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的四种形式

语流音变的四种形式一、语流音变的四种类型话语流音变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1、同化:语流中两个相邻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语音的这种语流中变化就叫同化。
根据同化的方向,可以将同化分为顺同化与逆同化,两个相邻的音,后一个受前一个的影响,变得与前一个音相同或相近,称顺同化;两个相邻的音,前一个受后一个的影响,变得与后一个音相同或相近,称逆同化。
2、异化: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自己原来的发音不同了,这就是异化。
3、弱化: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得比原来更弱更轻了,这种现象叫做弱化。
4、脱落:语流中有些音在连读时因缩并等原因而不再发音或消失了,这就是脱落,也称减音。
二、扩展资料(一)语流音变与历史音变的含义语流中的一个音,由于受前后音或者说话时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是一种共时的、临时的变化。
在言语交际中,语流音变随处可见。
同样的语音结构单位,由于所处的语音环境不同,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即使它处的语音环境相同,不同的人读音也会有所不同,就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发音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研究语流音变也只能概括一般的、普遍的语流音变现象。
历史音变是指具体语言的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
具有固定性和历时性。
如汉语从古代到现代语音系统发生的变化。
(二)语流音变与历史音变的区别与联系语流音变与历史音变不同,它具有共时性和临时性,比如,辛苦[in55k´u214],在语流中读成[i55k´u214],是由于[n]在语流中被[k´]同化成了[]。
[n]并非固定的、不分条件的读为[]。
语流音变是发生在同一语流中的,属于共时态的变化。
语流音变详解

)
2.5增音规则
在语流中连续发音时,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这就是增音规则。(在汉语北京话中,“这儿”、“那儿”、“哪儿”有些人说成“这合儿”、“那合儿”、“哪合儿”,在“儿”[«r]的前面加紧了一个舌面后辅音[x]。有些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在“般”[pan]的韵母[an]之前加进了高元音[i]。
“来”里的复元音[ai]处在轻音音节里,就弱化为单元音,同时向央元音靠拢。
)
(2)其它单元音向央元音靠拢或直接变为央元音。(汉语普通话:
妈妈(mā ma):妈[mA]+妈[mA] → 妈妈[mA m«]
第二个“妈”里的低元音[A]处在轻音音节里,就弱化为央元音[«]。
*更多例子
)
2.2异化规则
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在语流中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使实际发出的变体变得与其不同或不相近,这叫异化规则。异化都是为了避免发音上的拗口而产生的,辅音、元音、声调都可能发生异化。
由于语音的异化会明显地改变词语的发音,所以在民族标准语里比较少见,然而在俗语、口语和方言里,为了避免发音的拗口,异化现象是常见的。(汉语北京话:
话语普通话语气词“啊”[A]的跟前面音节连读时,会随着前面音节尾音的不同而增加一个同部位的辅音,这也是为了读音方便而产生的音变现象。如:
美丽[mEi li] + 啊[A] → 美丽呀[mEi li ja]
天[tiEn] + 啊[A] → 天哪[tiEn nA]
脏[tsAN] + 啊[A] → 脏啊[tsAN NA]
“叭”里的清辅音[p]处在轻音音节里,就弱化为浊辅音[b]。
)
(2)塞音、塞擦音弱化为擦音。(语北京话:
语流音变

•
•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4、儿化可以表示亲切、喜爱的感 情色彩
如:小孩儿 老头儿 金鱼儿 脸蛋儿 小猫儿 等等。 注意:被儿化的事物都是小的事物,大的事 物、动物不能儿化,如:乒乓球儿、足球儿、篮 球儿等都有儿化的说法,但是“地球”没有儿化的 表达形式。可以说小狗儿、小鱼儿,但是不能说 大象儿。 不可爱的动物不能儿化。如苍蝇、蚂蚁等。
语文 祖国 旅行 导游
• 上声+去声
朗(214)+诵(51) 朗(211)诵(51)
朗诵 语调 广大 讨论 稿件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 上声+轻声
矮(214)+子(0) 矮(211)子(0)
矮子 奶奶 尾巴 老婆 耳朵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 上声十上声 口(35)+语(214) 口(35)语(214)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我得不到答复,不得已只好呆在 小屋里。不久,他们送来了吃的,也 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本不想吃,可 肚子不答应,勉强吃了一点儿,不甜 不咸,不酸不辣,说不出是什么味儿。 这样过了几天,每天不是听海浪的呼 啸,就是遥望大海,不仅没人能够交 谈,也不敢随便走动。
变调 轻声 儿化音 语气词“啊”
第四单元
什么是 语流音变
在语流中,由于相连音节的互相影 响,使得有些音节的基本调值发生了 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轻声、 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语流音变
变调的规律
轻声的音变 规律
儿化音的音 变规律
语气词“啊” 的音变规律
语流音变

(3)绕口令练习 一个老僧一本经,一句一行念得清。 不是老僧爱念经,不会念经当不了僧。 (4)朗读练习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 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三)“不” 的变调
1、普通话的“不”字,在单念或在句末 时和在非去声前,读原调51 不安 不公 不堪 不惜 不单 不禁 不甘 不休
展览/馆 手写/体
很/理想 耍/笔杆
蒙古/语 草稿/纸
小/两口 纸/雨伞
虎骨/酒 选举/法
老/保守 好/总理
管理/组 勇敢/者
小/拇指 小/海岛
水彩/笔 洗脸/水
211+35+214
上声+上声+上声:单双格
214+214+214
孔/乙己 冷/处理
3、三个以上上声相连
根据词语的意义分组变调 如:彼此友好 买把雨 手表厂有好几种产品。
安安静静 恩恩爱爱 甜甜蜜蜜 匆匆忙忙 严严实实 花花绿绿 粗粗壮壮 松松爽爽
⑤、AABB式:后A和后B变读轻声
漂漂亮亮 大大方方 轻轻松松 规规矩矩 大大咧咧 清清楚楚
美滋滋 亮晶晶 臭哄哄 泪盈盈 白茫茫 孤零零 赤裸裸 恶狠狠
干巴巴 红艳艳 黑沉沉 泪涟涟
傻乎乎 乐陶陶 空落落 空荡荡
汗津津 黄灿灿 喜洋洋 阴沉沉
③、ABB式:一部分变为阴平 绿油油 软绵绵 亮堂堂 红彤彤 热腾腾 绿茸茸 蓬松松 灰蒙蒙 沉甸甸 直瞪瞪 文绉绉 亮锃锃 黑油油 黄澄澄 懒洋洋 ④、AABB式:读原调
四、变调
在语流中,音节和音节相连时,有的音节 的调值因受相连音节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变调。 变调是指“词调”而言,它常常是由于受 到后面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而产生的。 常见的变调有: 上声的变调 “一、不”的变调。 形容词“AA儿”的音变
语流音变1

语流音变
一、 语流音变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因为受邻近音的影响,或者 由于说话时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 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就叫做“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变化有同化、异化、增音、减音、合音、换位
音变现象可分为历史音变和共时音变(语流音变)。 共时性语流音变是指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暂时发生的现象,换一个语音环境 就不一定有这种变化。 历史音变是历时性的,是指具体语言的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 的变化。历史音变不仅使具体音位发生变化而且导致整个音位系统的变更。 音变类型可分为自然音变和条件音变。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子中看到,语音的同化和异化可以表现在元音、辅音、 声调等方面,可能发生在一个词的内部,也可能发生在词与词之间。
二、几种常见的音变现象
3、增音epenthesis
语流中两个音之间增添一个音进去称为“增音”
为了发音方便,英语athlete[æθli:t](运动员)往往读成 [æθəli:t],在[θ]和[l]之间增加了[ə],避免了发音部位过快的 变化;
普通话语流音变概述课件

普通话的现状
目前,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国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国际上广 受欢迎的语言之一。
语流音变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语流音变的定义和类型
语流音变是指语音在连续发音时发生的各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语流音变的原因分析
语流音变的发生是由于发音时的口腔结构和发音方法的差异,以及语音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外,语境、方言和语言接 触也是影响语流音变的重要因素。
语流音变的发展趋势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语流音变的现象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由于受到方言和语言接触的影响,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也反映了普通话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普通话语流音变概述课件
目 录
• 普通话语流音变定义 • 普通话语流音变类型 • 普通话语流音变规律 • 普通话语流音变在口语中的应用 •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发展趋势 • 普通话语流音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01
普通话语流音变定义
什么是语流音变
01
语流音变是指普通话在连续发音 时,由于音素的相互影响而产生 的语音变化现象。
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是提高口语 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多听、多 说、多练习等方式来 培养语感,逐渐提高 对语流音变的敏感度 。
05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发展趋势
普通话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普通话的起源和发展
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起源于北京方言,经过多年的发展 ,逐渐成为中国广泛使用的语言。
普通话的标准化
语流音变对口语的影响
01
02
03
表达清晰度
语流音变会影响口语表达 的清晰度。一些音变现象 如果处理不当,会使表达 变得模糊不清。
语流音变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啊”的音变
当语气助词“ 当语气助词“啊”处在语句末尾时,由于受到 处在语句末尾时, 前面那个音节末尾因素的影响, 前面那个音节末尾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发生音 变。
前面的音素是I O( IAO除外 除外) Ê时 YA。 前面的音素是I Ü A O(AO IAO除外)E Ê时,读 YA。
你到哪去啊? 你到哪去啊? 原来是他啊! 原来是他啊! 这可是他毕生的心血啊! 这可是他毕生的心血啊! 这个小孩儿真可爱啊! 这个小孩儿真可爱啊!
轻声的规律大致有以下几种
(1)表示方位: 北边 上面 里头 地下 表示方位: 叠音名词及动词: (2)叠音名词及动词: 妈妈 姥姥 跳跳 尝尝 练练 结构助词、时态助词: (3)结构助词、时态助词:的 地 得 着 了 过 语气助词: (4)语气助词: 啊 呀 吗 呢 啦 吧 哇 (5)“子、儿、头、么”作词缀及表示多数的 “们”: 儿子 椅子 鸟儿 花儿 木头 看头 什么 他 们 口语中历史悠久的双音节词语: (6)口语中历史悠久的双音节词语: 萝卜 时候 告诉 行李 凉快 规矩 窗户 朋友 阔气 粮食 头发 先生
表示小、可爱、亲切或蔑视、 表示小、可爱、亲切或蔑视、鄙视等多 种感情色彩或语气。 种感情色彩或语气。 小牛儿 小孩儿 宝贝儿 心尖儿 小草儿 小崽儿 门缝儿 小丑儿 小偷儿
北京话口语习惯沿袭下来的 说哪儿去了,没边儿没沿儿的。 说哪儿去了,没边儿没沿儿的。 一大早儿就遛弯儿去了。 一大早儿就遛弯儿去了。 这天儿真好,明儿见。 这天儿真好,明儿见。
前面的音素是NG(后鼻音的韵尾) 前面的音素是NG(后鼻音的韵尾)时,读 NGA NG(后鼻音的韵尾 这有什么用啊! 这有什么用啊! 真漂亮啊! 真漂亮啊! 这木头真硬啊! 这木头真硬啊!
名词解释 语流音变

名词解释语流音变
嘿,你知道什么是语流音变吗?语流音变呀,就像是音乐中的变奏一样神奇!比如说,“啊”这个字,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发出好多不同的音呢!就像在“好啊”里读“呀”,在“走啊”里读“哇”,这多有意思呀!
咱就拿日常说话来举例吧,你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些字的发音好像和平时不太一样了?这就是语流音变在起作用啦!就好像你说“不”,单独读的时候是一个音,但在“不会”里读起来就有点不一样了,对吧?
再想想,“一”和“不”这两个字多神奇呀,它们在不同的词语里的读音会发生变化呢!“一天”“一年”里的“一”发音就不同,“不行”“不好”里的“不”发音也有差别。
这难道不是很奇妙吗?
还有啊,轻声也是语流音变的一种呢!像“妈妈”“爸爸”,第二个字读轻声,感觉就特别亲切。
还有“东西”,读轻声的时候和不读轻声的时候意思都不太一样呢!这就好像是魔术师的魔法,轻轻一变,就有了不同的效果。
语流音变就像是语言世界里的小精灵,它们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偷偷地施展魔法,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它让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更加自然。
没有语流音变,那说话得多单调呀!所以呀,语流音变真的是超级重要的呢!你现在是不是对语流音变有了更深的理解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化
连读时有求省力的自然趋势,常把较强的音发成较弱的 音,称为弱化。包括清音弱化为浊音,塞音、塞擦音弱化为 擦音,送气音弱化为不送气音,前元音和后元音弱化为央元 音,复元音弱化为单元音,字调弱化为轻声。连读时读得短 而弱的音节称为轻音。轻音也是一种弱化,其声调失去原来 的调型,还常伴随着元音辅音的弱化。例如北京话:脑袋 [nu214tai51→nu214d4],后一音节的清声母[t]弱化为浊声 母[d],复元音[ai]弱化为单元音[],去声51弱化为轻声4。 有的轻声音节的某个音可以完全脱落,称为减音。例如上海 话:好个好的后一音节的声母常常弱化而脱落:[h33 4→h334]。又如北京的地名:大栅栏[ta51ta51 lan35→ta51()la51],第二音节的塞擦音声母[t]弱化为擦音 声母[],前低元音韵母[a]弱化为舌尖元音[ ],甚至全部脱 落,去声调弱化为轻声,第三音节脱落韵尾[n] 。
连读音变
跨音节的语流音变又称连读音变(sandhi), 这是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连读音变在语 速较慢时不一定发生,是自由音变,不一 定导致音位交替。主要有以下几种: 跨音节同化 跨音节异化 弱化
跨音节同化
同化是最常见的连读音变,它可以使发音协调、省力。例 如广州话:今日[km jt→km mt],后一音节的声母[j] 被 与其相邻的前一音节鼻音韵尾[m] 同化,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都改变,称为完全同化。福州话:公家 [ku ka→ku a],后 一音节的塞音声母[k] 被前一音节的鼻音韵尾[] 同化,发音 部位不变,发音方法改变,称为部分同化。以上都是后一音 节被前一音节同化,属于顺同化,以下是前一音节被后一音 节同化,属于逆同化。武汉话:堂屋[ta u→tau u],前一音 节的鼻音韵尾[] 被后一音节相邻的元音[u] 完全同化 。河北 获鹿话:棉花[mian xua→mia xua],前一音节的舌尖鼻音韵 尾[n]被后一音节相邻的舌根声母[x]部分同化为舌根鼻音韵尾 []。浙江宁海话:衣橱[i dz→y dz ],前一音节的展唇舌面 元音[i] 被后一音节隔位相邻的圆唇舌尖元音[] 同化为圆唇舌 面元音[y]。江苏常熟话:芋艿[ji na→i na],前一音节的舌面 浊擦音j 被后一音节的鼻音同化为舌面鼻音。
福州方言变声的分析
福州方言的变声现象又称“ 声母类化”。该方言有15 个声母,分为5组:(1)p、p, (2)t t、s,(3)ts、ts,(4)k、k、x、,(5)m、n、。字组连读时,后字声母除m组鼻 音不变外,其他各组均依前字韵母的类别发生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p、p组, t、t、s组, ts、ts组, k、k、x、组, m、n、组 前字为开尾韵 l 不变 前字为鼻尾韵 m n 不变 前字为塞尾韵(甲) l 不变 前字为塞尾韵(乙)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请看实例: 戏台 xie212tai53→xie lai 祖宗 tsu32tsu44→tsu u 茶杯 ta53pui44→ta ui 西瓜 s44kua44→s ua 桌布 to24puo212→to uo 蜜蜂 mi5pu44→mi pu 男女 na53ny32→na ny 礼仪 l32i53→l i 买卖 m32ma242→m ma 从单个实例来看,以上音变分别可以视为弱化或同化,但从总体上看,福州音系 韵母的类型差异显然是一种更具统摄性的高层原因。声母类化产生了声母系统中原本 没有的和,这就有可能给音系分析造成麻烦。例如,“枇杷”的读音是pi44a44,根据 上述音变规律,“杷”字应读pa44,但实际上“杷”字并不单用,若念单字,发音人有可能 还是读作a44,照此记音,福州方言的声母系统就多于15音了。
福州方言的变声、变韵、变调
福州方言的单字音在字组中连读时 会发生复杂的变声、变韵、变调现象, 就是一种与音系结构要素相关的系统性 音变。 变声是指后一字的声母依据前一字韵 母的不同类型发生系统性音变。变韵是 指同一个韵母在不同的声调中音值变得 不同。变调是指两字连读时,前字都要 变调。
福州方言的变声
大病tuai242-53p-242 土匪tu32-24p-i 药片yo5-21p-i212 上昼上午suo242-53t-nu212 锁头锁so32-21t-lau53 额头ie5-32t-lau53 番椒青椒hua44ts-ieu 花菜hua44-53ts-i212 白菜pa5-21 ts-i212 风扇hu44-53 s-ni212 钳囝钳子ki53-32k-ia32 相好姘头sou44-53h-o32 中医ty44-i44 郎爸父亲lou53-21p-m242 蒜帕蒜瓣sou212-53p-m212 下昼下午a242-53t-u212 白撞白天窃贼pa5-21t-lu242 蒜头sou212-44t-nau53 花椒hua44ts-ieu 落座去职,卸任lo5-53ts- 芹菜ky53-21ts-i212 蒲扇pu53-21s-li212 痞囝下流的人pai32-24k-ia32 水壶tsuoi32-21h-u53 药粉yo5-32h-u32
音义跨层的连读音变
音义关联的连读音变兼跨语音和语义两个层面,此类音变 常见的例子是合音。合音是指某些常用词语的两个音节结合得 十分紧密,以至被压缩成一个音节。从语音上看,合音时两个 音节往往要掐头去尾,挤压在一个音节的框架内。从语义上看, 两个语素的意义却并不减损,而是共享一个音节作为外壳,成 为一个并合语素,最后甚至连字形也写成一个。例如苏州话: 勿曾(未曾)[f5zn]合音成[fn44],写作“朆”;阿曾(可曾)[5 zn] 合音成 [ 44 ] ,写作 “ 曾阿 ” ;勿要 ( 不要 ) [f 5 iæ 523 ] 合音成 [fiæ523],写作“勿要”;直*扛*(这样)[z2 44]合音成[z23],与“丈” 同音;捺*亨*(怎么样)[n23 h52]合音成[n231],从而在音系中 增加了一个本来没有的音节。儿化也是一种合音现象,同时又 是一种系统性音变,后缀“儿”的零声母单元音音节与前一音节 合音,并合成带小称或昵称色彩的名词。例如,洛阳话:铃儿 [li24 →li24],湖北鄂城话:芽儿[ia21 a→ia21],山西平定话: 洞 儿 [ t u 2 4 → t u r 2 4 ] , 湖 北 阳 新 话:刀儿[t33 n→tn55]。
鼻化
韵腹元音受鼻音韵尾感染,发音时 软腭提前下垂,气流进入鼻腔,成为鼻 化元音,鼻音韵尾则往往同时弱化甚至 脱落。例如“山”字,济南、合肥为[æ], 西安、太原、扬州、双峰为[sæ]。汉语 方言中的鼻化韵大都来自中古阳声韵, 其音变历程为: an→an→an→a。
音节内同化
一个音受另一个音感染而变得与之 相同或相似。唇齿辅音[ f ] 与圆唇元音 [u]相拼时,[u] 受[f ] 的感染,唇形往 往偏展,有时甚至变成与[f ] 同部位的 浊辅音[v]。例如北京话师傅、丈夫、豆 腐的后一音节:[f+u→fu→fv]。
系统性音变和跨层音变
以上连读音变都是受相邻音节制约的,成因 比较单纯。汉语方言里还有一些连读音变则比较 复杂,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其中特别值得 注意的是以下两种音变现象。一是有的连读音变 不仅和相邻的语音成分相关,而且和音系的结构 要素相关,从而发生系统性的连读音变,甚至形 成相对独立于字音系统的变音系统。二是有的语 流音变不仅跟单纯的语音要素相关,还可能跨越 语音层面,和语义语法层面相关,从而发生音义 关联的连读音变。
福州方言的韵母
韵母1号 韵母2号 韵母3号 韵母4号 韵母5号 韵母6号 韵母7号 韵母8号 韵母9号 i/ i u/ou y/øy a/ ia/i /u / ie/i o/ 之美/气味 孤乌/富怒 须猪/士具 嘉饱/嫁霸 枷野/舍谢 花瓜/化挂 西买/帝卖 鸡池/肺桂 歌高/去帽
音节内异化
一个音使另一个相同或相似的音变 得不同。例如,广州话目前仍保存着整 套带双唇鼻音、塞音韵尾的韵母[am m im ap p ip],这些来自中古咸、深二摄 唇音韵尾的韵母早先可以和唇音声母相 拼,但现在这些字的双唇音韵尾全都被 唇音声母异化成了舌尖中音:帆凡犯范 泛 [fam → fan] ,品 [pm → pn] ,法 [fap→fat],乏[fp→ft]。
福州方言的声调
声调1号 声调2号 声调3号 声调4号 声调5号 声调6号 声调7号 阴平调44 阳平调53 上声调 32 阴去调212 阳去调242 阴入调24 阳入调5 衣疤猪灯机温 姨爬除填其文 以饱水点纪稳 意霸著店记揾蘸 味罢箸邓忌韵 壹百竹德吉屋 译白轴特及物
福州方言变韵的分析
福州方言的变韵现象是指该方言的多数韵母在音节之内与阴 去、阳去、阴入调相拼时主元音的舌位发生低化、后化、复化等 音变,但作为两字组的前字,连读时却不发生变韵。例如:韵母 i 的变韵是 ei ,属于该韵母的 “ 记 ” 和 “ 忆 ” 同为阴去字,分别读作 kei212、ei212,但字组“记忆”却读作ki53ei212,前字读成了本韵,后 字仍读变韵。进一步观察,该字组的前字还发生了连读变调,调 值由阴去212变得跟阳平53相同了,后字则未发生变调。由此可 知,福州音系的变韵是和音系的另一项结构要素声调的变化相关 的。该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基本规则是后字一律不变调,前字 大都要变舒声调,调值可变同阴平44、阳平53、上声32,但不变 同阴去212、阳去242、阴入24。因此,前一类调值有分布域较广, 后一类则分布域较窄,而变韵只发生在窄域分布位置,即不发生 变调的位置(后字和单字),也就是说,变调会阻止变韵的发生, 变 韵 也 就 不 可 能 出 现 在 变 调 位 置 ( 前 字 ) 上 。
跨音节异化
相同或相似的音连读有时会拗口且不易分辨,其中某个音就会变得有所 不同,称为异化。例如北京话两个上声字连读时,前一个字的调值会变得与 上声不同而与阳平相同:小姐[iu214ti214→iu35ti214]。异化的音节有时 会增加出一个音素,称为增音。不少方言的虚词“啊”都是轻读的零声母开口呼 单元音韵母,易与前一音节相混,于是便发生增音以保持区别。例如北京话 的句末语气词“啊”:拿啊[na35a4→na35ia4],后一音节的韵母a因与前一音节 韵母相同而发生异化,增加出介音i,写作“呀”。苦啊[ku214a4→ku214ua4], [a]发生异化,增加出介音[u],写作“哇” ;也可视为开口韵a被前一音节的韵母 [u]同化成了合口韵[ua]。看啊[kan51a4→kan51na4],[a]发生异化,增加出声 母[n],写作“哪”;也可视为后一音节的零声母被前一音节的鼻音韵尾同化成了 鼻音声母。江苏如皋话的“啊”是完成体助词:买啊碗面[m412a55 u412mie31](买了碗面,放啊碗面[fa55a55u412mie31](放了碗面),吃啊碗面 [ti55ka55u412mie31](吃了碗面)。第一例的第二音节未发生连读音变。二、 三两例的第二音节发生异化,分别增加了声母[]、[k],也可视为第二音节的 零声母被第一音节的鼻音和塞音韵尾分别同化为鼻音声母和塞音声母。同化 和异化也可以同时发生,形成换位,例如江西临川话:蜈蚣虫[u ku tu→u ku tu],第一音节与第二音节的韵母互换位置,可以视为两个音节 的韵母各自发生异化,同时又分别被对方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