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慢性毒性

合集下载

实验室剧毒物质

实验室剧毒物质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来源:李超的日志慢性毒性,最易忽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呐!!!!!!!!!!!!!!各位兄弟姐妹们务必小心1.DMSO: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

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

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

实验室常用药品的毒性

实验室常用药品的毒性

1碘Iodine∙毒性类型:生殖\急性大鼠经口LD50:14000mg/kg;小鼠经口LD50:22000mg/kg。

本品对眼睛、皮肤和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人的口服致死量约为2~3g。

碘蒸气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器官,长时间接触碘或吸入碘蒸气,可引起咳嗽、流鼻涕、流泪、发烧、头痛、结膜炎、腮腺肿大、支气管炎、鼻炎、复视、皮肤红斑、皮肤黏膜出现水泡。

重者则发生呕吐、腹泻、尿中出现蛋白和血红蛋白。

2溴Bromine∙ 1.急性毒性[10]LC50:4905mg/m3(小鼠吸入,9min)∙ 2.刺激性常温下蒸发很快,其蒸气有窒息性刺激味,呈红棕色。

3光气Phosgene∙ 1.急性毒性[11]LC50:1400mg/m3(大鼠吸入,1/2h)∙ 2.刺激性暂无资料∙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12]动物吸入0.0008mg/L,每天5h,共5d,40%出现肺水肿。

∙ 1.生态毒性[14]LD50:60mg/L(24h)(鱼)∙ 2.生物降解性[15]∙好氧生物降解(h):168~672∙厌氧生物降解(h):678~2688∙ 3.非生物降解性[16]∙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长范围(nm):234.2~274.5∙一级水解半衰期(h):1.94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i-n-butyltin dilaurate(DBTL)∙1皮肤/眼睛刺激性∙2、急性毒性:mus经口LD50:2100mg/kg;∙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对水稍微危害,避免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对鱼类、有机物有剧害。

本品有毒。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0.1mg/m3.5三乙胺Triethylamine∙ 1.急性毒性∙ 2.刺激性家兔经眼250μg(24h),重度刺激。

∙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兔吸入420mg/m3,每次7h,每周5次,6周,见肺充血、出血,支气管周围炎,心肌变性,肝肾充血、变性、坏死。

6三丁基膦Tributyl phosphine∙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750mg/kg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

生物实验室里常见的120种有毒物质

生物实验室里常见的120种有毒物质

生物实验室里常见的120种有毒物质(1)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尘埃。

(3)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

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

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避免接触眼睛。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0)苯乙醇: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

(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避免吸入尘埃。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12)蛋白酶K: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3)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

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常见化学品的毒性分级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常见化学品的毒性分级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一、常有化学品的毒性分级我国对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拟订了国家标准 (GB5044-85) ,依据化学品的急性毒性试验、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生病状况、慢性中毒结果、致癌性和车间最高允许浓度等依照 ( 见表 1) ,对我国接触的 56 种常有毒性化学品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 见表 2) 。

表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依照分级指标I(极度危害)II(高度危害)III(中度危害)IV(轻度危害)吸入 LC50( mg/cm 3 )<200 200~2000 200~20000 >20000危害中<100 100~500 500~2500 >2500 经皮 LD50 ( mg/kg )毒经口 LD50 ( mg/kg )<25 25~500 500~5000 >5000易发生中毒,还没有急性中急性中毒发病状况可发生中毒偶可发生中毒毒,但有急性结果严重影响生病率较高偶有中毒病例慢性中毒生病状况生病率高(≥<5%或症状发发生或症状发无慢性中毒而5%)生率高(≥生率较高(≥有慢性影响20%)10%)离开后持续进离开接触后,离开后可恢离开后可自行慢性中毒结果复,不致严重恢复,无不良展或不可以治愈可基本治愈结果结果致癌性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实验动物致癌无致癌性物物最高允许浓度( mg/m 3 )< 0.1 0.1~1.0 1.0~10 >10 表 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级别毒物名称行业举例汞及其化合物汞冶炼、汞齐法生成氯碱苯含苯粘胶剂的生产和使用光(制皮鞋)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砷矿开采和冶炼、含砷金属矿(铜、锡)的开采和冶炼I 级(极度危氯乙烯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害)铬酸盐、重铬酸盐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生产黄磷黄磷生产铍及其化合物铍冶炼、铍化合物的制造对硫磷对硫磷生产及储运II级(高度危害)III级(中度危害)羧基镍羧基镍制造八氟异丁烯二氟 - 氯甲烷裂解及其残液办理氯甲醚双氯甲醚、一氯甲醚生产、离子互换树脂制造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锰矿开采和冶炼、锰铁和锰钢冶炼、高锰焊条制造氰化物氰化钠制造、有机玻璃制造三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制作和军械加工生产铅及其化合物铅的冶炼、蓄电池制造二硫化碳二硫化碳制作、粘胶纤维制造氯液氯烧碱生产、食盐电解丙烯腈丙烯腈制造、聚丙烯腈制造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制造硫化氢硫化染料制造甲醛酚醛和尿醛树脂生产苯胺苯胺生产氟化氢电解铝、五氯酚钠生产五氯酚及其钠盐五氯酚、五氯酚钠生产铬及其化合物铬冶炼、铬化合物的生产敌百虫敌百虫生产、储运氯丙烯环氧氯丙烷制造、丙烯磺酸钠生产钒及其化合物钒铁矿开采和冶炼溴甲烷溴甲烷制造硫酸二甲酯硫酸二甲酯的制造、储运金属镍镍矿的开采和冶炼甲苯二异氰酸酯聚氨酯塑料生产环氧氯化烷环氧氯化烷生产砷化氢含砷有色金属矿的冶炼敌敌畏敌敌畏的生产和储运光气光气制造氯丁二烯氯丁二烯制造、聚合一氧化碳煤气制造、高炉炼铁、炼焦硝基苯硝基苯生产苯乙烯苯乙烯制造、玻璃钢制造甲醇甲醇生产硝酸硝酸制造、储运硫酸硫酸制造、储运盐酸盐酸制造、储运甲苯甲苯制造二甲苯喷漆三氯乙烯三氯乙烯制造、金属冲洗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制造、顺丁橡胶的合成六氟丙烯六氟丙烯制造苯酚酚树脂生产、苯酚生产氮氧化物硝酸制造溶剂汽油橡胶制品(轮胎、胶鞋等)生产丙酮丙酮生产IV 级(轻度危烧碱生产、制造氢氧化钠害)四氟乙烯聚全氟乙烯生产氨氨制造、氮肥生产二、实验室空气的安全性化学品的毒性能够经过皮肤汲取、消化道汲取及呼吸道汲取等三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学校实验室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危害

学校实验室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危害

苯、 、 砷 铅等能引起贫血 , 、 基乙酸等 苯 巯
能弓起粒 细胞减少症。④消化系统危害 : I
境 ,在短时 间内有毒有 害气体浓度会 很
快升高 。②实验室 中有毒有 害化学 品经 皮肤吸收引起 中毒也是常见 的。 有些水 、 脂皆溶的化学物质易被皮肤 吸收 。③ 实 验室中有毒有害化学品经消化道吸收主 要是因为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 、饮水等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IE EHUEE R N N E IX W S HK U
学校 实验 室有毒有 害化学 品的危害
谢 建龙
( 宝鸡 职 业技 术 学院 , 西 宝鸡 7 0 3) 陕 21 1
摘 要 : 学校 实验 室是 多种化 学试 剂 、 实验 材 料 、 实验 用 品 的集 中存放 处 , 些 试 剂 、 料 、 品 中有 6 % 7 %对 人 体 是 有 害 的 , 这 材 用 0 ̄0
管 理 , 免 对 实 验 室 教 师 、 生 健 康 的 危 避 学 害 和 中毒 事 件 的 发生 , 十分 必 要 的 。 是

径。毒物进入肺脏后会 通过 血液循环而 被运送到全身 。实 验室 有毒 有害化学品 浓度越高 , 吸收越快 。实验室是一个小环
③血液系统危害 : 在实验室 中, 有许 多有 毒有 害化学 品能 引起 血液 系统损 害 , 如
吨 。这 些 有 毒 有 害 化 学 品庞 大 的种 类 和
二 、学 校 实 验 室 有 毒 有 害
化学品进人人体 的途径
有 毒 有 害 化 学 品可 经呼 吸道 、消 化 道 和皮 肤 进 入 人 体 , 实 验 室 中 , 毒 有 在 有
入, 轻则引起呼吸 困难 , 重则发生化学性 肺炎或肺水肿 。②神经 系统危害 : 神经系 统 由中枢神经 和周围神经组成 。神经系 统慢性 中毒 的早期表 现是 头痛 、 头晕 、 乏

生物实验室45种有毒物质

生物实验室45种有毒物质

生物实验室45种有毒物质(1) 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尘埃。

(3) X-半乳糖 (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

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

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避免接触眼睛。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0)苯乙醇: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

(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避免吸入尘埃。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12)蛋白酶K: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3)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

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实验室常见有毒物质

实验室常见有毒物质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

慢性毒性,最易忽视~各位兄弟姐妹们务必小心1.DMSO: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

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

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

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实验室常用溶剂对身体的危害

实验室常用溶剂对身体的危害

实验室常用溶剂对身体的危害1.石油醚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急性毒性:LD5040mg/kg(小鼠静脉);LC503400ppm,4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正已烷正己烷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机体,但职业中毒仅见于经呼吸道吸收者。

正已烷吸收入血有剂量-反应关系。

大鼠暴露于浓度1800、3600、10800 和3600Omg/m3,6h后血中正已烷半减期为1~2h;人接触360mg/m3,安静下4h血半减期为1.5h;生理负荷3h后,半减期为2h。

人按触正已烷313.2~439.2mg/m3及其他溶剂,测定呼出气,平均吸收27.8%±5.3%,呼吸道存留5.6%±5.7%。

2.分布正已烷在体内分布与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主要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器官,如脑、肾、肝、脾、睾丸等。

3.转化正已烷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其氧化代谢。

代谢产物有2-已醇、3-已醇、2-已酮(甲基正丁基甲酮)、2,5-已二酮等。

【毒性】正已烷属低毒类,但其毒性较新已烷大,且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

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l.急性毒性正已烷小鼠吸入LC为120~15Og/m3(2h),麻醉浓度为100g/m3 (lh)。

大鼠经口LD50为24~29ml/kg。

兔涂皮2~5ml/kg(4h),引起共济失调与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慢性毒性,最易忽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呐!!!!!!!!!!!!!!
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关闭
各位兄弟姐妹们务必小心
1.DMSO: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
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

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

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

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

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

由于溴化乙锭-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NDA条带。

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

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会在60-70度是蒸发(所以最好不要在胶太热的时候加,或者
应该加到液体里,0.5ug/ml,染色半小时)(当EB加得过多时,也可以在室温用水将已染色的凝胶浸泡20min以降低未结合的EB引起的背景荧光)。

溴化乙锭溶液的净化处理:由于溴化乙锭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
②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③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
②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3.DEPC:
DEPC即二乙基焦碳酸酯(diethylprocarbonate),可灭活各种蛋白质,是RNA酶的强抑制剂。

DEPC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在操作中应尽量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并避免接触皮肤。

DEPC 毒性并不是很强,但吸入的毒性是最强的,使用时戴口罩。

不小心占到手上注意立即冲洗,RNase AwayTM试剂可以替代DEPC,操作简单,价格低,且无毒性。

只需将RNase AwayTM直接倒在玻璃器皿和塑料器皿的表面,浸泡后用水冲洗去除,即可以快速去除器皿表面的RNase,并且不会残留而干扰后继实验。

4.丙烯酰胺:
属中等毒性物质。

可通过皮肤吸收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因此,在搬运和使用中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如防毒服,防毒口罩及防毒手套等。

丙烯酰胺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经毒性,同时还有生殖、发育毒性。

神经毒性作用表现为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化和脑中涉及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部位的退行性变化,试验还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如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

累积毒性,不容易排毒。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列为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观察对象:
a.接触丙烯酰胺的局部皮肤出现多汗、湿冷、脱皮、红斑;
b.出现肢端麻木、刺痛、下肢乏力、嗜睡等症状;
c.神经-肌电图显示有可疑神经源性损害。

治疗原则:
可用B族维生素、能量合剂,并辅以体疗、理疗及对症治疗。

重度中毒者应同时加强支持疗法。

5.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有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切勿吸入粉末。

6. DTT 二硫苏糖醇,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7.TEMED强神经毒性,防止误吸,操作时快速,存放时密封。

8. PMSF:苯甲基磺酰氟[(PMSF),C7H7FO2S或C6H5CH2SO2F]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

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或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

9. 氯仿(CHCl3)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它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和肾。

它也易挥发,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10. 甲醛(HCOH)有很大的毒性并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

很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汽雾。

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11. 吉姆萨(Giemsa)染料咽下可致命或引起眼睛失明,通过吸入和皮肤吸收是有毒的。

其可能的危险是不可逆的效应。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

在化学通风橱里操作,不要吸入其粉末。

12. 叠氮钠(NaN3)毒性非常大。

它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

含有叠氮钠的溶液要标记清楚。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13.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有毒,是一种刺激物,并造成对眼睛的严重损伤的危险。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

不要吸入其粉末。

14. 三氯乙酸(TCA)有很强的腐蚀性。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防目镜。

15. Triton X-100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和灼伤。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害。

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6. 过硫酸铵,对黏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

吸入可致命。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

始终在通风橱里操作,操作完后彻底洗手。

17. Trizol含有毒物质苯酚,如皮肤接触Trizol。

请立即用大量去垢剂和水冲洗,如仍有不适,请听取医生意见。

如果只是少量接触,并处理后症状减轻,估计问题就不大了。

紫外光或紫外线可损伤眼视网膜。

切勿用裸眼和没有防护装置的紫外光源。

在实验室里常用的紫外光源包括手提式紫外灯和紫外透射仪。

只能通过吸收有害波长的滤片或安全玻璃片才能观察。

紫外线也是诱变剂和致癌的。

为使暴露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紫外光源要采用适当防护装置。

在紫外光下操作时要戴合适的预防性手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