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系统风速标准规范
新风送风风速标准

新风送风风速标准
新风的送风速度一般没有标准,在某些特定场合,送风速度应保持在0.25m/s左右,避免因风速过大,对空调系统造成过大的负荷。
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对于家庭或者是办公室环境,为了保证新风能够充分扩散到室内每个角落,一般新风的送风速度都会比较大,正常在0.3m/s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高,可以适当地降低送风速度,反之则可以适当地提高送风速度。
此外,为了保证新风的过滤效果,一般新风口会设置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且过滤装置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更换。
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

按以下标准进行设计及验收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 《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02)3.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2002)4.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GB50194-2002)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3095-1996)6.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23-2002)7.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2002)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2)9.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m/s )2-8 2-6 0.5-0.7 2-5除尘通风管道内最低空气流速(m/s )粉尘性质 垂直管 水平管 粉尘性质垂直管 水平管 粉状的粘土和砂 11 13 铁和钢(屑)19 23 耐火泥 14 17 灰土、砂土16 18 重矿物粉尘 14 16 锯屑、刨屑12 14 轻矿物粉尘 12 14 大块干木屑14 15 干型砂 11 13 干微尘8 10 煤灰 10 12 染料粉尘14-16 16-18 湿土 15 18 大块湿木屑18 20 铁和钢(尘末) 13 15 谷物粉尘10 12 棉絮 8 10 麻(纤维粉尘)8 12水泥粉尘8-12 18-22 一、圆形风管管道直径按下式进行计算:1. D :风管直径m2. Q :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内的流量m 3/h3. V :管道流速m/s 按上表选择适宜流速 Q *4 D—1:3600* 兀 *v、矩形风管管道直径按下式进行计算:ab= Q3600* V1.a:风管长边尺寸m2 b:风管短边尺寸m2.Q: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内的流量m3/h3.V :管道流速m/s按上表选择适宜流速三、风管尺寸大小选择可按圆型、矩形管道规格表进行选择(塑料制管道)圆形管道规格表。
常用的风口风速规范详细资料

常用的风口风速规范详细资料1、排烟口的风速≤10m/s(老建规9.4.6.6)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
(采暖6.5.9)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 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3-5 m/s。
条缝型风口下送(多用于纺织厂),当空气调节区层高为4-6m人员活动区风速不大于0.5m/s时,出口风速宜为2-4m/s。
(采暖条文6.5.9民用条文7.4.11技措5.4.6.2【孔板】)3、空调回风口的吸风速度:(采暖6.5.11民用7.4.13)利用走廊回风时,回风口安装在门或墙下部的回风口面风速1-1.5m/s(采暖条文6.5.11)4、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的空气流速(m/s):(民用表6.6.4-1)5、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风口风速(m/s):(民用表6.6.5)6、进、排风口风速(m/s):(技措表4.1.4)空气流速7、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技措4.2.10.2)8、洗衣房机械排风系统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人体吹机等散热两大或有异味散出的设备上部,应设置排气罩,其罩面风速应≥0.5m/s。
(技措4.5.1.3.1)9、实验室通风柜操作口处风速:(技措表4.5.7)10、暗室通风宜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排风量宜取≥5次/h换气。
排风口宜设在水池附近,进风口应采用遮光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风速应<2m/s。
(技措4.5.8)11、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技措4.8.5.3)12、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人脚踝处风速不宜超过0.2m/s。
(技措5.4.10.2)13、各类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技措表5.4.11-1)14、散流器颈部最大风速(m/s):(技措表5.4.11-2)一、风口选用总说明:(10K121)1、风口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室内气流组织、噪声、建筑装修美观要求、安装维修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因素。
送风风速标准

第一章送风风速标准一、百叶窗的推荐流速
二、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
三、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
四、低速风管系统送风区域的最大允许流速
五、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六、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
七、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八、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九、通风系统之流速
十、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十一、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
第二章送风口风量速查表一、侧送风口的送风量
二、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三、盘风机匹配风管民尺寸。
风力等级标准 (2)

风力等级标准1. 引言风力等级标准是用于描述和评估风的强度和风速的一种标准系统。
根据风力等级标准,可以判断不同风力等级下的风的吹拂强度,并且可以作为制定相关安全预防措施和规范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风力等级标准的分类和描述,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2. 风力等级的分类根据国际上风力等级标准,风力等级通常被分为以下几个等级:2.1 静风静风指风速低于0.2米/秒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风吹拂,可以说是非常平静的天气。
在风力等级标准中,静风被列为最低的风力等级。
2.2 微风微风是指风速在0.3-1.5米/秒之间的情况。
微风下,轻微的风吹拂可以感觉到,但是对人体和物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个风力等级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可以说是非常舒适的天气。
轻风是指风速在1.6-3.3米/秒之间的情况。
轻风下,风吹拂明显,但不会对人体和物体造成显著影响。
这个风力等级下,人们在户外活动时会感到凉爽,但并不会感到不适。
2.4 微弱风微弱风是指风速在3.4-5.4米/秒之间的情况。
微弱风下,风吹拂较强,可对轻质物体产生影响,但对人体影响较小。
在这个风力等级下,航海和航空活动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2.5 和风和风是指风速在5.5-7.9米/秒之间的情况。
和风下,风吹拂加强,会对人体和物体产生明显影响。
在这个风力等级下,人们在户外可能会感到有些不适,航海和航空活动也需要谨慎。
2.6 温和风温和风是指风速在8.0-10.7米/秒之间的情况。
温和风下,风吹拂较强,有可能引起人体站立不稳和轻型建筑物的影响。
在这个风力等级下,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如固定物体和加强建筑结构。
2.7 中等风中等风是指风速在10.8-13.8米/秒之间的情况。
中等风下,风吹拂加强,可能引起人体站立不稳和轻型建筑物的损坏。
在这个风力等级下,航海和航空活动会受到很大限制。
新鲜风是指风速在13.9-17.1米/秒之间的情况。
新鲜风下,风吹拂非常强烈,会对人体和建筑物产生明显影响。
风速分级标准

风速分级标准风速分级标准通常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目的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速分级标准:1. 气象学风速分级标准:- 0级:无风,风速小于1节(小于1.85公里/小时)- 1级:软风,风速1-3节(1.85-5.55公里/小时)- 2级:轻风,风速4-6节(5.56-11.1公里/小时)- 3级:微风,风速7-10节(11.2-19.4公里/小时)- 4级:和风,风速11-16节(19.5-28.4公里/小时)- 5级:清风,风速17-21节(28.5-40.7公里/小时)- 6级:强风,风速22-27节(40.8-49.9公里/小时)- 7级:疾风,风速28-33节(50.0-61.1公里/小时)- 8级:大风,风速34-40节(61.2-74.4公里/小时)- 9级:烈风,风速41-47节(74.5-87.6公里/小时)- 10级:狂风,风速48-55节(87.7-101.9公里/小时)- 11级:暴风,风速56-63节(102.0-117.9公里/小时)- 12级:台风,风速大于63节(大于118公里/小时)2. 航海风速分级标准:- 0级:无风,风速小于1节(小于1.85公里/小时)- 1级:软风,风速1-3节(1.85-5.55公里/小时)- 2级:轻风,风速4-6节(5.56-11.1公里/小时)- 3级:微风,风速7-10节(11.2-19.4公里/小时)- 4级:和风,风速11-16节(19.5-28.4公里/小时)- 5级:清风,风速17-21节(28.5-40.7公里/小时)- 6级:强风,风速22-27节(40.8-49.9公里/小时)- 7级:疾风,风速28-33节(50.0-61.1公里/小时)- 8级:大风,风速34-40节(61.2-74.4公里/小时)- 9级:烈风,风速41-47节(74.5-87.6公里/小时)- 10级:暴风,风速48-55节(87.7-101.9公里/小时)- 11级:台风,风速56-63节(102.0-117.9公里/小时)- 12级:飓风,风速大于63节(大于118公里/小时)3. 建筑工程风速分级标准:- 1级:轻微风,风速小于5米/秒(18公里/小时)- 2级:微风,风速5-10米/秒(18-36公里/小时)- 3级:轻风,风速10-15米/秒(36-54公里/小时)- 4级:中风,风速15-20米/秒(54-72公里/小时)- 5级:大风,风速20-25米/秒(72-90公里/小时)- 6级:强风,风速25-30米/秒(90-108公里/小时)- 7级:狂风,风速30-35米/秒(108-126公里/小时)- 8级:暴风,风速35-40米/秒(126-144公里/小时)- 9级:台风,风速大于40米/秒(144公里/小时以上)。
风管主管风速标准

风管主管风速标准
风管主管风速标准
一、概述
风管主管风速是指在通风系统中,通过主管内输送空气的速度。
其大小直接影响到通风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能耗水平。
因此,制定合理的风管主管风速标准对于建筑物的通风系统设计和使用至关重要。
二、标准分类
根据不同场所和用途,可以将风管主管风速标准分为以下三类:
1.商业建筑:一般情况下,商业建筑的风管主管风速应控制在6-8米/秒之间。
2.医疗卫生场所:为了保证医院等卫生场所内部空气的清洁、新鲜和无菌,其风管主管风速应控制在2-4米/秒之间。
3.工业厂房:由于工业厂房内部存在大量粉尘、烟雾等污染物,因此其风管主管风速应控制在10-12米/秒之间。
三、影响因素
1.空气流量:空气流量越大,则需要更高的主管风速来保证空气输送效果。
2.通道形状:通道形状会对主管风速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通道形状
进行相应的调整。
3.噪音:高速风流会产生噪音,因此需要考虑到噪音对于场所内部环境的影响。
四、标准制定
在制定风管主管风速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用途、通风系统
的设计和运行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关行业标准和
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
五、总结
风管主管风速标准是建筑物通风系统设计和使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制定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以保证通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1、风速和风量的具体检测方法A、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
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下获得。
B、检测前检查风机是否运转正常,必须实地测量被测风口、风管的尺寸。
C、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风量。
(取离高效过滤器0.3m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按照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0.6m在截面上设置不少于5个测试点,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地面0.8m~1m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送风面0.5m~1m的垂直截面;截面上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10个,间距不应大于2m,均匀布置;D、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
(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6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
)E、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
(在出风口前不小于3 倍管径或3倍大边长度处打孔;)F、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大于200mm,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3个测试点;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在风管外壁上开孔,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
(通过测动压,换算为风量。
)2、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1)、对于乱流洁净室:A、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20%;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C、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2)、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医院中,采用空调的手术室、产房工作区和灼伤病房的气流速度宜≤0.2m/s;核医学科的通风柜应采用机械排风,排风口的风速应保持1m/s 左右;生物实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2.5
11.0
8.0
6.5
6.0
2.5
1.8
3.0
3.0
2.5
10.0
9.0
5.0
4.0
8.0
1.8
3.5
3.0
2.5
14.0
11.0
9.0
8.0
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应用场所
流速m/s
图书馆,广播室
住宅,公寓,私人办公室,医院房间
银行,戏院,教室,一般办公室,商店,餐厅
工厂,百货公司,厨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
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
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通风系统之流速
百叶窗的推荐流速
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m/s
4.0~5.0
6.0~7.5
5.0~6.0
4.0~4.5
4.5~5.0
5.0~6.0
6.2~7.5
6.0~7.5
2.5
2.5~3.0
2.5~4.0
5.0~7.0
3.5~4.5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流速m/s
人体感觉
0~0.08
0.127
0.127~0.25
0.33
0.38
0.38~1.52
不舒适,停滞空气的感觉
理想,舒适
基本舒适
不舒适,可以吹动薄纸
对站立者为舒适感之上限
用于工厂和局部空调
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送风方式
下列房间高度m
2
3
4
5
6
侧送,大风量
侧送,小风量
顶棚散流器
6.5
9.0
9.5
8.3
11
16
10
13
17
12
15
18
14
17
18
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
送风方式
单位地板面积的
1.75~2.5
2.5~4.0
4.0~5.0
5.0~7.5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m/s
位置
近座位
逗留区以上
门下部
门上部
工业用
流速m/s
2~3
3~4
4
3
>=4
通风系统之流速m/s
系统
商业
工业
低速
送风、最大流速
送风、一般流速
回风、最大流速
回风、一般流速
13
6~11
10
7.5~9
13
11~13
13
9~13
高速、一般
人体状态
长时间坐
短时间坐
轻工作
重工作
应用
办公室
餐厅
商店轻工业
工厂、舞厅
冷却m/s
加热 m/s
0.10
0.20
0.15
0.30
0.20
0.35
0.30
0.45
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应用场所
盘形送风口
顶棚送风口
侧送风口
广播室
医院疗房
饭店房间、会客室
百货公司、剧场
教室、图书馆、办公室
3.0~4.5
4.0~4.5
3.0
5.0
6.1
4.0
6.0
6.0
7.5
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应用场所
流速m/s
播音室
戏院
住宅、公寓、饭店房间、教室
私人办公室
一般办公室
电影院
百货店、上层
百货店、地下
1.5~2.5
2.5~3.5
2.5~3.8
2.5~4.0
5.0~6.0
5.0
7.5
10.0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应用场所
送风量l/s m
工作区平均
流速m/s
换气次数1/h
侧送百叶风口
条形风口
局部孔板送风
顶棚散流器
顶棚孔板送风
3~6
4~10
5~15
5~25
5~50
0.13~0.18
0.10~0.18
0.10~0.18
0.10~0.25
0.05~0.15
7
12
18
30
60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
应用场所
以噪声控制主风管
以摩擦阻力控制
送风主管
回风主管
送风支管
回风支管
住宅
公寓、饭店房间
办公室、图书馆
大礼堂、戏院
银行、高级餐厅
百货店、自助餐厅
工厂
3.0
5.0
6.0
4.0
7.5
9.0
12.5
5.0
7.5
10.0
6.5
10.0
10.0
15.0
4.0
6.5
7.5
5.5
7.5
7.5
9.0
3.0
6.0
8.0
5.0
8.0
8.0
11.0
住宅
公共建筑
工厂
推荐
最大
推荐
最大
推荐
最大
室外空气入口
空气过滤器
加热排管
冷却排管
淋水室
风机出口
主风管
支风管(水平)
支风管(垂直)
2.5
1.3
2.3
2.3
2.5
6.0
4.0
3.0
2.5
4.0
1.5
2.5
2.3
2.5
8.5
6.0
5.0
4.0
2.5
1.5
2.5
2.5
2.5
9.0
6.0
4.0
3.5
4.5
1.8
13
13~25
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位置
新风
回风
减湿器正面
减温器旁通
加热器旁通
流速m/s
2.5~4
6~6
2~4
7.5~12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