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全国卷模拟试题(理科综合)word版
(精校版)2019年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高考试题文档版(含详细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 .2FB .1.5FC .0.5FD .0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模拟试卷5套(含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P 31S 32 Cl 35.5Mn 5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埃博拉病毒(EBV)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其蛋白质外壳内包裹有RNA依赖性RNA聚合酶。
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在细胞质中复制、装配,然后以出芽方式释放,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②需要RNA 依赖性RNA 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B.RNA 依赖性RNA聚合酶是在埃博拉病毒内合成的C.+RNA 为mRNA,能指导EBV蛋白质的合成D.子代EBV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图中过程①、②是两种RNA相互生成的过程,需要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A正确;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中合成的,B错误;过程③表示以+RNA即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相应的蛋白质(EBV蛋白质)的过程,C正确;EBV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得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得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得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与叶绿体得叙述,正确得就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就是ATP合成得场所D.三者得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细胞中得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就是遗传信息转录与翻译得场所C.细胞核就是细胞代谢与遗传得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得合成需要能量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得就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得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得有机物总量与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血浆中得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得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得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得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与Bb得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得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得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与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得子一代中BB、Bb、bb 个体得数目依次为A.250、500、0B.250、500、250C.500、250、0D.750、250、0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A卷word版(包含答案)

试卷类型:A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2019.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O:16 Al:27 Ni:59 Ag:108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4.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相同B.加速度相同C.速度方向相同D.可能相遇°15.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等势面,且相邻两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
实线为某正点电荷的运动轨迹,A、B为轨迹上的两点,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作用。
设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正点电荷在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αA、αB,电势能分别为EpA、Ep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6.如图所示,一斜面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斜面倾角为θ,高为h 。
现将小物块A轻轻放在光滑斜面的顶端,则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A.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小物块与斜面体重力之和C.斜面与小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小物块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为17.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沿竖直方向从M点以速度p射入磁场区域,M点到圆心O的水平距离为,最终粒子沿水平方向离开圆形磁场区域。
2019年全国卷Ⅰ理综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精编)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2019年全国卷Ⅰ理综高考真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2019年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等值试卷★预测卷理科综合(全国Ⅱ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a-139 C-12 N-14 O-16 Mg-24 Si-28 Cu-64 Zr-91 本试卷共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叶绿体是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C.细菌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有氧呼吸D.原核细胞的核糖体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功能不同2.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动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和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核DNA含量相同B.甲、乙和丙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中均含2条染色体C.根据乙细胞可判断该细胞取自雄性动物D.丙细胞中基因A和a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于质壁分离和复原以及观察线粒体实验的细胞应均处于生活状态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清水漂洗的目的是防止解离过度C.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用到同位素标记法D.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的蒸馏水洗去浮色便于观察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个体都是二倍体B.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常人感到口渴时其下丘脑中的渴觉中枢兴奋B.血糖含量升高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实现的D.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6.澳大利亚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植物,研究认为早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a 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b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科综合试卷总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I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6分,共78分)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B. 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3.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4.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5.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实验标号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1)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2)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3)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4)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A.实验①B. 实验②C. 实验③D. 实验④6.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 A,I 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
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血型 A B AB O基因型I A I A,I A i I B I B,I B i I A I B ii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盲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 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8.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 Cl-+2Fe3++H2O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9.关于CCl3—CH=CH——CH=CH—CHF2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B.12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C.该分子最少有14个原子共平面D.该分子最多有2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10.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每消耗1mol转移12mol电子B. 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C.电池工作时,向电极B移动D.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11.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12.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操作及现象结论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Ksp(AgI)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D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13.将三种黑色粉末组成的混和物加入到足量的某热浓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蓝绿色溶液和两种气体。
将从蓝绿色溶液中分离得到的盐与0.15mol还原铁粉恰好反应完全,可得浅绿色溶液和6.4g红色沉淀;将上述生成的两种气体通入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中,仍然收集到两种气体,据此推断黑色粉末可能为A.物质的量 FeS:CuO:Fe =1:1:1 B.物质的量 C:CuO:Fe =3:2:2C.质量 MnO2:CuO:C=5.5:8:12 D.质量 Fe:C:CuO=7:5:3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第14-17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6分,第18-21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不得分)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5.在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随后的运动中,A.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在不断变化B.速度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一直减小C.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率的改变量相等D.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能的改变量相等16如图所示,把一重力不计的通电直导线水平放在蹄形磁铁磁极的正上方,导线可以移动,当导线通过图示方向电流时,导线的运动情况是(从上往下看):()A、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下降B、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上升C、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下降D、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上升17..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上升到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18.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两棵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并且通过两极,每12 h巡视地球一周,称为“极地圆轨道”.“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则“风云一号”卫星比“风云二号”卫星()A.发射速度小B.线速度大C.覆盖地面区域大D.向心加速度大19..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水平滑杆SS′上套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金属圆环,在滑杆的正下方与其平行放置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的绝缘轨道PP′,PP′穿过金属环的圆心。
现使质量为M的条形磁铁以水平速度v0沿绝缘轨道向右运动,则磁铁穿过金属环后,两者将先后停下来 B. 磁铁将不会穿越滑环运动C. 磁铁与圆环的最终速度D.整个过程最多能产生热量v0220.如图所示,A、B、O、C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四点,其中A、B、O沿同一竖直线,B、C同在以O为圆心的圆周(用虚线表示)上,沿AC方向固定有一光滑绝缘细杆L,在O点固定放置一带负电的小球。
现有两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正电的小球a、b,先将小球a穿在细杆上,让其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杆下滑;后使b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
各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A点到C点,小球a做匀加速运动B.从A点到C点,小球a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但机械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C.小球a在C点的动能大于小球b在B点的动能D.小球a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大于小球b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21.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个斜面体,其质量为m2,斜面是一个光滑的曲面,斜面体高为h,底边长为a,如图所示。
今有一个质量为m1,(m2=nm1)的小球从斜面体的顶端自静止开始下滑,小球滑离斜面体的下端时速度在水平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下滑中,两者的动量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两者分开时斜面体向左移动的距离是C .分开时小球和斜面体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和D .小球在下滑中斜面体弹力对它做的功为第II卷非选择题:174分三.非选择题(174分,其中22-32题为必考题,33-38题为选做题,考生须在给出的2道物理,2道化学,2道生物试题中各选择一题完成)22.(6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
(2)某小组的同学选用图甲的方案实验,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B.将长约0.5m的纸带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C.先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让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D.换几条纸带,重复上面实验E.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第一、第二两点间距接近2mm,且点迹清楚的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O点(第一个点)的位置,再从后面较清晰的任意点开始依次再取四个计数点A、B、C、D,求出相应位置对应的速度及其下落的高度F.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G.根据以上测得数据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对应的动能的增加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3(9分)(9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V的电压表○V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9.9Ω),滑动变阻器1R(最大阻值50Ω),滑动变阻器2R(最大阻值5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开关1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填“1R”或“2R”).⑵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图b⑶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Ω(结果保留到个位).⑷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 )(填正确答案标号).A.100AμB.250AμC.500AμD.1mA24(14分)法拉第曾提出一种利用河流发电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