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古今言殊(人教)

合集下载

课件:人教选修之《语言文字应用》 第一课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课件:人教选修之《语言文字应用》  第一课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板凳] 从词义讲,我们要注意时代性。“红”在古时作 “粉红”讲,但到唐朝时却当“大红”讲。如白 居易的词中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这里的“红”就是大红,和现代的意义 是一样的了。再讲蓝色,古人叫青,我们不能说 古人没有蓝色的概念。古时的“蓝”,不当蓝色 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中的“蓝” 是染料,用它来染丝麻织物时,它的颜色是蓝的。 如解作青色出于蓝色,且胜过蓝色,这就乱了。 白居易词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其中的 “蓝”,也不是青色,是说水色绿得好像染料一 样,并不是说绿色比蓝色更绿。
[三楼] 古人的概念还是分得很细,由于我们不注意,
了解得不够,所以觉得古人的词很多,可是
用起来意思却是一样而显得贫乏。
[整体· 感知]
习题答疑解难
一、解题指导 参考答案:“其实”是两个词,表示“那实际情 况”。现在意为“实际上”。 “所以”是两个词,表示“凭借、用来”。现在 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以为”是两个词,表示“把„„做成”。现在 是“认为”的意思。 “至于”是两个词,表示“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现在是表另提一事的连词。 “指示”是两个词,表示“指给„„看”。现在 是指上级给下级的指令。
5.翻译下列句子,并比较这些句子的句式和现 代汉语的句式有哪些不同。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②刘备,天下枭雄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⑤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名师点拨】 ①②判断句;③被动句;④状语 后置句;⑤主谓倒装句;⑥宾语前置句;⑦定语 后置句。由译文可看出古今句式的不同:①张衡 字平子,是南阳西鄂人。②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③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地方,以及十万的大军, 还被人制约着。④项伯就连夜跑到沛公 ( 刘邦) 的 军营中,私下里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告诉他。 ⑤公子解救人危难的精神何在?⑥不了解句读 (指句子的停顿 ) ,疑惑没有弄明白。⑦太子和宾 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 他送行。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1.2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1.2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新知全解读' 以教材为本,从生活中读起,形成对新知的感性认知教材导读厂主题展示」引子感悟甘:口语i“秀才买柴” 一f汉语的演变〔今:书面语有些古代词语的意义没有改变,可是 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有些古代词语的某个意义(即某个义 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如活动探究 古人云9今人说有些古代词语的意义没有改变,但是 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 成语的一个成分古代汉语中的有些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有了一些改变“服必了等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古代汉语中的有些句式以形式保留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厂要点归纳」汉语的演变内容表现语音演变声调的变韵母的变古代汉语的入声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并入“平、上、去”等声调了古代汉语的韵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带塞音尾的韵母都消失了,带“诅”鼻音尾的韵母也已经消失了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汉语的演变词语的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词语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词汇形变化词语的消长变化词语的替换变化双音节词为主随着社会进步,出现了一大批新词语,同时一些旧词语退出词汇舞台,或者仅在复合词或成语中作为构词成分保留下来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类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内容表现说明词语的引申变化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汉语的演变内容表现语序的语法演变古代汉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在现代汉语中这些宾语都放到动词之后句式的古今汉语都有判断句,但表现形式不同。

变化“把字句”古代没有,到近代才逐步形成词类的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而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基本上已经消失了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对点演练1・下面对汉语演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言是很早以前的汉语口语,由于汉语的口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言也逐渐变成了一般人不懂的书面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一课 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共88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一课  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共88张PPT)
3 、在无人喝彩的时候,我们不要放弃努力,要学会为自己鼓掌。 13 、我心飞翔,路在脚下。 15 、水的心是平静的,水的心是轻灵的,你看,水,一平如镜,云月其中,怡然自乐。水,怀着平静而轻灵的心,缓和的一淌而去,遇一些 阻隔且轻轻的绕过,何必那么多计较,心平而轻流自畅;如一路顺直会挥洒我 的潇洒,我的纵情。
9 、我们每一个人都走过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是漂亮的姑娘,风流的帅哥,但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青春 ,有过雄心壮志,有过拼搏的梦想人生,我们不能因为苍老而后悔人生,不能因为失去了青春而消极低沉。
3 、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9 、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肯下苦功,并有坚持到底的毅力。 12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3 、成功就像一座平衡的秤,一边是努力,一边是快乐;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 9 、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若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 8 、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17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懦弱,也没有永恒的坚强,万事靠自己,但是一定要放下懦弱,活的有尊严,活出你 的坚强,才真正的体现你的自信和力量,你的活才更有价值! 12 、每个人都是赤手空拳来到这个世界的,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都有着各自原因。条件不会摆放在每个人面前,学会没有条件的时候 自己去创造条件,才可能走近成功。
4 、天底下有享不了的福,没有遭不了的罪,多大的苦你要吃,多大的罪你要受,只要你吃苦受罪,好日子就会来了。 10 、很多事情别人通知你了,要说谢谢,没有通知你,不要责怪,因为那些事你其实应该自己弄清楚。 4 、没有错误的行为,就不会有失败的结果。如果你不能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即使做再多的努力,也于事无补。 19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外,谦虚谨慎是不可缺少的品格。自以为是的人永远也找不到成功的门路。 5 、成功的三宝 :第一件那就是雄心,雄心是激发潜能的第一动力,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第二件那就是毅力,古之成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第三件那就是责任,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1《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2.让学生了解汉字和语音的关系以及汉字基本结构;3.让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异同;4.让学生了解汉语的地位及其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历史背景;2.掌握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异同;3.识别汉字基本结构,理解语音与汉字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引入模块(1) 为什么要学习汉字?A: 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习汉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和历史,提高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

(2) 汉字的历史和演变A: 汉字起源于古代文明社会,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了现代汉字。

在古代时期,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同一汉字可以有多个读音,与现代汉语不同。

到了现代,汉字逐渐与拼音结合,形成了现代汉字。

汉字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文化的发展与变革。

2.知识讲解(1) 汉字与语音的关系A. 语音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与其发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字母“a”发音为“ei”,汉字“爱”由“ai”组成。

在学习汉字时,掌握其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B. 汉字有许多组成部分,其中声符和意符是最基本的两个部分。

声符代表汉字的发音,意符代表其意义。

例如:汉字“日”,由“曰”和“十”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曰”是声符,代表“rì”这个音;“十”是意符,代表“太阳”这个意义。

(2) 汉字结构A. 汉字分为上下、左右、中间三个部分。

其中,左右部分代表其发音,上下部分代表其意义。

例如:汉字“楼”,由“木”和“娄”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木”代表“lóu”的发音,“娄”代表“房子”这个意义。

B. 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其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汉字“闲”原本是由“门”和“一”两个部分组成的,表示“门关着一个人或动物”。

新人教版选修《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2篇

新人教版选修《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2篇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闫亚非中国的汉语自远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词汇和语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很大的演变。

正是这种发展和演变,使得汉语这一看似古板呆滞的东西,具有了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使得我们的民族语言常用常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汉语语音的演变汉字结构的方法中,以形声造字和方法最常用,因而形声字也为最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不断深入、进步,一些新发现的元素及物质,都可以形声这种造字方法造出。

比如:镭、锶等等。

而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凉”“晾”“谅”和形声结构,是否在提示我们,在先前造字之初,这个“京”字,原本是读“liang”的呢!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以上这几首诗,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我们是否可判断出,这个“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huai”呢?古代有个叫胡曾的人,写过一首《嘲妻家人语音不正》诗:“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却道是天‘因’。

”如果我们不了解古今汉语读音的变化,一定会觉得这个人真是鸡蛋里挑骨头。

很显然,当时这个时期,这个“十”肯定不读shi,这个“针”肯定也不读zhen,“阴”肯定不读yin。

二、汉语词语的演变1、词语的词形变化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一个词”。

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多音词,文言中的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多音词相对比,有以下几种情形。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如;老──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兔子。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之《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课件(30张PPT)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之《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课件(30张PPT)
• 如“然后”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顺承的 关联词,但在文言文中却是两个单音节的词 组成的短语,应解释为“这样以后”;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古义] 于是 / 写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古义] 跟随 / 而且 [今义] 表示更进一步,连词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传·庄公十年》
上古义:
成年男子
今义: 女子的配偶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战国策·赵策》
古义:
热水
今义:
菜汤、 米汤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
上古义:
带汁的 肉食
肉谓之羹。
《尔雅·释器》
肉有汁曰羹。
《太平御览》
中古义:
汤类的 食品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今古
•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 的意义变小了。
古 义:
金属
今义:
黄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
上古义:
各种气味,
读xiù
后起意义:
坏的气味,
读chòu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经·系辞上》
其味甘,其臭香。
①词义的扩大 ②词义的缩小 ③词义的转移 ④词义的色彩
古今
•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 中的意思变大了。
今义: 一切动植物 的表层组织
古义:
兽皮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新序·杂事》
兽皮 人皮
皮-带毛的 革-去毛的 肤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古今言殊ppt 人教课标版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古今言殊ppt 人教课标版

三、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 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 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 所谓的“宾语前置”: A.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B.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不欺 骗我)
2、句式的变化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 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 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 “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夫战,勇气也。 C.荀卿,赵人。
表示基数 表示序数 表示分数 表示约数 表示倍数
作业:翻译下面句子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史记· 李将军列传》 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 对常若不足者。《三国志》 4、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 者乎?《说苑· 政理》 5、隐处穷泽,身自躬佣 。邻县士民慕其 德,就居止者百余家。《后汉书· 循吏列 传》
3、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 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社会因素:如把“世”改成“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 “戏子”——“演员”,“残废”——“残疾” (3)语言表达:“足”——“脚”, “面”——“脸”, “目”——“眼”, “口”——“嘴”
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 讲) 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 “使……安”讲)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 作“以……为美”讲) 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 “使……活”讲) E.“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
一、下列加线的字你会读? 1、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2、天姥连天向天横 3、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 4、是时,曹操遗权书 5、彗星见于东方 6、羽扇纶巾一般对自己用 谦称,对别人和长辈用敬称,对平辈和 晚辈相对随意。看下面称谓分别用于什 么人。 一般人自称 ①仆,不才,不佞 晚辈 ②小子,竖子 王侯自称 ③孤,孤家,寡人 称师辈 ④子,夫子,先生 ⑤公,君,足下,丈,大人 称朋友、尊长

第1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课件(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1课 第2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课件(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温馨晨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翻译时,一般都作 状语。如:“具告以事。” (《史记 · 项羽本纪》) 即“以事具 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
具告(之)”。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 位置时,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 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 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乎吾前”作状语,又可译为“生
温馨晨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 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 ( 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 “毋”、“无”、“莫”等否定词 ) ;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时人莫之许也。” ( 陈寿《三国志 · 诸葛亮传》) 正常语序应
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 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 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温馨晨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⑤„„见„„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晨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
语被动句式的差异。
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 丈夫”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丈夫”相 对。 学者必有师 古之学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 就的人。 就的人。
义变
P10 T2
法变
句 式 变 化 词 类 变 化 语 序 变 化 语法演变类型 判断句 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 而君幸于赵王。 省略句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一鼓作气, 而衰, 而竭。 锦还乡。 沛公军霸上。 衣锦还乡。/沛公军霸上。 吾得兄事之。 风餐露宿。/吾得兄事之。 例 句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如:照──照耀 赠──赠送 ──照耀 ──赠送 ──抛弃 ──纯粹 弃──抛弃 粹──纯粹
形变(词形变化)
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双( 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双(多)音节词所替 代。
如:伐──攻打 乖──违背 ──攻打 ──违背 ──河流 ──大腿 川──河流 股──大腿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 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河 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古义指“悲痛出声” 大声曰哭, 如“哭”,古义指“悲痛出声”,“大声曰哭, 细声有涕曰泣” 大声而无泪的叫“ 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 词义缩小。 古为“房屋” 今为“宫殿” 词义缩小。宫:古为“房屋”,今为“宫殿”。 丈人” 古义指“老人之通称” “丈人”,古义指“老人之通称”.
行李之往来,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之往来 古义:外交使者。 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
古义:年岁、年龄。 今义:春天和秋天。 古义:年岁、年龄。 今义:春天和秋天。 沛公居山东时 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今义:山东省。
形变(词形变化)
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 或词尾 后缀), 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 前缀)或词尾 后缀 , 前缀 或词尾(后缀 成为现代的双( 音节词。 成为现代的双(多)音节词。
如:虎——老虎 鼠——老鼠 虎——老虎 ——老鼠 ——斧头 ——镜子 斧——斧头 镜——镜子
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 合成一个现代的双( 音节词。 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双(多)音节词。
义变
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牺 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牺牲玉帛, 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 加也,必以信。 加也,必以信。”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 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耳闻不如目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等, 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等,“闻” 是“听” 的意思。现在, 是指用鼻子嗅, 的意思。现在,“闻”是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 发生了变化。 发生了变化。 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 过失,是中性词。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过失,是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现在“ 用于“诽谤” 受下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 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走马观花”、“不胫而走”中的“走”也都是跑 走马观花” 走马观花 不胫而走”中的“ 的意思。 的意思。 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 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的昨日和今天是有些 不同的。 不同的。
一、音变
在古今汉字中存在着一种字形相同而古今读音 不同的现象,即异读字。这种包括古今音变 不同的现象,即异读字。这种包括古今音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读音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读音变化)和古今异 读(古音中的有的读音在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 了)。 异读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 异读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古音 异读。 异读。
万里。 不远万里。 降龙伏虎 / 臣活之。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甚矣,汝之不惠。 沛公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 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蚓无爪牙之利。 介词结构后置 求救于孙将军。 求救于孙将军。 于孙将军
“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 衣锦还乡” 衣锦还乡 作动词“ “既来之,则安之”(“安”作“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 安 讲)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作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为美” “以……为美”讲) 为美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讲)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翅膀一 常以身翼蔽沛公”
破音异读
用改变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 用改变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 如耳说卫嗣公,卫嗣公说而太息” 如“如耳说卫嗣公,卫嗣公说而太息”。“说”的本 意是“讲话”的意思,本音是shuō,这句话第一个 意是“讲话”的意思,本音是 , 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游说”“说服”的意思, ”“说服 “说”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游说”“说服”的意思, 应读破字音shuì,第二个“说”则是它的兼有的意义 应读破字音 ,第二个“ 应读yuè,是“喜欢高兴”的意思。 喜欢高兴”的意思。 “悦”,应读 ,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中常见的破音异读字有: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中常见的破音异读字有:语、衣、 食等。 骑、遗、恶、王、将、冠、食等。
通假异读
通假字和本字起初读音一致, 通假字和本字起初读音一致,后来由于读音的 演变,有的读音不同了。 演变,有的读音不同了。现在通假字一律读本 字的读音。古诗文中常见的通假异读字有: 字的读音。古诗文中常见的通假异读字有:不 )、缪 (fǒu)奉(pěng)、缪、卒、内、识、见、 ) )、 属等。 有、生、说、向、景、女、县、属等。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口技》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山行六七里” 醉翁亭记》
“船”为名词,用在动词“载”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 船 为名词,用在动词“ 的前面作状语, 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之意。 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之意。 为名词,用在动词“ 的前面作状语, “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 作行为的方式, 用手”之意。 作行为的方式,“用手”之意。 为名词, 一起用在动词“ “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 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 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 之意。 之意。 为名词,用在动词“ 的前面作状语, “山”为名词,用在动词“行”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 作行为发生的地点, 在山上”之意。 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在山上”之意。
今义:色彩。 今义:色彩。 今义:秋季。 今义:秋季。 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今义:抬起。 今义:抬起。 今义: 今义:行走 今义:实际,事实上 今义:实际,
形变
词语从单音节为主变化到双音节为主(词形变 词形变 化而产生的古今异义) 化而产生的古今异义 P10 T1
义变
秦以虎狼之势, 中国抗衡。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阿姨 古义:母亲。今义: 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 亲切称。 亲切称。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 的成员。 的成员。
颜色不少变 颜色不少变 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漠漠向昏黑 因为长句 长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戊卒叫,函谷 函谷举 楚人一炬, 戊卒叫 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触株,折颈而死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操虽托名汉相,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颜色 秋天 因为 举 走 其实
古义:容颜、脸色 古义:容颜、 古义: 古义:秋日的天空 古义: 古义:因此写作 古义: 古义:攻克 古义: 古义:跑 古义:他实际上 古义: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有些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同的。 有些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同的。 有个田径比赛项目叫“竞走” 运动员在参赛时能跑吗? 有个田径比赛项目叫“竞走”,运动员在参赛时能跑吗? 不能,一跑就判犯规。可见在现代汉语中, 不能,一跑就判犯规。可见在现代汉语中,“走”和 是有严格区别是,古汉语中的“ “跑”是有严格区别是,古汉语中的“走”却是跑的意 现代汉语中的“ 古汉语叫“ 思,现代汉语中的“走”,古汉语叫“行”,如“三人 必有我师焉” 就是走。 行,必有我师焉”的“行”就是走。 请大家举出带“ 字的成语,理解“ 字的意思。 请大家举出带“走”字的成语,理解“走”字的意思。
读一读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相如曰: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使。 ②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使。” 五万兵难卒 已选三万。 ③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 公受珠, 所著披袄中。 ④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 ⑤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⑥汝 之乎? 识之乎?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秦伯素服郊次, 师而哭。 ⑩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