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_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
实验一 车刀几何+变形系数

切屑一圈长度Lch(mm)
切屑性质
变形系数
∧h=Lc/Lch
∧h——Vc关系图
∧h
Vc
结论:切削速度愈大,则变形系数∧h愈。
切削速度愈大,则切屑成状愈明显,粗糙度愈
记录2:进给量f对∧h的影响
工件材料:D=
车刀材料:
切削用量
Vc=
ap=
车刀角度
γo=Kr=λs=
ɑo=K'r=ɑ'o=
角
an
深
切
前
角
γp
进
给
前
角
γf
外圆车刀
端面车刀
切断刀
记录2:画出外圆车刀简图,并在图上标注出所测量的具体角度数值。
实验二切削层变形的观察及变形系数的测量
记录1:切削速度Vc对∧h的影响。
工件材料:D=
车刀材料:
切削用量
f=
ap=
车刀角度
γo=Kr=λs=
ɑo=K'r=ɑ'o=
切削速度
Vc(m/s
主轴转速n(r/s)
刀具名称刀杆截面刀具测量结果以度计前角o后角o刃倾角s主偏角kr副偏角kr副后角o法向前角n法向后角an深切前角p进给前角f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记录2
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记录1:
刀
具
名
称
刀
杆
截
面
刀具测量结果(以度计)
前
角
γo
后
角
ɑo
刃
倾
角
λs
主
偏Hale Waihona Puke 角Kr副偏
角
K'r
副
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实验一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几种常用车刀(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的几何形状,分别指出其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2.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参考平面,静止坐标系及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3.掌握量角台的使用方法;4.通过车刀角度的具体测量,进一步掌握车刀角度的概念,为学习其他刀具打好基础。
二、实验设备1.刀具: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等。
2.刀具角度测量仪器:量角台等。
三、实验内容用量角台测量几种常用车刀(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的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副后角、刃倾角等。
四、实验步骤按照车刀实物,观察、研究其结构,辩明切削部分各面及几何角度。
量角台的结构如图所示。
图量角台实物及其示意图1-定位板;2-台面;3-螺钉;4-指针;5-螺帽;6-旋钮;7-刻度盘;8-弯板;9-小指针;10-小刻度盘;11-立柱刻度盘7可籍螺帽5在立柱11上移动,指针4可用螺钉3固定在刻度盘上,可以绕螺钉中心移动,指针的“A”和“B”两个测量面互相垂直,当指针对准刻度盘上的零线时,“A”面与量角台的台面垂直,“B”面平行于量角台的后面。
测量时,车刀安放在定位板1上,台面刻度盘用来测量主、副偏角。
小刻度盘10用于测量法向角度。
图主偏角的测量图刃倾角的测量测量主偏角时(图),按照安装位置将车刀放在定位板上,转动定位板,使指针平面与主切削刃选定点相切,此时台面刻度盘上指示的转动度数即为主偏角的数值。
同理可测出副偏角。
测量刃倾角时(图),使指针平面与切削刃在同一方向内,将测量面“B”与主切削刃相重合,即可读出的数值。
测量前角时(图),转动定位板,使刻度盘位于车刀主剖面上,转动指针测量面“B”与车刀的前刀面重合,此时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的度数,即为前角的数值。
测量后角时(图),使车刀保持在测量前角时的位置上,只需转动指针,将指针测量面“A”与车刀的后刀面重合,即可读出的值。
同理可测出副后角的数值。
刀具几何角度测量

实验一刀具几何角度测量
实验指导书
一.刀具几何角度测量的意义、目的
刀具的几何角度是构成刀具的重要参数,也是切削过程的重要参数。
通过刀具角度的测量,对理解切削过程、刀具形状及各个角度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能使同学进一步掌握万能角度尺的使用,增强感性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要求
1.人员要求
①.在充分阅读指导书后方可进行测量;
②.实验每3人一组,两人测量,一人记录;
③.测量人员必须掌握万能角度尺的使用要领;
2.测量要求
①.检查量具是否有合格证;
②.加成附加是否齐全.;
③.注意使用时不能损坏量具;
三.实验过程
1.记录人员
(1)、按刀具实物画出草图;
(2)、画出切削刃剖面图;
(3).按测量人员测量结果记录数据;
2.测量过程
(1).测量刀杆尺寸;
(2).测量刃倾角;
(3).测量刀尖角;
(4).测量后角;
(5).测量主偏角;
(6).测量付偏角;
四、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完整地刀具图纸;
2、写出实验总结。
刀具实验报告 1车刀,2质量实验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实验报告书班级姓名学号机械工程系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报告一、课程名称: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二、实验名称: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三、实验设备:车刀量角仪;车刀模型四、实验目的:1.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车刀主要几何参数的测量方法;3.加深对有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了解车刀几何角度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
五、实验内容:1.熟悉和调整车刀量角仪;2.测量45°弯头外圆车刀、90°车刀、直头外圆车刀、螺纹车刀的六个主要几何角度。
(任选二到三种车刀测量)六、实验报告:1.任选一种刀具,画图标注刀具正交面内的前角γ0、后角α0、副后角α0’、主偏角κr、副偏角κr′和刃倾角λs。
2.车刀量角仪型号:3.车刀几何角度实测记录被测车刀前角γo(°)后角αo(°)副后角αo’(°)主偏角κr(°)副偏角κr′(°)刃倾角λs(°)正交平面法平面正交平面法平面副正交平面基面基面切削平面七、思考题:1.45°弯头外圆车刀车外圆和端面时,主、副切削刃分别在什么位置,画图示意(要求示意工件、刀具,指出进给运动方向、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2.为什么在车刀的工作图上不标注副前角?3.车刀按结构分常见类型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4.用车刀正交平面、法平面角度换算公式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车刀主要几何参数的测量方法;3.加深对有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了解车刀几何角度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车刀量角仪 ;车刀模型三、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一)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及特性本仪器用于测量各种车刀的正交平面参考系、法平面参考系和假定工作平面、背平面参考系的几何角度。
其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1、 盘形工作台2、 矩形工作台2a 矩形工作台指针 2c 固紧螺钉 2b 滑动刀台 2d 被量刀具 3、 主量角器 3a 量刀板与指针 3b 升降螺母4、 副量角器12 34 2a2b2c2d3a 3b4a 4b 5a 5b5c54c4a 指针 4c 摇臂 4b 固紧手轮5、 附件 5a 立柱 5c 手轮 5b 量角器支座(二)使用方法(以直头外圆车刀为例)1、测量主偏角:主偏角是在基面上测量的主切削刃S 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实验一_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

实验一 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量车刀几何角度的方法及仪器使用。
2.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的定义和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使用车刀量角台,测量给定外圆车刀的前角γo 、后角α 0 、主偏角K r 和副偏角'r K ,并将测量结果记入实验报告;了解刃倾角λs 定义和作用。
2.每人测两把车刀,切断刀和外圆各一把。
~⒊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车刀简图,并回答问题。
87摇 臂 轴定位螺钉序号名 称车 刀 量 角 台序号名 称底 盘支 脚小 刻 度 盘工 作 台导 条小 指 针指 针转 动 轴螺 钉螺 钉 轴大 刻 度 盘大 指 针升 降 螺 母滑 体立 柱定 位 块图1 BR-CLY车刀量角仪2、所配车刀规格:~配四把车刀:400车刀(车外圆、平端面、倒角)、900车刀(精车刀、车外圆、平端面)、750车刀(精车刀、车外圆、平端面)、切断刀(切断、切槽)。
精度:7~8级左右四、车刀量角台结构介绍与测量方法l.量角台的主要测量参数及其范围车刀量角台能够测量主剖面和法剖面内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及刃倾角。
测量范围:前角测量范围0-45度后角测量范围0-30度刃倾角测量范围0-45度主(副偏测量范围0-45度。
外形尺寸(㎜) 185×250×2402.车刀量角仪的使用方法(以40°外圆车刀为例){(1)测量主偏角:主偏角是在基面上测量的主切削刃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车刀放在工作台上,用刀台的侧面和底面定位。
此时刀台底面表示基面,刀台侧面表示车刀轴线,量刀板正面表示车刀进给方向。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矩形工作台,同时推动车刀沿刀台侧面(紧贴)前进,使主切削刃与量刀板正面密合。
此时工作台指针指向盘形工作台上的刻度值即为主偏角。
(如图所示)》!|@(2)测量副偏角:副偏角是在基面上副切削刃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逆时针方向旋转盘形工作台,同时推进车刀使副切削刃与量刀板正面贴紧读出的刻度值即为副偏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二车床三箱结构认识实验三滚齿机的调整与加工实验四机床工艺系统刚度测定实验五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2 学时)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刀具几何角度及各参考坐标平面概念的理解;2、了解万能量角台的工作原理,掌握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方法;3、学会刀具工作图的表示方法.二、实验设备1、万能量角台一台.2、测量用车刀若干把.三、实验原理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是使用刀具角度测量仪完成的,刀具角度测量仪即万能量角台的测量原理如图1—1所示,立柱式万能量角台主要由台座、立柱、垂直升降转动套、水平回转臂、移动刻度盘和指度片等零件组成。
松开侧锁紧螺钉,可使垂直升降转动套带动水平回转臂上下移动,松开前锁紧螺钉,可使水1。
台座 2。
立柱 3.前锁紧杆 4.滑套 5. 侧锁紧螺杆 6.挡片 7.水平转臂 8。
挡片 9。
移动刻度盘10。
指度片 11。
紧固螺钉 12.定位销钉图1-1 万能量角台示意图平回转臂和移动刻度盘绕水平轴转动。
移动刻度盘可沿着水平回转臂上的水平槽水平移动,并根据测量需要紧固在某一确定位置。
指度片可绕螺钉销轴转动,其底部靠近被测量的表面,指针指示测量角度.用上述这些零件位置的变动,即可实现各参考平面内刀具角度的测量。
测量时,刀具放在台座上,以刀杆的一侧靠在两定位销内侧定位。
四、实验内容1)测量主偏角滑套上的“0”刻度对准立柱上的标定线,测量时只可上下移动,不得转动。
转动水平回转臂,使其上的“0”刻度线对准滑套上的标定线。
调整测量指度片,使指度片的底面与主切削刃重合,制度片的指针所指的角度为主偏角. 2)测量负偏角方法同上,只是让指度片的底面与副切削刃重合,指针所指读数为负偏角. 3)测量前角滑套上的“0”刻度对准立柱上的标定线后,再把滑套相对于标定线顺时针转动一个主偏角的余角,转动水平回转臂,使水平回转臂上的“90”刻度线对准滑套上的“90”刻度线,调整指度片,使指度片的底面与前刀面重合,制度片的指针所指的角度为。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车刀是机械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切削工具之一,其几何角度的精确测量对于保证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车刀的几何角度,探讨其对加工效果的影响,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所用装置包括车床、测量仪器(如角度尺、卡尺等)以及标准车刀。
首先,将标准车刀装在车床上,调整至适当位置。
然后,使用角度尺等测量仪器对车刀的几何角度进行测量。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测量仪器与车刀表面的接触稳定,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精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切削角度的测量: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车刀的切削角度为30°。
切削角度是车刀前刀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它决定了切削力的大小和切削刃的尖锐程度。
较大的切削角度可以减小切削力,但容易导致切削刃的磨损加剧;较小的切削角度则会增大切削力,但有利于延长切削刃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具体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角度。
2. 后角的测量:后角是车刀刃后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它对切削刃的强度和切屑的形态有重要影响。
实验测量得到的后角为10°。
较大的后角可以提高切削刃的强度,但会增加切削力和切削温度;较小的后角则会减小切削力,但切削刃的强度较弱。
因此,后角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工件材料、切削刃的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等因素。
3. 侧角的测量:侧角是车刀切削刃两侧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它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削刃的尖锐程度等都有影响。
实验测量得到的侧角为60°。
较大的侧角可以减小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但对切削刃的尖锐度要求较高;较小的侧角则会增大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但切削刃的尖锐度相对较低。
因此,在具体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侧角。
结论:通过对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我们得到了切削角度为30°,后角为10°,侧角为60°。
刀具几何角度测量实验

刀具几何角度测量实验刀具的几何角度是影响切削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切削刃角、前角、后角、楔角等。
因此,准确地测量刀具的几何角度对于保证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半径刀具的几何角度来了解刀具的基本几何特征。
1. 实验原理(1) 切削刃角:指刀刃与切削方向所成的角度。
(2) 前角:指在刀具作用于工件前,前侧刀面与工件表面所成的角度。
(4) 楔角:指刀子锋利部位顶点的前后切割刃所组成的夹角。
2. 实验设备测量半径刀具的实验设备包括:精密圆柱度千分尺、台式显微镜、减速器、圆度测量平台。
3. 实验过程(1) 切削刃角的测量先将刀具置于圆度测量平台上,用微调螺丝调试使得其保持水平状态。
接着,将显微镜放在刀具的边沿位置,通过目视读数法测量出刀刃与显微镜中一条直线之间的夹角。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需要注意观察刀刃切口的角度,尤其要避免不同部位所测得的切口角度的差异,以免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2) 前角、后角的测量将刀具置于台式显微镜的中心位置,保证其与显微镜的光路垂直,然后在显微镜下观测刀具前、后侧刃面与工件的沿径向的加工角度。
该实验需要不断转动刀具,在不同的角度下观测,以保证测量结果最为准确。
(3) 楔角的测量取平面度千分尺,在其上端夹入刀具刃口,然后将其与刀具的标准位置进行比较,读取其上端和下端所测得的读数差值,即为楔角。
4.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观察和分析刀具各项几何特征,了解切削刃角、前角、后角、楔角等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例如,切削刃角的大小会影响切削面的质量,前角的大小会对切削力产生重要影响,后角的大小会对削屑排出产生影响,而楔角则直接关系到刀具的锋利度和持久性等方面。
总之,刀具的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加工技术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每一个步骤,并保证遵守严格的安全规范,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测量车刀几何角度的方法及仪器使用。
2.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的定义和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使用车刀量角台,测量给定外圆车刀的前角γo 、后角α 0 、主偏角K r 和副偏角'r K ,并将测量结果记入实验报告;了解刃倾角λs 定义和作用。
2.每人测两把车刀,切断刀和外圆各一把。
⒊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车刀简图,并回答问题。
三、仪器及工具
图1 BR-CLY 车刀量角仪
87
摇 臂 轴定位螺钉序号
名 称
车 刀 量 角 台
序号
名 称
底 盘支 脚小 刻 度 盘工 作 台导 条小 指 针指 针转 动 轴螺 钉
螺 钉 轴大 刻 度 盘大 指 针升 降 螺 母滑 体立 柱定 位 块
2、所配车刀规格:
配四把车刀:400车刀(车外圆、平端面、倒角)、900车刀(精车刀、车外圆、平端面)、750车刀(精车刀、车外圆、平端面)、切断刀(切断、切槽)。
精度:7~8级左右
四、车刀量角台结构介绍与测量方法
l.量角台的主要测量参数及其范围
车刀量角台能够测量主剖面和法剖面内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及刃倾角。
测量范围:前角测量范围0-45度后角测量范围0-30度
刃倾角测量范围0-45度主(副偏测量范围0-45度。
外形尺寸(㎜) 185×250×240
2.车刀量角仪的使用方法(以40°外圆车刀为例)
(1)测量主偏角:主偏角是在基面上测量的主切削刃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车刀放在工作台上,用刀台的侧面和底面定位。
此时刀台底面表示基面,刀台侧面表示车刀轴线,量刀板正面表示车刀进给方向。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矩形工作台,同时推动车刀沿刀台侧面(紧贴)前进,使主切削刃与量刀板正面密合。
此时工作台指针指向盘形工作台上的刻度值即为主偏角。
(如图所示)
(2)测量副偏角:副偏角是在基面上副切削刃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逆时针方向旋转盘形工作台,同时推进车刀使副切削刃与量刀板正面贴紧读出的刻度值即为副偏角。
(如图所示)
(3)测量刃倾角: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上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
量出主偏角后,工作台位置不变,旋松定位螺钉,逆时针方向旋转升降螺母,微升量角器,并微推进车刀,使量刀板底面对准并紧贴在主切削刃上,量刀板指针在量角器刻度上读数既为刃倾角。
(如上图所示)
:前角是在主剖面内测量两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4)测量前角0
测量时,在滑移刀台上定好位的车刀随盘形工作台逆时针方向选择主偏角
值Kr,此时量刀板在前刀面上的投影即表示主剖面的方向,量刀板底面与
前刀面贴紧时所转过的度数即为前角角度值。
(如图所示)
测量前角
(5)测量后角0 :后角也是在主剖面内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车刀的定位与测前角相同,只是使量刀板的侧面与车刀的后刀面贴紧,此时量刀板所转的角度即为后角角度值。
(如图所示)
测量后角
(6)测量法剖面系车刀几何角度:测量法剖面系车刀几何角度时,主偏角、刃倾角、副偏角均与测主剖面车刀角度的原理与方法相同。
只是在测量法前角与法后角时,应旋松螺钉轴,旋转摇臂,按刃倾角正负值顺(逆)时针方向旋转刃倾角值后,固紧螺钉轴即可按法前角和法后角定义分别测出。
车刀几何测量实验报告一、车刀角度测量值
主剖面基面切削平面车刀角度
车刀名称
40度外圆车刀
75度外圆车刀
90度外圆车刀
切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