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三章 园林布局形式

合集下载

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

绪论第一节如何认识园林1、园林的特点:(简答)园林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园林实用与观赏的双重性、园林的多学科性(P1)、园林的地方性与民族性。

第二节基本概念1、园林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简答)狭义的园林:在一定土地范围内以观赏植物、园林建筑、园路、山石、水体等组成要素,运用艺术法则和工程技术手段构成一个供人们休息、游览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

广义的园林:统称绿地,也称园林绿地。

包括狭义的园林,也包括城市街道绿化和工厂、单位、居住区、学校的绿化地及其他林地。

2、园林艺术是由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园林特有的现实环境中的综合表现。

第一章园林设计理论第一节园林形式1、园林设计的目的(简答)(P5)是保持城市良好的生态条件,创造舒适优美的园林环境,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其任务是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运用植物、建筑、地形、水体等组成要素,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P5)和艺术手法,提供园林建设方案和施工图纸。

2、英国造园家杰利科提出的世界园林三大系统(中国、西亚、古希腊)(填空)P243、传统园林的布局形式有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和混合式园林,(多选)4、规则式园林其中规则式园林以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勒诺特式的凡尔赛宫为典型代表。

园林构图从属于建筑的布局,使美丽的大自然从属于严格对称的人工造型的原则。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论述)P24(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平地和缓坡地组成;在丘陵山地,由阶梯式台地、斜坡和阶梯组成。

地形的剖面边缘呈直线和斜线。

(2)水体:园林内水体的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采用整齐式的驳岸;水体形式有壁泉、几何形水池、喷泉、跌水、运河式水体。

(3)建筑:用建筑、道路广场构成全园主轴线和副轴线;建筑、喷泉、花坛分别布置在主、副轴线上;建筑群和建筑组群采用中轴对称手法布置(4)道路广场:园林道路均为直线、折线和几何曲线组成方格和环状放射形;广场和草坪平面为几何形并用建筑、树墙或林带围合。

园林艺术鉴赏--园林的形式与特点

园林艺术鉴赏--园林的形式与特点

h
59
苏州—留园
h
60
苏州—虎丘
h
61
苏州—虎丘
h
62
苏州—虎丘
h
63林
h
65
苏州—狮子林
h
66
苏州—狮子林
h
67
苏州—拙政园
h
68
苏州—拙政园
h
69
苏州—拙政园
h
70
苏州—拙政园
h
71
1.地形
自然式园林的创作讲究“相地合宜,构园 得体。”主要处理地形的手法是“高方欲 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得景随形”。 自然式园林最主要的地形特征是“自成天 然之趣”,所以,在园林中,要求再现自 然界的山峰、山颠、崖、岗、岭、峡、岬、 谷、坞、坪、洞、穴等地貌景观。在平原, 要求自然起伏、和缓的微地形。地形的剖 面为自然曲线。
h
72
东苑公园水体、地形
h
73
地形自然起伏
h
74
青岛海边地形
h
75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地形处理
h
76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地形处理
h
77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地形处理
h
78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地形处理
h
79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地形处理
h
80
2.水体
这种园林的水体讲究“疏源之去由,察水 之来历”,园林水景的主要类型有湖、池、 潭、沼、汀、溪、涧、洲、渚、港、湾、 瀑布、跌水等。总之,水体要再现自然界 水景。水体的轮廓为自然曲折,水岸为自 然曲线的倾斜坡度,驳岸主要用自然山石 驳岸、石矶等形式。在建筑附近或根据造 景需要也部分用条石砌成直线或折线驳岸。

第三章--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11
2.图形美
图形是由不同的线条采用不同的围合方式而成的平面 形,一般有规则式和自然式图形两类。
❖ 规则式图形的特征是稳定、有序,有明显的规律变化, 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庄严肃穆,秩序井然。
❖ 不规则图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其特征是自然、 流动、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和随意的。
12
9
直线表达的含义
➢ 长条横直线---水平线的广阔宁静 ➢ 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之感 ➢ 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 ➢ 斜线---------使人联想到山坡、滑梯的动势和危机感。 直线类合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耿直、刚强、秩序、规
4
艺术美
➢ 艺术美是人们审美创造活动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 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
➢ 艺术美是人类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行艺 术加工、提炼所得到的艺术结晶。
1.形象性:以具体形象来展现美。 2.典型性:艺术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比生活原型的表现更
集中,更强烈,更典型。 3.创造性:艺术美是艺术作品作者根据客观世界形象进行主观创
❖ 构图重心稳定,形式无偏重,能使视觉心理平衡的构图形 式规律,就是均衡律。
❖ 结构无偏重,构图平衡、稳定,构图形式才会表现美。 ➢ 对称均衡:是两种力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均衡中心
等距时得到的均衡。 ➢ 不对称均衡:指两种力量大小不等,方向相反,与均衡中
16
2. 整齐一律:
➢ 形式美中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规律,艺术结构单元采 取整齐的、均一的排列布置状态,造成形式上和谐、 有 秩序性的外观表现的一种造型规律,必然有一种秩序美。
➢ 应用整齐律的基本要求是: ⑴形式结构单元要规格一致; ⑵结构的排列方式要均一; ⑶形式上强化统一性,减少变化性。

2010园林史与园林艺术原理- 03 魏晋南北朝

2010园林史与园林艺术原理- 03 魏晋南北朝
伴随佛教而来的信奉宗教的绘画艺术、人物肖像画出现 了繁荣的新面目,雕刻艺术就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北 魏开始开凿的敦煌千佛洞、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云 岗石窟和龙门石窟等,都被称为中国艺术的大宝库。东晋 顾恺之等人的绘画及绘画理论都有极高的成就,现有顾恺 之的摹本《女史箴图》,是我国文化的珍品。王羲之父子 的书法以及当时的音乐、戏剧等都有很大的成就。
第三节 私家园林
• 门阀士族的官僚、文人纷纷造园,有权势的庄园 主也竟相效尤,私家园林应运而生。
• 有建在城市里的城市私园,也有建在郊外与庄园 结合的别墅园。
• 洛阳造园之风极盛。在平面的布局中,宅居与园 也有分工,“后园”是专供游憩的地方。叠假山, 绿化的树木品种多了。
• 私家园林在魏晋南北朝已经从写实到写意,多讲 究造园的意境。
• 四、由于寺庙园林主要依靠自然景观构景,在造园上积累 了极其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设计手法:1、善于 把建筑人工美和自然山水美天趣的融合——顺应地形之基 架屋;善于因山就势,建筑营造;2、善于控制建筑尺度, 掌握合宜体量;3、善于运用质朴的材料,净净的色彩, 造就素雅的建筑格调;5、善于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对景
北 魏 洛 阳 城 平 面 图
• 芳林苑可以说是仿写自然,人工为主的一个皇家园林,园 内的西北面以各色文石堆筑为土石山,东南面开凿水池, 名为“天渊池”,引来谷水绕过主要殿堂前,形成园内完 整的水系。沿水系有雕刻精致的小品,形成很好的景况。 又有各种动物充其中和种树木花草,还有供演出活动的场 所。从布局和使用内容来看,既继承了汉代苑囿的某些特 点,而又有了新的发展,并为以后的皇家园林所模仿。
第七节 皇家园林 之 建康
• 建康:六朝古都,从吴到陈共六个朝代,历时 320年,史称:“六朝”。建康城位于长江边丘陵 起伏的地区,且各朝逐步扩建,呈不规则形,但 宫城按一定规矩筑成。

第三章 园林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章 园林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章园林设计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立意一、概念:所谓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功能要求,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结合综合考虑而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立意就是指设计开始阶段,在头脑中进行一定的酝酿,对方案总的发展方向有个明确的意图,对总体布局归属哪一类进行确定。

立意既关系到设计的目的,又是在设计过程中来用何种构图手法的根据。

所谓“意在笔先“是古人从绘画艺术创作中总结出的一句明言。

它对园林设计也是完全造用的。

园林艺术是一门占有时间,空间,有形有色乃至有声有味的立体空间艺术,园林景观的塑造需要意匠,“意者有意“,”匠者技巧“,立意和技巧同等重要。

只有立意和技巧均佳的作品才属上乘,若立意平淡,技巧再好也只能归之中乘。

所以;立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设计的成败。

二、立意抓住的最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

▲:因为在设计中面临的矛盾和各种影响因素很多,立意既要考虑功能问题,有要考虑艺术效果,再者园林意境的创造切忌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要有新意。

但也不能离现状和目的。

那么影响园林设计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既是建筑功能和环境条件。

设计组景时,必须综合考虑之。

三、意境创造的实例分析:1颐和园的佛香阁:(帝王园林,中轴对称式)2北海的白塔:(帝王园林,中轴对称式)3承德避暑山庄:(大型皇室园林:利用对称与自由相结合的多种布局手法)4江南园林▲:佛香阁为颐和园的全园构图中心,白塔海为整个壮海园林中的制高点。

这两座帝王园林采取了强烈对称的空间艺术布局手法,结合了颐情养性,礼佛烧香及皇权至尊等多种功能和要求。

从而构成了极其宏伟壮丽的艺术形象。

▲佛香阁建筑群以P28平面图为主结合P46讲述▲白塔山南坡建筑群P28,以平面图结合下图先讲,再看左上图。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大型皇室园林,内有七十二景,各景布局手法各不相同。

正座建筑群——是帝王朝料理政之所,才用轴线严格对称的空间布局,平原区的赛马,骑射比武的场地——空间处理上特意模仿自然草原的空旷畅达。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讲解学习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讲解学习

四、构图形式美的要素: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由线条、图形、体形、
色彩等外在要素构成的。 1、线条美; 2、图形美; 3、体型美; 4、光景色彩美;
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语 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 岸线、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拔 的峭壁线、丰富的屋面线。
2、小型景物约为3倍
3、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4、如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按宽度、高度 的数值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平视静观的情况 下,水平视角不超45°,垂直视角不超过 30°,则有较好的观赏效果。
3、最佳视域
• 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0。,水平视 角为160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 视角小于300,水平视角小于450,即人们静观景 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 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但是,即使在静 态空间内,也要允许游人在不同部位赏景。建筑 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 垂直视角为180(景物高的3倍距离)、270(景物 高的2倍距离)、450(景物高的3距离)。如果 是纪念雕塑,则可以在上述三个视点距离位置为 游人创造较开阔平坦的休息场地
• 1、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 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观赏点
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 观赏视距适当与否与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 很大。
观赏视角与景
2、最宜视距
•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 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 类型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 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 约为 12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 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 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 利用人的视距规律进行造景和借景,将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园林建筑史第三章

园林建筑史第三章

Page 10
第三章:中国园林的形成--苑
2:园林的形成--苑
2.1:秦皇家园林--咸阳宫苑 秦咸阳宫苑的特点:
--园林建筑史
②因势而筑,牢笼山水 《三辅黄图》:“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 为厥。”在南山顶峰树立标志以作为门阙,这种用门阙的方式将 南山纳入自己的范围,又以阁道相连,从景观上说就是把南山引 入自己的景观设计中,在后来造园艺术中,这被称之为就借景。 而这种“表南山之巅以为厥”的大手笔做法,的确是对借景方法 的匠心独运。“表南山之巅以为厥”在现在园林中可作为借景的 文学表示方法。
Page 12
第三章:中国园林的形成--苑
2:园林的形成--苑
2.1:秦皇家园林--咸阳宫苑 秦咸阳宫苑的特点:
--园林建筑史
②因势而筑,牢笼山水 秦代上林苑的建设,不仅“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还“络樊川以 为池”。《三秦记》云:“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东西两百里, 筑土为蓬莱山,刻石以为鲸,长两百丈,亦曰兰池坡。”樊川在 终南山下,东西走向,地势较低,离渭水不远,秦代园林巧用自 然,将渭水水系引入,在低洼处进行一定的改造加工,蓄水成湖, 使之成为风景秀丽的兰池。兰池使得整个景区因水而活,同时它 也是一项蓄水拦洪的水利工程,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秦代的 理水技法已有相当水平,不仅以水造景,更把水景的美学价值和 实用价值巧妙结合,对后世乃至今天都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Page 15
第三章:中国园林的形成--苑
2:园林的形成--苑
2.1:秦皇家园林--咸阳宫苑 秦咸阳宫苑的特点:
--园林建筑史
③象天法地,池中叠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述了秦始皇为追求长生不老而派人寻求 海上仙山的事。秦始皇做了很多努力想如海登仙山,终未成功。 他便在人间建了一处“仙境”,即上林苑长池中的蓬莱山--初步 开创了池中人工堆土叠山的造园形制,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 园手法即由此刻开始。它不仅成为历代皇家园林创作池山的主要 模式,还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是我国造园史上历代相传、广 为应用,且常常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重要技法。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园林艺术设计原理作业答案(一)绪论一、名词解释:1.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2.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3.城市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4.园林: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5.造园:所谓造园的“园”,就是指园林而言。

造园就是指园林的建立和怎样建立园林的概念。

6.造园学也即研究造园的学问。

传统的造园学同样是以研究园林的设计,施工与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科学。

7.园林艺术:在园林创作中,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自然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8.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9.苑: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

10.古典园林:对古代园林和具有典型古代园林风格的园林作品的统称。

11.皇家园林:古代皇帝或皇室享用的,以游乐、狩猎、休闲为主兼有治政、居住等功能的园林。

12.私家园林:古代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拥有的私人宅园。

13.寺庙园林:指寺庙、宫观和祠院等宗教建筑的附属的附属花园。

二、填空题:1.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主要有()、北海、()、避暑山庄;颐和园、圆明园2、私家园林主要有()、()、环秀山庄、狮子林。

拙政园、留园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包括()、()、寺观园林、风景名胜四类。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4、苏州四大古典名园是:()、()、拙政园、留园。

沧浪亭、狮子林5、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岭南型。

北方型、江南型6、中国传统园林四大要素为()、()、园林植物和园路。

山水构架、园林建筑7、园林绿地主要包括城市街道、()、()、各类公园、风景区、机关、学校等、工厂企业等。

广场、居住区8、绿地包括天然的与人工的一切(),自然也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深圳,又出现了抽象式园林。
深圳抽象式园林
三、决定园林形式的因素
(一)园林性质和内容 (二)地区的自然条件 (三)所处的环境条件 (四)文化传统与审美意识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纪念碑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雕塑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排雷兵雕塑群
• 纪念性园林布局形式特点——多采用中轴对称、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4、建筑
强调建筑控制轴线。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 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 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 制全园的总格局。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5、道路广场
广场多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形, 主轴和副轴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 明的空间;
道路均为直线形、 折线形或几 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 形式、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 不对称的几何布局,它的曲线部 分有圆心,是一段圆弧。
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1、地形、地貌
自然式园林讲究“因高堆山”、“就低挖湖”,追 求因地制宜,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力求“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地形的剖面线为自然曲线。
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2、水体
自然式园林中的水体是独立的空间,自成一景, 形式多样,人可接近。水体轮廓为自然的曲线,水 岸为自然曲线的斜坡.
规则严整和逐步升高的地形处理,从而创造出雄伟崇 高、庄严肃穆的气氛。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 案例2:动物园——主要属于生物科学的展示范
畴,要求公园给游人以知识和美感,所以,从规划 形式上,要求自然、活泼,创造寓教于游的环境。
动物园
动物园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二、新形式的发展与演变
1、我国在解放后,确立了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宗旨,对 皇家园林进行了修补开放。
2、以后全面学习前苏联,行道树在全国各大城市广泛兴 起,同时小游园、街头小绿地也广泛兴起,但多为中 轴对称形式,活动空间犹如糖葫芦。
3、后来又出现了自由式,即活动空间自由组合,没 有严格的对称关系。
植物园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 总之,规则式园林强 调人工美、理性整齐 美、秩序美。给人严 整、庄重、雄伟、开 朗的景观效果。
• 由于它过于严整,对 人产生一种威慑力量 ,使人拘谨,空间变 化少,一览无余。
2、自然式园林(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
自然式园林的典型代表为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 中国园林从商周开始,经历代的发展,不论是皇家 宫苑,还是私家宅院,都是以自然山水园林为源。
面与石级组成。 其剖面线呈直线组合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2、中轴线
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体依 据中轴线的前后左右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 划分大多为几何形体。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3、水体(水景)
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 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 形水池、整形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
第三章 园林布局形式
本章学习重点: 1、传统园林形式的基本特征; 2、决定园林形式的四大因素;
园林布局形式:
尽管世界造园艺术具有世界文化的一般内容与特 征,有着园林艺术的统一性,但由于世界各民族之 间存在着自然隔离、社会隔离和历史心理隔离等, 因此,各民族的园林艺术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即园林形式。
3、混合式园林形式
实际上绝对的规则式与自然式是少有的,只有以 规则式为主或以自然式为主的区别,当两者比重相 接近时便称作混合式。
在混合式园林中,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 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全园 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北京的颐和园是典型的混合式布局:东宫部分、佛香阁、排云殿的布局为 中轴对称的规则式,其他的山水亭廊却以自然式为主,是两者的结合。
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6、园林小品
多采用自然峰石、假山、桩景、盆景、雕像,并多 置于风景视线的焦点上。碑文、石刻、崖刻、匾额、 楹联等对中国园林独有的“意境”的形成至关重要。 追求自然而高于自然。
总之,自然式园林空间变化多样,地形起伏变 化复杂,山前山后自成空间,引人入胜;自然式 园林追求自然,给人轻松、亲切的感受。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6、种植设计
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 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 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剪 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 造型、绿篱、绿墙、绿门、 绿柱等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 的特点。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7、园林小品
雕塑、瓶饰、园灯、栏 杆等装饰,点缀了园景。 雕塑常设于轴线的起点、 交点、终点上。西方传统 园林的人物雕像布置于室 外,常与喷泉、水池构成 水体的主景。
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4、道路广场
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山石、 树丛、林带组成自然形空间 ,道路的平面与竖向剖面均 为自然曲线。除有些建筑前 广场为规则式外,园林中的 空旷地和广场的外形轮廓为 自然式的。
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5、种植设计
自然式园林种植要求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不 成行成排栽植,树木不修剪。以孤植、丛植、群植、 林植为主要形式,花卉的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要形 式。庭院内也有花台的应用。
自然式园林水景的主要类型:河、湖、池、潭、沼 、汀、溪、涧、洲、渚、港、湾、瀑布、跌水等。
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3、建筑
单体建筑多为对称或不对称的均衡布局;建筑 群或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用不对称均衡的布局 。全园不以轴线控制,但局部仍有轴线处理。
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类型有:亭、廊、榭 、舫、楼、阁、轩、馆、台、塔、厅、堂等。
一、传统形式
1、规则式(整形式、几何式、对称式、建筑式)
西方园林在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之前 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 地园和法国“勒诺特”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 代表。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1、地形、地貌
(1)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平地和缓坡组成; (2)在山地、丘陵地区,由阶梯台地、倾斜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