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2)

合集下载

2个凸透镜成像规律

2个凸透镜成像规律

2个凸透镜成像规律引言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摄影、眼镜、显微镜等领域。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正确使用和设计光学系统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两个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通过实例和图示进行解释。

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在开始讨论成像规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凸透镜的基本概念。

凸透镜是由两个球面构成的,其中至少一个球面是凸面。

凸透镜有一个光轴,光线垂直于光轴时不会发生偏折。

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分别是物距和像距相等时的位置,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解释。

成像规律一: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物距和像距是凸透镜成像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物距是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通常用字母u表示;像距是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通常用字母v表示。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和像距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侧时(物距为正),像距可能为正、负或无穷大。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前方时,像距为正,成像为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后方但在透镜的近焦点和光轴之间时,像距为负,成像为虚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近焦点上时,像距趋近于无穷大,成像为无穷远处的虚像。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时(物距为负),像距为正,成像为实像。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像距趋近于无穷大,成像为无穷远处的虚像。

成像规律二:物像距和焦距的关系焦距是凸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用字母f表示。

焦距是指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等于像距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时的数值。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像距和焦距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当物距u和像距v都为正时,焦距f为正。

2.当物距u为负,像距v为正时,焦距f为负。

3.当物距u为正,像距v为负时,焦距f为负。

4.当物距u和像距v都为负时,焦距f为正。

实例分析:成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为了更好地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我们将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实例一:放大镜放大镜是一种常见的凸透镜应用。

当我们将放大镜放在物体前方时,通过调整距离可以观察到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记忆口诀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记忆口诀

凸透镜由于其自身不同的成像规律,可以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对光线起汇聚作用。

今天小编就我大家讲解一下凸透镜成像饿的规律及其记忆口诀。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测焦距。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2.凸透镜成像的记忆口诀2.1基础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薄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注: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厚度在计算物距、像距等时,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

当透镜很厚时,必须考虑透镜厚度对成像的影响。

2.3凸透镜、把光聚,成象规律真有趣两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二焦以外倒实小,我们用作照相机;一二焦间倒实大,我们用作投影仪;焦点以内正大虚,我们用作放大镜;欲想得到等实象,两倍焦距物体放;焦点之位不成像,点光可变平行光;成象规律记心间,透镜应用法无边。

5.3凸透镜成像规律2

5.3凸透镜成像规律2

学以致用:
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时,在凸透镜的 另一侧距透镜中心10cm的地方出现一个小亮点, 那么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距透镜中心15cm 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就 可以得到( D )
A 倒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放大的实像
学以致用:
(1区) (2区) (3区)
光 屏 位 置 1 光 屏 位 置 2F 光 屏 位 置 4
F
F f 2f
F
光 屏 位 置 3
随堂训练
例 1: (05年天津)如图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 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 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 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放在焦距为16cm的凸透镜主光轴上, 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 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D )
A
10cmB20源自mC30cmD
40cm
13
例4: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 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 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A.20cm B.15cm C.10cm D.5cm 倒立 、_______ 放大 、的_______ 实 分析:成的是______ 像
凸 透镜,一架 例6: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 80 头的距离大于_____cm 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_____ 实 像(选填:实或虚)。 用照相机拍照时,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C ) A. 小于焦距 B. 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 大于2倍焦距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课时练《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含答案解析)(2)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课时练《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含答案解析)(2)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在探究凸诱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该像为()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2.晓维同学用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照射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光斑(如图所示)。

取下平行光源,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6cm处,并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在光屏上得到像的性质是()A.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倒立的放大的实像C.倒立的等大的实像D.正立的放大的虚像3.小铭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将蜡烛立于距凸透镜30cm处的主光轴上,则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潸晰的实像。

2021年物理八年级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练习含解析 沪科版

2021年物理八年级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练习含解析 沪科版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一、单选题1.将物体分别放在甲凸透镜(f甲=10cm)、乙凸透镜(f乙=5cm)前,使物距相同。

通过两个透镜,在光屏上都能成像,一个缩小,一个放大。

则()A.缩小的像是实像,放大的像是虚像B.甲凸透镜成的是缩小的像C.物距可能是15cmD.物距可能是20cm【答案】C【解析】A.通过两个透镜,在光屏上都能成像,光屏能够承接的都是实像,故A错误;BCD.假设甲成的缩小的实像,乙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与它们焦距的关系有u>2f甲=20cm5cm=f乙<u<2f乙=10cm物距相同,不符合题意;假设甲成的是放大的实像,乙成的是缩小的实像,则物距与它们焦距的关系有10cm=f甲<u<2f甲=20cm,u>2f乙=10cm物距相同,则有10cm <u<20cm故甲成的是放大实像,乙成的是缩小的实像,物距可能为15cm。

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如图,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答案】C【解析】由图知,甲照片的像比乙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甲图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像距小.拍摄乙照片时物距小,像距大.故C选项符合题意.3.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情况知道,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的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的这种成像情况制成的,故选B。

4.疫情发生后,为了防止接触传染,许多单位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

它是通过将刷脸机镜头捕捉到的人脸信息,与系统中储存的人脸模板对比,进行人脸识别。

湖北省武汉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培优练习试题:凸透镜成像规律(二)(无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培优练习试题:凸透镜成像规律(二)(无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图解(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1)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2)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测焦距)(3)物距在一倍焦距、二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投影仪)(4)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得到平行光(5)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6)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7)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8)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知识点一:透镜的焦点、焦距1、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透镜的焦距是()A. 5cmB. 10cmC. 15cmD. 30cm2.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

透镜的焦距是( )A、5cmB、10cmC、15cmD、30cm图1 图2 图3 图43、小文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纸板上的最小光斑却不易确定.于是他移动纸板找到两次成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别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8cm和12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A.4cm B.10cm C.12cm D.20cm4.用一直径为20cm的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方向,在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有一垂直于主轴的光屏,此光屏上呈现一个直径是10cm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 ( )A.可能是10cm B.可能是15cm C.一定是30cm D.一定是45cm知识点二:焦距的取值范围5.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A.100mm以外B.恰为50mm C.50mm以内D.略大于50mm6.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史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像,那么这透镜的焦距f为: ( )A.2厘米<f<4厘米 B.4厘米<f<5厘米C.5厘米<f<8厘米 D.无法确定7.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 cmB.一定小于8 cmC.一定在10 cm到16 cm之间D.一定在8 cm到10 cm之间8.一个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时,发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28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总成放大的像;距离大于28厘米时,屏上总成缩小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A. 约28厘米B. 约14厘米C. 大于28厘米D. 小于 28厘米知识点三;凸透镜成像规律9.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10.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11.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此时光屏上已经得到倒像,此时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将蜡烛逐渐向左移动,我们将在光屏上看到()A. 蜡烛的像变大B. 蜡烛的像不变C. 蜡烛的像变小了D. 只有光斑,一片模糊12桌面上依次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直线,并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二)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二)
(1)像的虚实: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
虚像?
u>f 时成实像,u<f 时成虚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 ) (2)像的大小: 当u=v=2f 时成等大的实像。
二倍焦距分大小。(没有缩小的虚像。 )
5.分析与论证
(3)像的正倒: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 的像?
2.某同学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将蜡烛放在距 凸透镜25 cm处的主光轴上,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 一个( ) B.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A.正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3.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 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 大的清晰的像;当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 cm处,并移动光屏,
五、反馈练习: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光
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无论
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请你
分析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
B A C F 2f
D
F
光屏
五、反馈练习:
2.(1)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处,光屏上出现 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__处,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 放在_____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像的大 小不断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 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B A C F 2f D F 光屏
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 cm C.20 cm
B.40 cm D.10 cm
【解析】选D.如题图所示,当物体位于20 cm处时,其像与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计算方法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计算方法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计算方法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与像距(v)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f = 1/v - 1/u,其中f为凸透镜的焦距。

2.成像情况: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凸透镜成像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当u > 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摄像机等。

(2)当2f > u > 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投影仪等。

(3)当u < 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等。

二、凹透镜成像规律1.成像情况:凹透镜成像时,物距(u)与像距(v)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f = 1/v - 1/u,其中f为凹透镜的焦距。

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凹透镜成像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当u > 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u < 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使通过透镜的光线推迟会聚。

三、凸透镜与凹透镜的计算方法1.凸透镜焦距的计算:当已知凸透镜成像时的物距(u)和像距(v)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凸透镜的焦距(f):1/f = 1/v - 1/u2.凹透镜焦距的计算:当已知凹透镜成像时的物距(u)和像距(v)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凹透镜的焦距(f):1/f = 1/v - 1/u四、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应用1.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摄像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2.凹透镜的应用:近视眼镜、防盗报警器、激光准直等。

综上所述,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计算方法是光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学设备。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求:a)成像情况b)像的大小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物距为20cm,焦距为10cm,物距是焦距的二倍,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 屏距凸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2013-12-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说 1、在光具座上放置蜡烛、凸透镜 一 和光屏时,放在中间的一定是 凸透镜 。 说
2、实验中应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的 高度,使透镜、光屏和 烛焰 的中心大 致在 同一高度 。 3、实验中若把点燃的蜡烛和透镜固定 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 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C
3.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 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 的情况是 ( ) 解析: 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 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u<2f,即 f<30cm<2f,解得:15cm<f<30cm,当物 距为65cm时,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像、物同侧 像、物异侧 v =2 f
u =2 f
相等
倒立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的变化:实像与物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的变化:虚像与物同侧正, 物近像近像变小。 实像、虚像:焦点附近像最大。
规律应用:
小明给小亮照了一张全身像,小亮还想要一 张半身像。那么小明应( C ) A. B. C. D. 离小亮近一些且把相机的暗箱缩短 离小亮远一些且把相机的暗箱缩短 离小亮近一些且把相机的暗箱拉长 离小亮远一些且把相机的暗箱拉长
蜡烛在焦点上或一倍焦距内 ; 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练习: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 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 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则: 不会 ①当烛焰离凸透镜8cm时,在光屏上_____ 看到像,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 正立 放大 虚 _____、_____、____像; ②当烛焰离凸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会 倒立 缩小 实 看到______、_____、____像; ③当烛焰离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会 倒立 放大 实 看到______、_____、____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二课时)
巩固练习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有: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图中几个元件的名称为: 凸透镜 光具座 光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烛焰 D:________。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1.u>2f ,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13-12-5
F
F
f 2.u=2f ,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013-12-5
F
F
f 3.f<u<2f , v>2f 倒立放大实像
2013-12-5
F
F
f 4.u=f 不成像
2013-12-5
F
2013-12-5
小结
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u——物距 v——像距 物体位置
u >2 f
f ——焦距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像机 f<v<2f
f <u < 2 f 像、物异侧 v >2 f
放大
放大 无 像
倒立实像 幻灯机
正立虚像 放大镜 探照灯
u<f
u=f
2013-12-5
F
F
f
2013-12-5
随堂练习
例: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 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a bc
de
F
F
f 2f
2013-12-5
a013-12-5
典型习题
1、某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发 现在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有一个倒 立放大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A.6cm • C.25cm B.10cm D.无法确定
典型习题
2.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 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 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解 u=15cm时,是缩小实像 ∴ u>2f 15 cm>2f f<7.5 cm 又知u=9cm时,是放大实像 ∴ f<9 cm<2f 9cm>f>4.5 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4.5cm<f<7.5 cm
F
f 5.u<f 正立放大虚像
2013-12-5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1.小明在做实验时,点燃蜡烛后,无论 怎样调节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蜡烛的 像,可能是生么原因?
• (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可能
不在同一水平高度。 • (2)蜡烛放在了焦点上或焦点以内。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2.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 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 有什么变化?
2013-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