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的诞生当年被视为一项奇迹
《路易十四时代》名词解释

《路易十四时代》名词解释路易十四( 1638年-1715年),法国国王, 1661-1715年在位。
“太阳王”的意思是指他终身执政,所到之处象太阳一样发光。
路易十四是世界史上著名的君主, 18世纪的欧洲以他为中心而运动。
1644年,路易十四被送进巴黎高等军事学校学习, 1650年被封为法兰西王太子,后即位为法兰西国王,在位期间国家极其强盛,在其统治下法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欧洲国家,路易十四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继文艺复兴后第二个黄金时代,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
但路易十四为人好色荒淫,沉溺于游戏,无所作为,在位期间实行恐怖政策镇压反抗,导致大革命爆发。
路易十四时代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统治集团内部政争不断,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 [gPARAGRAPH3]杂了多方面的矛盾和分歧。
最终大革命的风暴使王权旁落,国王成了一个徒有虚名的木偶,因此也被称为“废王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新教势力上升,与天主教会长期对立,迫使路易十四改变政策,采取了亲天主教的政策。
路易十四时代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统治集团内部政争不断,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日益尖锐。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路易十四的晚年及死后的王位继承问题。
路易十四临死前,年仅5岁的儿子路易十五继位,路易十四仍旧掌握着实际大权。
路易十四去世后,王太子年幼,年仅12岁的路易十五继承王位,但由于路易十五没有生母,这给了新教诸侯以机会,新教的奥尔良派逐渐形成独立的政治势力。
1661年,路易十五去世,路易十六继位,其弟安茹公爵路易十四之子路易十八被立为太子。
1661年,在各路诸侯推举下,安茹公爵路易十四之孙路易十八正式登基,路易十六退居凡尔赛宫,当上太上皇。
路易十八统治期间大量启用路易十六的旧臣,他们得到路易十八的信任,以至于受到路易十八的猜忌,发生多起宫廷政变,为了镇压政变,路易十八将许多大臣投入监狱或处死,造成了严重的政局不稳。
路易十八下令废除自1643年开始执行的帝制,将权力移交给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总统。
法国路易十四的历史简介

关于伏尔泰的简单情况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最后,附录了一份《伏尔泰生平和著作年表》,从这个表里我们能得到如下的关于伏尔泰的情况。
伏尔泰的情况,用一个我们相对熟悉的人来比较的话,其作家的命运有点与李敖类似。
李敖说,自己写了100本书,99本让政府查禁了,结果使他的书沦落到了与地摊上黄色书刊为伍的地步。
伏尔泰的书,具体不知有多少(没数过),但基本上也全是被政府查禁的,有的甚至被政府公开焚毁。
他的书在当时之所以出版,多数是在国外被出版或者在法国秘密出版。
虽然没有沦落到与地摊上黄色书籍为伍的地步,但却深受盗版书的侵害。
当年,《路易十四时代》在柏林匿名出版(1751年,伏尔泰五十七岁,此书之出版当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支持,腓特烈二世后面说到。
),数日售罄,几乎同时,在爱丁堡、伦敦、普鲁士、荷兰等各地出现盗版。
至于伏尔泰本人的命运,正好跟李敖相反,李敖几乎是一辈子在台湾,哪都没去。
而伏尔泰则大多数时间流亡在国外,即使在法国呆着,也不是化名便是匿名,总之躲躲藏藏。
伏尔泰的朋友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他的人;另一类是他帮助的人。
帮助他的这类人几乎都是当时的牛人;他帮助的这类人几乎都是后来直到现在的牛人。
他帮助的这类人,不大用说,因为就是启蒙运动那些,什么狄德罗、卢梭、达兰贝、孔迪亚克等等。
帮助他的人应该说一下,首先是他的红颜知己夏特来侯爵夫人。
他们相识于1733年的西雷城(应该是在夏特莱夫人的别墅),当时伏尔泰三十九岁,夏特莱夫人二十八岁,倾慕伏尔泰已久。
而当时的伏尔泰仍然被迫流亡,此次回到法国是伪装返回法国。
夏特莱夫人于当年夏季即向凡尔赛的王室疏通希望王室允许伏尔泰留居巴黎,结果未成。
1734年,伏尔泰遭到法国政府通缉搜捕,此时夏特莱夫人收留了他,伏尔泰于是便在西雷的夏特莱夫人别墅留居,一留便是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伏尔泰与夏特莱夫人共同读书学习,研讨学问,又现红袖添香之景,而成为一段佳话。
著名的《风俗论》便是伏尔泰为夏特莱夫人写的,当时夏特莱夫人说,她读过好多历史书,但是没意思,原来的史书把历史全部割裂成了片段,好像这几千年就是那几个伟人的努力和一些无聊的战争组成的。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绝对王权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绝对王权(本文将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让读者了解法国路易十四时期(1643-1715)的绝对王权)在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四(Louis XIV)时期被认为是绝对王权(Absolute Monarchy)的巅峰时刻。
绝对王权是指国王拥有绝对的权力,而且不受任何制约。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17世纪的法国,亲身体验一下这个时代的绝对王权。
1. 宫廷生活:绚丽的繁荣和虚荣路易十四不仅是一位国王,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宫廷生活和外貌的人。
在他统治期间,法国宫廷变得异常繁荣且奢华。
宫廷成为了法国社会最重要的地方,这里聚集了许多贵族和大臣。
在法国宫廷,每个人都力图向国王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因为这是他们获得权力和特权的途径。
2. 绝对控制:国王与政府在绝对王权的体制下,国王在政府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路易十四掌握着所有政治和行政事务的最高权利,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负责。
同时,国王还设立了各种职位和机构,用来监督国家事务并维持国家的纪律和秩序。
这些机构由国王亲自任命,他的命令是至高无上的。
3. 军事征服:法国的辉煌在绝对王权时期,法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增强。
路易十四以他强大的军队而闻名世界,他们成功地征服了许多领土,成为当时最庞大的帝国之一。
国王将军事力量用于扩张法国的疆土,并为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威望。
4. 文化耀眼:艺术与文学的巅峰绝对王权时期也是法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尤其在戏剧、文学和艺术方面。
路易十四成立了法兰西学术院,该学院吸引了许多知名学者和艺术家。
一系列文学作品、戏剧和艺术作品在这个时期创作和发表,追求优雅和华丽的风格。
绝对王权的庇护让法国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和艺术品。
5. 社会等级和贵族特权:权力之上的权力绝对王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等级和贵族特权。
在这个时代,法国社会被严格划分为三个等级:贵族、教士和平民。
贵族享有特殊的权力和特权,他们在政府和军队中占据重要的职位,并享有豪华的生活。
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伟大而凄凉的独裁者路易十四

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伟大而凄凉的独裁者路易十四路易十四执政(1661—1715年),把国王的权力发展到了顶峰。
在政治上他崇尚王权至上,“朕即国家”,并且用“君权神授”来为王权至上制造理论依据。
可以参照康熙皇帝的夺权历程,这二人分别是东西方在位时间最为久远的帝王,经历也非常相近。
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法国波旁王朝国王,号称“太阳王”(Roi Soleil),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一共在位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历史上有确切记录的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他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认为君权神授,“朕即国家”。
路易十四执政初期,励精图治,扩大了法国的疆域,使其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纪里法语是欧洲外交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并修建了著名的凡尔赛宫,资助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执政后期,由于连年征战,法国国库空虚濒临破产,使波旁王朝的统治面临危机。
文化控制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绝对主义政治和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个时期,法国王权围绕着宫廷建立起一整套的象征符号、日常礼仪和修辞方式,以眩目的方式向臣民展示王权权威,培育等级政治秩序的观念。
与此同时,王国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国家化建设,对社会予以收束、侵削或压制,使之服膺于绝对主义意识形态的同一性追求。
路易十四时代绝对主义政治的文化建构,在法国营造出古典主义文化的辉煌,但从长时段来看,也埋下了自身衰亡的因子。
法王路易十四时期“光辉政府”指导下的文化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阐明十七世纪,即太阳王时代,艺术蓬勃发展的原因及策略,借此分析文化在社会、经济及政治领域所拥有的权力。
从该“光辉政府”的组成结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时任建筑、工艺和制造业总监的让┌推盏偎埂た露贝尔是这个初具雏形的法国“文化部门”的核幸韵执的观点来看,柯尔贝尔无疑是这个时代文化部部长的最佳人选。
《路易十四时代》是伏尔泰编著的一本书籍,该书描绘了人类的才智和风俗,引人热爱道德、学术和祖国,启迪人类反思自我,告诉我们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
路易十四和橘子的故事

路易十四和橘子的故事
路易十四和橘子之间的故事是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但实际上并没有史料证实。
这个故事作为一种爱情传说,在法国和其他一些地方被广为流传。
传说中,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王,在位期间实行了重大改革和建设,被称为“太阳王”。
而橘子则是路易十四的一位饲养员妻子。
据说,路易十四看到了橘子之后,深深地爱上了她,于是派人给她送去了一颗橘子。
这颗橘子成为了两人之间的联系纽带。
据说,路易十四每次见到橘子都会回味无穷,而橘子也感受到了这份深情。
然而,由于身份差异,这两人之间的爱情最终无法成真。
虽然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传说,没有史料证明它的真实性。
路易十四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君王,但他的爱情故事是否包括了橘子这个人物则不存在确凿的证据。
法国历史中的路易十四时代

法国历史中的路易十四时代在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四时代被广泛认为是法国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自1643年继承王位起,到1715年去世为止,路易十四一直统治着这个国家长达72年之久。
在这个时期,法国政府、文化和艺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与行政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政府实行了绝对集权的制度,即君主独揽大权。
路易十四将国家治理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皇权。
他大力扩展国家行政机构,设立了包括内阁和最高法院在内的一系列官方机构,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秩序。
此外,路易十四还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法令和法规,以加强国家的财政、军事和外交实力。
他采取了保护性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工业和贸易来增加国家收入。
在军事方面,他致力于强化法国的军事力量,扩张领土,并在欧洲大陆上树立了法国的霸权地位。
二、文化与艺术路易十四时代也是法国文化与艺术的黄金时期。
在他的统治下,法国文化达到了巅峰,并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之一,大文豪莫里哀便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
他的作品《唐吉诃德》以幽默的风格揭示了社会的荒谬与不公,并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同时,许多其他文学家也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如拉封丹的《三个火枪手》和鲁埃达的《劝学文》等。
此外,在艺术领域,巴洛克风格在路易十四时代达到了高峰。
法国建筑师路易·勒芒斯光和安德烈·勒诺特尔等人设计了大量宏伟壮丽的宫殿和教堂,如凡尔赛宫和巴黎圣心堂,展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奢华与精致。
三、对外扩张在路易十四统治期间,法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领土扩张。
他不仅通过战争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等地,还试图进一步扩大法国的势力范围。
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扩张,并积极参与欧洲各种政治和军事联盟。
然而,这种扩张主义政策最终导致了法国经济负担过重和社会不满的加剧。
国家财政危机迅速蔓延,民众的不满情绪也逐渐升级。
路易十四的扩张主义政策最终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以失败告终,法国的国际地位也受到了严重损害。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绝对君主制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绝对君主制法国的路易十四时期(1643年-1715年),又被称为“维尔萨莱宫时期”,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在这段时间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通过大力推行绝对君主制,使自己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君主之一。
本文将就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绝对君主制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政治体制与行政权力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法国成为了一个极权主义的国家。
他通过加强王权,削弱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起了一个绝对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路易十四对行政权力的掌控非常严密,他通过设立各种机构(如国王理事会、国王秘书处等)来管理国家事务。
他的权力几乎无所不包,法国的政策制定、司法审判、军事指挥等方面,都严格受到他的控制。
二、宫廷文化与维尔萨莱宫在绝对君主制的时期,宫廷文化成为法国社会的核心。
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建立了一个亚凡尔赛宫廷,大量贵族和官员被迁移到凡尔赛宫,并且在宫廷内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宫廷礼仪和文化。
凡尔赛宫使得路易十四可以更好地掌控政权,同时也促进了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艺术家都被吸引到宫廷,并且为路易十四提供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和文化成就。
三、宗教与国家路易十四非常注重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宗教方面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
他致力于加强天主教的地位,并限制和迫害其他宗教。
通过签订《尼姆条约》和《再诺曼底勅令》,他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加强君主对教会的控制。
这些措施使得法国的政治和宗教关系更加紧密,并为绝对君主制的锁定奠定了基础。
四、经济与财政在经济方面,路易十四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他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制造业和手工业的特许经营权,并通过对外贸易和殖民地控制来增加法国的财富。
然而,这种政策并没有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反而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
五、路易十四的外交政策在外交政策方面,路易十四试图通过战争来扩大自己的领土。
他进行了多次战争,如德西战争、荷兰战争和神圣同盟战争等,目的是加强法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生平简介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生平简介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王(法语:leRoi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会献上的“大帝”(leGrand,路易大帝)尊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路易十四生平简介路易十四简介中指出他是法国波旁王朝国王之一。
他在位时间为七十二年,创下了历史上帝王在位时间最长的记录,人们称他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
路易十四在4岁时做了国王。
但因其年龄太小,当时真正执政的是他母亲。
在随后的十八年里,执政权却被红衣主教马萨林掌控。
在1648年后的五年里,法国投石党发动了几次大型的暴动,导致路易十四不得不逃出巴黎,同时这几次暴动都对年幼的路易十四影响十分大,巴黎这座城市给他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马萨林死后,路易十四开始真正执权,他上位后并未任命宰相,而是独自掌权。
通过聪明的头脑励精图治,很快让陷入内忧外患的法国强大起来。
最后建立绝对君主制,将王权发展到法国历史的顶峰。
这是路易十四简介中突出强调的内容。
随后路易十四又任命博旭哀为主教,宣传国威、巩固民心,让当时的法国教会与上层贵族彻底归顺法国皇室。
重视人才,将外交与国家重务分交给各领域的天才打理,使法国的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波旁王朝欣欣向荣。
1666年他因卢福瓦优秀的治军能力又将军队交予卢福瓦打理。
此后路易十四的军队变得无坚不摧,法国因有强大的军队保卫而趋于和平。
虽然后来路易十四决策失误,法国国库亏空。
但在路易十四简介中,法国人民还是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路易十四的故事1638年路易十四在圣日耳曼出生,他是路易十三和王后安娜之子,路易十四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路易十四是与康熙同时代的西方大帝,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太阳王”。
他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其主要功勋有两个,首先是使法兰西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易十四的诞生当年被视为一项奇迹,因为他的父母结婚23年都未生育子女(另有一说为路易十四是母亲安妮王后与人私通生下的孩子,且路易十四另有一名双胞胎兄弟被关闭在监狱,终身带着铁面具渡过余生,这是一种手法——避免引发王位继承人的更多纷争)。
他五岁时(1643年)登基为王,但至23岁之前红衣主教马萨林是法国的真正统治者。
22岁时,1660年路易与西班牙公主玛丽亚·泰丽莎结婚。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全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并亲自参加演出,先后在26部大型芭蕾中担任主角。
他十三岁首次登台演出,三十岁时因身材过胖而退出舞台;曾经演出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而被后世尊称“太阳王”。
这个时期宫庭组织了三位艺术大师——吕利、莫里哀和博尚专门负责芭蕾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同时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十二个手位和一些舞步,皆以法文命名之,使芭蕾动作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体系。
1679年,路易十四发现与他十分要好的一位情妇蒙提斯斑女侯爵(Françoise-Athénaïs,marquis de Montespan)在1666年-1668年期间就开始利用巫术举行黑色弥撒——用婴儿当祭物来作法赢得国王的爱,驱使国王娶她。
巫术被揭发之后,她与国王的关系旋宣告结束。
去请女巫拉·瓦辛作法的仕女不计其数,被侦讯的就有218人。
当时蒙提斯斑女侯爵将做法后的药物加在国王的餐饮里面,以致国王早上起床就会头痛。
此后蒙提斯斑女侯爵被要求接受宗教感化。
1683年当皇后玛丽·泰丽莎死后,1685-1686年间他又与奥比尼 (Constant d'Aubign é) 家族之女——弗朗索瓦丝·德·奥比尼 (Françoise d'Aubigné)秘密结婚。
她是一个虔诚的女人,虽然离过婚,但国王因为某些原因,仍愿意娶她。
国王册封她曼特农(Maintenon)的领地,并封她为曼特农女侯爵(Marquise de Maintenon)。
但是路易十四主要的目的只是要利用这些入宫的仕女开眼界,增加她们学识与机会,所以所生子女多是私生子。
路易比他的子女、两名孙子和两名曾孙在世时间更长,1715年他唯一的后来盗墓者将他的心从他的墓中偷走卖给了英国的哈考特爵士,因为他被做成木乃伊,盗墓者只是利用里面的殉葬品,来跟英国人交易。
路易十四给法国留下了财政的混乱和各方面的衰退,不幸地路易十五没能克服这些财政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他的优柔寡断和不守信用。
在凡尔赛国王和围绕着他的贵族们标志着颓废和君主制的衰落。
更糟糕的是路易似乎意识到反君主政治力量在威胁他的家族统治,但是仍然没有做什么来阻止它。
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中路易甚至预言道:“在我之后,洪水将至(Après nous, le déluge)。
”一个严酷和准确的预言是路易十五唯一的预警措施。
蓬帕杜尔夫人国王路易浪费了许多精力在美色的追求中,他与玛丽的婚姻带来了许多孩子(参见下面)。
但国王持续地(和声名狼籍地)不忠于她。
他的许多情妇,像蓬帕杜尔夫人和前妓女杜巴莉夫人像国王一样闻名于世,并且他和玛奕-内斯莱五姐妹中四个的风流韵事也被载入史册。
在他的晚年路易更偏好年轻女孩,在著名的鹿苑同时包养了几个女孩。
1745年,他抢走了夏尔-纪尧姆·勒诺尔芒·德蒂奥勒的妻子让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也就是后来的蓬帕杜尔夫人。
起初他普遍地为人称作受人喜爱的路易十五(Le Bien-aimé)。
当1744年在梅斯重病时,整个国家为他的康复祈祷。
但是他软弱和无效的统治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法国大革命的酝酿。
人们普遍认为君主制是被路易的糜烂私生活所动摇的,并且在他的生命的后期让他成为了最可恨的路易十五。
在1757年1月5日,刺客罗伯特·达密安(Robert Damiens)混入凡尔赛宫用小刀刺中他的一侧。
路易十五 1748年:由莫里斯·拉图尔(Maurice Quentin de La Tour)绘制的彩色肖像 (罗浮宫)1743年,法国参加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在这段统治期间得到了科西嘉岛和洛林,但是在和英国的七年战争后丧失了大片的殖民地。
巴黎条约结束了七年的战争,这个条约是法国君主制时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
法国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西岸。
虽然法国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新奥尔良和瓜德罗普岛,但是这次失败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
法国的对外策略黯然失败,它的声望也显著下跌了。
1774年,路易十五在凡尔赛宫殿死于天花。
他是波旁家族里第一个心脏不如传统般被要求分割出和放置在一个特别箱柜内,反而要将酒精倾入他的棺材并将他的遗骸浸泡在生石灰中。
秘密的仪式在深夜进行,只有一个大臣参加。
灵柩保存在圣德尼大教堂公墓。
由于路易十五的儿子路易皇太子比他早九年逝世,路易的孙子登上了王位成为对财政的管理不善和招人非议的私人生活破坏了整个法国君主制,而且遗留下的问题会困扰和最终摧毁他的后继者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生命。
路易的另外两个孙子也成为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
蓬帕杜尔夫人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导航, 搜索汉漢▼显示↓蓬帕杜尔夫人,1750年弗朗索瓦·布歇绘蓬帕杜尔女侯爵在位1745年6月24日-1764年4月15日配偶夏尔-纪尧姆·勒·诺尔芒·德·蒂奥勒子嗣纪尧姆-查尔斯乐·勒·诺尔芒·德·蒂奥勒亚历山大·勒·诺尔芒·德·蒂奥勒父亲弗朗索瓦·泊松母亲马德琳·德·拉·莫特出生1721年12月29日过世1764年4月15日(42岁)蓬帕杜尔夫人(法语:Madame de Pompadour,1721年12月29日-1764年4月15日),又译蓬帕杜夫人,全名让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蓬帕杜尔侯爵夫人[1](Jeanne-Antoinette Poisson, Marquise de Pompadour),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妇、社交名媛(courtesan)。
目录[隐藏]• 1 传记o 1.1 家庭背景o 1.2 婚姻o 1.3 认识国王o 1.4 王宫生活o 1.5 去世• 2 艺术资助• 3 文化影响• 4 后世影视作品• 5 注释• 6 外部链接[编辑]传记蓬帕杜尔夫人,1755年康坦·德拉图尔绘蓬帕杜尔夫人,1759年弗朗索瓦·布歇作品蓬帕杜尔夫人蓬帕杜尔夫人纪念像,完成于她死后的1764年,但实际上在她生前就开始绘画了。
[编辑]家庭背景让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于1721年12月29日在法国巴黎出生。
他的“正式父亲”弗朗索瓦·普瓦松在1725年因丑闻和负债而被逐出法国后,富翁Charles François Paul Le Normant de Tournehem成为她的法律监护人(legal guardian),被历史学家怀疑他才是“真正父亲”。
弗朗索瓦·普瓦松在8年后还清债务,准许回国。
她的弟弟阿贝尔-弗朗索瓦·普瓦松(后来的马里尼侯爵)是Bâtiments du Roi的处长。
[2]让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声称在9岁时,母亲带她去算命,算命者告诉她有一天会统治皇帝的心。
[编辑]婚姻让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在1741年(19岁)下嫁夏尔-纪尧姆·勒·诺尔芒·德·蒂奥勒(Charles-Guillaum e Le Normant d'Étiolles),也就是Charles François Paul Le Normant de Tournehem外甥。
通过这次婚姻她获得了离皇家牧场很近的Étiolles地区的一座物业(离巴黎28公里)。
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出生后死亡,亚历山大(绰号Fanfan)在1741年出生。
Charles帮助让娜进入社交界。
她在Étiolles组建了自己的沙龙,伏尔泰也是这个沙龙的参与者之一,伏尔泰称赞她“有一个缜密细腻的大脑和一颗充满正义的心灵”。
[2][编辑]认识国王1745年,路易十五结识蒂奥勒夫人。
据说国王与她的认识并非巧遇,而是有意安排。
如王家打猎时经过她家附近的树林,她就坐在马车上,故意吸引国王的注意。
让娜最终成为国王的情妇是在1745年2月25日至26号凡尔赛的一次化装舞会,当时国王装扮成树,让娜则担当牧羊女的角色。
国王脱下面具后找她聊天。
到了3月份,她成了国王的情妇,安排入住在凡尔赛国王楼下的公寓。
5月7日,她正式对外宣布离婚。
当时法国正与奥地利、荷兰和英国交战,路易十五与她有了这样的关系不久,就开赴战场,战场上的路易十五差不多每天都给蒂奥勒夫人一封信。
蒂奥勒夫人受封蓬帕杜尔夫人,同时赐予盾徽、城堡和土地。
在一个夏天的时间里,她学会了皇室的社交礼仪,并掌握了国王的日常生活习惯。
但她仍保留着她的小市民风格,比如大声说话。
她的这种性格得到了国王的欢心。
[2][编辑]王宫生活进入皇宫后,蓬帕杜尔夫人想方设法取悦路易。
另一方面,她又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着法国。
蓬帕杜尔夫人不像皇后或者其他情人,他陪同路易打猎,打扑克牌,参加巡游活动,甚至为他推掉晚宴,在自己编排的戏剧上抬举他。
另一方面,她又找画家为她画像,让画家将她的相貌画得年轻点,以吸引皇帝的注意。
她对国王的掌控在玛丽露易丝( Marie-Louise O'Murphy de Boisfaily ,"la belle Morphyse")的事情上尤为显著。
1755年,曾作为路易情妇的玛丽露易丝由于年轻和经验不足,嫁给了Jacques de Beaufranchet,一个奥弗涅贵族。
他们的儿子路易斯德塞后来在法国大革命中跟随拿破仑。
[2]政治上她支持贝利勒将军和舒瓦瑟尔公爵。
蓬帕杜尔夫人和巴黎的警察部门和邮传部门的大臣成了密友,以获取情报并与路易交流。
1756年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被普鲁士打败的奥地利打算报仇,在对普鲁士进行战争之初寻求法国的支持。
在蓬帕杜尔夫人的策动下(有历史学家指这是蓬帕杜尔夫人打算以战争巩固她的地位),路易十五决定参加七年战争。
战争实际上受到蓬帕杜尔夫人的操控,前线的将军甚至收到她用眉笔画的作战图。
七年战争让法国损失惨重,丢失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