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片段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名著阅读《西游记》试卷答案与解析

名著阅读《西游记》试卷答案与解析

《西游记》名著阅读与答案解析一.综合读写(共1小题)1.班上开展“穿越名著时空,结交名人朋友”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猪八戒、鲁智深、杨修、林黛玉”中挑选一人交朋友,仿照示例,写出理由,不超过50字。

示例“曹操,我心中的英雄。

《三国演义》中,尽管他多疑妒杀了杨修,但我却敬佩他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才略。

”二.名著人物(共3小题)2.的妖怪,惯施甘雨,唯每年需吃一对童男女,悟空请来收伏妖怪,原是池中金鱼走脱成精。

3.师徒入金平府城元宵看灯,三头犀牛精擒走唐僧,指点悟空上天请来四木禽星降妖,抓了辟尘大王,井星咬死,众神又捉辟暑大王。

4.三怪将师徒放入笼内蒸时,悟空脱身,救出唐僧等,却被魔头察觉,又将唐僧等人捉回。

悟空拜请,并与、二菩萨分别收伏自己的坐骑。

三.名著情节(共36小题)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

’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①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②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6.《西游记》目录(摘选)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十二回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显圣化金蝉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降魔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

三借芭蕉扇阅读理解

三借芭蕉扇阅读理解

三借芭蕉扇阅读理解这一日,孙悟空来到翠云山芭蕉洞借扇子。

铁扇公主不但不借,反而取出扇子一扇,把悟空扇出五万多里。

次日,悟空又来到翠云山。

他变作一个小虫儿,躲在茶沫下面,来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

他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疼痛不已,只好将芭蕉扇借给悟空。

悟空满心欢喜,拿了扇子来到火焰山尽力一扇,谁知火焰竟然烘烘腾起;再一扇,火更大了;又一扇,那火焰足有千丈之高。

悟空方知自己被铁扇公主骗了,扇子不是真的。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

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孙悟空借扇子的事情告诉了他。

假牛魔王先是故意捶胸顿足,提醒铁扇公主保管好真扇子,又套出了真扇子的使用口诀。

悟空拿到扇子,学会了口诀,现了本来面目,径自出了芭蕉洞。

再说牛魔王得知此事,连忙追了上去,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又从悟空手里把扇子骗了回去。

孙悟空大怒,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

孙悟空和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

牛魔王抵挡不过,大败而逃。

铁扇公主连忙把真扇子献了出来。

孙悟空拿着真扇子,走近火焰山,用尽气力扇去。

只一扇,那火焰便灭了;又一扇,清风微动;再一扇,细雨霏霏。

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扇,大雨哗哗而下。

孙悟空把扇子还给铁扇公主,师徒四人继续向西走去。

(1)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子,一借,二借,三借。

(2)“孙悟空和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

”从这句话加点的部分可以看出(3)用“”在短文中画出写悟空每次借扇的方法的句子。

短文为什么要详细写悟空一次又一次地借芭蕉扇呢?(4)短文题目是三“借”,为什么不用三“骗”?答案:(1)扇出五万多里铁扇公主骗了,拿了把假扇子牛魔王变成的猪八戒骗走(2)例:这场恶战非常激烈(意思对即可)(3)画:这一日……只好将芭蕉扇借给悟空。

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使用口诀。

是为了体现悟空坚忍不拔、不怕挫折的精神。

(4)例:首先,“骗”是不用还的,而悟空最后还是把扇子还给了铁扇公主;其次,“借”体现了悟空的机智,饱含赞美。

《三调芭蕉扇》阅读答案及解析

《三调芭蕉扇》阅读答案及解析

《三调芭蕉扇》阅读答案及解析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话表牛魔王赶上孙大圣,只见他肩膊上掮着那柄芭蕉扇,怡颜悦色而行。

魔王大惊道:“猢狲原来把运用的方法儿也探取得来了。

我若当面问他索取,他定然不与。

倘若煽我一扇,要去十万八千里远,却不遂了他意?我闻得唐僧在那大路上等候。

他二徒弟猪精,三徒弟沙流精,我当年做妖怪时,也曾会他,且变作猪精的模样,返骗他一场。

料猢狲以得意为喜,必不详细提防。

”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只是身子狼犺些,欠钻疾,不活达些;把宝剑藏了,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即变作八戒一般嘴脸,抄下路,当面迎着大圣,叫道:“师兄,我来也!”这大圣果然欢喜。

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着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

见是个八戒的模样,便就叫道:“兄弟,你往那里去?”牛魔王绰着经儿道:“师父见你许久不回,恐牛魔王手段大,你斗他不过,难得他的宝贝,教我来迎你的。

”行者笑道:“不必费心,我已得了手了。

”牛王又问道:“你怎么得的?”行者道:“那老牛与我战经百十合,不分胜负。

他就撇了我,去那乱石山碧波潭底,与一伙蛟精、龙精饮酒。

是我暗跟他去,变做个螃蟹,偷了他所骑的辟水金睛兽,变了老牛的模样,径至芭蕉洞哄那罗刹女。

那女子与老孙结了一场干夫妻,是老孙设法骗将来的。

”牛王道:“却是生受了,哥哥劳碌太甚,可把扇子我拿。

”孙大圣那知真假,也虑不及此,遂将扇子递与他。

原来那牛王,他知那扇子收放的根本;接过手,不知捻个甚么诀儿,依然小似一片杏叶,现出本相,开言骂道:“泼猢狲!认得我么?”行者见了,心中自悔道:“是我的不是了!”恨了一声,跌足高呼道:“咦!逐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儿鹐了眼睛。

”狠得他暴躁如雷,掣铁棒,劈头便打……(节选自《西游记》,选文有删改)20. 选文出自哪个情节?请概括选文所写故事情节之前与选文密切相关的情节内容。

21. 文中哪句话最能写出芭蕉扇得而复失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2. 结合文段简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写出两点即可。

新人教版名著阅读西游记重点章节阅读训练一答案

新人教版名著阅读西游记重点章节阅读训练一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名著阅读《西游记》重点章节阅读训练(一)(答案)…(一)大闹天宫正嚷间,大圣到了,叫一声“开路!”掣出铁棒,晃一晃,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丢开架子,打将出来。

九曜星哪个敢抵,一时打退。

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儿,实有!实有!你如今待要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到此收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踩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

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那美猴王轮起金箍棒,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急入中军帐下,对托塔天王道:“那猴果十分骁勇!我等战他不过,败阵来了。

”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齐出师来斗。

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

你看这场混战好惊人也:寒风飒飒,怪雾阴阴。

寒风飒飒,怪雾阴阴。

那壁厢旌旗飞彩,这壁厢戈戟生辉。

滚滚盔明,层层甲亮。

滚滚盔明映太阳,如撞天的银磬;层层甲亮砌岩崖,似压地的冰山。

大捍刀,飞云掣电;楮白枪,度雾穿云。

方天戟,虎眼鞭,麻林摆列;青铜剑,四明铲,密树排阵。

弯弓硬弩雕翎箭,短棍蛇矛挟了魂。

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

杀得那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

扬砂走石乾坤黑,播土飞尘宇宙昏。

只听兵兵扑扑惊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

1、十万天兵天将对孙大圣兴师问罪,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2、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到此收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踩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在此种形势危急的情形下孙大圣是怎样处理的?从中表现了孙大圣的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3、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西游记》的经典情节,你如何看到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件事,小说作者想通过这件事反应怎样的社会现实?(二)三打白骨精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

《西游记》阅读练习与答案

《西游记》阅读练习与答案

《西游记》语段阅读练习与答案1.阅读《西游记》选段: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2分)①②(2)联系原著说说,文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而且还要砍死孙悟空呢?(3)《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2分)参考答案:1.①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大战红孩儿或与孩儿斗法皆可)孙悟空三调(借)芭蕉扇(或调芭蕉扇)意近即可。

(2分)(2)因为红孩儿是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的儿子,而却被孙悟空降服,使其在观音身边做了善财童子。

虽然是好事,但是出于爱子心切,母亲肯定想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却被孙悟空拆散。

她打心里恨孙悟空。

(3)可从故事情节、神话色彩、丰富的想象力、生动有趣的形象等方面作答。

示例:《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精彩、引人入胜,所以深受青少年喜爱。

(意思相近,选择一个方面作答即可。

)(2分)2.名著阅读(5分)这一夜依旧马不停蹄,躲离了这个地方。

《西游记》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西游记》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西游记》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 试述孙悟空和牛魔王之间的斗法的过程和结果。

答案:斗法的过程中,孙悟空变出了一个可以变大变小的法术,进行幻术诈骗,牛魔王对此产生了怀疑。

随后,孙悟空在牛魔王面前表演了七十二变,并派出三十六个亲信变作牛魔王的模样,以混淆牛魔王的视线。

最终,孙悟空向牛魔王展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主动提出結盟,二人最终化敌为友。

2. 请解释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如何得到和使用的。

答案: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东海龙王宝库中的至宝,他向龙王借来后,遂以法力将之缩小,悄悄放入自己的耳朵中。

当孙悟空需要使用金箍棒时,只需口唤“变”字,即可将其从耳朵中取出,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变大或缩小,可长可短,随心所欲。

3. 描述唐僧和孙悟空在旅途中的关系,包括相处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答案: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可以称为师徒关系,但在旅途中也存在着一些相处的问题。

孙悟空常常因为对唐僧的命令不满而产生冲突,而唐僧则对孙悟空的傲慢和独立性感到困扰。

然而,唐僧以智慧和耐心解决了这些问题。

他对孙悟空进行了苦口婆心的说教和劝告,并展示出自己的智慧和高尚的品质,最终使孙悟空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悔过自新,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4. 请回顾孙悟空和红孩儿之间的战斗,包括双方的策略和结果。

答案:在孙悟空与红孩儿的战斗中,双方都使用了巧妙的策略。

红孩儿先是以火焰攻击孙悟空,但被孙悟空借助九齿钉耙的法术化解。

孙悟空随后提出比试身法,以小猴子为小孩子的形象与红孩儿对决,最终被红孩儿制服。

然而,红孩儿的母亲觉得孙悟空对孩子太过严厉,以不讲理包庇自家孩子,致使孙悟空怒火中烧。

此时,三位神仙及时赶到,勸阻了孙悟空的愤怒,最终促成了双方和解的结果。

5. 试述孙悟空与白龙马的相遇和交流,以及孙悟空如何劝服白龙马成为他的坐骑。

答案:孙悟空在西行途中与白龙马相遇,最初白龙马并不愿帮助唐僧一行,因为他尚未得到牛魔王授予的自由,他只能待在牛魔王府中。

然而,在孙悟空的言语劝说下,白龙马渐渐发现孙悟空具有解救众生的伟大理想,最终被孙悟空的真诚所打动,愿意成为他的坐骑,并痛哭流涕。

打印:名著西游记、童年阅读练习(含答案)

打印:名著西游记、童年阅读练习(含答案)

七下《西游记》、《童年》名著练习班级姓名《西游记》练习2.铁扇公主为什么不肯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孙悟空为什么称铁扇公主为嫂嫂?【答案】铁扇公主与孙悟空有仇,因为与他的儿子红孩儿“有些言语”发生过很大的冲突,孙悟空为了搭救师父唐僧,请求南海观音,用诱敌深入之计,让红孩儿陷入天罡丛之中,从此戴上一个“金箍儿”,不能妄动。

孙悟空曾与牛魔王结拜为兄弟。

3.吴承恩的笔下,取经一事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

它给读者以怎样的启示?【答案】为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战胜一切敌人。

4.写出下列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太白金星;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太上老君6.《西游记》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

作者想像丰富,妙笔生花,许多故事给读者印象极深。

请概述某一故事,并说说从中你受到的启示。

【答案】如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皇大帝赐予他的“弼马温”的官职,并偷取了“蟠桃会”上蟠桃,遭到天兵天降的捉拿,在天路可走之时,大闹天宫,与各路神仙英勇奋战。

孙悟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7.《美猴王》一文给人什么启示?【答案】真正的领袖从来都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最后由公众推举出来的。

8.孙悟空拜菩提祖师为师,是为了学习长生不老之术,除此以外,他还学习了七十二般变化、驾筋斗云等,最后因变大松树卖弄给师兄们看而被赶走。

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得到“如意金箍棒”,平时他将其变成细花针儿一般藏于耳后,后来结拜了牛魔王、狮驼王等六兄弟。

9.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傩、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

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送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才求得真经,返回本土。

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至今《佛本行经》不全。

最后一难的原因是唐僧没有践诺,向佛祖询问老鼋寿命,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履行诺言。

《西游记》中考试题答案 6知识点

《西游记》中考试题答案 6知识点

《西游记》中考试题答案 6知识点一、选择题1.下面是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在一借芭蕉扇被骗后,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请填写下表,完成批注。

人物语言概括取经心理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①猪八戒拣无火处走②沙僧进退两难③2.名著阅读,完成填空。

《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______________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真谛。

3.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

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

是必借扇子用用。

”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

罗刹害怕,回头要走。

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

”语段中的“罗刹”是谁?__________________4.明代吴承恩所作的《西游记》是一部流传甚广的古典文学名著。

小南同学为第二十七回画了一幅插图,该回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后被授以“________”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

气愤至极,打出天门,回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的建议下自称________。

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筋斗云,又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6.填空题(1)为了借到满意的武器,孙悟空强行取走了东海龙宫里的___________(物品),即如意金箍棒。

(《西游记》)(2)因为三次打死了__________(妖怪),孙悟空被肉眼凡胎不识妖怪的唐僧赶走了。

(《西游记》)7.名著阅读。

(1)填空。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___________处学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__为兵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一)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二)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5.选段(一)中的“妖精”是_________,选段(二)中的“罗刹”是__________。

(4分)
16. 请任选以上其中一个选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所描绘的故事情节。

(2分)
答案:
15.红孩儿,铁扇公主。

(每点2分,共4分)
16.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概括其中一个就可得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