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发展现状一、引言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和运营,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主要特点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巨大的市场规模:随着中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xx 万公里,这为养护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竞争激烈:由于市场规模庞大,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

企业之间在技术水平、价格竞争等方面展开角逐,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3.技术水平较高: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需要应用多种先进技术,包括路面检测、养护材料研发等。

因此,养护企业需要具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备,以满足高速公路养护的需求。

4.政府监管严格:高速公路养护属于公共事务,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

因此,政府对养护市场的监管要求相对较高,涉及到施工质量、工期等众多方面。

三、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发展现状目前,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呈现以下几个主要发展现状:1.企业数量增加:近年来,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吸引了大批企业的参与。

从国家级企业到地方小型企业,涌现了一大批专业的养护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养护服务。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公路养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养护方法逐渐被更先进的技术所替代,例如激光铺设技术、新型养护材料等,提高了养护效果和工作效率。

3.养护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和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近年来,养护企业通过完善技术标准、加强质量管理等措施,提高了养护质量,让用户更加满意。

4.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的发展,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企业之间通过不断降低价格、增加附加服务等手段争夺客户,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格局。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前言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公路从建国初的几万公里到目前的400万公里,高速公路从1984年兴建到1988年底通车的第一条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到目前拥有总里程7.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这其中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几代人艰苦奋斗的足迹,凝结了无数公路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

作为一名学生和未来的公路工作的从事者,我觉得我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公路发展的历史,更要清楚地看清现状,和探讨公路事业发展的未来,这非常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公路方面的学习、科研和施工工作。

第一章高速公路概念1.1高速公路的概念和定义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

其建设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没有统一的标准,命名也不尽相同。

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

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

国际道路联合会在历年的统计年报中,把直达干线也列入高速公路范畴。

从定义可以看出,一般来讲高速公路应符合下列4个条件:(1)只供汽车高速行驶;(2)设有多车道、中央分隔带,将往返交通完全隔开;(3)设有平面、立体交叉口;(4)全线封闭,出入口控制,只准汽车在规定的一些立体交叉口进出公路。

第二章世界公路发展情况2.1世界公路发展的四个阶段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2000万公里,约8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6万公里左右(此数据不太准确),其中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

高速公路发展趋势

高速公路发展趋势

高速公路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速公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多,高速公路网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不仅对已建成的高速公路进行扩建和改造,还积极开展新的高速公路项目。

预计未来几年,高速公路的里程将继续快速增长。

2. 提高品质:高速公路不仅要满足运输和交通需求,同时也要符合人们对出行的需求和期望。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高速公路必须注重舒适性和安全性。

未来的高速公路将更加宽敞、平坦、直线,同时配备更好的交通设施和服务,以提高用户体验。

3. 智能化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将对高速公路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智能化的高速公路将配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和通信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车速和路况信息,以提供精准的交通管理和服务。

此外,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也将实现电子化和无人值守,提高收费效率和用户便利度。

4. 绿色环保: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高速公路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今后的高速公路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同时,高速公路的绿化面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将得到更多重视。

5. 互联互通:高速公路不再只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通道,还将与其他交通工具和网络进行互联互通。

将来的高速公路将与铁路、航空和水运等交通网络无缝连接,形成多式联运系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

总体来说,高速公路在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快速、智能、环保和便捷。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高速公路的投资力度,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和更新,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的需求。

同时,也要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和维护,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以后的趋势

高速公路以后的趋势

高速公路以后的趋势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载大量交通流量、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等多重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高速公路在我国交通战略规划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未来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未来高速公路的发展重点将是完善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

根据《公路网规划》要求,我国将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的线网和支线网,实现沿海、沿江、沿边、沿辽、沿鄂、沿湘、沿渝等重要线网的衔接,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的主干和支线网络。

同时,还将重点发展城市间快速通道和城市快速路网,提升城市综合交通能力。

2. 提高高速公路服务水平:未来高速公路将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交通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速公路需要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和舒适的服务。

因此,未来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将逐步向综合服务区转变,不仅提供加油、休息等基础设施,还将增加餐饮、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3. 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未来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将成为重中之重。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不断扩大和交通流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未来高速公路将加大对于超速、违章行驶、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交通监控设施的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

4. 推广智能化交通系统:未来高速公路的发展将更加智能化。

引入智能交通技术,推广ETC电子收费系统、智能导航、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交通运输管理水平。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交通流量监测、拥堵预测等智能化交通管理,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出行服务。

5. 连接周边城市及农村地区:未来高速公路发展将不仅局限于城市交通网络,还将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连接。

农村公路的建设和改造将是未来的重要任务,实现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联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我国的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的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的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公路作为陆上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公路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公路发展的趋势。

一、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约5.1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了1.4万公里,占比接近27%。

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大大提升了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和效率。

然而,我国公路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公路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的交通状况堪称“一车难求”,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和能源,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其次,公路安全问题突出。

尽管我国对于交通安全加大了力度,然而由于道路基础设施的落后和驾驶员素质的不高,交通事故频发。

二、未来趋势分析为了解决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公路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以下是未来公路发展的几个趋势:1. 高速公路网络的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出行需求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网络将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未来,我国将继续投资兴建高速公路,特别是连接各个经济发展区域的高速公路,以促进区域间的交通交流和经济一体化。

2. 公路与其他交通方式互联互通为了优化交通布局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未来公路发展将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互联互通。

例如,建设公路与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的接驳节点,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组合,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服务。

3. 智能化技术在公路运输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将在公路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信号灯等将大大提高交通安全性和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推广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公路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

例如,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公路照明,推广电动车辆充电桩建设等,减少公路运输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必不可少,高速公路作
为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也发展迅速。

2024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长已达
到523.4万公里,比2024年增长67.5万公里,增速15.9%,较2024年
增速高出4.2个百分点。

其中,高速公路总长超过100万公里的省份有云南、广西、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江苏、上海等8个;高速公路总长
超过50万公里的地区有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安徽、浙江、上海、
重庆、广东、湖南、湖北、四川、黑龙江、广西等15个;高速公路总长
超过10万公里的地区有重庆、四川、新疆、青海、甘肃、贵州、福建、
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广东、广西、内蒙古、宁夏等24个省份。

二、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高速公路将不断发展壮大。

1、全国统一标准化。

在未来的高速公路建设中,将实施全国统一的
施工标准和规范,推动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此外,全国也将针对高速公
路建设开发出一系列的政策、规范,促进全国一致的规范化发展。

2、更优质的管理服务。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高速公路不仅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还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已经超过了1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增加,高速公路的需求仍然很大。

因此,未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规划,到203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7.5万公里。

高速公路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但在技术上却有着迅速赶超的势头。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高速公路建设将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无人驾驶技术等将会得到广泛应用,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第三,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将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对出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施将更加完善,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如餐饮、住宿、休闲等。

同时,高速公路上的充电桩、加油站等设施也将更加便捷,满足不同车辆的需求。

第四,高速公路的环保意识将进一步增强。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高速公路建设将更加注重生态修复,采用更多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高速公路上的噪音、尾气等污染也将得到更好的控制。

第五,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高速公路将更好地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对交通流量、路况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这将有助于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效率和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还将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基建资金的压力、土地资源的有限、交通拥堵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但是,通过政府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也将逐渐得到解决。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预测研究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预测研究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预测研究第一章前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高速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预测,以期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第二章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2年,此期间主要建设了京沪、京广和京津等高速公路;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到2003年,此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高速公路里程从1992年的1161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30800公里;第三阶段是从2003年到今天,此期间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成熟期,建设速度开始逐渐放缓。

截止2020年底,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达到了160000公里,位居全球第一。

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到了30000公里,是前一个五年规划期间的两倍多。

第三章中国高速公路的优势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以下不可忽略的优势:1.加速区域经济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提高旅游业竞争力: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

3.提高物流效率: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效率。

第四章中国高速公路发展面临的挑战虽然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是在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挑战。

视觉中国用户新华社发EPA光明。

1.高速公路拥堵问题: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交通工具快速普及,高速公路的拥堵问题日益显著,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不便。

2.投资负担问题:高速公路建设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在未来的建设中,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合理分担财政压力的资金来源。

3.技术创新问题: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能以及运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前言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公路从建国初的几万公里到目前的400万公里,高速公路从八十年代末的零起步到目前拥有总里程7.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这其中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几代人艰苦奋斗的足迹,凝结了无数公路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

作为今天从事公路行业的工作者,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公路发展的历史,更要清楚地看清现状,这非常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公路方面的科研和施工工作。

今天的课程即鉴于此目的,和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公路发展方面的探讨与交流,也将此作为我们今后开展更深入学习交流的一个起点,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做出更好的成绩。

本次课程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为:公路的起源、世界公路发展情况、我国和自治区公路发展现状、国家和自治区公路发展规划、我集团路桥产业发展形势及未来前景、我国部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工程项目简介。

第一章公路的起源及发展一、公路的起源(一)世界公路的起源路,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常言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事实。

而路中的马车行道,马路、公路、高速公路,则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科学进化的不断更新产物。

公路的历史应追溯至公元前三千年,古埃及人为修建金字塔而建设的路,应是世界上最早的公路。

次之是大约公元前二千年古巴比伦人的街道,比中国公路要早很多。

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波斯帝国大道贯通了东西方,并连接起通往中国的大道,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丝绸之路,这可算是二千五百年前最伟大的公路了。

古罗马帝国的公路曾经显赫一时,它以罗马为中心,向四外呈放射形修建了二十九条公路,号称世界无双。

所以产生了至今人们还常用的外国俗语,“条条道路通罗马”。

公路的修建也有个不断提高技术和更新建筑材料过程。

最早当然是土路,它易建但是也易坏,雨水多些,车马多些,便凹凸不平甚至毁坏了。

欧洲较早出现了碎石路,这比土路前进了一大步。

再后出现了砖块路,也比中国早很多。

在碎石上铺浇沥青是公路史上一大突破,则是近代的事了。

(二)我国公路的起源中国自古有驿站驿路,但是真正第一条较先进的公路,是1906 年铺设的广西龙州至镇南关的公路。

根据史书记载和出土的文物考研,于我国商代甲骨文中出现的“行”与“车”字为最多。

殷商时,称道路为“行”,西周早期出现了“道”字,到中期又出现了“路”字。

西周的道路,分为城邑、野外两大类。

秦汉时期,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

驰道标准为“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

魏晋南北朝时,规定在车马大道上“一里置五尺之铜表“,以标明里程。

北周时,令诸州夹道一里植一槐树,十里植三树,百里植五树,以标志道路的里程。

隋唐宋辽金时代,随着经济大发展,官府更加重视车马大道的修筑、养护及管理,除车马大道的称呼外,由于货物流通量大增,人、车、马流量巨变,为满足需要沿途需设站,便又称之为野外(长途大道)大道为驿道和驿站。

唐太宗下诏要求“率土之内、道路无壅”。

唐广德元年及大历元年(公元763—766年),代宗两次下诏,明确规定要地方官员巡视道路,管好道路,并重申,不得在官路上耕种及砍伐树林,路树缺损要及时补植。

北宋辽金时代,由国家工部主管,地方则在州、县下设户曹、司户具体负责。

元明清时代,从元代起,虽然水路航运迅速发展,但对道路交通也十分重视,不但全国设省管理道路交通,地方的府、州、县设专人管理。

并发诏令“道路整修后要及时检查”。

清代时,将管理的官名“尚书”和“左右侍郎”改为“大臣”,即交通大臣。

对御道的修治则更为详尽与具体,制定了施工与养护道路规范的《东道纪略》大清会典。

从车马大道、邑道、驰道、驿道、官道、御道发展到公路(开始称马路),直到今天的一级、二级、高级公路和全封闭的高速公路,都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公路的概念(一)定义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

中文所言的“公路”是近代说法,古文中并不存在,“公路”意指公共交通之路。

道路和公路在意义范围内是有区别的,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二)公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县、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

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1)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2)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的公路干线。

(3)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4)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乡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5)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2、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 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 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 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 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 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昼夜3000-7500 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昼夜1000-4000 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1500 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200 辆以下。

第二章世界公路发展情况一、世界公路发展的四个阶段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2000万公里,约8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6万公里左右(此数据不太准确),其中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

回顾历史,国外发达国家公路的发展大致都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正处于第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30年代,是各国公路的普及阶段。

这期间随着汽车的大量使用,大多是在原有乡村大道的基础上,按照汽车行驶的要求进行改建与加铺路面,构成基本的道路网,达到大部分城市都能通行汽车的要求。

第二阶段从30年代到50年代,是各国公路的改善阶段。

这期间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公路交通改善需求增长很快,各国除进一步改善公路条件外,开始考虑城市间、地区间公路有效连接,着手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的规划,英、美、德、法等国都相继提出了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干线公路发展规划,并通过立法,从法律和资金来源方面给予保障。

第三阶段从50年代到80年代,是各国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高速发展阶段。

这期间各国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规划的实施与建设,并基本形成道路使用者税费体系作为公路建设资金来源的筹资模式,日本等国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还通过组建“建设公团”修建收费道路来促进高等级公路发展。

各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为公路运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是各国公路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综合发展阶段。

这期间各国在已经建成发达的公路网络的基础上,维护改造已有的路桥设施和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系统,重点解决车流合理导向、车辆运行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以提高公路网综合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外各国还特别重视公路环境设施的建设,在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进行保护,如通过居民区的路段建设防噪墙等以减小汽车行驶噪音影响,又如设置鱼类和其他动物等专用通道,保证公路沿线动物的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小知识:美国是世界上拥有高速公路最多的国家,拥有约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加拿大修建了1.6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居世界第三位;德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1万多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德国1932年建成的波恩至科隆高速公路,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法国目前拥有1万多公里高速公路,位居世界第五位;意大利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6300多公里;英国为3000多公里;日本已修建了6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

(以上7国数据截止2007年底)。

我国至201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7.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二、美国与中国公路现状比较美国现有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最长,西欧各国和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公路网基础好,高速公路也逐步成网,公路运输一直为内陆运输的主力。

相比之下,前苏联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公路里程较少,道路质量差,公路铺面率低于美、日以及西欧诸国。

美国于1937年开始修筑高速公路,目前,美国拥有约10万公里高速公路,居世界第一。

已完成以州际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其总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40%半左右,连接了所有5万人以上的城镇。

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有一套评估、规划立项、投融资以及维护管理的机制,每个项目的认证至少要两年时间。

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比例为州政府19.6%,地方县市77.4%,联邦政府3%,平时维护费用主要由州政府负责。

车道路面标志,标出了最高与最低限速。

第二名是中国,到201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达7.4万公里。

中国台湾省于1978年底建成基隆至高雄的高速公路长373公里。

1988年10月31日,上海至嘉定18.5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中国大陆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