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完整笔记

合集下载

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10)

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10)

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10)理论精讲1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第三节小学生的学习学习的内涵学习的分类学习理论个体差异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P123-125二、学习的分类单选P124二、学习的分类单选P124-P125二、学习的分类单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020下)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小结P125-132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S-R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和条件苛勒-完形顿悟说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建构主义: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知识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的人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P125-128(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基本观点: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S-R)狗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猫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鼠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宝宝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P125-126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实验名称:狗进食摇铃实验了解反射无条件反射——本能:狗吃到食物流口水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狗听见铃声流口水P126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3)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单选①获得与消退获得: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消退:条件反射消失②刺激的泛化与分化泛化: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分化:只对条件刺激有反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2021上)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泛化B.强化C.分化D.消退2.(2016上)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A.内化B.泛化C.焦虑D.移情P126-127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单选实验—猫开笼取食实验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基本规律①准备律(预习)②练习律(做题)③效果律(反馈)最重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学生做得好时,予以表扬;做的不好时,及时指出使其改正。

高等学校_教师资格证考试_完整笔记

高等学校_教师资格证考试_完整笔记

心理学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定义见后)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

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兴趣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7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8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9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11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1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14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6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教师资格证科目:传统文化之天文历法(讲义+笔记)

教师资格证科目:传统文化之天文历法(讲义+笔记)

传统文化之天文历法(讲义)※※※中、小、幼三个学段都适用!一、天文历法1.四时2.二十四节气3.十二时辰4.五更5.天干地支(一)四时(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农历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农历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

农历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

(二)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秋处清谷天,夏满寒霜降,冬露秋雪芒夏雪冬暑相连;小大寒。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三)十二时辰子(zǐ)时23时至01时夜半丑(chǒu)时01时至03时鸡鸣寅(yín)时03时至05时平旦卯(mǎo)时05时至07时日出辰(chén)时07时至09时食时巳(sì)时09时至11时午(wǔ)时隅中日11时至13时中未(wèi)时13时至15时日昳申(shēn)时15时至17时晡时酉(yǒu)时17时至19时日入戌(xū)时19时至21时黄昏亥(hài)时21时至23时人定(四)五夜(五更)(五)天干地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干支纪年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以甲子为首,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真题回顾1.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中地球绕太阳运行到二十四个规定位置上的日期,各节气分别冠以反映自然气候特点的名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指导农事活动。

2024上教资重点笔记

2024上教资重点笔记

2024上教资重点笔记一、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 素质教育的内涵。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强调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偏袒、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要给予平等的教育机会。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重视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例如,学校除了开设文化课程外,还开展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素质教育尊重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像有的学生对绘画有天赋,学校就应提供相应的绘画课程和展示平台。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计教学。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阅读技巧、记忆方法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学生观。

-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学生现在成绩不好或者有一些不良行为,也要相信他们可以改变和成长。

例如,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成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同时,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会犯错误,教师要包容并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 学生是独特的人。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笔记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笔记

教师资格证笔录中学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课能力。

第一课:科目一综合素质指导一、考点解析1.题型上: 29 个单项选择( 29*2=58)3 个资料解析题( 3*14=42) 1 个作文题( 50)2.内容上:知识模块知识点教育观学生观职业理念教师观教育法例,学生权教育法律法例利,教师权益和义务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历史,科学,文学,文化涵养艺术鉴赏涵养分值题型4 个单项选择(1 个教育观,2 个学生观,22 分( 14.7%) 1 个教师观) 1 个资料解析(学生观重点)8 个单项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 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 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 个)16 分( 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 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 个)国家中长久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领( 2 个)22 分( 14.7%)4 个单项选择(教师职业道德 2 个,班主任工作条例 1 个,教师职业行为 1个) 1 个资料解析9 个单项选择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 1 个)传统文化( 1 个)地理知识或小孩18 分( 12%)文学( 1 个)中国科技史或外国科技史( 1 个)科学知识( 1 个)中国古代文学( 1个)中国当今世文学(1 个)世界文学( 1 个)艺术鉴赏与艺术理论( 1 个)4 个单项选择(信息处逻辑思想,信息,理 2 个,逻辑思想基本能力72 分( 48%) 2 个) 1 个阅读理阅读,写作能力解(资料解析) 1个作文3.内容与题型题型知识模块题目分布个数分值单项选择职业理念1-4 题 4 个8 分教育法律法例5-12 题8 个16 分教师职业道德13-16 题 4 个8 分文化涵养17-25 题9 个18 分基本能力( 226-29 题 4 个8 分个逻辑推理 2个信息)资料解析职业理念30 题 1 个14 分教师职业道德31 题 1 个14 分阅读理解(基32 题 1 个14 分本能力一问 4分二问 10 分)写作基本能力33 题 1 个50 分二、选择题实例解析:1.职业理念:学生想做科学家,班主任说此刻学数学那么费劲,此后学物理化学一定学不好,这样的说法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三章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三章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三章32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高等教育是为了满足教育者个人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构成两种不同价值观念。

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33个人本位价值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健全的人格等,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普通教育。

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其核心是个体社会化。

两种价值观在西方都源自古希腊时期。

个人本位观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

社会本位观源于柏拉图。

18世纪卢梭把教育本质归结为造就自然人,终使“个人本位”思潮在西方占据上风。

孔子把教育看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占主导地位。

老子则主要强调个人的修养完善,更好地理解“道”。

☆34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一)两种价值观是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了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二)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在现实社会背景下我们要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35杜威美国教育家,“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地价值协调起来”。

36通才与专才教育之争,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整个过程。

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一种通才教育。

37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1在我国殷商,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2在西方,古希腊,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到了中世纪,实行分科教学,在“七艺”通才教育的基础上,在通过法学、神学、医学三科的分科教学来培养律师、牧师和医生。

38,20世纪通才教育回归:巴格莱,要素主义;赫钦斯,永恒主义;马利丹,新托马斯主义,均强调人类文化的“永恒不变”,倡导“人的理性”原则。

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笔记

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笔记

教师资格证笔试1、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4、墨子: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5、朱熹:朱熹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6、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7、柏拉图:著名思想家。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9、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1、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注释)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注释)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注释)Chapter 1: XXX1.n ConceptUnderstanding the XXX:1) Targeting all students。

(2)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3) Encouraging dynamic。

lively and proact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4) Cultivating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of students。

(5) XXX students.Mastering the XXX:Approaches include: (1) XXX。

grasping the spirit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 (the new curriculum for basic XXX)。

(2) School managemen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class teacher work。

(3) Conducting XXX。

intellectual。

XXX: (1)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eachers。

maximizing the role of teachers (leading role。

updating nalconcepts。

improving literacy)。

(2) Implementing XXX。

(3) Guiding and mobilizing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4) Conducting us forms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