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

合集下载

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郑广花付宏鸽编刘新宇审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08.12目录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3)实验二切削变形 (14)实验三车削力的测量 (19)实验四 CA6140车床结构及调整 (30)实验五典型专用机床夹具结构分析实验 (38)实验六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测试 (40)实验七机床静刚度的测试 (44)实验八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48)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帮助掌握车刀切削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义,使之了解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

(2)刀具切削角度的参考平面。

(3)刀具标准角度的参考系。

(4)刀具的标准角度。

2.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如图1-1所示)和使用方法,学会用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的角度。

二、实验仪器及刀具图1-1 量角台的构造仪器:回转工作台式量角台车刀:外圆车刀、90º偏刀或切断刀若干。

三、回转工作台式量角台的构造图1-1所示,回转工作台式量角台主要由底盘1、平台3、立柱7、测量片5、扇形盘6、10等组成。

底盘1为圆盘形,在零度线左右方向各有1000角度,用于测量车刀的主偏角和副偏角,通过底盘指针2读出角度值;平台3可绕底盘中心在零刻线左右1000范围内转动; 定位块4可在平台上平行滑动,作为车刀的基准;测量片5,如图1-2所示,有主平面(大平面)、底平面、侧平面三个成正交的平面组成,在测量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可分别用以代表主剖面、基面、切削平面等。

大扇形刻度盘6上有正副450的刻度,用于测量前角、后角、刃倾角,通过测量片5的指针指出角度值;立柱7上制有螺纹,旋转升降螺母8就可以调整测量片相对车刀的位置。

四、实验内容1.利用车刀量角台分别测量所给车刀的几何角度,要求学生测量:κr 、κr '、λs 、γo 、αo 、αo ˊ、γn 、αn 、γf 、αf 、γp 、αp 等角度;2.记录测得的数据,并计算出刀尖角εr 和楔角βo ;3.利用公式计算:so n r s r o p rs r f f λγγκλκγγκλκγγcos tan tan sin tan cos tan tan cos tan sin tan tan =+=-=计算出γn 、γf 、γp ,并验证与实际测量的值是否一致,分析误差原因。

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精编文档).doc

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实验一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几种常用车刀(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的几何形状,分别指出其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2.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参考平面,静止坐标系及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3.掌握量角台的使用方法;4.通过车刀角度的具体测量,进一步掌握车刀角度的概念,为学习其他刀具打好基础。

二、实验设备1.刀具: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等。

2.刀具角度测量仪器:量角台等。

三、实验内容用量角台测量几种常用车刀(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的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副后角、刃倾角等。

四、实验步骤按照车刀实物,观察、研究其结构,辩明切削部分各面及几何角度。

量角台的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量角台实物及其示意图1-定位板;2-台面;3-螺钉;4-指针;5-螺帽;6-旋钮;7-刻度盘;8-弯板;9-小指针;10-小刻度盘;11-立柱刻度盘7可籍螺帽5在立柱11上移动,指针4可用螺钉3固定在刻度盘上,可以绕螺钉中心移动,指针的“A”和“B”两个测量面互相垂直,当指针对准刻度盘上的零线时,“A”面与量角台的台面垂直,“B”面平行于量角台的后面。

测量时,车刀安放在定位板1上,台面刻度盘用来测量主、副偏角。

小刻度盘10用于测量法向角度。

图1.2 主偏角的测量图1.3 刃倾角的测量测量主偏角时(图1.2),按照安装位置将车刀放在定位板上,转动定位板,使指针平面与主切削刃选定点相切,此时台面刻度盘上指示的转动度数即为主偏角的数值。

同理可测出副偏角。

测量刃倾角时(图1.3),使指针平面与切削刃在同一方向内,将测量面“B”与主切削刃相重合,即可读出的数值。

测量前角时(图1.4),转动定位板,使刻度盘位于车刀主剖面上,转动指针测量面“B”与车刀的前刀面重合,此时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的度数,即为前角的数值。

测量后角时(图1.5),使车刀保持在测量前角时的位置上,只需转动指针,将指针测量面“A”与车刀的后刀面重合,即可读出的值。

刀具几何角度测量

刀具几何角度测量

实验一刀具几何角度测量
实验指导书
一.刀具几何角度测量的意义、目的
刀具的几何角度是构成刀具的重要参数,也是切削过程的重要参数。

通过刀具角度的测量,对理解切削过程、刀具形状及各个角度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能使同学进一步掌握万能角度尺的使用,增强感性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要求
1.人员要求
①.在充分阅读指导书后方可进行测量;
②.实验每3人一组,两人测量,一人记录;
③.测量人员必须掌握万能角度尺的使用要领;
2.测量要求
①.检查量具是否有合格证;
②.加成附加是否齐全.;
③.注意使用时不能损坏量具;
三.实验过程
1.记录人员
(1)、按刀具实物画出草图;
(2)、画出切削刃剖面图;
(3).按测量人员测量结果记录数据;
2.测量过程
(1).测量刀杆尺寸;
(2).测量刃倾角;
(3).测量刀尖角;
(4).测量后角;
(5).测量主偏角;
(6).测量付偏角;
四、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完整地刀具图纸;
2、写出实验总结。

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的标注坐标系平面与车刀几何角度坐标系的基本定义的了解;2、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3、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测量方法。

4、能用工作图表达车刀工作部分的结构。

二、实验设备1、SJ34型车刀量角仪、SJ25型车刀量角仪;2、实验用车刀教具:45°外圆车刀、75°外圆车刀、外圆车刀、45°弯头车刀、切断刀等。

所用车刀教具的刀杆的截面为矩形。

三、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1、车刀量角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图1所示为车刀量角仪。

它能测量各类型车刀的任意剖面中的几何角度。

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1—底座 2—底盘 3—导条 4—定位块 5—工作台 6—指针 7—小轴 8—螺钉轴 9—大指针 10—转 11—大刻度盘 12—滑体13--小指针 14—小刻度盘 15—小螺钉 16—旋钮 17—弯板 18—大螺帽 19—立柱图1 车刀量角仪结构圆形底盘2的周边上刻有从0°起向顺、逆时钟两个方向各100°的刻度,其上的工作台5可绕小轴7转动,转动角度的数值可由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指针6来指示。

工作台上的定位块4和导条3固定在一起,能在工作台的滑槽内平行移动。

立柱19固定在底盘2上,立柱上有螺纹,旋转大螺帽18,可使滑体12沿立柱上的键槽上下滑动。

滑体12上用小螺钉15固定安装上一个小刻度盘14。

用旋钮16将弯板17琐紧在滑体12上。

松开旋钮16,弯板17可绕旋钮顺、逆时钟两个方向转动,转动角度的大小由固连于弯板17上的小指针13小刻度盘上指示出来。

弯板另一端有个固定着扇形大刻度盘11,其上有螺钉轴8安装着大指针9,大指针9可绕螺钉轴8作顺、逆时钟两个方向转动,在大刻度盘11上指示转动的角度。

当工作台指针6、大指针9和小指针13都处在“0”位时,大指针9的前面a和侧面b处于与工作台5上表面垂直的位置,大指针9的底平面c则平行于工作台5的上表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二车床三箱结构认识实验三滚齿机的调整与加工实验四机床工艺系统刚度测定实验五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2 学时)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刀具几何角度及各参考坐标平面概念的理解;2、了解万能量角台的工作原理,掌握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方法;3、学会刀具工作图的表示方法.二、实验设备1、万能量角台一台.2、测量用车刀若干把.三、实验原理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是使用刀具角度测量仪完成的,刀具角度测量仪即万能量角台的测量原理如图1—1所示,立柱式万能量角台主要由台座、立柱、垂直升降转动套、水平回转臂、移动刻度盘和指度片等零件组成。

松开侧锁紧螺钉,可使垂直升降转动套带动水平回转臂上下移动,松开前锁紧螺钉,可使水1。

台座 2。

立柱 3.前锁紧杆 4.滑套 5. 侧锁紧螺杆 6.挡片 7.水平转臂 8。

挡片 9。

移动刻度盘10。

指度片 11。

紧固螺钉 12.定位销钉图1-1 万能量角台示意图平回转臂和移动刻度盘绕水平轴转动。

移动刻度盘可沿着水平回转臂上的水平槽水平移动,并根据测量需要紧固在某一确定位置。

指度片可绕螺钉销轴转动,其底部靠近被测量的表面,指针指示测量角度.用上述这些零件位置的变动,即可实现各参考平面内刀具角度的测量。

测量时,刀具放在台座上,以刀杆的一侧靠在两定位销内侧定位。

四、实验内容1)测量主偏角滑套上的“0”刻度对准立柱上的标定线,测量时只可上下移动,不得转动。

转动水平回转臂,使其上的“0”刻度线对准滑套上的标定线。

调整测量指度片,使指度片的底面与主切削刃重合,制度片的指针所指的角度为主偏角. 2)测量负偏角方法同上,只是让指度片的底面与副切削刃重合,指针所指读数为负偏角. 3)测量前角滑套上的“0”刻度对准立柱上的标定线后,再把滑套相对于标定线顺时针转动一个主偏角的余角,转动水平回转臂,使水平回转臂上的“90”刻度线对准滑套上的“90”刻度线,调整指度片,使指度片的底面与前刀面重合,制度片的指针所指的角度为。

刀具几何角度测量实验

刀具几何角度测量实验

刀具几何角度测量实验刀具的几何角度是影响切削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切削刃角、前角、后角、楔角等。

因此,准确地测量刀具的几何角度对于保证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半径刀具的几何角度来了解刀具的基本几何特征。

1. 实验原理(1) 切削刃角:指刀刃与切削方向所成的角度。

(2) 前角:指在刀具作用于工件前,前侧刀面与工件表面所成的角度。

(4) 楔角:指刀子锋利部位顶点的前后切割刃所组成的夹角。

2. 实验设备测量半径刀具的实验设备包括:精密圆柱度千分尺、台式显微镜、减速器、圆度测量平台。

3. 实验过程(1) 切削刃角的测量先将刀具置于圆度测量平台上,用微调螺丝调试使得其保持水平状态。

接着,将显微镜放在刀具的边沿位置,通过目视读数法测量出刀刃与显微镜中一条直线之间的夹角。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需要注意观察刀刃切口的角度,尤其要避免不同部位所测得的切口角度的差异,以免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2) 前角、后角的测量将刀具置于台式显微镜的中心位置,保证其与显微镜的光路垂直,然后在显微镜下观测刀具前、后侧刃面与工件的沿径向的加工角度。

该实验需要不断转动刀具,在不同的角度下观测,以保证测量结果最为准确。

(3) 楔角的测量取平面度千分尺,在其上端夹入刀具刃口,然后将其与刀具的标准位置进行比较,读取其上端和下端所测得的读数差值,即为楔角。

4.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观察和分析刀具各项几何特征,了解切削刃角、前角、后角、楔角等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例如,切削刃角的大小会影响切削面的质量,前角的大小会对切削力产生重要影响,后角的大小会对削屑排出产生影响,而楔角则直接关系到刀具的锋利度和持久性等方面。

总之,刀具的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加工技术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每一个步骤,并保证遵守严格的安全规范,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其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其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其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数据四、按测得的数据绘制外圆车刀的工作图(按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绘制)五、讨论和分析实验二车削力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数据记录ƒ = mm/转a p = mm(2)数据处理1)图解法将表二,表三数据画在双对数坐标中log F zlog a pC 1==z F XC 2==z F Y221C C C z F +==zF z F z Y X pF z faC F ==log ƒlog F z2)一元线性回归法= mm/= mmp五、讨论分析实验三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实验原始数据表一测量数据表2. 绘制实际分布图(1)剔除异常数据==∑=ni i x n x 11=--=∑=n i ix x n 12)(11σ 若σ3>-x x k ,认为k x 为异常数据,应剔除。

(2)确定尺寸间距和分组数(3)制作频率分布表(4)绘制实际分布图(5)加工误差统计分析(误差性质、改进措施、工序能力、合格品率等)ƒ 频数x (直径)X 图3. 制作R(1)取小样本容量n(2)数据处理①计算各样组的平均值X和极差R,填入表三。

表三样组的均值X和方差R②计算X和R的平均值X和RX-图控制线。

③计算RX-控制图(3)绘制RX-控制图(工艺过程稳定性、误差性质、改进措施等)(1)分析R五﹑讨论分析实验四切削温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及设备三实验原理和方法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进给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2.吃刀深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3.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4.求出经验公式5.分析各因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实验一 车刀角度的测量

实验一 车刀角度的测量

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一、实验目的1. 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构成要素,掌握车刀静态角度的参考平面、参考系及车刀静态角度的定义:2. 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学会使用量角台测量车刀静态角度;3. 绘制车刀静态角度图,并标注出测量得到的各角度数值。

4. 巩固和加深对刀具几何角度定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测量车刀的正交参考系、法平面及假定工作平面内的几何角度,并分别画图标注。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车刀的静态角度可以用车刀量角台进行测量,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按照车刀静态角度的定义,在刀刃选定点上,用量角台的指针平面(或侧面或底面),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或相平行、或相垂直),把要测量的角度测量出来。

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如图1-1所示。

圆形底盘2的周边,刻有从0°起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各100°的刻度。

其上的工作台5可以绕小轴7转动,转动的角度,由固连于工作台5上的工作台,指针6指示出来。

工作台5上的定位块4和导条3因定在一起,能在工作台5的滑槽内平行滑动。

立柱20固定安装在底盘2上,它是一根矩形螺纹丝杠,旋转丝杆上的大螺图1-1 车刀量角台1—支脚 2—底盘 3—导条 4—定位块 5—工作台 6—工作台指针 7—小轴 8—螺钉轴 9—大指针 10—销轴11—螺钉 12—大刻度盘 13—滑体 14—小指针 15—小刻度值 16—小螺钉 17—旋钮 18—弯板 19—大螺帽20—立柱帽19,可以使滑体13沿立柱(丝杠)20的键槽上、下滑动。

滑体13上用小螺钉16固定装上一个小刻度盘15,在小刻度盘15的外面,用旋钮17将弯板18的一端锁紧在滑体13上。

当松开旋钮17时,弯板18以旋钮17为轴,可以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其转动的角度用固连于弯板18上的小指针14在小刻度盘15上指示出来。

在弯板18的另一端,用两个螺钉11固定装上一个扇形大刻度盘12,其上4用特制的螺钉轴8装上一个大指针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学习测量车刀几何角度的方法及仪器使用
2 •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的定义和理解。

、实验内容和要求
1 •使用车刀量角台,测量给定外圆车刀的前角 丫。

、后角a °、主偏角K r 和副 偏角K ;,并将测量结果记入实验报告;了解刃倾角
入S 定义和作用。

2 •每人测两把车刀,切断刀和外圆各一把。

3•根据测量结果,绘制车刀简图,并回答问题
图1 BR-CL 丫
车刀量角仪
转动轴 8
螺钉
■■指~ 大刻度盘 小指针 大指针
摇臂轴 螺钉轴 W
导 条 升降螺母 工作台 ~ 小刻度盘
"-立~柱 ~支~ 二 定位螺钉
底 盘 定位块 序号
名 称
序号
名 称
车刀量角台
三、仪器及工具
7
2、所配车刀规格:
配四把车刀:400车刀(车外圆、平端面、倒角)、900车刀(精车刀、车外圆、平端面)、75°车刀(精车刀、车外圆、平端面)、切断刀(切断、切槽)。

精度:7〜8 级左右
四、车刀量角台结构介绍与测量方法
l .量角台的主要测量参数及其范围
车刀量角台能够测量主剖面和法剖面内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及刃倾角。

测量范围:前角测量范围0-45 度后角测量范围0-30 度刃倾角测量范围0-45 度主(副偏测量范围0-
45 度。

外形尺寸(伽)185 X 250 X 240
2.车刀量角仪的使用方法(以40 °外圆车刀为例)
(1)测量主偏角:主偏角是在基面上测量的主切削刃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车刀放在工作台上,用刀台的侧面和底面定位。

此时刀台底面表示基面,刀台侧面表示车刀轴线,量刀板正面表示车刀进给方向。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矩形工作台,同时推动车刀沿刀台侧面(紧贴)前进,使主切削刃与量刀板正面密合。

此时工作台指针指向盘形工作台上的刻度值即为主偏角。

(如图所示)
测量主偏角
(2)测量副偏角:副偏角是在基面上副切削刃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逆时针方向旋转盘形工作台,同时推进车刀使副切削刃与量刀板正面贴紧读出的刻度值即为副偏角。

(如图所示)
测量副偏角
(3 )测量刃倾角: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上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

量出主偏角后,工作台位置不变,旋松定位螺钉,逆时针方向旋转升降螺母,微升量角器,并微推进车刀,使量刀板底面对准并紧贴在主切削刃上,量刀板指针在量角器刻度上读数既为刃倾角。

(如上图所示)
测量刃倾角
(4 )测量前角o :前角是在主剖面内测量两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在滑移刀台上定好位的车刀随盘形工作台逆时针方向选择主偏角
值Kr,此时量刀板在前刀面上的投影即表示主剖面的方向,量刀板底面与前刀面贴紧时所转过的度数即为前角角度值。

(如图所示)
测量前角
(5 )测量后角°:后角也是在主剖面内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车刀的定位与测前角相同,只是使量刀板的侧面与车刀的后刀面贴紧,此时量刀板所转的角度即为后角角度值。

(如图所示)
测量后角
(6 )测量法剖面系车刀几何角度:测量法剖面系车刀几何角度时,主偏角、刃倾角、副偏角均与测主剖面车刀角度的原理与方法相同。

只是在测量法前角与法后角时,应旋松螺钉轴,旋转摇臂,按刃倾角正负值顺(逆)时针方向旋转刃倾角值后,固紧螺钉轴即可按法前角和法后角定义分别测出。

车刀几何测量实验报告
一、车刀角度测量值
备注:每位同学必须测量切断刀,并任选一种外圆车刀,每组同学要完成全部车刀的测量。

二、回答问题
1 •按比例绘制所测外圆车刀视图,并将所测刀具角度标注在视图上
2 .简述车刀标注角度、工作角度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