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金融学朱新蓉第一章 主要内容

货币是什么?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起源于商品交换,产生的经济根源是私有制,是私有制商品经济内在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伴随着商品交易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为了克服种种局限,人们在长期商品交换过程中,发现可以用一般等价物交易的媒介来克服了不再需要用物物交换来进行商品交换。
一般等价物的发展过程就是货币的发展过程。
货币自产生以后,自身经历了多种形式,但是其发展过程遵循一个规律:货币形式要适应经济形势,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货币自从产生之后经历了各种形式,如实物货币形式到金属货币形式再到信用货币。
实物货币阶段: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实物商品充当过货币,如贝壳、羽毛、金银、珊瑚、布帛等,甚至于活的牲畜。
所有这些实物货币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相比其它商品较为珍贵,人们接受高,更易于保存等等。
金属货币阶段:金属货币也是实物货币的一种,只是相对于其它实物货币而言,其具有价值含量高、体积小易携带、不易变质等优点,此外,其自身经历了从*金属到贵金属、金属秤量制到金属铸币制的发展。
其中,*金属货币在我国流通的时间较长,比如秦朝的“孔方兄”、宋代的“铜臭”。
我国此外还经历过金属秤量制和金属铸币制。
信用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退出流通后,信用货币便取而代之。
信用货币经历了从传统信用货币到现代信用货币的过程。
传统信用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银行券,二是纸币。
起初的银行券是一种黄金凭证,是一种可兑换银行券,持有者可随时随地向发行者兑换面额标注的黄金。
其后出现的纸币和不可兑换银行券都是一种不可兑换的信用币。
现代信用货币是一种存款货币。
其突破了实物货币在数量上的局限性和票券货币在发行机构上的局限性,具备无限创造的能力,这也是存款货币时代经常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信用货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是一种负债货币,是发行者对持有者的负债;具有强制性。
电子货币是网络技术发展条件下信用货币发展的必然趋势。
货币金融学1货币与货币制度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是按流动性将货币划分为3个层次: 1. M0=流通中现金 2. M1=M0+活期存款
3. M2=M1+定期+储蓄+,外币+证券保证金
中国人民银行从2011年10月起,将以下2类存款纳入M2统计范围 : 1.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2. 住房公积金存款
34
黄金总量与全球经济扩张的矛盾
35
内外均衡的协调与冲突
36
(四)信用货币制度
1. 定义:以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币、本位币是国家强制流通 的价值符号并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制度。
2. 人民币制度
①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② 人民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分。 ③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人行是全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④ 中国境内禁止金、银及外币流通。严禁伪造、变造人民币。 ⑤ 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6
第2节:货币的职能
货币5大职能 (一)价值尺度: 定义:表现和测量商品的价值。 思考:若无货币,对价值比较将产生什么影响?
(二)流通手段 定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思考:若无货币,对交易将产生什么影响?
7
(三)支付手段 定义:充当延期支付的标准。 思考:该职能与流通手段有何区别?
23
四、货币制度的演变
( 一)银本位制 1. 银本位制是最早的货币制度。 2. 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圆”,我国正式 实行银本位,1935年又废止了银本位制。 3. 其他国家则早在19世纪未期就放弃了银本位制。
24
(二) 金银复本位制
1. 定义: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 种类: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 双本位概念:金银鋳币按国家规定的比价流通的复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一章 货币及货币制度-PPT文档资料

货币与收入和财富是有 区别的。
财富= 现金=货币
工资 钞票 存款 债券 金银 珠宝 家电 房产 古董 ……
定义:在商品和劳务支 付或债务偿还时,为大 家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货币的产生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有4个生产者分别生产了4种物品: 苹果园主 苹果 香蕉种植者 香蕉 小麦生产者 小麦 玉米种植者 玉米 如果苹果园主只喜欢香蕉,香蕉种植者只喜欢小麦,而小麦生产者 只喜欢玉米,玉米种植者只喜欢苹果,这4人之间会进行交换吗? 如何提高他们交换的可能性?
小知识
实际上,“文”代表一定重量的铜,“元”代表一定重量的银,“磅” 代表一定重量的金。
10文=1两=1/16斤, 1元=7钱2=0.72两(1钱=1/10两) 1磅=12盎司
在表达商品的价值时,我们一般说XX商品值XX文或XX元或XX磅。一些 货币单位的名称仍然是重量单位,但实际含有的重量已经与名称相脱 离,仅仅成了表达商品价值的量的符号。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的特点: 1. 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 凭借信用和政府强制流通。 3. 主要包括银行券和纸币。 4. 贮藏或携带方便。 5. 数量能够进行调节。 6. 满足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的需求。
公元1023年(宋仁宗天圣元 年)建交子务,发行最早的 纸币-“交子”。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的特点: 1. 纸币、硬币和现金的电子等价物-虚拟货币 。 2. 金融电子化、信息化的产物。 3. 铸造成本极低。 4. 具体形态多样化。 5. 交易、贮藏及携带极为方便。 6. 极好的满足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的需求。 发行现代货币是廉价掠夺 本国或他国资源的有效手 段,是控制和影响本国或 他国经济的根本途径。
导入:
1.指出下列各种资产在货币的五种职能中具有哪些货币职能和不具有 哪些货币职能? (1)金子; (2)一张一万元的活期存款单; (3)一幢房子; (4)一张50万元3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 (5)2019年发行的国债; (6)杭州市某居民持有的美元。
货币金融学ppt课件

01
02
03
04
银本位制
以白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货 币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
纸币本位制
又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是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货币
的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度
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资本流动,无论是流入还是流出,都会对一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05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
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如利率、 汇率、股票价格等)而导致的 损失风险。
流动性风险
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或资金筹 措困难而导致的损失风险。
信用风险
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 导致的损失风险。
汇率制度的类型与特点
固定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 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 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官方汇率 ,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自发地决定。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又称“肮脏浮动汇率制”,指一 国货币当局为了控制或减缓本国 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而采取的 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干预市场
货币金融学ppt课 件
目录
• 货币与货币制度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 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 •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 金融科技与未来金融发展
01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 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
金融机构的业务
涵盖存款、贷款、投资、保险、汇款 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和个人 的金融需求。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阶段
铜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逐渐取代实 物货币,最早的金属货币是铜币。
银币、金币
随着金属开采和冶炼技术的发展,银币和金 币也逐渐出现,并成为高价值货币。
金属货币的特点
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携 带等优点。
纸币阶段
中国的纸币
中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之一 ,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等纸币。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目录
• 货币的起Leabharlann 与演变 • 货币的职能 • 货币制度 • 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
01
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实物货币阶段
天然贝类
01
在古代,贝类作为货币使用,如海贝、骨贝等,具有较高的价
值。
牲畜、布帛
02
在某些地区,牲畜和布帛也被用作货币交换的媒介。
粮食
03
在某些特定时期和地区,粮食也被用作货币,如谷物、粟米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银本位制
总结词
银本位制是一种以白银为基础的货币制度,国家规定银铸币作为法定货币,并规 定其含银量。
详细描述
银本位制下,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然而,白银的开采 量远大于黄金,导致币值不稳定,难以维持货币制度的稳定。因此,银本位制逐 渐被淘汰。
纸币本位制
总结词
纸币本位制是一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制度,国家发行 纸币作为法定货币。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工具,是经济活动中交 换价值的标准。
价格指数
通过货币来反映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是衡量 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
汇率
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活动。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复习笔记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1货币的产生(1)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2)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通过价值形式来表现。
(3)价值形式的变迁推动商品交换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货币即由此而产生。
2.货币形式的发展(1)实物货币所有这些实物货币,都有这样的几个共同特点:相比其他商品而言较为珍贵,人们都愿意接受和使用,比其他商品更容易保存,等等。
(2)金属货币相对其他实物货币而言,金属货币具有价值含量高、体积小易携带、不易变质等优点,其自身也经历了从贱金属到贵金属、从金属秤量制到金属铸币制的发展。
①贱金属货币在我国流通的时间较长。
②我国流通贱金属铸币的同时,还流通着金属秤量制的贵金属如金和银。
(3)信用货币①传统信用货币传统信用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银行券,二是纸币。
银行券作为典型的黄金凭证均是可兑换银行券,持有者可随时随地向发行者兑换面额标注的黄金。
纸币的发行流通是货币名目主义和货币国定论在实践中的体现,它是一种纯粹的价值符号,无任何保证,只有法律赋予的名义价值。
②现代信用货币现代信用货币就是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是一种以支票或信用卡为支付工具、依靠商业银行转账结算业务进行支付的信用货币。
无论哪种性质和形式的信用货币,都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作为价值符号,被用来表示和象征价值,其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
其二,都是负债货币,是发行者对持有者的负债,在发行者的资产负债表上记入借方。
其三,具有强制性。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强制发行,强制流通,无限法偿。
③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指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在交易或消费过程中充当支付职能的货币替代品,包括接触式与非接触式的各种各样的卡,以及能在因特网流通的电子钱包。
目前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4种类型: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
3.货币的本质(1)货币所具备的主要特征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特点: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
货币金融学ppt课件

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 本位制等阶段。现代货币制度以纸币本位制为主,各国货币 制度不尽相同。
现代货币层次划分
• M0:流通中的现金,包括硬币和纸币,是货币供应量中最活跃的层次 。
• M1:狭义货币,包括M0以及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 存款等,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通过影响资产价格进而影响居 民消费和企业投资。
汇率传导机制
通过调整汇率影响国际贸易和 资本流动。
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
宏观调控理论
包括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等。
宏观调控实践
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
政策目标协调
确保货币政策和财政政 策在稳定经济、促进增
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境金融风险。
推进金融科技监管创新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构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框架
在关注单个金融机构风险的同时,加强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宏观审慎管理。
THANKS
感谢观看
货币金融学ppt 课件
目 录
• 货币与货币制度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 汇率与国际收支 • 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发展 •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01
CATALOGUE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起源与发展
货币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最初以实物 形态出现,如贝壳、金属等。随着商 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逐渐演化为金属 铸币、纸币等形态。
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的关系
《货币金融学第一章》PPT课件

(二)金属货币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劣币驱逐良币 ”
内因
内因
币材饥荒
国际分布不均
内因
信用货币理论与实践
货币壁垒与贸易壁垒
外因
2021/7/11
外因 (二)金属货币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三)信用货币
可兑换银行券:
传
商业银行发行的金银货币存储凭证
统
信
用
不可兑换银行券:
货
无双重保证
币
国家强制发行的无任何保
• 如果使用银行卡,不管是有透支功能的贷记卡还是 无透支功能的借记卡,都可以在商场的POS终端机上 刷卡,或者通过ATM自动柜员机进行转账,这些操作 所产生相应电子票据的性质同支票一样,因此也会完 整地走完上述的过程,最终完成存款货币的支付。
存款货币的转账结算
2021/7/11
重要概念、案例与拓展
2021/7/11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一)实物货币
2021/7/11
存在的时间
较短
存在的证据
妇好墓(贝壳)
退出的原因
“一般性”不突出
体现的规律
生产力的选择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使 用 历 史 ( 以 中 国 为 例 )
2021/7/11
贵金属
时间长时期较早
秤量制
时间短时期最近
铸币制
时间短时期最早 时间长时期较早
证的价值符号
2021/7/11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三)信用货币
现代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
作为数字余额只存在于 银行帐户上
以银行转账结算业务为 基础进行流通
2021/7/11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绵羊=两把石斧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演进的基本规律:有形的物 无形的符号
•实物 货币
•信用 货币
•银行券 纸币 存款 货币(无现金社会)
•电子货币(无货币社会)
•普通实物充当币材 金属货币(条块 金属)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 经朱新蓉第一章货币与
货币制度
2020/12/7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第四节 货币制度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的起源 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发展的自发产物,
二、划分标准:流动性
金融资产不受/少受损失的前提下,及 时变现的能力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三、划分的意义
•货币管理当局
•掌握不同层次货币的运行 •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四、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模式
货币职能 媒介交换 贮藏手段
•—支付战争赔款、借 款、资本输出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世界货币/国际货币
•货币发行 国与世界经 济的协调问 题
•汇率稳定问题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三节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一、定义
将各种货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 为若干层次并进行包含排列的一种技术 方法
•本位币
•贵金属;自由熔铸;足值;无限法偿 •自由熔铸+确与流通磨损
•辅币
•贱金属;限制铸造;不足值;有限法偿 •流通频繁,磨损较大;辅助作用 •限制铸造:* 铸造利差;减缓冲击主币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三、货币的本质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货币 的职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派生职能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价值尺度 定义:表现商品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特点
•价值的单 方面转移
•补足交 换的环节
•特点
•加剧危 机的可 能性 (债务/ 支付链 条的中 断)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五、世界货币
•一般购买 手段:国 际贸易
•一般支付 手段:偿付 国际债务和 国际收支差 额
•社会财富的 一般体现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定义
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铸造权分散 •货币流通的紊乱 •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
•法律形式规定 货币发行、流通
•货币制度的定 义 • 一国法律形 式规定的货币发 行与流通的结构 与组织形式。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特点
•观念货 币
•足值或 币值稳定
•独占性或 排他性
•技术规 定价格标
准
•价格标准:人们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货币单位与重量单位:合 分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
•价值尺度
•内在的抽象的性质 •使用货币的目的 •自发形成的
•货币价值随劳动生产 率变化,价值尺度本身 发生变化
特点
•现实货币
•危机的 •可能性
•特 点
•不足值
•价值符 号
• — 纸币的产生 与货币形态的 演进
•*客观需要:商品 生产和流通 •*主观认识:人类 控制货币与经济
•买卖脱节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三、贮藏手段
定义:退出流通,价值的独立形态/财富一 般代表
特点:1.现实货币 2.足值/币值稳定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币材和货币 单位的规定
•本位币与辅 币的铸造与偿 付能力的规定
•货币制度 的构成要素
•银行券与纸币 •发行流通的规定
•黄金准备制度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规定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本位币币材:金属货币制度的基础 货币单位:名称及单位货币的含金属量
本位币及辅币的铸造与流通
公式的特征:左边决定右边,左右不能颠倒
公式的含义: 商品流通总额决定金属货币或银行
券的流通量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纸币流通规律
•M V = P y = Y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基础上的特殊规律:6个“颠倒” •1.金币有价值才流通,纸币流通才有价值 •2.金币量取决于其价值,纸币价值取决于其量 •3.价格涨跌使金币量增减,纸币量增减使价格涨跌 •4.金币过多过少自动调节,纸币自身无过多过少问题 •5.贬值的金币有碍流通,无金的纸币正常流通 •6.金确立为货币才代表价值,纸币似乎直接代表价值
•价格标准
•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 式 •达到目的技术手段 •人为规定的 •一般不会经常变更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二、流通手段
定义:货币媒介并促进交换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
•物物 •双重需要的双重满足 交换 •诸多物品的不可分割性
•问题:物物交换会消失吗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工具 货币层次
现金 活期存款
M0=C M1=C + Dd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2= M1+ Ds+ Dt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M3= M2 + Dn M4= M3+L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五、货币流通规律
金属货币/银行券流通规律
•P T / V = Md
功能:自动调节货币流通—“蓄水池”
•贮藏费 用无或很 低
•购买力损 失:小
•流动性: 最强
•贮藏货币的好处(财富贮藏形式的比较)
货币金融学课件中南财经朱新蓉第一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四、支付手段
定义:延期或未来支付的工具或凭证 起源:
•商业信用 财政
•银行+工资
•报酬
•—商品复杂性、产销周期的不一致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买卖者身份的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