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定历史共47页文档
外国新闻史法国

给报业套上了新的枷锁。
2、拿破仑执政时期(1799——1814)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督
政府的大权,建立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政权。拿
破仑十分懂得报纸的威力,他说,“一张报纸抵
得上三千毛瑟枪”,因而他对出版事业严格管制。
他一方面严格控制报纸,实行印刷出版许可证制; 另一方面发行半官方报纸为他的统治进行宣传鼓 动,从而操纵舆论的产生。
3、法国廉价报纸的内容多侧重于
文学、艺术题材的文章,与法国民
众特殊的阅读口味有关。
六、法国现代报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世界上第一份生存至今的期刊。
1665年德尼· 萨洛创刊于巴黎,这是一份学术 德·
性杂志,主要内容是介绍法国国内外出版的新书。
定期公布新书书目满足了社会需要,并成为欧洲
许多同类刊物的楷模。
《信使报》
原名《文雅信使》, 1672年多诺 · 德
维泽创刊于里昂。是一张以刊载文艺 作品为主的报纸。
民间报纸
府的议员吉拉丹创办
《世纪报》: 1836年7月1日由杜塔
克创办
法国廉价报纸的特点:
1、由于政党报纸存在时间比较长 (“二战”以后才趋于没落),所
以法国的廉价报纸带有较为鲜明的
政治色彩。
2、由于法国工业革命先天不足,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不够繁荣,造 成广告收入不稳定,廉价报纸无法 达到经济上的完全独立,不得不接 受津贴和贿赂。
由于国王荒淫及王权内部的政治斗争,对 思想的专权也时有松动;
在路易十四统治末期,国王批准发行了一 批民间报刊。这些报刊刊发有思想性的新 闻文章,成为启蒙思想的先驱。
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定历史

至此,法国新闻出版自由的法律 已经较为完善。
报业的空前繁荣
保皇 派
米拉波:《普罗旺斯邮报》
马拉:《人民之友》
《辩论日报》
革命性
新闻性
德穆兰和《法国布拉班革命报》 阿贝尔:《杜歇老爹报》
《总汇通报》
雅各宾派执政
1793年6月
1793年8月 公布监护者法令,取缔所有非雅各宾派的报刊
1793年9月 颁布“嫌疑律”,凡“其行动或联系、言论或著作表现 为拥护暴政”者,都可任意加以逮捕。
预审制度。
七月王朝时期的报刊:
政党报纸: 官方报刊《立宪主义者报》《辩论日报》 自由派的《国民报》民主共和派的《改革报 天主教的《宇宙报》 保皇派的《团结报》、《法兰西报》等。 廉价报刊: 1836年日拉丹《新闻报》; 1836年杜塔克《世纪报》
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2— 1852)
(1712~1778)
大革命带动传播新体系的形成:
《人权 宣言》 的诞生
外省报 刊的崛 起
新型传 播事业 的发展
提高法国不同 阶层公众对新 闻传播事业的 兴趣。
打碎封建出版特许制度, 废除新闻出版事业的封建 机构和法律。
人权宣言 1789年8月26日颁布
人权宣言
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
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17991814)
“一张报纸抵得上三 千毛瑟枪”。
罗马教皇拿破仑一世加冕
拿破仑新闻政策的出发点:
“大革命的时代业已终结。在法国,只能存在 独一无二的党派,我决不容忍报纸说出或做出 有损于朕利益的事情来。”
“每当传来一个对政府不利的消息时,那么直 至它在为众人所周知、人们信而不谈之前,切 莫将这一消息公布于众。”
第七组。法国

3、不同国家、不同模式、不同道路
每个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形成与特有的国情和历史背景紧 密相连,不可分割。 每种新闻事业的体制模式都同其所处的社会形态相互影响, 相互适应。
从近代法国新型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体系独特的起伏动荡形成方式, 以及法国政论性报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事实告诉我们:社会系统结构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的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时间和不同的存 在性质,导致了各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不同面貌。
教训:中国也应根据自己的国情,特殊的发展需要, 寻找出适合的中国特色传播体系。
谢谢观看
奥尔良王朝
1830年,七月革命,奥尔良 王朝复辟,宣布取消对新闻界 的一切检查,减轻印花税及出 版保证金,给予陪审团以裁决 新闻案件的权利。 1835年,规定加强法庭诉讼, 将办报的保证金增加一倍,建 立对报刊漫画的预审制度。
第二共和国时期
1848.3:新闻界享有绝对 自由,废除印花税、保证 金,恢复陪审团制
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 事业新体系的确立
第七组
赵文强 于续军 刘雪 刘云霞
背景
我坚决反对您说出的每一个字,但 我誓死捍卫您说这些字的权利
启 蒙 运 动
三权分立,给予新闻监督三权 的第四等级地位
言论自由天赋人权不可剥夺
废除出版特许和检查制度
法 国 大 革 命
提高公众对新闻的兴趣以及新闻 事业的地位并为政论报刊奠基
1792年8月19日到1794年的“热月 政变”,新闻传播成为一种强有 力的专政工具。
新闻自由已不再是全民族 的所有物,“红色恐怖” 年代里的新闻传播事业成 为一种强有力的专政工具。
热月政变
法国大革命 新闻传播的自由 《人权宣言》
获得更彻底的新闻自由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doc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从17世纪中期开始,随着欧美大陆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展开,报刊作为社会变革的力量充分地显示出来。
在革命的浪潮中,报刊几乎没有例外地成为革新与保守两大势力生死搏斗的舆论工具和宣传工具。
它不仅反映了革命,而且实际上也诱发和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伴随着革命过程的终结和旧社会体制的瓦解,在欧美主要国家,相继建立了新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并逐步形成了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历史传统,确立了印刷报刊在近代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第一节先行一步的思想革命任何一场政治革命,都是发生在相应的思想革命之后,思想革命规划、引导着政治革命。
开始于17世纪中叶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也是遵循着这种客观逻辑展开的。
事实表明,这场政治革命所追求所实现的民主原则,早在革命发生之前即已产生。
政治革命乃至武装斗争只不过是实现这些原则的手段,或者是思想革命的继续。
资产阶级革命宣传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英国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以宗教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故历史上又称之为清教徒革命。
清教徒所反对的、革命的对象,是英国占统治地位的国教。
而这种国教大约形成于16世纪初亨利八世统治时代。
是时,亨利八世为了争取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宣布与罗马教皇决裂,进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
这场改革的结果,便是建立了以国王为教会首脑的英国国教,实现了政教合一。
由此,国王成了神界和俗界两方面的最高主宰。
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就自然地以反国教,“不信从国教”的形式表现出来。
英国反国教的清教潮流,分别代表了英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中不同阶层的政治要求。
虽然这些要求的差异较大,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理论来源,即社会契约学说。
在15世纪,法学家富特斯克即认为,在政府成立前,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之中,而权力的最后渊源即自然法,乃是上帝所设置的,包括绝对的正义和公道。
君主的权力是由自然法中引申得来的,并须受其限制。
君主虽是国家元首,但须依据宪法,并运用正当的机构构行使权力。
法国新闻传播事业

07.01.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37
3、期19密82特年后朗国的营改私革营并促存成(了逐私步开营放与)国时 营 1广98播1密争特夺朗总受统众改局革面广播的电形视成体。制。
1982/7《视听传播法》允许开办私营电台。
198法7规国模《最大世的界国报营》电视称一密台特卖朗给私是人。
07.01.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15
《《四新世、闻纪报七报》月》的王特点朝:时1、期减少政治新闻言论,大
量章刊刊占登放 始登 1长宽出独 首/4篇社管现。立刊小会制3经短说新、,先闻营篇1减8河和3少的小9。案连出商说件4载版、业。《保重报2老证、视处金广知女,告识》廉经性,价营、开报降实法纸低用报开报性刊价文, 法国首刊创巴。尔扎克《保尔船长》、大仲 马吉拉《丹三:剑法客国廉》价报纸创始人,报纸企业化的先
《公报》勒诺多——法国报刊之父, 法— 文 外 科国1学交学9第1:部:5一,1《166法76家2258国《《持0信多文 学续使雅 者年出》信 报的—版》使历—》 (的1史( 萨7周8维 洛)8刊泽 )潘()寇克—16—买31下17—24
07.01.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25
三、主要报团
埃尔桑报团 阿歇特报团 阿莫里报团 世界出版集团 巴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26
四、主要报纸
《世界报》1944/12/18贝尔. 伯夫-梅里,世界十大日报之 一。法国唯一一家独立自主 的大报,至今不属于任何媒 介集团。
电视3台F3——对地区、地方广播(地区性, 地方性)
第三章 法国新闻传播史

第三章
法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节 封建统治时期的报刊
1 2 官方报刊 1631年1月 第一份周刊《各地见闻》 年 月 第一份周刊《各地见闻》 1631年5月 勒诺多创办第一份持续出版 年 月 的周刊。 年改为日报, 的周刊。1789年改为日报,1915年停 年改为日报 年停 刊。 1665年 《学者报》 年 学者报》 1672年 《信史报》 信史报》 年
第四节 廉价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一、法国廉价报纸的特点: 法国廉价报纸的特点: 政治上,标榜超党派和独立性; 政治上,标榜超党派和独立性; 经济上.不依靠政党津贴; 经济上.不依靠政党津贴; 编辑内容上,努力扩大新闻报道面,广泛刊 编辑内容上,努力扩大新闻报道面, 登文化、教育、小说、知识性文章、 登文化、教育、小说、知识性文章、社会新 闻及法院新闻: 闻及法院新闻: 经营管理上,尽力招揽广告,用广告收入补 经营管理上,尽力招揽广告, 贴报纸降价造成的损失。 贴报纸降价造成的损失。
Hale Waihona Puke 四、同时期的政党报纸右派报纸反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对外坚持民族 右派报纸反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 沙文主义。《巴黎回声报》,1884年创刊。后成 沙文主义。 巴黎回声报》 年创刊。 年创刊 为右派组织法兰西祖国联盟的机关报, 为右派组织法兰西祖国联盟的机关报,鼓吹参与帝 国主义战争,在军队中拥有不少读者。 国主义战争,在军队中拥有不少读者。 左派报纸大多为资产阶级激进分子所办,维护共和 左派报纸大多为资产阶级激进分子所办, 制度,对社会主义表示一定的同情。 震旦报》 制度,对社会主义表示一定的同情。《震旦报》 1879年由克雷孟梭创办。《不妥协者报》1880 年由克雷孟梭创办。 不妥协者报》 年由克雷孟梭创办 年由罗什福尔创办。 年由罗什福尔创办。
《外国新闻史》第五章

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新型新闻传播事业的 初步建立(1789—1814)
此后,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向国民议会宣誓效忠宪法,做出全面让 步并失去了对政权的控制。短短几个星期内,伴随着封建上 层建筑政治系统的瘫痪,控制报刊的旧集权体系制度也随着 王权的突然削弱而迅速地土崩瓦解了。
小拿破仑
Company Logo
三、第二共和国与第二帝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 业(1848—1870)
1852年2月23日,拿破仑三世建立报刊警告制度。 1868年5月11日的法案规定:废除新闻预审制度,允许自由创办 新报。 1870年9月,巴黎民众推翻了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新闻自由得以部分恢复,当局允许报刊可以不经事先审查出 版发行。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ompany Logo
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新型新闻传播事业的 初步建立(1789—1814)
1793年6日,雅各宾党人上台执政,在其领袖罗伯斯庇尔领导下 开始实施更为严酷的红色专政。 拿破仑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独裁后盾,对新闻出版界加以严格管 制:其一是重建出版许可制度,严格控制报刊,取缔所有反 对派言论;其二是发行或资助出版官方或半官方报刊,供其 操纵全国舆论。 1811年巴黎只剩下了四家官方或半官方报刊,整个巴黎新闻界一 片沉寂。
孟德斯鸠
Company Logo
一、法国启蒙运动与传播新观念的产生
卢梭 对启蒙思想运动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人 民的“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 论和“主权在民”的思想。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为了维护社 会的运作和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 需要订立某种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 约,如果受人民推举产生的统治者变 成了专制暴君,人民就有权废止对他 的服从契约。 卢梭的这些学说和思想对后来的法国大 革命及文明世界产生了巨大的、不可 估量的影响,并对“言论自由”无可 争议地属于人民不可被剥夺的一种“ 天赋人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法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七节 二战后报业的发展
一、报业的整顿、恢复及演进 短暂的繁荣局面 战后法国报业结构的变化: 二、报业的垄断化进程 三、地方报的崛起 法国报纸按习惯分为巴黎报纸和外省报 纸两大类。 地方报纸同样也呈垄断化趋势
四、主要报团 1、埃尔桑报团 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法国新兴报团 2、阿歇特报团 3、阿莫里报团 4、世界出版集团 5、巴亚德报团 6、菲力巴奇媒介集团
第三节 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发展
一、围绕三级会议的宣传(1788.7-1789.7) 掀起了猛烈的反封建宣传运动,出现了一大批 反封建的小册子。 二、广泛自由中的报业(1789.7-1792.8) 1789.8通过《人权宣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 报业空前繁荣。 三、“恐怖时代”的报业(1792.8-1794.7) 罗伯斯庇尔实行恐怖政策。 “这是法国新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第五节 廉价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廉价报纸虽然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19世纪末
进一步发展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业主体,但是 政党报纸一直与之并存,直至二战结束。 由于受政党报纸的长期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 法国廉价报纸具有较为鲜明的政治色彩。 一、廉价报纸的兴起 1、吉拉丹《新闻报》 2、杜塔克《世纪报》
二、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和贡献 孟德斯鸠:世界上资产阶级法学的主要奠基人。 狄德罗:编纂了《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中唯 物主义哲学的优秀代表人物。 卢梭:《社会契约论》宣扬“主权在民”,是著 名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家。 傅马舍:杰出的启蒙戏剧家。《费加罗的婚礼》 继中世纪文艺复兴后掀起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 放运动。最直接、最伟大的功绩是为法国大革命 铺平了道路。 启蒙思想们表达思想的主要手段是书籍和小册子, 直到大革命爆发后,报刊才开始积极地进行反封 建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