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课程设计》大纲
邵阳学院地图学大纲

《地图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1000104课程英文名称:Cartolog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总学时:64 其中:讲课时数:50 实验时数:14 学分:4学分编写人:张新主审定人:莫晓红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地图学》是我国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地图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绘制专题地图的能力;为地理信息系统等后续课程和从事中学地理教学以及为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重点掌握地图基本要素、特征以及各类型地图投影判断、地图概括过程、方法和影响因素、地图符号设计方法、各类型地理事物表示方法;掌握专题地图设计;了解地图学的发展简史,地图学的现代进展,地图学的相关学科,地图的类型、功能与应用,了解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导论、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地图表示、地图图型、地图复制等。
导论主要讲述地图基本要素、地图特征、地图学发展史以及各分支学科;地图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地图投影概念、一些主要地图投影特点、依据等内容;地图概括包括概念、方法、步骤、影响因素、数量分析方法等内容;地图符号包括几种量表法、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的设计方法以及在地图制作过程中学会运用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进行整体设计;地图表示包括各类地理现象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一些常见地图表示方法;地图图型包括普通地图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示、专题地图的内容与设计。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掌握《高等数学》和《测量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
同时,本课程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地貌学》和《地质学》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及学时分配建议学时分配建议(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推荐教材:蔡孟裔,毛赞猷等.地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参考书目:张力果.地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AH罗宾逊.地图学原理.第五版.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廖克等.地图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金谨乐等.地图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尹贡白等.地图概论.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吴忠性.地图投影.北京:测绘出版社,1980(三)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笔试采用闭卷方式;该门课程最终成绩构成包括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及期末考试成绩(30%)。
地图学课程设计

地图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地图内容:环境地貌图班级:城乡09-1指导老师:祁向前学号:姓名:1目录摘要 (2)关键字 (3)设计目的及意义 (3)设计原理 (3)设计方案 (3)设计步骤 (4)结论 (6)参考文献 (6)心得体会 (7)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地图学课2程作为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针对该课程发展快、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在地图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点、线、面的地图要素的表达方式将专题地图上各要素完整、详尽的表达出来。
关键字:专题地图,Arcview , CorelDREW12,一、设计目的及意义:地图学课程的实践性强, 实验教学内容信息量非常大, 通过有限的实验教学课时,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将会对我们有很大的提高:(1)强化地图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地图制图分析、设计的综合素质,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 对理论知识体系和课程实验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合,(2)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地学专业制图软件的使用, 掌握常规地形图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体会专题地图设计的步骤过程, 学会地图专题制图开发制作方法; 提高了利用专业地图制图软件Arcview的应用系统能力。
注重学生地图学基本知识的提高, 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注重学生利用软件设计能力的培养, 最终要达到掌握方法、培养能力目的。
(3)更好的表现出云南省各地区农、林、牧、渔业的组成比例,更好的发现各地区的优势产业,从而加强各地区的联系,使地区间优势互补发挥到最大。
二、设计原理:本次课程设计运用了定点符号法、定位图表法、分级比值法。
(1)定点符号法:点状要素常用定点符号法表示,简称符号法。
它是用各种不同形状、大小、颜色和结构的符号,表示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的差别,大小表示数量的差别,结构符号表示内部组成,定位扩展符号表示发展动态。
安师大《地图学》实验大纲

《地图学》实验大纲
一、实验的性质与任务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
1、地图投影的判别。
理解并掌握地图投影选择的原则、方法,并对相关地图的投
影进行辨识。
要求完成实验过程并写出实验报告。
2、地图概括一用等比数列法进行河流的选取。
掌握水系概括的方法、步骤。
并通过实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图概括理论的消化和理解。
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3、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制图。
理解并能区分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的差异,并能基于统计数据特征选择正确的方法制图。
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4、地形图的阅读与量算。
理解并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阅读和量算的方法、步骤。
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5、计算机辅助专题地图制图。
1)学习制图软件的操作方法。
2)初步掌握专题地图编制及设计过程。
3)写出实验报告。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Cart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和地图分析应用技能。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能力、地形图修测能力、阅读和应用各类地图的能力、编绘专题地图的知识等,以此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 1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现代地图学的科学概念和发展体系。
(二)理解地图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地图的分类系统和功用。
(三)掌握地图基本知识、地图投影等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专题地图的编绘制作及在环境资源分析中的应用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导论2学时第一节地图的特征及定义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定义、地图的构成要素第二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知识点:地图的功能、地图的类型第三节地图的历史与现代发展(自学)第四节地图的成图方法知识点: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第五节地图学的定义与相关学科知识点: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与地图学相联系的学科本章小结重点: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分类难点: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思考题:地图、地图学的定义;地图的基本特征、分类(按内容分类、按比例尺分类等)及功能;测制地图的方法;地图的构成要素作业:名词解释:地图学、地图、地理图、地形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1、地图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3、地图的分类建议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 2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6学时第一节地球体2学时知识点:地球体的基本特征、地理坐标第二节大地测量系统知识点: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大地控制网第三节地图投影4学时知识点: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变形、地图投影的分类、地图投影的选择第四节地图比例尺知识点: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地图比例尺的表示、变比例尺本章小结重点:地图投影基本概念和地图投影方法难点:地图投影变化和地形图投影思考题:多圆锥投影的概念;普通多圆锥投影、等差分纬线投影、桑逊投影、彭纳投影的特点和应用;地图投影判别的方法;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变化、表现形式和特殊比例尺作业:名词解释:地图比例尺、主比例尺、变比例尺、地图投影、长度比、长度变形、面积比、面积变形、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圆柱投影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概念的影响?2、传统上地图比例尺表现为哪几种形式?3、地图比例尺的作用?4、地图投影变形分布的规律是什么?5、什么是变形椭圆?研究变形椭圆有何意义?5、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各类投影有何特点?6、地图投影按构成方式分为哪几类?经纬网的构成有何特点?7、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8、在实际航海中,为什么要把等角航线和大圆航线结合起来航行?— 3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第三章地图概括2学时第一节概述知识点:地图概括的性质、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第二节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知识点:选取、简化、夸张、符号化本章小结重点:地图概况的性质和地图概况的数量分析方法难点:开方根规律的应用思考题:地图概括的概念和意义;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作业:名词解释:地图概括、简化、移位/位移1、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地图概括中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在地图概括中简化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在地图概括中夸张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第四章地图符号化4学时第一节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2学时知识点:地图符号的特征和功能第二节符号的分类与量表知识点:地理现象的空间维度及其符号化、属性特征度量标准及其符号化第三节符号的视觉变量知识点:视觉变量、视觉变量的组合第四节色彩2学时知识点:色彩的三属性、色彩的命名、地图用色设计第五节符号与图形的心理感受特点— 4 —知识点: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第六节注记知识点:注记的作用、注记的设计本章小结重点:地图符号的分类和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地图学课程设计》大纲

《地图学课程设计》大纲一、目的、内容和要求1、目的通过本项课程设计,掌握地理底图和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制图软件编绘地图,提高数据资料收集、图形化设计和信息综合表达的能力。
2、内容具体内容包括:2.1地理底图的编制:(1)投影网格与比例尺:依据地图内容、用途选用等比例尺底图,注意图廓的配准、注记与经纬网密度删减。
(2)水系:选用河流、湖泊、水库、海岸线等,适当概括。
(3)居民点:居民点分级、概括,地名分级注记。
(4)边界线:视专题地图需要选取(国、省、市、县、镇边界),线性符号选用与设计。
(5)交通线:铁路(车站)、国道、高速公路和水运航线(码头)(6)地貌信息:根据专题需要,选取少量等高线。
2.2专题地图设计(7)收集专题信息相关的图件、文本、数据和参考资料。
(8)资料加工处理,数据统计分析,图象资料运用。
(9)专题内容表示:符号设计与表现形式,图例系统设计。
(10)地图概括:地图内容的选择,点、线、面要素的分类、简化、夸张与合并。
(11)图面内容设计:地图幅面上图名、图例、主图、附图、图表、比例尺、文字等位置安排;图廓、色彩、网纹配置、版权说明等。
2.3 编写专题地图说明书(12)资料与数据来源,分析方法与成图过程。
(13)专题信息导读:专业信息时空分布规律、成因与对策分析。
(14)存在问题分析。
2.4 地图专题内容佛山市1:10万地理地图(行政分区地图)基础上,编绘旅游专题、经济专题、人口专题、交通专题、城市专题、环境专题等。
3、要求学生地图课程设计时按地图出版设计要求进行,每人按时上交一份装订成册的专题地图(二分之一开本787*960,彩色打印)及其说明书,并备份存档电子文本和图象、图形格式文件一套。
二、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地图学》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设计任务可在课程进行至三分之一时布置,期末需要1周时间完成课程设计。
三、考核方式与办法1、考核依据:课程设计的完成情况,包括地图的信息量、图面质量、美术效果与创意、地图说明书等。
地图学课程设计河海大学

地图学课程设计河海大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地图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制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图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地图,进行地理信息的查找、分析和运用,具备基本的地图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地图在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地图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方法。
1.地图的基本概念:介绍地图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使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2.地图的类型:介绍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的种类和特点,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地图。
3.地图的制作方法:介绍地图的绘制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图的投影、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的确定和表示。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图案例,使学生了解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图学》教材,系统介绍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地图学著作和论文,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地图制作过程的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地图制作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绘图板、比例尺、画图工具等,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
地图学教学大纲分解

地图学教学大纲说明《地图学》是高等师范地理教育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任务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在学习地理专业各课程、从事地理教育和野外地理工作所必需的地图知识以及基本的编辑、绘图技能。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图的性质、特点和用途,并能正确地阅读和使用地图。
2.使学生了解常见绘图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初步形成编辑、绘制专题地图、教学挂图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地图阅读与图上作业。
三、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详见表1)附表1地图学学时分配表四、建议使用教材: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6五、主要参考书:1陆淑芬.《地图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张立果.《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3廖克.《现代地图学》.科学出版社.20034许耿.《地图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六、考试考核方式: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通过闭卷形式的笔试考试;基础实验和基本技能部分在实验过程中适时进行考核,编绘地图的基本能力通过地图的编绘实践考核。
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配置条件:地图学理论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及常规教学手段进行以讲授为主,学生的自学为中心的教学学习。
实验及基本技能部分主要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技能和技巧。
教学配置条件为:常用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常规测图、绘图工具:如绘图工具、求积仪等;常用测图、绘图软件:如MAPINFO、MAPGIS等类似软件等八、实践环节及其安排:通过使用测绘仪器绘制校园地形图。
九、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了解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习方法2.了解地图学的发展以及重要的地图作品和历史人物。
3.认识地图的特性、分类和功用。
教学重点:地图的定义、特性、作用。
教学难点:地图的特征新知识点:地图的特征和分类实验实习:了解实测成图的基本程序,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地图学课程设计

地图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地图学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地图知识的学习,实现以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2)培养学生识别和解读地图符号、比例尺、方向等要素的能力;(3)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分布特点,提高地理素养。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提取的能力;(2)提高学生使用地图导航、规划路线的实践操作技能;(3)锻炼学生通过地图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索地理奥秘的热情;(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国家地理发展的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地理学科的一部分,以实用性和实践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和地理技能。
学生特点: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阶段,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地图知识基础薄弱,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地图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地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地图学教学内容如下:1. 地图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地图的定义、功能、分类(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遥感地图等)以及各类地图的用途。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地图与地理信息”。
2. 地图三要素:详细讲解地图的符号、比例尺、方向,使学生能够熟练识别和运用。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地图的三要素”。
3.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应用,为学生了解现代地图制作技术打下基础。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导航、规划路线等实际操作,提高地图应用能力。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地图的应用与实践”。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地图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周:地图三要素(符号、比例尺、方向);第三周:地理信息系统简介;第四周:实践操作及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课程设计》大纲
一、目的、内容和要求
1、目的
通过本项课程设计,掌握地理底图和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制图软件编绘地图,提高数据资料收集、图形化设计和信息综合表达的能力。
2、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
2.1地理底图的编制:
(1)投影网格与比例尺:依据地图内容、用途选用等比例尺底图,注意图廓的配准、
注记与经纬网密度删减。
(2)水系:选用河流、湖泊、水库、海岸线等,适当概括。
(3)居民点:居民点分级、概括,地名分级注记。
(4)边界线:视专题地图需要选取(国、省、市、县、镇边界),线性符号选用与
设计。
(5)交通线:铁路(车站)、国道、高速公路和水运航线(码头)
(6)地貌信息:根据专题需要,选取少量等高线。
2.2专题地图设计
(7)收集专题信息相关的图件、文本、数据和参考资料。
(8)资料加工处理,数据统计分析,图象资料运用。
(9)专题内容表示:符号设计与表现形式,图例系统设计。
(10)地图概括:地图内容的选择,点、线、面要素的分类、简化、夸张与合并。
(11)图面内容设计:地图幅面上图名、图例、主图、附图、图表、比例尺、文字等
位置安排;图廓、色彩、网纹配置、版权说明等。
2.3 编写专题地图说明书
(12)资料与数据来源,分析方法与成图过程。
(13)专题信息导读:专业信息时空分布规律、成因与对策分析。
(14)存在问题分析。
2.4 地图专题内容
赣州市地理地图(行政分区地图)基础上(网上搜索),编绘旅游专题、经济专题、人口专题、交通专题、城市专题、环境专题等。
3、要求
学生地图课程设计时按地图出版设计要求进行,每人按时上交一份装订成册的专题地图(二分之一开本787*960,彩色打印)及其说明书,并备份存档电子文本和图象、图形格式文件一套。
二、时间安排
在第四学期完成《地图学》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设计任务可在课程进行至三分之一时布置,期末需要1周时间完成课程设计。
三、考核方式与办法
1、考核依据:课程设计的完成情况,包括地图的信息量、图面质量、美术效果与创意、地图说明书等。
2、成绩评定100分制:优(100-90)、良好(89-80)、中(79-70)、及格(69-600)、不及格(低于60)。
四、地点
一般情况下在赣州市范围,校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