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讲解共41页
合集下载
训练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

重复给药试验设计是指给予受试 者一定剂量的药物,多次给药后 观察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这 种设计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蓄 积情况以及药物的长期疗效和安 全性。
临床等效性试验设计
临床等效性试验设计是指比较两 种不同剂型的药物在临床上的等 效性。这种设计可以比较不同剂 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物的 疗效和安全性。
代谢组学与药代动力学结 合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全面揭示药物在体内的代 谢过程和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和个性化用
药提供有力支持。
个体化用药与精准医疗的结合
基因组学与药代动力学的整合
通过基因组学技术识别个体差异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为个体化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实时监测与调整用药方案
通过实时监测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代谢情况,及时调 整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
训练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 点及实例分析
目录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概述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实例分析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面临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 未来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展望
01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探讨药物在 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 程,以及这些过程与药物疗效和安全 性的关系。
通过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 了解个体差异对药物疗效和安全 性产生的影响,为个体化治疗提 供科学依据,实现精准医疗。
02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清除率(CL)
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机体从血浆中清除药物的能力,单位为 L/h或L/kg/h。计算公式为:CL = V/AUC,其中V为表观分布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性
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

双盲, lisin/20, H/25
5-120
060 代谢物资料,口服和静注
s
开放, x3
nv
100
077 生物等效性,DMPC/Merck, L+H
sx2
开放, x2, +H6.25
nv
50
078 生物等效性, DMPC/Merck, L+H
sx2
开放, x2, +H12.5
nv
50
075 生物等效性, DMPC/Merck, 胶囊/片剂
s
开放,口服和静注
nv
50
013 静注药动学
sx5
双盲, 安慰剂, ascd nv
1- 40
017 静注药动学/药效学 L-158,641
s
双盲, 安慰剂, ascd nv
(代谢)
003 药动学
s
双盲, 安慰剂, ascd nv
10-300
007 药动学,药效学
7天
双盲, 安慰剂
nv
100
063 药动学,老年人
001 升压素 resp,血管紧张素-I
s
开放, 安慰剂
nv
2.5- 40
003 /D 升压素 resp,血管紧张素-II
s
双盲, 安慰剂, x Dup532 nv
100
006 升压素/剂量 resp,血管紧张素-II
sx4
开放, 安慰剂
nv
40-120
033升压素/vasc resp,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 s x 4
12周
双盲, 无安慰剂, enal htn
有效性, severe htn, combin 12周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讲解课件

色谱法 免疫学方法 微生物学方法
方法确证:
特异性 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 定量下限 精密度和准确度 提取回收率
20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方法学质控
标准曲线 质控样品 SOP、GCP
对方法学研究 给予应有的重视
常见问题:方法学确证 方法学质控
21
实例分析
• 克拉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试验设计-5
• 采样点的确定
– 血样
• 给药前 • 吸收相 • 分布相 • 消除相 • 采血持续时间
– 尿样
• 给药前 • 开始排泄 • 排泄高峰 • 排泄基本结束
27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6
• 药代动力学参数估计
– Ka
– Tmax – Cmax – AUC – Vd
– Kel – T1/2 – MRT – Cl
试验设计-9
• 药物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肝功能受损 – 肾功能受损 – 老年人 – 儿童
31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10
• 种族差异问题 • 个体差异问题 • 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相关性
s
双盲, 安慰剂, 静注
htn
(代谢)
034 药效学自主/肾脏
sx4
双盲, 安慰剂, x4
nv
100
043 药效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6周
双盲, 安慰剂, 依那普利 htn
25,100
018 药效学,前列腺素,女性
4周
sbl, longitudinal
方法确证:
特异性 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 定量下限 精密度和准确度 提取回收率
20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方法学质控
标准曲线 质控样品 SOP、GCP
对方法学研究 给予应有的重视
常见问题:方法学确证 方法学质控
21
实例分析
• 克拉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试验设计-5
• 采样点的确定
– 血样
• 给药前 • 吸收相 • 分布相 • 消除相 • 采血持续时间
– 尿样
• 给药前 • 开始排泄 • 排泄高峰 • 排泄基本结束
27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6
• 药代动力学参数估计
– Ka
– Tmax – Cmax – AUC – Vd
– Kel – T1/2 – MRT – Cl
试验设计-9
• 药物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肝功能受损 – 肾功能受损 – 老年人 – 儿童
31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10
• 种族差异问题 • 个体差异问题 • 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相关性
s
双盲, 安慰剂, 静注
htn
(代谢)
034 药效学自主/肾脏
sx4
双盲, 安慰剂, x4
nv
100
043 药效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6周
双盲, 安慰剂, 依那普利 htn
25,100
018 药效学,前列腺素,女性
4周
sbl, longitudinal
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胞裂外排(exocytosis)
药物代谢动力学
跨膜转运(Membrane Transfer)
simple diffusion
carrier-mediated
active
facilitated
1. 药物理化性质; 2. 给药途径; 3. 药物剂型; 4. 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内吸收的主要因素;
药物代谢动力学
1. 药物理化性质:
●分子量; ●脂溶性; ●解离度;
问题:什么样的药物容易被吸收?
药物代谢动力学
2. 给药途径
●常见的给药方式:
静脉 、吸入 、舌下和直肠、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 口服 、皮肤
药物代谢动力学
(二)吸入(呼吸道给药,inhalation)
�定义:经口鼻吸入的药物从肺泡吸收的给药方式; 肺泡上皮细胞能吸收5 µm左右微粒, 肺泡表面积大(达200m2) ,
●适用于挥发性药物和气体药物,如鼻炎喷雾剂 ;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三)局部用药
●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差 ; �适用于脂溶性高的药或加促皮吸收的药剂,如皮康王、无极膏 。 �问题生活当中,还有哪些是局部给药?
药物代谢动力学
6)药物通过胞膜的速度受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药物分子大小; �药物脂溶性; �药物解离状况;
分子量小、脂溶性高、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药物代谢动力学
7)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受环境pH的影响
� --------------离子障 ion-trapping �大多数药物为弱酸性或弱碱性;
�原则:药物解离程度脂溶性 跨膜转运 效应。
●胞裂外排(exocytosis)
药物代谢动力学
跨膜转运(Membrane Transfer)
simple diffusion
carrier-mediated
active
facilitated
1. 药物理化性质; 2. 给药途径; 3. 药物剂型; 4. 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内吸收的主要因素;
药物代谢动力学
1. 药物理化性质:
●分子量; ●脂溶性; ●解离度;
问题:什么样的药物容易被吸收?
药物代谢动力学
2. 给药途径
●常见的给药方式:
静脉 、吸入 、舌下和直肠、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 口服 、皮肤
药物代谢动力学
(二)吸入(呼吸道给药,inhalation)
�定义:经口鼻吸入的药物从肺泡吸收的给药方式; 肺泡上皮细胞能吸收5 µm左右微粒, 肺泡表面积大(达200m2) ,
●适用于挥发性药物和气体药物,如鼻炎喷雾剂 ;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三)局部用药
●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差 ; �适用于脂溶性高的药或加促皮吸收的药剂,如皮康王、无极膏 。 �问题生活当中,还有哪些是局部给药?
药物代谢动力学
6)药物通过胞膜的速度受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药物分子大小; �药物脂溶性; �药物解离状况;
分子量小、脂溶性高、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药物代谢动力学
7)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受环境pH的影响
� --------------离子障 ion-trapping �大多数药物为弱酸性或弱碱性;
�原则:药物解离程度脂溶性 跨膜转运 效应。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相关问题胡蓓教学课件ppt

研究范围
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肝肾 功能障碍者等)、不同病理状态(如疾病 、基因突变等)及不同给药方式(如口服 、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下的药代动力 学特征。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实验法、计算法、模型法等。
研究步骤
先进行动物实验,测定各种参数,然后进行人体研究,测定血药浓度,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模 型建立,最后进行临床验证和推广应用。
定义
临床药代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包括药物剂量的确定、给药方案的制定、不良反应的预测和药物疗效的评价等 。
研究内容与范围
研究内容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 浓度-时间关系、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等。
推动新药研发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结果为新药在人体内的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的预测提供依据,有助于新药的发现和开发。
研究的伦理与法规遵从
遵守伦理规范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需要遵循医学伦理和药 物临床试验规范,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得到充 分保障,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新药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也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之一。药物的代谢方式和途径、排泄方式和途径都会影 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也会对药物的研发和改进 产生影响。
04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
研究数据的分析与解释
数据分析的复杂性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涉及大量的生物样本检测,数据处 理繁琐,需要准确、精密的实验技术和设备,以及严格 的质量控制措施。
数据解读的挑战
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不仅需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而 且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对于临床 医生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P-糖蛋白的作用是将药物(包括其他化学物质)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的药物浓度。P-糖蛋白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介导了重要的外排作用 。
药物转运体(举例)
P-糖蛋白在ADME过程介导的外排作用 引自:Lemahieu W, Maes B. Current Enzyme Inhibition, 2007; 3: 217-241.
t1/2的计算
一室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室模型 当药物在体内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时,其消除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水平无关。
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清除药物的速率,其单位有:L/h,mL/min等 。
总清除率 CL总 = CL肾 +CL肾外
01
02
清除率(CL)
CL的计算
根据静注剂量与药-时曲线下面积的比值计算 静脉给药: 血管外给药:
多次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的确定
多次给药方案的确定
求D,τ
多次血管外给药
给药方案的调整
T为滴注持续时间
多次静脉滴注给药 维持剂量 滴注速率
多次静脉滴注给药
01
给药间隔时间
02
负荷剂量 如果负荷剂量不是首次给予,给予时的血药浓度为Cb,那么
03
给药方案的调整
当t1/2 > 24 h,一般每日给药一次,给药间隔时间小于t1/2,初始剂量高于2倍的维持剂量。
09
K12
10
K21
11
K代表消除速率常数
12
一室模型与二室模型的比较(静脉注射)
一室模型与二室模型的比较
一房室模型 (血管外给药)
二房室模型 (血管外给药)
C,V
X0
K
中央室 XC,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