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八年级速度计算专题

合集下载

专题(二) 速度的相关计算(Ⅰ)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专题(二) 速度的相关计算(Ⅰ)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v1= =
=152


km/h;
-16-
(3)G310列车通过隧道的速度为:v2=180 km/h=50 m/s,
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t2=1 min=60 s,
列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为:
s2=v2t2=50m/s×60 s=3000 m,
则隧道的长度为:
L隧=s2-L车=3000 m-200 m=2800 m。
(2)G310从重庆北站到华山北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G310列车全长200 m,当以速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度180 km/h通过某隧道时,从车头
重庆北站
09:39
0
开始进入隧道到车尾完全通过隧道
所需时间为1 min,求隧道长?
成都站
11:21
11:32
308
华山北站
16:39
16:41
测速路段,此时小峰看了一下时间正是10:24,根据这块
警示牌,请计算判断大巴车是否超速了。
-11-
解:(1)图甲交通标志牌的含义为:“武隆40 km”表示该位
置到达武隆的路程为40 km,“80”表示该路段限速80
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到达武隆,最快


需要t= =
=0.5


h;
-12-
(2)大巴车经过白马隧道的速度v′=72 km/h=20 m/s,
大巴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s′=v′t′=20 m/s×400 s=8000 m,
隧道的长度L=s′-s车=8000 m-15 m=7985 m;
-13-
(3)大巴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所用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方法专题2速度的计算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方法专题2速度的计算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方法专题2 速度的计算
1 2 类型一 行程问题
1.(2018~2019·芜湖期中)从芜湖到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路程为176 km,一辆小汽车以8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10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
(1)这辆小汽车行驶后一半路程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这辆小汽车从芜湖到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的时间:t2=sv2=124040m/sm=72 s。
类型三 交通运输
4.家住德州的小宏想在“五一”假期陪奶奶去北京游玩,他在网上查 到动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
车次
发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
到达时间
路程
D316(上海虹桥——北 德州东
京南)
(13:17)
德州东 D338(青岛——北京南)
(16:00)
北京南(15:21) 314公里 北京南(17:30) 314公里
3.遇到图表问题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得出运行的时间 和路程是关键。
11 解:(1) 由题目可知前一半路程 s1 和后一半路程 s2:s1=s2=2s=2×176 km=88 km; 小汽车行驶后一半路程所需的时间:t2=sv22=10808 kkmm/h=0.88 h。 (2) 小汽车行驶前一半路程所需的时间:t1=sv11=8808kkmm/h=1.1 h;总时间:t=t1+
请帮小宏选择并求出: (1)小宏要想到达北京用时最短,应该选择哪次动车? (2)小宏所选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解:(1) D316 从 13:17 到 15:21,运行时间 t1=2 h4 min,D338 从 16:00 到 17:30,运行时间 t2=1 h30 min,故小宏应选择 D338 次动车。

物理8上速度课件

物理8上速度课件

全程时间: 全程平均速度:
t3 t1 t2 6s+7s=13s
s3 100m v3 =7.7m/s t3 13s
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 度分别为8.3 m/s、7.1 m/s和7.7 m/s。 50 m 6 s 8.3 m/s 7.7 m/s 100 m 13 s 50 m 7.1 m/s
思考: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应该记得, 那么在整个路程中,是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还是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
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
是多少?
s1 50m 8.3m/s 前50m平均速度: v1 t1 6s s2 50m =7.1m/s 后50m平均速度: v2 t2 7s
新问题: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 较运动的快慢呢?
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 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 么办? 总结: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
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采用了 ,
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及物体在单位时间
三、平均速度: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s 总路程 也可以用公式 v t 总时间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运动的快慢
[想想议议] 运动是有快慢的,那怎样判断 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八年级速度计算专题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八年级速度计算专题

s S车 S桥 1800m t 120s v v 15m / s
变式训练 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1.6km的
大桥.时间为2分钟,求火车的长度?
三、平均速度问题
1、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 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 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 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 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 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 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 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四、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 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 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 的时间比是多少? 2:1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 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 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 之比是多少?
9:10
一、交通标志牌
1、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 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80”的含 义: 从此标志牌到南京市的最大速度是80km/h , 乙“南京市60km”的含 从此标志牌到南京市的路程是60km 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 多少小时? 解:到南京市的时间
t=
s v
=
60 km 80 km / h来自=0.75h80

南京市 60km

二、火车过桥(隧道)问题 2.一列火车长200m,以54Km/h的速 度通过1.6km的大桥.求这列火车 通过大桥用的时间.
解:火车通过的路程 s 总=s 桥+s 车=200m+1600 m=1800 m 火车的速度:v 车=54Km/h=15 m/s 火车通过桥所用的时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课件(28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课件(28页)

【例题】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 一种运动情势的是( B )
课堂练习 1、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 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 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 A.3m/s B.7m/s C.3.5m/s D.2.5m/s
2、羚羊跑的速度是20m/s,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完了 5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
A.
B.
C.
D.
【例题】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 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C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 程相等
走多少m?
课堂小结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速度 (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ν=s/t 1m/s=3.6km/h (2)瞬时速度:一个瞬间的速度大小。
平均速度:一段路程的速度。
3、关于速度的两种图像:
(1)、描述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称之为v-t图; (2)、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用s-t图来表示。
6、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物体在OA段
的速度为v1,物体在BC段的速度为v2.
(1)请你根据图象分析,v1 大于
v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此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v= 2.5 m/s.
7、一列长180m的列车匀速通过长900m的 隧道,测得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求: (1)列车运行的速度. (2)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第一章专题2+速度计算+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专题2+速度计算+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时间为多少?
解:以最大速度行驶大 = /,行驶的最少时间
少 =


=

/
= . = .
. .则:
(1)在驾驶员正常的情况下,制动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解: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
反应 = − − =
刹车制动前的速度(即反应过程的速度)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反应
反应
=

.
= / = /
(2)若驾驶员酒后驾驶,反应时间变为 ,计算说明上述情况下,汽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专题2 速度计算
经过桥、隧道
例1 郑州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以郑州为中心,承东启西,
连南贯北.一列车的车身长度 ,某次通过 长的隧道时全部
80
在隧道内运行只用了 的时间,该列车的速度约为____/.该列车完
25
全通过隧道所需时间为____.
车能否安全停下来.
解:酒后驾驶时的反应路程
反应 ′ = 反应 ′ = / × =
汽车停下来需要行驶的路程
= 反应 ′ + 制动 = + = >
所以,汽车不能安全停下来
列车时刻表
例3 从上海到南京的次动车组部分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
段.
(1)求汽车以 /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解:汽车以 /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 = / ×


=
(2)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通过该测速区间是否会被判超速.
解:以 /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 − = − =

秋人教八级物理上册专题集训有关速度的计算PPT专选课件

秋人教八级物理上册专题集训有关速度的计算PPT专选课件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谢谢观看!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典例导学 【例1】 【例2】 【例3】 ◎反馈演练 1. 2. 3. 4. 5. 6. 7. 8.

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一 运动图象和速度计算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一 运动图象和速度计算课件

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 A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阿凡题 1075313)
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D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③与④ D.②与③
8.(潍坊中考)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运动的s-t图象,在图乙中作出小车 运动的v-t图象。
9.(达州中考)有一圆形跑道,跑道长120 m,甲、乙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
解:(1)汽车的速度 v=60 km/h,t=0.4 h, 则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s=vt=60 km/h×0.4 h=24 km s1 s2 12 km 12 km 5 (2)从景点回家所用时间为 t′=t1+t2=v +v =48 km/h+72 km/h=12 h,
1 2
s 24 km 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 v′=t′= 5 =57.6 km/h 12 h
13.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费发票,车票上显示了一些数 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由于受到雨淋,车票上金额一项已无法看清,小明在出租车的车门上看
到如下消息:“起步价10元,限2 km,运程超过2 km,按起步价加上超过的
里程以2.60元/千米收费。”根据这些消息,车票的金额应该为多少元?(保
(2)若“BRT”在某一地段运行时,先以60 km/h的速度运行60 s,停车12 s,
再以50 km/h的速度运行36 s,求“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s 24 km 解:(1)t=v=30 km/h=0.8 h 60 36 (2)s1=v1t1=60 km/h×3600 h=1 km, s2=v2t2=50 km/h×3600 h=0.5 km, s总 s1+s2 1 km+0.5 km v= = = 12 36 =50 km/h t总 t1+t2+t3 60 3600 h+3600 h+3600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