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二章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5第十二章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5第十二章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第十二章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创新药物的开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的产业。一旦一个创新药物开发成功并上市就可以为开发者带来巨额的利润。但目前创新药物开发的成功率的很低,命中率约为五万分之一,在发达国家开发成功一种新药需要耗资5-10亿美元左右,研究周期约在10年左右。许多体外研究认为很有前途的候选化合物可能因在体内活性很低甚至无体内活性或体内具有较大的毒性而夭折,造成极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缺乏体内活性可能是由于其药动学性质不理想,如首关消除较强或不易通过肠黏膜被吸收,生物利用度太低;或代谢太快,半衰期太短;或不易通过生物膜而进入靶器官。而体内的毒性则可能是由于其在体内形成的毒性代谢物所致。据文献报道进入临床试验后约有40%的候选化合物是由于药动学方面的原因而被淘汰的,这足以说明药动学研究在创新药开发研究中的作用。一个候选化合物不仅要有较高的体外活性和较低的毒性,还应具有理想的药动学性质,即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理想的半衰期。因此,在新药开发的早期阶段,可利用各种体内和体外模型对候选化合物药动学进行初筛,以便在研究开发的早期就确定该候选化合物是否有继续开发的价值,并可以根据筛选的结果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以获得具有良好药动学特性的新候选化合物。最优的候选化合物是从一次次的优化循环中诞生的,每一次的优化循环都通过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动学筛选结果反馈来指导下一步合成或结构改造。这样循环往复最终产生具有良好的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动学特性的最佳候选化合物,进入下一步的临床研究。由此可见新药的临床前药动学研究在创新药物的开发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和毒理学研究一起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完整的新药筛选和评价体系。

临床前药动学研究的目的是阐明新药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和特点,并提供一些重要的药动学参数,进而揭示新药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性,包括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全身分布情况,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阐明代谢物的结构、转化途径及其动力学;排泄的途径、速率和排泄量。它可以为

293

设计和优化临床研究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同时还可为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提供重要的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药效或毒性的靶器官,阐明药效或毒性产生的物质基础,进而为新药的开发提供线索,对发展更为安全有效的新药及拟定解毒措施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新药临床前药动学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excretion),简称ADME,又称药物体内过程。

一.临床前药动学研究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实验药品

实验所用的药品应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使用的药品相一致。

2.实验动物

一般采用健康成年动物。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兔、豚鼠、犬和猴等。实验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如下:

(1) 首选动物尽可能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所用的动物一致。

(2) 尽量在清醒状态下实验,动力学研究最好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

(3) 创新药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其中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是否存在明

显的种属差异。其他类型的药物,可选用一种动物(首选非啮齿类动

物,如犬等)。

(4) 实验中应注意雌雄动物兼用,以便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如发现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分别研究药物在雌雄动

物体内的动力学过程。

(5) 口服药药物不宜选用兔等食草类动物,因为这类动物的吸收不规则。

3.剂量选择

临床前药动学研究应设置至少三个剂量组,剂量的选择可以参考药效学和毒

294

理学研究中所用的剂量,其高剂量最好接近最小中毒剂量,中剂量相当于有效剂量,这样所得结果更有利于解释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中的现象。设置三个剂量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是否属于线性,如为非线性动力学要研究剂量的影响。

4、给药方式和途径

所用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应尽可能与临床用药一致,对于大动物(如犬等)应使用与临床一致的剂型。

5.生物样品中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色谱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LC-MS/MS,GC-MS)等;(2)免疫学方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等;(3)放射性核素标记法;(4)微生物学方法。

由于生物样品具有取样量少、药物浓度低、干扰物质多及个体差异大等特点,所以必须根据待测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生物介质和预期的浓度范围,建立适宜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确证。所建立的方法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敏度、专一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并对方法进行确证,以确保生物样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临床前药动学研究方法和内容

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1) 动物数的确定:一般以药-时曲线的每个时间点不少于5只动物数据为限计算所需动物数。药时曲线最好从同一动物多次取样,尽量避免用多只动物合并样本,如采用多只动物合并样本应相应增加动物数,以减少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考虑到药动学可能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受试动物采用雌雄各半,如发现药动学确实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增加动物数以便了解药物在雌雄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的差异情况。对于单一性别用药的药物,可选择与临床用药一致的性别的动物进行药动学研究。

(2) 采样点的确定:采样点的确定对药动学参数的估算有直接的影响,若取样点过少或选择不当,所得的药-时曲线可能不能真实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性,由此计算的药动学参数也就失去了意义。一个完整的药-时曲线,

295

应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相、平衡相和消除相,采样点的设计应兼顾到这三个时相

(如图12-1所示)。一般在吸收分布相至少需要2~3个采样点,平衡相至少需

要3个采样点,消除相至少需要4~6个点。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3~5

个半衰期,或持续到血药峰浓度Cmax的1/10~1/20。

(3) 给药剂量和途径:药-时曲线研究至少应设置三个剂量组,以便考察

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是否属于线性过程,剂量的选择可以参考药效学和毒理

学研究中所用的剂量,其中一个剂量相当于有效剂量。所用的给药途径和方式,

应尽可能与临床用药一致,如为口服给药,一般应在给药前应禁食12小时以上,

以排除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进行单剂量给药的药动学研

究,但对于半衰期长(给药间期短于4个半衰期)、有明显的蓄积倾向且临床需

长期给药的药物,应考虑进行多次给药的药动学研究。

(4) 药动学参数的估算:根据测得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房室模型或

非房室模型的方法估算出其药动力学参数。对于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应提供消

除半衰期t

、表观分布容积Vd、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清除率CL等参1/2

数值;对于血管外给药的药物而言,除提供上述的参数外,还应提供峰浓度Cmax、

达峰时间Tmax、等参数值。对于药动力学参数的估算目前一般主张采用非房室模

型的方法来估算,因为随着药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房室模型的一

些不足之处,采用房室模型估算的有些药动力学参数常常与实测值存在较大的差

异。

图12-1 大鼠灌服高、中、低三个剂量盐酸雷诺嗪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296

2.药物的吸收

药物的吸收研究主要是针对血管外给药的药物而言的,它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即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对于失眠、疼痛等急性病的治疗,一般希望单剂量给药后药物能够迅速地到达体循环并发挥疗效,对于这类药物而言药物的吸收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和癫痫等慢性病的治疗,常常需要重复多次给药治疗,此时,药物的吸收程度就成了更重要的因素。因此对于药物的吸收研究应根据具体的药物有所侧重。

(1)吸收速度 药物的吸收速度可以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来反映,吸收速度快的药物往往达达峰时间短,且峰浓度高;吸收速度慢的药物则正好与之相反。因此药物在体内的Cmax和Tmax是反映药物吸收速度的两个最直观的指标和参数,常常被用于评价药物的吸收速度。

(2) 吸收的程度 药物的吸收程度则可以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来反映,AUC的面积越大表明药物的吸收越好,因此AUC是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一个主要和重要的指标和参数。对于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应尽可能提供其绝对生物利用度,即通过比较静注给药的AUC和血管外给药后的AUC来研究血管外给药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以便确定临床的最佳给药途径和剂型。对于狗,猴等大动物所用剂型,应与第Ⅰ期临床试验相同。

(3)吸收机理对于口服的创新药物而言,除应进行整体动物实验,以便通过药-时曲线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情况;还可采用体外吸收模型(如Caco-2细胞模型)以及在体或离体组织吸收模型(如离体肠管外翻模型、Ussing Chambers模型及在体或离体肠灌流模型)研究药物吸收特性和机理。其中Caco-2细胞模型是近年来建立的一种新的体外吸收模型,具有同源性好(与肠上皮细胞结构相似)、所需药量少、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好、可进行批量操作和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尤其适合于创新药物早期的吸收筛选研究。可用于研究细胞对药物的摄取及跨膜转运;也可用于研究药物肠内代谢机制。目前Caco-2细胞模型已经被广泛地用于体外吸收的研究,主要用于研究药物吸收机理及影响吸收的因素,进而了解药物的吸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如采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氯苄律定、黄芪甲甙和盐酸关附甲素的体外吸收和体内吸收的相关性,结果见表12-1,结果表明药物的体内外吸收具有高

297

度的相关性。

表12-1 药物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通透系数(Papp)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

药物名称

药物浓度

(μg/ml)

P app

(cm·sec-1)

绝对生物利用度

(%)

氯苄律定 10 4.99×10-710.7

黄芪甲甙 50 6.65×10-8

2.3

盐酸关附甲素 1.0 4.14×10-3

93

3.药物的分布

药物的组织分布试验主要是要了解药物在全身各组织的分布情况。组织分布试验一般选用大鼠或小鼠,选择一个剂量(一般以有效剂量为宜)给药后,以药时曲线作参考,选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至少应有5个动物的数据)分别于吸收分布相、平衡相和消除相取样,测定药物在心、肝、脾、肺、肾、胃、肠道、生殖腺、脑、体脂、骨骼肌等组织的浓度,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主要分布组织,特别应关注药物在靶器官(包括药效学与毒理学)的分布。如大鼠灌胃25 mg/kg 盐酸雷诺嗪后,分别于10、30和360 min采集组织样本,采用LC/MS法测定药物在各组织中的浓度,其组织分布如图12-2所示,结果表明盐酸雷诺嗪在体内分布较广, 但未见有组织蓄积倾向。其中以肝、肺、肾、胃、肠和脾浓度最高,提示这些组织可能是其毒性靶器官。

若某组织的药物浓度较高、持续时间长且临床上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应研究其毒理学意义及体内的蓄积情况。对于单剂量给药后有明显的蓄积倾向、半衰期长(给药间期短于4个半衰期)且临床需长期给药的药物,应考虑进行多次给药后的组织分布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多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蓄积情况。

298

图12-2. 大鼠灌胃25 mg/kg盐酸雷诺嗪后组织中药物浓度

4.血浆蛋白结合试验

药物进入血浆或组织后,其中部分药物可与其中的蛋白质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bound drug),另一部分则以游离状态存在,称之为游离型药物(free drug)。在血浆中药物主要与白蛋白结合,此外也可与血浆α-球蛋白和酸性糖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对药物的转运和药理活性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结合型的药物无法通过生物膜,因而不能进行转运并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但由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疏松和可逆的,结合型药物与游离型药物之间常常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因此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对药物的转运和药理活性的影响是暂时的,可以把它看成是药物的一种储存形式。另外,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一,由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及与药物结合的部位是有限的,因此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具有饱和性,当药物的浓度大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时,会导致血浆中游离型药物的急剧增加,进而引起毒性反应;其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有置换现象。当两个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合用时就会出现置换抑制,其结果是一种药物被另一种药物所游离出来,使前者在血浆中的游离型药物的浓度急剧增加,如保泰松可以把结合型的双香豆素游离出来,而使血浆中游离型的双香豆素浓度成倍地增加,而导致出血倾向;其三,某些病理状态下,如慢性肾炎、肝硬化等可以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使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加。有些药物在老年人中呈现出较强的药理效应部分与老年

299

人的血浆蛋白减少有关。因此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是药物重要的药动学参数之一。药物在血浆中与蛋白结合的程度不一,常用血浆蛋白结合率来表示其结合的程度,血浆蛋白结合率可按下式计算:

蛋白结合率(%)=[(C t-C f)/ C t]×100%

其中C t为游离型和结合型药物的总浓度,C f为游离型药物的浓度。目前常用的血浆蛋白结合试验的方法有平衡透析法、超过滤法、分配平衡法等,可以根据药物的特点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研究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至少应进行三个浓度(应包括有效浓度在内)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试验,以了解其血浆蛋白结合率,及其是否有剂量依赖性。对于结合率大于90%的药物应考虑研究影响结合的各种因素,包括配伍用药物。

5.药物的排泄

排泄(excretion)是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之一。药物进入体内后可以原形或其代谢产物的方式经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其主要的排泄途径为尿液、胆汁和粪便,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有些药物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唾液、乳汁、汗液排泄。

(1) 药物的尿和粪排泄:药物的尿和粪排泄研究一般采用小鼠或大鼠(每个时间段至少有5只动物的试验数据),将动物放入特制的代谢笼内,选择一个有效剂量给药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段收集尿或粪的全部样品,包括药物从尿或粪中开始排泄、排泄高峰及排泄基本结束的全过程。记录尿体积,混匀,取一部分样品,测定尿药浓度,计算药物经尿液排泄的速度及总排出量(占总给药量的百分比);粪便样品可先制成匀浆,记录总体积,取部分样品进行药物含量测定;也可先称重,后研磨均匀,取一定量进行药物测定,计算药物经粪便排泄的速率及总排泄量(占总给药量的百分比)。

如盐酸雷诺嗪在大鼠尿液和粪便中排泄,大鼠按25 mg/kg灌胃给予盐酸雷诺嗪, 分别放入代谢笼中, 收集0~6、6~12、12~24、24~36和36~48小时尿液和粪便。准确测量尿体积,取尿液 0.1 ml ,测定尿药浓度, 并根据尿药浓度和尿液体积折算成尿药量,计算尿累积排泄量和尿累积排泄百分率;粪便用水定量制成匀浆后,取 0.1 ml 匀浆液,测定粪便匀浆中药物的浓度,折算成粪药量、粪累积排泄量和粪累积排泄百分率。盐酸雷诺嗪在大鼠尿液和粪便中的累积排泄

300

曲线见图12-3和图12-4,结果显示尿液是盐酸雷诺嗪的主要排泄途径,仅有少量的药物通过粪便排泄。

图 12-3. 盐酸雷诺嗪(ig 25 mg/kg)在大鼠尿中的累积排泄曲线

图 12-4. 盐酸雷诺嗪(ig 25 mg/kg)在大鼠粪中的累积排泄曲线 (5) 胆汁排泄:一般用大鼠在乙醚麻醉下作胆管插管引流,待动物清醒后,以预先确定的途径给药,并以合适的时间间隔分段收集胆汁,记录胆汁体积,取一部分样品进行药物测定,计算药物经胆汁排泄的速率及总排泄量(占总给药量的百分比)。如盐酸雷诺嗪在大鼠胆汁中排泄,大鼠用乙醚浅麻后作胆管插管手术,待动物清醒后, 按25 mg/kg灌胃给予盐酸雷诺嗪,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2、2~4、4~6、6~8和8~12小时收集胆汁。用LC/MS法分析胆汁中药物排

301

泄量,计算胆汁中药物的累积排泄百分率(见图12-5),结果表明只有微量的药物是通过胆汁排泄的,这提示胆汁不是盐酸雷诺嗪的主要排泄途径。

图 12-5. 盐酸雷诺嗪(ig 25 mg/kg)在大鼠胆汁中的累积排泄曲线

若胆汁是药物的重要排泄途径,且口服吸收良好,则需要研究该药物是否存在肝肠循环。对肝是重要结构转化部位或肝摄取较多的药物则应研究药物是否存在首关消除(first pass effect),为设计给药方案和选择适当的药物剂型提供参考依据。

6.药物的生物转化

药物的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也称为药物的代谢(metabolism),是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药物进入体内后部分药物在体内各种代谢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再以原型和代谢物的形式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

创新药物的体内代谢研究一般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其中一种为啮齿类动物,一般选用大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一般选用犬,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主要的代谢方式、代谢途径、主要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是否存在明显的种属差异。选择一定的剂量给药后分别采集血样、尿样和粪便,采用色谱方法分离和分析血样、尿样和粪便中可能存在的代谢产物,如发现有代谢物则可用色谱-质谱联用及色谱-核磁联用等技术进一步确定主要代谢物的结构。若血药浓度与毒性、疗效缺乏相关性,则应探究是否存在活性药物代谢物,有必要对代谢物的活性和毒性开展进一步研究。

302

此外,也可采用体外的方法研究药物的生物转化,目前常用的体外代谢模型有肝微粒体P450酶、肝切片模型、肝灌流模型和肝细胞培养模型等,这些方法尤其适合于创新药物的早期的药动学研究,可以进行大批量的药动学筛选,但采用该法所得的结果与体内代谢的一致性方面存在不足,因而其实验结果一般仅用于预测体内代谢情况,尚需体内代谢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在上述的几种体外代谢模型中肝微粒体P450酶模型具有快速和简便的特点,因而应用最为广泛,如采用肝微粒体技术研究西尼地平在人肝微粒体内的代谢,结果发现西尼地平在人肝微粒体内被迅速代谢为三个代谢物,分别是西尼地平二氢吡啶环脱氢代谢物M1、二氢吡啶环侧链脱甲基代谢物M2、二氢吡啶环脱氢及其侧链脱甲基代谢物M3,其在人肝微粒体内的代谢途径如图12-6所示。

图12-6 西尼地平在人肝微粒体内的代谢途径

303

7、对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参与药物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可以被诱导或抑制。许多临床常用的药物可以对P450酶产生诱导或抑制作用,前者可使药物的代谢加速而使药效减弱甚至失效;后者则可使药物的代谢减缓而使药效增强甚至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有必要在临床前阶段观察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进而了解药物间的潜在的代谢相互作用。可以运用肝微粒体技术在体外研究药物在肝微粒体内的代谢情况,如参与药物代谢的主要的

P450酶及其本身对P450酶的影响,药物的代谢是否存在明显的种属的差异,以便我们了解该药物是否存在潜在的代谢相互作用。

第三节生物样品分析技术的特点与要求

一.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特点

生物样品是指来自于生物机体的全血、血浆、血清、粪便、尿液或其他组织的样品,与一般的含量测定样品不同之处在于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低、干扰物质多(包括外源性物质如食物、同服的其他药物和药物本身的代谢物等及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维生素、胆酸、脂肪酸、氨基酸和生物胺等)、取样量少以及个体的差异大。因此必须建立灵敏、专一、精确、可靠的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确证,这样才能确保生物样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

根据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特点,下面着重介绍一些与其方法学建立和确证有关的基本概念:

特异性(Specificity):指样品中存在干扰成分的情况下,分析方法能够准确、专一地测定分析物的能力。

标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测定物质浓度与仪器响应值之间的关系,一般用回归分析方法(如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获得的回归方程即标准曲线。

精密度(Precision ):精密度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同一介质中相同浓度样品的一系列测量值的分散程度。通常用质控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差

304

(RSD)来考察方法的精确度。

准确度(Accuracy):是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测得的生物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重复测定已知浓度分析物样品可获得准确度。

回收率(Recovery):从生物样本基质中回收得到分析物质的响应值除以纯标准品产生的响应值即为分析物的提取回收率。

定量下限(Lower Limit of quantitation,LLOQ):是标准曲线上的最低浓度点,表示测定样品中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最低药物浓度。

稳定性(Stability):一种分析物在确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在给定介质中的化学稳定性。

重现性(Replication):不同实验室间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以及相同条件的分析方法在间隔一段短时间后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

标准样品(Standard ):在生物介质中加入已知量分析物配制而成的样品,用于建立标准曲线,计算质控样品和未知样品中分析物浓度。

质控样品(Quality Control):即QC样品,由独立的人员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用于考察生物分析方法的效能和评价每一分析批中未知样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介质(Biologic Medium):是一种生物来源的且能以可重复的方式采集和处理的物质,例如全血、血浆、血清、尿、粪、或各种组织等。

介质效应(Medium Effect):由于样品中存在干扰物质,对响应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分析批(Analysis Batch):由待测样品、标准样品和QC样品组成的一个完整系列。一天内可以完成几个分析批,一个分析批也可以持续几天完成。

三、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1.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建立

对于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的定量分析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LC-MS/MS,GC-MS)等,这种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药物的分析测定;(2)免疫学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等,这种方法多用于蛋白质多肽类物质检测;(3)放射性核素标记法:目前常用的标记核素有3H、14C、

305

125I,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排泄研究,解决物料平衡(Mass Balance)问题,即阐明药物在体内的去向。(4)微生物学方法,主要用于抗生素类药物的测定。

在上述的几种分析方法中,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的特点,因此常常作为首选方法用于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的分析测定,一般可以满足药动学研究的要求,且绝大多数实验室也具备相应条件,因此应用最广(约90%的体内药物浓度可以用色谱法来测定);其它的几种方法由于特异性不强,常常作为替代的方法用于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的分析测定。具体选用何种分析方法应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仪器条件以及借鉴文献方法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虑确定。

2.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确证(Method Validation)及技术要求

建立准确可靠的和可重复的定量分析方法是进行临床前药动学研究的关键之一。为了确保分析方法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充分验证,应考察方法的每一步骤,确定从样品采集到分析测试的全过程中,环境、介质、材料或操作上的可能改变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 (1) 特异性 (Specificity) 必须证明所测定的物质是受试药品的原形药物或特定活性代谢物,生物样品所含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及其相应代谢物不得干扰对样品的测定。如果有几个分析物,应保证每一个分析物都不被干扰。应确定保证分析方法特异性的最佳检测条件。对于色谱法至少要考察6个不同来源空白生物样品色谱图、空白生物样品外加对照物质色谱图(注明浓度)及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图反映分析方法的特异性。对于质谱法则应着重考察分析过程中的介质效应。

(2)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Calibration Curve) 根据所测定物质的浓度与响应的相关性,用回归分析方法(如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获得标准曲线,提供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说明其线性相关程度。标准曲线高低浓度范围为定量范围,在定量范围内浓度测定结果应达到试验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当线性范围较宽的时候,推荐采用加权的方法对标准曲线进行计算,以使低浓度点计算得比较准确。

必须用至少6个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应使用与待测样品相同的生物介质制备

306

标准曲线,定量范围要能覆盖全部待测样品浓度,不允许将定量范围外推求算未知样品的浓度。建立标准曲线时应随行空白生物样品,但计算时不包括该点。

(3) 精密度与准确度 (Precision and Accuracy) 一般要求选择3个浓度的质控样品同时进行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低浓度选择在定量下限(LLOQ)附近,其浓度在LLOQ的3倍以内;高浓度接近于标准曲线的上限;中间选一个浓度。每一浓度每批至少测定5个样品,为获得批间精密度应至少连续测定3个分析批。

精密度用质控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差(RSD)表示,RSD一般应小于15%,在LLOQ附近RSD应小于20%。

准确度一般应在85%~115%范围内,在LLOQ附近应在80%~120%范围内。

(4) 定量下限(Lower Limit of quantitation,LLOQ) 定量下限是标准曲线上的最低浓度点,要求至少能满足测定3~5个半衰期时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或C max的1/10~1/20时的药物浓度,其准确度应在真实浓度的80%~120%范围内,RSD应小于20%。应由至少5个标准样品测试结果证明。

(5) 样品稳定性 (Stability) 根据具体情况,对含药生物样品在室温、冷冻和冻融条件下以及不同存放时间进行稳定性考察,以确定生物样品的存放条件和时间。还应注意储备液的稳定性以及样品处理后的溶液中分析物的稳定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6) 提取回收率 (Recovery) 一般要求考察高、中、低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高、中、低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应大于70%,且其结果应当一致、精密和可重现。

(7) 方法学质控 (Quality control,QC) 对于未知样品的测定应在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确证完成以后开始。在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时应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所建立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推荐由独立的人员配制不同浓度的质控样品对分析方法进行考核。

每个未知样品一般测定一次,必要时可进行复测。每个分析批生物样品测定时应建立新的标准曲线,并随行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质控样品。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的偏差一般应小于20%。每个浓度质控样品至少双样本,并应均匀分布在未知样品测试顺序中。当一个分析批中未知样品数目较多时,应增加各浓

307

度质控样品数,使质控样品数大于未知样品总数的5%。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的偏差一般应小于15%,低浓度点偏差一般应小于20%,最多允许1/3不在同一浓度的质控样品结果超限。如质控样品测定结果不符合上述要求,则该分析批样品测试结果作废。

浓度高于定量上限的样品,应采用相应的空白介质稀释后重新测定。对于浓度低于定量下限的样品,应以零值计算。

对于缺失样品的原因应加以说明。对舍弃任何分析数据和选择所报告的数据说明理由。总之整个分析过程应当遵从预先制订的实验室SOP以及GLP原则 (8)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析

上述分析方法确证的很多指标和原则也适用于微生物学或免疫学分析,但在方法确证中应考虑到它们的一些特殊之处。微生物学或免疫学分析的标准曲线本质上是非线性的,所以应采用比化学分析更多的浓度点来建立标准曲线。此外, 微生物学或免疫学分析方法确证实验应包括在几天内进行的6个分析批,每个分析批包括4个浓度(LLOQ,低、中、高浓度)的QC双样本。

第四节新的缓、控释制剂的临床前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创新的缓、控释制剂在进行临床人体试验前应进行临床前的动物试验。由于缓、控释制剂所用的剂量一般是常释制剂的一倍或一倍以上,一旦所研制的缓、控释制剂未能达到预期的缓、控释效果,常常会出现“突释”现象,即药物被迅速的释放,使血药浓度大幅升高,对于那些安全范围比较窄的药物(如某些心脑血管类药物)而言,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为确保临床人体试验中受试者的安全,有必要进行临床前的动物试验,研究单剂量和多剂量服药后缓、控释制剂的药动学行为,并与常释制剂比较,重点考察试验制剂的释药特征,尤其是该制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缓、控释效果。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实验动物的选择

308

原则上采用成年Beagle 犬,体重差异一般不超过1.5kg 。对于特殊制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动物。

2.参比制剂的选择

一般选择合格的常释制剂。

3.给药的剂量和途径

一般采用与临床相同的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单剂量研究 试验采用双交叉实验设计,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动物不应少于6只动物。动物禁食12小时以上,在清醒状态下,按每只动物等量给药,给药剂量参照人体临床用药剂量。给药过程中制剂不得破损。于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的时间点采血,血样的采集参照本章第二节“采样点的确定”项的原则设计。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测定经时过程中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可采用矩量法估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至少应提供AUC、Tmax、 Cmax、 T 1/2、 Cl 、MRT等参数,并与同剂量的常释制剂的参数进行比较,对试验制剂吸收程

度是否等效进行初步评价,考察试验制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的缓、控释效果。图12-7为Beagle 犬交叉口服单剂量拉贝洛尔普通片和缓释片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与普通片相比,缓释片的达峰时间明显延迟,峰浓度有所降低,但两者的吸收程度相似,说明该缓释片达到了预期的缓释效果。

浓度/μm ·m l -1普通片

缓释片

图12-7 Beagle 犬交叉口服单剂量拉贝洛尔普通片(○)和缓释片(●)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引自孙建国等人,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3,34:529-533)

2.多剂量研究 多剂量研究也采用双交叉实验设计,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 309

每组动物不应少于6只动物。如为每日1次给药时,动物应空腹给药;如为每日多次给药时,则每日首次应空腹给药,其余在进食前2小时或进食后至少2小时给药。连续给药7个半衰期以上(一般为4~5天)。分别于每日首次给药前采血,测定血药谷浓度,以确定药物是否达到稳态。当药物达到稳态后于最后一天给药一次,并取稳态时一个完整给药间隔内的血样测定分析,采用矩量法估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提供有关多次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如AUCss、Tmax、 Cmax、波动度(FD)和坪浓度(Css)等。并与同剂量的常释制剂的参数进行比较,对试验制剂的缓、控释效果作进一步的评价,同时重点考察给药后缓、控释制剂的血药浓度波动情况及是否存在“突释”现象。为缓、控释制剂的临床人体研究提供依据,确保临床人体试验中受试者的安全。

(柳晓泉)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2 Lin JH, Lu AYH. Role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Metabolism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Pharmacol

Rev,1997,49(7):403-449

3 Robert SA.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pproaches for investigating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Xenobiotica, 2001, 31:557-589

4 Bock KW, Lipp HP, Bock HBS. Induction of drug-metabolizing enzymes by xenobiotics. Xenobiotica,1990,

20(1):1101-1111

5 国家药典委员会.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指导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附录193~197

6 美国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Bioanalytical Methods Validation for human studies. 1998

7 柳晓泉,赵阳,李丹,等。西尼地平在人肝微粒体内代谢及代谢抑制中国药理学报,2003,24

(3):263-268

310

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H】G C L 1-2 指导原则编号: 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二○○五年三月

目 录 一、概述 (1) 二、药代动力学研究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2) (一)常用分析方法 (2) (二)方法学确证 (2) 1、特异性 (3) 2、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 (3) 3、定量下限 (4) 4、精密度与准确度 (4) 5、样品稳定性 (5) 6、提取回收率 (5) 7、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析 (5) 8、方法学质控 (6) (三)分析数据的记录与保存 (6) 1、方法建立与确认的数据 (7) 2、样品分析的数据 (7) 3、其他相关信息 (7) 三、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7) (一)健康志愿者药代动力学研究 (8) 1、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8) 2、多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11) 3、进食对口服药物制剂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13) 4、药物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4) 5、药物-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14) (二)目标适应症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5)

(三)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 (15) 1、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5) 2、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6) 3、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研究 (17) 4、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 (17) 四、结语 (18) 五、参考文献 (19) 六、著者 (20)

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新药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旨在阐明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对药物上述处置过程的研究,是全面认识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的依据。 在药物临床试验阶段,新药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内容: 1、健康志愿者药代动力学研究 包括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食对口服药物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药物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药物-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2、目标适应症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 包括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老年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儿童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上述研究内容反映了新药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在新药研发实践中,可结合新药临床试验分期分阶段逐步实施,以期阐明临床实践所关注的该药药代动力学的基本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鉴于不同类型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各不相同,故应根据所研究品种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阶段所拟研究的具体内容,合理设计试验方案,采用科学可行的试验技术,实施相关研究,并作出综合性

(完整版)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最佳选择题 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吸收快慢 B、作用强弱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转化速度 E、体内消除速度 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 A、药物血浆半衰期 B、药物的分布容积 C、药物吸收速度 D、药物排泄量 E、生物利用度 3、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 A、每4h给药一次 B、每6h给药一次 C、每8h给药一次 D、每12h给药一次 E、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4、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增加3倍 E、增加4倍 5、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 A、5~10h B、10~16h C、17~23h D、24~28h E、28~36h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吸收速率常数 D、表观分布容积 E、消除速率常数 7、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药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E、中毒浓度 8、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作用最强 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消除过程正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 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 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 D、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 A、与用药剂量有关 B、与给药途径有关 C、与血浆浓度有关 D、与给药次数有关 E、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1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为 A、0.693/k B、k/0.693 C、2.303/k D、k/2.303 E、k/2血浆药物浓度 12、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 D、其长短与原血浆浓度有关 E、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13、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0.05L B、2L C、5L D、10L E、20L 14、在体内药量相等时,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 A、血浆浓度较低 B、血浆蛋白结合较少 C、血浆浓度较高 D、生物利用度较小 E、能达到的治疗效果较强 1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表观分布容积(Vd)的概念不符 A、Vd是指体内药物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B、Vd的单位为L或L/kg C、Vd大小反映分布程度和组织结合程度 D、Vd与药物的脂溶性无关 E、Vd与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有关 16、下列关于房室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它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却速率的快慢 B、在体内均匀分布称一室模型 C、二室模型的中央室包括血浆及血流充盈的组织 D、血流量少不能立即与中央室达平衡者为周边室 E、分布平衡时转运速率相等的组织可视为一室 17、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不包括

(完整版)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5 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是通过体外和动物体内的研究方法,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阐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xcretion, 简称ADME)的过程和特征。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究开发的评价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在药物制剂学研究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是评价药物制剂特性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在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中,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进一步深入阐明药物作用机制,同时也是药效和毒理研究动物选择的依据之一;药物或活性代谢产物浓度数据及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是产生、决定或阐明药效或毒性大小的基础,可提供药物对靶器官效应(药效或毒性)的依据。在临床试验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能为设计和优化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有关参考信息。 本指导原则是供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新药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参考。研究者可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参考本指导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本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 基本原则、试验设计的总体要求、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研究项目(血

药浓度-时间曲线、吸收、分布、排泄、血浆蛋白结合、生物转化、对药物代谢酶活性及转运体的影响)、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与评价等,并对研究中其他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附录中描述了生物样品分析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相关方法和要求,供研究者参考。 二、基本原则 进行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试验目的明确; (二)试验设计合理; (三)分析方法可靠; (四)所得参数全面,满足评价要求; (五)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试验设计 (一)总体要求 1. 受试物 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采用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应采用工艺路线及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的工艺制备,一般应为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否则应有充分的理由。应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有效期及配制方法等,并提供质量检验报告。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建议现用现配,否则应提供数据支持配制后受试物的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当给药时间较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第二章药物体内转运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1. 被动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 2. 孔道转运 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 3. 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 4. 其他转运方式 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谢酶等在Caco-2细胞中大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内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和转运机制; ④可同时研究药物对粘膜的毒性; ⑤试验结果的重现性比在体法好。 缺点: ①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此外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有影响; ②缺乏粘液层,需要时可与HT-29细胞共同培养。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指导原则(动物)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指导原则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临床前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日的在于了解新药在动物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及特点,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其内容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蛋白结合等。根据数学模型,求算重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二、动物选择与注意事项 必须采用成年、健康动物。常用动物为大鼠、小鼠、免、豚鼠、狗等。首选动物与性别尽量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所用动物一致。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动物进实验室应饲养3—5天再开始实验。给药途径要选择拟在临床上用的途径(如有特殊情况加以说明)。 三、药物在生物样品中的分离与测定 要建立一个灵敏、特异、重现性好的测定方法。 (一)灵敏度: 一般以ng(或ug)/ml(g)生物样品表示。 度,或能检测出Cmax的1/10浓度。 (二)特异性: 必须证明所测药物为原形药或其代谢产物。 (三)重现性: 用cv%表示药物加入生物样品中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在实际所用标准曲线(至少四个浓度)范围内,日内变异系数争取达到5%以内,但不能超过10%。(四)标准曲线及回收率: 1.要指明药物的化学纯度。 2.要进行药物在血、尿、粪、胆汁及组织匀浆等中的标准曲线,每条标准曲线在应用浓度范围内,最少包含四个药物浓度;并指出其相关系数。要注意不同组织的空白干扰及回收率可能不同。 3.在所测浓度范围内,药物自生物样品的回收率不低于70%。(如有特殊情况,请加以说明。) (五)分离及测定: 1.根据实验室条件,首选先进的HPLC、HPTLC、GC等分离方法,以及可见光、紫外光、荧光等测定方法。 2.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药物,在用前要进行纯度检查,放化纯度要>95%。定位标记要指明标记位置。尽量不用以曝射法法制备的非定位3H标记物。 3.放射免疫法和酶标免疫法具有—定持异性,灵敏度高,但原药与其代谢产物或内源性物质常有交叉反应,需提供证据,说明其特异性。 4.生物检定法常能反映药效学本质.一般特异性较差,最好用特异性好的方法予以对比、证明,否则要加以说明。 四、药物动力学参数测定 (一)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药一时曲线): 1.给药后取血时间应注意到下列三个时相的时间点分布。光做项试,摸索各自范围。

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编号: 【H】G P T 5-1 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二○○五年三月

目 录 一、概述 (1) 二、基本原则 (2) 三、试验设计 (2) (一)总体要求 (2) (二)生物样本的药物测定方法 (3) (三)研究项目 (4)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9) 五、结果与评价 (9) 六、常见问题与处理思路 (10) 七、参考文献 (13) 八、附录(生物样品的分析方法) (15) 九、著者 (21)

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是通过动物体内、外和人体外的研究方法,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阐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和特点。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究开发的评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中,药物或活性代谢物浓度数据及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是产生、决定或阐明药效或毒性大小的基础,可提供药物对靶器官效应(药效或毒性)的依据;在药物制剂学研究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是评价药物制剂特性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在临床研究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能为设计和优化临床研究给药方案提供有关参考信息。 本指导原则是供药物研究开发机构进行化学药品新药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参考,而不是新药申报的条框要求。研究者可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参考本指导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本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试验设计的总体要求、生物样品的药物分析方法、研究项目(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吸收、分布、排泄、血浆蛋白结合、生物转化、对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与评价等,并对研究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处理思路进行了分析。

(完整版)药代动力学完整版

1.代谢分数fm:药物给药后代谢物的AUC和等mol的该代谢物投用后代谢物的AUC的比值。 第二章药物体内转运 1. 药物肠跨膜转运机制:药物通过不搅动水层;药物通过肠上皮;药物透过细胞间隙;药 物通过淋巴吸收。 2. 血浆蛋白:白蛋白、α1-糖蛋白、脂蛋白 3. 被动转运的药物的膜扩散速度取决于:油/水分配系数 4. 血脑屏障的特点:脂溶性药物易于透过、低导水性、高反射系数、高电阻性。 5.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 收。 6. 肝肠循环:某些药物,尤其是胆汁排泄分数高的药物,经胆汁排泄至十二指肠后,被重 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1. 被动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 2. 孔道转运 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 3. 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 4. 其他转运方式 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谢酶等在Caco-2细胞中大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内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和转运机制;

15第十二章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第十二章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创新药物的开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的产业。一旦一个创新药物开发成功并上市就可以为开发者带来巨额的利润。但目前创新药物开发的成功率的很低,命中率约为五万分之一,在发达国家开发成功一种新药需要耗资5-10亿美元左右,研究周期约在10年左右。许多体外研究认为很有前途的候选化合物可能因在体内活性很低甚至无体内活性或体内具有较大的毒性而夭折,造成极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缺乏体内活性可能是由于其药动学性质不理想,如首关消除较强或不易通过肠黏膜被吸收,生物利用度太低;或代谢太快,半衰期太短;或不易通过生物膜而进入靶器官。而体内的毒性则可能是由于其在体内形成的毒性代谢物所致。据文献报道进入临床试验后约有40%的候选化合物是由于药动学方面的原因而被淘汰的,这足以说明药动学研究在创新药开发研究中的作用。一个候选化合物不仅要有较高的体外活性和较低的毒性,还应具有理想的药动学性质,即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理想的半衰期。因此,在新药开发的早期阶段,可利用各种体内和体外模型对候选化合物药动学进行初筛,以便在研究开发的早期就确定该候选化合物是否有继续开发的价值,并可以根据筛选的结果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以获得具有良好药动学特性的新候选化合物。最优的候选化合物是从一次次的优化循环中诞生的,每一次的优化循环都通过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动学筛选结果反馈来指导下一步合成或结构改造。这样循环往复最终产生具有良好的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动学特性的最佳候选化合物,进入下一步的临床研究。由此可见新药的临床前药动学研究在创新药物的开发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和毒理学研究一起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完整的新药筛选和评价体系。 临床前药动学研究的目的是阐明新药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和特点,并提供一些重要的药动学参数,进而揭示新药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性,包括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全身分布情况,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阐明代谢物的结构、转化途径及其动力学;排泄的途径、速率和排泄量。它可以为 293

药代动力学(王广基)word

前言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药物体代谢物及代谢机理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药物在体代谢产物和代谢机理研究,可以发现生物活性更高、更安全的新药。近年来,国外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评价新药中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药物进入体后,经过吸收入血液,并随血流透过生物膜进入靶组织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药理作用,作用结束后,还须从体消除。通过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求算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后,对可以药物在体过程进行预测。因此新药和新制剂均需要进行动物和人体试验,了解其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教学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本书是在原《药物动力学教学讲义》基础,经多年修正、拓展而成的。全书十三章,三十余万字,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 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容。 本书编著者均是长期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和研究第一线的教师。因此,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编者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主编:王广基 副主编:晓东,柳晓泉 编者(姓氏笔画为序) 王广基、晓东、西敬、劲、柳晓泉

容提要: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机体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容。共十三章,分别为概述、药物体转运、药物代谢、经典的房室模型理论、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统计矩理论及其应用、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实践、手性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计算机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 的参考书. 1 目录 第一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一、什么是药物代谢和动力学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医学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药物体转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物跨膜转运及其影响因素 一、生物膜 二、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 第三节药物的吸收 一、药物在胃肠道中吸收 二、药物在其它部位吸收 第四节药物的分布 一、药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二、血浆蛋白结合率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2019专本专临床药代动力学B和答案

专业:药学(专升本,专)适用年级:2017级科目:药物代动力学满分:100分 总页数:4页出题日期:2019-5-8 一、概念解释(每概念2分,共10概念,共20分) 1. 血脑屏障 2. 肝药酶抑制剂 3. 肝肠循环 4. 零级动力学消除 5. 生物利用度 6. 血浆半衰期 7. 稳态血药浓度 8. 易化扩散 9. 体过程 10. 药物的排泄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4-6分,共10分) 1、Caco-2细胞作为体外吸收模型的优点?(4分) 2、举例说明药代动力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6分) 三、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大多数脂溶性药物跨膜转运是通过 A.易化扩散 B.简单扩散 C.膜孔滤过 D.主动转运 E.胞饮2.被动转运的特点是 A.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 B.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 C.需消耗能量 D.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E.有饱和限速现象 3.下列关于主动转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 B.需特异性载体 C.不消耗能量 D.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E.有饱和限速现象 4.某弱酸药物的pka=3.4,在pH=7.4的血浆中其解离度为 A.90% B.99% C.99.9% D.99.99% E.10% 5.以下何种情况药物易通过简单扩散转运 A.解离型药物在酸性环境中 B. 解离型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C. 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 D.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E.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 6.下列关于药物解离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度小,易吸收 B.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度小,易吸收 C.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度大,难吸收 D.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度大,难吸收 E.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度大,难吸收 7. 下列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药物代动力学完整版 第二章药物体转运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1. 被动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 2. 孔道转运 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 3. 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 4. 其他转运方式 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酶等在Caco-2细胞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的代和转运机制; ④可同时研究药物对粘膜的毒性; ⑤试验结果的重现性比在体法好。 缺点: ①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此外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有影响; ②缺乏粘液层,需要时可与HT-29细胞共同培养。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药物毒代动力学问题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药物代谢动力学与临床药理研究室,天津300193) 任何物质均具有两重性,药物也不例外,在剂量适当时它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在超过一定剂量时它会出现副作用。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是考察药物在不同剂量水平产生毒性的表现和程度,以及剂量和给药时程与毒性的关系,毒性靶器官与药物的关系。但并未涉及在体内药物浓度及其在体内驻留的问题。在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开展毒代动力学研究目的是理解药物毒性试验结果,发现毒性的剂量水平和时程的关系,提高毒性研究资料的价值。 1994年10月国际协调会议(ICH)采纳了并提出了三方协调的毒性研究中的毒代动力学试验原则。随着科学的发展,对新药研究要求的提高,我国也准备将毒代动力学研究列入新药研究的必须项目。这里仅将国际上的毒代动力学研究的一些基本要求介绍于后,供新药研究者参考。 1毒代动力学研究目的 毒代动力学作为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试验的一个组成部分。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度不仅取决于体液中药物浓度的大小,而且也取决于药物在体内驻留时间的长短,在此用暴露(exposure)来表达药物浓度和驻留时间的关系。 毒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毒代动力学参数和比较全身暴露( (Systemic exposure)与毒性的关系。毒代动力学研究不同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前者是在毒性试验条件下进行的研究,用于解释毒性试验,而不是描述药物的基本药物动力学参数的特征;后者是在治疗剂量下研究体内药物浓度的经时过程和代谢变化规律,描述药物或代谢物的基本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特征,用于指导临床合理和安全用药。 毒代动力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是在毒性试验条件下药物所达到的全身暴露与毒性发现的内在联系;二是比较动物与人的全身暴露来解释毒理试验数据的价值;三是为临床前毒性研究的实验设计(如动物种属,试验剂量和用药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最终目的是通过不同毒性试验中的毒代动力学研究,并与不同的毒性研究结果共同为药物的安全性提供评价依据。

最新整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教程文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关于试验动物的选择,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B A. 首选动物尽可能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一致 B. 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试验 C.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必须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 D. 创新性的药物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 E. 建议首选非啮齿类动物 满分:1 分 2. 普萘洛尔口服吸收良好,但经过肝脏后,只有30%的药物达到体循环,以致血药浓度较低,下列哪 种说法较合适?()C A. 药物活性低 B. 药物效价强度低 C. 生物利用度低 D. 化疗指数低 E. 药物排泄快 满分:1 分 3. 某弱碱性药在pH 5.0时,它的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的pKa接近哪个数值?()C A. 2 B. 3 C. 4 D. 5 E. 6 满分:1 分 4. 某药物在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相等,表明:()A A. 口服吸收完全 B. 口服药物受首关效应影响 C. 口服吸收慢 D. 属于一室分布模型 E. 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 满分:1 分 5. 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有:()E A.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局部器官的血流量 B. 各种细胞膜屏障

C.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D. 体液pH和药物的解离度 E. 所有这些 满分:1 分 6. SFDA推荐的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C A. 体外研究法 B. 体内研究法 C. 药动学评价方法 D. 药效学评价方法 E. 临床比较试验法 满分:1 分 7. 关于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消除相采样点哪个不符合要求?()D A. 3 B. 4 C. 5 D. 6 E. 7 满分:1 分 8. 静脉注射2g某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D A. 0.05L B. 2L C. 5L D. 20L E. 200L 满分:1 分 9. Ⅰ期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时,下列的哪条是错误的?()E A. 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 B. 受试者原则上男性和女性兼有 C. 年龄在18~45岁为宜 D. 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E. 一般选择适应证患者进行 满分:1 分 10. 在酸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B A.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一期临床试验及药代动力学测试的主要内容

一期临床试验及药代动力学测试的主要内容 Ⅰ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阶段。 Ⅰ期临床试验目的: 1.在健康志愿者中,对通过临床前安全有效性评价的新药,从绝对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考察人体对该药的耐受性; 2.对人体能够耐受的剂量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为研究Ⅱ期临床试验提出合理的给药方案。 Ⅰ期临床试验工作程序 1.接到药政管理当局(SDA)下达的批件; 2.签订合同; 3.阅读有关资料及文献,选择、组织试验研究小组; 4.计算并确定耐受性试验最小初始剂量与最大剂量; 5.制定、讨论、确定Ⅰ期临床试验方案; 6.试验方案呈报伦理委员会审批; 7.Ⅰ期临床试验前准备工作: 1)筛选志愿受试者; 2)准备知情同意书; 3)准备记录表格与试验流程图; 4)血药浓度监测考核; 5)Ⅰ期病房准备; 8.Ⅰ期临床试验方案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制定试验进度计划; 9.试验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0. 受试者随机分组; 11. 试验前24小时内完成每例受试者病例登记: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眼科检查、血液学检查、血生化检查、尿液学分析等各项指标检查; 12. 准备每例受试者试验流程图; 13. 按照试验方案与进度计划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14.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15. 总结报告。 Ⅰ期临床试验方案程序 1)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随机分组,逐组进行,有主观或其它因素影响时设安慰剂对照);2)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设高、中、低三个剂组,三向交叉拉丁方设计,确定临床有效量和给药量,每组均有三个剂量,每次均有三个剂量,以排除仪器、个体差异); 3)连续给药耐受性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达稳态后再继续二天,一般连续七至十天)。Ⅰ期临床试验方案模式 1.首页:项目名称、研究者姓名、单位,申办者负责人姓名、单位 2.简介:试验药物中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结构式、化学名、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结果摘要(如已在国外进入临床试验,介绍初步试验结果); 3.研究目的:在健康志愿受试者中,观察单次给药耐受性,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与耐受性; 4.试验样品:样品名称、代号、制剂与规格,制剂制备单位、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药检部门检验人用合格报告、给药途径、贮存条件、数量(剂量总数、制剂总数); 5.受试者选择:志愿受试者来源,入选标准,淘汰标准(根据各类具体药物制定)。入选人数、姓名、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籍贯、民族。 6.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7.伦理委员会报批:三个试验方案需分别报送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8.试验设计与方法; 9.观察指标:体检检查、心电图、脑电图、神经科检查、眼科检查、血液学、血生化及尿液分析等各项指标均需写明; 10.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事先规定数据处理方法,确定正常值和异常值确定标准,统计分析方法及单位等; 11. 总结报告:规定试验周期、总结报告完成日期; 12. 末页:试验地点、研究者与申办者签名。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分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分析 王宁生 主题词:@生物样品/分析;@生物样品分析/药代动力学 分类号:R912.1;R927.2 文献标识码:A 无论在临床药理、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或新药开发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获得的资料最终能否用于临床实践或药物研究结果的说明和解释,取决于研究方案和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设计和实施。 应用于化学药品及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包括中药和中药复方)分离、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已有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导,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分析和检测手段越来越快捷、准确。然而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除正确设计和精心实施外,尚应包括了解该方法的特性及其限制因素。方法的特性包括被测物在体液中的稳定性,分析测试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萃取过程的回收率,定量计算的线性关系,工作曲线,以及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1 方法学验证 1.1 稳定性 从生物样品(体液)的收集到样品的分析完成,样品中的待测药物(有效成分)必须是稳定的。否则将导致易变的回收率并降低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分析方法建立的过程中,应了解待测成分(药物)在不同的pH、光照等情况下的稳定性,同时也应了解、考察生物样品及分析操作过程中待测成分的稳定性。这一点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来说应特别注意,因为除待测的有效活性成分外,中药中尚有许多未知成分,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这些成分与待测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待测成分“量”和/或“质”的改变。 体液中药物稳定性的考察应包括在室温和储藏温度(-20℃或-80℃)两种情况的研究。如发现有明显的降解,则应采取特殊措施来防止。(如尿液中加甲苯以抑制细菌生长,含三硝基甘油血清中添加少量硝酸银抑制三硝基甘油的降低等)。如要了解较长时间的储藏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一般是制备与分析样品含有相同药物(成分)和代谢物的对照样品,两者作平行处理,从对照样品的分析结果可判断药物稳定性的情况。 1.2 灵敏度 分析方法灵敏度的要求取决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时所用药物的剂量,给药次数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等特征。临床前或临床(药理)资料有助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和确定。一般来说,分析方法应有一定的浓度范围。但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物或代谢物的浓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此时可采用一些简便的方法(如样品的稀释),使样品中待测成分的浓度落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虽然在同一研究中可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但应尽量避免,以利于研究结

药物代谢动力学(20201101084331)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最佳选择题 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吸收快慢 B、作用强弱 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 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 A、药物血浆半衰期 B、药物的分布容积 C、药物吸收速度 D、药物排泄量 E、生物利用度 3、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 A、每4h给药一次 B、每6h给药一次 C、每8h给药一次 D、每12h给药一次 E、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4、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增加3倍 E、增加4倍 5、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 —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 A、5?10h B、10?16h C、17?23h D、24 ?28h E、28 ?36h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吸收速率常数 D、表观分布容积E消除速率常数 7、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药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E、中毒浓度 8、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作用最强 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消除过程正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 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 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 D、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 A、与用药剂量有关 B、与给药途径有关 C、与血浆浓度有关 D、与给药次数有关 E、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1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 的关系为 A、0.693/k B、k/0.693 C、2.303/k D、k/2.303 E、k/2 血浆药物浓度 12、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 D、其长短与原血浆浓度有关 E、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13、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 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0.05 L B、2L C、5L D、10L E、20L 14、在体内药量相等时,Vd 小的药物比Vd 大的药物 A、血浆浓度较低 B、血浆蛋白结合较少 C、血浆浓度较高 D、生物利用度较小 E、能达到的治疗效果较强 1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表观分布容积(Vd)的概念不符 A、Vd 是指体内药物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一期临床试验及药代动力学测试的主要内容

一期临床试验及药代动力学测试的主要内容Ⅰ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阶段。Ⅰ期临床试验目的:1.在健康志愿者中,对通过临床前安全有效性评价的新药,从绝对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考察人体对该药的耐受性; 2.对人体能够耐受的剂量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为研究Ⅱ期临床试验提出合理的给药方案。Ⅰ期临床试验工作程序1.接到药政管理当局(SDA)下达的批件; 2.签订合同; 3.阅读有关资料及文献,选择、组织试验研究小组; 4.计算并确定耐受性试验最小初始剂量与最大剂量; 5.制定、讨论、确定Ⅰ期临床试验方案; 6.试验方案呈报伦理委员会审批; 7.Ⅰ期临床试验前准备工作: 1)筛选志愿受试者; 2)准备知情同意书;3)准备记录表格与试验流程图;4)血药浓度监测考核;5)Ⅰ期病房准备;8.Ⅰ期临床试验方案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制定试验进度计划; 9.试验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0. 受试者随机分组;11. 试验前24小时内完成每例受试者病例登记: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眼科检查、血液学检查、血生化检查、尿液学分析等各项指标检查; 12. 准备每例受试者试验流程图; 13. 按照试验方案与进度计划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14.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15. 总结报告。Ⅰ期临床试验方案程序 1)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随机分组,逐组进行,有主观或其它因素影响时设安慰剂对照); 2)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设高、中、低三个剂组,三向交叉拉丁

方设计,确定临床有效量和给药量,每组均有三个剂量,每次均有三个剂量,以排除仪器、个体差异); 3)连续给药耐受性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达稳态后再继续二天,一般连续七至十天)。Ⅰ期临床试验方案模式 1.首页:项目名称、研究者姓名、单位,申办者负责人姓名、单位 2.简介:试验药物中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结构式、化学名、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结果摘要(如已在国外进入临床试验,介绍初步试验结果); 3.研究目的:在健康志愿受试者中,观察单次给药耐受性,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与耐受性; 4.试验样品:样品名称、代号、制剂与规格,制剂制备单位、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药检部门检验人用合格报告、给药途径、贮存条件、数量(剂量总数、制剂总数); 5.受试者选择:志愿受试者来源,入选标准,淘汰标准(根据各类具体药物制定)。入选人数、姓名、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籍贯、民族。 6.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7.伦理委员会报批:三个试验方案需分别报送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8.试验设计与方法; 9.观察指标:体检检查、心电图、脑电图、神经科检查、眼科检查、血液学、血生化及尿液分析等各项指标均需写明; 10.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事先规定数据处理方法,确定正常值和异常值确定标准,统计分析方法及单位等; 11. 总结报告:规定试验周期、总结报告完成日期; 12. 末页:试验

《药物代谢动力学》word版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A 1、合理用药需要具备下述药理学知识 A.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B.药物的毒性与安全范围 C.药物的效价与效能 D.药物的半衰期与消除途径 E.以上均需要 2、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吸收快慢 B.作用强弱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转化速度 E.体内消除速度 3、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 A.药物血浆半衰期 B.药物的分布容积 C.药物吸收速度 D.药物排泄量 E.生物利用度 4、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 A.每4h给药一次 B.每6h给药一次 C.每8h给药一次 D.每12h给药一次 E.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5、下述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给药方法中口服最常用 B.过敏反应难以预知 C.药物的作用性质与给药途径无关 D.肌注比皮下注射快 E.大多数药物不易经皮肤吸收 6、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增加3倍 E.增加4倍

7、下列关于恒量、定时分次注射给药时,血浆药物浓度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要5个半衰期达到Css B.峰值((Cmax)与谷值(Cmin)波动之比与间隔时间(t)有关 C.t越短波动越小 D.药量不变,t越小可使达到Css时间越短 E.肌注时Cmax与Cmin的波动比静注时大 8、恒速静脉滴注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时,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取决于 A.静滴速度 B.溶液浓度 C.血浆半衰期 D.药物体内分布 E.血浆蛋白结合量 9、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 A.5~10h B.10~16h C.17~23h D.24~28h E.28~36h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吸收速率常数 D.表观分布容积 E.消除速率常数 11、某药半衰期为8h,一日3次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为 A.0.5~1d B.1.5~2.5d C.2.5~3.5d D.3.5~4.5d E.4.5~5.5d 12、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药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E.中毒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