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环流.PPT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季风环流》课件

季风环流在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短期气候预测
根据季风环流的演变规律 ,预测短期内气候变化趋 势,为灾害防范和应对提 供依据。
长期气候变化研究
研究季风环流与长期气候 变化的关系,为全球气候 变化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评估季风环流变化对气候 的影响,为制定应对气候 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 学依据。
地球自转的影响
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产生昼夜 交替现象,进而影响地表温度和 气压的变化,从而影响季风环流
。
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产生地转 偏向力,使气流在运动过程中发 生偏转,从而影响季风环流的形
成和运动路径。
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对季风环 流的影响较小,但仍然有一定的
影响。
大气环流的影响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表面不同地区之间的大气流动和交换,它对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变 化具有重要影响。
02 季风环流的影响因素太阳辐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 来源,它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差异 ,进而影响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变
化。
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导致不同 季节中,地球表面温度和气压的 分布不同,从而影响季风环流的
季节性变化。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导致不 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和季风环流特
征存在差异。
01
02
03
农业种植布局
根据季风环流的特点,合 理安排农业种植布局,选 择适宜的作物和种植方式 ,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灌溉
利用季风带来的降水,合 理安排农业灌溉,保证作 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农业气象服务
利用季风环流预测气候变 化趋势,提供农业气象服 务,指导农民采取科学合 理的农业管理措施。
非洲季风环流分为北非季风和南非季风两种类型,其 中北非季风受到撒哈拉沙漠和地中海的影响,南非季
季风环流-课件

冬季
南亚季风环流
高
低
东北季风
夏季
南亚季风环流
0° 西南季风
五、季风环流 风向:
东南风
;
夏季风
东亚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
冬季风 风向: 西北风
;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五、季风环流 风向: 西南风 ;
南亚 夏季风 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
冬季风 风向: 东北风
;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几种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
成因
特点
热带雨林 10°N-10°S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高温
气候
之间Leabharlann 控制,多对流雨多雨
热带沙漠 气候
地中海气 候
温带海洋 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 全年炎热
30°之间大陆 带控制
干燥
中西部
30°-40°的 夏季:副高控制
大陆西岸
冬季:西风带
夏季炎热 干燥;冬 季温和多 雨
40°-60°的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
大陆西岸
多雨
季风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
高压副极地低低压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
东亚季风环流 冬季
高 低
东亚季风环流 夏季
低
高
东南季风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季风环流ppt

南 半 球
海陆热 1月 力性质 的差异 7月
冷高压 保留副极 地低压带 (块状) 热低压 保留副热 (块状) 带高压带
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 占绝对优势
状,因为 海洋
面积
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一 月
冬季
冰岛 低压
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中心,将 大陆上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东亚季风
位 置
压带 副热带 高压带
气压中心的变化 亚欧大 陆 太平洋
北 半 球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目标: 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其气候特征。
2、掌握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与特点 及其差别。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七 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中心,将大 陆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海陆热 1月 力性质 的差异 7月
冷高压 保留副极 地低压带 (块状) 热低压 保留副热 (块状) 带高压带
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 占绝对优势
状,因为 海洋
面积
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一 月
冬季
冰岛 低压
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中心,将 大陆上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东亚季风
位 置
压带 副热带 高压带
气压中心的变化 亚欧大 陆 太平洋
北 半 球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目标: 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其气候特征。
2、掌握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与特点 及其差别。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七 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中心,将大 陆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季风环流优秀课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几种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
成因
特点
热带雨林 10°N-10°S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 • 整年高
气候
之间
控制,多对流雨
温多雨
热带沙漠 气候
地中海气 候
温带海洋 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 • 整年炎
30°之间大陆 带控制
热干燥
中西部
• 30°-
夏季:副高控制
40°旳大 冬季:西风带
陆西岸
夏季炎热 干燥;冬 季温和多 雨
• 40°- • 整年受西风带控 • 整年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0°旳大 制
和多雨
陆西岸
季风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几种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
成因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地中海气 候
温带海洋 气候
特点
B
C
A
D
D
A
A
C
C
B
C
D
B
A
C
热带雨林气候旳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旳分布:
地中海气候旳分布:
副 极 地 低 气 压带 副 热 带 高 气压 带
北半球
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旳分布:
两种气候旳对比(北半球):
低
高
东南季风
冬季
南亚季风环流
高
低
东北季风
夏季
南亚季风环流
0° 西南季风
五、季风环流 风向:
东南风
;
夏季风
东亚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别;
季风
冬季风 风向: 西北风
;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季风环流 (共17张PPT)

探究1:1月份,海陆差异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影响。
1月份 太阳直射南半球
气压带、风带分布 相对二分日南偏
海陆差异
北半球冬季 陆地降温快 T陆地 < T海洋
亚欧大陆中高纬 蒙古-西伯利亚 寒冷中心形成高压
冷高压将原本附近的 副极地低压切断,使
之保留在海洋上
风?
冷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30°N
降水 季节 差异
季风 气候
谢谢聆听!
探究:考虑海陆差异、直射点移动等因素,全球大气环流的状况。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赤道
地表均一 直射点移动
海陆差异 直射点移动
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季风环流 原理
海陆差异 直射点移动
冬季陆地 夏季陆地 气温低 气温高
形成高压 形成低压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西北风 干冷
东北风 干暖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风
西南风
暖湿
湿热
海 陆 热 力 性 质 差 异 风带季节移动
小结:海陆差异对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影响——形成 季风环流
亚洲东部 南部地区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冬季: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 夏季: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
吹来自陆地的风 吹来自海洋的风
0°
30°S
探究1:1月份,海陆差异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影响。
亚洲 高压
阿留申 低压
读“世界1月份海平 面等压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画出亚洲东部和 南部的风向,并判 断其物理性质(温 度、湿度)。 2. 试分析亚洲东部 和南部冬季风形成 的原因。
季风环流_课件

冰岛
蒙古-西伯利 亚
阿留申
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 亚速尔
总结
• 1月份亚欧大陆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被亚洲高压所切断,副极地低气压 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 7月份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 亚洲低压所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 只保留在海洋上。 •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 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东亚季风环流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 差异 成因
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2、季风 环流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分布及特点
几种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 成因 特点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地中海气 候 温带海洋 气候
B B
C C
A D D D
A
A
B
A
C
C
C
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
风向 性质 成因
冬季 亚洲高压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 太平洋
东南风
冬季 亚洲内陆
东北风
夏季 印度洋
西南风
炎热、湿润
炎热、湿润 温暖、干燥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 风带的季 节移动
东亚季风 (东亚)
气候类 型 风 夏季 向 冬季
亚热带季风 气候 温带季风气 候
南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
季风环流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 高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只 保留在海洋上。
季风环流 完整ppt课件

高纬度,温暖 陆 地,湿润
精选ppt
12
思考:受夏季风影响,给我国降水带来什么影响?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时间上夏季多冬季少; 降水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精选ppt
13
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 沛。
300N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
精选ppt
14
玉门关
●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为什么春风不能度过玉门关?
精选ppt
15
季风“三字经”
冬季风,北边来, 夏季风,南边来, 东亚风,成因一, 海陆差,成季风; 南亚风,成因二, 海陆差,加“移动”。
精选ppt
16
读“亚洲季风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亚洲低
压,
又称 印度低 压。
2、B为 西南
西南季风
原因1、北半球夏季,因气压带 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 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
形成西南季风。
东南信风
精选ppt
10
为什么人们常说:穷得喝西北风?
思考:西北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特点?
北半球: 西北季风
从高纬度 从陆 地
低纬度, 寒冷 海 洋, 干燥
精选ppt
11
北半球 夏季风 : 从低纬度 从海 洋
4
冬季,西伯利亚区地表强烈冷却,在最寒冷时可降至-60~-68℃.
精选ppt
5
北半球冬季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西北季风
精选ppt
6
北半球夏季
东南季风
精选ppt
7
亚洲东部地区:东亚季风 亚洲南部地区:南亚季风
季风环流.PPT课件.共35页文档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季风环流.PPT课件.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
东北信
4.假如该图热表带示沙的漠是非气洲候大陆上的某地,此时控制B处的是
风,B处的气
候类型是
。
复习2: 热力环流及其形成
冷
热
冷
水平方向“冷”“热”分布不均:
——受“热”地区,近地面形成“低压”,其上空盛行垂直“上升” 气——流“;冷”的地区,近地面形成“高压”,其上空盛行垂直“下沉” 气风流——。水平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读亚洲部西南风 ,其形成与南半球的 东南信风 风越过赤道产生偏转有关。
2.在图中的直线上添画箭头表示上海夏季的盛行风向。 3.B海域位于(北)印度 洋海区,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
化,其原因是 受热带季风环流影响。 在冬季,该海域洋流呈 逆 时针方向流动。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大气的物质组成 大气的垂直结构——垂直分层
专题 8
大气的运动与气候——行星风系、季风 专题 9、10
复习1:
行星风系——三圈环流、近地面的七个气压带与六个风带及其 移动
读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用字母填空和回答:
1、升近/下地沉面)的气低流气,压因带此是该图两中地的带在C气候和上G的共,性其特上点空是盛降行水垂直多。上升(上 2升、/近下地沉面)的气高流气,压因带此是该图两中地的带在A气候和上的E共,性其特上点空是盛降行垂水直少下。沉(上 3、近地面以东北风为主的“东风带”是图中的B 和F ;西风带 是 D。
东南 季风
西南 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及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分布
亚洲东部
我国西南、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亚洲大陆
太平洋
北美大陆 大西洋
一月 七月
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阿留申低压 夏威夷高压
高压 低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说明: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注意季风环流的三种图示:风向示意图、水平气压场图、等温线分 布图。
一月
七月
高气压 西北季风
低气压
东北 季 风
东南季风 低气压 西南季风
高气压
赤道 低气压
赤道
高气压
亚洲季风(1月).exe
亚洲季风(7月).exe
一月切断
低副 极 地 低高 压 带 低 600N
七月切断
高 副 热 带 高低 压 带 高
300N
东亚 季风
南亚 季风
冬季 风向
西北 季风
东北 季风
夏季 风向
3、地面(下垫面)状况: 海陆分布——海洋性、大陆性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季风气候 地形——高原、高山气候 洋流—— 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气候类型的判别方法
气温 降水
气温变化曲线
凸—北半球 凹—南半球
>150C—热带
最冷月均温
气温变化曲线
最热月均温 年雨型—热雨、温海
00-150C—亚热带 <00—温带(温海除外) >100C—亚寒带 00-100C—苔原气候 <00—冰原气候
4、近地面水平气流呈南北辐合状,易形成锋面和锋面降水的地带是图中
的 C 带。
读下面某地大气环流图和地形剖面图,回答:
1.若a、b、c分别代表三地的地球半径,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
b 2.此图是 7 (填“1”或“7”)月前后的大气环流状况
3.图中A地的空气运动是 上升(填“上升”或“下沉”)降雨类型主对要流
三、季风与气候 冬季风 ——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从高纬、内陆吹来 ——干、冷 夏季风 ——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从低纬、海洋吹来 ——暖、湿
四、季风与农业 雨热同季、水田农业、鱼米之乡、水稻、甘蔗
五、季风与灾害 季风的进退——锋面雨带的进退 季风的不稳定---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南旱北涝; 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冬季风——寒潮
水平温度场——水平气压场——风场 水平方向冷热分布不均除了受“太阳辐射”水平分布不均影响以外, 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还受地表形态和地表物质组成差异的影响
热力环流的其它形式 山谷风:
海陆风:
专题10 季 风
——热力环流的又一种表现形式
一、季风 1、概念
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改变 的现象(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2、成因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小林拍摄照片时,东京正值 ( C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晚上
2、富士山顶部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 B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3、拍照季节日本的盛行风向是 ( C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4.形成这一盛行风的主要原因是 海陆热力差异
。
5.此时,在北太平洋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B ) A.亚洲低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洲高压 D.阿留申低压
读某沿海地区垂直剖面图回答:
1.图中,aa’、bb’表示该沿海地区上空的等压面,其中气压值较高的
等压面是 bb’
。
2.此时,该沿海地区近地面的风由 海洋 吹向 陆地 。
3.这种情况多发生与冬、夏两季的 夏 季。
读下列某地气温随月份分布曲线图和降水量随月份分配 柱状图,回答:
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1、分布 2、特点 3、成因 4、判读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
1、太阳辐射不均——气温差异: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极地气候
2、大气环流: 高气压带控制地区——少降水,气候干燥 低气压带控制地区——多云雨,气候湿润 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地区——气候有季节变化 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地区——湿润温和
读北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⑴根据图中气压中心的分布判断,本图为冬 季的形势图。 ⑵图中气压中心A的具体名称是 亚洲高压 ,它切断 了 副极地低 气压带。图中气压中心B的具体名称 是 阿留申低压 。 ⑶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 西北季风 ,北印度洋上的 洋流呈 逆 时针方向流动。
小林暑假赴日本旅游,拍摄了富士山的风景照,洗印出的照片上 显示拍照时间为14时30分(北京时间)。回答:
少雨型—热沙
夏雨型—热季、亚热季、温季、热草、温大陆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 判断气候类型,说出气候特点和地区分布:
南半球亚热带 地中海型气候
北半球亚热带 地中海型气候
北半球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热带稀树 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