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基础知识讲座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ppt课件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ppt课件
5、建筑材料和构造的基本知识 5、1 建筑材料 5、1、1 建筑材料的分类 5、1、2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5、2 建筑构造 5、2、1 研究对象 5、2、2 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7、3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15~19世纪) 7、3、1 文艺复兴建筑 7、3、2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实例 7、3、3 巴洛克建筑实例 7、3、4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4、2 建筑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关系 2、4、3 要了解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5 场地总平面设计 2、5、1 功能分区 2、5、2 建筑布局 2、5、3 竖向设计 2、5、4 场地排水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5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1、5、1 纵坡的确定 1、5、2 竖曲线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5、3 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 5、3、1 防水构造 5、3、2 防潮构造 5、3、3 保温构造 5、3、4 隔热构造 5、3、5 变形缝构造

城市规划经典课件.ppt

城市规划经典课件.ppt
1 城市规划的概念 (2)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
“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一 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 发展,以满足社会与经济的需要”。
一 城市规划的概念、作用和任务
1 城市规划的概念 (3)教材提出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为了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确定城市性质、规 模、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用地,协 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 部署和全面安排
•某大城市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图为该市市域城镇体系 规划。该市位于黄河之滨,某山脉东侧。黄河从市域 东侧穿过,黄河在该市范围内的河道较宽,但航道很 浅。 •全市总面积为3499平方公里,现状市区城市人口47.5 万人,规划总人口89.38万人。建成区面积47.4平方公 里,下辖三区两县,其中包括5个镇和21个乡,213个 行政村。市域城镇体系由1个中心城市、2个市辖建制 镇(县城驻地)、5个县辖建制镇组成。 •规划“H”形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设置两条南北国 道、一条高速公路和国家干线铁路南北向通过市域。 机场位于黄河东岸(机场用地属于另外城市),在市 区和机场之间设置一条等级较高的公路。
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人口资 源、风景旅游资源) 经济基础条件分析(区位、对外开放、 旅游业发展、开发区发展)
3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云南省城市化发展目标:
2010年:全省城镇人口1500万,城市化水平 33%,建成7个中等城市;把昆明建成我国重 要的旅游、商贸现代化城市;县城和建制镇的 城市功能和经济辐射能力明显增强
(7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3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8 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 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规划基础知识ppt课件

规划基础知识ppt课件
LOGO
规划基础知 识
精品课件
规划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二、建筑间距 三、建筑后退
精品课件
规划基础知识
精品课件
一、名词解释
➢(1)五线
红线: 红线有很多种,包括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和建筑红线。
道路红线:是指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 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 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规划基础知识
精品课件
一、名词解释
➢(3)建筑密度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 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 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
计算公式: 建筑密度=(建筑的基底总面积÷规划用地面积)x100%
➢(4)绿地率
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精品课件
一、名词解释
➢(2)容积率
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建筑面积(含半地下室)的总和与用地 面积的比值 。
计算公式: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 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一个良好的居住 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
规划基础知识
二、建筑间距
精品课件
医院病房大楼、休(疗)养院,幼儿园、托儿所和中、小学教学楼等建 筑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房间冬至日满窗日照时数不少于连续2小时; 多层公共建筑的间距,在参照同类型布置方式的住宅建筑间距要求,且满足专业 规划及消防要求的同时可酌减10-20%。高层公共建筑的正面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 物高度的0.5倍,侧间距不小于9m,侧面开窗时其间距不小于13m; 多层标准厂房和仓库建筑的间距必须满足消防要求,同时应考虑货物运输和装卸 的要求。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PPT资料54页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PPT资料54页
是建造建筑物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 主要包括:房屋结构材料、墙体材料、
屋面材料、隔热、隔声材料、内外墙装饰材 料等。
(二)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类
(1)金属材料 (2)非金属材料 (3)复合材料
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住宅建筑对居住用 地的覆盖率。即: 居住建筑密度居 居住 住建 建筑 筑用 基地 底面 面 (积 积%);
7、居住面积密度: 居住面积密度居住居建住筑面用积地面(积㎡/ha);
8、容积率(居住建筑面积密度): 容积率 居居 住住 建建 筑筑 用面 地积 面积(㎡/ha);
批后管理主要是按照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体系对 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的查禁工作。
第二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技术经济指标
一、居住区的组成和规模 (一)居住区的组成
居住区的组成有用地和工程构成。 按居住区内用地性质划分: 1、居住建筑用地; 2、公共建筑用地; 3、道路广场用地; 4、公共绿地和体育场地 5、其它用地。
1、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
幅面代号
0
1
2
3
4
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C
10
10
10
5
5
A
25
25
25
25
25
Ai
A0
A1
A2
A3
A4
(2)图标和会签栏
设计单位全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审定 校核 设计 制图
工程名称
项目
图名
(首层平面图或结构扩初说 明)
2、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建筑 (2)砖混结构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_567节PPT

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_567节PPT

⒊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 景或公园、硬质景观(如道路或街道)、广场及娱乐空间等。 开敞空间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客体。
⒋建筑小品和标志:建筑小品和标志常被称为“街头家具”。 主要包括:公用设施、灯具、水体、雕塑、座椅以及各种标志。
⒌城市土地: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也是城市设计的一项关键要 素。是指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时间和空间是土地 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
城市设计就应尽力利用可用的条件,创造出各种不同的 城市环境。
7
(E)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各项物质要素
城市设计是各物质要素的综合设计,它包括功 能和美观两方面的要求。作为功能要求,是为了满足 人的多样化的活动要求,前已述及;作为美学原则, 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平面布局的清晰:即城市结构的条理性,它能使人们容
6
(D)尽可能的提供多样性服务
社会越发展,人们的观念越多样化;同时,人们的业余 时间越多,对多样性的要求也越迫切。只有城市环境的多 样性才能为人们提供选择的可能,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 不同爱好的居民的需求。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不同心情下,对城市环境 的要求也会变化。有时想要安宁的、自然清静的环境,有 时又会希望热闹的、令人兴奋的环境。
马斯洛的“需要等级说”: 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 三是社交的需要,四是心理的需要, 五是自我完成的需要。
5
(C)保持环境特色
每一城市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上都有自己的特 色,新的城市设计也应有明显的感性特征,以便识别 和记忆。城市设计的特色主要来源于客观环境的特色, 这些特色包括: 1.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地形、植被、气候等。 2.人工环境,如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等。 3.人文环境,如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风尚等。

城市总体规划培训课件专题知识讲座共53页文档

城市总体规划培训课件专题知识讲座共53页文档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座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城市规划专题教学讲座PPT

城市规划专题教学讲座PPT

交通规划技术
运用交通工程学、交通流 理论等技术手段,优化城 市交通网络布局。
城市规划的数据分析
人口数据分析
通过人口普查、抽样调查等数据, 分析城市人口规模、结构及分布 情况。
经济数据分析
收集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等数 据,分析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
环境数据分析
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 评估城市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
城市规划的软件与工具
GIS软件
如ArcGIS、QGIS等地理信 息系统软件,用于空间数 据管理和分析。
统计分析软件
如SPSS、SAS等统计软件, 用于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规划设计软件
如AutoCAD、SketchUp 等设计软件,用于城市规 划设计和可视化展示。
06
城市规划教育与实践
城市规划教育体系
城市规划专题教学讲 座
目录
• 城市规划概述 • 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 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 城市规划的技术与方法 • 城市规划教育与实践
01
城市规划概述
城市规划的定义与目的
总结词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建设和管理的一系列战略和策略,旨在提高城市的 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03
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划法
规定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 修改和监督检查,确保城市规
划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土地管理法
规范土地利用和管理,确保土 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 用。
环境保护法
保护城市环境,防治污染和其 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 安全。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建筑 ,传承城市历史和文化。
总结词
城市规划的原则包括统一性、可持续性、公正性和实 效性等,而要素则包括土地、交通、环境、经济和社 会等方面。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课件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课件
规划审批的公众参与
强调公众参与在规划审批中的重要性,提高 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规划审批的标准
说明规划审批的标准,包括规划符合性、技 术可行性、环境影响等方面。
规划审批的结果
介绍规划审批的结果,包括批准、修改、驳 回等情况的处理方式。
规划实施
规划实施的组织
介绍规划实施的组织架构、责任分工 和实施计划。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城市规划概述 • 城市规划的要素 • 城市规划的程序 • 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 城市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01
城市规划概述
城市规划的定义
01
02
03
城市规划定义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 展、建设和管理的一系列 决策和行动的总体安排之一,其城市规划实践具有借鉴意义。东京的城市规划注重提高 城市的韧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推动城市创新和科技发展,使东京成为全球最具 现代化和科技感的城市之一。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北京奥运会场馆规划
北京奥运会场馆规划是北京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之一。通过规划,奥运会场馆 不仅满足了赛事需求,还成为城市新的地标和公共空间,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 和经济发展。
社区规划法
这种方法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对社区的需求、资源和发展 潜力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符合社区实际的发展规划。
问题导向法
这种方法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和研 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比较规划法
这种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模式、规划方案等,借 鉴成功的经验,避免失败的教训,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 合理的城市规划。
上海世博园区规划
上海世博园区规划是上海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之一。通过规划,世博园区成为 集会展、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推动了上海的国际化和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人们感知城市经历了
北京
三个过程,即:想
象、体验、回忆,
一个城市给人映象
最深的就是城市特
色,城市特色是城
市在形成发展中所
具有的自然风貌、
形态结构、文化格
调、历史底蕴、景
观形象、产业结构
和功能特征的总和,
不同的城市特色所
具有的城市辐射力、 知名度与吸引力形
西安
成了一个城市的品
牌,在一定的空间
范围产生不同的品
牌效应,如:当我
们说到北京、上海、
西安和纽约、巴黎、
伦敦等等,它远远
不是一个名词而是
一种文明的标志。
上海 伦敦 纽约
5
第一部分 城 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与城市化
6
一、城市的产生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手工业生产
作坊
商品交换
市场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阶级分化
保护奴隶主阶级
大小城镇连成一片, 人口约4000万, 长达1000多公里, 宽约200公里
21
22
(三)近现代城市发展特征。
•城市发展加快,变化日趋剧烈 •城市结构复杂,规模日趋增大
郊区化倾向 单中心 单一城市
多中心 城市群、城市带
• 人口急剧向城市聚集,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20世纪末期 世界城市化水平达47%
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达75%
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0%
23
(四)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1).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2).城市随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发展进步
(3). 城乡不分------城乡对立------城乡融合
24
(五)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专家预测未来城市发展将会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第四次技术革命: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第三次产业革命) 社 会 形 态: 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亦或新的社会形态 经 济 结 构: 知识社会产业结构(知识密集)知识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 动力 城 市 发 展 展 望:网络型城市体系
城市的发展更多地注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 世界上70%以上的人将居住在城市 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
3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类发展的终极追求就是人们为生 存聚集于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居留于城市,而休 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 生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对城市最初形态的理性认 识和感悟,古罗马思想家说,城市是理性和优雅的产 物,为此西方有一句谚语说“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 的”。它由此诠释了城市的出现是伴随着人类走向成 熟、文明的过程和标志,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城市也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人们感 知城市经历了三个过程,即:想象、体验、回忆,一 个城市给人映象最深的就是城市特色,城市特色是城 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 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 总和,不同的城市特色所具有的城市辐射力、知名度 与吸引力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品牌,在一定的空间范围 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如:当我们说到北京、上海、 西安和纽约、巴黎、伦敦等等,它远远不是一个名词 生
城市文化形成
城市
7
城市的出现是人 类走向成熟和文 明的标志,也是 人类群居生活的 高级形式。城市 是人类的主要组 成部分,城市也 是伴随人类文明 与进步发展起来 的。
8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 如13世纪的地中海岸、米兰、威尼斯、巴 黎等,都是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其中 威尼斯在繁盛时期,人口超过20万,工业 革命之后,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由于农 民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城市获得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英国、美国、德国与法国等西方国家,绝 大多数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里,这不仅 是富足的标志,而且是文明的象征。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吴越春秋》)
城市化水平低:
直至1800年,世界城市总人口数仅为 2930万人,只占世界总人口的约 3%。
尽管出现过规模相当可观的城市(如我国的唐长安城和西方的古 罗马城的人口都达到了100万左右),并在城市和建筑方面留下了十分 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12
古代城市的发展 • 历史时期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约5000年) • 经济结构 农业社会产业结构 • 技术进步 商业、手工业发展缓慢,技
15
伦敦城的扩展
16
大伦敦地区 卫星城分布
17
日本东京 大都市圈
18
日本东海道 大都市带
长约600公里 宽约30-40公里 占日本国土面积20% 居住人口6000万人 国民生产总值占 日本全国的70%以上
19
巴黎都市区
20
美国东海岸大城市连绵区
以波士顿、纽约、费拉 德尔菲亚、巴尔的 摩、华盛顿五大城 市为中心,
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20-50年代,新能源、新材料的发明。 工业 门类增多,出现更多的就业机会 。世界人口快速向城市聚集。 城 市开始向空中发展, 并开始出现城市群、城市带。
14
近现代城市的发展
历史时期: 18世纪末至今200余年
社会形态: 经济结构: 技术进步: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并存 工业社会产业结构 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 取得突破性进展
术未有突破性进展
13
(二)近现代城市的发展
第一次技术革命: 1784年英国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产业革命) 现 代工业产生(冶金、机械工业) 轮船、火车工业规模增大, 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
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汽 车、飞机出现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出现郊区化现象, 城市结构 渐趋复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讲座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部分 城 市与城市化
第二部分 如 何 规 划 和 建 设 好 城市
第三部分 富民的城市规划与发展 方向
9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手工业生产 商品交换
作坊 市场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阶级分化
保护奴隶主阶级
城池
·礼制制度、 文字、宗教的产生
城市文化形成
城市
10
城市出现最早的区域
11
(一)古代城市建设特征。
城市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 城市结构简单,规模小 城市职能简单,更多的是政治、军事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