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第一章: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运行规则。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的心态。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的基本构成:家庭、学校、社区、国家。
2. 社会运行规则:法律、道德、习俗。
3. 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社区、采访居民、志愿者服务。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了解社区的基本设施和功能。
2. 采访社区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角色。
3. 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第二章:探索自然,珍惜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气候、地形、水文、生物。
2. 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3. 环境保护实践活动:调查周边环境、设计环保标语、开展环保宣传。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调查周边环境,了解环境现状。
2. 设计环保标语,提高环保意识。
3.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传播环保理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第三章:关注健康,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基本概念。
3. 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教学内容】1. 健康的基本概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
2.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饮食、运动、作息、心理。
3. 健康实践活动:健康知识讲座、生活习惯分享、健身活动。
【教学活动】1. 组织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2. 分享良好生活习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开展健身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健康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第四章:学会理财,规划未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理财的基本知识。
九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一、第一章: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机制。
2.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的构成: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
2. 社会运作机制:法律、道德、习俗等。
3. 社会现象分析:以新闻事件为例,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活动】1. 观看新闻报道,了解社会现象。
2. 分组讨论,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
3. 小组汇报,分享分析成果。
二、第二章: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然景观:山水、花草、动物等。
2. 自然现象:气候变化、生物进化等。
3. 自然保护: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措施等。
【教学活动】1. 户外观察,记录自然景观和现象。
2. 课堂分享,描述自然之美。
3. 讨论自然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措施。
三、第三章:探索科学,追求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原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原理。
2.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推理等。
3. 科学探索:以科研项目为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教学活动】1. 观看科学实验,了解科学原理。
2. 分组讨论,探索科学奥秘。
3. 小组汇报,展示探索成果。
四、第四章:品味艺术,欣赏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艺术、创造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1. 艺术类型:绘画、音乐、舞蹈等。
2. 艺术特点: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
3. 艺术欣赏:以艺术作品为例,培养欣赏能力。
【教学活动】1. 欣赏艺术作品,了解艺术特点。
2. 分组讨论,分析艺术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2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整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3. 帮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科学1. 课题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 课题二:化学与生活3. 课题三: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第二单元:社会调查与研究1. 课题一:社区调查2. 课题二:环境保护调查3. 课题三:农村与城市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与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2. 成果性评价:对学生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进行评价,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科学知识、社会调查报告等。
2. 图书资源: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包括科普读物、社会调查方法等。
3. 实验器材: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所需的器材。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提供宽敞的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方便进行教学活动。
2. 实验室环境:提供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第一章: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的组成和作用2. 社会问题的认识3. 社会调查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了解社区的组成和作用。
2. 让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社会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责任感。
3. 学生在社会调查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探索科学,追求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科学探索的过程与方法3. 科学创新的意义与方法【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
2. 让学生分组进行科学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讲座,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科学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在科学实践中的表现和实践能力。
3. 学生在科学项目研究中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章:保护环境,珍爱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行动力。
3.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认识2. 环保的方法与技巧3. 环保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环境污染现场,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让学生分组进行环保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环保行动力。
3.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2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整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3. 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课题一: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活动目标: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途径,了解社会现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 课题二:关注环境保护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活动内容: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知识讲座、环保手工制作、环保标语设计等。
3. 课题三:探索科学奥秘活动目标: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活动内容:进行科学实验、制作科技作品、参观科技馆等,感受科学的力量。
4. 课题四:传承民族文化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活动内容:学习传统文化,如书法、国画、剪纸、传统节日习俗等。
5. 课题五: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
活动内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敬老、扶贫等,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践探索解决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4. 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如调查报告、环保作品、科技作品等。
3. 综合性评价:从学生的实践过程、成果和收获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2. 辅助材料:相关课题的资料、图片、视频等3. 设施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4. 实践基地:社区、企业、科技馆等5. 人力资源:教师、家长、社会工作者等六、教学安排1. 课题一:走进社会,了解社会(2课时)2. 课题二:关注环境保护(2课时)3. 课题三:探索科学奥秘(2课时)4. 课题四:传承民族文化(2课时)5. 课题五:服务社会,关爱他人(2课时)6. 课题六:实践活动总结与展示(1课时)七、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相关课题的资料、实践活动场地等,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2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整理]第一章:走进社会,了解社会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社会的定义与功能;社会的基本构成;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关注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生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绿色生活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绿色生活的实践方法。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生态环境保护区,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生态环境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举办绿色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章:探索科技发展,感受科技魅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培养学生热爱科技、创新思维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方法。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与成果;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
第四章:了解经济发展,认识货币与金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理财、投资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货币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学生参与理财、投资的方法。
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金融机构,了解货币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开展理财、投资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理财、投资的能力;举办模拟理财、投资活动,让学生实践所学知识。
第五章:强化法治观念,树立公民意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法治国家及其基本特征;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学生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2024年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

2024年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篇一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习惯。
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1、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1、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篇二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本学期,我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整理]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76425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2.png)
九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整理]第一章:人与自然1.1 活动主题: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观察不同动植物的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的状况。
1.2 活动主题:我们的地球村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活动内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观看纪录片,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学生制作海报或演讲,向全校师生宣传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1.3 活动主题:气候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培养学生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活动内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观看纪录片,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状况。
1.4 活动主题: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意识。
活动内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观看纪录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思考自己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1.5 活动主题:我们的家园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园的意识。
活动内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长辈,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人与社会2.1 活动主题:社会调查与研究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活动内容: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
学生学习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等。
2.2 活动主题:社会服务与实践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意识。
活动内容:学生分组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如支教、敬老、扶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
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它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因此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必须要塑造学生完满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通过去年一学年实践课的实施情况来看,无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应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综合实践课的开设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
现就八年级综合实践课计划如下:教学中使学生不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学校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真正把装进学生书包里的知识通过综合治理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在对社会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课题的选择因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界、国防教育、科技教育。
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大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重视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及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
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重视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应用,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顺利得以实施,需要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付诸实践。
总之通过计划及综合实践课的实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主动活泼、主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探究和综合实践。
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界、国防教育、科技教育。
九年级综合实践进度表第一课时身边的电【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全用电常识,能正确连接电路。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拥有安全用电常识【知识要点巩固】一、安全用电(一)、人体容许的安全电流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电,我们的实验也会用到电。
只有懂得安全用电常识,才能主动灵活地驾驭电,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1、触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是导体,能能够传导电流,当手指接触到频率为____赫的交流电后,电流的大小会使你有不同的感觉:若流经人体的电流为___________毫安,手指就会感到麻刺;电流增到到_________毫安,手指肌肉就会产生不自主的收缩,发生痉挛;电流增大到___________毫安,人体肌肉发生严重痉挛,但这时还能自主的拜托电源;一般通过人体的电流为___________毫安,人就会失去知觉,不能自主的摆脱电源,需要别人迅速救护;通过人体的电流为_______毫安以上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止跳动而造成死亡。
3、人体触电的危害程度取决于_________与_________的乘积。
4、触电时,电流通过_____和_____的途径最危险,在交流电中不同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______赫范围内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其中____ 或_____赫的交流电最危险。
(二)、触电形式1、低压触电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三种情况。
在触电事故中,约______ 属于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伏的低压电网,发生两相触电时,人体处在线电压的作用之下,是很危险的。
3、当发现受跨步电压威胁时,应赶快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否则,因触电时间长,也会导致触电死亡。
4、安全电压:______以下为安全电压。
【实践与探索】阅读教材“日用节电措施”,谈谈你知道的有哪些知识你能说出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做到节约用电的【收获舞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悟【学以致用】1、发现有人触电,应采取怎么样的措施2、在供电、用电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磨损,致使原来不带电的部分(如金属外壳、底座)带电,易造成触电事故,这类事故怎样防护第二课时给照明电路架桥铺路----进户线的安装【教学目标】:1、了解家用配电盘的布局、安装要求2、知道导线剥皮、接头、和包装方法3、使学生利用电工刀正确安全地剖削电线端头4、教育学生注意安全,注意环境卫生教学方法:演示、练习课前准备:观察家中配电盘的结构、电线的接头方式。
课堂过程:一、家用配电盘调查展示:讲讲你所了解的配电盘结构实物展示:配电盘的结构。
同学交流:配电盘必须具备的组成是:安装要求地点:位置:电能表线的要求:二、导线的剥皮、接头、包扎教师演示讲解:导线的剥皮、接头、包扎交流讨论:斜剥发适用范围。
级段剥发适用范围。
阅读课本内容回答:列举单芯导线的连接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头包扎的要求:活动天地:1、取几根导线用斜剥发和级段剥发剥皮2、练习单芯连接导线3、练习接头包扎反思与疑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与疑问我的收获:我的问题:第三课时 奇妙的电子世界 控制电路1、知识与技能:掌握几个最常用元件的型号、位置符号及标称值;了解简易控制电路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加深对控制电路原理的理解;通过控制电路的探究性的学习,掌握控制电路的正确识图和制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技术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勤于实践、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预习导学】你能举出身边比较熟悉的有控制电路的家用电器吗这些控制电路都有些 什么共同特性2、你知道设置博兴行政中心广场等规模较大的音乐喷泉,是采用何种方式来控制电路以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文化艺术生活品位欣赏水平的一种产品【实践探究1】下面是喷泉控制电路的简易工作原理图,结合查阅的资料,小组分析控制电路的组成【实践与探究2】你知道的控制电路有哪些类型说给同学们【实践与探索1】生活中哪些实例利用了声音自动控制电路结合物理知识划出电路图。
【实践与探索2】生活中哪些实例利用了光电自动控制电路你能画出电路图【实践与探索3】阅读教材“光控电子鸟”谈谈你知道的有哪些知识你能说出此电子控制线路的原理吗并谈谈它在实际中的应用。
【收获的舞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悟!1、这是一个为保护视力而设计的报警电路,用它来监测阅读环境的亮度,从而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此台灯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通过,楼道的灯总是亮着,将造成很大的浪费。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种天黑时电路自动闭和,天亮时自动自动断开的控制电路。
第四课时食用菌的栽培【学习目标】:1.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食用菌加工产品的营养价值。
2.了解食用菌的生产意义食用菌在全世界的生产概况和发展前景以及我国的食用菌生产概况和发展前景。
3、寻找学习本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建立学习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预习导学】1、食用菌的形态种类很多,目前资料全国有_______种,可进行商品性栽培的有种。
虽然其形态千差万别,但是都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
其中是营养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_;是生殖器官,它是由_______转化而成的,可吃的_______称为_______,有毒的_______ 称为_______,有药用价值的称为______。
典型的_______ 由_______、_______ 、_______组成。
2、说出你知道的食用菌是如何分类的:【活动天地】1、说出下列蘑菇的名称2、人们平时食用的蘑菇叫做子实体或菌体,蘑菇等担子菌的子实体又称担子体;菌类能产生单细胞(偶多细胞)的繁殖体,称为孢子,其具有繁殖功能,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
你能标出蘑菇子实体的形态结构吗试试看!【活动天地】全世界目前发现大约25万种真菌,其中有1万多种大型真菌,可食用的真菌约有2000多种,但目前仅有70多种人工栽培生产。
在我国发现720多种食用菌,它们分别隶属于144个属、46个科。
【探索与思考】1、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有哪些2、食用菌分几大类群从形态上看由哪几部分构成3、你知道的食用菌有哪些,据所学知识,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收获的舞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悟!【学以致用】观察你身边的食用菌,画出它的形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第五课时盆栽金桔的养护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初步掌握当年应节盆桔的养护及使其隔年再结果的基本方法。
二、通过养护和栽培管理的实践,让学生体会到:栽培任何一种作物,要想获得良好的收成,都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
教育学生要尊重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珍惜农业劳动成果。
课前准备:一、当年应节柑橘和隔年再结果的柑橘各一盆。
二、栽培管理需用到的用具、材料:小铁楸、修枝剪、竹签、花盆、碎瓦片、花泥、花生麸、复合肥、烟骨等。
三、如有可能,最好准备供学生分组实习用的盆桔及用具。
教学过程:一、出示盆桔,就如何护理和使它隔年再结果为题展开谈话。
二、在扼要说明柑橘生长习性的基础上,具体向学生交代护理和栽培管理知识。
1.应节盆桔的养护2.怎样使盆桔再结果。
第六课时无土栽培珍珠番茄教学目标:一、让学生知道:番茄是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很高和适用性较广的一种果菜,以引起他们的种植兴趣。
让学生了解无土栽培的优点,教育他们学习番茄无土栽培知识。
二、教会学生无土栽培番茄技术。
课前准备:一、说明番茄多种用途的照片或成品:番茄汁、番茄酱或盐腌醋渍的番茄。
二、供教学演示用的无土栽培番茄和已长出真叶的番茄幼苗。
三、讲授无土栽培番茄需要的用具和材料:塑料筐、陶粒、珍珠岩、岩棉、煤渣、泡沫饭、育苗杯、小石子、营养液、竹竿和纤维绳、常用农药等。
教学过程:一、出示反映番茄多种用途的照片或加工产品,就其实价值展开谈话。
二、向学生介绍珍珠番茄的无土栽培知识,激发学生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兴趣:1.什么是无土栽培它有什么特点2.无土栽培营养液:番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方很多,小规模种植可以到花店购买无土栽培营养液。
三、通过操作演示可按下列步骤具体向学生介绍无土栽培珍珠番茄的方法:1.播种;2.播种后的管理;3.移苗;4.定植后的管理。
第七课小小展览会教学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并能说说他们的特点;2.掌握纸绳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用辫子绳制作各种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