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速标准

合集下载

如何选择合适的空调温度与风速

如何选择合适的空调温度与风速

如何选择合适的空调温度与风速在炎热的夏季,空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之一。

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空调温度与风速却是一个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

不同的人对于温度和风速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来进行选择。

首先,选择合适的空调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室内温度应该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即23-26摄氏度。

如果温度过低,容易导致人体感觉到寒冷,甚至会引发感冒等健康问题。

而如果温度过高,会让人感到闷热不适,容易引发中暑等危险情况。

因此,选择一个适宜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个人的感受和环境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空调的温度,以达到舒适的状态。

其次,选择合适的空调风速也是至关重要的。

空调的风速一般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三档。

选择合适的风速可以让空气流动得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舒适度。

一般来说,当室内温度较高时,可以选择较高的风速,以便快速降温。

而当室内温度适宜时,可以选择较低的风速,以保持舒适的状态。

另外,如果有人在房间内活动,可以选择中速风,既能保持舒适度,又能避免直接吹到人体,减少不适感。

除了个人的需求外,选择合适的空调温度与风速还需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比如,如果室外温度较高,可以适当调低空调温度以提供更好的降温效果。

而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风速,以减少湿气对人体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空调的运行时间,过长的运行时间会增加能耗,对环境和健康都不利。

因此,在选择空调温度与风速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以达到舒适与节能的平衡。

总之,选择合适的空调温度与风速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个人需求和环境因素的任务。

在夏季使用空调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环境的需求来进行调整,以达到舒适的状态。

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使用空调,避免过度依赖,以减少能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只有在合适的温度和风速下,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空调带来的舒适和清凉。

风管风速标准

风管风速标准

风管风速标准风管风速标准是指在风管内流动的空气速度的规定范围,是确保风管系统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参数。

风管风速标准的合理确定对于空调、通风、排烟等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风管风速标准的重要性、确定方法以及常见标准进行介绍。

首先,风管风速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的风速标准可以保证空气在风管内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死角区域,从而保证整个室内空气质量的均衡。

同时,合理的风速标准还可以减小系统的风阻,降低系统的能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确定合理的风管风速标准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风管风速标准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和计算法。

经验法是指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和相关规范标准来确定风速标准,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受限于经验的积累和适用范围。

计算法是指通过流体力学原理和相关计算公式来确定风速标准,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实际情况,但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

一般来说,综合考虑经验法和计算法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风管风速标准。

最后,常见的风管风速标准主要包括通风风速标准、空调风速标准和排烟风速标准。

通风风速标准一般为0.2-0.3m/s,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风的有效供应。

空调风速标准一般为1.5-2.5m/s,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舒适性和均匀性。

排烟风速标准一般为≥8m/s,可以保证在火灾事故时烟气的有效排出。

这些标准是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工程经验得出的,可以作为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风管风速标准是风管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中的重要参数,合理的风速标准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确定风管风速标准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和计算法,常见的风速标准包括通风风速标准、空调风速标准和排烟风速标准。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风速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风速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风速规范要求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安装这些系统时,风速规范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在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风速规范要求,包括风速的定义、风速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规范标准。

一、风速的定义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单位面积所产生的流量。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风速直接影响着空气的流动性能和舒适度。

过高或者过低的风速都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噪音、空气不均匀、温度差异等。

二、风速的重要性1. 舒适度适宜的风速是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人体对风速的感知,通常建议在空调制冷模式下,风速控制在0.25~0.35m/s之间,而在供暖模式下,风速应该控制在0.15~0.25m/s之间。

适当的风速可以提供较好的风降温效果或者风暖效果,并且不会给人带来不适感。

2. 空气流动性能合适的风速可以保证空气在室内均匀流动,避免局部死角出现。

通过控制风速,可以让室内空气均匀混合,保持一定程度的换气效果,减少室内物质的积聚和异味的产生。

3. 节能合理控制风速也有助于节约能源。

过高的风速会造成风阻增大,增加风机的工作负荷,从而导致能耗的增加。

增加风速还会使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要求空调系统更频繁地工作来调整温度,进一步增加能耗。

三、风速规范标准国家对于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风速规范有一定的标准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范:1. ASHRAE标准ASHRAE (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学会)是国际上公认的暖通空调设计和规范标准之一。

根据ASHRAE 55标准,人体对于垂直风速的舒适性感知范围为0.1~0.4m/s。

同时,ASHRAE 62.1标准也规定了风速的最小要求,一般要求风速不低于0.15m/s。

2. GB 50736标准GB 50736标准是中国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施工规范。

根据该标准,室内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风速的舒适范围为0.20~0.30m/s;在供暖模式下,舒适范围为0.10~0.20m/s。

暖通空调制冷行业之(十)送风风速标准

暖通空调制冷行业之(十)送风风速标准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送风风速标准
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m/s 返回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返回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推荐的送风口流速通风系统之流速百叶窗的推荐流速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返回
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返回
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 ASHRAE 返回
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 返回
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返回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返回
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返回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m/s 返回
通风系统之流速m/s 返回
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返回。

空调系统风速测定

空调系统风速测定

换气次数
标准规定:A 级和B 级层流系统风速为0.36-0.54m /s ;
C 级区换气次数≥25次/小时;
D 级区换气次数≥15次/小时。

风速
用风速仪贴近风口处测量。

按定点测量法要求,根据风口截面大小将其划分为若干面积相等小块,在其中心处测量。

对距形风口,一般测5个点即可;对尺寸较大者,可分为相等大小的小格进行测量。

如下图:
一般定点 尺寸较大者定

6.1.2 非单向流可用辅助风管罩上风口并贴近辅助风管底端进行测量,也可用风速仪贴近风口测量。

6.1.3 单向流距离风口10cm 进行测量。

6.2 风量
风口截面平均风速乘以风口截面积得到风口风量。

6.3 换气次数
该房间各送风口风量值之和除以房间体积得出该房间的换气次数。

7 计算
7.1 风口平均风速(V ):
式中:V 1+V 2…V n ——各测点风速(m/s);
n——测点总数(个)。

7.2 风口风量L 的计算:
L = 3600×F×V
式中: F——风口通风面积(m 2);
()n V V V s m V n ++=21
V——测得的风口平均风速(m/s )。

7.3 再计算出房间换气次数n : 式中: L 1+L 2+…L n ——房间各送风口风量(m 3/h );
A——房间体积。

()A L L L h n n ++=21次。

暖通空调送风风速标准

暖通空调送风风速标准

送风风速标准一、百叶窗的推荐流速
二、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平均流
三、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
五、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六、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
七、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九、通风系统之流速
十、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十一、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
第二章送风口风量速查表一、侧送风口的送风量
二、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三、盘风机匹配风管尺寸
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风管的空气流速宜按表6.6.4 采用
6.6.4 风管的空气流速(m/s)
注:1.表列值的分子为推荐流速,分母为最大流速。

2.对消声有要求的系统,风管的流速应符合本规10.1.5 的规定。

各类送风口的出风风速
送风口形式场所示例出口风速备注
侧送百叶
公寓、客房、别墅、会堂、
剧场、展厅
2.5~
3.8
送风口位置高、工作区允许风速高和噪声标
准低时取较大值
一般办公室 5.0~6.0
高级办公室 2.5~4.0
电影院 5.0~6.0
录音、广播室 1.5~2.5
商店 5.0~7.5
医院病房 2.5~4.0
条缝风口顶送—2~4
孔板顶送—3~5 送风均匀性要求高或送热风时,取较大值喷口—4~8
空调区域噪声要求不高时,最大值可取
10m/s
地板下送—≼2 —
置换通风下送—0.2~0.5 —
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可取50%
注:当采用粗糙度较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风管时,宜选用较小值。

公司空调风速管理制度

公司空调风速管理制度

公司空调风速管理制度一、目的与原则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内部空调使用,确保空调运行效率和员工工作舒适度,同时兼顾节能环保。

所有员工应遵守以下原则:1. 根据季节变化和室内外温差合理设置空调温度。

2. 空调使用时,应保持门窗关闭,避免能源浪费。

3. 鼓励员工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适度调整穿着,减少对空调的依赖。

二、管理职责1. 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空调使用情况,定期维护空调设备。

2. 各部门主管负责宣导和监督本部门员工的空调使用行为。

3. IT部门负责安装和维护空调控制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风速与温度设定1. 夏季制冷时,室内温度应设定在24-26摄氏度之间,风速控制在中低速。

2. 冬季制热时,室内温度应设定在20-22摄氏度之间,风速控制在低速。

3. 过渡季节可根据实际天气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风速。

四、使用规范1. 员工应在进入办公室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调整空调设置。

2. 非工作时间,除特殊需要外,应关闭空调设备。

3. 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更改空调设置,以免影响他人工作环境。

4. 如遇到空调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给行政部门。

五、节能措施1. 鼓励员工利用自然通风,减少空调使用时间。

2. 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适当调高夏季制冷温度和降低冬季制热温度。

3.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高效运行。

六、违规处理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提醒、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如有变更,需经公司管理层批准后公布执行。

风口风速汇总

风口风速汇总

1、排烟口的风速≤10m/s(老建规)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

(采暖)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3-5m/s。

条缝型风口下送(多用于纺织厂),当空气调节区层高为4-6m人员活动区风速不大于0.5m/s时,出口风速宜为2-4m/s。

(采暖条文&民用条文&技措5【孔板】)3利用走廊回风时,回风口安装在门或墙下部的回风口面风速1-1.5m/s(采暖条文)4567应取4-5m/s。

(技措)8、洗衣房机械排风系统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人体吹机等散热两大或有异味散出的设备上部,应设置排气罩,其罩面风速应≥0.5m/s。

(技措)10、暗室通风宜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排风量宜取≥5次/h换气。

排风口宜设在水池附近,进风口应采用遮光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风速应<2m/s。

(技措4.5.8)11、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技措4)12、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人脚踝处风速不宜超过0.2m/s。

(技措5)13、各类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技措表5.4.11-1)一、风口选用总说明:(10K121)1、风口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室内气流组织、噪声、建筑装修美观要求、安装维修以与经济性等方面因素。

在选型时,应确定风口风速,计算风口风量、有效面积、设成,特别要注意建筑梁或柱子等对气流的影响。

对一些技术要求特殊的空调区域和风量较大的场合,风口的选择宜辅以计算机模拟(CFD)方法确定。

2、上部送风时,一般房间宜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风口等侧送,侧送气流宜贴服;有吊顶时,应根据空调区高度与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形、方形散流器;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或室温允许波动X围大于或等于1.0℃的高大厂房,宜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送风风速标准一、百叶窗的推荐流速
二、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
二、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
四、低速风管系统送风区域的最大允许流速
五、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六、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
七、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八、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九、通风系统之流速
十、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十一、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
第二章送风口风量速查表一、侧送风口的送风量
三、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四、盘风机匹配风管民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