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腔调情韵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各位评委:下午好!我叫 ,来自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非洲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根据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音乐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本课的教学重在启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是人音社2004年出版的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格编写了“高亢的西北腔”、“独特的民族风”、“醇厚的中原韵”、“飘逸的南国风”四个章节。
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民族的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绚丽瑰宝。
我今天主要讲的是“高亢地西北腔”这一章节。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感知能力,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对民歌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人事,对西北民歌,尤其是“花儿”、“信天游”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2、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体验、感受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特色,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难点: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表西北的民歌。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预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位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

﹐把湖北荆东地方的两种特征音调也揉合在一起﹐同时
又兼收了湖北天门民歌的特有风格。使其旋律新颖﹑独 特﹐地方色彩浓郁﹐旋律明亮舒畅﹐演唱形式生动活泼。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创作歌曲就是个人作曲家的作品,民歌是千万个人长时间的智 慧结晶,所以说一般意义上的民歌是没有作者的,而创作歌曲 就不是民歌,有明显的个人雕琢痕迹。 艺术创作,不管是民歌还是创作歌曲,都是劳动的结晶,源自 于生活,反映生活,其本质是严肃的。就民歌而言,其继承与 发展的内涵在于,继承就是传唱前人创作的民歌;发展就是在 继承的基础上,对前人创作的民歌加以改进和完善,创作出新 的民歌。其中包括运用民歌音调创作出新的民歌。民歌的发展 有民间歌手与专业音乐工作者两种渠道。例如“东方红”来自 于民间渠道;专业音乐工作者对民歌的改编和运用民歌音调创 作出来的具有浓郁民歌色彩的歌曲都属于此类。例如“黄河大 合唱”。 现在有一种误解,把由专业音乐工作者运用民歌音 调创作出来的民歌,也称作“创作歌曲”,这是不对的。
民歌的音乐特点
一、诗与乐的高度结合 从诗的角度看,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的特点。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句式整齐、押 韵、平仄不严;以七字句为多,兼有其他句式,在结构上以两句体、四句 体为多。民歌的作者在短短数句歌词中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张、叙 事等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体现。 二、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 民歌运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极为经济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 的思想感情。 三、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 民歌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代相传中,不同时期(或时间)、不同 地区的不同歌唱者,常按个人需要,将某首现成民歌作为蓝本,进行即兴 编词,见啥唱啥,想啥唱啥,这就是民歌创作和歌唱中的即兴性。在即兴 编词的同时,民歌的曲调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因此出现了一首民歌 有许多变体的现象,如《孟姜女》等的变体遍布大江南北,也出现了某一 地区拥有几个典型曲调和特性音调的现象。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信天游——又名“顺天游”或“小曲
子”,主要流行于在陕西北部、甘肃 及宁夏东部、内蒙古西部的一种山歌。
思考:
• 1.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说说民歌为什么能流 传下来的原因。 • 2.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生活条件等因素对当 地的民歌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 去 高 山 望 平 川,
平 川 里 有 一 朵 牡 丹。
看 是 容 易 摘 去 难, 摘 不 到 我 手 里 枉 然。
脚夫调.陕西民歌
四十里那长河(哟)羊羔(就)山 好姨婆出在我们张家(呦嗬)畔 ( 张家畔起身(哟)刘家峁站
(说)峁底里下去我把朋友(哟嗬)看
中国民歌
• 题材:社会生活、劳动生活、爱情生活、日常生
活、传说故事、民间游戏等…
• 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 风格色彩: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
闽粤台、湘鄂、江淮八个民歌色彩区。
花儿 信天游
• 一般山歌 • 田秧山歌 •Fra bibliotek放牧山歌山曲 其他
花儿——又名“少年”或“野曲”。可分
为“河湟花儿”和“洮(táo)岷(mí n)花 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山歌。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是 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 的代表曲目 江苏民歌《孟姜女》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自主学习2 聆听三首南方歌曲,体验其地方特 色,并分别说说各自的音乐和语言 特点
总结:民歌的音乐特点:
1、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2、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 易于本地流传。 3、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 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
知识回顾
常见的民歌的体裁 西北民歌的常见体裁 西北民歌的特点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 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冼星海
自主学习1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 别名是什么?其旋律来自花鼓调的 什么?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曲调曾 被填上什么样的新词。 • 这首民歌虽为小调,但旋律舒展, 感情奔放,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多彩的民歌
多彩的民歌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 过聆听各地民 能力目标:通 歌,掌握花儿、 信天游、鱼咬 过聆听各地民 尾、起承转合 歌,分析其音 乐特点,进而 等知识. 能够分辨民歌 的所属地
情感目标:通 过聆听各地民 歌,认识民歌 的体裁形式, 感受我国各地 民歌的多彩魅 力,进而热爱 我国民歌。
4、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与生活情 致、生产劳动密切相关。
5、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 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做反复。
自主学习3 民歌大集锦,辨别下列民歌所属地, 感受多彩民歌的魅力
考 考 你 :
当代作曲家采用少数民族民歌曲调加
以创新发展,创作了许多具有浓郁少 数民族风格的、优美动听的优秀歌曲 和电影插曲,一直倍受人们喜爱并广 为传唱,请将下面所列的民族和代表 本民族音乐特色的歌曲连线。( )
高中音乐《强调情韵-多彩的民歌》课件

学习目标
• 1.感受西北民歌、中原民歌的风格情绪,认识 西北民歌中的花儿、信天游等民歌题材。
• 2.通过聆听不同区域的民歌,了解民歌的风格 特点以及体裁,分析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和联系。
1.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与 《长江之歌》哪一首是民歌?为什 么?你们心目中所认为的民歌是怎 样的? 2.我国的民歌为什么是“多彩”的?
欣赏《刨洋芋》山西民歌 《割莜麦》陕北民歌
欣赏《西部放歌》 演唱者:王宏伟
• 影视作品以及通俗歌曲中的陕北民歌。如: 《少年壮志不言愁》电视剧《便衣警察》的 主题曲、《信天游》电视剧《血色浪漫》中 的民歌片段、《黄土高坡》、电影《红高粱》 中的《酒神曲》等等.
欣赏:醇厚的中原韵
• 沂蒙山小调 • 问题:这首歌的情绪、风格是这样的?它和西 北民歌比较有什么不同?
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民群众自发 的口创作;其歌词、旋律并非一成不变的,在长期 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依靠人 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进 行传承;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 反歌 比 民 其 劳 系 活 十民方音歌某易言与特本民 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复词 较 歌 节 动 密 情 分 歌 面 阶 , 民 于 紧 该 色 民 歌 特 民
沂蒙山小调作品分析
• 山东民歌 • 小调: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 的一种民间歌曲。
• 这首新民歌虽被标为小调,但由于旋律舒展、 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 王大娘钉缸 • 问题:这首歌的情绪、风格是怎样的?
• 河南民歌 • 此歌是一首轻松、明快、 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它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 鼓(流行在河南的一种民间 歌舞形式)的一个代表曲 目,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 角共同表演。表现了老百 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 现实性追求,富有亲切感。 • 思考------------听到这首民 歌后,你连想到哪首歌曲 与他相似?
多彩的民歌

深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3、过程表现:
聆听、体验、分析、讲解、互动
重点:认真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风格特征,引领学生探究生活条件、地方方言、社会发展对形成民歌之地方风格的影响。
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概念性的认识。
媒材准备:
多媒体平台、cd音乐、民歌音乐资料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与课本32页完全相同,学唱时请大家注意,这两首歌曲的旋律、调式、拍子、节奏、情绪有何异同?
这两首歌曲在调式、拍子、情绪上基本相同,节奏上苏州版更为紧凑,旋律上加花演唱这说明民歌在流传过程中有何特性?
环节四小结拓展
内容与要求:
三、民歌的地方风格形成原因
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地方、民族风格?
环节二探求新知
欣赏歌曲《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
一、初次欣赏歌曲:
Hale Waihona Puke 1.《弥渡山歌》2.《对鸟》
3.《幸福歌》
二、再次欣赏歌曲:
1.《弥渡山歌》
2.《对鸟》
3.《幸福歌》
二、学唱歌曲《孟姜女》
为了更好的体会江南民歌的风格特征,下面我们学唱一首江南苏州版的《孟姜女》。教师范唱苏州版《孟姜女》学生学唱视唱带领学生演唱《孟姜女》
教师总结四、民歌的发展与继续学习。
单元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音乐知识及民歌的发展。
你还知道哪些民歌?能不能唱给大家听
谈一谈学习中国民歌的感受?你喜欢哪些地区的民歌?为什么?
作业: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教案
单
元
第二单元
课时
2
课
题
飘逸的南国风
课
第2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体裁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 劳动号子:搬运﹑撑船﹑打麦。 • 山歌:花儿﹑信天游﹑山曲﹑赶马调. • 小调:也叫小曲是农村,小镇的日常生 活歌曲。
西北地区的分布图
• 思考西北的地形,地貌生活条件,人文 环境等对民歌的影响?
• “花儿”是山歌的一种,流行在甘肃、青 海、宁夏等地。 “信天游”亦称“顺天游”,“小曲子” 流行在陕西北部、甘肃、宁夏东部、内 蒙古西部的一种山歌。
第2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来自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 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每一个民族都有自 己的民歌。你知道自己民族的歌曲吗?
• 民歌内容广泛有反映社会生活的,反映 生产劳动的,反映爱情生活的,反映日 常生活的,传说故事的,游戏的等。
• 民歌的分类 • 南方:河流交错,气候温和,土地肥 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委婉缠 绵。 • 西北:高原纵横,山石峥嵘,黄色 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 向大自然做斗争,民歌音调高亢 ﹑ 嘹亮。
•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 芋》,《脚夫调》。 • 思考:歌曲中所表现的内容,感受、体 验三首民歌的音乐情趣?
• 作业: • 除了书上的这三首西北民歌你还知 道哪些西北民歌?你会唱吗?课下搜 集中国的民歌。
鉴赏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鉴赏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民歌是中国山川大地上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民生活的无限情感,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之一。
在民歌之中,腔调和情韵是两个核心元素,在鉴赏民歌之时,多彩的腔调和情韵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角度。
腔调即是民歌的声调,从声调上分,主要分为高腔、慢板、滑音、润腔和快板等,每一个腔调都有其独特之处。
高腔通常是高亢嘹亮,宛如高山上的金钟,在唱词之中富有浓重的情感色彩。
慢板则是缓缓悠悠,宛如一曲悠扬的小河之流,显得诗意盎然,乡情浓郁。
滑音则是一首歌曲中表现词语间流转的腔调,它使整首歌曲更具动感,让歌词更为流畅;润腔则是如奔流的溪水,它潇洒自如,表现着民歌的欢快,是给人带来无穷愉悦的。
快板则是舞蹈和唱歌的完美结合,以其明快、活跃、轻快的旋律给人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印象。
在腔调之外,民歌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情韵。
它是民歌艺术中的核心部分,是渗透在整首歌曲中的情感,是歌曲体现的情思和情感。
民歌的情韵通常体现在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生活以及历史背景等等方面。
情韵不仅是婉转柔美的情感表达,更是民歌所表达出的深沉的文化内涵。
它表达的是人性,是家国情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民歌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发展。
从古老的牧歌、山歌,到新生代的“网络红歌”,这些民歌始终贯穿着时代的时针,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然而,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腔调和情韵始终是民歌的灵魂和核心。
2018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了一档以民歌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我想和你唱》,它打破了传统舞台演出的束缚,将民歌带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一款可互动的娱乐节目,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腔调和情韵,就是《我想和你唱》这款节目最吸引观众的元素。
在每一期节目中,来自不同地域和背景的选手们共同演唱着各自熟悉的民歌,这些歌曲充满了朴实、淳朴、真挚、感人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了民歌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歌曲的旋律风格有什么特点?
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
显得大气磅礴。
花儿有什么特点:
1、曲调高亢开阔,自由舒缓。 2、演唱时加入很多语气助词。 3、采用方言和真假声结合的唱法。 4、歌词短小精练,而且有花名。
备注:花儿主要流传青海、甘肃、宁夏。
脚夫调 (陕北民歌)
1.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与《长江之 花儿 歌》哪一首是民歌?为什么?你们心目中 山歌 所认为的民歌是怎样的?
西北民歌的种类 号子
信天游
2.我国的民歌为什么是“多彩”的?
小调
上去高山望平川
河湟花儿
(哎)上去(个)高山(者哟嗨哟)望 (了哎嗨)平川(哟), (呀哎)平(了)川里(哎)有一朵牡丹; (哎)看是容易(者哟嗨哟)摘去难 (呀), (哎)摘不到我手里是(呀)枉然(呀)。
感受、体验西北、中 原民歌的风格情绪, 认识西北民歌中的花 儿、信天游等民歌题 材,通过聆听不同区 域的民歌,了解民歌 的风格特点以及体裁, 分析民歌与创作歌曲 的区别和联系。
《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 北பைடு நூலகம்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它主要 流行于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 歌。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 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 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 解忧愁”的说法。
信天游的特点
1、曲调高亢开阔,节奏自由。 2、旋律通常只有两个乐句。其旋律有两种 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 起伏较大的;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 旋律平稳、表达情感较为细腻的。 3、歌词仅有上、下两句 ,上句起兴,下 句点明主题 ,表达感情直接奔放。 备注:信天游主要流传在陕北、甘肃、宁 夏东部、内蒙古西部。
〔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3、歌曲内容大都表现什么阶层的生活? 〔平民生活。〕 民歌中对家园的赞颂、对生活的热爱,感 情质朴,自然真切,反映大众情感,平民色彩 浓厚。
欣赏《西部放歌》 演唱者:王宏伟
影视作品以及通俗歌曲中的陕北民 歌。如:《少年壮志不言愁》电视 剧《便衣警察》的主题曲、《信天 游》电视剧《血色浪漫》中的民歌 片段、《黄土高坡》、电影《红高 粱》中的《酒神曲》等等.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 -----多彩的民歌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
今天咱们要去领略的是大西北山歌的风采。这是 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的主题曲。 这首歌将西北大地粗狂汉子的感情表露的一览无 遗,他们用最陈恳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对心爱女子 的最大追求。
欣赏
高亢的西北腔
民歌——
群众在口头相传 中不断 加工提高 的集体创作。
欣赏《刨洋芋》山西民歌
《刨洋芋》表现了农民收获后的喜悦 心情。歌曲用起兴的方法开始,而后又 集叙事与抒情为一体,短小精悍,颇具 隽永之艺术魅力。 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心情 如何?
(轻快活泼,风趣幽默;喜悦,乐观)
小测试:
1、西北地区的民歌旋律、节奏怎样? 〔高亢悠长,起伏大;节奏自由、舒展。〕 2、表现了西北人民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
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 民群众自发的口创作;其歌词、旋律并 非一成不变的,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 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依靠人民群 众的口耳相传,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 手段进行传承;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 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课堂总结: 回顾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