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汇报人:2023-12-14•正压送风系统概述•正压送风量计算原理•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与步骤目录•正压送风量计算实例分析•正压送风量计算注意事项与建议•正压送风量计算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01正压送风系统概述正压送风系统是一种通过向室内送入一定量的空气,使室内气压高于外部气压的空气调节系统。
正压送风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室内空气流动,防止室外污染空气进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正压送风系统的定义与作用正压送风系统的作用正压送风系统定义正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设备、控制系统、通风管道和风口等组成。
正压送风系统的组成通过送风设备将空气送入通风管道,再通过风口将空气送入室内,使室内气压高于外部气压,从而控制室内空气流动。
正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正压送风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03工业生产车间、仓库等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正压送风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保证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01医院、手术室等高洁净度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正压送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空气流动,防止室外污染空气进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02地下设施、隧道等密闭空间在这些空间中,正压送风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保证人员安全和舒适。
正压送风系统的应用场景02正压送风量计算原理空气动力学原理空气流动的基本方程描述空气流动的基本方程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
这些方程用于描述空气在管道中的流动规律。
空气流动的阻力空气在管道中流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
阻力与流速、管道直径、流体性质等因素有关。
通风公式及计算方法通风公式是用于计算通风系统送风量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通风公式。
计算方法根据通风公式,结合具体的设计参数和要求,可以计算出所需的送风量。
普通场景在普通场景下,可以根据通风公式和设计参数计算出所需的送风量。
特殊场景在特殊场景下,如高温、高湿、有异味等环境下,需要更加精确地计算送风量,以确保空气质量和使用安全。
正压送风计算(上海规范)

总加压送 调整后总加 风量 压送风量 3 (m /h) (m3/h) 8593 11794 31237 31237 22885 22885 22619 22619 28053 28053 9453 12973 34361 34361 25174 25174 24881 24881 30858 30858
正压送风机选型 参考型号 HL3-2A-9.5A HL3-2A-9.5A HL3-2A-9.5A HL3-2A-9.5A HL3-2A-9A HL3-2A-9A HL3-2A-9A HL3-2A-9A HL3-2A-9.5A HL3-2A-9.5A 风量 全压 3 ( Pa) (m /h) 34000 34000 35000 35000 26000 26000 26000 26000 31000 31000 777 777 757 757 750 750 750 750 840 840 转速 功率 (r/min) (kW) 960 960 960 960 960 960 960 960 960 960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系统编号 LPF-RB5-1 LPF-RB5-1 LPF-RB1-1 LPF-RB5-1 LPF-RB5-1 LPF-RB5-1 LPF-RB5-1 LPF-RB5-1 LPF-RB5-1 LPF-RB5-1 电源方式 消防电源 消防电源 消防电源 消防电源 消防电源 消防电源 消防电源 消防电源 消防电源 消防电源
4-T1 4-P1 4-L1 4-G1 3-V1 3-E1 6-V1 6-E1
注:采用直灌式机械加压送风时,裕量系数取1.2
主楼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计算
压差法 楼梯间位置 压力差 (Pa)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总有效漏 漏风门层 风面积 数 (m2) 0.0758 0.0858 0.1824 0.1824 0.1 0.1 0.1012 0.1012 0.0936 0.0936 1 1 1 1 1 1 1 1 1 1 送风量L1 (m /h) 1410 1597 3394 3394 1861 1861 1883 1883 1742 1742
正压送风计算书

正压送风计算
一、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计算
1、依据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1.2、建筑设计平、剖面图。
2、计算内容
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
3、计算条件
3.1、防烟楼梯间门扇情况:
2.1m ×1.2m 疏散门1扇;
3.2、建筑层数2层,取n=2;
3.3、正压值:ΔP = 50Pa ;
3.4、门缝宽度:疏散门0.003m ;
3.5、门洞断面风速:取V=0.8m/s 。
4、计算过程
4.1、按保持疏散通道需要有一定正压值公式: ()h m s m l m A P A l n /521/1447.02
5.1500198.0827.00198.0003.022.121.225.1827.033212
1
==⨯⨯⨯==⨯⨯+⨯=⨯∆⨯⨯=
若发生火灾时需要开启全部一个风口,需要的加压送风量为:
l = 1*521 = 521CMH
4.2、按流速法公式计算:
假定火灾时有两扇门同时开启,门洞面积为:252.22.11.2m f =⨯=
h m s m a b
n v f L /72.15966/4352.411.0128.052.2133==+⨯⨯⨯=+⨯
⨯⨯= 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出的风量,其中最大值不满足《高规》第8.3.2规定,故按《高规》中表8.3.2-1中取25000m 3/h 作为加压送风量。
选择一台低噪音柜式离心风机,规格为:G= 25000m3/h ,H=524Pa ,N=11Kw ,n=710rpm 。
洁净室正压计算公式

洁净室正压计算公式洁净室是一种具备特殊环境要求的封闭空间,用于控制空气中的微尘、微生物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在洁净室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正压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正压是指洁净室内的气压高于外部环境的压力,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洁净室,保持洁净室内的空气质量。
洁净室正压的计算公式如下:正压(P)= 室内压力(P1)-室外压力(P2)其中,室内压力是指洁净室内的气压,室外压力是指洁净室外的气压。
正压的单位通常是帕斯卡(Pa)或毫米汞柱(mmHg)。
为了保持洁净室的正压,需要进行恰当的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
通风系统通过控制洁净室内的空气流动,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排出室内污染物。
空调系统则通过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洁净室内的舒适度。
在设计洁净室的通风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室内外压差:根据洁净室的要求,确定室内外的压差。
正压可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洁净室,但是如果正压过大,可能会导致空气渗透或泄漏。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正压值。
2. 风量计算:根据洁净室的面积和高度,计算所需的通风风量。
通风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洁净室的空气体积。
一般情况下,洁净室的通风风量要求在每小时10-20次的范围内。
3. 过滤器选择:洁净室的通风系统通常会采用高效过滤器,能够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微尘和微生物。
选择适当的过滤器,可以提高洁净室的空气质量,并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4. 风速控制:洁净室的通风系统需要控制空气的流速,以保持室内空气的均匀性。
一般情况下,洁净室的空气流速要求在0.3-0.5 m/s 的范围内。
5. 温湿度控制:洁净室的空调系统需要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操作人员的舒适度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般情况下,洁净室的温度控制在20-24摄氏度,湿度控制在40-60%的范围内。
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行,洁净室可以保持一定的正压,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室内,从而保证洁净室内的空气质量。
洁净室正压计算公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确定合适的正压值,并进行相应的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
正压送风量的计算分析

(2)、同时打开任一模拟着火层及其上下一层的防火门,其它层的防火门均关闭,模拟火灾层各门洞处的风速应大于等于0.7m/s.
6.2.3 避难走道的前室、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当需要共用系统时,应在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6.2.4 避难走道的前室、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排风应设置余压阀,并应按本规范第6.2.1条的规定值整定。
6.2.5 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普通离心式、轴流式或斜流式风机。风机的全压值除应计算最不利环管路的压头损失外,其余压值应符合本规范第6.2.1条的规定。
(3)、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常开风口。我们认为当前室采用带启闭信号的常闭防火门
时,可设常开式加压送风口。鉴于目前国内的产品质量及管理制度不尽完善。因此设计时优先考虑常闭式加压送风口。
3、计算基本公式的选取及参数的确定
1、前言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竖向管井,如没有考虑防排烟措施,由于烟囱效应,在发生火灾时,将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主要途径。高层建筑每一个水平防火分区根据人员的疏散流程,是从第一安全地带(走廊),到第二安全地带(楼梯间前室),到第三安全地带(疏散楼梯),再到室外的过程。所以,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应设独立的防排烟设施。防排烟方式可分为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和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对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各个设计院、甚至每个人对规范的理解有所不同,在计算中也可能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方法,笔者也曾对同样的工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资料表明,对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的正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统计起来约有二十多种,至今尚无统一。其原因主要是影响正压送风量的因素较复杂,而且各种计算公式的出发点不同,选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其结果差别较大。本文将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完整版)加压送风计算方法

17763.07
加压送风管风速(m/s):
15.00
加压送风口风速(m/s):
6.00
加压送风管截面积m2:
0.33
加压送风口遮挡系数:
0.75
加压送风口面积m2:
1.10
25578.82
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计算表
项目名称:
CSR
加压部位:
FAB 左下前室
前室或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m3/s)L=L1+L2+L3
3: 送风阀门总漏风量(m3/s):L2=0.083AFN3 A F —— 每层送风阀门的总面积 N 3 ——漏风阀门的数量
送风阀门总漏风量(m3/s):L3=
2 4.2
1.06 2
0.17596
前室或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m3/s)L=L1+L2+L3=
4.93
前室或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m3/h)L:
N 1——开启门的数量 开启着火层疏散门为保持门洞处风速的风量:L 2=
3: 送风阀门总漏风量(m3/s):L2=0.083AFN3 A F —— 每层送风阀门的总面积 N 3 ——漏风阀门的数量
送风阀门总漏风量(m3/s):L3=
3 4.2
0.30 0 0
前室或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m3/s)L=L1+L2+L3=
0
A—— 每层电梯门及疏散门总有效漏风面积:
0.0180
△ P—— 压力差 Pa
40
n —— 指数一般2
2
N 1——漏风门的数量
4
保持正压值所需的风量(m3/s):L1=
0.47
2: 着火层疏散门为保持门洞处风速的风量(m3/s):L2=FVN2
F ——每层开启门总面积:
风口风量计算及正压值、排烟量标准

风口风量计算及正压值、排烟量标准Q=V*S*3600Q-----风量 m3(m3/小时)单位时间内,流过井巷或风筒的空气体积或质量。
单位时间内空气的流通量,有送风量、新风量等其他细分,送风量用于表明鼓风机等通风设备的能力,单位是立方米/秒。
因为体积较大,一般是立方米/小时风机风量可以到数以万计立方米/小时。
新风量,是指室内新鲜空气的总量。
我国国家标准GB/T18883-2002规定,新风量不应小于30m3/h.人。
V-----各测点平均风速米/秒,用风速仪可以检测。
S-----风口面积 m2正压值的要求是:当相通加压部位的门关闭的条件下,其值应足以阻止着火层的烟气在热压、风压、浮压等力量联合作用下进入楼梯间、前室或封闭避难层。
为了促使防烟楼梯间内的加压空气向走道流动,发挥对着火层烟气的排斥作用,因此要求在加压送风时防烟楼梯间的空气压力大于前室的空气压力,而前室的空气压力大于走道的空气压力。
防烟楼梯间﹥前室﹥走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 0 0 4 5 - 95 )(以下简称“高规”)的第条规定 ,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 ,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 ,尚应有余压 ,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烟楼梯间为 4 0 Pa~5 0 Pa;(2 )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 5 Pa~30 Pa;“高规”规定的余压 ,应保证发生火警时 ,使防烟楼梯间压力高于前室的压力,而前室压力高于走道的压力,使着火层的烟气不能进入前室和防烟楼梯间,能有效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
但在高层建筑竣工检测、验收时余压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在工程中比较常见。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 ,其中有设计不合理的原因 ,也有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问题。
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01
02
03
引入数值模拟技术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数值 算法,模拟通风系统的气 流运动和压力分布,提高 计算精度和效率。
考虑多因素影响
将环境因素、建筑结构、 设备性能等多因素纳入计 算中,以更全面地反映实 际情况。
智能化算法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技术,构建智能化的计算 模型,自动调整和优化计 算参数。
数据驱动决策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 通风系统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 和决策支持。
标准化与规范化
制定和完善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促进技 术的推广和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正压送风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系统阻力对送风量的影响
计算系统阻力时,需要考虑通风气流在风管内的摩擦 阻力,以及通风气流通过各种局部阻力元件(如弯头 、阀门、消声器等)时的阻力。这些阻力元件会对通 风气流产生阻力,从而影响送风量的大小。
系统阻力是指通风气流在系统中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包括风管摩擦阻力、局部阻力和设备阻力等。系统 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送风量的大小,因此在进行正 压送风量计算时,必须充分考虑系统阻力对送风量的 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室内环境和通风设备的实际情况,对送风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和控制,以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
安全系数的选择与考虑
01
安全系数是指在正压送风量计算中考虑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安全余量。由于 通风气流在系统中的流动状态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因此在进行正压送风量计 算时,需要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了解各参数的含义和取值范围,有助于正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并确保计算结果 的准确性。
公式的应用与限制
正压送风量计算公式适用于计算送风管道内的 空气流量,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送风系统 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1、问题提出1.1《高规》[1]第8.3.2条“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8.3.2-1至表8.3.2-4的规定确定。
当计算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该条条文说明明确指出“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时,由于建筑有各种不同条件,如开门数量、风速不同,满足机械加压送风条件亦不同,宜首先进行计算,但计算的加压送风量不能小于本规范表8.3.2-1~8.3.2-4的要求。
”因是“宜”首先进行计算,现在大部分设计人员为避免繁杂的计算,在机械加压送风(以下简称正压送风)设计时不是首先进行计算,而是直接套用《高规》表8.3.2-1至表8.3.2-4的规定值,结果使许多工程的正压送风量偏小。
1.2选用不同送风量计算公式所引起的误差1.2.1《高规》在门缝漏风量计算时选用压差法计算公式:L=0.827×A×ΔP1/2×1.25=1.03375×A×ΔP1/2(1)式中L—正压漏风量,m3/s;0.827—漏风系数;A—总有效漏风面积,m2;ΔP—压力差,Pa;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高规》在通过门洞风量计算时选用流速法计算公式:Q=F×W×m(2)式中Q—正压风量,m3/s;W—门洞断面风速,m/s;F—每档开启门的几何断面积,m2;m—同时开启门的数量。
1.2.2文献[2]在门缝漏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L'=α'×A×(2×ΔP/ρ)1/2=0.6×A×(2×ΔP/1.2)1/2=0.7746×A×ΔP1/2(3)式中L'—文献[2]的正压漏风量;α'—流量系数,一般取α'=0.6~0.7;ρ—气体密度,1.2kg/m3;其它符号同前。
文献[2]在通过单个门洞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Q'=F'×W式中对双扇门,同时开门的楼层数或并列的门数≥2时F'=0.5×门宽×门高。
因此对文献[2]来讲,大多数状况下:Q'=0.5×F×W×m(4)式中Q'—文献[2]的正压送风量,m3/s;其它符号同前。
以上二项和剩安全系数1.25得文献[2]总正压送风量。
1.2.3文献[3]在正压送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Q''=Fj×W式中Q''—文献[3]的正压风量,m3/s;Fj—明显气流通路的总计算流通面积,m2;其它符号同前。
计算结果剩安全系数1.25得文献[3]的总正压送风量。
因此文献[3]的正压送风量Q''是总计算流通面积Fj和风速W的函数,计算时并未涉及到ΔP值。
1.2.4选用不同送风量计算公式所引起的误差从公式(1)、(3)可以得出,当计算门缝漏风量时:L∶L'=1.03375∶0.7746=1∶0.75从公式(2)、(4)、(5)可以得出,当计算通过同一门洞的正压风量时:Q∶Q'∶QQ''=1∶0.5∶1笔者采用文献[2][3]的计算公式对某一防烟楼梯间底层有直接对外开门的25层楼,按防烟楼梯间50Pa、合用前室25Pa 分别正压送风、防火门为2m×1.6m(其门缝宽3mm)、电梯门为2m×1.8m(其门缝6mm)、同时开门的层数m=3、一部电梯、电梯井顶部有一0.1m2的排气孔、火灾时3层合用前室的送风口开启,依据文献[2][3]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其正压送风量,结果列在表一中。
可以看出:《高规》因没有考虑防烟楼梯间底层有直接对外开的门,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正压送风量值偏小;当计算条件相近的情况下,按文献[2]计算的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量比按文献[3]计算的结果约小40%,合用前室送风量约小30%.还应该指出:文献[2]正压送风量的上下限是由于通过门洞最低风速取值为0.7~1.2m/s不同所致;文献[3]的正压送风量是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分别正压送风,当防烟楼梯间至前室的门(简称一道门)关闭、通过开启的前室至走道的门(简称二道门)的最低风速为0.5m/s,当一、二道门均开启、通过任一道门的最低风速为0.7m/s时计算所得结果;而《高规》正压送风量的上下限是按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确定的。
而且文献[2]正压送风量的上限,采用了1.2m/s最低风速,这在实际的工程计算中很少用到。
因此正确地选用正压送风量计算公式是非常必要的。
2、正压送风量计算的基础理论文献[2][3]为高层民用建筑正压送风量计算计算机编程进行了很好的探讨和研究,借助计算机使大量繁杂的正压送风量计算变的简单。
本文在正压送风量计算时引入最小余压[4]慨念,即当一道门或二道门开启时,为保证通过门洞最小风速,门前仍保持最小余压Pmin.这样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情况。
2.1几个主要计算公式a)通过门缝漏风量的计算公式同(1);b)通过开启门的风量计算公式同(2);c)并联气流通路的面积A并(6)式中A并—并联气流通路的总面积,m2;Ai—并联气流支路的面积,m2.d)串联气流通路的面积A串(7)式中A串—串联气流通路的总面积,m2;Aj—串联气流支路的面积,m2.e)并联和串联混合漏风通路的综合流通面积Az当气流通过并联和串联混合漏风通路时,应计算并联和串联空气通路的综合流通面积Az.2.2通过门洞的风速W综合文献[2][3][5]通过门洞的风速W按如下取值:a)对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正压送风时:当一道门关、二道门开时,通过开门门洞风速为W1=0.5m/s;当一、二道门同时开启时,要求通过任一门洞处的风速为W2=0.7m/s;b)当仅对防烟楼梯间或前室正压送风时,通过开门门洞的风速W3=0.75/s;c)当对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时,通过开启门洞的风速W4=0.5/s.2.3最小余压Pmin考虑到最小余压是个十分复杂的数值,本文在正压送风量计算时采用与最小风速0.7~1.2m/s相对应的中间值6Pa为最小余压Pmin=6Pa.3、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的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3.1六种常见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状况。
各种状况下:当一道门均关、m层二道门开时,合用前室的送风量最大;当m层的一道门和二道门均开时,防烟楼梯间的送风量最大。
本文分别以合用前室、防烟楼梯间的最大送风量为它们的最不利开门条件下的正压送风量(简称最不利正压送风量)。
3.2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如表四。
现以表四序号1中的图一(对应表三序号1的状况)为例,防烟楼梯间底层及其合用前室底层无直接对外开的门,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送风口均开启时,分别分析合用前室、防烟楼梯间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3.2.1合用前室最不利正压送风量Q合前合用前室最不利正压送风量,发生在一道门均关、m层的二道门开时。
a)通过电梯门缝的气流通路式中箭头为串联关系,方括号为并联关系;N—电梯数量;n—系统楼层数;m—同时开门的层数,当n<20时m=2,当n≥20时m=3;Ad—电梯门缝面积;Ap—电梯井顶通气孔面积;F2—二道门面积(门宽×门高);kf—气流分配系数。
b)电梯井综合流通面积Az(1)Kf=Ad/(A1+Ad)式中Aa(1)—串联支路综合流通面积,m2;Az(1)—状况1的电梯井综合流通面积,m2;A1—一道门门缝积,m2;其它符号同前。
c)每个关门合用前室送风量Q关=L2+L3(1)-L1(1),m/sL1(1)=α×A1×(P1-P2)1/2L2=α×A2×P21/2L3(1)=α×Az(1)×P21/2/(n-m)式中α=1.03375;L2—通过二道门门缝,从关门合用前室漏到走道的漏风量,m3/s;L3(1)—通过电梯门缝,从关门合用前室漏到电梯井的漏风量,m3/s;L1(1)—通过一道门门缝从防烟楼梯间漏到关门合用前室的漏风量,m3/s;A1—一道门的门缝面积,m2;A2—二道门的门缝面积,m2;P1—防烟楼梯间余压,50Pa;P2—合用前室余压,25Pa;n—正压送风系统负担楼层数;其它符号同前。
d)每个开门合用前室送风量Q开=Q21-L11-L31(1),m/sQ21=W1×F2W1=0.5m/sL11=α×A1×(P1-Pmin)1/2式中Q21—通过开启的二道门,从开门合用前室流入走道的风量,m3/s;L11—通过一道门门缝,从余压50Pa的防烟楼梯间漏到保持最小余压Pmin的开门合用前室漏风量,m3/s;L31(1)—通过电梯门缝、电梯井,从余压25Pa的关门合用前室漏到保持最小余压Pmin的开门合用前室漏风量,m3/s;Pmin—最小余压,6Pa;其它符号同前。
e)合用前室最不利正压送风量Q合前=m×Q开+(n-m)×Q关,m/s3.2.2防烟楼梯间最不利正压送风量Q楼梯防烟楼梯间最不利正压送风量,发生在m层一道门、二道门均开时。
Lt1(1)=α×A1×(P2-Pmin)1/2Qt1=W2×F1W2=0.7m/sQ楼梯=m×Qt1-(n-m)×Lt1(1)式中Lt1(1)—通过一道门门缝,从余压25Pa的关门合用前室漏到保持最小余压Pmin的防烟楼梯间的漏风量,m3/s;Qt1—通过开门合用前室的一道门风量,m3/s;其它符号同前。
3.2.3对应表三序号2~6的状况,因篇幅所限不多赘述,它们的计算方法对应地列在表四的序号2~6中。
当没有电梯N=0时,即为前室。
对应于表四序号1~6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笔者编计算机计算程序,其部分计算结果(剩安全系数1.25,流量单位转换为m3/h)对应地列在表八的序号1~6中。
4、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前室、合用前室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前室、合用前室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列在表五中。
其部分计算结果列在表九中。
5、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列在表六中。
其部分计算结果列在表十中。
本文在防烟楼梯间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时,将关门前室内余压取0Pa,这样正压送风量的计算值更安全。
6、消防电梯前室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消防电梯前室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列在表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