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要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古文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
然而,现阶段,古文文言文语言结构复杂、词汇陌生、语境差异较大,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不少挑战。
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良好的阅读基础1. 进一步夯实文言文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古汉语基本语法、词汇及文体常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练习、背诵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文言文基础。
2. 培养和训练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养成“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阅读习惯。
精读文本可以选择难度适中的篇章,逐字逐句分析,解释文意;泛读可以阅读大量古文作品,学习积累语感,提高阅读速度。
3. 注重古今语言对比:通过对比古今语言的异同,帮助学生明白古文的逻辑和表达,并逐渐克服语言障碍。
二、结合文本进行训练1.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表述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通过分析文章标题、段落结构、关键句等,帮助学生完整把握整体框架,分析清楚文章脉络。
2. 解读重要句和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并从分析词语的含义、语法功能、语境等方面,帮助学生解释句子的深层含义。
3. 把握文言文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去领略古文简练、凝练、含蓄的特点,并通过分析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古文的艺术魅力。
三、发挥多元化教学手段1.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等,展示更多古文相关知识、人物、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古文内容。
2. 应用互动式教学:尝试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辩论等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堂讨论,并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沟通。
3. 设计趣味性练习:设计趣味性练习、古文小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与方法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与方法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一直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部分。
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还能为我们的语言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呢?以下是一些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积累文言词汇词汇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石。
文言文中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背诵文言文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以及阅读古代典籍中的经典篇章来扩充词汇量。
例如,“之”这个虚词在文言文中用法多样,有“助词,的”“动词,到”“代词,它”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和记忆。
再比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这些古今异义词如果不加以积累,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为了更好地积累词汇,我们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将遇到的文言词汇分类整理,注明其含义、用法和例句。
平时多翻阅、复习,加深记忆。
二、掌握文言语法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有诸多不同之处。
了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意。
词类活用包括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等。
比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原本是名词“军队”,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驻军”。
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陈胜者,阳城人也”就是一个典型的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学习文言语法时,要结合具体的例句进行分析,理解其规律和特点。
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文言语法的运用能力。
三、多读多背经典篇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多背文言文经典篇目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反复诵读,我们能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表达方式,培养语感。
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如《岳阳楼记》《出师表》《滕王阁序》等,不仅能够增加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积累,还能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文言文的魅力。
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_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_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有些时候是因为读不懂内容犯错,有些时候是因为字词的用法不恰当犯错,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了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希望大家能够耐心阅读,进而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1、要理解中心思想文言文阅读也是阅读,所以,首先就要弄清楚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写的是哪些人、哪些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如果是议论文言文,就要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2、划分层次、结构很多同学觉得划分层次比较麻烦,对于文言文来说恰恰要通过划分层次来帮助了解文章思想,文章结构,这样才能提升对材料的理解,降低出错率。
3、敢于直译直译就是直接翻译,平时学习中,很多学生读古文都是“一边看文章、一边看译文”其实这样很不利于考试答题,因为,一旦到了考场同学们很容易失去答题信心,总觉得自己答的不对,所以,在平时要多练习直译,帮助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自信。
4、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当我们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文言文时,不妨先不看问题,静下心来多读几遍文章,或许从中能找到解题灵感。
5、围绕核心思想作答在做主观题时通常会用这三种方式来回答:(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目的就是要围绕核心思想来回答,即使有一些瑕疵,也不会影响总体得分,但是,如果撇开核心思想,就会离题万里,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得不到高分。
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1、要善于借助。
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
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2、代入法----知识迁移。
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3、排除法----信息筛选题。
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4、析结构。
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需求逐渐增多,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了教育界的关注焦点。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修养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1. 深化对文言文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之前,需要对其特点、背景和应用进行适当了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发展历程、特有语法结构以及与现代汉语的异同之处等方式,让学生明确文言文的独特之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拓宽阅读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文言文阅读资源,如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
同时,应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和阅读文言文相关资料,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魅力。
3. 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教室的布置和教学材料的选择都要营造出浓厚的古代文化氛围。
例如,在教室中摆放一些古代文物的复制品,或者播放古琴音乐,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1. 提高词汇水平: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学生需要系统学习、积累并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词语解释、课堂例句的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熟悉句式和语法结构:文言文的句式和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不同。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语法训练,熟悉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和语法规则,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运用。
3. 加强阅读训练: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文言文文本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与文言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培养思维深度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锻炼学生的阅读策略1. 预读与预测:通过预读文本的标题、段落结构和主题句等,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推测,提前构建阅读框架。
这样一来,学生在具体阅读过程中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寻找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理解文言文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但是,文言文因其语言特点,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是许多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
笔者作为教育工作者,凭借多年的授课经验,认为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夯实基础,打好根基1. 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文言虚词、文言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基本知识,是理解文言文的根本前提。
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重视积累,建立文言文知识体系,为阅读理解奠定坚实基础。
2. 积累文言文词汇:文言文词汇量大,且存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朗读、背诵等方式积累文言词汇,并特别注意词义辨析,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和准确度。
3. 注重文言文语法学习: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学生需要理解文言文句子结构、语序特点、省略和倒装现象等语法知识,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意思。
二、注重实践,提升能力1. 广泛阅读,积累素材:阅读理解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学生应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言文作品,从不同的文体中学习积累阅读经验,并逐步培养和训练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 练习解题,巩固知识:做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学生应注重理解文言文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作者意图,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应用方法,高效理解:学习文言文阅读理解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例如,运用句子修辞圈点勾勒法标记重点词语,运用词语解释法明白文言文意思,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法理解文言文结构,运用语境猜想法理解文言文含义等。
三、激发兴趣,培养习惯1. 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用故事、游戏等方式讲解文言文知识,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方法一:课前导入在教授文言文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导入性的活动,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例如,可以通过介绍文言文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优美之处,或者通过展示文言文名篇的精彩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可以使用一些文言文的谜语、古代诗词、典故等作为导入的素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
教学方法二:分段阅读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较为繁复,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教师可以采用分段阅读的方法。
即将一篇文言文按照意义和结构的要求进行合理划分,并逐段进行详细解读。
在解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的知识点,讲解文言文的语法、词义、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三:课文模仿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独特而美丽,学生通过模仿经典的文言文课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
例如,通过模仿文言文的句式、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言文写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四: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文字,还需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能力。
为此,可以设置一些文言文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根据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上下文的意义选取正确的答案。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五: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具,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来呈现文言文的内容。
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文言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通过课前导入、分段阅读、课文模仿、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五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已经成为我们主要的口语和书面语言。
然而,文言文却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建立坚实的基础知识要能够良好地阅读文言文,学生首先需要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文言文语法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的语法知识。
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和背诵经典文言文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加深对句式结构的理解。
二、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就很难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因此,教师除了传授文言文的知识和技巧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选取生动有趣的文言文作为教学素材,增加学生的阅读乐趣。
三、多方面的阅读训练阅读训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训练活动。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文言文短文,让学生进行初步的阅读理解和鉴赏。
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阅读更复杂的文言文文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四、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学习资源来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文言文读本和辅助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
同时,也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言文翻译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文言文的内涵和风采。
五、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采用讲授、演示、讨论、阅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
然而,由于现代汉语的进化,文言文已经成为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阅读的困难。
因此,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们的共同关注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打好基础知识要想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生首先需要打好基础知识。
这包括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格律、常用词汇和语法结构。
学生应该熟悉文言文的古汉语发音、汉字的意义以及常见的文言文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基础课程和提供相关学习资源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二、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文言文作品,如《楚辞》、《论语》、《史记》等,并逐字逐句地阅读和理解其中的内容。
通过与经典文言文作品的接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优秀传统和古代文学价值。
三、积累词汇和短语为了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学生需要积累大量的文言文词汇和短语。
可以通过背诵、记忆和使用这些词汇和短语来加深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记忆游戏,制定词汇表和短语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和熟练运用文言文表达方式。
四、多做练习和阅读理解题练习和阅读理解题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做大量的文言文阅读练习和理解题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和解题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练习材料,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关注文言文翻译和注释对于初学者来说,文言文的翻译和注释是理解文言文的重要工具。
学生可以同时阅读文言文原文和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和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和含义。
然而,学生应该逐渐减少对翻译和注释的依赖,培养独立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六、参加文言文比赛和活动参加文言文比赛和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比赛、写作比赛和戏剧表演等活动来展示他们的文言文技巧,与其他热爱文言文的同学交流经验,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摘要】新课程改革增加了文言文的比重,如何提高中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要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和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知识,同时我们更要注重诵读对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并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在实施建议部分要求: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的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
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关键。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欲要工其事,必先利其器
1.1 学会使用工具书。
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的时候,自身的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样,当我们学会了使用工具书的时候,我们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文言文学习最常用的工具书主要有《古代汉语常用
字字典》《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辞源》(修订本)以及杨柏峻著的《古代汉语虚词》等。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须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工具书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如笔画、部首检字法,音序检字法和四角号码检字法等。
工具书的使用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在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工具书的作用来解决问题,效果要好。
但是工具书只能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学生自己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分析。
1.2 学会一些语法知识。
中学生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定词汇量的积累,学生应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实词是意义比较具体的词,离开了文言实词的积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实词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古汉语的实词多一词多义或多词一义、古今异义、词性的活用、通假现象等现象,因此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
1.2.1 一词多义。
如:“益”字,在“少益啫食和于身”中译作“增多、增加”;在“满招损,谦受益”中译作“利益、好处”;在“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中译作“更加”等。
多词一义的如:吾、余、子、朕、臣、妾等都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法。
1.2.2 古今异义词。
包括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等。
词义的扩大如:“河”字,在汉代以前,“河”特指黄河,一般的河流多用“水”来表示,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河内”春秋战国时代指黄河北岸,“河东”指黄河以东。
在“将军战
河北,臣战河南”中,“河”也指“黄河”,后来词义扩大,泛指河流。
词义的缩小如:“宫”,古代“宫”泛指人们居住的房子,后来只有皇帝居住的房子才称作“宫”,做皇宫、宫殿之意。
现在仅指皇宫、少年宫,词义较古代缩小了。
又如“臭”古代泛指所有气味,现在则专指秽气。
词义的转移如“恨”字,在古代“恨”是遗憾的意思,“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作“痛心遗憾”讲,后来词义发生了转移,“恨”指仇恨。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逐字审视的习惯,了解这些字的古今变化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1.2.3 了解实词的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今汉语语法的重要差异之一。
实词的活用实际上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词性变化和词序关系。
词类的活用最主要的是掌握名词、形容词、动词的用法。
首先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本是名词,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游泳”。
其次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本是形容词,指长短,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为“说坏话”。
再次是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是“使之活”之意,即“获救”之意。
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破咸阳者王之。
”“王”是“让他为王”之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既来之,则安之。
”“安”,是“使之安”之意。
最后是意动用法,包括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是“认为我很美”之意。
另外少量的数词也有活用的现象。
掌握了词类的活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
了解一些虚词的用法。
古今汉语的差异还表现在虚词的使用上,虚词的使用是阅读古文的难点之一。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共三十二个,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是副词,包括其、惟、即、且、故、遂、则、既、因、盖、安、或、乃、已等;二是介词,包括于、以、为、因等;三是连词,包括而、以、则、乃、然、虽、遂等;四是助词,包括之、者、所、夫、盖、也、焉、矣、耳、乎、已、为、哉等。
有的虚词兼作两种以上的词性,要注意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判断虚词的含义。
熟悉了虚词的用法之后,对文言文的阅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2.5 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
古今汉语句子的成分基本相同,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古代汉语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高中语文教材列举了四种特殊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
判断句的主要格式多种多样,有用主语、谓语的前后顺序表示判断;有用“……者……也”表示判断;有用副词“乃、即、皆、非”表示判断;有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等。
被动句的句式有用于引出主动者表示被动;有用“见”字表示被动;有用“见……于”式表示被动;有用“为”表示被动;还有没有标志的等句式来表示被动。
倒装句的情况主要包括主谓倒装、动宾前置、介宾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情况。
省略句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等情况,教师
要指导学生不断地总结这些特殊的用法,并形成系统的知识,高屋建瓴,学生就不会对文言文阅读望而却步了。
另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信、雅、达”的翻译标准,也要注意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文学史、天文、地理、历法、官职等知识,加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帮助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古人就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学习的,因此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首先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尤其注意通假字和多义字的读音。
然后分清句读,不要破读。
最后读出语气,不可唱读。
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方法的指导,如:确定重音的方法,掌握速度的方法,以及语调的变化等。
桐城派讲的“因声求气”,“声”就是文词的音节美,“气”就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形成的气势的抑扬疾徐顿挫。
古人就是在疾读和缓读,久读和熟读中悟入的。
当然诵读要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来玩味。
高中教材是精选之文,因此要立足于教材进行诵读练习。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背诵文本,借助课内外文质兼美的文言文的背诵,以期在学生头脑中多储存一些文言文的信息,锻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是提高高中生文言文
能力的必经之路。
语文教师只有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教师可以根据古汉语的特点,追朔字源,帮助学生积累字义,激起学生的热情。
(2)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文言知识库”,形成一个知识链。
(3)教师可以授之学生利用字形特点,猜测字义、词义等方法让学生找到阅读古文的“入口”,真切体验到翻译古文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阅读古文甚至会变得很有意思。
(4)教师应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让学生读完文言文后,谈古论今、以古论古,让他们的思想在分享阅读成果中撞出美丽的火花。
总之,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一些必要的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主动的阅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共同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因为现在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同时还是学生主动的学的过程,离开了谁都不可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周振甫著[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
[2]古代汉语基础.吴鸿清编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3]文言津逮.张中行著[m] .北京:中华书局,2007.5. [4]古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训练. 严修,杨剑桥编[m]上海:复
旦大学出版社,2006.12.
[5]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刘飞凤[j]. 教研天地,2004年第7期.
[6]谈高中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高森[j]. 中国考试,2003年第1期 .
[7]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方法刍议.余善群[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