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五上)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3、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4、倍数和因数:举例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5、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的找。
6、一个数倍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②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③没有最大的倍数。
7、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的找较好。
8、一个数因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②最小的因数是1;③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9、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10、奇数和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按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自然数可以分成两类:奇数和偶数11、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2、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2、4、6、8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或5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14、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最小的质数是2,是唯一的质数中的偶数。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四四二二三,二二三二一。
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3课时看图找关系23

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3课时看图找关
系23
一. 我能填的对,选的准:
1. 在时刻和速度的关系图中,折线往上面,说明速度(),往下面时说明速度();假如速度保持不变,折线应该()。
下面()图表示了先骑自行车,后乘公共汽车的情境。
时刻
B
王明骑车从家去学校,中途去书店买了一本书,然后放慢速度,那么行驶的路程与时刻的关系是图()。
路程路程路程
时刻时刻
时刻
A B
C
二.解决问题,我能行:
1. 下图是一列从广州开往重庆的火车行驶的时刻和路程关系图:
(1)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______min,行驶_______ km。
(2)汽车在乙地停留了__________min。
(3)汽车从乙地
返回甲地行驶了__________min,行驶______km。
(4)想一想汽车哪一段行驶的速度快。
日日清·错题本
错
因
纠错:
题错
号因
纠错:
一. 1. 快慢水平 A
2. B
二. 60 24 15 20 24 从乙地回甲地速度快。
《看图找关系》课件PPT(5篇)

公共汽车行驶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
纵 轴
横轴
(1)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__4_分。 (2)在第1分钟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_4_0_0_米/分。 (3)从__0_分到_1__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增加。 (4)从__3_分到_4__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少。 (5)从__1_分到_3__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是_4_0_0_米/分。
公共汽车从解放路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6分钟, 从0分到1分,汽车速度…… 从1分到2分,汽车速度…… …… 试一试 1离家的距离
离家的距离
(1)
时间
(2)
时间
试一试 2
楼层
楼层
楼层
时间 (1)
时间 (2)
时间 (3)
xs 试一试 3
王老师上午有3节课,上课的教室在同一个教学楼。 下面这幅图描述了她上午上课直至中午吃饭的情形。
试一试 2.
学校教学楼有四层。五(1)班的同学第一 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 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回到 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哪 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楼层
楼层
楼层
时间 (1)
时间 (2)
时间 (3)
xs 试一试 3.
王老师上午有3节课,上课的教室在同一个教学楼。下 面这幅图描述了她上午上课直至中午吃饭的情形。请你根据 这幅图,编一个故事,在小组或全班交流。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学习永远不晚。 JinTai College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 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 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图找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有序数对、坐标平面、图形的运动、图形变换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图形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进一步培养对图形的运动和变换的理解,以及如何用坐标平面表示图形的位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用坐标平面表示图形位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图形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会用坐标平面表示图形的位置。
2.难点:对于复杂图形的运动和变换,学生需要能够准确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本章内容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案例分析等。
2.教学素材:包括图片、图形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图形变换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本章的学习内容,包括有序数对、坐标平面、图形的运动、图形变换等。
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并用坐标平面表示图形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坐标平面表示复杂图形的运动和变换?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1—62页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1—62页《看图找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水平;(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使用图表描述事件或行为的过程,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确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直观、简明的确特点,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与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图表,并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怎样看图,如何用语言去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揭示课题(出示幻灯片一)1、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先来请两位同学介绍一下,今天是怎样到校的:2、刚才,两位同学们分别介绍了自己到校的的运动过程,表现得很好。
不过,在数学上我们还能够用一种更简洁直观的方法来表示自己到校的运动过程,通过预习,你知道能够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吗?(图表)3、那么通过我没今天的学习,你的到校的过程就能够用图表来表示出来,今天我们说要学习的就是看图找关系。
(板书:看图找关系)二、读懂图表,获取信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1页,张图表示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时间和速度)你是从图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同学观察并发言。
(点幻灯二:介绍水平的红线叫横轴表示汽车行驶的时间、垂直的红线叫纵轴表示汽车行驶的速度)2、再观察这张图,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怎样的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汽车的速度在上升、在下降或汽车速度不变?线往上画往下画分别表示什么?”“纵轴上的400表示什么意思?”“横轴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速度最快达到多少?”“为什么图的上面是平的?”“第4分钟时,速度降为0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看图找信息,分组讨论自由发表。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看图找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精品教学资料第3课时看图找关系基础作业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学校教学楼有四层,五(5)班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又到四楼上音乐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
下面哪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些事?2. 星期天小明去爬山,从山下的售票处到山顶,又从山顶原路返回到售票处的行程情况如右图:(1)到达山顶用了( )小时,在山顶上休息了( )小时,从山顶回到售票处用了( )小时。
(2)上山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下山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上山时在哪个时段的速度最快?下山时在哪个时段的速度最快?综合提升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3. 下图是小明和同学们星期日到长城游玩的行程图,请根据图中的情况回答问题。
(1)小明和同学们在半路休息了吗?休息了多长时间?(2)他们去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他们在长城游玩了多长时间?(4)往返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4.上图是小红星期天9:00~14:00的活动情况,请你编一个故事。
拓展探究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5. 学校教学楼有四层。
王老师上午有三节课,第一节课在二楼给三年级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在四楼给六年级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在三楼给五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最后回到一楼餐厅用餐。
请画出一幅图,能准确地反映王老师这天上午的行为情况。
第3课时1. B2. (1)3 1 2(2)100米/小时150米/小时(3)8:00~9:00 13:00~14:00 3. (1)休息1小时(2)20千米/时(3)112小时(4)30千米/小时4. 略 5. 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数的世界掌握知识点:1、自然数与整数;2、倍数与因数;3、质数和合数;4、奇数和偶数;5、2,3,5的倍数的特征。
一、整数①按照奇偶性特点,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自然数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②按照因数的个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自然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判断:1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2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 质数和质数相乘,结果是奇数。
( )4 质数和质数相乘,结果是合数。
( )5 一个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6 一个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 )填空:三个连续质数的和是87,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 )( )二、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它最大的因数。
注意: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填空:12÷4=( ),其中,我们说:(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的倍数。
一个数它最大的因数是12,这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
一个数它最小的倍数是36,这个数是( )。
判断: 自然数:0、1、2、3、4、5、6…… 负数:-1、-2、-3、-4、-5、-6……整数自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是:1、3、5、7、9)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是:0、2、4、6、8)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没有其他因数(最小的质数是2,2是质数里面唯一的偶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有其他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 、0.8÷2=0.4,0.8是2和0.4的倍数,2和0.4是0.8的因数。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到用数学图表来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发现1.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做个小调查。
坐过公交车的同学请举手。
好!看来所有的同学都有过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请你们回想一下:公交车在起步和到站的时候,车速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回答)2.师:淘气跟你们有同样的感觉,星期六,他和爸爸坐公交去体育馆,他把你们刚才说的这种感觉画了下来,你们看(课件出示),你能在图中找到刚刚你们所说的加速和减速的感觉吗?(学生汇报)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借助看图来找关系。
(板书课题:看图找关系)二、结合情境,自主探究(一)活动(一)——探究汽车行驶速度。
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你有发现,请你举手示意我。
(预留30秒思考)2.师:这么多同学都有发现了,接下来请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吧!3.同桌间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汇报交流:预设:生1:这是表示一辆公交车行驶情况的图表,从淘气家开到体育馆一共用了4分。
生2:图表中有两条轴,横着的叫横轴,竖着的叫纵轴。
横轴表示的是时间,单位是分;纵轴表示的是速度,单位是米/分。
师:他们所说的观察横轴和纵轴,就是我们观察图表的第一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当大家找到横轴和纵轴之后,你就可以知道什么了?生3:我能知道这张图表表示的就是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找数量关系就是我们看图表的第二步。
我们继续找同学说发现。
生4:0分到1分,公交车在加速,1分到 3分,公交车是匀速行驶,速度保持在400米/分,3分到4分,汽车在减速,最终减到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400 (5)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是____米/分。
小明的父母一起出门散步,走到读报栏后,小明 的母亲独自返回家中。小明的父亲看了一会儿报后回 家。下面的两幅图,哪幅图描述的是小明父亲的行为, 哪幅图描述的是小明母亲的行为,说说你的理由。
离家的距离 离家的距离
时间 (1) (2)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与交通》第3节
公共汽车行驶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
纵 轴
横轴
(1)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___分。 4 400 (2)在第1分钟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____米/分。 0 1 (3)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增加。 3 4 (4)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少。
时间
学校教学楼有四层。五(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 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 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食堂 吃饭。下面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楼层
楼层
楼层
时间 (1) (2)
时间 (3)
时间
xs
王老师上午有3节课,上课的教室在同一个教学楼。 下面这幅图描述了她上午上课直至中午吃饭的情形。请 你根据这幅图,编一个故事,在小组或全班交流。
楼层
时间
登山活动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140分 90分 50-30=20(分)
登到山顶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中途休息了几分? 下山用了多少时间?
140-11新浪股票走势图
人民币汇率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