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检验标准
面粉的等级和等级标准标号

面粉等级与标准标号:品质背后的秘密一、引言面粉,作为烘焙和烹饪领域的基础原料,其品质对面点、糕点和各种面制品的口感、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规范和评价面粉的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面粉等级和标准。
本文将深入探讨面粉等级与标准标号的含义,及其在食品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面粉的等级1. 原料差异导致的等级区分面粉的等级主要取决于小麦的品种、产地、磨制工艺等多个因素。
不同等级的面粉在蛋白质含量、灰分、色泽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面粉的适用性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2. 主要面粉等级介绍常见的面粉等级包括特一粉、特二粉、标准粉和普通粉。
特一粉由优质小麦磨制而成,色泽洁白,蛋白质含量高,适用于制作高档面点;特二粉色泽稍次,蛋白质含量略低,但仍适用于大部分面点制作;标准粉色泽较暗,蛋白质含量适中,适用于一般面制品;普通粉色泽灰暗,蛋白质含量较低,主要用于饲料和某些低档面制品的生产。
三、等级标准标号1. 标号的制定背景与意义面粉等级标准标号是为了便于消费者和生产者识别面粉质量而制定的。
通过对面粉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和评定,给出相应的标号,可以确保市场上的面粉产品符合规定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2. 主要标号介绍以我国为例,面粉的等级标准标号包括GB/T 1355-1986和LS/T 3201-1993等。
其中,GB/T 1355-1986是国家标准,规定了面粉的分类、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LS/T 3201-1993则是行业标准,针对不同用途的面粉制定了更具体的要求。
四、等级与标号的应用与影响1.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在食品工业中,面粉的等级与标号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生产商需要根据产品的定位和用途选择合适等级的面粉,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口感、外观和营养价值达到预期。
例如,高档糕点和面包通常需要使用特一粉或特二粉,而一些传统面制品则可能使用标准粉或普通粉。
2.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面粉包装上的等级与标号信息来判断面粉的质量。
面粉质量标准

GW/WDL-品―09- 五得利面粉集团面粉质量标准
1、 目: 为统一集团产品质量, 稳定产品品质, 统一检测和评价方法, 有利于质量考评, 特制订本标准。 2、 范围: 适适用于集团全部面粉(特殊特定品种除外)。 3、 标准内容: 3.1、 常规指标标准: (强制性标准, 参与考评) 项目 品名 出率%≤ 灰份范围(%) 粗细度(留存)% 含砂量≤% 磁性金属物≤g/kg 10XX: ≤ 13XX
尚品、 雪花类
尚品
2 0.410±0.015
1.5 5-20 0.02 0.003
95 一零 雪中花 0.450±0.02 雪花类 雪花 10 0.420±0.02
超精类 超精 30 0.440±0.02 二零 910 510 0.445±0.02
特精类 特精 48
0.474±0.02 特精 52 特精 30 三零 54 特精一号 39 0.464±0.02
高精类 高精 59 0.524±0.02 520 10 0.52±0.02 920
富强类 富强 68 0.564±0.02 五零、 富强 25 0.560±0.02
精白类 三号粉 ≥23.5 0.65±0.025 简特一 -- 精白 ≥18 0.634±0.025
上白类 四号 ≥20 0.734±0.025 上白 ≥23 0.780±0.024 上白 ≥10 0.780±0.024 通用 ≥15 0.944±0.025 8 20 一般类 精制粉 ≤1.1
一般 ≤1.35
通粉 ≤1.5 10 --
注: 1)面粉添加添加剂, 添加剂灰分增加值由品控部小试灰分值为准, 化验室负责近红外显示值修正, 化验单填写是不含添加剂面粉灰分, 化验室留存样品要求有实测值和修正后值。 2) 本标准中指标是参考容重790 --770g/L左右时制订。平均容重<760g/L, 且生产指标达不到时, 由生产部经理提出、 总经理申请、 生产技术中心审核后上报总裁同意后实施 。 3) 粗细度: ①上白粉及以上等级面粉10xx筛上物超标时, 化验室分析是否窜漏, 非筛漏许可比标准上浮2%(即3.5%)能够出库, 但属不合格; 若发觉是筛漏, 必需回机。②上白粉等级以下(不含)面粉10xx筛上物超标, 非窜漏原因能够出库, 但属不合格。若发觉是筛漏, 必需回机。 ③粗细度13xx留存超标属不合格, 不需回机。 4) 东明一车间雪花出率上限不超10%, 雪花+特精不超40%, 三号粉≥23.5, 其它为一般粉。雄县三零粉出率在不提一零粉时不超54%, 提一零粉时不超52%。 5) 当面粉旬灰分平均值低于中限及以下时, 等级粉出粉率不受限制; 出粉率提升后, 灰分不能超出中限。 3.2、 面粉白度标准: (强制性标准, 参与考评)。 品种
国家面粉标准

国家面粉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家面粉标准是指国家对面粉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检测方法等方面所制定的规范和要求。
面粉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国家对面粉的标准制定至关重要。
我国面粉标准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50年代,在那个时候,我国刚刚解放,国力不强,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开始了面粉标准的制定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完善的面粉标准体系,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国家面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面粉质量标准。
我国对面粉的质量标准分为一般要求和专项要求两个方面。
一般要求包括面粉的外观、色泽、气味等基本品质,专项要求包括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湿度、灰分、筛上面积等详细指标。
面粉质量标准的制定,旨在保证面粉产品的基本质量,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面粉生产工艺标准。
面粉的生产工艺直接影响到面粉的品质和口感。
国家面粉标准规定了面粉生产的工艺要求,包括原料的选择、粉碎、筛分、包装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
遵守面粉生产工艺标准,可以保证面粉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面粉检测方法标准。
为了检测面粉产品的质量,必须依据一定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国家面粉标准中规定了面粉质量检测的方法和要求,包括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湿度的测定、灰分的测定等。
严格按照这些检测方法进行质量检测,可以保证面粉产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国家面粉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保证面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推动了整个面粉产业的发展。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标准体系,涵盖了不同种类的面粉产品,包括小麦面粉、玉米面粉、大米面粉等。
这些标准不仅适用于面粉生产企业,也对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家面粉标准的制定过程严格、科学,经过多方习骚讨论和实验验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我国面粉标准已经与国际接轨,逐渐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面粉检验实验[整理]
![面粉检验实验[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c5d19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2.png)
实验一、面粉中掺滑石粉的检验面粉及面制品是人们日常的主要食品,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些不法分子在面粉中加入滑石粉,以达到增重增白的目的,从中牟取暴利。
滑石粉的主要成分是含结晶水的硅酸镁,分子式为Mg3[Si4O10](oH)2,长期大剂量服用硅酸镁,会发生肾硅酸盐结石,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可出现眩晕、昏厥、心律失常或精神症状,以及异常疲乏无力等现象[1]。
专家认为,食用这样的面粉,有的还会致癌。
滑石粉进入人体可引起异物性肉芽肿。
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人喜食用滑石粉加工的大米,后被认为是导致日本胃癌高发的原因之一,现已禁用于加工米面食品。
滑石粉中含有铅、砷、汞等重金属.食用后会引起中毒,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2]。
在面粉中掺入滑石粉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对面粉中是否含有滑石粉进行检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食品的灰分,是指食品经高温灼烧后所留下的无机物质,主要为氧化物或盐类。
若灰分含量过高时,往往表示食品受到污染,影响质量。
一、实验目的:了解会灰分法判定面粉产品中是否掺有滑石粉二、仪器及材料马弗炉瓷坩埚电炉坩埚钳台称干燥箱分析天平烧杯玻璃棒表面皿不同规格面粉等三、操作方法:精密称取3个平行样品5~10g(精确至小数点后四位),放入预先在550℃灼烧至恒重的瓷坩埚内。
先在电炉上加热炭化,然后于550℃马福炉中灼烧2h,如灰化不完全,再加0.5~10ml 蒸馏水使灰分湿润,微温至干,放马福炉中再灰化2h,放冷至低于200℃。
移人干燥器中.放30min称重.计算灰分。
判断:正常小麦粉为0.8 ~1.1.灰分在1.5~2.0为可疑,大于2.0为掺无机物(石膏滑石粉,大白粉等)四、计算与分析:(1)各样品中总灰分含量计算并做出判定(2)分析结果中的误差来源可能有哪些?实验二、新鲜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一、实验原理及目的:过氧化苯甲酰( 简称BPO) 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小麦面粉和玉米淀粉等的增白剂和改良剂。
面粉基本知识及面粉检验

面粉基本知识及面粉检验一、概述二、面粉品质的评价三、面粉检验标准、原理、注意事项一、概述小麦籽粒由皮层、胚乳和胚芽三大部分组成,经过加工以后,小麦的皮层成为麸皮,胚芽成为单独的产品或也成为麸皮,胚乳成为面粉。
二、面粉品质的评价(一)、加工精度小麦粉的加工精度以粉色麸星表示。
粉色指小麦粉的色泽,麸星指混入小麦粉中的粉状麸皮。
粉色高低、麸星多少反映加工精度的高低,面粉的色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外观质量指标,因为面粉色泽给人的印象是直观的、明显的。
在消费心理上,总认为面粉白一点好。
正常的小麦粉不是很白,带一点浅黄色。
有两个原因:1、粉中存在少量麦皮它使小麦粉呈褐色或灰褐色。
混在粉中的麦皮不仅有显而易见的“微粒”还有难以分辨的细粉末,使小麦粉外观发暗。
2、自然存在于小麦胚乳中的黄色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在制粉工艺方面,加工精度高,出粉率低、粉白,生产成本高,加工精度低,出粉率高,粉不白,生产成本低。
此外,小麦粉的粉色与小麦性质也有关(软质小麦粉的粉色比硬质小麦粉的粉色稍淡(白),红皮小麦粉的粉色比白皮小麦粉的粉色深)。
当然加工精度高的小麦粉,主要是由麦心制成的,面筋质量相对比较好,所以使用品质要好一点。
(二)、灰分小麦粉经高温烧后留下的残余物称灰分。
灰分指标对小麦制粉有特殊意义:麦粒的不同组成部分--麦皮、麦胚、胚乳,灰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麦皮、麦胚的灰分含量(5%~10%)比较高,胚乳的灰分含量(0.3%~0.5%)很低。
通过测定小麦粉的灰分值来衡量小麦粉的加工精度,反映小麦粉中含麦皮的多少。
小麦粉灰分含量高,说明粉中麸星多、加工精度低,小麦清理效果差。
三)、粗细度粗细度指小麦粉的颗粒大小。
小麦粉的粗细度对食用品质有一定影响,如:吸水率、吸水的均匀性等,小麦粉的粗细度对其色泽也有一定的影响,颗粒细的,感官上白一些。
(四)面筋质面筋质是小麦粉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小麦粉中面筋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
对小麦粉的适用性(对各种面制品的生产和品质)有重要影响。
面条用面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面条用面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面条用小麦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为原料制成的供制作面条和挂面用的小麦粉。
2 引用标准GB 1351 小麦GB 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 5505 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GB 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GB 5506 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GB 14614 小麦粉吸水量和面团揉合性能测定法粉质仪法GB 10361 谷物降落数值测定法GB 5508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GB 5509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磁性金属测定法GB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SB/T 10068 挂面3 技术要求3.1 原料应符合GB 1351的规定。
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0表1项目精制级普通级水分,% ≤14.5灰分(以干基计),% ≤0.550.70粗细度CB36全部通过CB42留存量不超过15.0%湿面筋,% ≥2826粉质曲线稳定时间,min ≥4.03.0降落数值,s ≥200含砂量;% ≤0.02磁性金属物,g/kg ≤0.003气味无异味3.3 卫生指标应符合GB 2715的规定。
4.1 试验方法4.1.1水分:按GB 5497规定的方法测定。
4.1.2灰分:按GB 5505规定的方法测定。
4.1.3粗细度:按GB 5507规定的方法测定。
4.1.4湿面筋:按GB 5506规定的方法测定。
4.1.5粉质曲线稳定的时间:按GB14614规定的方法测定。
4.1.6降落数值:按GB 10361规定的方法测定。
4.1.7含砂量:按GB 5508规定的方法测定。
中筋面粉的国标标准

中筋面粉的国标标准一、引言中筋面粉作为食品原料的一种,对于面食制品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制定一份关于中筋面粉的国家标准是必要的。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筋面粉的生产、质量检验和产品标识。
三、术语和定义3.1. 中筋面粉:筋度适中的面粉,用于制作面食类食品。
3.2. 筋度:面粉在受力下的强度。
3.3. 筋粉率:面粉筋粉的含量,用于评估面粉的筋度。
四、技术要求4.1. 规格和外观4.1.1. 外观:中筋面粉应呈现洁净、松散、无霉变、无异味等特征。
4.1.2. 颜色:中筋面粉应呈现白色或浅黄色。
4.1.3. 筋粉率:中筋面粉的筋粉率应在10%-12%之间。
4.2. 成分标准4.2.1. 蛋白质含量:中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应在9.5%-10.5%之间。
4.2.2. 水分含量:中筋面粉的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4%。
4.2.3. 灰分含量:中筋面粉的灰分含量不应超过0.55%。
4.2.4. 筋粉含量:中筋面粉的筋粉含量应在68%-75%之间。
4.3. 筋粉质量4.3.1. 在加压下,中筋面粉的筋粉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强度。
4.3.2. 在混合和搅拌过程中,中筋面粉的筋粒应能够充分吸水和发胀。
4.4. 筒搅面4.4.1. 筒搅面的湿筋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之间。
4.4.2. 筒搅面的最终解筋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
五、质量检验方法5.1. 中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可以采用Kjeldahl氮测定法进行检测。
5.2. 中筋面粉的水分含量可以采用烘箱法进行检测。
5.3. 中筋面粉的灰分含量可以采用干燥水槽法进行检测。
5.4. 中筋面粉的筋粉含量可以采用油揉面法进行检测。
六、包装和标识6.1. 中筋面粉应采用无毒、无异味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6.2. 包装上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净含量等信息。
七、食品安全要求中筋面粉在生产过程中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八、附录附录一:中筋面粉的常见用途和配方附录二:中筋面粉的市场分析以上为关于中筋面粉的国家标准的简要介绍,详细内容可参考实施标准。
小麦检验标准

小麦检验标准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
为了保障小麦的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小麦检验标准,以确保小麦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本文将介绍小麦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小麦的外观是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小麦籽粒应呈金黄色,有光泽,无霉斑、破损和异物。
颗粒应饱满,大小均匀,无虫蛀、变质和霉变。
外观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小麦的质量,因此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小麦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
小麦的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导致霉变,过低则容易引起燃烧。
因此,小麦的水分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符合国家标准。
除此之外,小麦的脂肪酸值、蛋白质含量、面筋品质等指标也是小麦检验的重点内容。
脂肪酸值是反映小麦加工适宜性的重要指标,蛋白质含量则直接关系到小麦的营养价值,面筋品质则关系到小麦面粉的加工品质。
这些指标的检验,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小麦的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小麦还需要进行贮存性能的检验。
小麦的贮存性能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保存期限和质量。
因此,小麦的贮存性能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总的来说,小麦检验标准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小麦的外观、水分含量、脂肪酸值、蛋白质含量、面筋品质以及贮存性能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小麦的质量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能对小麦检验标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希望各级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小麦质量的监管,确保小麦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粉检验标准
三级文件生效日期2020.05.01 制
订
刘雪玲
审
核
核
准
制
订
单
位
品质部
保
管
单
位
品质部
修订记录
日期版本变更内容
2020.05.01 A/0 依据ISO9001:2008&ISO22000:2005新制定
面粉检验标准
三级文件生效日期2020.05.01 (特一粉)
引用标准:GB1355
1感官要求:
淡黄白色,手感细腻,粗细均匀,无未潮现象,松散无结块,无异味,无肉眼可见杂质。
水分,% ≤14.0
2理化指标:
3需检项目:
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水分。
灰分)
4入库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4.1入库检验项目:外观、气味、滋味
4.2检验方法
4.2.1将面粉在黑纸上撒成一薄层,然后与标准样品做比较,注意观察有无色变、发霉、出虫、结块
及杂质等。
4.2.2测定气味时,取少量样品于手掌上,哈气致热,应没有霉臭味、酸味、煤油味、苦味及其他异
味。
4.2.3测定滋味时,应将样品加水煮沸后尝试之。
面粉可口,淡而微甜,无酸味、发苦、发甜以及其
他滋味,咀嚼时没有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