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四章 感知觉
心理学第四章 感知觉

心理学第四章感知觉心理学第四章感知觉感知觉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对刺激进行辨别、组织、解释和理解的过程。
本章将详细介绍感知觉的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⒈感知觉的定义和基本流程感知觉是指人类感觉系统接收外部刺激并对其进行加工与理解的过程。
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感知器官、感知系统、感知信息加工、感知刺激识别和感知意义解析等几个重要环节。
⒉感知觉的感官器官人类拥有多种感官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
每个感官器官都有其专门的功能和特性。
⑴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到的光线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后传递给大脑进行加工与分析。
⑵听觉听觉是人类感知声音、声音的来源和性质的能力。
耳朵是人类的听觉器官,它接收到的声波信号被转化为神经脉冲,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⑶嗅觉嗅觉是人类感知气味和味道的能力。
鼻子是人类的嗅觉器官,它接收到的气味分子会触发嗅觉细胞,进而传递到大脑进行加工与辨识。
⑷触觉触觉是人类通过皮肤感知物体形状、温度、质地等信息的能力。
皮肤上的感觉受体接收到外界的刺激并通过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人类可以通过触摸、压力等感知到不同的触觉感受。
⑸味觉味觉是人类感知食物味道的能力。
舌头上的味蕾接收到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后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味觉辨识。
⒊感知觉的组织与加工感知觉的组织与加工是指在感觉器官接受到的刺激基础上,大脑对刺激进行整合、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⑴感知觉组织的原则感知觉组织的原则包括近似性、接近性、连续性、闭合性、对称性、简洁性等。
⑵感知觉的加工过程感知觉的加工过程涉及底层加工和高层加工两个阶段。
底层加工包括感知觉特征的辨别和分类,高层加工则涉及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和解释。
⒋感知觉的意义解析感知觉的意义解析是指将感知到的刺激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系与互动,使之具有意义和感知到的刺激的解释。
⑴知觉的主动性和主观性知觉是一种主动的心理过程,个体的期望、目标、情感等因素会对感知过程产生影响。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教学要求: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 知觉的特性;教学重难点: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教学过程: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
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
〔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不是事物的整体〕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略作解释〕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一〕什么是知觉,1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第四章认知心理——感知觉

3、错觉
(1)内涵: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 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2)意义:
理论: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现实: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利 用错觉为人类服务。
(3)错觉种类:
• (一)对人的错觉: • 1、首因效应。首应效应是指在对人的知觉中,最早获得 的第一印象产生的影响最大。 • 2、近因效应。对一个人近期的印象影响人们对他人长期 形成的看法的现象叫近因效应。 • 3、光环效应。在人际知觉中,人们常以对所具有的某个 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的特性上,也就是以所知 觉到的特征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以局部信息形成完整 印象。 • 4、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某一类人 所持的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 (二)对物的错觉:视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形重 错觉、颜色错觉、方位错觉等。
你相信中间是一个圆吗?
月亮错觉
這是一個螺旋嗎?
錯,這只是一些各自獨立的同心圓而已。
你看到的是誰?
看起來像是美國總統克林頓及副總統柯爾對不對? 那您就錯了... 這只是將克林頓總統的臉複製二次,只有髮 型不同罷了。
左邊圖中心的圓比較大嗎?
不..他們是一樣大的喔!
注視著中央的黑點。過一段時間後黑點周圍 的灰色薄暈就會漸漸縮小。
不可能图形——三齿叉、两齿叉?
感觉与知觉关系:
共同之处:感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 不同之处: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 种最简单、低级的心理过程,而知觉是对事物各 种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即对事物整体的反映,要借助过去经验对感觉信 息进行解释,有记忆和思维的参与,是较为复杂 的认识过程。
心理学感知觉完整ppt课件

3.反映事物的内容和水平不同。
.
运动中感知觉的研究现状
❖ 感觉在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以本体感觉为主
❖ 知觉在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时间知觉
.
.过程的开始 ❖ 感觉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 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
(二)知觉:
❖ 一般概念。 ❖ 知觉的分类。 ❖ 知觉的基本特征。 ❖ 感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
知觉的一般概念:
❖ 一般概念: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
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 整体的反映。
❖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知觉的恒常性。
❖ 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被感知 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 是知觉恒常性的表现.
❖ 大小、颜色、形状恒常性。
.
感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同点:都是人脑对当前刺激的反映;感性认识
1.影响因素不同。
区别
2.性质不同。
E=1/R
.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
❖ 视觉: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 ❖ 听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 ❖ 味觉: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 ❖ 嗅觉: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 触觉: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
.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 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 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 的人。
.
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
❖ 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
❖ 近距离感觉
(味觉、嗅觉和肤觉。肤觉又可细分为触觉、温度觉 和痛觉)。
内部感觉
❖ 动觉 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
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一、填空题1关系。
23、观察的品质包括:4、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应,可分为567.89觉。
10.观察的品质有观察的目的性、二、单项选择题1、知觉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对象的影响仍然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的时间依次出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知觉称为()。
A真动知觉B似动知觉C幻觉D时间错觉3、月朗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现象B对比C后象征D视觉障碍4、胃的剧烈收缩所引起的疼痛属于()。
A内受感觉B本受感觉C外受感觉D运动觉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
A继进对比B回想C适应D继时对比6、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
A思维B感觉C知觉D概括7、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应称为()知觉。
A深度B大小C形状D面积8、视觉属于()。
A内受感觉B本受感觉C机体觉D外受感觉9、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知觉。
A运动B空间C方位D时间10、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应是()感觉。
A外受B内受C本受D皮肤11、费希纳指出符合对数定律的是()。
A 心理量和物理量的关系B心理量变化和物理量C物理量的变化和心理量D感觉和感觉阈限12、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A 感觉B知觉C记忆D注意13、内脏痛觉属于()A外受感觉B本受感觉C内受感觉D感受性14、从黑暗处到明亮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叫()A嗅觉B皮肤觉C暗适应D明适应15、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A嗅觉B皮肤温度觉C触压觉D痛觉16.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B.反应c.知觉D.阈限17.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是( ):A.感觉阈限B.绝对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18.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出磨苹果感到光滑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普通心理学 第4-6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第四节 知觉的组织
心理学把由感觉到知觉的选择处理过程称为知觉的组织。其中最 主要的组织原则有四种。 一、相似原则 按刺激物相似特征组成的个体知觉经验倾向。 二、接近原则 按刺激物间距离关系组成的个体知觉经验倾向。 三、闭合原则 个体运用经验补充或删减刺激物线索以获得有意义或合乎逻辑的 知觉经验。如图4-5 四、连续原则 指心理上的连续,如图4-6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性刺激的感觉能力。 (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者刺激变化的强度,或 者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它是测量人的感 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 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强度)的能力。 二者呈反比关系:值越低(刺激量越小),感受性越大。
第五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与兴趣,对某些有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 择加工的过程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被选择进行加工的刺激信息,称为知觉的对象,而同时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其他刺激信息称为知觉背景。
(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强度大,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2.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尤指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知 觉组织原则的客观刺激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3.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的客观事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 对象。 4.维度变化多的客观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映。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1、感觉 2、知觉 3、感知觉在教学上的应用
第一节 感觉
➢ 什么不是感觉?
• 我对这个女孩有感觉。 这里的“感觉”指的一种 情绪,一种爱慕。
• 我感觉这件事要这样 发展……
这里的“感觉”指的是一 种意识,是对感觉的认识。
➢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 客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
范围内,人们对1000—4000赫兹之间的声音 最敏感。 听分析器也是人重要的信息通道,接收10% 以上的信息。 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高三种特性。
你站对位置了吗?
在对另一半说情话前,得先搞清楚自己 是不是站对了位置。美国最近一项研究显示 ,人类的左耳接收诸如“我爱你”等甜言蜜 语,比右耳来得敏锐,因此如果想对情人示 爱,最好站在对方的左边。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5、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为 肤觉。
包括触觉、压觉、冷觉、温觉、痛觉。皮 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 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冷和热的感 觉。
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压力敏感性不同,如 指尖对刺激位置感觉的精确度是后背的10 倍。
肤觉在人类的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个方 面是:触摸。通过触摸,你可以和他进行交 流,这个人是你渴望给予或接受安慰、支持 、爱和热情的人。
某种感觉能力有缺陷的人,可以通过发展另外一 些感觉能力而得到补偿。例如盲人一般具有较好 的听觉和触觉能力,可以通过脚步声或拐杖击地 的回响来辨别附近障碍物、房屋、河流、旷野等 地形,也可以通过触摸觉“阅读”盲文。
➢ 感觉的现象
1、感觉适应
定义: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 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闪光融合现象
心理学 第四章 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

感觉的含义
要点: ❖ 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 ❖ 个别属性 ❖ 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知觉的含义
要点: ❖ 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 ❖ 整体反映 ❖ 不仅有赖于知觉对象,而且有赖于知觉的主体,具
有一定倾向性,受到主体已有知识经验和各种心理 特点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等等的影响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12-Dec-2020.12.12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2.1213:57:3812 December 202013:57
• 第一节 注意 • 第二节 感知觉 • 第三节 记忆 • 第四节 思维
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对事物的主观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拟定目标计划并执行的意志行动
心理现象
个性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三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角度
基于信息加工观点 人脑和计算机都是一个智能系统 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用信息加
2020 1:57:38 PM13:57:382020/12/12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2/
谢 谢 大 家 2020 1:57 PM12/12/2020 1:57 PM20.12.1220.12.12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2-Dec-2012 December 202020.12.12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213:57: 3813:5 7Dec-20 12-Dec-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 觉
颜色、模式、结构、运动、 空间深度 噪音、音调 触、痛、温、冷 气味 味道 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位置 空间运动、重力牵引 身体疲劳,饥渴和内脏器 官活动不正常
肌肉、肌腱、 肌肉、肌腱、关节的神 关节 经纤维 内耳 内脏器官 半规管的毛细胞和前庭 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 梢
三、知觉的分类
(一)根据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分(视 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摸 知觉等); (二)根据知觉的对象分(对物的知觉 和社会知觉) (三)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分(正确的知觉和错觉)
(二)青少年感知的特点
(104—106页)
(三)感知能力的培养
(107—110页)
案例分析练习
1、美国的“兰本达教学法”在讲授“空气” 的课文时,要求每个学生带一个无色透 明的塑料袋。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把 空气装在塑料袋里,充分地认识和了解 空气能感觉到的各种特性。 请问,在这种方法中,学生可通过 哪些感觉认识空气?这种方法符合哪些 知觉活动的规律?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中央窝以外的整个网膜上,
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 但不能分辨颜色 。(弱光下斜视比正视 效果好)
视锥细胞:集中在中央窝附近,专门
反应颜色,强光下起作用。(缺少某些 视锥细胞会产生色盲)
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由许多部分组成的,但 人并不把对象知觉为许多个别的孤 立部分,而总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 的整体;或在刺激不完备的情况下, 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刺激进行加工 处理,使知觉仍保持完备性的特征。
(97页)
整体性
图中有什么?
下面将以很快的速度 呈现图片,请看仔细, 图片上有什么?
第四章 感知觉
主要内容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分类 三、知觉的分类 四、感觉的一般规律 五、知觉规律 六、感知规律的应用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86页)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94—95页)
四、感觉的规律
Biblioteka (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适应 对比 相互作用 (三)感受性的发展(感官机能的补偿作 用)
(95—96页)
五、知觉的规律
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六、感知规律的应用
(一)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 现在直观教学方面)
(102—104页)
(89—91页)
四、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有关概念 感受性——人的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绝对感受性——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对差别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所需 的最小差别量。
谢谢!
对物的知觉
1、时间知觉(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持 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2、空间知觉(个体对物体的形状、 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 觉) 3、运动知觉(个体对物体的静止、 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知觉)
时间知觉
借助中介(周期性现象;人造计时工具) 对一段时间的知觉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 响: 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对事物的态度(期待或回避) 情绪(“欢乐恨时短,寂寞嫌时长”)
发展体盲运动
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理解性
理解性是指个体对知觉 对象总是以自己的经验 予于解释并力求用词来 标示它。“是什么„„”
(99页)
你看到了什么?
下面图形有何不妥?
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 内改变时,知觉的形象 仍保持相对不变。
(99页)
形状恒常性
两张照片有何不同?
恒常性
2、在《盲人摸象》的故事中,摸到大象腿的 盲人说:“大象像柱子”,摸到大象耳朵 的盲人说:“大象像蒲扇”,摸到大象背 的盲人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大象 鼻子的盲人说:“大象像管子”,摸到大 象尾巴的盲人说:“大象像绳子”。 请你用知觉的规律分析这一故事。
本章重点
1、感觉、知觉的概念 2、感觉的规律 3、知觉的规律 4、青少年感知的特点及培养
空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1、对物的错觉 2、对人的错觉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 刻板印象
大小错觉
长短错觉
平行线错觉
对比
对比
选择性
个体不是对所有的信息 都作出反映,而是把其 中的一些当做知觉对象, 而把另一些当做知觉背 景。
(97页)
人——柱子 ?
双关图
(88页 )
感觉系统
感觉类型
视觉 听觉 皮肤感觉 嗅觉 味觉 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刺 激
光波 声波 外界接触 可挥发物质 可溶解物质 身体运动 机械和重力 内脏器官的 活动变化
感觉器官
眼 耳 皮肤 鼻 舌
感 受 器
视网膜的锥体细胞和杆 体细胞 基底膜上的毛细胞 皮肤神经末梢 嗅上皮毛细胞 舌头上的味蕾
(88页 )
感觉和知觉的特点
是低级心理过程,是人和动物都 具有的; 对成人来说,不存在单纯的感觉 对人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感觉, 认识活动会产生严重障碍。
二、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 根据刺激 的来源分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肤觉
内部感觉
动觉 静觉(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