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法理学初阶课后答案
法理学(第三版) 人民大学出版社解析共29页文档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陈鹤琴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法理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法理学初阶、进阶第三版课题后选择题参考答案法理学初阶第三版选择题参考答案导论 1.B 2.AD 3.C 4.ABCD 5.ABCD第一章 1.BD 2.A 3.ABCD 4.ABCD 5.B第二章 1.D 2.ABCD 3.ACD 4.ABCD 5.ABCD第三章 1.ACD 2.B 3.BCD 4.BC 5.ACD第四章 1.ABCD 2.ABCD 3.CD 4.ACD 5.ABC第五章 1.BCD 2.ACD 3.AC 4.B 5.AD第六章 1.D 2.AC 3.BD 4.ABCD 5.AB第七章 1.B 2.CD 3.BD 4.ACD 5.ABC第八章 1.D 2.ABC 3.AC 4.ABD 5.AC第九章 1.ACD 2.ABCD 3.AB 4.ABD 5.AB第十章 1.D 2.AD 3.B 4.A 5.ABD第十一章 1.CD 2.B 3.ABCD 4.BCD 5.BC第十二章 1.A 2.D 3.ACD 4.C 5.ABCD第十三章 1.ABCD 2.CD 3.B 4.ACD 5.B第十四章 1.A 2.D 3.B 4.C 5.AC第十五章 1.B 2.ABCD 3.AD 4.ABC 5.C第十六章 1.C 2.B 3.ABC 4.ACD 5.BCD第十七章 1.ABC 2.ABCD 3.C 4.AB 5.AC法理学进阶第三版选择题参考答案导论 1.ACD 2.B 3.D 4.ABD 5.C第一章 1.ABD 2.A 3.ABCD 4.BC 5.AC 第二章 1.①②③④ 2.①③⑤3.①②③④4.①②③④5.①② 第三章 1.① 2.④ 3.③ 4.② 5.③ 第四章1.① 2.①②④ 3.②③ 4.② 5.②④ 第五章 1.① 2.②④ 3.① 4.③ 5.① 第六章 1.①④ 2.① 3.①③④ 4.④ 5.①②③④ 第七章 1.①2.①②③④3.②4.①②③5.④ 第八章 1.① 2.②③④ 3.② 4.②5.①②③④ 第九章 1.②③④ 2.①②④ 3.② 4.①②③④ 5.③④ 第十章1.①②③④ 2.①②③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 第十一章1.①②③2.①②④3.①4.④5.③ 第十二章 1.① 2.③ 3.①②④4.①②④5.②③④ 第十三章 1.②③④ 2.④ 3.②④ 4.④ 5.①③ 第十四章1.④ 2.④ 3.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 第十五章 1.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3.①②④ 4.①②③ 5.①②③ 第十六章 1.② 2.① 3.①③③ 4.②③ 5.② 第十七章 1.④ 2.④ 3.①③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 第十八章1.② 2.①②③ 3.①②③ 4.③ 5.①②③ 第十九章 1.①②2.②③④3.②4.①②③④5.③。
法理学初阶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初阶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法律的起源B. 法律的本质C. 法律的功能D. 法律的效力答案:B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事实D. 法律关系答案:B3. 法律关系的核心是()。
A. 法律主体B. 法律客体C. 法律权利D. 法律义务答案:C4.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
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A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明确法律含义B. 增强法律效力C. 扩大法律适用范围D. 减少法律冲突答案:A6.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适用的一致性C.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D.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答案:A7. 法律制裁的目的是()。
A. 惩罚违法行为B. 维护法律秩序C. 保护合法权益D. 预防违法行为答案:B8. 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
A. 地域范围B. 人员范围C. 事项范围D. 所有上述范围答案:D9.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
A. 强制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C. 授权性规范D. 所有上述规范答案:D10.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所有上述推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思想D. 法律方法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
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答案:ABCD3. 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
A. 主体性B. 客观性C. 合法性D. 可变性答案:ABCD4.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
A. 确定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答案:ABCD5. 法律解释的特点包括()。
A. 客观性B. 合法性C. 权威性D. 系统性答案:ABCD6. 法律适用的特点包括()。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法理学初阶》(第三版)选择题参考答案导论 1.B 2.AD 3.C 4.ABCD 5.ABCD第一章 1.BD 2.A 3.ABCD 4.ABCD 5.B第二章 1.D 2.ABCD 3.ACD 4.ABCD 5.ABCD 6.D第三章 1.ACD 2.B 3.BCD 4.BC 5.ACD第四章 1.ABCD 2.ABCD 3.CD 4.ACD 5.ABC第五章 1.BCD 2.ACD 3.AC 4.B 5.AD第六章 1.D 2.AC 3.BD 4.ABCD 5.AB第七章 1.B 2.CD 3.BD 4.ACD 5.ABC第八章 1.D 2.ABC 3.AC 4.ABD 5.AC第九章 1.ACD 2.ABCD 3.AB 4.ABD 5.AB第十章 1.D 2.AD 3.B 4.A 5.ABD第十一章 1.CD 2.B 3.ABCD 4.BCD 5.BC第十二章 1.A 2.D 3.ACD 4.C 5.ABCD第十三章 1.ABCD 2.CD 3.B 4.ACD 5.B第十四章 1.A 2.D 3.B 4.C 5.AC第十五章 1.B 2.ABCD 3.AD 4.ABC 5.C第十六章 1.C 2.B 3.ABC 4.ACD 5.BCD第十七章 1.ABC 2.ABCD 3.C 4.AB 5.AC《法理学进阶》(第三版)选择题参考答案导论 1.ACD 2.B 3.D 4.ABD 5.C第一章 1.ABD 2.A 3.ABCD 4.BC 5.AC第二章 1.①②③④ 2.①③⑤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第三章 1.① 2.④ 3.③ 4.② 5.③第四章 1.① 2.①②④ 3.②③ 4.② 5.②④第五章 1.① 2.②④ 3.① 4.③ 5.①第六章 1.①④ 2.① 3.①③④ 4.④ 5.①②③④第七章 1.① 2.①②③④ 3.② 4.①②③ 5.④第八章 1.① 2.②③④ 3.② 4.② 5.①②③④第九章 1.②③④ 2.①②④ 3.② 4.①②③④ 5.③④第十章 1.①②③④ 2.①②③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第十一章 1.①②③ 2.①②④ 3.① 4.④ 5.③第十二章 1.① 2.③ 3.①②④ 4.①②④ 5.②③④第十三章 1.②③④ 2.④ 3.②④ 4.④ 5.①③第十四章 1.④ 2.④ 3.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第十五章 1.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3.①②④ 4.①②③ 5.①②③第十六章 1.② 2.① 3.①③③ 4.②③ 5.②第十七章 1.④ 2.④ 3.①③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第十八章 1.② 2.①②③ 3.①②③ 4.③ 5.①②③第十九章 1.①② 2.②③④ 3.② 4.①②③④ 5.③初阶第二章第6题原答案缺,寨寨根据自己的学习加上了哈6.D。
法理学初阶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初阶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思想答案:A2.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A. 法律具有普遍性B. 法律具有强制性C. 法律具有明确性D. 法律具有稳定性答案:A3.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信力C. 法律的合理性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A4.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D.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答案:A5. 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包括()。
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目的解释D. 道德解释答案:D6. 法律推理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D7.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
A. 法律是道德的基础B.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C. 法律与道德相互独立D. 法律与道德相互影响答案:D8. 法律的效力位阶中,宪法具有()。
A. 最高法律效力B. 次于法律的效力C. 与法律同等效力D. 最低法律效力答案:A9.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
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适用于所有地区C. 法律适用于所有情况D. 法律适用于所有时间答案:A10. 法律的稳定性是指()。
A. 法律内容的固定不变B. 法律适用的长期有效C. 法律效力的持续存在D. 法律规范的永久适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法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法律的本质B. 法律的效力C. 法律的功能D. 法律的解释答案:ABC12. 法律效力的根据包括()。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信力C. 法律的合理性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ABCD13. 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
A. 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B. 法律关系是意志关系C. 法律关系是权利义务关系D. 法律关系是规范关系答案:ABCD14.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
张文显《法理学》(第3版)同步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名词解释:法学: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法律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的诞生和发展是20世纪法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它以注重研究法律与社会活动、法律角色、法律文化、法律运作、法律实效为其理论视角,以理论模型的设计与经验考察和实证分析的融汇为其方法论指向,以参与法治进程,推动法治和法律文化现代化为其价值目标。
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
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
法律思维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②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③法律推理的能力;④对即将做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
法律角色的参照系: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集中表现为法律角色参照系的形成。
法律角色的参照系是作为一个法律人在其所处的位置上对外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观点以及独特的推理、论证模式。
我们知道,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都担当一定角色,每一角色都必然有其独特的参照系。
法律角色也有自己的参照系。
每个参照系都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第一,每个参照系内部都有许多概念,其中有些概念是关键性概念;第二,参照系在观察问题的范围上是有取向的,法律角色的参照系总是指引人们敏锐地发现和关注事物的法律方面,即有法律意义的方面;第三,参照系规定了人们的推理、论证方法。
法律角色的参照系有其独特的推理、论证方法。
探知法律事实:探知法律事实,即调查、搜集、制作、组合、分析、认证法律事实,是法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
对法律事实的分析和认定,直接决定着适用法律的最后结果。
探知法律事实也是法律实践活动相当复杂的环节,因为探知法律事实的过程,并非简单地调查搜集客观事实的过程,而是法律人运用法律去判断、分析、确认、选择事实的过程,是一个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对立统一的过程。
《法理学初阶》教案

《法理学初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法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法律现象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法理学概述a. 法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法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c.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 第二节:法的基本概念a. 法的定义和特征b. 法的分类和体系c. 法的本质和作用3. 第三节:法律关系a. 法律关系的定义和要素b. 法律关系的种类和特征c. 法律关系的变动和保护4. 第四节:法律规范a. 法律规范的定义和结构b. 法律规范的种类和特征c. 法律规范的效力和适用5. 第五节:法律责任a. 法律责任的定义和种类b.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依据c. 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理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研究报告法:布置相关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3. 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研究报告质量,包括内容、结构和论述。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法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法理学初阶》教材或相关著作。
2. 案例库:收集各类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学术资料:提供相关学术文章、论文和研究报告,供学生参考。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最新法律资讯和学术动态。
六、教学计划1. 第六周:法律原则与法律方法a. 法律原则的定义和分类b. 法律原则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c. 法律方法的种类和特点d.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2. 第七周:法律的发展与法律变迁a. 法律发展的内在规律b. 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c. 法律变迁的原因和过程d. 法律创新与法律改革3. 第八周:法系与法律文化a. 主要法系的特征与比较b. 法律文化的概念和内容c. 法律传统与法律现代化d. 法律移植与法律发展4. 第九周:立法与法律制定a. 立法的概念和原则b. 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c. 法律制定的主体和权限d. 法律草案的制定和通过5. 第十周:法律与社会a. 法律与社会关系的理解b. 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c. 法律与社会公平正义d. 法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教学活动1. 第六周:组织学生进行法律原则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法律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初阶(打印)

《法理学初阶》1、法学与法理学1)、法学简说关于法律问题的学问,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者“刑名之学”,中国古代的“法学”一词与来自近现代西方的“法学”概念有着很大区别。
中国古代法学是对中国现行法律的注释,它是在对法的正当性首先加以承认的前提下,从语法结构,逻辑等方面对现行法律中的矛盾、重叠、冲突进行解释,而不究问法律何以有效,为什么有效。
它的作用是使法律更有效力。
西方近代法学的核心论点是法律的正当性,通过对人和神的认识(神事为人事立标准)对法律何以正当进行论证。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曾给法学下过一个经典定义: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现代意义上的汉语“法学”一词,最早由日本输入。
日文汉字“法学”一词由日本法学家津田真道翻译英文和德文而来。
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法律现象: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主要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并受法律调整的社会现象,包括法律规范、法律条文、法律意识、法律职业、法律行为、法律关系等)2)、法理学简说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法学,着重揭示法律的基本原理。
“法理学”一词是由日本近代法律文化的主要奠基人穗积陈重所创造的。
中国于1949年以后长期使用苏联教科书,特别是维辛斯基的《国家与法的理论》2、法学历史1)、古希腊的正义和法治观念(一)古希腊哲人的思想道路古希腊法律思想的杰出代表是智者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国家篇》(《理想国》)《法律篇》《政治家篇》,正义问题乃是柏拉图法律思想的主题,他的法哲学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正义”之学。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他把正义分为平均的正义和分配正义(矫正正义)。
(二)古希腊的正义理论智者派—正义实际上是遵循习惯与惯例即遵循自然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使用说明:】
1.此答案以法理学教研室
公布的第一版法理学初
阶、进阶答案上形成;
2.红色字体表示在第三版
中相关题目的已作变
更,答案是注册自己看
书时做的,大家可以借
鉴之。
当然,自己“丰
衣足食”为最佳。
如若
有解决不了的题目,欢
迎大家在跟帖中提出,
以便大家共同探讨;3.进阶第一版与第二版课
后题目无变化。
据注册
了解,只是偶尔版面的
删减与新增,变化可忽
略,如若不实,还望大
家指出;
4.不可迷信答案,抓好课
本,夯实基础才是真理。
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
== 法理学教研室 == 导论法学与法理学
1. B
2. AD
3. C
4. ABCD
5. ABCD
第一章法学历史
1. AD
2. A
3. ABCD
4. ABCD
5. B 第二章法学性质
1. D
2. ABCD
3. ACD
4. ABCD
5. ABC
6.D
第三章法学体系
1. ACD
2. B
3. BCD
4. BC
5. ACD
第四章法学教育
1. ABCD
2. ABCD
3. CD
4. BD
5. AB
第五章法律的概念
1. BC
2. ACD
3. AC
4. B
5. AD
第六章法律起源和法律发
展
1. D
2 ABCD
3. BD
4. ABCD
5. AB
第七章法律渊源和法律分
类
1. BC
2. CD
3. BD
4. ACD
5. ABC
第八章法律机构和法律效
力
1. D
2. BC
3. C
4. D
5. AC
第九章法律意识与法律行
为
1. ACD
2. ABCD
3. AB
4. AB
5. ABD
第十章法律关系和法律责
任
1. D
2. A
3. B
4. A
5. ABD
第十一章法系
1. BCD
2. B
3. ABCD
4. BC
5. BC
第十二章法治概述
1. A
2. D
3. ACD
4. C
5. ABCD
第十三章法律程序
1. ABCD
2. CD
3. B
4. ABCD
5. B
第十四章法律制定
1. D
2. D
3. B
4. C
5. AC
第十五章法律实施
1. B
2. ABD
3. BC
4. ABC
5. C
第十六章法律监督
1. AC
2. B
3. B
4. ABCD
5. A
第十七章法律职业
1. ABC
2. ABCD
3. C
4. ABC
5. AC
法理学进阶课后选择题参
考答案
== 法理教研室 ==
导论
1. (③)
2. (①)
3. (②)
4. (③)
5. (⑤)
第一章法律本质
1. (①)
2. (①)
3. (④)
4. (②)
5. (①)
第二章法律本位
1. (①②③④
2. (①③⑤)
3. (①②③)
4. (①②③④)
5. (①)
第三章法律与语言
1. (②④)
2. (①③⑤)
3. (②④⑤)
4. (①④)
5. (④)
第四章法律功能
1. (①)
2. (①②④)
3. (②③)
4. (②)
5. (②④)
第五章法律价值总论
1. (③)
2. (①)
3. (②④)
4. (①)
5. (①)
第六章法律与秩序
1. (②③④)
2. (②)
3. (②)
4. (②③④)
5. (①②③④)
第七章法律与利益
1. (①)
2. (④)
3. (③)
4. (①③④)
5. (③)
第八章法律与平等
1. (①③)
2. (①②③④)
3. (①②③④)
4. (①②③)
5. (①③④)
第九章法律与自由
1. (④)
2. (③)
3. (①③④)
4. (②)
5. (①②③)
第十章法律与人权
1. (①)
2. (①)
3. (①②④)
4. (①②③④)
5. (④)
第十一章法律与正义
1. (①④)
2. (①)
3. (①③④)
4. (④)
5. (①②③④)
第十二章法律方法概论
1. (②③④)
2. (①②③)
3. (①②③④)
4. (①②③④)
5. (②)
第十三章法律事实与法律判断
1. (①②③④)
2. (①②)
3. (①②③)
4. (①②③④)
5. (①③)
第十四章法律解释
1. (①②④)
2. (③)
3. (②)
4. (④)
5. (④)
第十五章法律推理
1. (②)
2. (③④)
3. (①②③④)
4. (①②④)
5. (②③④) 第十六章法律论证
1. (①②③④)
2. (①②③④)
3. (①②③④)
4. (①②③④)
5. (①②③④)
第十七章法律与社会
1. (④)
2. (①②)④)
3. (①④)
4. (②③)
5. (③)
第十八章法律与经济
1. (①②③④)
2. (①②③④)
3. (①)
4. (①②)
5. (①②③④)
第十九章法律与政治
1. (②)
2. (①)
3. (①②③)
4. (②③)
5. (①)
第二十章法律与文化
1. (④)
2. (④)
3. (①②③④)
4. (①②③④)
5. (①②③④)
第二十一章法律全球化
1. (①②)
2. (①②③④)
3. (②)
4. (①②③④)
5. 答案缺失
第二十二章法律与和谐社
会的构建
1. (③④)
2. (①②③④)
3. (①②③)
4. (②)
5.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