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

合集下载

工厂供电计算题问题详解

工厂供电计算题问题详解

第一章1 2 3 4第二章 1 2 3 6 82-2 某机修车间,拥有冷加工机床52台,共200kw ;行车一台,共5.1kw(ε=15%);通风机4台,共5kw ;点焊机3台,共10.5kw(ε=65%)。

车间采用220/380v 三相四线制(TN-C )配电。

试确定该车间计算负荷P 30、Q 30、S 30和I 30。

解:① 对于冷加工机床,P e =200kW ,K d =0.2,cos φ=0.5,tan φ=1.73 P 30(1)=K d P e =0.2×200kW=40kWQ 30(1)=P 30tan φ=40×1.73kvar=69.2kvar ②对于行车组,P e =P N 25εεN=5.1%25%15=3.95Kw,K d =0.15, cos φ=0.5, tan φ=1.73P 30(2)= K d P e =0.15×3.95kW=0.59 kW Q 30(2)= P 30tan φ=0.59×1.73=1.02kvar③对于通风机组, P e = P N =5 kW, K d =0.8, cos φ=0.8, tan φ=0.75 P 30(3)= K d P e =0.8×5Kw=4kWQ 30(3)= P 30tan φ=4×0.75kvar=3kvar ④对于点焊机组, P e = P N 100Nεε=10.5×%100%65=8.47 kW ,K d =0.35, cos φ=0.6, tan φ=1.33P 30(4)= K d P e =0.35×8.47 kW=2.96kW Q 30(4)= P 30tan φ=3.94 kvar=3.94 kvar 取需要系数 K ∑p =0.9,K ∑q =0.95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P 30=(P 30(1)+P30(2)+P 30(3)+P 30(4))×K ∑p =(40+0.59+4+2.96)×0.9 =42.8(kW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Q 30=(Q 30(1)+Q 30(2)+Q 30(3)+Q 30(4))×K ∑q =(69.2+1.02+3+3.94)×0.95 =77.3(kvar ) 视在计算负荷为:S 30=223030Q P +=223.778.42+=84.9视在电流为:I 30=S 30/3U N =84.9/(1.732×0.38)=1292-3 有一380v 三相线路,供电给35台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总容量为85kW ,其中较大容量的电动机有7.5kW ,4kW3台,3kW12台。

《工厂供电(第5版)》习题参考答案

《工厂供电(第5版)》习题参考答案

C)
2 0 2 A I 30 179 A,PEN线可选LJ-25;校验电压损耗 U % 4.13% U % 5% ,
第六章 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
6-1 选RT0-100/50型熔断器,熔体电流为50A;配电线选BLV-500-1×6mm2,穿硬塑料管(PC),其内径选为 Ø20mm。 6-2 选DW16-630型低压断路器,脱扣器额定电流为315A,脱扣电流整定为3倍即945A,保护灵敏度达2.65,满足 要求。 6-3 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整定为8A,灵敏度为2.7,满足要求。速断电流倍数整定为4.7倍,灵敏度为1.6,也基本满 足要求。 6-4 整定为0.8s。 6-5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为6A,动作时间整定为0.8s;速断电流倍数整定为6.7倍。过电流保护灵敏度 达3.8,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达1.9,均满足要求。
第十章 工厂的电气照明
10-1 可选12盏灯,均匀矩形布置;纵向每隔3m装一灯,灯距墙1.25m,每排3灯,共4排。该车间一般照明的平均
照度约为60lx。 10-2 查附录表30-4的概算图表,可得N ≈18,而 E a v=60 lx,因此计算得n ≈11,宜选12灯,布置同上。 10-3 按比功率法计算,亦可选灯12盏,布置同上。 10-4 选用BLV-500-1×16型铝芯塑料线。
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2-1 负荷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设备容量 Pe / kW 800 56 856 车间总计 取
K p 0 .9, K q 0 .9 5
设备名称 切削机床 通风机
需要系数 Kd 0.2 0.8 —
计算负荷
co s
tan
P30 / kW 0.5 0.8 — 1.73 0.75 — 160 44.8 204.8 184

工厂供电参考答案

工厂供电参考答案

《工厂供电技术》课程设计参考答案前言(略) 目录(略)(一) 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1.负荷计算:各厂和生活区的负荷计算如表1所示。

2.无功功率补偿由表1可知,该厂380V 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只有0.75。

而供电部门要求该厂10KV 进线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0。

考虑到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大于有功损耗,因此380V 侧最大负荷功率因数应稍大于0.90,暂取0.92来计算380V 侧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 3012(t a n t a n )812.2[t a n (a r c c o s 0.75)t a n (a r c c o s0.92)]v a r 370v a r C Q P k k ϕϕ=-=-= 选并联电容器为BW0.4—14—3型,总共容量84kvar ⨯5=420kvar 。

因此无功功率补偿后工厂380V 侧和10V 侧的负荷计算如表2。

表2 无功功率补偿后工厂的计算负荷项目 cos φ 计算负荷P30/kw Q30/kvar S30/kva I30/A 380V 侧补偿前负荷 0.75812.2727.6 10901656380V 侧无功补偿容量— 420380V 侧补偿后负荷 0.935812.2 307.6 868.51320主变压器功率损耗0.015S 30=13 0.06S 30=5210KV 侧负荷总计0.92825.2359.690052表1 机械厂的负荷计算表(二)变电所主变压器和主结线方案的选择1.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根据工厂的负荷性质和电源情况,工厂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可有下列两种方案:(1)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型式采用S9,选S N.T =1000KV A>S 30=900KV A ,即选一台S9—1000/10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至于工厂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由与邻近单位相联的高压联络线来承担。

(注意:由于二级负荷达335.1KV A ,380V 侧电流达509A ,距离又较长,因此不能采用低压联络线作备用电源。

《工厂供电》第六版习题解答(不全)

《工厂供电》第六版习题解答(不全)

高专《工厂供电》习题解答刘介才编前言本习题解答是应采用本人编《工厂供电》高专教材的部分任课教师的要求、并在出版社有关编辑的大力支持下编写的,供教师教学和批改学生作业时参考.由于习题中涉及的一些技术参数大多有一定的选取范围,而从技术图表上查得的数据也不可能绝对精确,因此习题解答应着重注意其解题的方法步骤,而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仅供参考。

本习题解答不宜在学生中传播,以免有的学生盲目抄袭,影响其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如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章工厂供电概论习题解答—-——---—--——-——---———-—--—————--——-——--—--——-—第三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习题解答—————----———-—-—--————---———-—-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及变配电所电气设备选择习题解答—-—--——---——-第五章工厂电力线路及其选择计算习题解答——-—-——--——--—-——----———-—-———第六章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习题解答----—--—--——————--———--------—第七章工厂供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习题解答—-—-—----—--——----第八章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习题解答—-———-—-—-—----————-———-—-——-——--——-第九章节约用电、计划用电及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习题解答—-—-----—第一章工厂供电概论习题解答1-1解:变压器T1的一次侧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相同,即为10.5kV.变压器T1的二次侧额定电压应比线路WL1末端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高10%,即为242kV。

故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应为10。

5/242kV。

线路WL1的额定电压应与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相同,即为220kV.线路WL2的额定电压应为35kV,因为变压器T2二次侧额定电压为38.5kV,正好比35kV高10%。

《工厂供电》第4章短路电流及其效应的计算.

《工厂供电》第4章短路电流及其效应的计算.
依据,它根据计算电压即平均额定电压进行计算,即
式中,SK为三相短路容量(MVA);Uav为短路点所在 级的线路平均额定电压(kV);Ik为短路电流(kA)。
4.3 无限大容量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通常采用标幺值计算,以简化计算,便于比较分析。
一、标幺制
用相对值表示元件的物理量,称为标幺制。
标么值

S
d
S
* k
Sk

Sd
Z
* k
上式表示,三相短路容量数值上等于基准容量与三相
短路电流标幺值或与三相短路容量标幺值的乘积,三
相短路容量的标幺值等于三相短路电流的标幺值。
4、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
①画出短路计算系统图,
包含与短路计算所有元件的单线系统,标出 元件的参数,短路点。
②画出短路计算系统图的等值电路图,
U
2 n
Sn
Sj U j2
式中,XF为发电机的电抗(Ω /km),Sn为基准容量
(MVA),Un为线路所在电压等级的基准电压(kV)。
2、变压器的电抗标幺值
XB

Ud
%U
2 n
100Sn
X B*

XB Xj

Ud
%U
2 n
100Sn
Sj U j2
Ud %S j 100Sn
Ud % (Sj ) 100 Sn
U m 电源电压相量 I m 工作电流相量 I zm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相量
三相短路时的相量图
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 初值等于相量 I zm 和 I m 之差在纵坐标上的投影
产生最严重短路电流的条件: (1)短路前空载或 cosΦ=1 (2)短路瞬时电压过零 α=0或1800 (3)短路回路纯电感 d 90

工厂供电工程设计原则及内容探析

工厂供电工程设计原则及内容探析

工厂供电工程设计原则及内容探析【摘要】在整个工厂工程设计中工厂供电工程设汁部分占据着整个设计的重要部分。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厂的运行与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工厂供电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厂供电工程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工厂供电工程设计;原则;内容工厂供电工程的设计是一项要求知识面较宽的工作任务。

其电压等级一般为10kv及以下。

包括高压变电及低压配电系统。

工厂供电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选择降压变电所主变、计算短路电流、确定主接线方案、选择继电保护装置和整定保护参数、选择和校验电气设备、变电所等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设计。

一、工厂供电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改造或新建供电工程的设计遵循的主要原则:工厂用户供电工程的改造与新建都要符合当地电网的整体规划。

供电工程还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依据有:第一,要依照规程执行政策。

在参照国家标准和规程下,执行有关的政策,主要包括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经济技术政策。

第二,着重近期发展,考虑长远发展。

要从工程的规模、发展规划、工程特点出发,把追求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重点突出、有序发展。

第三,保证项目工程的安全性。

在充分保障施工过程安全无误的前提下还要追求技术上的更新与资源节约。

更多的选用性能先进与高效低耗的产品。

第四,要有全局意识,根据用电量、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以及工程特点等,科学设计方案。

二、工厂供电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负荷计算、负荷分级与无功补偿负荷计算的目的就是运用合理的负荷计算方法求出实际的负荷容量,从而达到合理地选择能够在正常条件下安全运行和在故障条件下能够保证供电系统可靠地切断故障电路的电器或导体,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

一般都是使用30分钟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的主要依据。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利用系数法、需要系数法、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等。

根据不同的用户负荷和设计阶段,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确定负荷的容量。

机械加工车间供配电设计

机械加工车间供配电设计

目录一、设计任务 (1)(一)设计要求 (1)(二)设计目的 1 二、车间用电计算负荷 1 (一)电力负荷的概念及车间概况 1 (二)计算负荷的含义及其确定方法 1 三、供电方式及主接线设计 6 (一)车间供电方式的确定 6 (二)车间供电主接线设计7 四、短路计算及设备选择8(一)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电源计算8(二)设备选择10五、配电柜设计10六、电气平面布局13七、致谢13 参考文献14 附录15机械加工车间供配电设计摘要根据设计内容及要求,分析机械加工车间的负荷性质、负荷大小和负荷的分布情况,设计出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式,解决该机械加工车间车间负荷及负荷可靠性的问题。

再通过短路电流的计算,从而选择合适的导线电缆,按所得计算结果选择低压设备。

实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供电,增加产量, 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

完成对机械加工车间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负荷计算;供电方式;短路计算;低压配电系统一、设计任务(一)设计要求通过提供的简单数据设计出具体可行的工厂供配电系统,使得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通过所学习的计算负荷的计算、供电方式及短路计算等。

设计出所要求的设计内容。

二、车间用电计算负荷(一)电力负荷的概念及车间概况1. 电力负荷的概念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所需用的电功率称为负荷或电力(W或KV)由于电功率分为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一般用电流表示的负荷,实际上是对应视在功率而言。

电力负荷又称电力负载。

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耗用电能的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如说重要负荷、不重要负荷、动力负荷、照明负荷等。

另一种是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所耗用的电功率或电流大小,如说轻负荷(轻载)、重负荷(重载)、空负荷(空载)、满负荷(满载)等。

电力负荷的具体含义视具体情况而定。

电力负荷的分级按用户电力负荷的重要性及要求对其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程度的不同,一般将电力负荷分三等级。

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计算题 工厂供电

计算题  工厂供电

计算题1、已知某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拥有380V 的三相电动机7.5kw3台,4kw8台,3kw17台,1.5kw10台。

试用需要系数法求其计算负荷。

解:此机床组电动机的总容量为105.11738435.7⨯+⨯+⨯+⨯=kW kW kW kW P e kW 5.120=查附录表1得 K d =0.16~0.2 (取0.2),73.1tan ,5.0cos ==ϕϕ 有功计算负荷 kW kW P 1.245.1202.030=⨯= 无功计算负荷 var 7.4173.11.2430k kW Q =⨯= 视在计算负荷 A kV kWS ⋅==2.485.01.2430 计算电流 A kVA kV I 2.7338.032.4830=⨯⋅=2、某机修车间380V 线路上,接有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20台共50kW (其中较大容量电动机有7.5kW1台,4Kw3台,2.2Kw7台),通风机2台共3kW ,电阻炉1台2kW 。

试用需要系数法确定此线路上的计算负荷。

解:先求各组的计算负荷 (1) 金属切削机床组查附录表1,取K d =0.2,73.1tan ,5.0cos ==ϕϕP 30(1)=0.2×50=10kWQ 30(1)=10×1.73=17.3kvar(2) 通风机组K d =0.8,75.0tan ,8.0cos ==ϕϕ P 30(2)=0.8×3=2.4 kWQ 30(2)=2.4×0.75=1.8 kvar(3) 电阻炉K d =0.7,0tan ,1cos ==ϕϕ P 30(3)=0.7×2=1.4 kWQ 30(3)=0因此总的计算负荷为(取K ∑p =0.95,K ∑q =0.97)P 30=0.95×(10+2.4+1.4)=13.1 kW Q 30=0.97×(17.3+1.8+0)=18.5 kvarS 30=A kV A kV ⋅=⋅+7.225.181.1322 I 30=A kVA kV 5.3438.037.22=⨯⋅在实际工程设计说明中,常采用计算表格的形式,如表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荷系数
• 负荷系数也称负荷率,它是 表征负荷变化规律的一个参 数。 • 在最大工作班内,平均 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成为负 荷系数,幵用α、β 分别表示 有功、无功负荷系数。 • 负荷系数越大,则负荷曲线 跃平坦,负荷波动越小。
Pav Pmax Qav Qmax
• 对负荷曲线来说,负荷系数亦称负荷曲线
48.2kVA I js 73.2 A 3 0.38kV
• 某机修车间380V线路上,接有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20 台共50kW(其中较大容量电动机有7.5kW1台, 4kW3台 ,2.2 kW7台), 通风机2台共3kW, 电阻炉1台2kW。试确 定此线路上的计算负荷。 • (1). 金属切削机床组 Kx 0.2,cos 0.5, tan 1.73 • 故 • • • 故
• 金属切削机床...............长期连续工作制 • 电焊机..........................断续周期工作制 • 吊车..............................断续周期工作制
• 解:(1)金属切削机床的设备安装容量
PE 1 PN 4 10.5 8 7.5 8 5 142kW
视在功率为“千伏安”(kVA),
电流为“A”,
电压为“kV”。
• 例2-1 已知某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拥有电 压为380V的三相电动机7.5kW 3台,4kW 8台,3kW 17台,1.5kW 10台。试求其计算负荷。 • 解:此机床组电动机的总容量为
Ps=Pe 7.5kW 3 4kW 8 3kW 17 1.5kW 10 120.5kW
34.23 41.23 53.59(kVA)
2 2
为了使结果一目了然,便于审核,实际工程设计中常采用计 算表格形式,如下表所示。
用电设 序号 备名称 1 机床组 2 通风机组 3 电炉组 4 行车 5 电焊机 同时系数 设备容量(kW) 台数 容量 35 4 4 2 3 98 5 10 5.6 0.15 暂载 率 KX 0.2 0.8 0.8 0.8 0.35 计算系数 计算负荷
实际负荷持续率下的功率修正公式
功率P UI 热量A I 2 Rt 故在相同电压下 I P 在设备电阻不变而发热 量相同时I 1 t
t 负荷持续率 在同一周期内t T 1 因此有P

设备一般给出额定负荷 持续率 N 和额定功率PN , 则有 PN 最后在实际负荷持续率 下的功率应该修正为 PN P 对电焊机要求统一换算 100%,因此设备容量为 到
Pjs(1) 0.2 50kW 10kW
Qjs(1) 10kW 1.73 17.3k var (2). 通风机组 Kx 0.8,cos 0.8, tan 0.75
Pjs(2) 0.8 3kW 2.4kW
Qjs(2) 2.4kW 0.75 1.8k var
解:冷加工电动机组:
查表可得Kx=0.17~0.2(取 0.2),cos=0.5,tan=1.73,因此
Pca(1)=Kx∑Pe=0.2×98 =19.60(kW) Qca(1)= Pca(1)tann=19.6×1.73=33.91 (kvar) Sca(1)=P ca(1)/cosn=19.60/0.5=59.58(kVA)
填充系数,它表征负荷曲线不平坦的程度 ,即负荷起伏变动的程度。从充分发挥供 电设备的能力、提高供电效率来说,希望 此系数越高越趋近于1越好。从发挥整个 电力系统的效能来说,应尽量使用户的不 平坦的负荷曲线“削峰填谷”,提高负荷
系数。
下图为某厂年有功负荷曲线,此曲线上最大负荷Pmax就 是年最大负荷,Tmax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Pca(4)=Kx∑Pe=0.8×4.34=3.47(kW) Qca(4)= P ca(4)tan=3.47×0.75=2.6 (kvar) Sca(4)= P ca(4)/cos=3.47/0.8=4.34(kVA)
电焊机组:查表2-2,cos=0.6,Kx=0.35,因此
Pe PN
2 2
Pjs 0.95 (10 2.4 1.4)kW 13.1kW
S js 13.1 18.5 kVA 22.7kVA 22.7kVA I js 34.5 A 3 0.38kV
例1 一车间的380V线路上,接有冷加工金属切削机床 电动机35台共98kW;通风机4台共5kW;电炉4台共 10kW;行车2台共5.6kW(εN =15%);电焊机3台共 17.5kVA(εN =65%)试求计算负荷。
通风机组: 查表可得K x =0.75~0.85(取0.8 ),cos=0.8,tan=0.75,因此
Pca(2)=Kx∑Pe=0.8×5 =4(kW) Qca(2)= P ca(2)tan=4×0.75=3 (kvar) Sca(2)= P ca(2)/cos=4/0.8=5(kVA)
3)电炉:查表2-2,cos=1,Kx=0.7,因此
N
100%
PN n S N cos n 8.47(kW )
Pca(5)=Kx∑Pe=0.35×8.47 =2.96(kW) Qca(5)= P ca(5)tan=2.96×1.33=3.94 (kvar) Sca(5)= P ca(5)/cos=2.96/0.6=4.93(kVA)
计算负荷
根据工艺和建筑设计等部门提供的用电设 备及其安装容量确定计算负荷的工作称为 负荷计算。 计算负荷Pjs,Qjs,Sjs和Ijs
负荷计算的方法: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 、附加系数法等。其中,需要系数法以其 计算简单、适用面广、需要系数数据齐全 等特点而被广为应用。
需要系数法
需要系数法 适用于用电设备台数较多、设备容量差别丌大的 场合。若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台数较少时,其计 算结果往往偏小。 对于设备台数为3台及以下的用电设备组,其计
Pjs 0.2 120.5kW 24.1kW Qjs 24.1kW 1.73 41.7k var
24.1kW S js 48.2kVA 0.5
• 查附录表1中“小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 床电动机”项,得 x 0.16 ~ 0.2 (取0.2 K ), 1.73,, cos 0.5 tan 因此可求得:
2.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1)年最大负荷Pmax
年最大负荷Pmax就是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消耗 电能最大的半小时的平均功率,因此年最大负荷也称为 半小时最大负荷P30。 (2)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又称为年最大负荷使用时间 Tmax,它是一个假想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 最大负荷Pmax (或P30)持续运行Tmax 小时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用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 能。
3.平均负荷Pav (PP)
平均负荷Pav,就是电力 负荷在一定时间t内平均 消耗的功率,也就是电 力负荷在该时间内消耗 的电能W除以时间t的值 ,即Pav=W/t 年平均负荷为 Pav=Wa/8760
尖峰电流
• 意义: 尖峰电流是持续时间为1-2秒的短时 最大负荷电流.为了选择熔断器和自动开关、整 定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检验电动机自启动,必须 计算尖峰电流。
• (3). 电阻炉: 查附录表1,取 Kx 0.7,cos 1, tan 0
Pjs(3) 0.7 2kW 1.4kW Qjs(3) 0
因此380V线路上的总计算负荷为(取 K p 0.95, K q 0.97 )
Qjs 0.97 (17.3 1.8)k var 18.5k var
计算负荷
• 电力用户的实际负荷幵不等于用户中所有 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这是因为: • 1)幵非所有设备都同时投入工作。 • 2)幵非所有设备都能工作于额定状态。 • 3)幵非所有设备的功率因数都相同。 • 4)还应考虑用电设备的效率与配电设备的 功率损耗。
• 通常我国求计算负荷的日负荷曲线时间间隔∆t取 30min。 • ∆t选择不导体的发热时间常数τ有关。中小截面导体 的发热时间常数一般在10min左右,而导体达到稳定 温升的温升需要(3-4)τ,因此选择30min是合适的。 • 从等效的含义上讲, “半小时最大平均负荷”就是 等效负荷即计算负荷。 • 对于筹建中的电力用户,计算负荷则是根据统计规 律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半小时最大平均负荷 的假想值。 • 计算负荷可以作为供电系统设计和电气设备选择的 依据。
第四章
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
用电设备按工作制的分类
• a)长期连续工作制 Pe=PN
如通风机、水泵、空气
压缩机、电动发电机组、电炉和照明灯等
• b)短时工作制 Pe=PN
如机床上的某些辅助电动机(
例如迚给电动机)以及控制闸门的控制电动机等
• s)断续周期工作制(反复短时工作制)
如电焊机和吊车电动机等
负荷持续率ε
• 断续周期称暂载率)来表征其
工作特征。

负荷持续率为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
与工作周期的百分比值,用ε表示,即
T 为工作周期;t 为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
;to 为工作周期内的停歇时间。
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的额定容量(铭牌功 率)PN是对应于某一额定负荷持续率εN 。 如果实际运行的负荷持续率 ε ,则实际容 量Pe 应按同一周期内等效发热条件进行换 算。
取同时系数K∑为0.9,因此总计算负荷为 Pca(∑)=K∑ΣPca=0.9×(19.6+4++8+3.47+2.96 )=34.23(kW) Qca(∑)=K∑ΣQca=0.95×( 33.91+3+0+2.60+3.94)=41.23(kW)
Sca ()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