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模拟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模拟测试(全国1卷)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模拟测试(全国1卷)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模拟测试历史卷一.选择题:24。

中国古代的私营商业立法主要集中在对集市的管理上,具体表现为集市的设置和日常管理、商品的种类和质量、严禁欺诈和欺行霸市等方面。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

政府力图保护私营商业B。

私营工商业超过官营C。

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立法 D. 用法律规范商业行为25。

受意识形态影响,从秦汉到明清的古代农民战争问题曾是近现代史学研究热点,其主要目的是为历史上的造反者翻案,论证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这种历史探讨有利于A。

树立最为客观的历史认识 B. 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C。

洞悉古代社会的历史真相 D. 发掘整理下层民众史料26.明朝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加之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

这一变化反映出A。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 内阁已经取代六部C。

内阁权力不受制约 D. 君权受到内阁制约27。

“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

”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A.《离骚》B。

《子虚赋》C。

《窦娥冤》 D.《水浒传》28.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

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

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

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A。

英国有明显的优势 B.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

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 未满足列强的预期29.近代《时报》曾载:有人搭乘恰和公司的轮船到上海,途中茶房照例收取酒钱时,客人说:“现在共和了,可以不须酒钱了,我们皆是同胞也。

”茶房回道:“我们酒钱随意所给,既是共和,你先生有钱搭船,我无钱,可以给我酒钱。

2020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2020 年⾼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七)⼀、本卷共 12 ⼩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1 .道家崇尚⾃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神论的倾向。

主张清静⽆为,反对⽃争;提倡道法⾃然,⽆所不容,⾃然⽆为,与⾃然和谐相处。

由此可见,道家( )A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 .追求平等,⽆为⽽治⼀C .避世出尘,提倡包容D .遵循规律,和谐处世2 .根据下⾯的两幅图⽚,可以得知( )A .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产和贸易B .古代政治制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C .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和落后性D .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3 .元朝时,⾏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交错,使其⽆⼭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

元朝这⼀设置的主要⽬的是( )A .防⽌地⽅割据B .创新管理体制C .加强经济管控D .体现因地制宜4 .近代思想家魏源指出: “ 天下⽆数百年不弊之法,⽆穷极不变之法,⽆不除弊⽽能兴利之法,⽆不易简⽽能变通之法。

”这⼀⾔论说明魏源主张( )A .改⾰体制,中体西⽤B .兴利除弊,变能政体C .经世致⽤,改⾰旧法D .变通治法,提倡⼯商5 .民国初年,⾟亥⾰命⼀词使⽤并不⼴泛,称呼⾟亥年武昌起义⾄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繁多。

民国初年的报章,如《申报》、《⼤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 “ 武昌⾸义 ” 、 “ 共和成⽴ ” 、 “ 民国肇⽣ ” 、 “ ⾟亥之役 ” 等名词连篇累牍。

这表明( )A .⾟亥⾰命对封建正统思想批判不彻底B .北洋军阀对新兴思想严格控制和打压C .民主共和已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思想D .媒体和舆论对⾰命的名称未达成共识6 .⽑泽东与朱德于 1937 年 7 ⽉8 ⽇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保定的国民党军,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战,为保卫华北⽽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寇决⼀死战!对这⼀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全民族抗战局⾯已经形成B .中共表明抗⽇形式和⽴场C .抗⽇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D .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7 . 2016 年 “ 两会 ” 指出,今年是中国航天⼤年,新⽕箭新飞船升空,同时还有新的发射场启⽤等。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汇总(全国3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汇总(全国3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全国3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含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4分)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

其理论()A.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C.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2.(4分)“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

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3.(4分)如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

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4.(4分)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

皇帝大怒,让胡作出补偿,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

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

这反映了()A.胡惟庸打压内阁B.胡惟庸家藏万金C.相权妨碍了皇权D.中央集权急待加强5.(4分)合理的经济政策是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下列政策不利于国家强盛的是()A.盐铁专卖政策B.均田制度C.放宽商业限制D.“匠户”制度6.(4分)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士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

(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

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剑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7.(4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山西二模)《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天子听政时,让贵族官员上书谏言;派专人去街头听取平民的意见,史称“国人诽谤”;周王还通过巡狩、监国和诸侯述职了解各地情况,作出决策。

这些做法()A.有利于加强西周中央集权B.体现了西周平民政治特点C.破坏了西周社会等级制度D.为儒家政治理念提供借鉴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以儒家的思想观点来看待周朝的历史,材料“周天子听政时,让贵族官员上书谏言”“派专人去街头听取平民的意见”“周王还通过巡狩、监国和诸侯述职了解各地情况,作出决策”凸显出了儒家理想中圣主贤臣的典范,这为儒家政治理念提供借鉴,故D项正确。

西周时期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项错误;平民政治是指平民为主体的政治体制,西周时期是贵族政治,B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没有破坏西周社会等级制度,C项错误。

2.(2019·四川绵阳三诊)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

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

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

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保证国家财税收入C.防范民间土地兼并D.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答案 B解析商鞅变法中实行“分异令”,汉代鼓励生育,唐朝“劝勉”早婚,其共同点是通过增加政府控制的户口数,从而增加政府收入,故选B项。

A项只符合汉初,C、D两项不能通过增加户口数实现,均排除。

3.(2019·甘肃二模)南宋陈耆卿曾说:“古有四民……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

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

”这反映了陈耆卿主张()A.农本商末B.重农抑商C.工商皆本D.四民皆本答案 D解析材料“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反映了四民皆本的主张,故选D项。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以及答案(全国1卷)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以及答案(全国1卷)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全国1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

这反映出《韩非子》()A.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B.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2.(4分)《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坊市制度已经崩溃B.都城人口急剧增长C.城市管理更加严格D.社会治安明显好转3.(4分)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京戏4.(4分)晚清时期流行一首童谣:“前门开,后门张,前门引进虎,后门又进狼。

不管虎与狼,终朝每日铛、铛、铛(指官员出门鸣锣开道之声,以示・威严')。

”童谣的创作者旨在()A.揭露帝国主义侵略行径B.抨击清政府的无能腐败C.批评农民起义祸乱中国D.讽刺地方官员东南互保5.(4分)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

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

这表明当时的洋务企()A.注重保障工人权益B.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C.具有资本主义因素D.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6.(4分)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表面()A.五四运动体现了民主启蒙精神B.五四运动反帝不反军阀C.工人罢工产生了深远影响D.五四运动具有深远的影响力7.(4分)如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全国3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全国3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全国3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含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4分)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

其理论()A.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C.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2.(4分)“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

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3.(4分)如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

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4.(4分)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

皇帝大怒,让胡作出补偿,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

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

这反映了()A.胡惟庸打压内阁B.胡惟庸家藏万金C.相权妨碍了皇权D.中央集权急待加强5.(4分)合理的经济政策是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下列政策不利于国家强盛的是()A.盐铁专卖政策B.均田制度C.放宽商业限制D.“匠户”制度6.(4分)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士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

(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

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剑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7.(4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第01卷(解析版)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第01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第01卷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一模热身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

”但到了殷商后期,“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这反映出()A.王位继承方式的改变B. 禅让制度的深远影响C.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D. 废长立幼陋习的开始【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从“废嫡”到“以嫡立”反映了商代王位继承方式的改变,故A正确。

B、C、D在材料均无法体现,故排除。

2.如图为古代传说的神兽獬豸(xièzhì),拥有很高的智慧,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獬豸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

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

据此说明()A.法权神圣不可侵犯B.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C. 神权为王权服务D. 中国古代司法由神主宰【答案】C【解析】“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表明神权为王权服务,故C 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3.秦统一六国后,将秦国通用的篆书作为统一的文字加以推广,但出土的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小篆,而是隶书。

合理的解释是()A.秦朝统一文字的结论可能有误B. 隶书更具有实用性C. 统一文字的措施没有真正实施D. 小篆未能强制推行【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小篆,而是隶书。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图4 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优题速享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 。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 l 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 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 1905 年 12 月 22《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 多人“充当兵勇” 。

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6. 19 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20 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C.新文化运动的洗礼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7. 20 世纪 20 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

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A.寻求共产国际帮助B.发动护法运动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D.创立黄埔军校8.影响表 2 中 1927 年至 1928 年、 1949 年~1956 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工农联盟的发展壮大B.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C.中国共产党工作中心的转移D.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9.一直到 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

1955 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 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

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10.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 20 世纪 60 年代末建交状况的是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 ;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 。

这说明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A.雅典人与生俱来的权利B.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C.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D.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l2 .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 “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 。

这场运动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11.古代雅典,在公民大会审议城邦管理事务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13.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当局大肆宣称:外省农民不愿支持巴黎工人,德国人则已经混入了社员之中。

凡尔赛当局的用意是A.挑起巴黎公社的内部矛盾B.破坏法国的工农联盟C.防止普鲁士军队支持公社D.孤立巴黎公社的斗争14. 1979 年,优题速享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

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

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姻却被丈夫出卖。

影片意在A.剖析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B.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C.揭示经济繁荣背后的道德危机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现实15.表 3是 1969年欧美四个国家在亚非拉的国外子公司数量及分布比例表。

其中,乙国是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美国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题,共 55 分。

16.(10 分)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

(荀子)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

(慎子)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墨子)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李悝)(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4 分)(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

(6 分)17.(12 分)图 l 、图 2、图 3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指出图 l 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

(4 分)(2)比较图 1 和图 2,说明图2 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些变化。

(4 分)(3)结合图 3 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

(4 分)18.(10 分)道光元年(1821 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阮元奏审办伤毙民妇之夷船水手折今咪唎坚国夷人弗兰哂吐嗲喇哪啡叮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已据 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于本年十月初三日将该凶夷啉喻哂吐嗲喇哪啡叮照例绞决, 以彰国宪,并夷人买取食物向系官给买办,今民妇郭梁氏私将蕉、橙卖给夷人,殊属不合,业 已被伤身死,应毋庸议。

臣复谕饬洋商 (注:行商 ) 伍敦元等传谕该大班,当知天朝法度尊严,该夷人既赴内地贸易, 自应安静守法,该大班及船主等务须时时戒饬船内水艄人等,毋许滋事逞凶,设已酿成事端, 该大班即应查明肇衅生事之人,立时指名交出,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切勿袒庇诿延自取重咎, 以仰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

——摘自《清代档案史料选编》 ( 四)(1) 此案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 ?(6 分 )(2) 此类案件若发生在 19 世纪 50 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 ?说明理由。

(4 分)19. (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申报月刊》 “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1933年,《申报月刊》 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 的讨论。

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 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 (1) 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 (2) 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

《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了 说明。

《编辑之言》指出: “‘中国现代化'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无 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

⋯⋯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 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

”讨论共收到 10篇短文和 16 篇专论。

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3 篇,主张计划经济的 1 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8 篇。

——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 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

(12 分)( 要(毋)宁说它是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 1 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 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 1 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 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9 篇,将社会 1 篇,主张兼采个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优题速享对“《申报月刊》20.(11 分)表 4 是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分类统计表(1701 — 1894 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 [ 英 ]B . R.米切尔《英国历史统计资料》等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11 分)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答案、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C2.D3.D4.C5.A6.A7.C8.C9.C 10.B11.B 12.B 13.D 14.B 15.A二、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

16.( 10 分)(1)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2 分);目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 2 分)。

(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 2 分)。

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 2 分),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 2 分)。

17.( 12 分)(1)特征:以功臣侯国为主( 2 分);因素:刘邦为建立和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大封功臣( 2 分)(2)侯国数量特别是功臣侯国大量减少,归义侯国数量增加(2 分);西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进一步巩固( 2 分)。

(3)恩泽侯国、外戚侯国增多( 2 分),汉代政治趋于腐败,统治逐渐衰落。

(2分)18.( 10 分)(1)有天朝上国心态( 2 分);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 分)遵循清朝律例(司法自主)(2 分)。

(2)不同:涉案外国人会由本国领事处理,清政府无权干涉(2 分);理由: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2 分)19.【评分参考】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 2 分)。

层次二:观点较为明确、合理( 1 分)。

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及镜况( 2分);②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国内经济落后等(3分);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 分)。

(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 2 分)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2 分)。

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 1 分)。

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 0 分)。

20.(11 分)【评分参考】水平三: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8-11 分),示例:一、工场手工业时期( 1701—— 1754 年),在这一时期,原材料、制成品的进出口虽不断增加,但总体上增长速度缓慢,这是由英国工场手工业发展水平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