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的矿业安全简介
森情写意 143-黄金博物园区

美丽宝岛森情写意新北市瑞芳235原始编号森情写意:Jeffrey Hsu 背景音乐:butterflies PPS制作:CGL「黄金博物园区」位于台北县瑞芳镇金瓜石,为台湾最大型的金属矿业遗址,承载着矿业文化的孑遗,也蕴含矿业文化的唯一。
相传光绪年间,铁路工人在基隆河畔意外发现砂金,掀起一阵淘金热,清朝于是成立金沙总局来管理采金事务。
有淘金客溯溪而上,在九份山顶发现了小金瓜,进而在本山发现大金瓜露头,从此开启了金瓜石的金矿开采。
1896年,日本总督府颁布「台湾矿业规则」,以基隆山顶南北线为界,将瑞芳矿区划分为东、西两个矿区分别经营。
金瓜石的金、银、铜矿产量均丰,在企业化的经营下,迅速发展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山城。
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于1946年设台湾铜矿筹备处,1948年成立台湾金铜矿务局,1955年改组为台湾金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始积极恢复金、铜矿的开采,持续经营到1987年,因债务问题宣布结束营运,并将拥有之资产转予台糖与台电公司,才结束了金瓜石近百年来的矿业发展。
为了保存金瓜石独特的矿业文化与自然地景,以生态博物馆为概念而诞生的「黄金博物园区」,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与自然资产,并结合小区力量,将金瓜石地区珍贵的自然、矿业遗址、景观特色、历史记忆及人文资产做一完整的保存,并赋予新的生命。
园区的各项设施及馆舍,将金瓜石的各项资源,以目录的方式加以呈现,引导参观者亲身体验园区环境中丰富的教育资源。
「黄金博物园区」的主要馆舍规划包含有:介绍与展示矿业文化及黄金物理特性的「黄金博物馆」;让民众能够深入矿坑坑道体验采矿情景的「本山五坑坑道体验」;展示金瓜石地区生态环境与地质矿体特色的「环境馆」;「太子宾馆」让民众欣赏优雅的日式宫廷建筑之美;此外,地质公园、黄金神社、茶壶山、战俘营、黄金瀑布等人文生态地质景观,亦是园区外围不容错过的重要景点。
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美丽宝岛森情写意。
中国台湾地质分区及矿产资源

中国台湾地质分区及矿产资源胡经国一、地质分区根据上述板块构造、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等特征,台湾岛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地质分区,即:中央山脉地质区、西部山麓带地质区和东部海岸山脉地质区。
台湾岛也可以从东到西依次分为以下六个不同的地质分区(地质单元):东部海岸山脉地质区;中央山脉东翼地质区;中央山脉脊梁山脉及雪山山脉地质区;西部山麓带地质区;西部海岸沉积平原地质区;澎湖群岛地质区。
各个相邻地质区之间都有界线断层相分隔,即:西部山麓带地质区与西部海岸沉积平原地质区之间,有金山-新庄-三义-车笼埔-触口断层;中央山脉脊梁山脉及雪山山脉地质区,与西部山麓带地质区之间,有屈尺-老泷溪-潮州断层;中央山脉东翼地质区与东部海岸山脉地质区之间,有台东纵向裂谷(断层)带。
这些大的界线断层,大都是活动性断层,随时都有可能活动,从而引发构造地震。
此外,以澎湖为中心,环绕彰化、云林一带,还有一个圆弧状构造,被称为北港高区。
1、东部海岸山脉地质区该地质区主要由新第三纪地层组成。
但是,沉积物的地质环境与西部麓山带地质区完全不同。
所以,岩性也大不相同。
该区地层以安山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含火山碎屑沉积岩、浊流作用造成的碎屑沉积岩以及混杂无层理的混同层为代表。
中央山脉东翼与海岸山脉之间的台东纵向裂谷带是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
它对台湾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等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所以,将其单独列为一个地质亚区。
2、中央山脉东翼地质区该区由早第三纪变质杂岩系构成古老核心。
该区可以再分为西部的太鲁阁带和东部的玉里带这两个变质杂岩带。
花莲县太鲁阁峡谷地质公园就位于太鲁阁带之内。
3、中央山脉脊梁山脉及雪山山脉地质区该区为亚变质板岩带。
它包括亚变质的第三纪地层和早第三纪的变质杂岩系。
该区可以再分为西部的雪山山脉带和东部的中央山脉脊梁山脉带这两个不同的岩性构造单元。
4、西部山麓带地质区该区主要由新第三纪碎屑沉积岩层组成,也有一小部分渐新世沉积地层。
台湾粉尘爆炸实施方案

台湾粉尘爆炸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台湾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地震频发,加上台湾地区工业发达,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应对粉尘爆炸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台湾粉尘爆炸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实施方案内容。
1. 预防措施。
(1)加强粉尘防爆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建立健全粉尘监测系统,对潜在的粉尘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3)加强粉尘防爆安全技术改造,采用防爆设备和材料,提高生产设施的防爆能力。
2. 应急处置措施。
(1)建立健全粉尘爆炸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2)加强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各级应急处置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3)建立粉尘爆炸事故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避免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误解。
3. 事故调查和整改。
(1)建立健全粉尘爆炸事故调查机制,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2)加强事故经验总结和分享,推动相关企业和单位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粉尘防爆能力。
三、实施方案的重要性。
粉尘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台湾粉尘爆炸实施方案,对于预防和应对粉尘爆炸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台湾粉尘爆炸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协作配合,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同时,企业和从业人员也要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粉尘防爆安全,为台湾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福建船政与近代台湾矿产开发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2020年第10期(总第202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No.10.2020General.No.202收稿日期:2020-09-23作者简介:林洁(1983—),女,福州人,馆员,硕士,从事船政文化研究。
台湾矿产资源丰富,储藏有大量优质的煤、石油、铁和硫黄等矿产。
沈葆桢、丁日昌等船政人在台湾期间,带领船政优秀人才,利用船政成功经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以新型的经营方式在台湾开创了一批近代工矿企业,带动台湾地区开采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了台湾矿产开发的近代化,推动了台湾近代化的进程。
一、福建船政与近代台湾煤矿发展福建船政与台湾煤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同治五年(1866),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筹建福建船政时择址福州马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台湾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优质的煤矿资源。
可以说,台湾储量丰富的煤矿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福建船政船厂和新建轮船所需的燃料问题。
而这一历史性抉择,不仅使福建船政为自身发展寻找到充足的能源,而且让台湾煤矿开采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在通往这条近代化道路上,沈葆桢、丁日昌等船政人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台湾煤矿开采的背景台湾煤矿储量尤以基隆为盛。
早在明末,西班牙、荷兰人就已觊觎台湾的煤矿,先后在台湾基隆进行开采。
台湾史学家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中提及“煤为矿产大宗,台湾多有,而基隆最盛。
当西班牙据北时,则掘用之,其迹犹存,为今之仙洞”[1]351。
说明在西班牙占据台湾时,就已开始了西方列强抢夺台湾煤矿资源的历史。
鸦片战争后,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富饶的煤矿资源成为西方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一位英国军官到基隆勘查煤层,其在勘查报告中明确表明:台湾煤矿资源似乎十分丰富,而且煤的品质很好。
随后,英国向清政府提出在台湾开采煤矿的要求,但遭到清政府拒绝。
台湾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台湾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台湾省位于祖国大陆架东南缘的海上,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祖国第一大岛。
它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金是台湾省的优势矿种之一。
台湾采金历史悠久,历史上曾经是我国产金最多的省份之一。
19世纪80年代,在基隆河上游和中央山脉的一些溪流就有小规模的民采砂金矿。
此后,于1891年在铺设铁路时发现了基隆河砂金层,次年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采,1894年,在基隆河上游的台北九分首先发现了原生金矿,1895年发现了金瓜石大型金矿,1905年在第一长仁发现了铜金矿体,以后在金瓜石矿区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矿体。
金瓜石金矿的发现,带动了台湾采金业的迅速发展。
金瓜石矿床开采最盛时期,月处理矿石量达10万吨,曾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型金矿山,金及副产铜的产量均曾居全国第一位。
台湾省含金石英脉及砂金分布广泛,已查明的金矿石量约为700万吨左右,平均品位在4.8克/吨左右,金矿储量主要集中在金瓜石一带,除金瓜石矿区外,尚未发现其它具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床。
由于金瓜石金矿经几十年的开采,金矿保有储量日渐枯竭,目前仅余矿石量20余万吨,正由台湾金属矿业公司继续开采提炼,年产黄金5千余两。
据报道,近年来,金瓜石矿区的找矿工作又有新的突破,台湾地质工作者在金瓜石矿区发现产于火山岩与沉积岩接触带中的含金石英安山岩沿着主断层面继续向南伸展,目前已初步查明金矿石总蕴藏量约为3千万吨,平均品位2克/吨。
这一新发现}I起了台湾矿业界极大兴趣,正策划投资开采,古老的金瓜石金矿山将焕发出第二青春。
台湾省1987年的黄金产量为208.28公斤。
台湾属于新生代(喜山期)地槽褶皱带,从东至西大致可以划分为东部海岸山脉优地槽、大南奥变质带、西部海岸山脉冒地槽、台彭坳陷四个带。
在东部海岸山脉优地槽与大南奥变质带间是著名的台东大纵谷,是太平洋板块向西推移俯冲在亚洲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板块缝合线。
由于俯冲带上部受到挤压,俯冲角度变陡,近于直立。
推荐-台湾地区的矿业安全简介

台湾地区的矿业安全简介一、矿业概况台湾地区矿业开发较早,但种类不多,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品中,主要为石油、天然气、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盐及砂石等8种,而煤矿自1984年的大事故之后,产量逐年递减,2000年最后一座煤矿——三峡丰煤矿关闭。
目前,台湾约有500个矿分布于台、澎、金、马地区。
大型企业有石油公司、台湾水泥公司、亚洲水泥公司等,其余大部分矿山为小型的民营企业。
受先天条件的限制,台湾的煤矿无法大规模开采,只能以地下坑道半机械半人工方式开采,主要采矿方法有房柱法、长壁法和短壁法等,金属矿主要采用积石坑室法、房柱法、平巷法及露天的分层开采、切割等方法。
台湾矿山安全生产也曾经历过非常严峻的时期,事故频繁发生。
经过多年的努力,事故最多的煤矿,“每千工作人员死亡率”从20世纪70年代为3.0到80年代降至1.0,到90年代已降至0。
至全面停产时,煤矿保持了6年2个月“零死亡事故”的佳绩。
除煤矿以外,其他绝大部分为露天开采,安全条件较好,“每千工作人员死亡率”自20世纪70年代的1.5至80年代降至1.0,到90年代已降至0.3。
2001年,台湾地区矿产品生产价值共339.3亿元(新台币),其中以砂石为最重要,产值达214亿元,占63.22%;其次为天然气、大理石、盐、石灰石、硫璜、蛇纹石、原油等。
台湾地区大部分的矿产品都要靠进口补充供应。
2001年,矿产品进口占岛内全年矿产品需求总值(包括自产与进口)的91.30%。
按数量计算,进口量最大的分别是煤炭、原油、铁矿、天然气、石灰石、金属熔渣灰、花岗石石材、天然砂等。
二、矿山安全管理体制与国际上通行的安全管理一样,台湾地区矿山安全管理实行的是官方、资方(矿主)、劳方(工人)的三方管理机制。
从官方来看,台湾地区是由经济部矿业司(矿务局)对矿产资源开发与安全生产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并且是垂直领导,安全监督管理不受下级“政府”的约束。
矿务局下设矿场保安组,内分管理、检查、设备、项目、训练等部门,设置矿场安全监督员约30名,最多时达80名。
台湾资源简介

台湾资源简介1. 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经119°18′至124°30′,北纬20°45′至25°56′之间。
它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
台湾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 台湾的自然资源台湾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其森林资源广阔,在全国森林覆盖率中居于领先位置。
台湾山川纵横,河流众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此外,在台湾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渔业和海洋矿产资源。
3. 台湾的矿产资源台湾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和造山带交汇处,拥有多种矿产资源。
其中包括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煤、天然气等能源类矿产;以及大理石、花岗岩等建筑材料类矿产。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台湾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台湾的农业资源台湾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适宜发展多种作物。
其中,水稻是台湾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且产量稳定。
此外,台湾还种植了茶叶、水果、蔬菜等多种农产品,其中包括有名的高山茶、芒果和荔枝等。
5. 台湾的水资源台湾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域,年降雨量较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岛上众多山脉和河流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水系。
这些水资源不仅用于灌溉农田和供应居民生活用水,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发电。
6. 台湾的能源资源台湾是一个能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在能源供应上高度依赖进口。
然而,在海域周边仍然存在一定量的天然气和石油等能源资源。
为了减轻对进口能源依赖度,在台湾也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7. 台湾的旅游资源台湾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从美丽的海滩到壮观的山峦,从古老的寺庙到现代化的城市,台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景点和体验。
此外,台湾还以其独特而美味的美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8. 台湾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于台湾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两岸经济关系现状及其走向

第1章两岸经济关系现状及其走向1.1 并不和谐的两岸经济关系1.1.1 间接、单向——两岸经济交往的局限性和不平衡性近些年,由于海峡两岸经济往来发展迅速,以及岛内民众的强烈呼声,曾迫使台湾当局对大陆经济政策作了些调整。
但是出于“泛政治化”的思维,以及对所谓岛内“安全”的考虑,台湾当局一直将两岸经济往来定格在间接、单向的框架内。
两岸投资、贸易的间接往来,既费力又费时,造成各项成本的大幅增加,从而大大制约了台湾厂商的市场竞争力;单向交流则又造成两岸投资贸易的严重失衡和资源配置的浪费,致使两岸经贸往来呈现出人为的“三不”现象,即不对等、不平衡、不公平。
显然,台湾当局现行的大陆经济政策有悖于两岸经济双向有利、合作双赢的原则。
1. 台商赴大陆投资受到台湾当局的诸多限制台湾当局首先在台商投资大陆的金额上控制上限,而后在台商拟向大陆投资项目上又分为许可、专案审查、禁止三类,现调整为禁止、一般两类。
其中,禁止类约占总数的5%,虽然比例不高,但大都是高科技产业以及基础设施类、石化产业上游、金融等,技术层次较高,投资金额较大。
一般类项目则需要经当局逐一审批后才能放行。
这一政策严重阻碍了台湾高新技术产业赴大陆投资的步伐,由此背离了两岸技术、资源互补的原则,进而让这些企业丧失了在大陆市场与国际同类厂商竞争的机会。
再者,台湾当局为了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还对所谓“违法”赴大陆投资的台商进行处罚。
为此,台湾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与经济主管部门还联手修“法”,着意提高岛内企业“非法”赴大陆投资的罚金额度,以及施以刑期的条件。
2.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尚未开放同样,台湾当局出于“泛政治化”的思维,至今仍坚持不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也不允许大陆人士去台湾从事经济贸易活动(包括禁止赴台进行招商活动),这种封闭的政策,只能对台湾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
在海峡两岸相继成为WTO成员后,迫于国际舆论及其岛内工商业界的压力,台湾当局才开始着手对其大陆经济政策进行有限度的调整,但是一直也无实质性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871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台湾地区的矿业安全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of mining safety in T aiwan
台湾地区的矿业安全简介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矿业概况
台湾地区矿业开发较早,但种类不多,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品中,主要为石油、天然气、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盐及砂石等8种,而煤矿自1984年的大事故之后,产量逐年递减,2000年最后一座煤矿——三峡丰煤矿关闭。
目前,台湾约有500个矿分布于台、澎、金、马地区。
大型企业有石油公司、台湾水泥公司、亚洲水泥公司等,其余大部分矿山为小型的民营企业。
受先天条件的限制,台湾的煤矿无法大规模开采,只能以地下坑道半机械半人工方式开采,主要采矿方法有房柱法、长壁法和短壁法等,金属矿主要采用积石坑室法、房柱法、平巷法及露天的分层开采、切割等方法。
台湾矿山安全生产也曾经历过非常严峻的时期,事故频繁发生。
经过多年的努力,事故最多的煤矿,“每千工作人员死亡率”从20世纪70年代为3.0到80年代降至1.0,到90年代已降至0。
至全面停产时,煤矿保持了6年2个月“零死亡事故”的佳绩。
除煤矿以外,其他绝大部分为露天开采,安全条件较好,“每千工作人员死亡率”自20世纪70年代的1.5至80年代降至1.0,到90年代已降至0.3。
2001年,台湾地区矿产品生产价值共339.3亿元(新台币),其中以砂石为最重要,产值达214亿元,占63.22%;其次为天然气、大理石、盐、石灰石、硫璜、蛇纹石、原油等。
台湾地区大部分的矿产品都要靠进口补充供应。
2001年,矿产品进口占岛内全年矿产品需求总值(包括自产与进口)的91.30%。
按数量计算,进口量最大的分别是煤炭、原油、铁矿、天然气、石灰石、金属熔渣灰、花岗石石材、天然砂等。
二、矿山安全管理体制
与国际上通行的安全管理一样,台湾地区矿山安全管理实行的是官方、资方(矿主)、劳方(工人)的三方管理机制。
从官方来看,台湾地区是由经济部矿业司(矿务局)对矿产资源开发与安全生产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并且是垂直领导,安全监督管理不受下级“政府”的约束。
矿务局下设矿场保安组,内分管理、检查、设备、项目、训练等部门,设置矿场安全监督员约30名,最多时达80名。
专业涉及采矿、地质、土木、机械、电气、电子、化工、冶金等。
在矿山集中的地区,共设立了5个矿场保安中心,每个中心配备了6名安全监督员,负责对所辖地区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原则上,每名矿场安全监督员负责监督的矿场不超过15个,对所负责的矿场每个月检查一般为两次。
官方的安全监督机构是垂直的,但安全检查工作是分层次的。
通常的检查由矿场保安中心的安全监督员执行,对其检查结果,矿务局矿场保安组的安全监督员将进行抽查、考核。
第三层由矿场保安组、或高层矿场安全技术人员、或矿务局的主管人员进行抽查、考核。
特殊情况下,邀请专家、学者组成项目检查小组进行特别检查。
从资方来看,矿业权者(董事长)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确保安全生产所需的设备、经费及人员。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由矿场负责人(总经理)负责。
矿场安全主管在矿场负责人领导下,具体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而且,各企业普遍成立了由矿场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代表或工会代表组成的矿场安全委员会,共同商议、协调解决矿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从劳方来看,一种重要方式是工人通过矿场安全委员会等参加企业的安全管理。
由于台湾的工会代表多数为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文化素质偏低,因此,工会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社会压力影响资方,而较少参与安全技术管理。
三、矿山安全立法
台湾的矿业法规体系比较健全,除普遍适用于各行业的《劳工安全卫生法》、《劳动基准法》、《爆炸物管理办法》、《劳工保险条例》外,还专门制定了适用于矿山的《矿业法》、《土石采取法》、《矿业法施行细则》、《矿场安全法》、《矿场安全法施行细则》、《矿场保安费提存支用实施办法》、《矿场救护队之编组、装备及训练课程基准》等法律、法规。
《矿场安全法》是实施矿山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规定很具体、实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中对涉及矿场安全的有关人员的责任做了明确规定。
如矿业权者(董事长)应负责提供有关矿场安全的设备、经费及人员,矿场负责人(总经理)负责包括冒顶、片帮、火灾、水灾、机电设备、救护等有关方面安全措施的设计、管理及维护。
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分区定期派人员检查矿场安全设施,如有不合格者,应给予指导限期改进。
如有发生危害的危险时,责令其停止作业。
对于具有特殊安全问题的矿场,应专案加强检查、监督及命令矿场负责人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认为矿场有危害矿产资源、矿场作业人员或救护人员安全时,责令矿业权者局部或全部停止开采如无法改进或控制隐患的,责令局部或全部封闭,必要时,取消其矿业权。
四、矿山安全的特殊措施
台湾地区除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促进矿山安全生产外,针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特点,采取了许多特殊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设立矿山安全基金
为鼓励发展本地的矿业,确保安全生产,台湾设立了矿山安全基金,对矿山安全措施及设备进行补贴。
基金主要来自来于进口矿产品的附加。
而补贴的额度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救护设备100%,法定防爆器材50%~80%,非法定安全器材30%~50%,新式安全或生产设备,主要生产器材及煤矿主要生产坑道酌情补贴。
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矿山安全的投入,促进了安全生产。
(二)严格的证书管理及免费的调训(培训)制度
政府的矿场安全监督员要先取得“政府”“公务员”资格,再取得“矿场安全监督员”资格方可上岗。
矿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员、爆炸物管理员、安全督察员)均须通过“国家”考试与实务训练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
矿场作业人员(矿工)均须经矿场安全教育、训练合格,取得“政府”核发的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对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行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将强制对职工再次进行调训。
此种调训是免费的。
但由于职工参加调训时期,
将影响矿场的正常生产进度,各矿场还是尽量采取措施,减少职工参加此种政府强制的调训。
(三)企业普遍比较守法、政府监督讲究手段和技巧
从我们参观的企业看,像台阶高度、边坡角等重要指标、参数都符合法规要求,特殊情况的,事前已经过安全监督机构审批。
而对于安全生产技术方面具有倾向性、代表性的问题,企业与监督机构能共同协商,研究解决,既确保安全又不影响正常生产。
对矿场应改进的事项,监督机构一般先与矿场负责人及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座谈,获得共识后,矿场即按规定完成,否则,对于小的违规以上述的“调训”替代处罚;对于轻犯、初犯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如罚款、停职、调职等);对于构成犯罪的或累犯,则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在台湾,有关矿山安全方面,最重的刑罚为5年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罚金。
(四)具有一支业务精良、思想稳定的安全监督队伍
台湾对于矿山安全监督人员,特别注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福利待遇。
矿场安全监督员除一般规定的薪资外,加领“危险津贴”;
每年至少参加两次在职训练及矿山救护训练演习,不定期派往矿业先进国家接受安全技术训练,或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台指导,同时进行各种矿场安全技术与器材的试验研究,不断地充实安全知识技能,并规定现场的检查人员年龄须在50岁以下等等。
除此之外,台湾地区的社会中介组织活跃,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矿山环保意识强,矿产品利用率高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应该说,台湾地区在矿山安全生产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作者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一司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