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
黄药在选矿中的应用副本

黄药在选矿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当前矿物分选业的发展和对分选矿物要求的提高,矿用浮选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对矿物的分离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黄药主要用作浮选类选择性捕收剂,黄药是一种磺酸根与相应离子作用的巯基类矿用浮选剂,本文主要是介绍黄药、黄药分类、黄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及其黄药在硫化矿、重金属等分选选矿中的应用。
关键字:黄药黄药的制备黄药的应用。
Abstract:With the mineral separ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mineral separation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kinds of ore flotation agent,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mineral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which xanthate is mainly used as selective flotation collector, xanthate is a sulfonic acid and the corresponding ion as with the thiol ore flotation agent, this paper is mainly xanthate, xanthate classification, xanthat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preparation of xantha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ineral processing in sulfide mineral, heavy metal equal selec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preparation of xanthate xanthate xanthate application一、黄药黄药是由英国化学家Keller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通过醇类、碱及二硫化碳反应生成。
黄药

黄药黄药(xanthate) 硫化矿浮选常用的一种巯基扩捕收剂。
学名为烃基黄原酸盐,通式,R为C2~5烷基。
醇与苛性碱和二硫化碳作用,生成黄药其基本反应式为性质黄药为黄色晶体或粉末,不纯品常为黄绿色或橙色的胶泥状物,有刺激性臭味,中等毒性,因此,生产黄药时应注意保护人体和防止环境污染。
短碳链黄药易溶于水,易燃,稳定性差,合成黄药含水分多,保存期为半年。
放置时间过长则结块变质,干燥黄药则比较稳定,能较长时间存放。
黄药在水中水解成黄原酸,溶液呈碱性:在酸性介质中黄原酸分解成醇和二硫化碳:黄药与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难溶性盐:式中Me2+为……等。
黄药被氧化则生成双黄药:合成方法黄药早在1782年即已被合成,用作分析试剂,直至1925年才用于浮选作捕收剂。
合成工艺有多种,如直接合成法、水溶液法、稀释剂法、部分稀释剂法、过量醇法、蒸汽法、碱金属醇淦法等。
中国采用直接合成法生产,利用强烈搅拌的捏和机及在冷冻的条件下,将理论比例量的醇与氢氧化钠粉末互相作用,再缓慢加入二硫化碳,进行黄原酸化反应,得合成黄药,经干燥得干燥黄药;也可以采用“反加料法”,即先将醇与二硫化碳混合,再慢慢有控制地加入氢氧化钠粉末制成黄药。
应用黄药用途甚广,迄今已有近70年的使用历史,在浮选工业中黄药用作硫化矿捕收剂,橡胶工业中用作硫化促进剂,分析化学中用乙基黄原酸钠作铜镍等金属离子的沉淀剂及比色剂,冶金工业中用黄药从溶液中沉淀钻镍,纤维素黄药用于制造人造纤维。
黄药适用于浮选铜、铅、锌等金属硫化矿时用作捕收剂,对某些氧化矿,如氧化铜矿、氧化铅锌矿,用硫化钠硫化后也可以黄药作捕收剂进行浮选。
浮选用的黄药有钾黄药和钠黄药两大类,在浮选中起捕收作用的是黄原酸根,与钾、钠离子关系不大,因此烃基相同的钾黄药或钠黄药有相同的选矿效能。
钠黄药在空气中较易吸湿受潮,但较便宜,中国均使用钠黄药。
黄药因其分子中的烃基不同,而有不同品种,常用的有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戊基等黄药,它们共同的特点均为黄色晶体或粉状固体,亦可压成短条状或粒状出售,含黄原酸钠一般在77%以上,含游离碱0.5%以下,易溶于水。
黄药的分析方法总结

浮选溶液中黄药及其分解产物的分析现状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选矿水溶液中黄原酸盐的分析测定方法。
阐述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化学滴定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测定效果。
并指出黄原酸盐测试技术将向多种药剂同时测定的方向发展,对选矿厂药剂合理利用和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综述;黄原酸盐;测试技术;前言自1925年Keller首次在浮选过程中使用黄药作为捕收剂以来[1],关于黄药在浮选溶液中的变化规律,赋存状态的研究就倍受关注,因为这关系到黄药在浮选过程中的合理用量[2],自动化检测和控制,以及在选矿废水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矿浆中成分复杂,溶液中干扰因素多,黄药在浮选过程中分解产物繁多,仪器设备的限制,加上实验操作的精确性,使得分析过程难上加难,分析结果不尽人意。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技术的不断改进,对黄药及其衍生物测定的仪器方法更加精确和成熟。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黄药及其衍生物在溶液中常用的测试手段,并对各方法进行了比较,对捕收剂等微量药剂在溶液中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浮选研究中主要用于测定溶液中的低浓度浮选药剂,研究药剂与矿物作用产物的组成,某些调整剂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药剂吸附动力学等。
李文艳等[3]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生产废水中乙基黄原酸钾的含量。
先过滤出废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后,以待测废水为背景样进行校正,直接测定吸光度,有效的消除了干扰,该方法检出限为0.01mg /L,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18mg /L,水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3%。
贺心然等[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待测水样中丁基黄原酸浓度,用待测水样作为背景校正,并通过对不溶性物质,可溶性物质如硝酸盐,亚硫酸盐,以及金属离子的干扰实验,使得实际水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76%,检出限为0.006 mg/ L、测定上限为12.00 mg/ L,利用不同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无明显差异。
黄药的分析方法总结

浮选溶液中黄药及其分解产物的分析现状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选矿水溶液中黄原酸盐的分析测定方法。
阐述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化学滴定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测定效果。
并指出黄原酸盐测试技术将向多种药剂同时测定的方向发展,对选矿厂药剂合理利用和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综述;黄原酸盐;测试技术;前言自1925年Keller首次在浮选过程中使用黄药作为捕收剂以来[1],关于黄药在浮选溶液中的变化规律,赋存状态的研究就倍受关注,因为这关系到黄药在浮选过程中的合理用量[2],自动化检测和控制,以及在选矿废水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矿浆中成分复杂,溶液中干扰因素多,黄药在浮选过程中分解产物繁多,仪器设备的限制,加上实验操作的精确性,使得分析过程难上加难,分析结果不尽人意。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技术的不断改进,对黄药及其衍生物测定的仪器方法更加精确和成熟。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黄药及其衍生物在溶液中常用的测试手段,并对各方法进行了比较,对捕收剂等微量药剂在溶液中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浮选研究中主要用于测定溶液中的低浓度浮选药剂,研究药剂与矿物作用产物的组成,某些调整剂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药剂吸附动力学等。
李文艳等[3]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生产废水中乙基黄原酸钾的含量。
先过滤出废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后,以待测废水为背景样进行校正,直接测定吸光度,有效的消除了干扰,该方法检出限为0.01mg /L,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18mg /L,水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3%。
贺心然等[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待测水样中丁基黄原酸浓度,用待测水样作为背景校正,并通过对不溶性物质,可溶性物质如硝酸盐,亚硫酸盐,以及金属离子的干扰实验,使得实际水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76%,检出限为0.006 mg/ L、测定上限为12.00 mg/ L,利用不同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无明显差异。
浮选药剂黄药的原理及应用

浮选药剂黄药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浮选是一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通过调整悬浮物料的表面状况,将其分离出来。
浮选药剂黄药是一种常用的浮选剂,被广泛应用于矿石选矿、废水处理和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浮选药剂黄药的原理及其应用。
2. 黄药的原理黄药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变矿石表面的性质来增加与浮选泡沫的亲和力,从而使矿石颗粒被泡沫吸附、浮起。
黄药分子的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亲水基团与水分子亲和力较大,疏水基团则与矿石表面亲和力较大。
当黄药被添加到矿浆中时,它会吸附在矿石表面,将矿石湿润,然后通过生成气泡来提高矿石的浮选性能。
3. 黄药的应用3.1 矿石选矿浮选是矿石选矿中的重要工艺环节,而黄药作为一种常用的浮选剂,在矿石选矿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黄药可以调整矿石表面的性质,使其与浮选泡沫的亲和力增加,从而实现矿石的有效分离和提纯。
3.2 废水处理黄药在废水处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污染物,黄药可以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起到助凝剂和分离剂的作用,帮助悬浮物和污染物与水分离,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3.3 环境污染防治黄药还可以用于环境污染防治。
在一些污染源中,如煤矿废水和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黄药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毒性,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4. 黄药的优缺点4.1 优点•黄药作为浮选剂,使用方便,添加量少且效果明显。
•黄药对矿石的拟合性能较好,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矿石中使用。
•黄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4.2 缺点•黄药的价格较高,会增加矿石选矿和废水处理的成本。
•黄药的应用需要严格控制添加量,过量使用会引起浮选效果的下降。
•黄药的降解周期较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
5. 结论浮选药剂黄药是一种常用的浮选剂,在矿石选矿、废水处理和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黄药通过改变矿石表面的性质,达到提高浮选性能的目的。
黄药及其衍生物与黑药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黄药及其衍生物与黑药类一、黄原酸盐黄原酸(R-O-CSSH)本身是一种不安定的无色或黄色的油状液体,微溶或难溶于水,分解时可能引起强烈的爆炸。
但它们的碱金属盐类却是相当安定的固体。
钠盐易潮解生成二水合物,钾盐不潮解。
都易溶于水、酒精及丙酮。
黄药在复杂多金属硫化矿浮选中的捕收性能,就一般说,分子中的碳链愈长,其捕收作用也愈强,与此相反,短碳链的黄药选择性强,长碳链的黄药选择性差。
例如,乙基钠黄药的选择性最强,异丙基钠黄药在国外由于生产成本低,捕收力和选择性都比较好;应用也最广。
异丁钠黄药成本也较低,捕收力更强。
戊基钾黄药捕收力最强但选择性也最差,常将黄铁矿一起捕收上来,除非再添加适当的抑制剂。
黄药一般的给药浓度为10~20%,避免在强酸性矿浆中使用,防止黄药分解。
黄药的一般用量为23~90 克/吨矿石。
常用黄原酸钾钠盐的溶解度及润湿接触角数据列于表1。
二、黄原酸酯类黄原酸酯类的特点是性质比较稳定,可以真空蒸馏;常温下为油状物,不溶于水,一般添加在球磨机中使用,是铜矿物的有效捕收剂,在添加石灰的矿浆中也是锌的良好捕收剂。
不捕收黄铁矿。
常能提高硫化矿中金、银的回收率。
常见黄原酸酯类见表2。
表1 常用黄原酸钾钠盐的溶解度及润湿接触角R-O-CSSM 商品名称R M 溶剂每百克溶剂溶解的克数润湿接触角,0℃35℃正丙基钾黄药正丙基钾黄药n-C3H7—KNa 水水43.017.658.043.368 异丙基钾黄药异丙基钾黄药i-C3H7—KNa 水水16.6412.137.1537.9 正丁基钾黄药正丁基钾黄药n-C4H9—KNa 水水32.420.047.976.274 异丁基钾黄药异丁基钾黄药i-C4H9—KNa 水水10.711.247.6733.3778 异戊基钾黄药异戊基钾黄药i-C5H11—KNa 水水28.424.753.343.586 正丙基钾黄药正丙基钾黄药n-C3H7—KNa 丙醇丙醇1.910.168.922.5 注:甲基黄药触角为:50,乙基黄药为:60,正已基黄药为:一,。
黄原酸盐的应急处理

万一 起火 ,马上 切断 电源 。
要 防止 进入 下 水道 、排 洪 沟等 影 响 ,控 制 通 风 ,采 取 良 好 的 卫 生
撤 离 危 险 区 ,并 进 行 隔 离 ,严
限制 性空 间。
措 施。储 存于 阴凉 、干 燥、通 风良 好 格限 制出 入。
确 保 适 当 通 风 ,以 除 去 蒸 气 、 的 库房 。样品 要远 离火 种、热源 、静
规章 范 本》(简 称 R T D G )对危 险品 用 、储 存( 尤 其 是 比 较 容 易 忽 视 危
黄原酸盐的制 备反应事实上
的 分 类 、包 装 、标 记 等运 输 要 求 进 险 性控 制 的待 用储 存 和验 余储 存) 分两 步进 行:
行了 规 定,是 各个 国家 及国 际 组织 过 程 中 的 危 害 性 及 应 急 处 理 研 究
经济 合 作与 发 展组 织( O E C D )、联 钠 法 、蒸 汽 法 等 。其 中 有 些 方 法 需 物的 产率 及 纯度 非常 重 要,而且 随
合 国 合 作 制 定 的 ,G H S 按 危 险 类 要 比较 严 格的 实验 条 件,比如 醇 钠 制 备 黄 原 酸 盐 的 具 体 结 构 而 有 所
原酸 盐通 常为 白 色或 浅黄 色 固体 , 时 ,就 会 发 生 自 燃 ,并 可能 由 此 带 危 规要 求的 开 口钢 桶( 罐)、开口 铝
常因 含有 杂质 而 颜色 较深 ,密度 为 来 危 害 ,而 且 这 些 物质 在 着 火 时 , 桶( 罐 )、开 口 塑 料 桶( 罐 )、纸 袋 、
医药 甲砜 霉素 的 中间 体,也 用作 分 大 量出 口,但 是出 口的 黄 原酸 盐类 经 济 损失 ,并 导 致沿 途海 域 环境 的
选矿废水中黄药的处理技术及工艺研究进展

选矿废水中黄药的处理技术及工艺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11-01T08:49:54.56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2期6月作者:陈波[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选矿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陈波烟台金烨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省烟台市264010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选矿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选矿废水中残留的黄药毒性较强,蓄积在尾矿坝中或排入天然水体中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首先分析了黄药主要的处理方法及净化机理,其次探讨了相关的结论与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黄药降解;处理工艺;氧化处理;吸附法引言选矿废水循环使用是实现选矿废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提,开发和应用选矿废水处理回用技术,对实现我国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选矿废水回用处理的主要方法有自然降解法、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法、混凝沉降法、气浮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等。
1黄药主要的处理方法及净化机理1.1沉降法简单的选矿废水处理方法有自然沉降法和混凝沉降法。
自然沉降法是将选矿生产工作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汇集于尾矿库,中间不加任何药剂,利用大面积的尾矿库、自然光照和重力沉淀等自然因素作用降解尾矿库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并根据后续需要添加调整剂以调整废水为中性外排或者其他性质。
谢巧玲采用自然沉降法净化湖南湘西氧化选矿矿选矿废水,净化后的废水与清水按一定比例回用于生产,经过7d连续生产6次循环使用,锌回收率达85%以上,精矿中锌45%左右,废水循环利用率高达98%以上,自然沉降法虽然简单易行,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是自然沉降法处理所需时间长,对酸碱、残留药剂、重金属离子、处理能力相对较弱。
对于比重小,聚团速度慢的污染物长常在自然沉降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促进或者强化废水污染物的聚团沉淀。
1.2酸化分解法酸化分解法利用黄药在强酸性介质中易分解生成醇和二硫化碳的原理,通过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或硫酸降低溶液的pH来加速黄药的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药
xanthate
huangyao 黄药(xanthate)硫化矿浮选常用的一种筑基S / 捕收剂。
学名为烃基黄原酸盐,通式RO一C一S一Na (K),R为CZ_5烷基。
醇与苛性碱和二硫化碳作用,生成黄药其基本反应式为S / ROH+MeOH+CS:一ROC一SMe+HZO+热性质黄药为黄色晶体或粉末,不纯品常为黄绿色或橙色的胶泥状物,有刺激性臭味,中等毒性,因此,生产黄药时应注意保护人体和防止环境污染。
短碳链黄药易溶于水,易燃,稳定性差,合成黄药含水分多,保存期为半年。
放置时间过长则结块变质,干燥黄药则比较稳定,能较长时间存放。
黄药在水中水解成黄原酸,溶液呈碱性: SS Z/ ROC一SNa一ROC一S一十Na个SS // RO C一S一十HZO二二=乏ROC一SH+OH- 在酸性介质中黄原酸分解成醇和二硫化碳: S / ROC一SH节二二二亡ROH+CSZ 黄药与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难溶性盐: SS // ZROC一S Na+Mez十一(ROC一S)ZMe十+ZNa十式中MeZ+为CuZ+、PbZ+、ZnZ+、FeZ+……等。
黄药被氧化则生成双黄药: S / 4ROC一SNa+02十ZHZO一SS 尹尹ZROC一S一S一C一OR+4NaOH 合成方法黄药早在1782年即已被合成,用作分析试剂,直至1925年才用于浮选作捕收剂。
合成工艺有多种,如直接合成法、水溶液法、稀释剂法、部分稀释剂法、过量醇法、蒸汽法、碱金属醇淦法等。
中国采用直接合成法生产,利用强烈搅拌的捏和机及在冷冻的条件下,将理论比例量的醇与氢氧化钠粉末互相作用,再缓慢加入二硫化碳,进行黄原酸化反应,得合成黄药,经干燥得干燥黄药;也可以采用“反加料法”,即先将醇与二硫化碳混合,再慢慢有控制地加入氢氧化钠粉末制成黄药。
应用黄药用j兔甚广,迄今已有近70年的使用历史,在浮选工业中黄药用作硫化矿捕收剂,橡胶工业中用作硫化促进剂,分析化学中用乙基黄原酸钠作铜镍等金属离子的沉淀剂及比色剂,冶金工业中用黄药从溶液中沉淀钻镍,纤维素黄药用于制造人造纤维。
黄药适用于浮选铜、铅、锌等金属硫化矿时用作捕收剂,对某些氧化矿,如氧化铜矿、氧化铅锌矿,用硫化钠硫化后也可以黄药作捕收剂进行浮选。
浮选用的黄药有钾黄药和钠黄药两大类,在浮
选中起捕收作用的是黄原酸根,与钾、钠离子关系不大,因此烃基相同的钾黄药或钠黄药有相同的选矿效能。
钠黄药在空气中较易吸湿受潮,但较便宜,中国均使用钠黄药。
黄药因其分子中的烃基不同,而有不同品种,常用的有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戊基等黄药,它们共同的特点均为黄色晶体或粉状固体,亦可压成短条状或粒状出售,含黄原酸钠一般在77%以上,含游离碱0.5%以下,易溶于水。
中国各大选矿药剂厂生产最多的是乙基和正丁基黄药,主要品种有乙基、丁基于燥黄药和合成黄药等。
(朱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