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二章 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英国独立报刊的出现和《泰晤士报》 美国的报刊

各国的报纸 法国的廉价报纸 英国的廉价报纸 哈瓦斯通讯社 四大通讯社的建立 沃尔夫通讯社 路透社 美国联合通讯社 概念 三社四边协定 内容 性质与发展结果 英国工人报刊 早期工人报刊的出现 法国工人报刊 美国工人报刊

共产主义者同盟及杂志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无产阶级报刊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活动 第一国际及其报刊 《法兰西共和国公报》 巴黎公社时期的革命报纸 《杜歇老爹报》 《社会革命报》 《公社报》 工

业革命

时期的新

闻传播

考点一:英国独立报刊的出现和《泰晤士报》★★★

1.独立报刊的出现

(1)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报纸的特点

①英国政府仍然对报刊征收印花税,报业面临的经济压力始终没有减弱,但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报刊的种数和销量都在增长。

②报纸的内容有所扩展,有关国内情况的报道和述评增多,文艺作品、经济新闻、读者来信也不断增加。

③广告随着工商业的日益繁荣逐渐增多,报纸开始刊登广告,报纸的主要经济来源逐渐成为广告。报业独立自主的倾向日益增强。

(2)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报纸(见表2-1)

表2-1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报纸

2.《泰晤士报》的创办

(1)《泰晤士报》概述

1785年1月1日,《泰晤士报》由印刷商约翰·沃尔特创办。其原名为《每日环球记录报或泰晤士报》,1788年3月正式定名为《泰晤士报》。创刊伊始,该报便采用了新式印刷机,印数较以前大为增加,并且印刷成本降低,售价也比其他报纸低。最初,该报接受政府津贴,但力求以广告收入实现独立经营。约翰·沃尔特认为“报纸应当成为时代的记录和各种消息的忠实记录者”。该报因而致力于对国内外新闻进行详尽而迅速地报道,国会辩论实况采用整版刊登,及时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几年后跻身伦敦一流报纸的行列。

(2)《泰晤士报》的影响

《泰晤士报》有着超国界的影响力,其原因是当时英国资本主义正处于鼎盛时期,该报虽然不是政党报纸,却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可以代表英国政府的意见,具有重大的政治影响力。后来英国国势渐弱,以及廉价报纸兴起后的冲击,该报的政治影响力随之减弱,销量无法和大众报纸相比。

【考点拓展】《泰晤士报》崛起的原因

《泰晤士报》崛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客观方面,英国当时正经历工业革命,国力上升,日照中天。

①从国内看,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繁荣,英国社会中开始出现一个新兴的中产阶层,他们的势力与影响不断扩大,最后几乎成为支配英国的主流阶层,而面貌一新的《泰晤士报》就生逢其时地充当了这个新兴阶层的代言人。

②国际方面,随着大英帝国的崛起,《泰晤士报》又不失时机地争取到帝国喉舌的地位。这种国内与国外的态势,就构成《泰晤士报》长足发展的客观因素。

(2)主观方面,沃尔特第二经营有方,是《泰晤士报》得以脱颖而出的主要因素。

①不断更新生产技术,不断采用先进的传播手段。

在采用先进技术更新印刷设备方面,《泰晤士报》始终一马当先:1814年首先使用蒸汽印刷机,1847年又首先使用轮转印刷机,使工效提高十倍。

在采用先进的传播手段上,《泰晤士报》先后以信使、信鸽、轮渡、电报等当时最便捷的方式加快传讯速度,从而在报道许多重大新闻时捷足先登。

②延揽人才,重用人才。

得到沃尔特第二重用的人才中,最有成就的当属巴恩斯和德莱恩。他俩号称《泰晤士报》的“两大主编”,先后主编《泰晤士报》达六十余年,而这六十余年被誉为《泰晤士报》的“黄金时代”。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所谓“第四等级”“无冕之王”等才崭露头角。

考点二:各国的报纸★★★

1.美国的报刊

(1)《太阳报》

美国廉价报纸的典型代表是纽约《太阳报》(The Sun)。

《太阳报》是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1833年9月3日,该报由本杰明·戴(Benjamin Day)创办。他在《太阳报》的创刊号上宣称“本报的目的是办一份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报纸,为公众报道当天的新闻,同时提供有利的广告媒介”。《太阳报》之后几易其主,于1920年停办。1950年,《太阳报》晚刊并入他报。

本杰明·戴的《太阳报》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两点:

①本杰明·戴善于经营。《太阳报》坚持低价发行,以街头零售为主;他还为了促进发行,给报贩很大的折扣;该报刊登大量广告,第三版的半个版面和第四版均为广告,有时第一版也插登广告,充裕的广告收入使报纸有可能改善条件;他还更新设备,为报纸的大量发行提供了物质技术上的保证。

②过去单调沉闷的办报风格有所改变,开始以变化多端的地方新闻、社会新闻和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吸引读者。

(2)纽约《先驱报》

1835年5月6日,《先驱报》由苏格兰人詹姆士·戈登·贝内特创办。创刊后不久便获成功,仅半年时间销量就逼近《太阳报》,日发行量在19世纪60年代达6万份,超过《太阳报》而居全国各报之首。在欧洲国家,《先驱报》也有大量订户,广受欢迎。1924年,该报与《论坛报》合并为《纽约先驱论坛报》。

《先驱报》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有明确的新闻理念,贝内特在报纸发刊辞中有充分的阐述:“我们将致力于记录事实,记录公共的和主要的事件与问题。我们不说废话,不带偏见,公正地、独立地、无畏地和善

意地进行报道,并且适当地加以评论。”

②贝内特在报纸创刊的前3年中一直亲任主编,亲自采访、撰写文章,他还为了增强实力招贤纳士、延揽人才,不断扩充记者、编辑队伍。

③时效性强、新闻报道面广、文字通俗、笔调辛辣,最初以地方新闻见长,包括金融新闻、警署新闻、社交新闻等,其警署新闻聚焦于一些离奇案件的审理过程,常常引起社会轰动。

④《先驱报》首创的华尔街新闻栏提供的货币交易、金融市场和证券行情信息引起纽约商界的高度重视。

⑤其社交新闻首次报道了纽约上层社会的社交活动,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兴趣。该报在地方新闻的基础上,又加强了全国新闻和国际新闻的报道力度。

⑥贝内特既重视新闻报道,也善于经营,他大量刊登广告,广告在创刊第二年就占了一半的版面,获益颇丰。

(3)纽约《论坛报》

1841年4月10日,《论坛报》由霍勒斯·格里利创办。格里利宣称《论坛报》“是一个政治、文学和综合新闻的新晨报。它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它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我们将竭尽心力把报纸办成赢得善良的、有教养的人们嘉许的、受欢迎的家庭常客”。

①《论坛报》是一份新型的便士报,其特点是:

a.摒弃煽情主义,剔除哗众取宠的成分。它也会刊登社会新闻和警事报道,但重在说明过程,而不是一味寻求刺激。它因此获得过“道德机关报”的雅称。

b.重视言论,大量刊登文章鼓吹社会改革。它的言论紧扣下层民众关心的问题,如反对奴隶制度、提倡开发西部、提倡禁烟禁酒、主张男女同工同酬、保护关税等。这些言论在

中国音乐史考研复习资料word资料13页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 1986-1987年先后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现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计18支,距今约8000年历史,骨笛比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氏族社会遗址发现的只有两三个按孔的骨哨先进,距今约7000年,音乐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国外关于音乐起源的学说:a达尔文(英)异性求爱说b克罗威斯特模仿自然说c瓦勒谢克(奥)布赫(西德)劳动起源说d卢梭(法)史宾塞(英)语言抑扬说e修顿普佛(德)信号说f孔百流(法)巫术起源说 我国的记载1.作为精神力量的需要而产生,2.为表达感情和娱乐3.产生过程曾模仿大自然音响与鸟类鸣声,4.起源于劳动生产。 八阙:《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葛氏部落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八阙:《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葛氏部落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至极》 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至极》 第二章周代音乐 1、雅乐:周代恭听音乐的一种,后历代沿袭使用。雅乐分大雅和小雅。大雅是大典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军相见礼中。小雅接近民歌,有些是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小雅用于诸侯的大射、典礼及士大夫乡饮酒礼等仪式中。 2、颂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也是大典的乐歌,内容接近大雅,用乐场合为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军相见礼中。 3、周代的小舞:小舞为周代规模较小的舞蹈,其中有羽舞(手持野鸡毛而舞);皇舞(持鸟毛而舞);茆(mao)舞(执牦牛尾而舞);干舞(执盾牌而舞);另外还有长袖舞等。 4、四夷之乐:乃是周代宫廷音乐重要类型。周代的统治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四夷则指秦、楚、吴、越、巴、蜀以及北方地区,上述地区的音乐被收集在宫廷进行表演,其多称为四夷之乐,并设鞮(di)鞻(lou)氏掌管。四夷之乐

2018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学硕版)

川大学初试真题 学硕:636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书脊 2.传播流 3.空符号 4.DAGMAR 5.威尼斯手抄小报 6.涵化理论 7.知识劳工 8.后真相 二、简答题 (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与媒介经济、网络与新媒体、符号学专业做) 1.试从受众角度分析弹幕的传播效果 2.简述新闻、舆论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

3.简述罗兰·巴尔特(国籍,提出的主要概念) 二、简答题 (编辑出版学专业做) 1.论述民国时期的编辑出版概况 2.简述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与影响 3.请从《三国演义》《红楼梦》《诗经》《楚辞》《泰戈尔诗选》《傲慢与偏见》《理想国》《老猫学出版》《媒介:人的延伸》等书籍中选出一本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内容简介 三、论述题 1.请举出本世纪以来有关信息传播的重要事件,并说明技术发展对于传播的影响 2.请说明传播学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分别选一个进行阐述 3.不用符号能说明任何意义吗?请举例说明 四、操作题 请根据你的学术积累和个人兴趣,做一份学年论文的研究设计 学硕:916新闻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新闻专业主义 2.集体记忆 3.元传播 4.蜻蜓FM 5.智能书店 6.延时摄影 7.DeepMind 8.全民阅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互动广告增加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但也带来了扰民的问题,你怎么看? 2.数据可视化是什么?列举五种常见的可视化工具 3.简述媒介帝国主义在世界电视传播领域的表现特征 4.简述IP版权保护与网络文化产业运营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编码可以反映文化态度,你认为中国是弱编码还是强编码?为什么?

考研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_提纲式_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提纲式) 一、基本概况 一)起止时间;(识记) 二)都城:(识记) 三)疆域:(识记) 四)重要君主:(总结,见附文) 二、政治状况 一)制度(魏晋南北朝除外) 1、官制(分为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 1)先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略) 2)秦汉:皇帝、三公诸卿、郡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皇帝独尊,大权总揽 ②丞相(行政,出将入相,万担)、太尉(军事,秦虚位,万担)、御史大夫(掌奏令、监察,副相,五千担) 诸卿(分掌政务:奉常—礼仪,廷尉—刑法,典客—少数民族)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君臣共治天下”、“有封驳、谏争之权”,能开府、有属官机构“十三曹”(长官的奉禄千担,相当于县令,而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台”六百担)。隋朝前,权臣篡位史不绝书。] ③郡县长官(郡守、县令/县长),皇帝直接任免;县下设乡、里。 刺史制度(行监察权,“州”作为监察区;东汉增加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变为“州、郡、县”三级制)3)隋唐三省六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①尚书省(执行,下辖六部)、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 吏部(官员考选任免)、户部(户口、财税)、礼部(礼仪、教育)、兵部(军政)、工部(建设)、刑部(刑法) [六部长官为“尚书”] ——独相→群相、分权制衡。唐初左、右仆射(尚书省)及中书令、侍中(门下省)并为真宰相,左仆射居首;政事堂为宰相议政之处(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先设在门下省后设在中书省。“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皇帝加授的,便于从中级官吏中选拔亲信以分相权,不受资历限制;后来尚书仆射也需加授后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成为真宰相。中唐始置枢密使,宦官为之。 4)宋朝两府三司、漕宪帅仓诸监司——铲除藩镇割据,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①中书门下(政事堂,“政府”,民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院(“枢府”,军政、调兵,枢密使)(集中军权、“强干弱枝”)、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财政,三司使“计相”) ②(节度使成虚衔)知州由京遣(朝官)文官担任、通判牵制,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使、安抚使、

武汉大学936信号与系统考研备考指南

年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信号与系统)考研备考指南下载 (下载次数: ) 参考书目推荐(只有考试范围,木有参考书目!) 考试内容: 《电磁场理论》: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宏观电磁场地基本规律,静态电磁场,静态电磁场地求解方法,时变电磁场,电磁波地辐射,电磁波传播理论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普通物理(含力学、电磁学)》: 力学部分: 质点运动学质点平面曲线运动,质点运动地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质点、质点组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问题地求解,质心,冲量,动量定理、 角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及其相应地守恒定律. 功和能功,保守力和势能,机械能守恒,功能原理. 刚体力学刚体地定轴转动和平面平行运动,力矩和力矩地功,转动惯量,转动定 律,角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振动简谐振动地运动方程及相关各量,谐振动地能量. 电磁学部分: 真空中地静电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电势,电场强度与电势地关系,带电粒子 在静电场中地运动. 静电场中地导体和电介质静电场中地导体,电容器地电容,电介质及其极化,极 化电荷,电位移矢量,介质中地高斯定理,静电场地能量. 稳恒电流电流密度,电流连续性方程,电动势,欧姆定律. 稳恒磁场安培环路定理,洛仑兹力,安培定律,磁力矩和磁力地功. 磁场中地磁介质磁介质地磁化,磁化强度,磁化电流,磁介质中地安培环路定理.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涡旋电场,自感和互感,磁 场地能量. 麦克斯韦方程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地基本概念;连续时间系统地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连续时间系统地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地域分析;信号地能量谱和功率谱;离散时间系统地时域分析;变换、离散时间系统地域分析;系统地状态变量分析;信号流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光学与电磁学》: 一、光学部分 光学部分地考试范围主要是光地干涉、光地衍射及光地偏振.具体内容包括光地电磁理论、分波前干涉和分振幅干涉、光波场地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典型地干涉仪系统;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典型光学仪器地分辨率、光栅衍射、晶体对射线地衍射;自然光与偏振光地定义及检测、反射和折射时光偏振态地变化、晶体地双折射和偏振棱镜、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偏振光地干涉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电磁学部分 电磁学部分地考试范围主要是真空中地静电场、静电场中地导体和介质、恒定电流稳恒磁场、磁介质、电磁感应及电磁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具体内容包括电荷守恒和库仑定律、电场和电场强度、电通量、静电力做功和电势能、场强和电势、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静电场地基本方程式;导体地电容和电容器、电介质中地电场、有介质地高斯定理、有介质地静电场方程;电动势、电流强度及电流密度矢量、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欧姆定律及微积分形式、

2018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必会50个专题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2018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必会50个专题 一、新闻学复习应该掌握的50个重点知识点:1、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与基本构成(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属性。2、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李良荣)、新闻的基本特征与新闻的要素。3、新闻起源与新闻本原的异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起源(实践论)与本原(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事实第一性)观。4、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5、新闻事业及其性质、社会功能与阶级性。6、新闻价值的含义及其要素。作为新闻人选取新闻素材的标准,新闻价值观在当今的新闻实践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看待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的区别。7、新闻为什么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真实的前提、主观真实的努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如何看待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公正性的关系?新闻真实的含义与分类(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或者说个别真实与整体真实)。如何看待新闻的 本质真实 这一观点?结合实际分析,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与防止新闻失实的对应措施。8、新闻媒介的定义。新闻媒介的种类及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结合实际,分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国内外著名新闻媒介机构概况。9、结合当今全球新闻媒介发展的现实,分析世界上存在的不同的新闻媒介运行机制。10、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与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以及两者的演变过程。11、新闻自由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异同。12、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及其实施方式。结合当前实际分析,在我国信息公开机制尚不前健全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如何在 正面宣传为主 的报道方针下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13、90年代以来出现在美国的 公共新闻 (或称 市民新闻 )理论。如何评价这一理论及其实践?14、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职业道德(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评价,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特征)。15、新闻工作的自律(行业协会、组织规章等)与他律(社会监督、法律等)机制及其关系。我国新闻业自律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新闻腐败、虚假新闻等)。16、2005年3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行为,维护新闻界的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新闻职业的特征和社会功能分析上述规定出台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研要点整理

1、为什么说我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考古工作者在我国境内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猿人遗存。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 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元谋人,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目前仅发现属于同一个体的两颗上颌侧门齿化石,牙齿硕大、粗壮,较为原始。 陕西蓝田县陈家窝和公王岭的蓝田人遗址。距今约80万-65万年。出土有残破头盖骨一具,上、下颌骨各一具,有牙齿十余枚。其特征是眉脊骨特别粗壮,骨壁厚,前额低平,牙齿硕大,脑壳较厚,脑量较小。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外形轮廓呈楔形,说明蓝田猿人的体质还比较原始。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遗址,是猿人阶段资料最丰富的遗址。从1927年开始,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包括六个较完整的头盖骨在内的大量面骨、下颌骨、四肢骨和牙齿化石,分属于四十多个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是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2、中国猿人在体质上有什么特征? 中国猿人在体质上有如下特征:颅骨很厚,颅穹窿长而低,额骨偏平,后倾,眉骨粗大前突,下颌骨粗大而明显地向前突出,牙齿大而粗壮,肢骨骨壁较厚,髓腔较小。 1、母系氏族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母系氏族制或母权制,是指世系按母方来确认和计算,成员死后财产归母方血缘家族继承的一种制度。母系氏族公社有三个特点: (1)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氏族。考古工作者在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如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等处都发现了原始村落。说明,母系氏族阶段的人们已经定居。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标志,即图腾。图腾相当于族徽,或为动物,或为植物,或为无生物。此时姓氏也可能已经出现。这些都反映出氏族公社的血缘性。 (2)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一方面,由于当时实行按性别、按年龄的自然分工,青壮年男子主要从事带有偶然性的狩猎、捕鱼和防御猛兽等活动,而妇女主要从事比较稳定的采集和原始农业,对氏族集团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实行族外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成员的世系和财产,只能按母方确定。因此,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历史学家之所以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为“母系氏族公社”,就是这个缘故。 (3)氏族首领由公选产生,没有特权,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因而当时尚无私有观念。氏族首领不脱离生产,氏族事务由大家决定。仰韶文化村落中的大房子,可能就是氏族的会议厅。文献记载:“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刑法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这些记载,大概说得就是母系氏族全盛时期的状况。 2、我国有哪些重要的母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存? 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的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六千余处。这些遗址,主要分展于六个文化系统: (1)裴里岗文化:中心在河南新郑县裴李岗西北7.5公里处。文化层不厚,主要有一些灰源墓葬和器物群。同类文化在登封、郑县等地也有发现。年代约在公元前5千年以前。 (2)磁山文化:首次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西南20公里的磁山,面积约8万平方米,是华北平原最初被认识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有手制的陶器、琢制的磨盘等。 (3)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建国以来,已发现遗址千余处。以陕西关中、河南大部、山西及河北南部为中心,远及甘肃青海东部、河套平原、河北北部及湖北西北部。其中西安半坡遗址和陕县庙底沟遗址最为著名。

音乐史考研笔记

贾胡古笛: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对河南舞阳县贾胡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代七音孔八音孔的骨笛。这批骨笛经过同位素碳14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距今大约8000年的历史。贾胡骨笛是目前中国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贾胡骨笛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界对我国史前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大夏:大禹时期的乐舞,以歌颂大禹治水为主要内容,全曲共九段,以编管乐器为伴奏乐器,演出时演员头戴皮帽,下身穿白裙,赤着上身表演。 雅乐:雅乐是周代统治者用以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飨时所使用的音乐,因其具有典雅纯真的风格,所以被称为雅乐。西周雅乐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乐舞,不同等级享有不同规模的乐队和舞队。西周的雅乐对于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秩序以及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和歌: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起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民间歌谣称为徒歌,继而发展称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形成有乐器伴奏偶的“丝竹更相合,执节者歌”的相合歌。 燕乐大曲:唐代的大型歌舞,由乐器,声乐,舞蹈综合形成。典型的歌舞大曲一般散序,中序,破三个部分。其中散序节奏较为自由,一般由器乐演奏,没有歌词;中序是主体,以歌唱为主,有乐器伴奏,节奏稳定,音乐缓慢抒情;破一般以舞蹈无主,速度较快,音乐热烈欢腾,音乐与前段形成对比。 诸宫调:一种包含多种宫调的大型说唱乐,由北宋活动与汴梁的山西艺人孔三人所创造。其演出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多用来演唱长篇故事,伴奏乐器鼓,笛,琵琶。 牧童短笛: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优美质朴的民歌风旋律,流美的复调和东方色彩的对位和声等。创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和意境。这首钢琴独奏曲对其后的中国钢琴音乐和多声部声乐创作有着重要的启迪。 简单论述 乐记:乐记是儒家的音乐美学论著,集中阐述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原有23篇现存11篇。是一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它以艺术实践为依据,总结音乐的原理及艺术规律。特别在音乐的本原,音乐与民情,音乐与政治等方面有突出的见解。 内容:A.乐记对音乐本质的见解有相当的深度,它肯定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又是声音的艺术,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属于“他律论”B从音乐美学角度来看它属于情感美学,它强调音乐反应社会风气和政治状况,强调了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关系。符合当时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C乐记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其哲学主张把音乐看做是宇宙万物谐和规律的体现,并将音乐与道德法律政治等同看待。对音乐在国家上层建筑中的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D乐记还十分的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指出音乐必须接受伦理道德的制约。乐记对音乐美感的认识也有相当的深度。E它反复强调认为音乐产生愉悦的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而且要运用音乐美感来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 意义:乐记总结了礼乐制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同时阐述了音乐的本质,音乐与治学和政治的关系,音乐伦理教育和美感作用,它反映了先秦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反映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声无哀乐论:是一篇音乐美学著作。全文用秦客与东野主人的对话的形式写成的。首先提出了生无哀乐论的基本观点,音乐是客观实体,哀乐只是情感的表现,两者没有直接关系。从而否定了音乐能够表现人的哀乐情感,不承认音乐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其次,以音乐的本质“和”即“美”,但是这种美是没有内容的抽象的东西,不能给人以明确的印象和某种具体的感受。另外,肯定了一般人在音乐生活中的地位,提出了“劳动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动”的理论。与王者功成作乐的统治阶级垄断的音乐理论相抵抗,大胆的反对了两汉以来把音乐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01_11,史上最全版本)

清华大学2001 年新闻理论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 4 分,共20 分) 1. 原始新闻 2. 软事实 3. 达纳新闻定义 4. “有闻必录 5. 新闻的半传播 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在括弧,正确打▽错误打X(每题2分,共10分) 1. 网络传播是无形的国家主权。(V) 2?对事实的逼真叙述并不等于新闻真实。(V) 3?追踪报道就是跟着权威媒体后面报道。(》 4?新闻自由是记者(媒体)享有报道一切事实的权利。(巧 5?新闻道德是法律围的善恶是非规。(以 三、简述下列原理(每题10 分,共30 分,每题以200 字为宜) 1?实现主体的客体化是客观报道的精髓。 2?新闻真实由再现事实的四维空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3. 政治家办报”是有报纸以来新闻工作的普遍规律。 四、综合论述题(共40 分,不得少于800 字)论题:论新闻的历史价值 清华大学2002 年“传播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0 分,共8 题) 1 、信息 2、意见领袖 3、象征符 4、精神交往论 5、受众分割 6、随机抽样法 7、影响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 8、创新散布的决定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单评价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 2、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理论的理解 三、问答题 1 、奥斯楚尔在《权利代言人》提出的报业模式是怎么样的,试进行评价 2、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有何不同请指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模式

清华大学2002 新闻理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 4 分,共20 分) 1. 事实的混沌 2. 新闻的具象化 3. 分析性报道 4. 经济资讯 5. 保护新闻来源权 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在括弧,正确打▽错误打X(每题2分,共10分) 1?新闻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消除”。(V) 2?新闻的整体真实表现为全国媒介报道的真实。(以 3?新闻传播值体现为新闻对记者的有用性。(V) 4?受检查的报刊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第三个因素”。(V) 5?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是指坚持改革方向和开放方向。(》 三、简述下列原理的基本观点(每题10 分,共30 分,每题不少于200 字) 1?新闻活动受社会形态的制约。 2?新闻价值的大小最终通过报道与传播过程体现出来。 3?新闻报道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四、综合论述题(共40 分,不得少于1500 字) 论题:新闻观与宣传观辨析 清华大学2002 年考研专业课试卷新闻史 一? 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40 分) 1 、黄远生 2、时务文体 3、新生事件 4、每日纪闻(Acta Diurna) 5、古登堡 6、哈瓦斯 7、The Yellow kid 8、VOA 剩下三个想不起来了 二? 简答(每个15 分) 1.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的经过与经验 2.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其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艺术硕士考研笔记音乐史图文稿

艺术硕士考研笔记音乐 史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中国音乐史 1.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相传为我国东汉流传的一首着名古琴曲。其曲谱最早见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共有四十五段,分为六大部分,即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从每段的小标题判断,《广陵散》的表现内容和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情节相符,具有怫郁慷慨、戈矛纵横的斗争精神。六部分中正声是全曲的主体部分,主题音调充分展现,音乐由低沉忧郁发展到豪迈激昂,采用了拨剌、撮音、泛音等演奏手法,描写聂政由怨恨到愤慨的思想变化过程。开指、小序、大序诸部分是正声的酝酿准备阶段,在音乐上出现了两个主题音调的雏形,旋律哀婉低叹,表现了对聂政悲惨遭遇的同情。乱声、后序是正声的发展延续,音乐进一步展开,拨剌等各种手法的运用造成了热烈辉煌的效果,表现对聂政不屈精神的歌颂。 2. 阳关三叠:唐代歌曲,又称《阳关曲》或《渭城曲》,歌词选自王维的诗作《送元二使安西》。全诗只有四句,但离愁别绪、真挚情意尽在其中。该曲宋时已失传,目前所传唱的乐谱是根据清末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整理而成,歌曲共分三大部分,后有尾声。歌词形式有较大变化,只在每段的段首用王维的原词,后面加入三段不同的歌词。音乐缓慢优美,凄凉缠绵,运用了八度大跳、转调等手法,将乐曲推向高潮,听后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3. 海青拿天鹅:琵琶曲,又称《海青拿鹤》等,产生于元代,是现今所知流传最早的琵琶曲。全曲共有十八段,充分展示了琵琶的各种演奏技巧,其音乐有数次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了海青出现前的欢乐宁静,海青与天鹅的紧张搏斗,海青得胜返回后重新恢复的和平场景。

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一)

20XX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一) 【华北地区】 【北大MJC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一、名词解释 1、自媒体 2、创客 3、三网融合 4、3D打印 5、O2O 二、简答题 1、媒体转型的内涵。 2、新媒体的影响下,媒体分类的改变。 三、论述题(三选二) 1、中国娱乐节目的现状评述。 2、谈谈阿里巴巴近期并购案例的启示。 3、请你就互联网谣言的形成和扩散谈谈你的看法,并就如何识别、澄清、停止互联网的扩散提出你的建议。 【北京大学MJC新闻传播基础】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可视化新闻优缺点是什么。 2、什么是新闻策划。 3、新媒体广告的特性。 二、论述(三选二) 1、如何理解周边传播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 2、试论中国影视节目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环境。 3、巴黎恐怖袭击后,法国电视台关闭了额实况直播报道,根据你所掌握的新闻理论,谈一谈对这项举措的理解。 三、材料题 材料一新广告法颁布后违法广告数量和时长逐月下降。 材料二北京某app为推广其产品雇了一群漂亮姑娘穿的贼少贼露在屁股和胳膊上贴上公司名称和”用我“二字以及二维码。 然后就悲催的被处以行政处罚,还被称为北京新广告法第一案。 用广告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广告法》与以前相比,新修订了哪些内容 2、北京新广告法第一案处以的行政处罚,依据了《新广告法》的哪方面规定 3、除了对传统媒体监管,我国的广告监管部门还应该做出哪些举措,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于广告监管赋予的新要求、新使命。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史论618】 一、名词解释: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敬告青年、黄色新闻、拟态环境、自我反射、新闻客户端、数据新闻、流动空间、传播情境、传播的偏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实务】 一、根据宽带网络提降速材料 1、改写600字左右消息。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漫长的远古时代 1.1复习笔记 一、叙说 1.史前社会阶段(远古时代) (1)人类诞生之前时段划分 ①地球的形成——距今46亿年以上; ②最原始生物出现——距今33亿年; ③太古代——距今33亿年~25亿年; ④元古代——距今25亿年~6亿年; ⑤古生代、中生代——距今6亿年~7千万年; ⑥新生代——距今7千万年到今天。地质年代分类的“代”之下有“纪”和“世”两个层次。 a.距今7千万年到300万年之间是地质年代新生代的第三纪,其中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五个阶段; b.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从距今300万年到1万年,是原始人向现代人演化的阶段。 (2)世界早期的猿类 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南方古猿纤细种被认为是人类的直接祖先。

①“能人” “能人”生活的时代距今200万年左右。能人在体质方面的重要特点是脑容量有较多增加。被称为“奥杜韦文化”的东非能人石器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最早阶段,说明当时的人已经开始了社会群体生活。 ②直立人 继“能人”之后的远古人类称为“直立人”。直立人的分布区域已经遍布亚洲、非洲和欧洲。在亚洲,以我国的发现最为丰富,例如元谋猿人、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和县猿人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另外,19世纪末发现的印尼的爪哇猿人也很著名。火的使用是直立人文化发展的重大突破。我国山西芮城西侯度经古地磁法鉴定距今180万年的地层中,发现有用火烧过的鹿角、马牙等物,被认为是人类用火的最早物证。 ③“智人” 距今20万~10万年之间,直立人向智人发展。19世纪50年代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是早期智人的代表之一。19世纪60年代末在法国克罗马农山洞发现有晚期智人的化石材料,其发展水平可以作为欧洲晚期智人的代表。 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1)旧石器时代 ①开始制造简单的工具,如砍砸器、石斧等。代表有奥杜韦文化、蓝田猿人、北京猿人。 ②开始出现了墓葬文化,代表尼安德特人。 (2)新石器时代 ①原始农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重要的特征。 ②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原始畜业的出现等,也具有重要影响。 ③金属的使用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UGC 2.普利策 3.大公报 4.新闻公正 二、简答题 1.简述沉没的螺旋并举例说明 2.请从传播学角度说明微博微信在传播方式上的区别 3.中西方新闻事业特征区别 三、论述题 1.纸媒危机 2.解放前民营报纸贡献和不足 3.网络谣言的看法和如何治理 新闻业务卷 1.调查性报道失去地位新闻业和新闻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如何变化还是启示 2.从传媒经营者角度看线上交易买家和卖家的优势 3.微博问政的看法 4.总结材料写新闻主题100字左右,还有百度阿里巴巴什么兼并的看法 5.新闻策划书还有拟两个新闻标题单独二胎的材料 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论出版自由 2.社会化媒体 3.中国新闻社 4.费加罗报 二、简答题 1.新闻客观性原则确立的社会背景 2.关于传播本质的几种观点 3.标志中国新闻学初步形成的的三部代表性著作 4.英国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代表和区别 三、论述题 1.就干露露在江苏教育电视台《棒棒棒》节目大爆粗口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2.新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转变 3.政论报刊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以维新派为例 4.评述20世纪60年代《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新闻业务卷 1.就刘翔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再次摔倒一事,以央视媒体身份,确立采访对象和其中两个采访对象的采访提纲。 2.就《江南style》走红,从互联网文化看法或跨文化传播角度谈谈启示。 3.就“标题党”谈谈对网络编辑的看法。

4.信息制图受到关注,从传播学角度和新闻业务角度评论该现象。 5.就贵州毕节冻死的五个小孩,写一篇评论。 6.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明星微博和草根微博的传播模式和社会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全媒体 2.议程设置 3.华尔街日报 4.时务文体 二、简答题 1.公正性内涵 2.新闻责任理论的内容 3.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 4.黄远生的通讯写作特点 三、论述题 1.结合网络的典型事件说明微博的新特点(微博的特点) 2.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理念(新闻工作者要有怎样的价值观) 3.新闻传媒如何实现环境监测(结合实例解释,新闻媒体的环境监测功能) 4.传播学的引入对新闻学发展的影响 新闻业务卷 1.浙江温州“7·23”动车事故的材料,列采访提纲。 2.某世界著名火山大喷发,需要配合此消息发一些稿件。作为报社编辑,你认为可从哪几个方面配发哪些稿件? 3.为下列三条新闻分别制作标题。 4.根据材料,谈谈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你对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思考。 5.就重庆卫视改版,写一篇评论。 6.对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节目伦理失范现象进行评析。 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长江韬奋奖 2.美国第一宪法修正案 3.全媒体 4.拟态环境 二、简答题 1.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改革 2.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的主要内容 3.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4.新闻事业的一般特征 三、论述题

中国古代史笔记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 商代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 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青铜文化 文 字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对尺寸、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进行了焚书坑儒。 边 疆: 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末农民战争 原因:秦的暴政。 经过: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领导贫苦农民举行起义,在陈建立政权。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秦统一六国 与中央集权的建立 大 一统的汉朝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背景:东汉衰落,军阀割据混战,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08年 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 ,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形成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 222年,孙权建立 ,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 民族融合 北魏建立和统一:4世纪后期,鲜卑族的一支建立,定都平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孝文帝迁都 原因: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其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迁都:从平城迁到洛阳 作用:洛阳迅速发展到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城中有很大的市场,汇集了四方的商人。加速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促进了北魏的发展。 孝文帝改革 措施 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 3 将鲜卑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4 奖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6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口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作用: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打印版)

中古音乐史要点整理 一、中国古代乐律学 1.三分损益法 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史称“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述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把它作为宫音。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三分益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再就徵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三分损一),即得高五音的商音;把商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得低四度的羽音;就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可得角音。 2.周代“十二律吕” 十二律吕是周代律学的名称。它是用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单数各律为“律”,双数各律为“吕”。 3.京房六十律 京房(前77~前37)西汉律学家,本姓李,字君明。他因为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中仲吕不能回到黄钟律,因而继续推算下去,成为“六十律”。京房同时觉察到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提出“竹声不可度调”的认识,并制作了十三弦的“准”。 4.荀勖笛律 西晋律学家荀勖(?~289)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确的十二笛。每笛适吹一律。 荀勖的“管口校正”之方法为:他作的笛有六个按孔,前五后一。后面一个按孔离吹口最近,作为商音。前面五孔依次由吹孔向下排列为宫、变宫、羽、徵、变徵;六孔全按为角音。 5.何承天的“新律” 何承天,南朝宋时郯(今山东郯城县)人,武帝时(420~422)曾为尚书祠部郎,文帝时做过御史中丞:后因故免官,死于家中。他在乐律学史上,第一次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十二等差律”(即隋书称之“新律”)的理论。其方法是:先

考前30天实例学习新闻传播学考研答题技巧

考前30天实例学习新闻传播学考研答题技巧 典型分析案例一 1、答题要精炼,抓住关键点和问题所在,不要赘述; 2、简答题,答要点后,稍作解释一、二句话即可; 3、论述题:①不要分太多点,每点又有短短几句话,要宏观归纳好; ②答得要像一篇议论文,500字以上。 例:结合现实性谈谈黄色新闻。 答题程序: a、简单说一下黄色新闻及其特点,要有概括性直击要害。(重点不在这里) b、提出你的论点(观点),最好一句话概括。 C、说明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证,在解释说明时举下现实的例子。(做到自圆其说) d、总结复述结论。 注意: ① 不要出现错误的思想和例子,对记不清楚、不敢确定的事件或观点不要写在卷子上。 ② 举例说明是一个亮点,可以提高分值。 ③ 论述观点时要做到有凭有据、想法集中、思路清晰。 典型分析案例二 新闻传播学答题比较讲究逻辑性和理论的完整性,所以希望你答题的时候能够思路清晰,要有条理。我不知道题干有没有描述事件本身,如果没有的话,

首先就要把事件的大致经过要描述一下,道清事件的原尾。下面就开始分析了,从新闻传播学角度上来说,华南虎事件经历了几个过程,你要结合理论分别阐述。曾经看过一篇论文,大体是谈这个事件的,在这里结合论文谈一下答题技巧吧首先是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你可以说是对媒体的议程设置(说一下理论吧);之后是从媒体的议程向公共议程的过渡,也就是从传统媒体的报道转向了网络媒体(媒体的转移、议程的转移);然后就是网络出现了争议,从理论上来说就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作用,网络上不断提出质疑,传统媒体去采访论证、回答,然后再回到网络上的再次质疑,传统媒体再次论证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网络媒体提供给公民足够的话语权,还有就是政府官员、老百姓等都通过博客等方式解释、提问、质疑、呼吁等等,让网络和传统媒体一起成为了公共舆论形成的战场,你可以从传播学角度和新闻学角度详细谈一下;还有就是公共舆论对事件进程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舆论对他的推动作用。其中的理论大致有: 1.议程设置 2.舆论 3.市民空间 4.网络传媒优缺点 5. 结合谈一下弥尔顿的新闻自由思想 6. 公民话语权的给予 7.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原则 8.新媒体等,还有很多可以理论都可以往上面套,你可以再思考一下。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公民新闻”这个概念,如果你的新闻论文看的比较多,应该知道这个吧。主要说的是传播者不仅报道新闻事实,还广泛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影响公共舆论与决策的过程。如果你在答题中结合华南虎事件和网络媒体谈这个理论,应该能加分吧。 之后就是结合热点新闻了,你可以结合网络最近的热点事件,很多都是网络媒体和事件的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些,答题的时候引用这些事件,并且结合这个和华南虎事件作比较,这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多多思考一下,就会有很多可以写的东西。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夏商西周的社会情况)【圣才出品】

第2章夏商西周的社会情况 2.1 复习笔记 一、叙说 1.夏朝 (1)夏朝的建立 禹是夏朝的奠基者。从禹的儿子启开始,夏朝正式建立。夏朝共历四五百年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之间。 (2)夏朝的灭亡 夏王出自姒姓。夏朝时期有几千个方国部落。夏朝时期,国家只是雏形,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夏朝与众多的方国部落之间。夏桀亡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夏朝失去了诸多方国部落的支持,从而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可以断定夏朝时期阶级矛盾已经相当严重和尖锐,但是断定夏朝主要由于奴隶所进行的阶级斗争而覆灭的结论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3)夏朝对后世的影响 夏朝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商朝的统治者常以夏的覆亡为历史的鉴戒。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许多制度、礼仪、文化等对于后世都有深远影响。相传,造车、造酒等技术都是夏朝时期所发明的,并且还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对后世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有不小的作用。 2.商朝

(1)商朝的建立 继夏而起的商朝是由子姓的商族所建立的。商的祖先契与舜禹的时代约略同时,可见商也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部落。商早期活动在黄河下游北方广大地区,时常进行迁徙,到了成汤时期商族活动在今冀南、豫北一带。大约在前17世纪,成汤在众多方国部落的支持下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 (2)商朝的王权 商朝时期王权得到加强。最高君主的名称在夏代多称为“后”,到了商朝则称为“王”。相传成汤灭夏时就以自己勇武为理由,而号称“武王”。 (3)商朝与夏朝的对比 ①当时以商为核心的方国部落联盟比较巩固。商朝成为联系众多方国部落的中心和纽带。商朝要保持其主导和核心的地位,必须由精明干练、富于经验的强有力的人物来充当商王。当这样的人物在位的时候就会“诸侯毕服”,反之,则“诸侯莫朝”。 ②王位继承 商王继位不仅有“父死子继”的情况,也有不少是“兄终弟及”。 3.周朝 (1)周族的兴起 ①周的始祖弃是舜禹时代的人,曾被舜任命为后稷。 ②在部落首领公刘的时期,周族居于戎狄之间,公刘率族众迁徙至豳。公刘以后九传至公直父,周族又从豳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 ③迁到周原以后周族才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周文王的时期曾经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兴盛局面,受到多数方国部落的拥护,从而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了基础。 (2)西周制度

2009年中山大学信号与系统考研真题答案精解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2c2235181.html, 12009年中山大学信号与系统考研真题答案精解 2015考研英语写作七大误区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c2235181.html, 2词汇与语法错误 考研英语写作让很多同学都很头痛,有两点原因:一为词汇,二为语法。因为英语与汉语的区别是一词多义,非常讲究用词准确而且正式。同时,英语的词汇非常丰富,一个词语通常都有许多同义词和近义词。考生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并加以练习,就能够在考试中熟练地加以运用。英文写作也同样非常讲究语法,尤其是考研作文作为正式文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小细节:(1)尽量少用缩写形式。如don't,can't,won't 应写为do not,cannot,will not 等。(2)用更加正式的否定形式。如not…any 应写为no,not…much 写为little,not many 写做few 等。(3)尽量少用"etc.","and so on"等表达方式。例如:Activities include dancing,singing,etc 。Activities include dancing,singing,and other fun stuff 。 ◎中文式思维模式 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把一些中文的成语、谚语翻译成英文,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文章不仅行文不符合英文的规律,读起来也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纠正中文思维习惯的关键依然在于培养英文语感,同时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也要尽量让自己用英文来思考。如果考生需要用到谚语,名句等,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掌握英文的谚语、名句,并灵活运用到文章中。 ◎注意字数与标点 考研英语作文一分钟平均7~8个字,字数多少算个够?自己目测一下,以大作文为例,中等大小一行15字,最起码写到12,13位置,因为阅卷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你的字数,就看你的位置到没有到。如果你的字数没写够,他就认为你连最起码的写够字数的能力都不具备。但是这不是说写得越多就会得到高分。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写得越长,越容易暴露你的缺点。所以临考前要掐表练习字数。 ◎忽视优秀范文的背诵 通过范文的背诵,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了解高分范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写作常用的词语表达,和闪光句型,解决考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心中有千言万语,笔下无一言的困境。但是,考生一定要谨记,高分范文的背诵在精不在多,20篇足够,但是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张口就能说,提笔就能写。很多考生抱怨过,我背了很多范文,可还是什么也写不出来,根本原因就是这些范文背诵不够熟练,根本没有深化成自己的东西。 ◎写作训练的量不足 很多时候,考生容易高估自己的写作水平,或者说,意识不到自己的经常会犯下的语法错误。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发现并解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考生练习时写的作文,必须英语水平好的同学或是老师,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请专业的认识进行批改,只有这样,训练的作用才能最大化。 ◎准备不足,匆忙下笔 任何一篇作文出题都是有它独特的道理的,所以提前审题和构思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很多考生目前存在一个情况,想到哪写到哪,使作文杂乱无章,毫无条理,同时容易出现写错单词和用错句型的情况。英语写作不是语文散文,写英语作文,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题和思考,对出题者希望得到的预期尚未揣摩透彻,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同学虽然语言功底非常不错,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拿到一个自己预期的心理分数,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切题不准确或者不够突出中心上了。 ◎忽视文化差异,用中文思维串联英文词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