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的句子_徜徉于历史长河的同利军

合集下载

描写历史长河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历史长河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历史长河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历史长河,是一条横贯时空的河流,琳琅满目的故事在这条河流中徐徐展开,留下了无数令人心驰神往的传奇。

以丰富的历史资源为基础,我们可以描绘出许多唯美的句子,更深入地感受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下面是70句描写历史长河的唯美句子,让我们共同体验这久远而迷人的历史之美吧:1. 历史长河如无尽星空,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

2. 滔滔长河,汇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决断。

3. 峻岭重叠,历史长河在时光中婉转蜿蜒。

4. 奔腾的岁月,将历史长河推向了浩渺无际的远方。

5. 历史,是一本打开了的书,在长河中轻轻翻动。

6. 历史长河见证了盛衰兴衰,令人百感交集。

7. 历史的洪流卷走了岁月,而流淌的背后是无法磨灭的记忆。

8. 每一粒沙砾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传承。

9. 帝王荣光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彰显出人类的壮丽背影。

10. 时光倒流,历史长河唤起了无尽的记忆碎片。

11.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能听到先贤的低语和叹息。

12. 历史之河纵有波澜壮阔,却无法阻止人类的继续前行。

13. 历史长河上,幸存下来的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

14. 沧海桑田,映照历史长河的不息变迁。

15. 历史长河中的枝蔓相连,生生不息,绵延千古。

16. 光阴荏苒,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滴水都凝聚着时光的记忆。

17. 浩渺的历史长河里,流淌着永恒不变的人性。

18. 历史的灯塔,照亮了前行的路途。

19. 历史长河是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见证了人类的智慧和进步。

20. 历史长河就如同珍宝,镌刻着人类文明的印记。

21. 追溯历史长河的源头,如同置身于一片神秘的迷雾之中。

22. 只有通过理解历史长河,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

23. 时间之河打破了历史的桎梏,流淌出属于每个人的故事。

24. 历史的温度是用回忆和故事度量的,而长河则是这一切的载体。

25. 古老的历史长河里沉淀着智慧的星火,照亮着未来的道路。

26. 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滴泪水,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划过。

追溯历史长河的句子

追溯历史长河的句子

追溯历史长河的句子
1.历史长河仿佛永不停歇,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和遗产。

2.在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英雄豪杰涌现,留下了令人震撼的业绩和传奇。

3.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条流水,都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4.时光荏苒,历史长河滚滚向前,但那些令人动容的故事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5.历史长河中,既有兴衰成败,也有荣辱悲欢,但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6.追溯历史长河,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

7.历史长河总是无声地流淌着,但它确实存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8.人类的前进之路就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过程中走出来的。

9.带着虔诚的心灵,走进历史长河,感受那些曾经的激情、豪情和温情,让我们更加珍爱和感恩今天的一切。

形容走过历史的长河的句子

形容走过历史的长河的句子

形容走过历史的长河的句子
1.历史的洪流奔过百年千年,而一个人短暂的一生不就是几个匆促
的夏天,几个渺小的冬天吗?我们仰望着高山,便称其为永恒,因为它们看起来是这样······然而在时间的长河里,高山升起又倒塌,江河改变了途径,繁星坠下天幕,雄城没入了汪洋。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

作者:乔治·马丁出处:冰与火之歌
2.他们在岁月中沉浸了成百上千年。

每一件都凝聚著工匠的心血,
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

每一件,都属于不同的主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件,都那么与众不同,甚至每一到裂痕和缺口都有著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他们象征著时代的变迁,谁敢说不是呢。

时间组成了一组符号,谁还能说,古董只是器物,是没有生命的。

这是一本讲述古董历史的书,既然他们都不会说话,那就让我用文字忠实的记载下来。

欢迎来到哑舍请噤声……嘘……作者:玄色出处:哑舍
3.临潼古迹步步采,历史长河滚滚来。

4.回望曾经的金戈铁马,曾经的回肠荡气,历史长河里散落着古老
的故事。

5.在历史长河中,总有某些时刻,命运会伸出援助之手。

6.历史是什么?一片土地的沧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民族的
盛衰兴亡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人的酸甜苦辣可以是一部历史。

历史可以很长很长,生命的旅途有多么漫长它就有多么漫长,人类的年龄有多么古老它就有多么古老;历史可以很大很大,世界有多么辽阔它就有多么辽阔,宇宙有多么浩瀚它就有多么浩瀚。

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

漫步历史长河的句子

漫步历史长河的句子

漫步历史长河的句子
1.历史长河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中,洋溢着不朽的文化和智慧的光芒。

2.沧海桑田中的历史长河,承载着无数的传奇和故事,让人沉迷其中。

3.漫步在历史长河中,感受到曾经的荣耀和辉煌,也深刻体悟到无数
的磨难和挫折。

4.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数的先贤和英雄,留下了许多传世的经典
和思想。

5.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风貌和特点,但却都是人
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6.穿越时空的历史长河,展示了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历程,也彰显了无
尽的探索和创新。

7.历史长河中蕴藏着许多宝贵的财富,这些文化的遗产值得我们深入
探寻和继承。

8.沉浸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学习了前人的智慧,也思考了未来的发展
之路。

9.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次浪潮,都将我们带向更高的境界,也揭示了我
们与历史的纽带。

10.感受着时代的呼唤,我们翻阅历史的篇章,赞叹无数先贤和英雄
的伟大和勇气。

历史的长河唯美句子

历史的长河唯美句子

历史的长河唯美句子
1. 历史的长河如同一条永恒的流水,不停地涌动着,深深地影
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2. 每一条长河都流淌着许多故事,带着世界的纷乱与兴衰,却
总有一股积淀下来的智慧与力量。

3. 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走过的路,与我们看
到的风景,交织成了一幅史诗般的画卷。

4. 历史的长河经过亿万年岁月的沉淀,河岸上留下了无数珍贵
的遗址和文化遗产,每一个都散发着深深的文化气息。

5. 历史的长河流过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记录着他们的传
说与故事,成为了不可磨灭的文化遗产。

6. 历史的长河并不只是千古流传的瑰宝,它更是每个人心中梦
想与寻求的源泉,每一滴流淌在其中的水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7.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涌现,他们为我们
树立了典范,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8. 历史的长河荡漾着人们的梦想,他们憧憬着未来,追逐着光芒,用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感叹历史长河的句子

感叹历史长河的句子

感叹历史长河的句子
1、铺开历史画卷,我们可以想像在一座历经五千年海水冲刷的小岛上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孤零零的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当年的风起云涌,化作了今天的海枯石烂。

2、我中华泱泱大国,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遗产,而其中中华武术更是博大精深,它可是由我们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们用智慧和汗水凝聚而成的一座万里长城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让做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渐渐遗忘了这项了不起的文化遗产,而又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外的武术流派便渐渐的侵占了现代青少年的心。

3、读一读书中墨迹泛黄的风雅百篇,品味着它那历史撰写的豪言。

字行间流露着千年时光变迁,吟一句风云乱,感受那江山易变,轮回徒然。

第 1 页共1 页。

描写过往历史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过往历史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过往历史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1. 往事如烟,掠过浩瀚的历史长河。

2. 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一笔,绘就着壮丽的乐章。

3. 时光的风景在历史的窗口中徐徐展现。

4. 唯美的历史,如同油画中的一幅幅绚丽的画轴。

5. 古老的故事里,凝聚着一段段感人心弦的历史片段。

6. 世事如梦,历史如歌,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其中的美。

7. 时光倒流,历史的篇章细细展开,如同瓷器中的古旧纹路。

8. 悬浮在历史中的柔光,点点滴滴描绘着曾经的光影。

9. 过往岁月的脉络,如一束美丽的花絮,在历史大舞台上绽放。

10. 唯有历史能让回忆永恒,给人以无尽的思绪和思考。

11. 每一份历史都是一份岁月的见证,亦是一段情感的书写。

12. 历史的故事编织成华美的锦绣,让人感叹岁月的深沉。

13. 时间在历史的时空中静静流淌,带着我们回到那个遥远的过去。

14. 历史的回眸里,闪动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瞬间。

15. 每一个历史的角落都是一抹唯美的色彩,细腻而宛如诗。

16. 演绎历史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表演者,每个时代都是一幅画。

17. 透过历史的镜头,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变迁和人性的沧桑。

18. 激荡在历史滚滚洪流中的是勇敢、智慧和奋斗的灵魂。

19. 深切的历史记忆如同琉璃般晶莹剔透,令人陶醉其中。

20. 历史是一本散发智慧的史诗,每一页都饱含着人类的渴望与追求。

21. 唯有透过历史之镜,才能洞悉多彩的人生舞台。

22. 时光之沙漏中落下的每一颗沙粒,都记录着历史的无尽典故。

23. 历史是一张无形的浮雕,将曾经的岁月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24. 一幅幅历史画卷,如同流光溢彩的星空,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25. 冥冥中的历史长河,汇聚了一代代人的梦想和奋斗。

26. 历史的刻痕如同一首深情的诗,奏起生命的乐章。

27. 漫步于历史的城市中,仿佛穿越到了过去,与古人的情感相视而笑。

28. 千年的光阴里,那些沧海桑田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29. 每一次历史的跳跃都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形容历史长河的句子

形容历史长河的句子

形容历史长河的句子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是一条源远流长的长河。

它诉说着人类从昔日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漫长历程,记录了人类的苦难、繁荣、成就与贡献。

以下是我的一些形容历史长河的句子。

古代篇古今交错,繁华绚烂在历史的舞台上,仿佛穿越了几千年,漫步在沧海桑田中,路途漫长,风景如画。

历史已然成为了一段悠远的回忆,而我们则是穿越于历史长河中的漂泊者,沿途感受着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磨砺。

历史的长河仿佛是一幅走马观花的图画,人们只能在细节中感受那历史的魅力,体会那奔腾的历史长河所蕴含的千丝万缕的故事情节。

中古篇纵横的长河仿佛是一段无尽的岁月,承载了文化的多彩,人文的博大,记载了一个个显赫的大国及其于人类历史上留下的不朽印记。

历史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潺潺溪水,向东方的大海奔流,那些曾经的人物和事件,宛如一扇扇时光之门,让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的岁月。

人类的文明历程就如同一条长长的河流,从山涧之中一路奔涌向大海,途中蕴涵着无数的恩惠、智慧与历史瑰宝,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近代篇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数的血泪史和荣耀之路。

且让我们揭开那厚重而又神秘的历史门帘,感受那跨越千年的激昂与豪迈。

历史如一条纵深不断的漫长河流,奔腾冲刷着一切,推动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反观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可以让我们铭记那些往事不忘,从而汲取历史的教训,为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不断进步。

总之,历史长河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多彩舞台,人类历史越走越远,那漫长的河流不断行进,历史的一个个问号都被不断地解答,走向着更为辉煌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长河的句子_徜徉于历史长河的同利军
每个人都有A面,B面,或者C面,……多种侧面构筑了丰富的立体人生。

很多看似原本不可能搭界的侧面被统一地呈现了出来,进而展现出了一个有点矛盾,却非常和谐的同利军。

是史学家亦或老师
在中央党校,作为组织员、教师的同利军非常有人缘。

不忙时,他喜欢关上门,一个人埋首书斋,徜徉在历史的巨幅长卷中,感受上下五千年的浩瀚,乃至世界历史的蓝图。

他所著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一书,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业内学术界的震惊和首肯。

这时,他是著名的历史学研究者,中国社科院民族历史学博士。

是史学家还是老师?哪个身份认同更多一些?同利军似乎不会为这个问题所累。

作为司马迁的后人,学史写史似乎是听从内心的召唤。

司马迁的故居韩城市嵬东乡徐村也是同利军的心灵家园,虽然未曾去过,但是他一直在关注着徐村。

“徐村不大,但书香之风一直传承下来了,徐村如今出了很多大学生。

现在,这里还保持着每年祭祀司马迁的风俗,”同利军说起故乡,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拿起一张《渭南日报》,上面赫然刊登着族人在司马迁墓前合影的照片,担心别人不明白为何司马迁后人有的不姓司马,他拿着报纸解释说:“当初,司马迁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遭遇宫刑,后来他忍辱写完《史记》,其后,隐姓埋名,为了避免后代忘记自己是司马子孙,将司马二字分开,他们约定,一族领司,加一竖改为同姓,迁居合阳新堡;一族用马,加两点改为冯姓,居住韩城徐村。

如今,姓同的
基本为司马迁的后人,姓冯的有一部分是,因为此前也有一些人姓冯。


无疑,同利军对家乡是深怀感情的,在叙述完司马姓氏的变迁之后,又讲述了一件事情:“那年我路过老家(合阳县新堡),领略到家乡改革开放以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看到了令人心痛的一景,一边是牲畜在泥塘里洗澡,一边人们在泥塘边洗衣、挑水……。

为此,我找到有关领导,希望他们尽快解决此事,后来了解到情况非常复杂,不像原先预想的那样简单,但是,我从始至终未放弃,无论公事私事,只要家乡领导参加,我就要找他们谈及此事,终于在2006年的有一天,阎超英(时任渭南市委副书记,现任省对台办主任)同志来京开会,我又向他讲到此事,他听到后二话没说,当即与县委书记通话并督促要加快速度办妥此事。

随即,在县委王民庆书记亲自过问下,县水利局马上派专人妥善解决了此事,很快,全村的百姓就使用着通往各家各户的自来水。

”也许,同利军身上仍然传承着先人的风骨和原则。

“在理想与金钱利禄之前,我选择前者”
“1969年3月16日晚(中苏珍宝岛冲突的不久),我偷偷地从家溜出来,也就是现在叛逆孩子流行的‘离家出走’,为的就是像父辈一样(同利军的父亲同烈,当年为了抗击日寇的侵略,带着学费偷偷离家出走,奔赴延安抗大参加革命)能够上前线参军保家卫国,勇立战功。

”同利军回忆起少年时的经历,人到中年的他呵呵直笑:“我怀揣报纸到了火车站,想要爬上火车到黑龙江去当兵时,被站里的铁路工作人员发现了,我谎称是迷了路,一番盘诘后,知道我是军队院子里的,那时拥军优属非常盛行,他们很客气地送我回家,我怕挨打,途中借机摆脱了工人师傅,悄悄跑回家中。

”少年参军梦就这样无疾而终。

此后,他的人生经历如同来回盘旋的曲线,没有其他学者那种一路坦途,反而有很多岔路。

八十年代是他求学的黄金时间,他所在的学校是电大,虽不是名牌大学,他所写的论文
《试论解决农副产品购销倒挂的途径》,获得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并参加了1986年石家庄市电大优秀论文答辩,那是他在电视上第一次公开亮相。

他原本在河北石家庄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由于不甘心一生就这样碌碌无为,他选择报考南开大学的研究生,专业是国际贸易,继续在经济专业深造。

貌似他距离心中所爱――历史学愈来愈远,他却在毕业后做了异样的选择:报考史学博士研究生。

很多选择在旁观者眼中是突兀,但对实实在在的亲历者而言,总有一条可以寻觅的轨迹。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八十年代在石家庄参加工作的同利军荣立一等功的事情。

那是1983年1月29日的下午,同利军与两位好友在石家庄市长安公园合影留念,忽然听到人们在呼喊救人,他跑过去看到一个孩子落入冰窟中,在三九寒冬的北方,同利军纵身而下,跳入冰水中,单掌破冰近二十米,独自将在冰窟中的孩子救上岸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都报道了这一事迹;因为这一英雄举动,同利军荣立一等功。

如今,这个被同利军从冰窟中救起的孩子依然会每年春节来看望他。

同利军说起这个故事时,语气是淡淡的,但是你仍然能从他貌似平静的外表下窥探到他内心的激动。

“如果必须在信念与金钱利禄面前要做出选择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同利军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其实,他曾救过很多人的命,也帮助过很多人,这只不过是一个缩影罢了。

或许,在同利军的心中,埋藏着英雄的梦,奔腾着建功立业的野心。

或许,身带司马迁后人的标签,给了他心中某种驱动力,静默中,他有时会问自己,我如此生活,会不会愧对我的先人?是那样一座巍峨的高山矗立在他心中,也是他骨子里无法磨灭的不甘心。

在人生的腾挪旋转之间,紧紧握住内心那股激流,他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突破,一次又一次地享受腾飞的喜悦。

另辟蹊径研究历史
“感谢我的导师任一飞、史金波研究员对我的悉心指教。

也感谢刘继贤老师对我的精心点拨。

还有卢勋、罗贤佑、林永匡、于汝波、吴如嵩、皮明勇等研究员的不吝赐教,才有我的今天。

”同利军由衷地说,翻开他的专著《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后记部分,依然可以发现这句话,他感谢的人很多,而且语出真诚――这是一个心中充满感恩的人。

“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写史?”同利军在电脑前认真地剖析自己,然后,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首先,是对人民和民族的责任;其次,是对历史的责任;还有,是对先人的责任。


背着这些重负,他开始在史学路上一路攀援,他首先纵观当下历史研究中的盲点,锁定了军事历史,继而,又细化为少数民族的军事思想历史。

“史学家的职责是全面、完整、如实、准确地记录历史,在元、清以前,历代少数民族的军事历史主要的载体是历史文物,遗址、民俗等方式存在或者表现,而且基本上是用汉字表述,除了清朝的《满文老档》等很少的文献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以外,这就给研究少数民族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带来了很大难度,这也是研究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的人较少的原因。

”鉴于此,他选择了少数民族军事思想这一研究主线开始深究。

毫无疑问,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因为可参阅资料较少,因此难度加大,但险境出奇峰,人烟稀少处风景更为奇佳!
正因为他早年经历的庞杂曲折,也给了他和其他史学研究者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历史。

也正是由于有着经济学和法学基础,他能够用一种独特的,其他史学家难以想象的思路和思维模式,通过经济类型分析来研究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的发展规律的历史。

因此,一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横空出世,给史学界带来了清新,打开了史学界另外一片模糊的天空,在这部著作中,他在学术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首先,这是第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少数
民族军事思想通史的专著(自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至鸦片战争之前),以往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士都是研究断代史为主,而他打通了各个断代史之间的任督二脉,将少数民族军事思想历史做了通史研究(这可能是有些专家终生奋斗才能取得的成果)。

其次,他指出了少数民族军事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经济根源。

随即,他又提出并阐述了极具学术价值的民族亲和力、民族兼容性的观点。

最后,他论述了古代民族战争留给我们的启示,其中有些观点,如“民族平等是国家稳定的基石,文武双修是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内部各民族正常的经济交流是民族和睦的重要条件”等对现实的工作很具有参考价值。

“历史是有规律可寻的,因此我基本采用归纳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证明历史规律。

少数民族军事思想在元、清以前几乎没有少数民族文字记载,对少数民族的历史主要靠文物,遗址和汉字,因此,运用数学研究中的定量、定性分析来研究历史非常有效”,同利军说。

他的著作和文章中的观点只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在专著《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和《民族兼容性是中华各民族融合的重要条件》的文章中,他重点论述了民族兼容性以及加强民族亲和力的重要性。

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关于民族亲合力的论述和民族兼容性的观点,是在民族关系学术研究史上首次提出的。

谈到史学研究的最终感受,他意味深长地说:“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了传统的民族亲合力,各民族互相兼容、互相接近、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促进了各民族互相发展和民族进化,形成了我们今天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学历史其实很不容易,由于我是半路出家,以前的底子只不过是范文澜先生早期编著的《中国通史》,而且,是两位导师带我一个学生,在博士学习期间,为了完成老师留给的作业,我通读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史书有关内容,经常是废寝忘食,不知疲倦。

学懂历史太不容易了,但戏说历史却很简单。

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学术价值最高,意义最深远,对中华民族贡献最大,首推司马迁的《史记》。

”同利军深有感触地说。

“司马迁留给历史的是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给我们后人的还有他不屈的风骨与巍巍精神,这是我一生的精神财富。

”同利军如是说。

此时,他心中一定再次升腾着先祖司马迁的身影,而他,必定也会遵循司马迁的足迹,在浩瀚的历史烟尘中披荆斩棘,为普通大众探索出一条清晰、真实的史学之路。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