用12.0 m。
2、交通量拟建项目工程的实施,将更大程度的发挥影响区域内的骨架道路作用,为全面了解老路历年交通量状况,特收集本项目老路的历年交通量资料并对其分析。
老路历年交通量资料表2-4从历年交通量资料可以看出:本公路项目2003年~2010年临武县城至石子坪段基本以每年近9%的增长率逐年增加,随着湖南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项目的开发建设2010年以后交通量年增长率达20%;石子坪至叉江口段基本以每年近9.5%增长率逐年增加。
交通量预测3.1 交通量预测思路及方法交通量预测是可行性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确定项目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的依据,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分析的基础。
3.1.1 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拟建项目起于S353临武绕城线(对应其桩号为K221+700)与规划东云路交叉口,向西布线经舜峰寨南侧、宝贝淋水库北侧于石子坪南侧新建大桥与老路相接,后沿原有老路布线,经西山林场、文昌坪、大河边,终于郴州市临武县与永州市蓝山县交界的叉江口并与拟建S354蓝山县段顺接,全长39.194Km,其中一期工程(一级公路拟建临连高速连接线)5.856Km,二期工程(三级公路)33.338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