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精度、高效率的平面控制网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计划设计一个全面、可靠的平面控制网技术方案。

该控制网将服务于城市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类工程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确保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项目内容:本项目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实地勘察和数据收集:收集现有的控制点信息和地形数据,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测区范围内的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

2.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专业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转换和建模等。

3.控制网设计: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设计出符合测区需求的平面控制网。

4.实施与监测:在控制网的设计方案实施后,对其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稳定性和精度。

目标受众:本项目的目标受众包括城市规划部门、建筑公司、道路工程公司、公共设施管理部门等。

项目步骤:1.组建项目团队,进行培训和分工。

2.收集并分析现有的控制点数据和地形数据。

3.实地勘察,记录和整理数据。

4.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初步的平面控制网设计方案。

5.根据实地勘察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6.与相关部门沟通,获取反馈并调整方案。

7.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开始实施。

8.对实施的控制网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

技术方案:我们将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对于数据处理部分,我们将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和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操作。

对于控制网的设计部分,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项目安排:•时间表:项目总计划时间为12个月。

•负责人:XXX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和管理。

•关键里程碑:第4个月完成实地勘察并收集数据;第8个月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第12个月完成控制网设计和实施。

•资源需求:需要专业的GPS设备和GIS软件,以及具有相关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1、概述本次gps平面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容是位于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为配合本次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任务,需在江心岛开发区约4.2平方公里的测区围建立E级GPS平面控制网。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省市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是松花江泛洪区自然形成的梭形岛,为河漫滩湿地。

该岛地理位置优越,南北与市区相望,西隔宾洲铁路桥与太阳岛相望。

测区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最宽约1.3公里,面积达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5米,位于松花江中游,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测区围: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度37分—126度40分北纬:45度48分实测围呈不规则形状,围面积约4.2平方公里。

2.2、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测区有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图一幅,该图可供图上选点。

此外,测区有校区控制三角点2个,其数据如下: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1)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5)CH / 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5)CJJ -8-99《城市测量规》4、使用仪器本次测量采用的GPS接收机型号是南方北极星GPS 9600,该GPS仪接受的信号是L1-C/A码。

其平面精度:5mm+1ppm ,高程精度:10mm+2ppm 。

5、布网方案5.1、布网要求GPS 网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mm)为固定误差;(ppm)为比例误差系数;(km)为相邻点间的距离。

GPS-E 级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测图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测图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校区测图控制网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以及任务范围目的要求: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

应学院灾后重建完成要求,需要对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校区测绘校区平面图。

要求在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上采用假定坐标系。

在布设首级控制网时可参考利用施工控制网成果作为控制网点骨干,或者利用RTK静态观测,经换算获取坐标作为控制网点骨干。

按设计要求在学院环道布设四等导线闭合环,作为首级控制。

再以校区内各适当路线进一步加密导线点。

在校区大范围的面积内以足够精度、密度的加密控制点满足测图要求。

(每个碎部测区至少两个控制点)并用50厘米钢筋(一端刻划有十字丝作为对中标志,称为砼桩)埋入混凝土作为控制点,并以红油漆标注,作为永久性标志。

任务范围:本测区范围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新校区,占地约1200亩。

二:测区地理自然条件地理概况:本测区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新校区,校区内地势平坦,绿化带尚未构成遮挡,可见度好,对于观测条件较为有利。

但是由于校区内建筑林立,过往师生以及车辆出入,公共设施多的影响,对于外业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以及影响。

气候条件:处于羊马湿地,气候较为宜人,空气较为干爽,对于仪器观测影响不会太大。

折光影响可以不用考虑。

交通状况:测区内四面环道,交通便利。

三:已有测量成果利用工程资料:可以根据学院灾后重建相关领导处获取施工控制网以及其他测量成果。

(在测绘时可以询问指导老师)其精度要求足够满足学院平面图测绘。

四:布网方案作业方法:可以根据GPS或者施工控制网成果提供起算点,作为首级控制点。

并用全站仪配合,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控制点加密,并敷设导线闭合环。

并以统一平差,直至满足技术限差要求。

平面控制网要求: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布网时应“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严格技术限差。

选点:经过对学院的实际踏勘,由小组论证决定:首级控制应布设在学院环道处,尽量布设为直伸状,以减小横向误差。

d级gps控制网设计书

d级gps控制网设计书

D级GPS控制网设计书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D级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班级:姓名:学号:一、任务概述由于校园改造,校园实习场原有控制点被破坏,为了保障测绘实践教学,需要重新建立校园控制网。

校园首级平面控制拟布设D级GPS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拟布设二等水准网。

二、测区状况测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占地12.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20.2万平方米。

校区经过长期建设,故行道树高大,像篮球场北侧道路。

高大的树木在很大程度上给GPS测量工作带来了不便。

校园周边现有北京市C级GPS控制点4个,分别为:西直门桥、紫竹桥西、公主坟、复兴门桥。

三、级别和精度要求D级GPS网相邻点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列公式表示,并按下表规定执行。

级别固定误差比例误差系数D ≤10≤10δ=22(dab*)式中:δ—GPS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亦即等效距离误差。

a—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ppm)。

d—GPS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km)。

四、布设原则1.GPS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2.GPS网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

3.GPS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结合。

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分布均匀,以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地面之间的转换参数。

4.GPS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或相当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5.为了便于GPS的测量观测和水准联测,减少多路径影响,GPS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6.为了便于用经典方法联测或扩展,可在GPS网点附近布设一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方向点与观测站距离一般应大于300米。

五、埋石、仪器、选点1.埋石平面控制点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标石规格埋设永久性标石,标石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法,埋石深度不小于0.6m,采用预制标石时,埋设时底部须铺设0.2m水泥,以防止标石沉降。

控制网设计技术测量工程设计书

控制网设计技术测量工程设计书

.一、概述控制网设计技术是控制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对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起带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控制测量施测前必须篇写既合理又经济的技术设计书,在控制网的技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精度估算, 使得该设计方案能保证精度要求,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指标。

二、控制测量工作流程技术设计-->踏勘、选点、建标、埋石-->仪器设备检校--> 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 GPS-->观测原始记录检查-->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整理成果资料-->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检查验收三、业务来源及围业务来源: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量一班指导老师唐保华的委托对学校周围进行测绘。

围:测区 5 公里围北邻石子路口,南邻京珠高速,东邻水渡河,西邻机电学院。

测区以黄土为主,少量的山地农田。

四、作业目的工程测通过控制测量设计能让我们了解到控制测量是研究精确测定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的技术,它在工程建设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控制网,以精确确定控制点的位置。

能让我们对整个的控制网有所了解,使我们对以后的工作不在盲目,有了一定的方向。

五、已有资料利用经过对测区周边高等级控制资料及图纸的收集,有下列成果可供利用。

1、在测区及周围经过踏勘查实有以下国家基准点为 G0007.0008 位于学校后角,成果为 1954 年坐标系点位可靠。

六、布网依据规及方案论证布设控制网,原则上应该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测绘不同比例尺地形的需要,各种工程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对控制网的精度和密度的要求也相差很远。

根据控制的精度要求以定合理的布局方案,利用地形地物的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三角网或者边角网对点的要求: 1 图形结够好,边长适中角距角大于 20 度。

2 是制高点三尖上或者建造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

3 视线高出或者旁提障碍物 1.5 米。

控制网设计书

控制网设计书

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TAGAL2#主厂房工程建筑施工控制网设计书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8月7日一、工程概况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TAGAL2#线主厂房工程位于大连市金州区振鹏工业城,毗邻大连市开发区,工程依1#线相临而建,占地约4万平方米。

场地已整平,作业面有限,施工控制网点的埋设选择有一定难度。

二、技术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场地平面布置图3、工程相关规定三、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建立能满足所有施工区域范围内工程施工测量需要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四、仪器设备概述NIKON全站仪及精密水准仪及其附属设备和施工需要的其他设备和工具五、资料依据厂区平面布置图,开发区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及1#线设备安装控制点。

六、工作基本程序及难点1、布网的形式的设计2、控制点位置的选择3、施测路线的选择和观测实施4、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七、施测方案⑴平面控制网根据工程特点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初步拟订两种方案:方案1:以开发区勘察院提供的控制点为起算点,在施工区域布设二级附和导线做为首级控制网,根据施工条件对首级导线进行加密,布设建筑施工方格网,以满足施工要求。

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方案2:以1#线原有的设备安装控制点为起算依据,布设建筑方格网,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具体控制网方案选择根据设计部门及上级管理部门对厂房的建筑要求确定。

⑵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以TAGAL1#线设备基础高程控制点为基准点,布设水准网,做为2#线的高程控制网。

八、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1、控制网布设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国家精密导线测量规范》GB/T 15314—199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19912、中心标石、水准标石的类型施工区域表面2米为回填土,下部为风化岩,为了形成稳定坚固的的永久测量控制点,必须采用钻空钢管柱,管内灌浆,每个标桩设三个钢管桩,在桩上埋石。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定的距离??
二.二.二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 法
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 选用一:二五 000~一:一00 000地形图】上进 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 展绘已知点!! ➢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 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Mi M0
Li L0
M0LiM0
1 Pi
式中!! L i
Li L0
??所以
二. 导 线 网
Li
1 Pi

Pi
1 L i2
式中!!Li′是导线长Li以L0为单位时的长度?? 由上式可知!!如果已知线路的权Pi!!则可求出相应的单一线路
的 长度Li′ !!反之如果已知线路长度Li′!!则可求出相应的权Pi??现
现阶段主要采用GPS网结合电磁 波测距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二.一.四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 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
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它方向的精 度!!以利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 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 于其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 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精 以下图所示的一级导线网为例!!说明如何运用以上公式估算网
度 估
中结点和最弱点的点位精度??图中A!!B!!C为已知点!!N为结 点??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试估计结点N和最弱点W的点 位中误差【不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控制网技术设计

控制网技术设计

东山煤矿控制网技术设计说明书一、基本说明1、建控制网的目的为东山煤矿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提供控制点。

2、作业范围东山煤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面,北到牛驼寨、太钢东矿,南到到煤院、南坪头,东到石人梁、东家凹,西到建设南路、建设北路。

东西约7公里,南北约12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

3、测区概况测区属城市近郊,村庄较多,通视条件差,东部为高山区,西部较平坦,交通便利。

4、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及高程系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4°。

高程系采用1985年黄海高程系。

5、执行《规范》GB/T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二、水准网说明(一)网形说明1、等级及原因东山煤矿为中型煤矿,水准网等级确定为四等。

2、所用已知点及数据测区西部有三个已知水准点,其数据为:点名等级高程高程系太铁公安局二815.8321985黄海高程系火车站二807.834制镜厂二807.471经实地踏勘,标石保存完好,可以利用。

3、网型画上网型第一条四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约为20公里,第二条长度四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约为35公里,均不超过150KM ,符合要求。

4、点数1)已知点3个,已知点数量能够满足要求,分布合理。

2)未知点16个5、联测平面点个数6个(二)水准点标石说明(三)水准仪、水准尺、尺垫说明1、水准仪、水准尺选择说明水准网为四等水准网,选用DS3光学水准管式水准仪,配合区格式木质水准标尺,以及配套尺垫。

2、水准仪检校的项目与限差1)检视①仪器外表、制、微动机构的检视查看仪器有无锈蚀、螺钉是否松动、缺失。

各螺旋转动是否平稳、均匀,松紧是否适当。

②望远镜、水准器的检视查看望远镜视场亮度、成像清晰度、水汽、霉污、划痕等,查看十字丝分划板位置是否正确、线条粗细、均匀情况、调焦透镜滑动是否平稳、目镜调焦是否晃动。

查看水准器是否松动、气泡扩大;水准器格线颜色有否脱落等情况。

③读数系统的检视查看读数显微镜内亮度是否均匀、成像是否清晰;查看光学零件有无水汽、霉污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建院东区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
题目: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设计报告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班级:测量1102
组别:一组
组员:黄龙邓国浩罗广宇伍玥环黄瑶岳鹏成陈诚
指导老师:郭豫宾
2012.3.20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1、目的要求
应专业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应指导老师要求,布设四川建院东区四等控制网。

控制网既要考虑与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四川建院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

按设计要求将四川建院东区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四级,并按主轴线分成四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两个控制点。

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任务范围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本测区为四川建院东区,属于德阳市旌阳区,离108国道不远,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

2、气候条件
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3、交通情况
测区的北门外便是嘉陵江西路。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
一.任务:
⑴初任务:根据已有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
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造物的位
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
技术依据:
①《控制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二.坐标系统及图幅分幅
1)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采用50*50的1:500的图幅;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的应标注图名。

3)图幅坐标以X,Y之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
4)图号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即1、2、3、……
5)图幅编辑时;图名、图号、图幅号应按上下顺序排列在图幅上方之正中;。

四.布网方案
一、作业方法
1 选点:
⑴沿路线依次有效地布设控制点,点尽量分布在路中间。

⑵必须通视良好,避开死角,不影响测量的有序进行。

⑶交通方便,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

(4)可以现场调整,且连线时边长均匀。

2 埋石与点标记:
3 使用仪器;
外业观测可使用仪器有: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全站仪等,具体视情况而定。

首先保证仪器性能可靠,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4 控制网的布设:
本次利用东区已知控制点为起点,有序且有效地布设其余控制点。

二.控制测量
1 平面控制
1)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2.布网原则与设计
1) 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布网状况进行设计。

GPS网之点应有二点以上之点相互通视,有利于常规测量施测时之应用。

2)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之测绘成果以及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之沿用。

3)遵从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

三、外业观测
1)外业记簿
观测过程中记录员记录以下内容:测站名、测站编号、观测年月日、
观测员、记录员、时段号及天气情况等信息。

四、三角网的优劣:
工程控制网的四个标准:精度,可靠性,灵敏度和费用。

综合考虑得,传统的三角网精度较高,可靠性好,费用低,技术要求低,费时多。

但基于实际情况考虑,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精度上,经费上,都能很好的满足我们的要求。

七.三角网的平差方案
一.选择三角网画CAD图
二.求出近似坐标和观察角度、距离的近似值
三.列出误差方程,求出所需值
八.提交成果资料
1、在地形图上设计的控制网图;
2、适当比例尺的计划控制网图;
3、技术设计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