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湿性能评价方法摘录
夏季保湿评测报告模板

夏季保湿评测报告模板夏季保湿评测报告模板一、测试目的为了了解不同品牌的夏季保湿产品在保湿效果上的差异,对多个品牌的产品进行评测,并提供客观的数据和意见,帮助消费者在购买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测试方法1.选取三个著名品牌的夏季保湿产品,并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
2.对每个品牌的产品在使用后的保湿效果进行评估,评价标准为:滋润度、吸收速度、保湿时间以及对敏感肌肤的适用程度。
3.使用过程中,注意记录使用感受和注意事项,并将评估结果进行记录。
三、测试结果1.产品A:a.滋润度:★★★☆☆b.吸收速度:★★☆☆☆c.保湿时间:4小时d.对敏感肌肤的适用程度:适用2.产品B:a.滋润度:★★★★☆b.吸收速度:★★★☆☆c.保湿时间:6小时d.对敏感肌肤的适用程度:适用3.产品C:a.滋润度:★★★★★b.吸收速度:★★★★☆c.保湿时间:8小时d.对敏感肌肤的适用程度:适用四、测试结论1.根据测试结果,产品C在滋润度、吸收速度、保湿时间和对敏感肌肤的适用程度上表现最好,是夏季保湿的首选。
2.产品B在滋润度、吸收速度、保湿时间和对敏感肌肤的适用程度上次之,也是一款不错的选择。
3.产品A在滋润度上稍差,吸收速度较慢,保湿时间也较短,但对敏感肌肤适用,适合对保湿需求不高的人士。
五、测试建议1.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湿产品,如对保湿需求不高的可选择产品A或者产品B,对保湿需求较高的可选择产品C。
2.在使用时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如有不适应或过敏反应应立刻停用并就医。
3.定期进行保湿评估,根据肌肤变化调整保湿产品的使用。
六、测试注意事项1.测试结果仅供参考,个人感受和适应程度会有差异。
2.测试过程中注意记录产品的使用感受和使用方法的正确与否。
3.测试结果是主观评估的结果,消费者在购买时应综合考虑个人需求和实际体验。
七、测试小结通过本次夏季保湿产品评测,消费者可以了解不同品牌的产品在保湿效果上的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保湿产品,为夏季肌肤的清爽保湿提供参考和建议。
化妆品中保湿成分的功效评估与应用

化妆品中保湿成分的功效评估与应用化妆品作为现代女性日常护肤的必备品,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和发展。
保湿成分作为化妆品中重要的功能性成分之一,能够有效改善肌肤的水分含量,提高其保湿能力。
本文将对化妆品中常见的保湿成分进行功效评估,并探讨其在护肤品应用中的价值。
一、保湿成分的功效评估保湿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功效评估主要包括水分损失抑制、皮肤屏障功能增强、角质层水合作用促进等方面。
1. 水分损失抑制水分损失是肌肤干燥的主要原因之一,保湿成分能够有效抑制水分的流失,保持肌肤的水分平衡。
常见的保湿成分如透明质酸、甘油等,在肌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湿膜,有效阻止水分的蒸发,从而改善肌肤干燥问题。
2. 皮肤屏障功能增强肌肤的屏障功能可以防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保持其正常功能。
保湿成分能够增强肌肤的屏障功能,减少外界刺激物对肌肤的损伤。
例如,熊果苷能够增强肌肤屏障的完整性,提高其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
3. 角质层水合作用促进角质层是肌肤的外层,水合作用是角质层保持水分平衡的重要过程。
保湿成分能够促进角质层的水合作用,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使肌肤更加柔软和光滑。
例如,尿囊素可以促进角质层的水合作用,提高皮肤的水分含量。
二、保湿成分在护肤品应用中的价值化妆品中的保湿成分不仅仅具有以上功效,还能够促进其他功能性成分的吸收和释放,提高护肤品的整体效果。
1. 促进其他功能性成分的吸收和释放保湿成分能够改善肌肤的屏障功能,促进其他功能性成分的吸收和释放。
例如,在护肤品中添加合适的保湿成分,可以增加抗皱成分的渗透和保持时间,提高护肤品对皱纹的改善效果。
2. 提高护肤品的整体效果保湿成分能够提高护肤品的保湿能力,增加产品的质感和使用的舒适性。
同时,保湿成分还能够改善肌肤的光泽度、延缓衰老等,使护肤品的效果更加全面。
因此,在护肤品中合理应用保湿成分,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综上所述,化妆品中保湿成分具有重要的功效,并且在护肤品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化妆品中的保湿剂的性能评价与应用

化妆品中的保湿剂的性能评价与应用随着人们对美容健康意识的提高,化妆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而保湿剂作为化妆品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对于皮肤的保湿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保湿剂的定义、性能评价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保湿剂的定义和作用保湿剂是一种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湿膜,减少水分流失的物质。
它能够迅速渗入皮肤内部,增加角质层间水分的含量,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从而达到保湿的效果。
保湿剂还可以改善皮肤的柔软度和光滑度,增加皮肤的弹性。
二、保湿剂的性能评价在评价保湿剂的性能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 水分保持能力:一个优秀的保湿剂应具备较强的水分保持能力,可以有效增加皮肤水分含量,并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保持水分。
2. 渗透性:保湿剂需要具备良好的渗透性,能够迅速渗透到皮肤的深层,达到持久保湿的效果。
3. 稳定性:保湿剂在化妆品中需要能够与其他成分兼容,不发生相互作用,保持其稳定性。
4. 皮肤刺激性:优秀的保湿剂应无刺激性,能够在不损伤皮肤的前提下实现保湿效果。
5. 生物降解性:保湿剂应具备一定的生物降解性,对环境影响较小。
三、常见的保湿剂及其应用1. 玻尿酸:玻尿酸是一种具有极强保湿能力的保湿剂,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中。
它能够迅速渗透到皮肤深层,提高皮肤水分含量,使肌肤保持充盈、饱满。
2. 甘油:甘油是一种天然且广泛使用的保湿剂,其保湿效果优异。
甘油可以形成一层保湿膜,有效锁住水分,改善肌肤干燥问题。
3. 矿泉水:矿泉水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可以直接用于皮肤的喷洒或者在化妆品中作为配方成分使用。
4. 天然植物提取物:例如芦荟、绿茶等天然植物提取物,含有丰富的保湿成分,具有温和、安全的特点,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5. 尿囊素:尿囊素是一种氨基酸类物质,具有优异的保湿效果。
它能够迅速渗透到皮肤角质层,改善皮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屏障功能。
四、保湿剂的使用建议1. 根据个人肌肤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保湿剂。
保湿评价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肤品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
保湿作为护肤品的基本功能之一,对于维持皮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评价不同保湿产品的保湿效果,本实验选取了市售的几种保湿产品进行对比实验,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产品的保湿性能进行评价。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保湿产品的保湿性能;2. 探究不同保湿成分对皮肤保湿效果的影响;3. 为消费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保湿产品选购建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保湿产品A:某知名品牌保湿乳液;- 保湿产品B:某国产保湿面霜;- 保湿产品C:某药妆品牌保湿精华液;- 生理盐水;- 皮肤测试仪;- 电子天平;- 精密移液器;- 恒温恒湿箱;- 保湿测试盒;- 纯净水。
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精密移液器;- 恒温恒湿箱;- 保湿测试盒;- 皮肤测试仪。
四、实验方法1. 皮肤测试: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20-35岁。
将志愿者分为4组,每组5人,分别使用保湿产品A、B、C和生理盐水进行皮肤测试。
- 测试前,将志愿者皮肤清洗干净,并去除油脂;- 将保湿产品均匀涂抹于志愿者皮肤上,涂抹厚度约为0.2mm;- 使用皮肤测试仪分别于涂抹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进行测试,记录皮肤水分含量;- 每组测试重复3次,取平均值。
2. 保湿效果评价:- 通过皮肤水分含量变化,评价不同保湿产品的保湿效果;- 比较不同保湿成分对皮肤保湿效果的影响。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保湿产品的保湿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不同保湿成分对皮肤保湿效果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皮肤水分含量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志愿者皮肤水分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 保湿产品A、B、C在涂抹后30分钟内,皮肤水分含量均有显著提升,但差异不显著;- 在涂抹后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保湿产品A、B、C的保湿效果均优于生理盐水,其中保湿产品A的保湿效果最为显著。
洁肤产品温和及保湿性能的临床评价方法

臂部/ 部清洗试 测试部位受控清洗 、 臂或 双腿用产 品( 腿 双 2个
验 ( C T 来 比较 滋 养 保 湿 沐 浴 产 品和 普 通 沐 浴 产 FA) 品 的功效 差异 。其 中滋 养保 湿 沐 浴 产 品体 现 出 两 个 明显 的保 湿 特 征 。其 一 : 正 常 皮 肤 外 观 无 负 面 影 对 响 。 管经 过 多次超 常量 产 品使 用 , 肤 外 观 干 燥 程 尽 皮 度无 明显 变化 。而 普 通沐 浴 产 品使 皮肤 外 观 干 燥 度 明显 增高 。其 二 : 复 五 天 使 用 滋 养 保 湿 沐 浴 产 品 重 后 。 肤水 分 有 明显 增 高 。 更 为 值 得 一 提 的是 在 受 皮 控 的小腿 产 品使用试 验 ( C T 试 验 中 , 养 保 湿 产 LA ) 滋 品甚 至 对 皮 肤 视 觉 干 燥 度 有 改 善 作 用 ( 图 4所 如 示) 。在这 个 测试是 从 轻度 干 燥 的 皮肤 开 始 , 着 时 随 间变 化 , 滋养 保 湿 沐 浴 产 品 可 以显 著 性 地 降低 皮 肤 的视 觉干燥 度 。这 一 结果 表 明在 短 期 中体 现 的 积 极 保湿 效果 ( 图 1所 示 ) 如 一直 持 续 到 五 天 以后 , 显 并
12 洁肤产 品 的功效评 价 .
12 1 短期 功 效 评 价 .. 清 洁过 程 在 短 期 内引 起 的 皮肤 变化 主要体 现 为 感 官感 觉 上 的变 化 。消 费 者感 知是 评价 瞬 时紧绷 和 瘙 痒 的最 主要 的手段 。普 通 的 评估 者可 以 对 不 同测 试 产 品 的性 能 进 行 相 对 排 序 ,
精华保湿评测分析报告

精华保湿评测分析报告人们对于保湿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在众多产品中,精华保湿产品备受关注。
本次评测分析报告将对精华保湿产品进行综合评价,从保湿效果、成分、质地和使用感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帮助消费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一、保湿效果:1.1 保湿持久性:通过长时间使用大量参与测试者,观察产品的保湿效果是否能长时间维持。
结果表明,其中部分产品能够在8小时内有效保湿,而其他产品在2小时内保湿效果明显减弱。
1.2 对干燥肌肤的改善:根据测试者的皮肤类型,将产品分为干性、中性和油性肌肤三类,结果显示产品对干性肌肤的保湿效果最好,中性肌肤次之,油性肌肤保湿效果较弱。
1.3 对皮肤水分含量的提升:测试者使用产品后,通过仪器检测皮肤水分含量,并观察结果。
多数产品能够提升皮肤水分含量达到15%左右,而个别产品的提升效果显著,可达到25%以上。
二、成分:2.1 保湿成分:通过查阅产品成分表,分析产品的保湿成分。
常见的保湿成分包括玻尿酸、甘油、天然植物提取物等。
其中,含有高分子量玻尿酸的产品在保湿效果方面表现较好。
2.2 防护成分:部分产品除了保湿外还含有抗氧化成分如维生素C和E,这些成分能够帮助皮肤抵御环境污染和紫外线的伤害,加强皮肤的防护能力。
2.3 添加剂和香料:某些产品添加了过多的添加剂和香料,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或刺激。
建议选择添加剂和香料较少的产品,避免过敏反应。
三、质地:3.1 吸收性:通过观察产品在皮肤上的吸收速度,评估其质地。
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产品能够迅速被皮肤吸收,不留油腻感;少数产品则具有较浓稠的质地,吸收时间较长。
3.2 清爽度:一些产品质地清爽,使用后不会给皮肤带来沉重的负担;而某些产品质地较油腻,容易在使用后让皮肤感到不舒适。
四、使用感:4.1 使用体验:根据测试者的反馈,评估产品的使用体验。
大多数产品使用起来质感良好,不粘腻且容易推开,使用后皮肤感觉滋润舒适;少数产品使用起来感觉黏腻,给人沉重的感觉。
化妆品中的保湿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化妆品中的保湿效果评价方法研究保湿是化妆品中一个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可以使皮肤获得水分和滋润,提高皮肤的保水能力,减少干燥和脱水现象,保护肌肤健康。
因此,评价化妆品中的保湿效果对于消费者选择合适的护肤品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常用的化妆品保湿效果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为消费者提供科学准确的选购参考。
一、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测定法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是评价皮肤保湿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化妆品中的保湿成分可以通过增加角质层的水分含量来提高皮肤的保湿效果。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皮肤电阻法或电导法等方法测量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进一步评估化妆品的保湿效果。
二、皮肤表面蒸散水损失测定法皮肤表面蒸散水损失是皮肤保湿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皮肤表面蒸散水损失量,可以评估化妆品中的保湿成分对皮肤水分损失的抑制程度。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TEWL(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测定法和GWL(Grazing Water Loss)测定法等。
三、皮肤弹性测试法皮肤弹性是皮肤保湿效果的重要体现之一,它可以反映皮肤的水分补充情况。
通过使用皮肤弹性仪或皮肤弹性计等设备,可以定量测量皮肤的弹性指数,进一步评价化妆品的保湿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切割皮肤样品进行拉伸实验,研究不同护肤品对皮肤弹性的影响。
四、角质层厚度测定法角质层厚度是影响皮肤保湿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使用剥离试验、微分表皮剥离试验等方法,可以测量皮肤的角质层厚度,进一步评估化妆品对皮肤角质层水分损失的抑制能力。
五、皮肤水分损失速度测定法皮肤水分损失速度是评估皮肤保湿效果的常用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化妆品使用后皮肤水分损失的速率,可以评估不同护肤品的保湿效果。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皮肤电阻法、皮肤导水性测定法等。
综上所述,化妆品中的保湿效果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指标和实验方法,才能准确客观地评估化妆品的保湿功能。
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可以参考这些科学的评价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提高护肤效果,保护皮肤健康。
美容护肤品评分标准

美容护肤品评分标准
一、产品成分
- 成分的安全性:评估产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对皮肤可能
产生不良反应的成分。
- 成分的功效:评估产品中所含成分的预期功效,如保湿、抗皱、美白等。
二、产品质地
- 质地的适应性:评估产品质地是否适合不同肤质的人群使用。
- 质地的触感:评估产品使用后的触感,如吸收性、滋润度等。
三、产品效果
- 保湿效果:评估产品对皮肤的保湿效果。
- 美白效果:评估产品对肤色的改善效果。
- 抗皱效果:评估产品对细纹和皱纹的改善效果。
四、产品安全性
- 安全性测试: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如刺激性、过敏性等。
- 包装安全:评估产品包装的安全性,如材料是否容易破裂、渗漏等。
五、产品品质
- 产品稳定性:评估产品的稳定性,包括成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保持稳定性。
- 产品持久性:评估产品使用后效果的持续时间。
以上评分标准可作为评估美容护肤品的参考依据,以提供消费者选择合适产品的参考。
评分应基于实际测试和研究结果,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吡咯烷酮-5-羧酸钠(PCANa )的合成和应用性能中国纺织大学 透明固体或粉末PCA-Na 的吸湿试验·试验条件:相对湿度81%(盛有(NH 4)2S04饱和溶液)的干燥器置于20℃恒温室中;;相对湿度43%(盛有K 2CO 3饱和溶态)的干燥器置于20℃恒温室中。
试验过程:精确称取10g(精确至0.0001g)保湿剂样品.置于培养皿,放人恒温湿的干燥器中,每隔2小时称重一次,得相应的吸湿串(%):PCA-Na 的保湿试验·试验条件:相对湿度43%(盛有K 2CO 3饱和溶态)的干燥器置于20℃恒温室中;盛有硅胶的干燥器置于20℃恒温室中.试验过程:精确配制含水15%的样品,置于培养皿,放入恒温恒湿的干燥器中,每隔2小时称重一次,得相应的失水率[%]:甘油(GLY )山梨醇(SOR )木糖醇(XYL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保湿吸湿性能评价.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3 保湿吸湿性能的测定3.1 仪器和试剂玻璃干燥器,湿度计。
硫酸铵、无水氯化钙、山梨醇,分析级;透明质酸,化妆品级;甘油,化学纯。
3.2 实验方法3.2.1 单一保湿剂吸湿性能的测定测定化妆品的保湿性需在选定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在缺乏湿度自动调节的情况下,我们采用在密闭小容器中放置某一化学试剂的饱和水溶液,使之在室温下保持一定的相对湿度。
据文献报道,采用硫酸铵、碳酸钾和氯化钙饱和溶液,用干湿球温度计分别测量它们的相对湿度。
结果显示硫酸铵饱和溶液可维持环境相对湿度为82%,碳酸钾饱和溶液可维持环境相对湿度为43%,而氯化钙饱和溶液可维持环境相对湿度为29%。
将待测保湿剂试样研细成粉末,在105~C下干燥至恒重,取两份分别精确称量1g,置于温度20℃、湿度为82%和43%的干燥器中,放置4h、24h、48h后称重。
然后根据公式计算试样的吸湿率。
A =(M2一M1)/M1×100%式中:A,试样的吸湿率,%;M1放置前试样质量,g; M2,放置后试样质量,g。
3.2.2 单一保湿剂保湿性能的测定分别取待测保湿剂试样0.1g配制成水溶液,涂敷在贴有透气胶带的玻璃板上,置于温度20℃、湿度为82%和29%的干燥器中,分别在放置4h、24h、48h后称其重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其保湿率。
B = M2/M1× 100%其中:B ,保湿率,%;M2,放置后试样含水质量,g; M1,放置前试样含水质量,g。
吸湿用干粉,保湿用水溶液保湿剂A在唇膏中的应用研究武汉食品工业学院1.2样品的制作将保湿剂A按表面浓度配成3.4%的水溶胶(即不考虑保湿剂A中的水分含量),用双层纱步过滤以除去滤渣,分别在总量为5g的普通唇膏配方中添加0g、0.220g、0.270g、0.430g、0725g、0.775g的滤液,边加热边搅拌,于75—80℃熔化,自然冷印成型.样品编号分别为l、 2、”3”、4’、5‘、6”,重复5次,各得5份.1.3材料和仪器材料:1”、2”、3”、4”、5”样品[6”样品因为色泽不好,故没有必要进行此项测定],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生产,分析天平:湘仪天秤仪器厂生产,称量瓶:φ40×251.4实验方法1.4.1 将第1组的1—5“样品不加盖,同时置于恒温25℃的水浴锅中。
分别经过12、24、36、48、60、72小时后取出称量,并计算失水率.结果如图I所示.1.4.2 将第2组的1—5’样品不加盖,同时置于恒温30℃的水浴锅中,其他程序如1.4.1.结果如图2所示.1.4.3将第3组的1—5”样品置于恒温35℃的水浴钢中,其它程序同1.4.1。
其结果如图3所示。
1.4.4将第4组的1—5”样品置于恒温40℃的水溶田中,其它程序同1.4.1,结果如图4所示.1.4.5 将第5组1—5”样品置于恒温45℃的水浴锅中,其它程序同1.4.1,结果如图5所示。
2.1 各样品的保湿能力从图1—5知,在所有实验温度范围内,各样品的失水,和失水速度各不相同。
随着保湿剂A浓度的增加,其保湿能力逐渐增加,其中1”样品的保湿能力最差, 5“样品的保湿能力最强。
随着温度升高,保湿唇膏与普通唇膏的失水率相差越大,即在温度较高时,保湿剂A的保湿效果越明显。
从图1—5还可知,当各样品的失水率达到某一极限后开始下降.也就是开始吸水,其中随着浓度增加,吸水速度增加.这一现象更加说明保湿剂A在唇音中具有持殊的保湿作用。
不同来源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吸湿性与保湿性兰州化物所1.4 吸湿性与保湿性测定将过60目的甲壳素和壳聚糖置于105℃烘箱中烘干4h,再置于P205的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分别称取0.5g于小烧杯中,置于用饱和磷酸二氢铵水溶液维持相对湿度为93%的干燥器内吸湿,于一定时向后分别称量,6天后分别转入用饱和氯化钙水溶液维持相对湿度为32%的干燥器内,于一定时间后分别称量,计算吸湿率和保湿率。
固体山梨醇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北京轻工业学院(1)实验设计方案以固体山梨醇为保湿剂研制的化妆品为样品,以甘油为保湿剂研制的化妆品为对照样进行对比性保湿性实验。
①取样品及对照样(共六种)各4g,于同种规格的称量瓶中,不加盖;同时置于40℃,相对湿度RH为67.1的调温调湿箱中,分别经过12h,24h,36h,48h,60h和72h后取出称量,并计算失水率,结果如图1—3。
②改变实验条件,将样品及对照样置于40℃,相对湿度79.6的调温调湿箱中,实验方法同上,结果如图4—6。
③再次改变实验条件;将样品及对照样置于40℃,相对湿度册为93.1的调温调湿箱中,一9进行方法相同的实验,结果如图7从图1—3表明;在此相对湿度下,所有样品及对照样都失水较快,且样品均比对照样失水多,但相差程度不大:对洗面奶样品及对照样的失水率曲线几乎重台。
从图4—6表明:在此相对湿度下。
样品均比对照样失水多,且失水率较缓和。
从图7—9表明:在此相对湿度下,所有样品及对照样都表现出吸水现象,而且样品均比对照样吸收少,样品的吸水率也在不同时间基本保持一致;虽然对照样的吸水率曲线的速率也较缓和;但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其吸水率上升的趋势较明显。
在中低湿环境中,固体山梨醇的保湿效果虽不如甘油的保湿效果好,但二者的保湿能力相差不大,可以相互代用,而在高湿环境里,固体山梨醇的效果则明显优于甘油的保湿效果。
壳聚糖酰胺衍生物保湿性能研究江南大学化工学院壳聚糖衍生物吸湿性能的测定准确称取上述五种衍生物配制2%的样品,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样品均匀涂抹于已称重的干燥的培养皿中,尽量使它们在培养皿表面形成一层薄液膜,涂好后分别称重,同时放人氯化钙干燥器中,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称重。
同时制备10%甘油样品也作吸湿性能测定,通过对比分析,比较出样品的保湿性大小。
该实验环境温度21C左右,干燥器内相对湿度为18%。
间隔一天对五种衍生物和10%甘油水溶液的样品进行称重,计算吸湿率(吸湿率=放置后的水分重量/放置前的水分重量),将它对时间作图如下:这里实际是失水率不应该叫吸水率由图可见,10%甘油在氯化钙干燥器中三天后几乎已干燥,而衍生物的吸湿性能在五六天后才逐渐消失,2%壳聚搪衍生物的保湿性能明显优于10%的甘油。
芦荟保湿性能的研究北京工商大学[1]水基芦荟化妆品中芦荟含量与保湿性关系分别称取芦荟凝胶61‘—5’及空白凝胶各5.0g,置于φ40x25称量瓶中,不加盖同时置于29℃,相对湿度(RH)为40.7%的恒温恒湿相中,每隔4h取出称量,按(1)式计算失水率:式中:Si一样品i的失水率,%;W1一实验前试样的称量瓶重量,g;W2一规定时间间隔后样品和称量瓶重量,g;W—称量瓶重量,g;失水率越小表明保湿性越好。
平行实验两次,结果见下页图1c改变条件:29℃,RH=90.0%,其余同上,结果见下页2)乳化基芦荟化妆品中芦荟含量与保湿性关系称取芦荟蜜11‘—17‘及空白蜜18‘各5.0g 实验方法同上,分别测定两种环境下的保湿情况:干燥:29℃,RH=43.0%,结果见图3。
高湿:29℃,RH=90.0%,结果见图4。
结论(1)芦荟是性能优异的保湿剂(2)芦荟的最佳保湿浓度为40%-50%(芦荟原汁在配方中的含量)。
(3)芦荟保湿性随其复配体系的不同而不同:在乳化体系中,其最佳保湿浓度为40%—50%,其保湿性优于透明质酸及5%甘油。
在相对较干环境(RH=43.3%)下,其保湿性甚至优于10%甘油,而在干燥环境下,保湿更显重要;在水基体系中,其最佳保湿浓度为40%-60%,其保湿性与透明质酸相当,虽不及甘油,但十分接近。
皮肤保湿剂及其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青岛大学医学院2.2 试样处理将试样制成粉未,然后在以P2O5为干燥剂的干燥器内减压放置一夜,进行完全干燥,吸湿试验用干燥试样,保湿试验用吸湿试验后的湿润试样。
2.3 吸湿试验将由饱和(NH4)2SO4水溶液作为相对湿度(R.H.)81%的干燥器和由饱和K2SO2水溶液作为R.H.=43%的干燥器置于20℃恒温环境中,精确称取1.0g干燥试样置于直径为3cm的结晶皿中,放在两个干燥器内,经过40h后精确称取各试样重量,由放置前后试样的重量差,用下式求出吸湿度:吸湿率(%)=100(Wn—Wo)/Wo式中Wo为试样放置前重量,Wn为放置40h后重量。
2.4 保湿试验将上述吸湿后的试样继续放置48h,精确称取各试样重量,由继续放置前后试样的重量差,由下式求出保湿率:保湿率(%)=100Hn/Ho式中Ho为试样含水重量,Hn为放置后试样含水重量。
2.5精确性实验对每次吸湿、保湿实验重复三次平行实验,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用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衡量测定的精确性。
2.6准确性对比仅对文献[6]中研究两种甲壳素衍生物的吸湿、保湿效果,并与两种常用保湿剂甘油和透明质放进行了对照,将其测得数据归纳成表1。
评价了9种保湿剂的保湿性能,其中与文献[6]中相同的三种保湿剂的测量值,其结果见表2。
皮肤保湿剂性能评价方法的探讨青岛医学院将试样制成粉末,然后在以P205为干燥别的干燥器内减压放置过夜,使之完全干燥。
吸湿试验用干燥试样,保湿试验用吸湿试验后的湿润试样1.3 吸湿试验将由饱和(NH4)2SO4水溶液作为相对湿度(RH)81%的干燥器和由饱和K2CO3水溶液作为RH 43%的干燥器置于20 C恒温环境中。
精确称取1.0g干燥试样置于直径为3cm的结晶皿中,放在2个干燥器内,经过40h后精确称取各试样质量,由放置前后试样的质量差.求出吸湿率:吸湿率(%)=100(Mn—M0)/M,式中M为试样放置前质量,Mn为放置40h后质量。
3.4 保湿试验将上述吸湿后的试样继续放置48h,精确称取各试样质量,由继续放置前后试样的质量差,用下式求出保湿率:保湿率(%)=100Mn/M,式中m为试样含水质量,Mn为放置后试样含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