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促进作用抑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 双向传导 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 刺激 →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2、兴奋传导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 单向传导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 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S 区→说,H 区→听,W 区→写,V 区→看)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 2等的调节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低血糖症 。

高→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②肝糖元的分解 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 2 H 2O 和能量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8、血糖平衡的调节(蛋白质类激素不能口服:胰岛素)血糖浓度升高促进 作用 抑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胰岛素(降血糖) 拮抗 胰高血糖素(升血糖)(胰岛B 细胞分泌) (胰岛A 细胞分泌)血糖浓度降低9、体温调节寒冷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可口服)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诊断自学效果]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光敏色素是一种能接受光信号的色素分子。
(× )
(2)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播种冬小麦往往不能抽穗开花是受
光照的影响。
(×)
(3)重力信号可以直接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
பைடு நூலகம்
(4)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
完成的。
(×)
[在深化中提能] 辨析光合色素和光敏色素 (1)化学本质不同。绿色植物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 胡萝卜素,不是蛋白质;光敏色素是由色素参与组成的一种蛋 白质复合体。 (2)接受光照有本质区别。光合色素能吸收并转化光能储 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各种生物的能量和物质基础;光敏色 素是光的受体,光仅是一种信号,被接受后经信息传递系统传 导到细胞核,影响基因表达,从而达到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的 目的。
[在应用中落实]
1.以下说法不可能是重力影响的是
()
A.倒伏植株的茎背地生长
B.插条两端涂抹生长素后只能一端生根
C.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信号转换
D.作为直接影响基因表达的信号 解析:倒伏植株的茎背地生长是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
A、C 正确;植物细胞能感受重力的影响区分“上下”,所
以插条两端涂抹生长素后只能一端生根,B 正确;植物细胞
C.光敏色素是一类结构非常稳定的色素—蛋白复合体
(3)分布不同。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尤其在分生组织细胞中更 多,如胚芽鞘尖端、根尖等。
(4)合成条件不同。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黑暗培养 的黄化苗不含叶绿素,但黄化幼苗的光敏色素比绿色幼苗多 20~100 倍。

高考生物大题03 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高考生物大题03 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大题03 生命活动的调节【高考真题分布】【题型解读】一、个体生命活动调节:动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每年的必考题,其中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考查较多,近年对免疫与健康部分也有较多考查。

除了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外,还对课本涉及的实验过程进行深度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常结合代谢部分进行深度考查,主要考查考生结合农业生产时的具体应用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动物生命活动与人的生活和人体健康密不可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与动物生命活动相关的情景比比皆是。

动物生命活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通过分析近几年试题,发现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免疫的具体应用及分析、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通过具体的生活、生产实践以及科研成果等情境在高考试题中得以考查,是本部分内容中的高频考点。

科学研究对人体健康的探索从未停止,相关的论文也成为试题体情境,多以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的形式呈现,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三、预测2024年可能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针对某一稳态事例的分析、特异性免疫过程、传染病的预防、激素调节、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结合光合作用的具体实例等方面选择素材命题,这些都可以借助生活、生产实践及科研成果等情景进行考查。

因此,在复习时要关注最新的科研成果,明确与生物学相关的内容,从生活、生产实践入手,以实践强化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和综合化。

要从不同渠道搜集相应的资料、文献、数据等创设情景,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及分析推理等。

典例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基本过程1.(2023·海南·高考真题)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

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 作用位点如图。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辅导讲座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及调节、免疫)知识总框架复习的策略1.“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在高中生物学中虽然占的篇幅不多,但联系面广,因此要注意理清脉络,搞清楚各部分内容的联系。

2.在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部分内容时,要对植物的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运输特点(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双重性)、单侧光照射和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解释及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通过具体题目进行复习巩固。

3.在复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部分内容时,要紧紧围绕着调节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以及调节机理的主线来展开。

例如:由于有了内分泌腺(特定结构),通过分泌激素(物质基础)来完成激素调节;由于有了神经系统的反射弧(结构基础),通过反射这种基本方式完成神经调节。

事实上,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反应,都是在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这既是基本知识,也是一种基本思想,即唯物主义的思想。

4.关于“人的生命活动调节及免疫”的有关知识是选修教材中对必修教材内容的延伸,近年来已成为了考试热点,如人的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血糖平衡的调节、免疫的有关知识等,必须加深理解。

5.复习时还应注意区分易混淆的名词、概念和相关知识,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生长素和生长激素、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应激性与反射等。

可能出现的考点本专题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调节为主线,辐射植物生长素发现史、向光性分析、实验设计、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激素调节,神经兴奋的产生与传导、高级神经调节与动物体液调节、内环境稳态与维持,免疫与人体健康等基础知识,近年来的考查已成上升趋势。

因此,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相关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点及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分析;3.生长素生理作用和特点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化学本质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反射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6.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以及与相关系统的联系;7.结合人体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生理现象,分析理解人体内水、糖、体温、pH等平衡的调节、机理及生理意义;8.结合人体生理实际分析免疫的概念、方式、过程以及免疫失调与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学二年级上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学二年级上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高中生物学二年级上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高中生物学二年级上册第四章内容。

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知识点清晰,非常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

3.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顶端优势的原理及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燕麦实验,培养学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通过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顶端优势原理,训练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简介,教育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教学设计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教学设计

⑩_她2w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j- 令丨j2020年第7期“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教学设计福建省松溪第一中学(353500)黄秀芝摘要依托课程标准进行单元设计,统整教学内容,确立核心问题,实施四项任务,以“情境一问 题一活动”为主线,学生分组合作开展实验探究、模型构建、辩论赛、头脑风暴等教学活动,使核心素 养在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植物生命活动;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0)7 -0054-041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材的编排逻辑与内容安排,以及课程标 准的相关要求[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教 学内容包含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第3章“植物 的激素调节”,并整合了其他因素(光、重力和温度 等)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主要阐 述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调节特征,植物激素及其 类似物的应用以及其他因素的参与调节。

图1为 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系。

图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基于初中生物学中植物的感应现象、生 长素的发现等内容,以及一定生活感知的基础,对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重温生长素发现史,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科学本质、科学探究和科学精神。

通过阐释植物激素的作用,明确植物体主要依靠植物激素、其他因素的调节机 制维持稳态,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在客观评述植物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中渗透STS教育,增强社会责任 意识,并为后续植物细胞工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 基础。

2单元教学目标依托课程标准与内容体系,围绕本单元承载的 核心素养,确立以下单元教学目标:(1)在重温植物生长素发现历程中参与探究、逻辑推理、思考质疑,总结科研方法,形成生长素的 相关理论,认同生物学家的贡献和价值;(2)尝试 实施探究活动,基于实例分析与实证研究,运用归 纳与概括、模型构建等科学思维,揭示生长素的生 理作用及两重性;(3)明确通过协同、拮抗等方式 的激素调节,以及其他因素(如光、重力和温度等)的参与,共同实现对植物体的调节,构建稳态与平 衡观;(4)基于资料分析,以STS教育理念评述植 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广泛应用,同时关注社会议 题,尝试提出生产实践方案。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必修3)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必修3)

[总结提升]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关系的判断
两个单箭头之间的一定是淋巴,发出单箭头指向淋巴 的一定是组织液,由淋巴发出的单箭头一定指向血浆。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1
(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
原因① ②外 人界 体自 环身 境的 调变 节功 化能 过出 于现 剧障 烈碍 [注意] “内环境”稳态失调一定是由于“内环境成分或理 化性质”改变引起的。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呼吸酶的不断
更新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呼吸酶的不断
更新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和 免疫系统 。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
地正常运行。 内环境 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的 媒介 。
(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 化性质保持 动态平衡 。
2.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
(1)由图可以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
答案:D
[总结提升] 组织水肿 5 大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 引发的原因如下:
[建体系·先填后看]
绝大多数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或血浆
3.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连线]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总结知识网络构建必备知识回顾1.植物激素:由①植物体内产生,能从②产生部位运送到③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④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向⑤背光侧运输,导致生长素在植物体内⑥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从而引起向光生长。

3.生长素的产生:芽、幼嫩的叶和⑦发育中的种子。

4.生长素的分布:分布在各器官中,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⑧生长旺盛的部位。

5.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⑨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运输方式是⑩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2)非极性运输:在⑪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⑫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⑬细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则影响器官的⑭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2)作用方式: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⑮信息,起着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

(3)作用特点: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⑰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⑱抑制生长,即具有两重性。

7.其他植物激素名称主要作用赤霉素促进细胞⑲伸长、植株⑳增高,促进㉑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㉒细胞分裂 ;促进㉓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㉔衰老和脱落 ;维持种子休眠;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乙烯促进㉕果实成熟 ;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8.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㉖含量会发生变化;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㉗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2)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是不同激素的㉘相对含量。

(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㉙顺序性。

9.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义和优点(1)含义:㉚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㉛化学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2、兴奋向导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外负内正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内含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的高级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听、说、读、写等)、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如: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7、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主动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倒运(主动运输)
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得快,生长素少生长得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茎 > 芽 > 根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
无籽番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
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单子叶植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8、①赤霉素
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荫发、果实的成熟。

②脱落酸
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
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③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根尖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
④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