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计与分析复习题.doc

合集下载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5. 泊松分布,≥30 时,用正态分布代替。 51. 抽样分布:统计量的分布概率。
52. 抽样误差:由随机抽样造成的误差。
53. 标准误差(标准误,均数标准误):样本平均数抽样总体的标准差。反应精确性的高低,x 越大精确度越低。
x
x
n
54. t 分布:在计算 Sx 时,由于采用 S 来代替,使得 t 变量不再服从标准正态分布,而是服从 t 分布。
2) 单个样本平均数的 t 检验:
t 检验:在假设检验中利用 t 分布来进行统计量的概率计算的检验方法。
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由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去判断这两个样本所在的总体平均数有无显著差异。
一、成组资料平均数的假设检验:Biblioteka 1) U 检验1、
如果两个样本资料都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
2 1

2 2
15. 试样中的误差: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16. 随机误差(抽样误差):由许多无法控制的内在和外在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误差,不可避免和消除,影响试验
的精确性。
17. 系统误差(片面误差):由于试验对象相差较大,测量的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所引起,可以通过改
进方法、正确试验设计来避免、消除,影响试验准确性。
已知。
2、 总体方差未知,但两个样本都是大样本时,平均数差数的分布呈正态分布。
.
.
2) t 检验
1.
如果两个样本资料都服从正态分布,且
2 1
=
2 2
时,不论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都有下式服从具有
自由度 df=n1+n2-2 的 t 分布: t x1 x2 1 2 。 S x1 x2
.
第二章
5.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稻谷种植田间试验设计与分析考核试卷

稻谷种植田间试验设计与分析考核试卷
D. A、B和C
7.关于稻谷种植田间试验的试验期,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试验期应尽量缩短
B.试验期应尽量延长
C.试验期应根据稻谷的生长周期来确定
D.试验期与稻谷品种无关
8.下列哪种稻谷品种更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
A.中晚熟品种
B.早熟品种
C.晚熟品种
D.中熟品种
9.在稻谷种植田间试验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评估稻谷产量?()
4. C
5. D
6. D
7. C
8. B
9. D
10. C
...(此处省略剩余题目的答案)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
4. ABC
5. ABC
6. ABC
7. ABCD
8. ABC
9. ABCD
10. ABC
...(此处省略剩余题目的答案)
三、填空题
1.随机区组设计
2. 15-25
10. ×
...(此处省略剩余题目的答案)
五、主观题(参考)
1.基本原则包括随机化、对照性、可重复性。应用:随机化确保样本代表性;对照性比较处理效果;可重复性验证结果可靠性。
2.随机化通过随机分配处理和对照组,目的在于消除偏差,保证试验公正性,重要性在于提高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3.影响产量和品质。预防措施:合理轮作减少病虫害发生;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抵抗力;及时施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12.在稻谷种植田间试验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评估稻谷品质?()
A.外观品质
B.加工品质
C.食味品质
D. A、B和C
13.下列哪种措施可以降低稻谷种植田间试验的农药残留?()

试验设计与分析复习题

试验设计与分析复习题

复习题1、对一批新水泥试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抽取其中5个样品,数据分别为:54.5,54.0,53.5,55.0,54.5(单位MPa)。

而过去测得同样的水泥试样的数据分别为:59.1,51.0,57.3,59.1,60.06,问这批水泥试样与过去的有无显著性的差异。

(α=0.05)2、对平炉炼钢试验进行工艺改革,先用原方法炼一炉,然后用改革工艺后的方法炼一炉,以后这样交替进行,各炼10炉,考察指标如下表:假设这两个样本互相独立,分别用t检验和F检验判定原方法和工艺改进后的方法有无显著性的差异(α=0.01)。

3、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物转化率影响的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催化剂为四水平,每一水平下重复试验三次,共计3×4=12次试验,试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催化剂对此化学反应4、某炼铁厂为了提高铁水温度,需要通过试验选择最好的生产方案,经初步分析,主要有3个因素影响铁水温度,它们是焦比、风压和底焦高度,每个因素都考虑3个水平,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问对这3个因素3个水平如何安排试验设计,才能获得最高的铁水温度(试验指标分别为1365℃,1395℃,1385℃,1390℃,1395℃,1380℃,1390℃,1390℃,1410℃)。

质量好坏的试验指标为:含铁量,越高越好。

选择L8(2)的正交表安排试验。

各因素依次放在正交表的1~6列上,8次试验所得含铁量(%)依次为:50.9,47.1,51.4,51.8,54.3,49.8,51.5,51.3。

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最好的试验方案。

试验指标有两个:(1)产量,越高越好;(2)总还原糖,在32~40%之间。

用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9次试验所得结果如下:产量(kg):498,568,568,577,512,540,501,550,510;还原糖(%):41.6,39.4,31.0,42.4,37.2,30.2,42.2,40.4,30.0。

试验设计习题及答案,DOC

试验设计习题及答案,DO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设计与分析复习题】员海燕版一、名词解释(15分)1.重复:一个条件值的每一个实现。

或因素某水平值的多次实现。

2.因素:试验中要考虑的可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条件。

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3.水平:因素所处的不同状态或数值。

4.处理:试验中各个因素的每一水平所形成的组合 5.响应:试验的结果称为响应;响应函数:试验指标与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模型ε+=),,(1n x x f y 表示,其中),,(1n x x f y =是因素的值n x x ,,1 的函数,称为响应函数。

678912.试验设计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1明确试验目的2选择试验的指标,因素,水平 3设计试验方案 4实施试验5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3.试验设计的相关分析有哪几种?一是相关系数,即用数理统计中的两个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来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是等级相关,是把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的具体体现用等级次序排序,再测定标志等级和标志等级相关程度的一种方法。

有斯皮尔曼等级差相关系数和肯德尔一致相关系数) 4.为什么要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可检验有关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是否显著,从而可确定要进行试验的因素;另外,方差分析的观点认为,只需对显著因素选水平就行了,不显著的因素原则上可在试验范围内取任一水平,或由其它指标确定。

5.均匀设计表与正交表,拉丁方设计的关系6.产品的三次设计是什么?产品的三次设计是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

三、(15分)1.写出所有3阶拉丁方格,并指出其中的标准拉丁方格和正交拉丁方格123再将这六个的第一行不动,分别交换第二,三行又得到六个,共12个。

用的试验3.说明均匀设计表)6(6*6U是如何构造的?略五、分析题(30分)1由张护士和实习生刘某记录的七个病人的收缩压数据如下:病人:1234567张护士:105,149,133,160,141,120,152 刘某:110,140,138,150,130,147,158 计算斯皮尔曼等级差相关系数。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复习题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复习题

一、理论题1.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population),其中的一个研究单位称为个体(individual);总体的一部分称为样本(sample)。

通常把n≤30的样本叫小样本,n>30的样本叫大样本。

2.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叫参数(parameter), ;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叫统计量(statistic)。

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参数,例如用μ表示总体平均数,用σ表示总体标准差;常用拉丁字母表示统计量,例如用x表示样本平均数,用S表示样本标准差。

3. 准确性(accuracy)指在调查或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精确性(precision)指调查或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4. 高斯对数理统计和试验设计学科的主要贡献包括:1.建立了回归分析的最小二乘法;2.运用极大似然法及其他数学知识,推导出测量误差的概率分布公式,发现误差的高斯分布曲线,即今天的正态分布。

5.方差分析由R. 费雪于1918年首创, “方差分析法是一种在若干能相互比较的资料组中,把产生变异的原因加以区分开来的方法与技术”。

6.20世纪50年代,日本田口玄一将试验设计中应用最广的正交设计表格化;同一时期,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积极倡导和普及“优选法”;在1978年我国数学家王元和方开泰首先提出了均匀设计。

7.两组精度不同的同一试验结果在计算加权平均数时权重通常由绝对误差平方倒数的比值来确定,即认为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与测量次数成正比。

8.样本标准误差的无偏计算公式中分母的n-1来自于自由度的概念。

9. 实验最重要的因素是混杂问题。

所谓混杂是指,由于实验处理,针对你的假说所作的处理,导致的差异与其他因素可能导致的差异无法区分开来。

10. 重复是指在符合实验条件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各组要有足够数量的例数。

重复非常必要,因为变异(差异)是生物体遗传固有的本质。

11. 生物数据中比正态分布更常见的是正偏斜,偏斜数据通常必须进行数据转换(例如对数和幂转换),以改善它们的正态性。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试题A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试题A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试题A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试题(A)一、选择题:1、已知某样品质量的称量结果为:2.010±g,则其相对误差,为:A、2.0,B、2.0±, C、%2 D、%2.02、用法寻找某实验的最优加入量时,若当前存优范围是[628,774],好点是718,则此时要做试验的加入点值是 ()A、.628+7742 B、628+×(774-628)C、628+774-718D、2×718-7743、经过平面上的6个点,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次数不高于()的多项式。

A、4B、5C、6D、74.有一条1 000 m长的输电线路出现了故障,在线路的开始端A处有电,在末端B 处没有电,现在用对分法检查故障所在位置,则第二次检查点在 () A.500 m处 B.250 m处C.750 m处 D.250 m或750 m处5、 L8(27)中的7代表()A. 最多允许安排因素的个数B. 因素水平数C. 正交表的横行数D. 总的实验次数6、. 在L9(34)表中,有A,B,C三个因素需要安排。

则它们应该安排在()列A. 1,2,3B. 2,3,4C. 3,4,5D. 任意3列★7、某实验因素对应的目标函数是单峰函数,若用分数法需要从[0,21]个试验点中找最佳点,则需要做试验的次数是 ()A.6次 B.7次 C.10次 D.20次★8、. 用L 8(27)进行正交实验设计,若因素A 和B 安排在第1、2列,则A×B ,应排在第( )列。

A. 3B. 4C. 5D. 6★9、正方体的边长为2.010±,则体积的绝对误差限为: A 、32.0 B 、32.0⨯ C 、2.0 D 、60★10、有一双因素优选试验,20≤x ≤40,10≤y ≤20.使用纵横对折法进行优选.分别对因素x 和y 进行了一次优选后其新的存优范围的面积为( )A 、200B 、100C 、150D 、50二、填空题1.已知某样品质量的称量结果为:2.07.58±g ,则其绝对误差限为 ;相对误差为 。

(完整word版)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考试试卷

(完整word版)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25分)1.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可分为 随机 误差、 系统 误差和 过失 误差三大类。

其中 过失 误差是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2.秩和检验法是用来检验A 、B 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一种方法。

假设A 组数据无系统误差,如果A 与B 有显著性差异,则认为B 有 系统误差;如果A 与B 无显著性差异,则认为B 无 系统误差。

3.列出三种常用的数据图: 线图 、 条形图 、 圆形图 。

4.在回归分析中,设i y 、y 、i y 分别为试验值、算术平均值和回归值,则21()ni i i y y =-∑称为 残差 平方和,21()ni i y y =-∑称为 回归 平方和。

5.在试验设计中,黄金分割法是在试验区间内取两个试验点,这两个试验点分别是该试验区间的 0.618 倍和 0.382 倍。

6.L 8(41×24)是一个 正交设计(或混合水平正交设计) 试验表,其中8是 试验次数 (或横行数) ,它可以安排4水平的因素 1 个, 2 水平的因素 4 个,共 5 个因素的试验。

二、简答题(共20分)1.回归分析的用途是什么?写出用Excel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时的操作步骤。

(10分) 答:(1)回归分析是一种变量之间相关关系最常用的统计方法,用它可以寻找隐藏在随机性后面的统计规律。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确定回归方程,检验回归方程的可靠性等。

(2)用Excel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时的操作步骤是:① 从工具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则会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然后在分析工具库中选择回归选项,单击确定之后,弹出回归对话框。

② 填写回归对话框。

③ 填好回归对话框后,点击确定,即可得到回归分析的结果。

2.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0分)答:(1)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评价指标; (2)挑选因素,确定水平(3)选正交表,进行表头设计; (4)明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得到结果; (5)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6)进行验证试验,作进一步分析。

实验设计DOE复习题及答案

实验设计DOE复习题及答案

DOE Training Test1. 一个32的实验设计意味着我们会有A 两个水平, 三个因子B 两个水平, 三个因子, 两个中心点C 三个水平, 三个因子D 三个水平, 两个因子D2.以下哪个不是DOE的目的?A,筛选输入变量B,筛选输出变量C,优化输出变量D,确定输入变量的设定范围B3.某个2水平全因子DOE设计包括4个因子(其中之一乃离散属性的)加3个中心点, 6 个复制, 请问如果你执行Minitab 里的Stat > DOE > Factorial > Create Factorial Design .. 你会总共得到多少个运行次数?A,99B,100C,98D,102D4.根据以下试验结果,计算AB interaction 的效果(Effect) 为 B Run A B Response1 50 10% 122 100 10% 133 50 20% 94 100 20% 20A,5B,10C,-5D,0解答:50,20(9)100,20 (20)50,10(12) 100,10(13)AB交互效果=((12+20)-(9+13))/2=5左对角线之和减去右对角线之和。

5.根据下图,以下哪一个描述正确?A, 温度的main effect为1.6B, 时间的main effect为1.8C, Interaction为0.7D, 时间肯定是统计上算显著A解析:算某个因子的main effect时,利用它的高水平时的响应值之和减去低水平响应值之和,最后平均。

本例中,temp高水平950时的响应值为9.9和10.1,低水平850时的响应值为8和12,那么=((9.9+10.1)-(8+12))/2=1.6。

6.与两水平的因子试验相比, 以下哪一个是三水平试验的优点?A.可以评估交互作用B.可以识别曲率C.试验设计可以被扩展(两水平同样可以扩展)D.试验效果的绩效最大B7.以下的哪一种试验设计不能分析交互作用A.部分因子试验设计B.有复制的部分因子试验设计C.有复制的全因子试验设计D.有复制的饱和筛选设计D8. 一个用于优化电子控制模块可靠性的2水平5 因子试验,只复制全因子试验设计次数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
1、对一批新水泥试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抽取其中5个样品,数据分别为:54.5, 54.0, 53.5, 55.0, 54.5(单位MPa)。

而过去测得同样的水泥试样的数据分别为:59.1, 51.0, 57.3, 59.1, 60.06,问这批水泥试样与过去的有无显著性的差异。

耸=0.05)
2、对平炉炼钢试验进行工艺改革,先用原方法炼一炉,然后用改革工艺后的方法炼一炉, 以后这样交替进行,各炼10炉,考察指标如下表:
假设这两个样本互相独立,分别用,检验和尸检验判定原方法和工艺改进后的方法有无显著性的差异(a=0.01) o
3、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物转化率影响的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催化剂为四水平,每一水平下重复试验三次,共计3x4=12次试验,试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催化剂对此化学反应有无显著的影响耸=0.05)。

4、某炼铁厂为了提高铁水温度,需要通过试验选择最好的生产方案,经初步分析,主要有3个因素影响铁水温度,它们是焦比、风压和底焦高度,每个因素都考虑3个水平,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问对这3个因素3个水平如何安排试验设计,才能获得最高的铁水温度(试验指标分别为1365°C, 1395°C, 1385°C, 1390°C, 1395°C, 1380°C, 1390°C, 1390°C, 1410°C)。

质量好坏的试验指标为:含铁量,越高越好。

选择乙8(2,)的正交表安排试验。

各因素依次
放在正交表的1~6列上,8次试验所得含铁量(%)依次为:50.9, 47.1, 51.4, 51.8, 54.3, 49.8, 51.5, 51.3。

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最好的试验方案。

试验指标有两个:(1)产量,越高越好;(2)总还原糖,在32〜40%之间。

用正交表L.(34)安排试验,9次试验所得结果如下:
产量(kg) : 498, 568, 568, 577, 512, 540, 501, 550, 510;
还原糖(%) : 41.6, 39.4, 31.0, 42.4, 37.2, 30.2, 42.2, 40.4, 30.0。

试用综合平衡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最优的生产方案。

7、今有某一试验,试验指标只有一个,它的数值越小越好,这个试验有4个因素4、8、C、D,其中因素C是2水平的,其余3个因素都是3水平的,具体数值如下表所示。

试安排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最好的试验方案(试验指标为:45, 36, 12, 15, 40, 15, 10, 5, 47) o
8、在梳棉机上纺粘棉混纱,为了提高质量,选了3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3因素之间有一级交互作用。

因素水平如下表所示:
考查指标为:棉结粒数,越小越好。

用L(27)安排试验,8次试验所得试验指标的结果依次为:0.3, 0.55, 0.40, 0.30, 0.15, 0.40, 0.50, 0.35。

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选出最佳工艺条件。

9、某钢铁厂,为了提高冲天炉的焦铁比和铁水出炉温度,对冲天炉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

经技术研究决定,里点考察人炉型、8风口尺寸、C层焦比和。

风压四个试验因素,每个因素有三个水平,如下表所示。

考察指标为:(1)铁水温度,(2)熔化速度,(3)提高总焦铁比,其权重分别为3: 3: 4,选用乙9(34)安排试验,试采用综和评分法进行分析,找出最好的试验方案。

10、某钢铁厂生产的某种牌号的钛合金,在冷加工工艺中需要进行一次退火热处理,以降低硬度,便于校直、冷拉。

根据冷加工变形量,在该合金的技术要求的范围内,硬度越低越好。

经分析,考察的因素有3个:人退火温度,取4个水平;B保温时间,C冷却介质,都取个2个水平,其因素水平表如下表所示。

试验结果为31.6, 31.0, 31.6, 31.5, 30.5, 31.2, 31.0, 33.0, 30.3。

试进行试验分析,找出最好的配方方案。

11、某化学试验,检查指标为产品的转化率,显然是越大越好。

根据经验所知,影响产品转化率的因素有4个: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8,原料配比C,真空度每个因素都是两个水平,具体情况如下:60°C, A2: 80°C;B、: 2.5h, 3.5h; C): 1.1 : 1, C2: 1.2 : 1;
66500P。

,D2: 79800^/,并考虑A, 8的交互作用。

选用正交表乙8(27)安排试验,按试验号逐次进行试验,得出试验结果分别为(%) : 86, 96, 94, 91, 88, 95, 91, 83。

试进行分析,找出最好的方案。

12、在低合金里轨钢成分试验中,探讨主要化学成分对屈服强度欠的影响。

考察指标为屈服强度欠(越大越好),分别为66.5, 78.0, 68.5, 63.6, 65.5, 70.0, 74.5, 70.5, 60.0。

试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找出最好的试验方案。

水平
因素
A (饥V)B(碳C)C(硅Si)D(镒Mn)
1 0. 04〜0.08 0. 05〜0.58 0. 48-0. 58 0. 65—0. 75
2 0. 09-0. 1
3 0. 61 〜0.69 0. 70〜0.80 0. 95〜1.05
3 0. 14-0. 18 0. 72〜0.78 0. 90-1.00
13、采用阿达玛矩阵构造正交表的方法,试构造出L n(211)和庇(215) o
14、采用正交拉丁方构造正交表的方法,试构造出心6 <45) o
15、采用混合正交表的构造方法,试利用心6(215)构造出儿6(8X2') o
X20 30 3340 151326 38 35 43
Y79 9 11 548 10 9.5 12
已知心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试求:(1)作出数据(X, ”的散点图;(2)利用线性同归的方法求出PI归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其正确性(用T检验、F检验两种方法检验)。

(3)计算出当x=23时”的估计值。

17
已知心),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试求:(1)作出数据(M F)的散点图;(2)利用线性网归的方法求出归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F检验两种方法检验)。

(3)计算出当x=19时,*的估计值。

18
已知心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试利用宜线PI归的方法求出归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F检验两种方法检验)。

19
已知X、K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试求:(1)作出数据(X, D的散点图;(2)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出归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F检验两种方法检验)。

20
求:(1)工、),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并检验回归方程的正确性(用T检验、F检验两种方法检验)。

(2)退火温度550笆时,黄铜延性是多少?(3)如果黄铜延性在50%〜60% 之间,退火温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